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前行广释》第133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华智仁波切所造的《前行引导文》。前面我们学了共同加行,现在正在学的是不共加行。不共加行有皈依的修法、发菩提心的修法,还有金刚萨埵忏罪的修法和供曼扎积资净障的修法,以及现在正在学习的上师瑜伽的修法。每一个修法对帮助我们修持现证心性,都有不同的功用,是不同侧面而已,不管是皈依也好、发心也好,每一个都是帮助我们趋向于实相真如的。当然,究竟的证悟真如是成佛,到了初地菩萨可以有阶段性的证悟,在此之前可以在相续当中生起类似于证悟的一些觉受,产生一些感觉。
对我们来讲,加行要一遍一遍地修持。因为修一遍两遍对我们现在这样的众生来讲可能不足够,我们不一定能够达到觉悟,也不一定产生觉悟之前那些感觉。觉悟本性,要从现在这种思维、行为模式当中完全的趋向于解脱,这本来就是比较难的事情。相对来讲,在有些阶段觉悟心性相对容易,有些阶段就难一点。比较容易的阶段是在释迦牟尼佛刚刚成佛或者说圆寂不久,在这段时间当中根基比较利、烦恼比较轻微,证悟相对要容易一些。越往后走,众生的烦恼越来越重,分别念越来越多,障垢很重,福德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之下要证悟心性相对来讲难一点。
不管是容易也好难也好,都需要修持正法,即便是在容易的时间段当中,如果你不修也不行。佛陀在世的时候,对当时的人们来讲整体来讲环境要好一些,对修法证悟要容易一些,但仍然有很多人不愿意修行。即便是依止佛陀、依止和佛陀无二无别的很多大德,但是如果没有信心,或者很懒散,仍然解脱不了。
在现在这个阶段,虽然整体环境对于修行或者证悟不是那么理想,五浊恶世众生的障碍很重,但是如果认真修行了仍然可以证悟。关键就是我们要认真对待修行的问题,要认真地修行,如果认真修行都有证悟的希望。因为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每个众生具有佛性,正在迷惑的众生也是完整无缺的存在着究竟的佛的本性。因此说证悟的可能性每个众生都有,但只不过看自己精进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对修行认真到什么程度,这是有一定差别的。上师们也是经常性地教戒我们要认真闻思修行,这些对我们证悟实相来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有了这些因素就可以说有证悟的希望,如果没有这些因素,虽然具有佛性也没有希望。
因此,不管我们现在怎么样,修行困难也好,不困难也好,如果我们没有真正证悟,在轮回当中漂流,虽然说总有一天、总有一世你会证悟,但是在证悟之前仍然还是要像现在一样面临这种抉择。什么抉择呢?就是你认真修行还是不认真修行?如果你认真修行,就会越来越好,如果不认真修行的话,那就再往后拖,等到你种姓苏醒了,想修行了,就还是一样要面对这个问题。
现在对我们来讲遇到一些困难,修行的时候有什么障碍这些都可以去面对,反正都要面对的,你拖到后面解决还是需要面对。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什么样变故,或者是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到地狱、恶趣走一圈,那也就是除了自己受痛苦、耽误证悟的时间之外没有其他额外的意义。你到了地狱当中那就是被迫的受苦了,受苦的同时你根本想不起修法。既然现在有修行的机会,有修行自由,就需要认真对待,如果我们认真对待了,那就有解脱的希望,可以很快地解脱,如果不认真对待的话,相续当中的烦恼、业惑仍然是圆圆满满的存在着,这些都会起作用,它们会伺机而动,只要因缘一成熟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痛苦、烦恼。
如果你停止修行了,所有的轮回的痛苦还是存在。有些人说:“我不修行了就没问题了。”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我们现在努力修行,有些时候都没办法面对很多痛苦,停止修行了,凭什么说这些痛苦就会无因无缘就消失了呢?这纯粹是掩耳盗铃的思维方法,是不可取的。修行过程当中的这些痛苦是属于短期的痛苦,如果把这些短期的痛苦,也是最开始时的痛苦咬牙坚持下去的话,修行到了一定的时间段,这些痛苦就找不到了。
我们学习的《现观庄严论》等论典,里面就描绘在资粮道、加行道的时候会出现什么功德,像我们现在内心当中的很多恐怖、担忧,其实在那些阶段就基本上找不到了。不是说到了成佛或者初地,其实到了加行道,相续已经非常地自在了,很多粗大的痛苦和烦恼基本上可以调伏了。其实我们反复讲的一点就是,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也就是现在这个阶段——刚刚起步的时候,因为很多修法还没有相应,以前的烦恼还没来得及调伏,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挣扎、纠结最多,痛苦也最多,如果坚持修下去这些会越来越少,不可能是越来越多的。原则就是要认真对待修行这件事情,闻思修行一定要认真。
