学习笔记 | 释尊仪轨讲记

【本课总义】

本课中上师讲解了修学《释尊仪轨》的必要性和此仪轨的详细内容,其中包含了诸多甚深道理和修行窍诀,强调了释迦牟尼佛以及此修法的种种功德,最后教诫大家精进修持此仪轨。


【脉络梳理】


【内容详述】

第一部分:顶礼句及修学仪轨之必要

一、释尊仪轨的重要性

(1)仪轨的来源

《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为全知麦彭仁波切所著。

(2)法王如意宝极其重视

法王如意宝要求当时的弟子和后来的有缘弟子每天都要念一遍,很多人发过这个愿,至今每天都在念诵。

(3)《仪轨》中讲了许多祈祷释迦牟尼佛的功德

佛陀因地时为众生的发心及与佛陀结上善缘的利益,《释迦牟尼佛广传》中有具体介绍。

(4)上师宣讲仪轨的原因

为了让大家明白祈祷释迦牟尼佛有什么功德而做解释。


二、顶礼句

纳摩格热夏迦牟纳耶!

顶礼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以教证宣说

如《三摩地王经》云:“散步安坐站立卧,何人忆念能仁尊,本师恒时住彼前,彼者将获广大果。”

(一)颂词释义:

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亲口宣说:任何人散步也好、安住也好,在行住坐卧的过程中,若能一直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佛陀会恒时住于他面前,赐予加持。


(二)重难点分析:

祈祷佛时,心即是佛

(1)以信心明观佛陀的心念就是佛

除了自己的心以外,佛陀并不存在其他本体。一个人如果对佛陀生起信心,能清楚地明观佛陀身相,那他的心念就是佛陀。

(2)外相中没有佛

此外没有一个佛陀从遥远的地方飞到你前面,然后又渐渐消失。

(3)上上乘的解释方法

正在想佛的念头,其实就是佛陀。

(4)密宗中的说法

上师以前讲过,何时想起莲花生大士,此时你的心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

(5)教证:

《观经》中说:“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6)总结:因此应该认识到,释迦牟尼佛就是你的心,显宗与密宗的说法一致。


又云:“身体宛若纯金色,世间怙主极庄严,何者之心专注此,菩萨彼者即入定。”

(一)颂词释义:

《三摩地王经》中又说,身体宛如纯金般的佛陀身相,不管在哪个修法中都显得非常庄 严,这就是世间怙主、三界导师、轮回引导者 与皈依处的本师释迦牟尼佛,若能心专注于此, 此菩萨即是入定。


(二)重难点分析:

1、祈祷佛时,即是入定

(1)观想方法

只要你在前面放一个佛像(唐卡、画像、塑像等),将心一直住于佛像上,眼睛也一直盯着,闭眼时心里能清清楚楚地明现佛像,这就是最好的一种入定。

(2)暂时与究竟的功德

依靠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自心会慢慢平静,暂时起到平息烦恼的作用;究竟,哪怕一瞬间缘佛陀的功德,对今生来世都无法估量。

2、作者引用两个教证的结论:

(1)行住坐卧要想着佛陀;

(2)坐禅时也要想着佛陀。


第二部分:详述仪轨的内容

一、皈依和发愿

随念我等无比本师释尊之修法,首先念诵皈依偈:

乃至菩提之间永皈依, 一切殊胜佛法及僧众,

以我修行念诵之福德, 为利众生愿成就佛果。

(一)重难点分析:

1、皈依时的观想(皈依三宝)

乃至菩提果之间,我诚心诚意地皈依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十方三世诸佛,以及佛陀所宣说的证法与教法,还有具有解脱功德的僧众。


2、发愿时的观想

(1)正确的发愿:以我修持念诵《仪轨》的功德,愿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尽快获得圆满正等觉佛果。

(2)不正确的发愿:为了自己治病、发财等等。


二、次第观想

之后发心、修四无量心,意念诸法现而无自性之义中念诵:

无生空性以及缘起性,

显现不灭双运幻化相,

自前虚空如海供云中,

观想宝狮座莲日月上,

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内容释义

阿,表示无生空性的呼唤词。

在无生空性以及以缘起性无欺不灭地显现万法的现空双运的幻化相中,观想在自己前方的虚空中,充满七宝、八吉祥等各种供品,在如海的供云中有一狮子严饰的宝座,宝座上依次是莲花、日轮、月轮,最上面端坐着本师释迦牟尼佛。


