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修曼茶罗
(一)关于所修曼茶罗
1、摆放于何处
所修曼茶罗摆放在供桌上之前,要先供一遍三十七堆曼茶,再供一遍三身曼茶,之后便供到供台上。
2、我只有一个曼茶盘怎么办
(1)只是在心里明观福田也可以。
(2)也可以按有些上师的做法,先把所修曼茶供一遍,放于佛台上,这样表示一下之后,再取下来供。
3、何时供、何时收
每天早上供一遍,摆在佛台上,晚上临睡前,取下来收好;或一直供着,直到供曼茶修完为止。
4、两种观想方式
(1)观为五部佛
中央如来部尊众围绕毗卢遮那佛;前面金刚部尊众围绕金刚不动佛;南方珍宝部尊众围绕宝生佛;西方莲花部尊众围绕无量光佛;北方事业部尊众围绕不空成就佛。
(2)观为皈依境
中央为与根本上师无二无别之莲花生大士,大圆满传承诸上师以重楼式安坐;前面释迦牟尼佛,由贤劫一千零二尊佛围绕;右侧八大随行佛子,由大乘圣者僧众围绕;左侧声闻二圣,由小乘圣者僧众围绕;后面为光芒四射方格架内层叠放置法宝经函。
(二)供养及功德
1、供养对境:五部佛或皈依境。
2、所供养物
通过意幻供养实现的须弥山及四洲的一切财物。
3、供养的特点:具三清净
(1)意乐清净,不是为了今生救畏或善愿,而是为了拥有珍宝菩提心。
(2)对境清净,不是外道本师、邪魔之类,而是三宝尊。
(3)供品清净,是清净的珍宝等物,并且心无吝啬。
4、功德:可以迅速清净罪障、积累资粮。
供三十七堆曼茶罗
(一)擦拭曼茶盘
1、如何操作
(1)左手持,右手擦
A.身:左手拿着曼茶罗,并持念珠计数,用右手腕来擦拭基盘。
B.意、语:内心专注所缘,不散他处而念诵七支供。
(2)念一遍百字明
A.某些仪轨在念诵百字明之前需做忏悔
口念或心里想:自他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所造一切身口意之罪业,如擦净曼茶罗上的灰尘一样,一切得以清净。
B.按《前行备忘录》的观点
还要念一个《入行论》的偈颂:“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C.我们平时怎么修
念完百字明以后,就直接开始,一边念诵仪轨“嗡巴杂布米阿吽……”,一边供三十七堆曼茶。
2、擦拭曼茶盘的要求
(1)要求
绝不能用其他的氆氇、软布等来擦,只能用手来擦。
(2)此种要求的理由
曼茶罗的基盘表示我们的相续,上面的垢染表示我们的业障,而擦拭,则象征着清净业障。噶当派大德,将曼茶罗视为忏悔的最佳方便。
3、擦拭曼茶盘的意义
(1)反面:并不是曼茶盘上有不清净物需要擦净。
(2)正面:通过这种苦行的方式,来净除自己二障的垢染。
(二)摆放供堆
1、关于仪轨
此处所用仪轨:萨迦法王八思巴所作《三十七堆曼茶罗仪轨》。因为简便易行,所以为格鲁、萨迦、噶举、宁玛等新旧派普遍使用。
2、念诵并供三十七堆曼茶罗
(1)首先
A. 念诵
嗡巴杂布米阿吽 耶南巴达巴王亲色戒萨耶(清净本基 大自在金地)
B. 动作
左手拿着曼茶盘,右手洒牛净物(现在一般不这么做)及香水。
(2)接着
A. 念诵
嗡班扎日客啊吽
B. 动作
用右手拇指和无名指拿一束花(或一粒米)在基盘上右向旋绕,最后安放在中央。如果有现成的铁围山要放,也在这时候放上。
(3)以下一边念诵仪轨一边安放供堆
A. 念诵
a. 藏文
b. 汉文
B. 安放供堆的方式
a. 详细说明
(a)在念诵“须弥山王……”时,在中央放上一大供堆,之后安置东胜身洲等四大洲时,将自己的这一方向或供养对境方向作为东方都可以,无论如何都要从东方开始依次右旋来放。
(b)安放代表身洲及胜身洲等附洲的供堆时,每一洲在东方、西方各有一个附洲,要按照顺序来放。
(c)再放置东方代表珍宝山、南方如意树、西方如意牛、北方自然稻的供堆,然后将代表轮王七宝及宝藏瓶的供堆依次放在四方四隅,表示嬉女等外供四天女置于四方,表示花女等内供四天女的供堆放在四隅,之后东西南北依次为表示日、月、珍宝伞、事业尊胜幢的供堆。
(d)当念诵到“将此等无不圆满之人天之受用”的时候,在那些供堆上面无有空隙地堆积供物,如果有宝顶,最后就放在上面。
b. 简略说明
(a)放好铁围山以后,就从中央须弥山开始,东、南、西、北,依次堆放。这个圈里面放满了,就把第二个圈摆上;满了,再放第三个圈;最后日、月、珍宝伞、尊胜幢,最后全部填满,放上金顶。之后,双手供在佛台上,或者供养在上师面前。
(b)最后念到“将此等无不圆满之人天受用”时,如果是为了求灌顶,可以加念一句“弟子为了求灌顶”;如果是为了求法,可以加念“弟子为了受持妙法”。之后接上“供养大恩具德诸根本及传承殊胜上师……”。
c. 三十七堆曼茶罗分布图
(三)十万加行供七堆曼茶罗
1、何时使用供七堆曼茶罗