现在我们正在学上师瑜伽的修法,这个也是在我们内心当中强制性的生起证悟的方便。虽然这个修法可以让我们强制性证悟,但是因为修行者自己的修行或祈祷者自己的因素、条件、因缘千差万别,可能现在学习或修加行有一万个人、十万个人同时都在祈祷,但是因为内心当中的层次有很多差别,所以信心大的、福报深的人可能在祈祷、修行时得到了比较明显的加持,信心差一点的就不一定能够收得到加持。
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讲,可以把上师瑜伽当成祈祷上师加持、种下很殊胜的因的方便,或者说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部分相应,得到护持之后在闻思修的过程中更加顺利,让自己相续得以成熟,让自己成为法器。也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起作用。
前面我们讲了修持上师瑜伽的重要性,它的必要是什么,然后也讲了明观福田,观想以根本上师显现的莲花生大师形象为主的上师瑜伽的皈依境。福田观想好之后,要在福田面前做七支,缘皈依境要做顶礼、忏悔等等,以七支来积资净障。这些做完之后,接着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专心祈祷。
戊三、专心祈祷:
上师瑜伽的正行部分就是专心祈祷这部分,这部分很重要,是最关键的地方。但是对众生来讲,看到最关键的正行就感觉要认真对待,如果是前行好像就觉得无所谓,这个是不对的。它是一个整体的修法,前面修好了之后,到了正行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获得加持,如果前面没有重视,只是重视正行那是不行的。
应该是在一九九二年,那一年是猴年。法王如意宝在佛学院举行文殊荟供,有很多天的共修,就是日夜都在修这个法。有些道友在前面没有太注意去念仪轨、念心咒,听说今天晚上两点钟取悉地,然后就开始认真了,他说:今天晚上我好好祈祷一下,没准就获得证悟,获得悉地了。他就觉得今天晚上是取悉地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很重要,所以他就很认真。其实,如果前面没有好好地去做,没好好念咒也没好好去积资净障,拿什么来取悉地呢?根本没有可以取悉地的因缘。
有些时候说大圆满的正行很重要,觉得好像学了正行之后就能怎么样了。其实都是一样的,正行的确是重要,在所有修行当中是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但是前面、后面的修行同样重要。有些时候甚至于说如果你把前面的修行做好了,正行的时候更容易得到加持,有些时候上师们会让我们重视前行,说其实前行比正行还要重要,原因就是这样的。那么到底是哪个重要呢?整体来讲都要修得比较好。正行部分是属于这个法的核心部分,直接相应的部分,但是如果前面没有准备好,这个相应和谁相应?是和你的烦恼、分别念相应?还是说上师的本体相应?那就不一样了。你把前面修好之后,上师瑜伽和上师相应那就真正和上师相应。如果前面没有修好的话,那相应就是很困难的事情。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清楚。每个阶段的法都要认认真真的对待,都要重视,只有每个阶段都认真对待了,到了正行的时候,取悉地就顺理成章,该取的就取了,该得就得了。这个就是属于专心祈祷的部分。
专心祈祷并修持因——四金刚的本体:
这个四金刚的本体是谁呢?四金刚的本体就是指上师,上师就是四金刚的本体。对于这个四金刚的本体需要专心祈祷,一心一意的祈祷上师。“修持因”,所谓的因就是四金刚的本体,四金刚的本体就是上师,他是我们成就的因,是我们得到加持的因,所以我们要祈祷这个因,而且要修持这个因。
专心祈祷的因、修持的因是什么呢?就是上师,上师是四金刚的本体,这样讲意思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要修持上师,作为得悉地的因,如果你好好的去祈祷了、修持了,这个因圆满了、具备了,加持这个果就可以获得。这个叫四金刚的本体。
在后面的原文当中也要讲四金刚的本体,在上师讲记的下面脚注当中也提到了,这个四金刚就是身金刚、语金刚、意金刚和智慧金刚。身语意无二无别就是智慧金刚的自性,也就是说金刚身、金刚语、金刚意,就是属于无二无别的金刚智慧、智慧金刚。金刚的意思就是不变化的,或者说是没有违缘的、没有违品的、不可摧毁的无为法的自性。这些属于四金刚的本体。
这个四金刚的本体是什么呢?
吉祥怙主殊胜上师是一切坛城主尊黑日嘎的本体,圆满具足灌顶。
“吉祥”有些地方翻译成具德,具有功德的,具德和吉祥有些时候是一个词,有些时候翻译成具德,有些时候翻译成吉祥。吉祥怙主,所有世间、出世间吉祥的自性、吉祥的怙主,或者说我们祈祷这个怙主就会获得吉祥,方方面面的吉祥都可以获得。
“吉祥怙主殊胜上师是一切坛城主尊”,坛城,其实一方面来讲,佛菩萨住的地方叫坛城,有些地方直接翻译成中围,即中间和周围,主尊在中间,四周是眷属围绕,这个叫中围,坛城或曼茶罗是这样的意思。在《光明藏论》当中专门有一品讲坛城,主尊在中央,四周就是他的眷属,眷属围绕主尊,这个叫坛城。
坛城的主尊当然就是正中央的,叫做黑日嘎的本体。黑日嘎是梵语,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讲,黑日嘎的意思就是智慧法界无二无别。黑日嘎可以代表是一切万法的终极的自性,已经现前了殊胜的、智慧和法界无二无别的本体,一方面是属于这种境界状态,一方面也是这种境界状态具体体现出来的某一尊形象的佛或者菩萨,这就叫做黑日嘎。