(二)名词解释

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三)重难点分析:

1、“一缘等持”与“无生空性”

(1)“一缘等持”实际上就是观佛

《大般若经》第七品“曼殊室利品”中,佛陀告诉文殊:行持一缘等持的菩萨可以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这里“一缘等持”也是观佛相的意思,不同的经典当中,有些说是“般舟三昧”,有些说是“一缘等持”,但实际上就是观佛。

(2)所谓的“一缘”实际上是“无生空性”

佛告诉文殊,所谓的一缘,实际上是无生空性的异名、不同的名称。行持一缘等持的善男子善女人,应该首先了达智慧波罗蜜多的教义,然后得到究竟的分析之后再行持一缘等持。

(3)“无生空性”的奥义不可思议

为什么呢?无生空性实际上是以前也没有迷乱,现在也不迷乱,以后也不迷乱,它的奥义不可思议、无法思维、无法揣摩。

(4) 这个经典当中还说:有分别念和邪见的人无法得到这样的等持。就像如意宝外面被灰尘蒙蔽一样,必须仔细擦拭以后才能知道它的珍贵。

2、如何在现空双运的幻化相中观想佛陀?

(1)观想佛陀的根本是无生空性

一缘等持其实是观想佛陀,但观想佛陀的根本是无生空性。世俗当中来讲观佛相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胜义当中,要懂得它的本体是空性的。懂得空性的话,这就是诸佛的本性,这就是我们自己心的本性,也就是我们上师的密意,一切万法的精髓就是在无生空性里。

(2) 现空双运

在无生空性中,无欺不灭地显现缘起规律,清净和不清净之法均可现前,(清净法)释迦牟尼佛的本体也是如此,这就叫做现空双运。

(以上内容参考上师之《日常禅修窍诀》传讲<2019.06.04>,以及本课法本)

3、观想释迦牟尼佛像的功德

(1)本师释迦牟尼佛像,只要看一眼,也能在阿赖耶上种下解脱善根,这个功德非常大。希望你们无论去哪里,都不离开释迦牟尼佛像。

(2)《般舟三昧经》中观想佛陀的功德

  • 般舟三昧意思就是经常观想佛陀,一心一意、心不散乱地一直观着佛陀,如果有了般舟三昧,能轻而易举地见到十方如来。

  • 同时也能获得听闻、忆念、智慧、证悟、六度、等持,还有总持和神变等无量无边的功德。

  • 并且在无上菩提道当中获得了不退转,再也不会转生到无暇之处,还可以获得生生世世的相好庄严、种姓高贵、眷属众多,梦中也不离开如来等等,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 这个经当中还说:未来如果出现一些令人恐怖的事或者疾病,如果能听闻刚才讲的般舟三昧并且行持的话,那么这个人已经获得了供养佛陀——释迦牟尼佛和过去、未来诸佛的功德。这样的话,他的那些恐怖、不悦意的情形也会消失。因为他供养或者观修一个如来,其实跟供养其他如来是一样的,那么依靠这种缘起力和加持力,最后自己所有的违缘也能遣除。

(以上内容参考上师之《日常禅修窍诀》传讲<2019.06.04>,以及本课法本)


三、明观身相

身为金色具足相随好,

身著三衣金刚跏趺坐,

右手压地手印妙舒展,

左手等印持执甘露钵,

宛如金山威严极耀眼,

智慧光芒遍布虚空界。

(一)颂词释义:

释迦牟尼佛的身色宛如纯金,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身著三衣,金刚跏趺坐,右手以压地印中指尖触地,左手以等印持执充满甘露的钵盂。整个身相犹如阳光照射到金山上一样璀璨耀眼,放射出万丈的智慧光芒,遍于清净与不清净的所有器世界。


四、观想眷属

【八大菩萨十六罗汉等,

如海圣众眷属皆围绕,

仅念解脱有寂之二边,

赐予殊胜吉祥之大乐,

皈依处之总集大主尊。】

(一)颂词释义:

观想在释迦牟尼佛的周围,有八大菩萨、十六阿罗汉及无数护法神、空行母等眷属围绕,他们都是智慧圣者,仅仅忆念也能解脱堕入寂灭与轮回二边,从而获得大乐智慧。所以,这样的释迦牟尼佛,是一切皈依处的总集。


(二)重难点分析:

释迦牟尼佛对我等浊世众生的不共恩德

(1)三世诸佛具共同的功德

释迦牟尼佛,其实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

(2)佛陀的不共恩德

尤其在末法时代,五浊横流,若没有释迦牟尼佛因地时发愿慈悲摄受浊世众生,我们在座愚蒙可怜的众生,到目前为止也无法见到佛法的光明。

佛陀还为了我们众生多次布施过头目脑髓。

(3)若不感恩、报恩极不合理

作为一个后学者,如果不报答佛的恩德,甚至没有感恩之情,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我们每个人在修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佛陀和上师感恩戴德,否则就成了忘恩负义者!


五、作者对观想所做的说明

【如是观想佛陀身,结果马上想到佛真正安住在自前虚空中。因诸佛之智慧身何时何地都无有远近故。观想佛于何处佛必定安住于彼处。】

(一)重难点分析:

1、关于这种观修方法

这是藏传佛教的特点。其实显宗也需要此种观想。

2、关于这样的仪轨

在其他传承中,这样的仪轨是很难得到的。

3、佛陀的智慧身无处不在

(1)佛陀的智慧法身周遍法界,没有远近、时空的差别;

(2)没有空间的差别:观想佛陀在何处,佛必定安住于彼处;

(3)没有时间的差别:什么时候观想,什么时候就现前;

(4)比喻:如同只要地上有水器,月轮便可映现一样。

4、唯一取决于信心

无论你高贵也好、低贱也罢,富裕也好、贫穷也罢,是智者也好、愚者也罢,只要去观想,佛陀就出现在你前面。


【经中云:“何者作意佛,佛安住彼前,恒时赐加持,解脱一切罪。”】

(一)颂词释义:

佛经中说:任何人观想佛陀、作意佛陀,佛陀就安住在他面前,恒时赐予有形无形的加持,令其从一切罪业中得以解脱。


【观想佛陀,所积之资粮也不会耗尽,善根不会虚耗。】

(二)重难点分析:

缘佛陀的小善法有大功德

(1)缘佛陀作微小的善事,功德也不会耗尽

《佛陀众行经》云:“于导师佛陀虽作微小事,转种种善趣,后获菩提果。”缘佛陀哪怕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善事,例如向空中撒一朵花,或者单手合十作顶,或者念诵一句佛号,这个功德永远也不会耗尽,从此生生世世转于善趣,不会堕入恶趣,逐渐获得无上胜妙的菩提果。

(2)祈祷佛陀或转绕佛塔不是小事

大家平时祈祷佛陀或者转绕佛塔,也不要看成是一件小事。

(3)这种功德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可以慢慢增上

如同世间人让孩子读书,今天上学,明天不可能毕业,但对孩子来讲,肯定是读书好,这样才有成材的希望。听受佛法也是如此,听法的功德不可思议,只要在你相续中慢慢积累,修行就可以一步一步向上。


【《华严经》中云:“闻见供养彼等佛,无量福德将增上,断诸烦恼轮回苦,此善中间不穷尽。”】

(一)颂词释义:

听到佛号、咒语,或者见到佛像佛塔并对其供养,所获福德无量无边,依此可遣除烦恼与痛苦,乃至轮回未空之间,此善根也不会耗尽。


(二)重难点分析:

1、于佛前起信心的功德不可思议

《贤劫经》中说:“虚空边可量,大海深可测,于佛起信心,功德实难诠。”

(这是一种假设句)就算无边无际的虚空可以衡量,深不可测的大海可以测尽,以佛陀作为对境而起信心、做祈祷,其功德无法用语言来诠表。

2、未遇到佛法与遇到佛法的差别

(1)假如未值遇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可能一声佛号也听不到,始终处于黑暗当中;

(2)今生依靠善知识的引导和自己的福分,遇到了佛法,即便修行不好,仅每天可以见到佛像,多多少少念一些佛号,有很多积累功德的机会,得一个人身也并不是没有意义,所以还是会生起欢喜心。


【于佛前如何发愿也会如是实现。《宣说文殊刹土功德经》中云:“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将获如是果。”对此中所说之理生起稳固定解。】