五加行十万曼茶罗,所供是七堆曼茶罗。
2、念诵
(1)偈颂
A. 萨耶布切谢向美斗扎,热绕朗月涅得坚巴的,桑吉扬德莫得破瓦意,昼根那大扬拉秀白秀。
(2)汉意
先观想涂香及鲜花遍满大地,以为庄严;再观须弥山与四洲(共五堆),以日、月(二堆)为装饰(“七堆”即是指此七堆 ),将须弥山、四洲及日月中的所有珍宝财富,以观想方式取到面前;继续观一切佛刹中三世诸佛,将刚才所有珍宝全部供养;最后,愿一切众生都能前往清净刹土。
3、供七堆的方法
(1)何时供
供完三十七堆并将其放在供台上后,开始供七堆曼茶罗。
(2)数量要求
共需供十万遍
(3)如何供
供七堆,只用基盘,左手持,念诵藏文七堆供养偈。
A. 第一句时,右手抓一把供品不撒,同时,手腕在基盘上尽量擦拭。
B. 第二句时,放供堆:中间须弥山开始,然后东、南、西、北、日、月,依次安放,共七堆。
C. 第三句时,供养七堆可在念这一句结束时完成,即念第二三句时,尽量把一把米依次撒完,供完七堆。
D. 第四句时,用右手在基盘上一擦或不擦,再将米全部倒入盆里或袋里,继续下次供养,同时左手拔念球计数,完成一遍七堆。
(4)七堆曼茶罗分布图
编写师兄:定解B24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6120-定解B24-009
修曼茶罗所需的三种清净
(一)意乐清净
1、发心
供曼茶不是为了今生救畏和求善等,而是为了自相续中拥有珍宝菩提心。
2、检查修行动机
(1)正确的发心
若具备出离心和菩提心,即使用河边的沙子作供品,用低劣的石板作基盘,因为动机殊胜的缘故,即使供一遍曼茶罗,都可以积累不可思议的资粮。
(2)需要避免的错误发心
如果发心不纯正,只是为了自己的工作顺利、健康长寿,或者下一世的人天福报而修,则即使用纯金打造成曼茶罗盘,选用最上乘的珍宝作供品,都跟解脱没有任何关系,只能在轮回当中得到一些世间圆满而已。
(二)对境清净
供养的对境不是外道的本师等,而是三宝尊。
(三)供品清净
供品要做到优质、洁净、美观,并且心无吝啬。如云:“物品清净善供养。”
1、供品可分为三等
(1)自己的所有财富中,要供养最上等的。如果拥有黄金白银,上等的就是黄金;
(2)如果没有珍宝,中等可以供养各种药物及果实;
(3)各种粮食为下等。或者粮食中加些珍宝也可以。实在没有粮食等供品,小碎石及砂子也行。
2、供品应干净
如供养的是食物,绝不能供发黄、发霉的,应供新鲜的。由于这属于修行刹土,要做到不杂有石子、鸟粪等脏物,五谷杂粮要完好无损,纯净清洁,并喷一点药物或如藏红花水、檀香等香水。
3、修行的环境要干净
供曼茶罗之房屋、供桌,都要打扫清洁。供桌上的珍宝、食品等等陈列应有序、整齐。
内外曼茶罗
(一)曼茶罗分类
1、外在曼茶罗
就是用金属等原料制成的有形曼茶罗,其作用是一种提醒和观想的工具。包括修曼茶罗与供曼茶罗两种。
2、内在曼茶罗
就是将有形象的供品和曼茶罗,观想为五方佛的坛城、三身、刹土等等。依靠念诵皈依偈、观想等缘起力,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
3、内外相辅相成
两种曼茶罗中,最重要的是内在曼茶罗,也就是内心的观想。但外在的曼茶罗也必不可少,只有二者的相辅相成,才是修好曼茶罗的必要保证。
(二)内在曼茶罗的重要性
1、最关键的是内在曼茶罗
供修曼茶罗时,如果匆忙为了完成数量而没有观想,积累资粮的能力就不够强大,甚至极其微弱。
2、专心观想 积累资粮
观想时,尽量做到清楚、认真,如果能专心致志地修,即使供一次曼茶罗,也可以积累非常大的资粮。
意幻供养的优势
(一)意幻供养没有限制性
若是自己一点财物没有或是资财有限,意幻供养就非常方便,供养的范围更为广大。
(二)不易起吝啬后悔心
供养应该要彻底、全心全意地去做,不应有任何吝啬、后悔之心,或担心供养品怎么处理,被谁所用,等等这类想法。但作为初学者,很难完全做到,意幻供养,更不易起吝啬、后悔之心。
(三)意幻供养的重要性
万法唯心现。事实上,没有什么不是自心显相的产物。这个宇宙的大气层、星辰、月亮、行星与其中的一切,都是心创造出来的,而只要心存在,实际创造出宇宙的各种无量分别也就存在。
我们供养的一堆堆米与珍宝,同样是自己显相的产物,因此相当有限。所以,应当供养任何一切东西,包括你认为不好的,例如自己混乱的情绪,它的本质就是智慧。
(四)戏精上线
1、无量的供品
供养品的数量毫无限制,即使只是几粒谷子,供养也可以是“无限”的……
2、想象更多细节
向上师、诸佛菩萨,献上我们的身语意,及所能想到想不到的一切令人喜爱的、美丽、非凡、珍贵之物。