有些地方讲黑日嘎就是喝鲜血的饮血愤怒,就是有很多愤怒尊手上拿一个托巴,里面装满了鲜血,这样其实是代表消灭一切的贪欲等等,鲜血并不是平时我们讲的鲜血,在很多仪轨或者法义当中鲜血代表愚痴、贪欲、烦恼。饮血愤怒就把所有无明自性的烦恼等等彻底的享用,或彻底销毁的意思。他也叫饮血愤怒尊,饮血愤怒就是叫黑日嘎,他是主尊。
主尊什么意思呢?一个坛城的主尊和眷属,很多地方讲主尊在中央,主尊周围围绕的是眷属。还有其他解读的方法:周围所有的眷属都是主尊幻化出来的,在坛城里面其他的圣尊和中央的主尊是无二无别的,他是主尊其他的眷属是他幻化出来的。
坛城的主尊就是黑日嘎,因为在我们修上师瑜伽的时候,这个地方就相当于是我们观修的一个坛城,上师是坛城的主尊,我们就在这个坛城这儿领受灌顶。以后学密乘讲《幻化网》的时候,要讲坛城,讲灌顶,讲誓言,这些都要一个一个讲。
为什么要观坛城呢?因为后面我们要受四灌,其实也是在这个坛城里面去受灌顶。坛城就是清净的意思,我们也观想自己是清净的自性,所有的内外都是清净的本体,这样更容易相应于清净的法界,它从这个方面来进行安立的。
这个坛城主尊黑日嘎的本体是圆满具足灌顶,他所有的灌顶都是圆满的,可以给我们赐予加持、赐予灌顶。要给别人灌顶他自己的灌顶是要圆满的、具备的,而且他自己不单是具有灌顶,而且具有灌顶的所有条件,所有的资格都是具备的。以上介绍了上师其实就是整个坛城的主尊,他是这样的自性。
仅仅是耳闻目睹、忆念接触上师就足可以播下解脱的种子,
对于这样的坛城主尊的上师,“仅仅是耳闻”,耳闻就是听到他的名号,听到他的声音,“目睹”就是看到他的样子。当然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画像,比如说以前的大德们,我们看不到他的相片,只能看他的唐卡、画像,有些在世时留下了照片,就可以看到他的照片。还有“忆念”,忆念当然就是在自己的脑海里面想他的样子,或者说观想祈祷,这些都属于忆念。“接触”,像摸顶就属于接触。
耳闻目睹、忆念接触上师就足可以播下解脱的种子,为什么可以这样呢?因为上师就是坛城的主尊,他就是法界智慧无二无别的自性,这个坛城主尊,他自己里里外外的整个自性,都是没有丝毫的障碍,所有的无明、我执、烦恼、业,乃至于最细微的业的习气,都完完全全清净了,所有该有的功德都具备了,他就是这样殊胜的一个本体。这样的本体如果你去忆念、接触,或者是耳闻目睹,肯定会种下解脱的种子。
而且还是因为你自己有一定的福报善根,才可以遇到这样殊胜的自性,没一定的基础你没办法遇到。但是有一定的因缘遇到这样的上师,不等于就能够解脱,所以还要进一步的通过祈祷或者顶礼,尤其是念诵咒语的方式和他的本体进一步的去相应。他自己是殊胜的自性,我们自己再具备菩提心或者空性正见,以信心去祈祷的话,自己相续当中的障垢,就会由于祈祷上师的缘故越来越少,逐渐逐渐就消失了,相续当中的佛性逐渐逐渐会显露出来,他是具有这样自性的。
上师是诸佛事业的唯一作者,以第四宝现身于世。
“上师是诸佛事业的唯一作者”,上师就是一切诸佛,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佛的事业的唯一作者,所有佛陀的事业就是他在做,对我们来讲,尤其是这样的,所以说以第四宝现身于世。平时讲共同乘有三宝,有佛宝、法宝、僧宝,上师作为第四宝。为什么上师作为第四宝呢?因为我们能够直接依止的,听教言的,而且通过祈祷可以直接获得加持;或者从某些方面来讲,三宝自性是属于一个总体的皈依处,具体的体现就是一个上师,他是三宝的总集体,所以从这个侧面来讲叫做第四宝。
第四宝并不是在三宝以外,再单独安立一个叫做第四宝,不是说他要闹独立,也不是说他要干什么,不是说三宝之外额外存在一个第四宝,其实这个第四宝就是三宝的总集。就好像前面身、语、意、智慧金刚一样,其实除了身语意的金刚之外还有一个吗?身语意无二无别就安立成智慧金刚的自性。有些时候法报化三身的总集安立成自性身,也有这样安立。
佛法僧三宝的总集就叫上师,佛法僧三宝的自性,就在上师的自性当中完美的、圆满的具足。你能够依止上师,其实就是依止三宝,祈祷上师就是祈祷三宝。所以,依止上师、祈祷上师并不是说,从今之后我只是祈祷上师,从今以后我不再皈依三宝,三宝和我没关系了,这样理解就完全错误了,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其实上师就是三宝具体的体现,而且对我们修行者来讲,上师是三宝总集,又是佛宝、又是法宝、又是僧宝,那么如果平时再再祈祷上师、忆念上师、依止上师,其实就没有离开三宝,就是依止三宝、皈依三宝、祈祷三宝。如此对修行者相续当中的见解的圆满,或者修行圆满,其实有非常非常大的作用,所以上师属于第四宝。
上师是离我们最近的,因为我们以前祈祷三宝,皈依三宝,相续当中也积累了大量的善根福德,到了某一世的时候,所有的善根和福德都将会成熟,成熟的方式就是遇到一个具有三宝自性的殊胜上师善知识。所以我们如是的去祈祷、依止的话,从这个方面来讲,上师和我们的因缘是最近的。所有的佛宝,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入灭了,阿弥陀佛显现上面住在极乐世界,其他的佛陀我们现在没有福报见到。那么圣僧宝呢?这些圣僧、菩萨们我们也见不到。然后法宝呢?法宝——道谛和灭谛如何体现呢?道谛、灭谛我们也是没有办法缘,缘不到,有时候我们觉得经典就是法宝,但是经典是法宝的代表,它是一个体现而已,它不是真正的法宝。这个在《宝性论》当中有讲的。