(一)颂词释义:

一切诸法本来不存在,是空性的,空性中依因缘生万法,因缘又住于我们的心(意乐)上,心善则一切善,心恶则一切恶,因此,在佛像等殊胜对境前发什么愿,结果也会实现什么果。


(二)重难点分析:

我们遇到僧众、佛法时,一定要发广大的善愿。


六、修七支供

(第一顶礼支)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一)颂词释义:

释迦牟尼佛因地发了五百大愿,以大悲心摄受具诤的末法浊世众生,这种誓愿宛如白莲花般纯洁无垢,诸佛纷纷赞叹,并宣说听闻释迦佛名号后不退转的功德,在此恭恭敬敬地顶礼本师大悲尊释迦牟尼佛。


(二)重难点分析:

1、若众生听到释迦牟尼佛号将获得不退转果位

(1)教证:《大宝积经》中讲过,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若有众生听到,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不退转。

(2)公案:有一个故事说,以前有一女仆,曾听闻过佛名。她后来被牦牛顶死,以听过佛号的功德,死后投生为一名叫珍珠之美女,并且一生就获得了圣果。

(3)如何用佛陀名号利益众生

大家有机会的话,在临死的众生面前或者菜市场中待宰旁生的耳边,应该多念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我们虽然无法令其当下解脱,但只要听到佛名,此众生将来定会获得不退转果位。

如果你家里有人不信佛教、反对佛教,在他们面前,不妨故意或无意念一些佛号,也让他们结上善缘。

2、若众生听闻到释迦牟尼佛名号,也算是菩萨

(1)教证:《央掘摩罗经》云:“若闻释迦牟尼如来名号,虽未发心,已是菩萨。“有些众生表面上刚强难化,但他若有机缘听到释迦牟尼佛名号,也可以称为发心菩萨。所以,有智慧的人务必要懂得佛号的功德和加持并珍惜。


(第二供养支)

【自他三门善根及受用,

观为普贤供云而奉献。】

(一)颂词释义:

自己与他人身口意三门所造的过去、现在、未来之善根,以及一切受用、身体等等,以《华严经》中普贤云供的方式,供养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


(二)重难点分析:

供养释迦牟尼佛的功德非常大

(1)《增一阿含经》云:“四事(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若有称佛名号,如构牛乳倾,功德过上,不可思议。 ”将这四种生活必需品供养南赡部洲的一切众生,此功德尚不如有人在挤牛奶的时间里念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功德大。

(2)《妙法莲华经》 、《大悲经》等经典中也有诸多教证。

(3)甚至我们在短暂的时间中供佛,功德也不可思议。

(4)其原因:《金光明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是一切诸佛的总体,倘若供养释迦牟尼佛,实则为供养过去、现在、未来无量佛陀。”

(5)因此,观想佛陀之后要顶礼,顶礼之后应进行供养。


(第三忏悔支)

【无始以来所积一切罪,

则以猛烈悔心分别忏。】

(一)颂词释义:

我们无始以来漂泊于轮回的漫长岁月中,身口意所造的知道、不知道的各种罪业,如今以极其强烈的后悔心,发自内心地在诸佛菩萨面前一一忏悔。


(第四随喜支)

【于诸圣者以及凡夫众,

三时所积善根作随喜。】

(一)颂词释义:

对于佛陀为主的圣者和凡夫在三时中所造的一切善根,我们都要随喜功德。


(第五请转法轮支)

【祈请十方一切佛菩萨,

恒转甚深广大之法轮。】

(一)颂词释义:

我们诚心诚意地祈请十方诸佛菩萨及上师善知识,永远住在众生界中恒转妙法轮。


(二)重难点分析:

为何要请转法轮

(1)有些上师因众生的行为不如法,显现上生起厌烦之心,我们应在上师面前请转法轮。

(2)十方佛陀因事业圆满,将示现转移所化刹土时,也要在他们面前请转法轮。

(3)这样做的功德非常大。


(第六请佛不入涅槃支)

【汝如虚空般之智慧身,

虽住三世无有迁变中,

然于所化前示生灭相,

恒时显现幻化之色身。】

(一)颂词释义:

吾等本师释迦牟尼佛,您如虚空般的智慧身,虽然三世无迁变,没有真实的生住灭,但为了破除众生的常有执著,从而示现降生、涅槃等相。我们在此祈请十方诸佛菩萨,请恒时显现幻化的色身,千万不要入涅槃。


(二)重难点分析:

住于十方的善知识要入涅槃时,在他们面前也要这样祈请。


(第七回向支)

【我以三世所积之善根,

愿利遍布虚空界有情,

令释尊您恒时生欢喜,

获得法王如来之果位。】

(一)颂词释义:

我们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回向给尽法界虚空际的所有众生,使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菩萨、上师善知识等圣者,生起极大欢喜心(因为众生欢喜,诸佛菩萨就会欢喜),时时垂念加持,以此功德和缘起,令三界众生无勤中获得正等觉佛陀的殊胜果位。


(二)重难点分析:

回向时的观想:我所积的三世善根回向众生,让他们暂时远离恶趣和世间的痛苦而得到人天福报,究竟断除一切烦恼障、所知障,现证圆满菩提果位。


七、感恩偈:

【无有怙主我等浊世众,

蒙以悲心摄受之恩德,

此刹此时一切三宝相,

均是佛陀您之事业也。】

(一)颂词释义:

我等没有依怙的浊世众生,蒙受释迦牟尼佛的大悲摄持,此恩此德昊天罔及。在我们这个刹土中,阿弥陀佛、地藏菩萨等佛菩萨、经典与论典等法宝、大乘小乘等僧众,这一切三宝相均是释迦牟尼佛的事业,均是依释迦牟尼佛的功德而显现的。


(二)重难点分析:

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恩德

(1)假设没有佛陀的摄持

麦彭仁波切在《释尊广传》中说,若没有佛陀的摄持,我们仍将不断漂泊在轮回中,没有解脱的机会。

(2)其他佛不摄受我们的原因

因为浊世众生的烦恼特别炽盛,难以调化,贤劫其他佛都不敢摄受。

(3)释迦牟尼佛摄受我们的原因

只有释迦佛心力极强,当年发下五百大愿,至今一直摄受我们,我们一定要有感恩之心。

(4)故一定要生起信心和感恩心

希望在座的道友通过学习《释尊广传》,真正了解到佛陀的功德,一定要生起非常稳固的信心,始终对佛陀存有感恩之心,若能如此,你的善根永远不会退转。

(5)释迦牟尼佛具有不共的加持

法王和麦彭仁波切也讲过,我们祈祷任何一尊佛,其加持都不如释迦牟尼佛,因为他曾发愿摄持我们,所以对其祈祷的话,加持力尤为快速、强大。

(6)一切都是佛陀的加持

平时大家若遇到快乐,也应该想到是佛的加持;一旦遭受痛苦也要想到是佛的加持,以此遣除自己的业障。在这个刹土中,一切三宝相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事业,若没有他的发愿摄持,我们如今的听经闻法根本谈不上。


【故于无等唯一胜依怙,

虔诚信仰诚心而祈祷,

莫忘昔日所发大誓愿,

乃至菩提前以大悲摄。】

(一)颂词释义:

因此我们于无与伦比的唯一的殊胜的怙主释迦牟尼佛前,满怀虔诚、一心一意祈祷。祈祷时告诉佛陀:“请您千万不要忘记您往昔在海尘婆罗门时所发的广大誓愿,不要舍弃我等浊世的可怜众生,乃至菩提果之间,我们都是您的所化众生,请您一定要以大悲心来摄持。”


(二)重难点分析:

祈祷的作用

(1)祈祷是一种缘起,假如你对佛陀有恭敬心、信心,佛陀的加持会很快融入你相续,所以态度很重要。

(2)比喻:打个比方说,你跟人接触时,对方若比较和蔼,你就愿意跟他交流;如果他蛮横无理,那不愿意再聊下去。

(3)虽然佛陀没有这种贪嗔烦恼,但我们不祈祷就没有这种缘起。

(4)我们平时如颂词这样祈祷的话,善根不容易耗尽。

(5)教证:《大悲经》也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八、念诵名号、心咒和印持句

【以猛烈虔诚的信心观想释尊真正身相,一缘专注其身而尽力念诵:

“顶礼、供养、皈依、本师、出有坏、善逝、真实圆满正等觉释迦牟尼佛。”