例如:天人的财富,通常以飞毯与华盖来代表;龙族的财富,有时显现为能启动战争的海螺;人类所喜欢攒积的各种物质财富、悦意的对境,银行、森林、贵金属、俊男美女、如意树、满愿牛,加拿大的尼加拉瓜大瀑布,北京的紫禁城,美国加州魁梧而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等等。
3、请尽情发挥
如果觉得须弥山与其周围的大小洲很难在心中呈现,那就以一座雄伟壮丽的山代替。或者想象亚洲、南美洲、北美洲与澳洲等,并且包含其中所有美丽的国家公园、宫殿、瀑布与财富等。
如果只供养地球上的物品,范围就太小了,地球只是银河系中极不起眼的一个星球,而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却不是局限于一个渺小的星球,所以还是观想成三千大千世界。
4、细节处观想与修持相结合
如,念“本基清净 大自在金地”时左手拿曼茶盘,右手洒香水。内在的曼茶罗,是将外在的曼茶罗观想为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此处,就相当于在为三千大千世界打扫与洒香水。
参考资料:
智悲研讨论坛、《前行备忘录》、《慧灯之光》、《前行修持指引》等
编写师兄:定解B13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6120-定解B13-006
整理师兄:定解B24 审核师兄:定解B01
阅读建议:请使用电脑打开以获得较好阅读体验。
科判定位
甲一、闻法方式
甲二、所讲之法
乙一、共同外前行
乙二、不共内加行
丙一、皈依
丙四、积累资粮
丁一、供曼茶罗
戊二、所修曼茶罗
戊三、供三十七堆曼茶罗
正文脉络
一、课前教诫
(一)理论与实修相结合
1、当前的问题
现在很多佛教徒只重视理论,缺少实修实证。
2、当如何纠正
(1)理论和实修相结合:作为修行人,平时将理论与实修相结合非常重要。
(2)实修从基本内容开始:普通修行人从“人身难得”开始,次第修下去,这个才是正途。即便是上师老人家,示现上也是从《前行》开始,并且始终认为修加行特别重要。
(二)随时随地供曼茶罗
1、供曼茶罗被诸多修行人所重视
(1)在印度、汉地,有很多藏人、西方人对着殊胜对境(如金刚座等)修供曼茶罗。
(2)阿底峡尊者随身带着曼茶盘,随时随地都会供。
(3)自宗:在我们的传统中,前辈大德最重视的积累资粮之法就是供曼茶罗。
2、建议与教诫
(1)佛堂里供曼茶罗。
(2)随身带个曼茶盘,走到哪里供到哪里。
(三)当对修福德有一个新认识
1、胜义中空不应遮止世俗中积累福德
(1)比喻:理论上说空,实际上又空不了,还是要拼命赚钱。
(2)对应意义:修行也一定要为来世积资、修福。
2、供曼茶罗能积累福资之理
(1)例说
《旧杂譬喻经》:佛陀教诫一女居士不信佛的先生,种一粒种子就能收获高大四十里、每年能收获数万斛的果实的尼拘类树。以欢喜心供佛一钵饭的福德更是无法衡量,夫妇二人心开意解,当下获得须陀洹果。
(2)教说
《因缘品》云:“诸福真奇妙,其果极善妙,无似福解脱,是故当积福。”
(四)自宗大德是如何修曼茶罗的:以堪布阿琼为例
1、堪布阿琼是如何修曼茶罗的
(1)修法者身份:布玛莫扎的化身。
(2)身心状态:在修完百字明后,按照上师要求,适度放舍一段时间后,堪布阿琼开始供曼茶罗。
(3)所依圣物:上师借给其三宝所依,为其讲解了意所依的意义,又赠与其一尊殊胜的无垢光尊者的像。
(4)供品:堪布阿琼将自备了粮食作为供曼茶的供品并做了清洗和挑拣杂质处理。此外,堪布将房间打扫干净,如法放置上师赐予的圣物,陈设日常五供。
(5)供曼茶所用偈颂:法王赤松德赞作的供养偈。
(6)供曼茶的验相:梦中亲见无垢光尊者,尊者将大圆满的所有法都传给了堪布。梦中醒来后,堪布还在无垢光尊者的像上,找到了几颗舍利。
2、建议与教诫
(1)供曼茶罗重点在观想
供的时候,有真实的珍贵供品,当然最好;没有的话,观想也是一样的。
(2)建议参考典籍
看一下《前行备忘录》:在那里面,堪布阿琼根据上师的窍诀,以实修的方式,对入座、出座的具体修法,作了阐释。
(3)不要等老了再修
A.因缘成熟了就一定要修
a.无常先来还是衰老先来谁都说不好:对于修福、修加行,千万不要懈怠,千万不要等老了再修,一方面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预期中的“老”年阶段,另一方面若想等老了再修可能永远也修不了。
b.不修过患大:《因缘品》云:“福德浅薄者,难化堕恶趣,如沙中无油,彼者岂有乐。”
B.重视加行永远不是弯路
加行修得好的人,修行非常稳固,永远都不会变,也不会退转。但加行修得不稳的人,暂时也许会有点小神通,但时间久了以后,这些全部就消失了。
二、所修曼茶罗
(一)关于所修曼茶罗
1、摆放于何处
所修曼茶罗摆放在供桌上之前,要先供一遍三十七堆曼茶,再供一遍三身曼茶,之后便供到供台上。