对于三宝自性能够比较具体化的,那就是通过上师的方式来呈现,他的相续当中具备道谛和灭谛,这是法宝的自性;然后他显现的身份,在我面前可以是僧宝的自性;他的相续安住在佛宝的自性当中。所以,我们如果了解之后,不但不是舍弃了三宝,而是离三宝更近了,是更加容易相应三宝的依止方式,是这样理解的,所以上师是以第四宝现身于世的。
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而言,上师开示一生一世能成熟解脱的深道,完全通过大悲加持、强力方便将自己安置在金刚持地,所以对自己的恩德胜过佛陀。
从每个修行人自己的角度而言,上师恩德非常重。因为上师可以开示一生一世就能够成熟解脱的深道,比如说密乘,通过他的大悲的加持和强力的方便,就完全可以把我们在一生一世、很短的时间当中,安置在金刚持地。金刚持地就是佛地的意思,就可以成佛,所以说对我们来讲是恩德特别重。当然这个地方所讲的主要是针对最利根者,最利根的人在一生一世当中就可以完全在这个身份上面成佛。
针对我们初学者来讲,恩德也是非常重,因为包括我们能够了知:有一种道叫做密乘道、有一种道叫做大乘道、有一种道叫做解脱道,这些其实都是来自于上师的恩德。如果没有上师给我们讲这些,我们都没办法了解的。怎么样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密乘的见解?通过我们自己的能力,完全没办法了解,即便你看了这些书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所以在长期依止之后,我们就知道对这个法义应该是这样理解的,这样去修持,所以说上师对我们恩德非常重。
上师教给我们怎么样去取舍因果,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得到安乐,得到安乐的方法是什么?不要以错误的方法去追求安乐。如果你想离开痛苦,离开痛苦的方法是什么?如果我们没有依止上师,没有学习佛法的话,我们自己所欲和所行往往是背道而弛的,想要得到安乐却拼命造很多罪业,想要离开痛苦,不去造安乐的因,反而拼命去造受苦的因,这个就是自己所想的、所希望得到的和正在做的背道而弛。最后果报的成熟,就不是靠你的思想,你到底成熟什么样果,完全是看你的行为。每个人都不想受苦,如果你的行为在做受苦的因,虽然你不想受苦,最后的结果还是受苦的;虽然每个人都想得到安乐,但是你的行为没去做安乐的因,最后就得不到快乐。这一切的取舍之道,一般的凡夫、普通世间人没办法了解,因为这是很深的因果缘起之道。这也是来自于上师给我们讲的殊胜的道理。对我们来讲能够明白因果取舍,能够知道趣入解脱道的一些殊胜的直接方便,上师对我们恩德特别大。
佛经论典摆在这儿,浩如烟海的佛经论典,你到底从哪一本开始学?从哪一本开始修?这个方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上师会在所有的修法当中,告诉我们现在先修什么再修什么,他有一个非常直接的道路,接引我们好好修行,所以说对我们恩德的确是非常非常大的,从对自己恩德的侧面来讲胜过佛陀。前面我们在讲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时候,也是讲了殊胜的上师是功德等佛,而恩德胜佛,他的恩德比佛陀还要重。
佛陀当然是佛法的发现者、宣讲者,也是弘扬者,但是因为佛陀已经入灭了,佛陀所讲的经典通过我们自己的智慧,没办法直接去了解,很有可能看到了佛陀的经典,反而产生很多的误读,没办法了解佛陀的密意。佛陀这句话的密意到底是什么?经书里面虽然讲得清清楚楚,但只有你依止上师学习了若干年之后,再去看佛陀经典当中的文字,才可以比较准确的理解;如果你没学习,这个经典的文字还是在这,但是你就没办法正确的去解读佛陀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样的意思。这也是殊胜的上师善知识给我们开显佛经的意趣,我们才懂得佛陀讲的意思,才会有正确的观念、正确的修行方法。
虽然你想修行,但是没有上师的指引,这么多浩如烟海的法义,自己是没办法的。在古代和现在这个时代,都有很多人声称自己有解脱道,声称可以帮助到你的,作为凡夫人怎么去辨别取舍呢?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依止上师之后,上师会告诉我们和解脱有关的道,或者告诉我们怎么去辨别真实的道和假立的道。通过讲很多殊胜的正法正理,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见解,而且同时也告诉我们辨别正邪之道,把这种智慧交给我们。
总之,不管是对初学者,或者对于修学一段时间的修行者,还是对于利根者来讲,上师的恩德都是非常非常大的,所以叫恩德胜佛。
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引用《前行备忘录》,讲到了五种了知,上师强调这是很重要的,道友们有空多去看五种了知。
第一个,了知上师就是佛。当然了知上师是佛,前面讲必须要观察,不是说随随便便一个上师他就是佛,因为上师有很多种类。有些上师可能就是给你传皈依,引导你入佛门;有些可能跟你讲了一些因果取舍的教言,这个也是上师;有些可能给你讲菩提心、空性,这个也是上师;还有给你灌顶的也是上师。
从上师自己方面来讲,也有凡夫的上师,有资粮道的上师、加行道的上师;有些是属于菩萨地的、有学道的上师;有些是属于佛地的上师。一般来说,这个世间上是佛陀的上师有没有?肯定有,但会不会到处都是呢?对我们来讲,不会到处都是,可能有些是属于佛陀一样的上师,有些不一定的。那么我们到底怎么辨别呢?《前行》当中告诉我们一些辨别的标准、辨别的方法,让我们去辨别。