以恳切祈请之方式,尽力持诵《小般若经》中所说的陀罗尼咒:

“达雅塔,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

再尽力念诵:“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

(一)重难点分析:

1、平时念佛号、颂咒语时应观想什么内容

(1)应该想到佛陀因地时为众生如何发愿,这些经历要一幕一幕浮现在眼前;

(2)或者思维念一遍佛号的功德如何,念一遍佛号的利益如何;

(3)或者把心专注于所观想的释迦牟尼佛身相上,这样一边观想一边念诵。

2、为何要每天修持《释尊仪轨》

(1)从释尊功德来说:上师亲自翻译了《释尊广传》,明白其殊胜性。

(2)从很多人发过愿来说:很多人在法王如意宝面前也发过愿,每天应该不断地念诵。

(3)从仪轨本身的功德来说:就算其他善根做不了,哪怕一天念一遍这个仪轨,功德也是非常大。

(4)从所用时间来说:再忙的人,念一遍《释尊仪轨》只需要五六分钟。

(5)从作为佛教徒的修为来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连《释尊仪轨》都不修,确实非常可惜!


【此等之时随念释尊的功德,以信心一缘专注其明显身相而诵一遍:

“观想依靠持诵名号、念诵陀罗尼咒之缘,以本师之身中放射种种智慧大光芒,遣除我与一切众生之诸罪障,并如理生起大乘道功德而获得不退转果位。”】

(这一段在念佛号之前念诵也可以,在此处念诵也可以。)


第三部分:教诫实修

【平时尽力精进念诵。座间时根据情况供曼茶罗,诵各种释尊赞,阅《大悲白莲经》 、《广大游舞经》 、各种《释尊传》 、《如来一百零八种名号》等,尽力随意读诵经典,一切善根以回向无上菩提及发愿印持。总之,行住坐卧一切时分都应当忆念本师,夜间也观想释尊之真实身体发光照耀诸方如同极为晴朗之白昼时一般,于此境界中入眠。平时也随念释尊昔日如何发心的情形,勤随三世诸佛大菩萨事迹,坚持珍宝菩提心之誓愿而行持菩萨行,尤其尽力勤修止观瑜伽,如此将使所获得的暇满人身有意义。】

(一)重难点分析:

1、喜欢阅读佛赞、释尊传记等是有福报的表现

(1)稍有福报的人,喜欢看一些佛赞,翻阅释尊的传记,了解佛陀因地的故事,这样一来,智慧、悲心会自然现前。

(2)上师推荐的相关佛赞以及释尊的传记

上师翻译的麦彭仁波切所著的《释迦牟尼佛广传》、印度商羯罗主论师所造的《胜出天神赞》、善自在王所撰写的《如意藤树》、妥增珠杰所著的《殊胜赞》、马鸣菩萨所集的《三十四本生传》等等。

(3)若对有功德的实在没兴趣,而没有功德的却乐此不疲,这可以说是犯业障。

2、平时如何观想释迦牟尼佛

(1)真正的上等修行人,行住坐卧诸威仪中会时时想着释迦牟尼佛。

(2)晚上睡觉的时候,观想佛堂里的佛像发光照亮你所居住的地方,如同白天一样光芒万丈,或把佛陀观在心间,于此境界中入眠。

(3)尤其是当我们死亡时,麦彭仁波切在《白莲花论》后面说:“若能入定于此种境界(止观等瑜伽修法)而安然离世,中阴迷乱等显现则不会现前,应能往生如来刹土。不具足上述境界之人,临死或中阴时,只要不忘忆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仅仅依此也能往生清净佛刹。”

3、有些人以前经常接受这个灌顶、听那个修法,但对好多本尊的身相,没办法观想、修持。该怎么办?