2、我只有一个曼茶盘怎么办
(1)只是在心里明观福田也可以。
(2)也可以按有些上师的做法,先把所修曼茶供一遍,放于佛台上,这样表示一下之后,再取下来供。
3、何时供、何时收
每天早上供一遍,摆在佛台上,晚上临睡前,取下来收好;或一直供着,直到供曼茶修完为止。
4、两种观想方式
(1)观为五部佛
中央如来部尊众围绕毗卢遮那佛;前面金刚部尊众围绕金刚不动佛;南方珍宝部尊众围绕宝生佛;西方莲花部尊众围绕无量光佛;北方事业部尊众围绕不空成就佛。
(2)观为皈依境
中央为与根本上师无二无别之莲花生大士,大圆满传承诸上师以重楼式安坐;前面释迦牟尼佛,由贤劫一千零二尊佛围绕;右侧八大随行佛子,由大乘圣者僧众围绕;左侧声闻二圣,由小乘圣者僧众围绕;后面为光芒四射方格架内层叠放置法宝经函。
(二)供桌
1、供桌分三层
(1)最上层:摆放三宝所依:佛像、经函等。
(2)中间一层:摆放所修曼茶罗。
(3)底下一层:摆放五供。
2、五供的要求
(1)何为五供:神馐、花、水(七杯或一杯均可)、灯、香。
(2)供收顺序:供时,从左到右。收时,从右到左。
(3)摆放详细位置:五供环绕所修曼茶罗周围。
(三)供品
1、材质
(1)所修曼茶罗
多用些珍宝比较好,因为供了以后,一直摆放在那里就可以了。
(2)所供曼茶罗
用米、青稞、绿豆、红豆,或象征性加些珍宝,如珊瑚、珍珠等,修起来比较方便。
2、其他要求
(1)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每次都用新的。
A.没有吝啬心又有足够粮食的话:一天换一次,最少一星期换一次。
B.若没有这么多粮食,可以把供品换着用:这次供这份,把另一份洗净、晒干;然后再供另一份,把这份洗净、晒干。
(2)务必要干净
若用粮食,先把粮食洗净、晒干,把里面的小石头、渣渣等杂物清除掉。
(四)供养及功德
1、供养对境
五部佛或皈依境。
2、所供养物
通过意幻供养实现的须弥山及四洲的一切财物
3、供养的特点:具三清净
(1)意乐清净,不是为了今生救畏或善愿,而是为了拥有珍宝菩提心。
(2)对境清净,不是外道本师、邪魔之类,而是三宝尊。
(3)供品清净,是清净的珍宝等物,并且心无吝啬。
4、功德
可以迅速清净罪障、积累资粮。
三、供三十七堆曼茶罗
(一)擦拭曼茶盘
1、如何操作
(1)左手持,右手擦
A.身:左手拿着曼茶罗,并持念珠计数,用右手腕来擦拭基盘。
左手持,是共同承认, 同时持念珠计数。(阿琼堪布使用右手)
B.意、语:内心专注所缘,不散他处而念诵七支供。
(2)念一遍百字明
A.某些仪轨在念诵百字明之前需做忏悔
口念或心里想:自他一切众生无始以来,所造一切身口意之罪业,如擦净曼茶罗上的灰尘一样,一切得以清净。
B.按《前行备忘录》的观点
还要念一个《入行论》的偈颂:“为持珍宝心,我今供如来,无垢妙法宝,佛子功德海。”
C.我们平时怎么修
念完百字明以后,就直接开始,一边念诵仪轨“嗡巴杂布米阿吽……”,一边供三十七堆曼茶。
2、擦拭曼茶盘的要求
(1)要求
绝不能用其他的氆氇、软布等来擦,只能用手来擦。
(2)此种要求的理由
曼茶罗的基盘表示我们的相续,上面的垢染表示我们的业障,而擦拭,则象征着清净业障。噶当派大德,将曼茶罗视为忏悔的最佳方便。
3、擦拭曼茶盘的意义
(1)反面
并不是曼茶盘上有不清净物需要擦净。
(2)正面
通过这种苦行的方式,来净除自己二障的垢染。
(二)摆放供堆
1、关于仪轨
此处所用仪轨:萨迦法王八思巴所作《三十七堆曼茶罗仪轨》。因为简便易行,所以为格鲁、萨迦、噶举、宁玛等新旧派普遍使用。
2、念诵并供三十七堆曼茶罗
(1)首先
A.念诵
嗡巴杂布米阿吽 耶南巴达巴王亲色戒萨耶(清净本基 大自在金地)
B.动作
左手拿着曼茶盘,右手洒牛净物(现在一般不这么做)及香水。
(2)接着
A.念诵
嗡班扎日客啊吽
B.动作
用右手拇指和无名指拿一束花(或一粒米)在基盘上右向旋绕,最后安放在中央。如果有现成的铁围山要放,也在这时候放上。
(3)以下一边念诵仪轨一边安放供堆
A.念诵
a. 藏文
b. 汉文
B.安放供堆的方式
a.详细说明
(a)在念诵“须弥山王……”时,在中央放上一大供堆,之后安置东胜身洲等四大洲时,将自己的这一方向或供养对境方向作为东方都可以,无论如何都要从东方开始依次右旋来放。
(b)安放代表身洲及胜身洲等附洲的供堆时,每一洲在东方、西方各有一个附洲,要按照顺序来放。
(c)再放置东方代表珍宝山、南方如意树、西方如意牛、北方自然稻的供堆,然后将代表轮王七宝及宝藏瓶的供堆依次放在四方四隅,表示嬉女等外供四天女置于四方,表示花女等内供四天女的供堆放在四隅,之后东西南北依次为表示日、月、珍宝伞、事业尊胜幢的供堆。
(d)当念诵到“将此等无不圆满之人天之受用”的时候,在那些供堆上面无有空隙地堆积供物,如果有宝顶,最后就放在上面。