有些人很善于伪装怎么办呢?所以就告诉我们观察时间要长,经常性去观察,对我们来讲会产生一些作用。这里所讲到的上师,不管是前面所讲到的是四金刚的本体也好,他是坛城主尊黑日嘎也好,他是属于耳闻目睹、忆念接触就可以播下解脱种子的自性也好,是诸佛事业的唯一作者也好,他是属于第四宝也好,他的恩德胜佛也好,这些上师都是指具有法相的上师,不是说只有上师名声的那种上师。
对弟子来讲,需要很认真的去对待,上师一定要具有殊胜的法相,这是很重要很关键的问题。有些时候如果不辨别的话,你认为这是一个成就的上师,其实也不一定,他也许学习的时间长一点,也许对于法义稍为有一点了解,他可能会把修行的原理作一些解读,但是他是不是坛城主尊这样的上师?可能就不是,还差得远。如果我们搞不明白的话,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上师老人家在讲记当中也是再再讲,具有法相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认真观察是否具有法相。
当然有些时候,依止比较公认的上师也可以。比如说在整个雪域,法王如意宝是公认的,法王如意宝手下的一些大弟子们,他们的功德、智慧很明显,一直放在这,大家可以长时间去观察,这方面可以说是完全能够确定。至于其他一些师父是不是这样的坛城主尊呢?我们不敢说是、还是不是,反正可能是不多,我们很难去辨别。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看上师老人家在讲记当中,都是再再的说法王如意宝是可靠的。当然法王如意宝的这些非常非常出色的大弟子们,我想肯定也是可靠的,其他的就不好说,不好讲。如果要祈祷的话,就像上师老人家讲的,不管怎么样你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祈祷我们上师是可以的。当然不是说只有上师,还有其他的大德善知识。
一般的上师,可能是稍微有一点名气,或能够讲几句法,这些是不是坛城主尊呢?不一定是。功德比较明显的善知识,比如上师老人家他很长时间一直这样讲法,一直都在公众面前,他的事业、悲心大家都看得到,所以说是非常可靠的,其他的也不好说,如果是公认的大德,肯定是比较可靠的,其他的就不一定。当然名气大的不一定都是可靠的,但是像大恩上师仁波切,还有法王如意宝的这些弟子们,像慈诚罗珠堪布,还有依止过的龙多活佛、丹增活佛,这些都是非常非常可靠的上师。其他的是、还是不是我们也不好说。
如果我们要祈祷一个上师,他必须是具有殊胜的功德。如果说这个师父本性是如来藏,那你的本性也是如来藏,你的本性也是智慧、法界无二无别的黑日嘎,从这个侧面讲的话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但是上师瑜伽要祈祷的这个上师,不是说仅有如来藏的,否则你自己祈祷你自己好了,你的本性也是具有佛性的,他是已经明显的、这个里面所讲的是已经开发出来的功德,如前面所讲的,烦恼障、所知障,所有的障碍都已经消尽了,他的功德已经现前了。如果我们向他祈祷的话,那就是上师瑜伽真正的的正行,其他的就不好说。
这里面讲,第一个要知道上师是佛陀,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了知这个有些时候也跟修行者自己的福报有关系,如果自己的善根福报比较深厚的话,他就能够遇到一位真正的佛陀。如果善根因缘不够的话,他可能把一个相似的上师认定为佛陀,然后拼命地去祈祷,这个上师一点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也有。和修行者自己的福报善根有一定的因缘。这个是了知上师是佛陀的自性,这是很关键的一点,要认真观察,或者依止比较公认的大德是比较保险的。
第二个,上师的所作所为都是佛陀的事业。不管是什么样的所作所为,他的身语意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是佛陀的事业,这个前提是他是佛陀,他的事业才是佛陀的事业,他所作所为才是佛陀的事业。如果他自己是一个具惑的凡夫,你说他的所作所为是佛陀的事业那就很难安立了,安立也很勉强。当然这里讲的是对自己所依止的真实的具有法相的根本上师,第一个知道他是真正的佛陀,他没有丝毫的过患,第二个他所作所为都是佛陀的事业,都是调化众生的事业。
第三个,要了知上师的恩德要胜佛。就是前面讲的,了知上师的恩德是胜过佛陀,功德是等佛。因为他给我们开显取舍之道。我们在没有学习佛法之前,自相续当中可以说在佛法方面是白纸一张,在世间法上方面是黑黑的、满满的记录。但是依止上师学习之后,佛法的白纸上面就开始逐渐逐渐有了功德了,了知了取舍之道,慢慢有了一点出离心的、菩提心的影子,大概知道了一些空性的见解、密乘的观点,密乘的殊胜的见解等净无二也逐渐逐渐了解了。
然后我们佛法的“白纸”上面就开始丰富多彩了,就有了很多有关修行的东西,世间“黑纸”上的东西通过修行佛法变淡了,以前纯黑的现在可能淡了些,变灰了,通过我们的修行逐渐逐渐在褪掉,佛法上面的功德越来越明显,相续当中的恶业、世间的东西越来越少。这些都是通过上师的教诲,和学习上师传承的教法,在我们相续当中逐渐生起的功德。
有时我们反观自己在学习佛法之前的状态是怎么样的?相续当中该有的很多功德一点都没有。依止上师的时间越来越长之后,对于修行的原理、要点,逐渐地从无到有,而且越来越明显了,越来越能够抓得住。对于修行者来讲最主要的是什么?对于大乘修行者来讲最主要的是什么?对于密乘的弟子来讲最主要的是什么?这些在自己相续当中越来越清晰了,疑惑越来越少,越来越确定,很多定解逐渐地产生,这些都是来自于上师的恩德。如果没有上师教诲的话,凭自我造臆是根本没有办法了解的。越思维,越容易对上师给予我们的恩德产生感恩之心。所以从恩德方面来讲,上师的恩德胜佛。