(1)对此麦彭仁波切说:“释迦牟尼佛是一切寂猛浩瀚本尊的本体,只要修 《释尊仪轨》,其他忿怒金刚、护法神、上师瑜伽等修法皆可包含其中。

(2)上师说,如果你实在无法持诵,以前发愿过的都不念,只念一个《释尊仪轨》,这样念也不会有缺漏的过失。

(3)尽管逐一修也非常好,修很多本尊的功德很大,将所有本尊的智慧身融入一体来修行,这是很重要的。

4、如何将所有本尊的智慧身融入一体而修

(1)我们修《释迦牟尼佛仪轨》时,可观想其本体是金刚上师,化为释迦牟尼佛的形象,诸佛菩萨全部与释迦牟尼佛融为一体,如此修持的功德最大。

(2)掌握修行的窍诀很有必要,不然的话,你每天修得特别多,但本尊与本尊之间不能混为一体,以特别强烈的执著完全分开,这不一定修得成。

(3)在智慧界中,诸佛菩萨均一味一体,只是依众生的信心而呈现不同形象,因此,以这种方式修持极为切要。


【经中说仅以听闻我等本师之名号也逐渐于大菩提道中不退转。《小般若经》中说:“诸佛皆从此陀罗尼咒(即释迦牟尼佛心咒:“达雅塔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或“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中生,释迦佛亦依此陀罗尼咒之威力而成佛,观世音依此现前菩萨胜果,仅仅听闻此陀罗尼咒,也将无勤获得广大福德并清净一切业障。若修密咒(释迦牟尼佛心咒),则无有魔障而成就。”其余经典中也说念诵一遍此陀罗尼咒可清净俱胝八万劫中所造的一切罪业等具无量功德利益,此乃释迦如来之殊胜心咒。对释尊如何生起信心及止观之修法,其他论典中有宣说。(即于《释尊广传•白莲花论》中有宣说)】

(一)重难点分析:

1、上师劝勉大家一定要修《释尊仪轨》

(1)不修实在可惜

总而言之,大家一定要修《释尊仪轨》,不修的话,确实非常可惜。

(2)麦彭仁波切的劝勉

《释尊广传》的最后,麦彭仁波切也劝勉我们说:“不可思议福德源,如来加持力所现,释迦佛修法仪轨,诸具智者当勤修。”《释尊仪轨》是佛不可思议的福德和加持所显现,它是一切殊胜功德的来源,具有智慧和远见的人应精进修行。这是麦彭仁波切的期望,也是给我们的一种教言。

(3)包括菩提学会的所有道友,平时能念藏文的,就念藏文;实在不能念藏文的,也可以按汉文念诵。

(4)平时若实在没时间修《释尊仪轨》,也应该把这个咒语给众生耳边多念一下。

2、这个修法,只要修就有功德

(1)若不了解,修甚深密法也不一定有功德

如果你修密宗的甚深修法,对密宗的见修行果不了解,则不一定获得功德。

(2)缘佛陀的善根一定有功德

缘佛陀的善根,乃至菩提果之间也不会耗尽,我们遇到佛法如意宝,可生生世世不堕三恶趣,理应有欢喜之心。

(3)故任何人,只要修就都可获得功德

若以追随释迦牟尼佛的清净心来念诵,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功德都能获得。

3、今后弘法利生的时候,应当着重弘扬释迦牟尼佛修法。

(1)汉藏一致认可

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任何一个纯洁的教派,没有不承认释迦牟尼佛的。

(2)无有争议

从密宗角度来讲,对上师有信心非常好,但不一定别人也认可,而释迦牟尼佛,谁都认可,没有任何争议,故大家理当尽量弘扬。

(3)希望更多众生生起信心

希望通过这次传讲,祈祷释迦牟尼佛的人越来越多,依靠如此殊胜的仪轨,使众生对佛陀和佛法生起不可退转的信心。

(4)在此基础上修任何法都轻而易举

在此基础上,你修显宗密宗的任何法都轻而易举,否则对佛陀半信半疑,修再高深莫测的大法,也不一定有非常大的利益。

4、修这个仪轨时的要求

(1)首先要放下所有琐事;

(2)一心专注无与伦比的释迦牟尼佛之庄严身像;

(3)通过自己的祈祷与佛的加持因缘聚合,自相续绝对有所改变。

5、为何要这样要求

(1)正说:以前刚强难化,对佛法不太信,出离心和菩提心也特别微薄,一旦佛的加持、上师的加持融入心,你的心态会与以前截然不同,此时修什么法都比较容易。

(2)反说:反之,若没有得到佛陀加持,表面上念很多经典、做很多功德,也不一定非常相应。

(3)总结:因此,从内心深处对佛陀生起诚挚的信心,这是最重要的。


发心师兄:定解C65

审核师兄:定解C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