b.简略说明
(a)放好铁围山以后,就从中央须弥山开始,东、南、西、北,依次堆放。这个圈里面放满了,就把第二个圈摆上;满了,再放第三个圈;最后日、月、珍宝伞、尊胜幢,最后全部填满,放上金顶。之后,双手供在佛台上,或者供养在上师面前。
(b)最后念到“将此等无不圆满之人天受用”时,如果是为了求灌顶,可以加念一句“弟子为了求灌顶”;如果是为了求法,可以加念“弟子为了受持妙法”。之后接上“供养大恩具德诸根本及传承殊胜上师……”。
c.三十七堆曼茶罗分布图
C.遣疑
在“供养大恩具德诸根本及传承殊胜上师、佛菩萨众”这里,有些人说需要加上“无不圆满、圆满悦意”,但是华智仁波切的上师如来芽尊者说:“这一句在本论当中没有,实属多余。”
(三)十万加行供七堆曼茶罗
1、何时使用供七堆曼茶罗
五加行十万曼茶罗,所供是七堆曼茶罗。
2、念诵
(1)偈颂
A.萨耶布切谢向美斗扎,热绕朗月涅得坚巴的,桑吉扬德莫得破瓦意,昼根那大扬拉秀白秀。
涂香鲜花遍大地,须弥四洲日月饰,观想佛刹作供养,愿诸众生行佛刹。
(2)汉意
先观想涂香及鲜花遍满大地,以为庄严;再观须弥山与四洲(共五堆),以日、月(二堆)为装饰(“七堆”即是指此七堆 ),将须弥山、四洲及日月中的所有珍宝财富,以观想方式取到面前;继续观一切佛刹中三世诸佛,将刚才所有珍宝全部供养;最后,愿一切众生都能前往清净刹土。
3、为何供七堆
(1)以前也是这样供。
(2)此偈颂为法王赤松德赞的金刚语,加持力很大:此金刚语系法王在迎请到藏地的莲花生大士时,将自己一切眷属、财富全部供养给莲师时念诵的偈颂。
4、供七堆的方法
(1)何时供
供完三十七堆并将其放在供台上后,开始供七堆曼茶罗。
(2)数量要求
共需供十万遍
(3)如何供
供七堆,只用基盘,左手持,念诵藏文七堆供养偈。
A.第一句时,右手抓一把供品不撒,同时,手腕在基盘上尽量擦拭。
B.第二句时,放供堆:中间须弥山开始,然后东、南、西、北、日、月,依次安放,共七堆。
C.第三句时,供养七堆可在念这一句结束时完成,即念第二三句时,尽量把一把米依次撒完,供完七堆。
D.第四句时,用右手在基盘上一擦或不擦,再将米全部倒入盆里或袋里,继续下次供养,同时左手拔念球计数,完成一遍七堆。
(4)七堆曼茶罗分布图
一、有真实的珍贵供品当然最好,没有的话,观想也是一样。
(一)珍贵供品
1、要把最殊胜的供品供养上师三宝
《普贤行愿品》中的“最胜庄严具”,指最殊胜、最庄严的供品和供具。比如在供灯、供水等时,尽量要做到美观庄严、舒心悦意,不能肮脏、污秽,也不能乱糟糟,要按照《普贤行愿品》所讲进行如法供养。
2、如是供养的必要性
(1)并非诸佛菩萨需要
佛菩萨不需要我们供得庄严、美妙,而是通过外在庄严的供品来调伏我们的自心,让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庄严。
(2)缘起需要
在这些缘起方面做得好,自己的内心相应就会越来越调柔,心和正法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缩短。所以,即使只是供一杯水,实际上也是在修行。
(3)对境是无上福田
诸佛菩萨是无上殊胜的福田,所以以恭敬心供养诸佛菩萨之因,就会很容易圆满自己广大的福德资粮,因为他们是殊胜福田的缘故。
3、如何竭尽全力做供养
(1)对治吝啬
A. 我们拿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供品来供养,由此可以对治我们内心中的吝啬心。
B. 我们相续中有无量无边的种子,其中转生饿鬼道的吝啬心或者贪心的种子很深重,通过在佛前供水、供花等,将自己心目中认为最好的供品来供养,可以帮助我们对治吝啬心。
(2)对治浮躁
每一次供养都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去做,由此可以对治内心的浮躁状态。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认真供佛,内心就会逐渐安静下来。所以,供养是佛菩萨对我们的慈悲和爱护。
(3)对治执著
撤下的供品尽量布施给乞丐、穷人、鸟类等,由此可以对治我们的执着心。
A. 舍自贪爱
如果认为“供品撤下来之后我自己可以继续享用”,此时可能就会去买贵一些的物品。
B. 平等施他
如果觉得“供品撤下来我也不能享用了,只能布施给乞丐”,此时可能会去选择下劣一些的物品。所以,如果供品是施与其他众生的,我们就不会给自己的吝啬心留下一条退路。
(4)对治骄慢
在供养的时候,恒时以信心、谦卑心、恭敬心来供养或者布施,可以对治内心当中的骄慢心。
(二)在没有能力供养最殊胜的供品时,应该怎么办?