当然,对于上师恩德胜佛这一点,如果自己对佛法的领悟越深,感觉就会越强烈。就像有些真正的上师们,他们通过上师的恩德证悟了心性,这种感恩是更加地明显。对上师的感恩之心,也会因自己相续当中对佛法的认知,或者得到受用程度的深浅而有很多差别。
第四个,了知上师是所有皈依处的总集。上师是三宝的总集,还是三根本的总集,有时说是三世诸佛的总集,不管怎么样,上师就是皈依处的本体。
第五个,了知如果依靠具有殊胜功德的上师,仅凭祈祷或者修持上师,完全不依靠其他道就可以证悟实相。因为这里面包含了所有修法的要点,上师既是本尊也是空行,所有的都已经具备了,只要修持上师瑜伽,就完完全全可以成就解脱之道。
当然了知这个也需要强大的智慧和很多因素来支撑。有些刚刚学习佛法,或者学习时间不长的人,他会想:“我现在是不是只祈祷上师就够了?其他佛法就不学了,连理论都不学,所有的本尊法也不学了,然后念咒语也不念了,加行也不修了,我就修上师怎么样呢?”我们要分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只是凭上师瑜伽修法就可以证悟,要了知在这个当中需要很多很多的因素。比如菩提心,或其他的法义等都已经了知了之后,再在这个高度上面就比较容易安立。初学者就很困难,因为初学者相续当中什么都欠缺,对很多法义的了解也欠缺,虽然从某一个方面来讲,自己学到了一点点,但这样就认为五种了知的最后一个和我很相应,我觉得这样挺好——这个相应有时深浅的程度不一样,也许你觉得相应,但实际上,该具备的很多条件你都不具备,所以你修了一段时间,祈祷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修不下去了,因为各方面的因缘不具备,没有很多东西支持你的条件。很多条件不具备,单单是祈祷上师,修上师瑜伽就可以证悟,这个对初学者来讲可能还不行。
但是有没有这一点呢?有这一点,但是这一点必须要安立在什么高度上面,怎么样的情况之下?必须要分清楚。别人能做的不一定你就能做。我们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去分析,比如说,五加行需不需要修?当然需要修,很多的论典需不需要学?需要学。很多的见解,还有很多的资粮,我们要生起来,如果你这些都不修,就修上师瑜伽,相续当中该有的见解没有,该有的福德也没有,这个时候你一方面祈祷上师修上师瑜伽,一方面相续当中很多的障碍、违品、习气也在伺机而动,对不对?如果你修上师瑜伽,在没有得到加持,没有得到相应之前,这些东西翻起来了,你拿什么去压制它们呢?拿什么去对治它们?你就没有办法去对治。因此说很有可能你修一段时间就出现修不下去的情况,你就会生邪见,就会退失,就会想:为什么我这么精进地祈祷,我啥法都放下了就祈祷你,你还不给我加持?还让我出现这样的问题?他就开始说东说西,想东想西了,这种情况非常可能。这个修法是很殊胜的,但在达到之前你必须要做大量的准备,后面就简单了。
如果你想最后躺在床上挣钱,前面就必须要做好多的工作,支持你的标准。你啥都不做,你的下面很多人仍在运作,这样你可以睡到十点钟再起床,那边你的账户还在不断地进钱,这个是可以的,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如果前期没有做大量的准备,你就想“他可以我也可以”,那是不行的,他可以是有条件的。同样的道理,修法也是一样的。别人修这个法就行了,因为他相续当中已经有这个资本了,他所有的因缘都成熟了,该有的定解也很深,他的信心是高质量的信心,所有的条件福报他都有,他也通过大量百字明等等的修行,相续当中的障碍也很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单单修这个法就很容易相应。如果是一般的人就不行了,他驾驭不了,没办法,因为太多太多的因素他都不具备。所以这个时候该学的还要多学,积资净障必须要做好准备,到了一定的高度、一定阶段的时候,就知道现在修学的重点,有上师瑜伽的修法就可以,他是非常自信的。所以有很多地差别。
这五个了知需要大量的见解、智慧、福德支撑,才会对我们有用,对刚刚学习佛法的人来讲,不一定马上就可以起作用的,逐渐要达到这样的标准。现在我们要通过方方面面知道这五种了知,而且也会知道第五个了知,最后也明白只需要上师瑜伽,不依靠其他法也可以完全证悟实相的,有这样的法。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一定要精进,现在我要认认真真地去做准备,准备好以后,什么都不管也可以轻松赚钱,要达到这个标准。所以我们要知道有这个方式,前期要做很多的准备,该闻思该修行的都要去认真闻思修行。
如果从功德的侧面来衡量,那真可谓密意广大如虚空,智慧无量如大海,悲心猛烈如湍流,自性坚固如山王,视众平等如父母,每份功德不可测。
上师的功德等佛,恩德胜佛。如果从功德的侧面来衡量,上师的功德归纳起来,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归纳。前面在讲依止善知识的那一品,也讲了大量上师的功德,可以去看前面的内容。