1、发心清净最为重要
(1)发心清净最重要
A. 应取
a. 自己认为最好的供品
在供养时,即使供养的饮食在他人眼中非常低劣,但若是自己认为最好的食物,就是最好的供养。即便自己因为穷得叮当响,无力购买殊胜的供品,但用对自己来说最好的供品供佛,也能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
b. 殷重恭敬
B.应舍
a. 远离傲慢、攀比的心态
如果把买来的进行供养的各种供品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那么就要多多忆念当年奔公甲格西的行为予以对治。我们在佛前进行供养,既不是和别人进行比较,也不是通过装饰佛堂来炫耀自己,我们是通过供佛来圆满福慧二种资粮。
b. 轻慢心
要观待自己的发心,要远离对诸佛菩萨的轻慢心和敷衍心。
(2)在发心清净的前提下,所供物品是其次的
你晚餐时自己就吃中午剩下的食物,那么就可以把这些食物供养给佛菩萨。因为诸佛菩萨没有净秽分别,只要你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自己也会享用的食物,就可以拿来供佛,这是没有问题的。
2、如是供养能得到广大福德的原因
(1)实相中本无净秽
在法界实相中,净秽本来就是一味平等、清净的自性,所以,我们所供养的供品从本自清净的角度而言是一味平等的。
(2)佛菩萨无有分别
从供养对境方面来观察,在已彻证万法实相的诸佛菩萨境界中,无有净、秽等的分别念。而作为凡夫,因为我们还没有彻证法界实相,在我们的心中有净、秽、好、坏等的分别,就像得了胆病的人无法见到白色海螺一样,所以此时要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供品供养给十方诸佛菩萨。
(3)所依安立在心上
积累资粮不是在外在积累,而是在自己的心上积累,因此,能否得到福德以及所得福德的大小,都观待自己的发心。如果当下的发心清净,能以菩提心、信心、清净心等摄持,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供养最殊胜的供品,那就是在圆满积累我们心上的成佛资粮。
(三)成为洁净供品的要诀
1、供养时的发心
以菩提心、清净意乐心摄持。
2、供养时的行为
尽己所能、尽心尽力地做善妙供养。
3、所供养的物品
选择纯净、悦意、美妙、庄严的物品。
4、供养后的回向
以《普贤行愿品》等摄持善根进行回向。
5、见解摄持
供养的初中后阶段,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或如梦如幻的见解摄持。
(四)供品的开缘与不开缘
1、开缘——用土粉、瓦砾等做供品的情况
(1)一贫如洗之人
自己都没有饭吃,没有能力买一丝一毫的供品,可以用土石、瓦砾做供品供养十方诸佛。
(2)修行人中的利根者
A. 正说
他们能做“一尘中有尘数刹”的观想,意幻供养非常到位,确实能在一个微尘中观想有微尘数的刹土,微尘数的刹土中有微尘数的供品,用微尘数的供品供养微尘数的诸佛菩萨。修行非常好的善缘者只要一意念,他的观想供养就已经圆满。
B. 反说
我们如果没有这么强大的观想能力,就要老老实实地买米或宝石等,一遍一遍地进行实物供养并观想,才能让自己的资粮逐渐得以圆满。
C. 旁述利根者
对于缘起性空、等净无二等见解有正确的定解,真正相信一尘中有无数的微尘数的刹土,知道土粉的本性也是清净的,不会认为土粉是下劣的、低等的。
利根者具有定力和作意观想的能力,能在一土粉中观想微尘数刹土中无数的完美物品以圆满供养的方式做意幻供养。
2、不开缘——以吝啬心不愿意做实物供养的情况
(1)土豪
拥有万贯家财,却不舍得拿出一分一文来供养,这是耗损自己福德的因缘,只是自己骗自己。
(2)吝啬者
有财力提供上等供品,却仅以诵咒、观想或下等供品来供养,这也是耗尽福德的因。
参考资料:《普贤上师言教浅释(希阿荣博堪布)》等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2-VQk3dgN0
编写师兄: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6120-定解B11-008
原文:女人的丈夫不信佛法,他听了佛陀的偈颂,就说:“瞿昙沙门,你太言过其实了吧,施一钵饭,能得那么多的福吗?”
瞿昙
印度刹帝利种中之一姓,亦即释尊俗家的本姓。
——《佛学常见词汇》陈义孝编
原文:这样一说,夫妇二人心开意解,当下获得须陀洹果。
须陀洹果
见道之终,即第十六心之位,对于前之向位而称为须陀洹果。声闻乘四圣位中正果初位之位也。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
原文:不管怎么样,我们修的时候,用噶当佛塔也可以,八大佛塔中的任何一座也可以,都是意所依。
八大佛塔,八大宝塔
八大佛塔,八大宝塔
通称八行佛塔。释迦牟尼示现种种主要行状,各地徒众为此分别兴建佛舍利塔,例行供祀。其著名者有八:善逝塔、菩提塔、法轮塔、神变塔、天降塔、和好塔、尊胜塔和涅槃塔。
——《藏汉佛学词典》
原文:他已经忘了那个梦,而且也并未现量见到,所以就说:“我没有见到。”
现量
因明用三量之一。又心识三量之一。现实量知也。向色等诸法,现实量知其自相,毫无分别推求之念者。五识之缘五境,与意识之与五识共缘五境者(五同缘意识),与五识同时起者(五俱意识),又在定中之意识与第八识之缘诸境,均为现量。此总出于心识上之现量也。其中因明用之现量,惟五识与五同缘,五俱之意识而已。
——《佛学大词典》
原文:像明观皈依境那样,将中央的一堆,观想成与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莲花生大士,大圆满传承诸上师以重楼式安坐;
重楼式
佛家资粮田观想方法之一,观想主尊顶上虚空之中历传诸师顶踵相接重叠而坐。
——《藏汉佛学词典》
编写师兄:定解B20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6120-定解B20-004
笔记整理:定解B22
笔记审核 :定解B01
原文:
就这样,休息十天以后,堪布又来到上师面前。这次上师让他供曼茶罗,并借给他三宝所依:身所依,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语所依,一本《般若摄颂》及一本《大幻化网颂词》;意所依,一尊噶当塔。(噶当塔,与如来八塔的形状稍有差别,据说是阿底峡尊者入藏时,从印度尼西亚带来的。我们知道,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的佛塔,都是尖尖的那种,的确跟噶当塔有些类似。记得在《泰国游记》里,我好像提过:虽然没见到可靠历史,但噶当塔与泰国、印尼等的佛塔,说不定真有一些渊源。不管怎么样,我们修的时候,用噶当佛塔也可以,八大
佛塔中的任何一座也可以,都是意所依。)接着,上师又结合三士道及戒定慧三学,给他讲了噶当佛塔的象征意义。然后,又赠与他一尊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像,里面装有尊者的些许脑肉,以及智悲光尊者的头发,特别有加持。
问题:
1、前行广释124页中提到堪布阿琼的上师借给他三宝所依,其中的意所依:噶当塔。上师结合了三士道及戒定慧三学,给他讲了噶当佛塔的象征意义。请问象征的意义是什么?
2、124页中接下来又提到“又赠与他一尊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像,里面装有尊者的些许脑肉,以及智悲光尊者的头发,特别有加持。”请问智悲光尊者的脑肉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头发与脑肉为何特别有加持呢?
正见法师E解答
1、堪布阿琼仁波切在《前行备忘录》及密传里只是略微提及,并没有细致解释,所以个人目前也不清楚。网上也有关于噶当塔的部分介绍,可以做些参考。
2、不仅仅头发与脑肉,凡是大成就者接触过的东西,比如坐垫、衣服、腰带等都有很大加持,这是来源于证悟法界实相的力量,蕴藏着无量的大悲与智慧。
原文:
首先,在所修曼茶罗的基盘上,放臵五堆所供物。这五堆,可以明观为五部佛,也可以明观为皈依境。如果明观为五部佛,那么,将位于中央的一堆观想成毗卢遮那佛,由如来部尊众围绕;前面的一堆观想成金刚不动佛,由金刚部尊众围绕;南方的一堆观想成宝生佛,由珍宝部尊众围绕;西方的一堆观想成无量光佛,由莲花部尊众围绕;北方一堆观想成不空成就佛,由事业部尊众围绕。
或者,像明观皈依境那样,将中央的一堆,观想成与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莲花生大士,大圆满传承诸上师以重楼式安坐;前面的一堆,观想成释迦牟尼佛,由贤劫一千零二尊佛围绕;右侧的一堆,观想成八大随行佛子,由大乘圣者僧众围绕;左侧的一堆,观想三层供桌成声闻二圣 42 ,由小乘圣者僧众围绕;后面的一堆,观想成光芒四射的方格架内,层层叠叠放臵着法宝经函。不管是哪种观想,都要将所修曼茶罗放在供台上。◎ 供 桌按照我们的传承,所修曼茶罗摆放在供桌上之前,要先供一遍三十七堆曼茶,再供一遍三身曼茶,之后便供到供台上。
问题:
正见法师C1解答:
个人理解,可以有多种方式。
你可以始终都在佛台上摆设五堆供物,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供一遍三十七堆曼茶罗,放在佛台上之后,把这些都可以观想为皈依境或者五方佛。总之,可以保持佛台上至少有一个所修曼茶罗(有两个也可以)。
问:所修曼茶罗的流程还是不清楚。在基盘上供五堆供物观想为五方佛或皈依境摆在佛台上就可以了吗?还是修一遍37堆摆在佛台上呢?37堆和5堆的关系一直没有搞清楚。
答:有其中任何一者
或者两者都有 都可以 ,看你有多少曼茶罗吧。 如果连一个都没有,也可以在前面放置皈依境的唐卡或者图片。(正见C1)
问:我们小组有三种理解:1、先在基盘上放五堆表五方佛或皈依境,然后供37堆和3身摆在供桌上。2、只供37堆和3身然后摆在供桌上。3、先供37堆和3身,然后摆五堆摆满三层放于供桌上。哪一种正确?