“密意广大如虚空”,上师的密意是非常广大的。我们在依止上师的时候,他有时说一句话或做一件事情,密意都是非常广大的,除了他明显地讲到,或行为表现出来的,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之外,还有很多层次的密意。可能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里面包含的意义叫密意,一层一层分析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层次,我们就知道上师的密意没有办法去衡量,很难衡量上师广大的密意,犹如虚空一样的。
作为一个弟子来讲,虽然没有办法完全去了解,但是对总的上师密意如虚空这一点我们要生起信心。当我们理解不了的时候,要知道上师的密意并不是说表面上能解读的,平常在世间上我们尚且没有办法通过一个人的行为、语言就下个结论,说他就是什么什么人,都做不到,何况真实的具有证悟、具有大悲的殊胜上师呢?他在说话、做事情的时候,我们怎么可能了知他就是这样或那样的呢?是很难了解的。这个时候我们要生起信心,要观清净心,安住在清净的意乐当中。凡夫人很容易产生很多的邪见,就是因为理解不了上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之后心里面就产生很多的想法,招致自己远离正道,远离上师,生起了怀疑。自己在祈祷、修行的时候可能都不会继续专心,导致质量不高,对自己生起证悟是一种障碍。所以了知上师的密意广大如虚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功德。
“智慧无量如大海”,上师的智慧如大海一样,无量无边,深不可测。“悲心猛烈如湍流”,悲心非常地强烈,犹如湍急的河流一样。河流非常湍急,不会停息,上师的悲心是对所有众生的悲心,非常非常地强烈。有时上师对我们表现的可能是比较冷漠,有时可能也不搭理你,是怎么样的都有可能。但是作为一个弟子来讲,我们要了解,上师虽然表面是这样的,但是他内心当中大悲心非常地强烈。因为前面我们讲过,以我们为例,我们自己进入大乘的时候,最早接触到的教育就是大悲,要对一切众生生起大悲心,之后所有的教育,所有的重点,都是围绕着大悲的核心展开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大悲心越来越明显,上面的染污、阻碍等不清净的部分越来越少,最后大悲心特别地纯净,非常地强烈,他不可能看到众生的痛苦不去救度,或者说不可能对众生有此有彼地分别:这个众生我度化,那个众生我不管,这是没有的,所有的众生他都是一视同仁的,大悲心非常地强烈。
在这个过程当中,只不过每个众生自己的根基不一样。对于有些人来讲可能用这种方式可以调化,对有些人可能用那种方式调化,这个我们自己是不知道的,他知道这几千个上万个或几百个的弟子,每个人的根基是不一样的,他调化的时候就不可能用齐刷刷的方式来做。如果一百个病人只开一种药,那就是庸医了,没有什么本事了。这么多病人,病情都不一样,你给他开同样的药,这倒是省事,但是不可能救治所有的病人。所以他肯定针对不同的病人开不同的药,他的表现、他的药方都是不一样的。不能说:给他开人参,那我也要吃人参,为什么我的药那么差?他的药那么高级呢?他是需要那个药,而你的病需要这个药。上师善知识在调化众生时也是一样的,针对不同的人他会有不同的调化方式。对有些人可能讲这个法,有些人就讲那种法;对这类人这种示现,那类人就那种示现。
我们要相信,他的悲心是没有偏袒的,很强烈。他之所以对有些人笑嘻嘻的,对我又这样地冷若冰霜…,这是他调伏众生的方便而已,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我。所以如果我们有了这种基本的认知,一方面就不会产生很多的分别念,一方面也会生起更深的信心。就知道上师有这种能力,针对不同的病开不同的药;不同的烦恼、不同的根基然后给你不同的调化。这个谁能做到呢?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了解这一点之后,就会更加对上师、对佛陀产生清净的、殊胜的信心。这是悲心很强烈,犹如湍流一样。
“自性坚固如山王”,他的自性很稳固,犹如须弥山王一样不可动摇。他的证悟也是很坚固的,他的利益众生的事业,显现上面在世间当中的性情、品德都是非常坚固的,毫不动摇,不会受到其他的干扰就停止了,他是不会的。大恩上师仁波切也是这样的,不管外面出现什么事情,反正他就是不会动摇的,他要做的事情肯定会做。不是遇到一些障碍、违缘,有人诽谤等等,他就会停止,不会的。这个也是我们大家都看得到的事情。
真实的上师善知识,他们都具有殊胜的功德。这些功德有些我们可以看得到,有些是看不到的。比如说密意很广大,智慧无量,悲心强烈,这些从他们的事业、他们的身语上面可以大概表现出来,而且这个表现不是装的,装一时不能装一世。他们是恒常这样体现的,我们可以确定他们绝对不是假装的,内心当中真正有这个功德才会恒时表现出来,如果内心当中没有这个功德就没办法体现。