答:多种方式都可以,个人理解,许多时候是先供37堆、三身,之后再放在供桌上(摆放方式可以有多种,再将所修曼茶罗观想为五方佛等)。可能有多种方式。
原文:
对于这种供养,堪布阿琼提到了三种清净: 意乐清净,不是为了今生救畏或善愿,而是为了拥有珍宝菩提心; 对境清净,不是外道本师、邪魔之类,而是
三宝尊; 供品清净,是清净的珍宝等物,并且心无吝啬。具足这三种清净非常重要。
问题:
请教法师,120课提到的堪布阿琼所说的三种清净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意乐清净就是有境清净,供品清净就是所缘清净,加上对境清净就是三轮清净。这种供养就是在三轮体空的境界上观清净心。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正见法师E解答:
个人理解,此处三种清净不同于三轮体空。
原文:
按照我们的传承,所修曼茶罗摆放在供桌上之前,要先供一遍三十七堆曼茶,再供一遍三身曼茶,之后便供到供台上。
问题:
正见法师C1解答:
1,这样也可以。
2,都可以。看你有几个曼茶罗,可以看情况来做。
3,计数问题请咨询教务处管理法师。
原文:
按照我们的传承,所修曼茶罗摆放在供桌上之前,要先供一遍三十七堆曼茶,再供一遍三身曼茶,之后便供到供台上。这个供桌有三层,最上面一层,摆放三宝所依: 佛像、经函(《大般若经》、《般若摄颂》、《七宝藏》等)、 佛塔;中间一层,摆放所修曼茶罗;底下一层,摆放
五供。
问题:
正见法师C1解答:
1,可以观想为所修曼茶罗。你需要明确所修和所供的定义,放在佛台上并且观想为皈依境的是所修曼茶罗。
2,都可以。还是要明确所修和所供的定义。
3,如果没有多个曼茶罗,只用一个也可以。总之,要尽量在前面观想皈依境作为供养的对境。
原文:
首先,在所修曼茶罗的基盘上,放臵五堆所供物。
这五堆,可以明观为五部佛,也可以明观为皈依境。
如果明观为五部佛,那么,将位于中央的一堆观
想成毗卢遮那佛,由如来部尊众围绕;前面的一堆观 想成金刚不动佛,由金刚部尊众围绕;南方的一堆观 想成宝生佛,由珍宝部尊众围绕;西方的一堆观想成 无量光佛,由莲花部尊众围绕;北方一堆观想成不空 成就佛,由事业部尊众围绕。
问题:
在120课,即积累资粮 戊二 所修曼茶罗 原文中的这名话,我不太理解:首先在所修曼茶罗的基盘上放置五堆所供物,.....
请问,这个放置五堆所供物要放吗?如何放?因为所修曼茶罗放在供桌前,已供了三十七堆曼茶罗呀。有点没理解过来。请法师开示!
正见C1法师解答:
“这个放置五堆所供物要放吗?如何放?”---有条件尽量做,放在佛台上就可以。 可以有多个所修曼茶罗。
原文:
首先,在所修曼茶罗的基盘上,放臵五堆所供物。这五堆,可以明观为五部佛,也可以明观为皈依境。
如果明观为五部佛,那么,将位于中央的一堆观 想成毗卢遮那佛,由如来部尊众围绕;前面的一堆观想成金刚不动佛,由金刚部尊众围绕;南方的一堆观想成宝生佛,由珍宝部尊众围绕;西方的一堆观想成无量光佛,由莲花部尊众围绕;北方一堆观想成不空成就佛,由事业部尊众围绕。
◎ 供桌 按照我们的传承,所修曼茶罗摆放在供桌上之前,要先供一遍三十七堆曼茶,再供一遍三身曼茶,之后便供到供台上。这个供桌有三层,最上面一层,摆放三宝所依: 佛像、经函(《大般若经》、《般若摄颂》、《七宝藏》等)、 佛塔; 中间一层,摆放所修曼茶罗;底下一层,摆放
五供。
问题:
正见C1法师解答:
1,个人理解,有的时候意思可能差不多。当所修曼茶罗还没有摆上供台之前,我们可以供一遍37堆、三身曼茶罗,这个时候是将其作为供品(能供)来观想的,而这一步结束之后,当所修曼茶罗摆在供台上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其作为供养的对境(所供),观想为皈依境或者五方佛等等,自己可以手持所供曼茶罗进行供养。
2,如果有条件观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更大的范围当中的珍宝供品进行供养,当然是很好的。
原文:
至于供品,供所修曼茶罗时,多用些珍宝比较好,
因为供了以后,一直摆放在那里就可以了。而所供曼茶罗,多用珍宝的话,有些太大了,一撒到基盘上, 声音特别响,而且每次拿在手里也不方便。所以,最好用米、青稞等,再加些绿豆、红豆,或者象征性地加些珍宝,像珊瑚、珍珠都可以。反正,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看。
问题:
阿弥陀佛!顶礼法师!学习120课后有师兄提出请教法师(供七堆曼茶罗的供物是否可以今天用粮食类,明天用珠宝类?分开供便于清洁供物。)
正见C1法师解答:
也是可以的。
原文:
首先,在所修曼茶罗的基盘上,放臵五堆所供物。
这五堆,可以明观为五部佛,也可以明观为皈依境。
问题:
正见B2法师解答:
每一层均堆五堆,分别从中间—东——南——西_——北的顺序堆,同时观想分别为五佛或皈依境。
【档案编号B06120-定解B22-006】
参考资料:《前行广释.第一百二十课》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EKGlZvom0
【档案编号B06120-定解B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