“视众平等如父母”,这个和前面的悲心猛烈有相似的地方,前面主要是悲心,救苦的方面多一点,这里讲的是视众平等。所有的众生没有亲疏的偏袒,他都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把众生看成父母一样。视众平等的意思,我们前面解读了。既然你把众生都看成平等了,那为什么显现上有不一样地对待呢?上师在显现上有不同的对待,对这一类人很好,对那一类人不好,那么这个是不是代表他不平等呢?视众平等主要是从他的内心,他自己的状态、境界上面来讲,他的的确确对所有的众生都是平等对待的。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全部要平等对待的话就不行。就像一家人,父母有五个孩子,五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喜好不一样,父母对五个孩子可能都是平等的,都是爱的,但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父母,他在显现上就不可能全部平等,他要去观察每个孩子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他必须要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上做调整。如果平等的话,有可能适合这个孩子,但就伤害另外一个。行为上面完全平等对孩子来讲可能就不合适,所以他内心是平等的,显现上面可能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不可能一模一样,因为众生的根基参差不齐,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去面对。
像我们这些凡夫人没有智慧,有时就体会不到,理解不了这么深,就通过外在的行为判断上师对我们不平等,上师有偏袒心。为什么有偏袒心呢?他对这个众生是那样的,对我是这样的,我们就觉得这个是偏袒。所以我们要了解,这个不是有偏袒,他的内心对所有的众生都是平等的,平等的慈悲和平等的爱,平等去利益的。除了这个平等之外,他还有一种能力,就是不同的众生给予不同的方式,这个是他的善巧方便。如果完全不分别的话,有些时候对这类众生有利了,对其他众生也许就有害,是这样的意思。
“每份功德不可测”,依止的时间越长我们看到的功德就越明显。假的上师刚开始的时候什么功德都是圆满的,时间越长功德就越短越少,最后就彻底露馅。真正的上师,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显得很平常、很平淡,但是依止的时间越来越长的话,所有的优点、功德就越来越清楚。不管怎么去观察怎么去分别,他都是这样的,不会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懂得观察,一方面时间要长。时间长了,就能发现真实的具有法相的上师善知识的的确确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平凡的地方显示他不平凡的功德。我们的大恩上师仁波切就是这样的,他自己从来不说自己具有什么功德,但是依止的时间越来越长的时候,很多很多的功德观察起来就越来越明显,很清晰、很明显。不管你通过哪个标准去衡量,他都是这样的,都真正具备殊胜的菩萨的法相,或者说佛的法相,具备标准上师善知识的法相。真实的上师一定具有这种功德的。
单单依靠祈祷上师也可以在无勤当中获得梦寐以求的一切悉地。
和前面讲到的第五种了知一样,单单依靠祈祷上师也可以在无勤当中获得梦寐以求的一切悉地,“无勤当中”就是不需要很多的勤作。对于这类修行人来讲,一方面上师具有这样的功德,他可以加持弟子获得一切悉地,他是有这个能力的,一方面对我们来讲,到底是有勤还是无勤呢?我们需要去准备,要把自己的相续调整、拔高到一个能够被无勤加持就证悟的高度。上师具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对我们来讲,我们也需要积极配合上师的教化。为什么说要依教奉行?有时说你要配合?上师虽然具有这样的功德,但是你不配合是没有用的。老师是特级教师,是最优秀的教师,但是家长不配合,学生也不配合,他再优秀对你也没有办法。上师也是这样的,他是最优秀的老师了,他的相续当中所有的名利思想,这些烦恼都没有,而且所有的功德都是齐全的,他是最优秀的老师,外在的上师已经圆满了,你在这个上师面前能够得到多大的利益,很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你自己多大程度的配合。你如果把自己的相续拔高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你就可以直接领会到这些不可思议的、与众不同的殊胜加持。
为什么说一定要打好基础,一定要把前行修好?打好基础了,你准备好了之后,赐予加持源泉的这个加持者——上师,他就可以让你无勤获得悉地,他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你能不能够获得,还要看你准备的情况,你准备好了吗?你准备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如果你准备好了,这一切就可以发生了,如果你没准备好,可能还要继续去努力去准备。
也许有人说:“我都准备好了还需要你干什么?”这是不一样的。你虽然具备了很多的条件、因素,但是你没有办法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让它们发挥出效果来,这个时候就需要上师的加持,一下子让你所有的善根全部成熟。否则通过你自己的能力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如果以你自己的能力走下去,可能还要若干劫,但是,如果是上师来帮你,马上就可以了。就好像你把所有做菜的条件、食材都准备好了,都是最好的,但是能不能做一个好菜,还要看你的厨师。如果你的厨师很优秀,一下子就可以把所有的菜、调料等整合到最佳状态,然后美味就出来了。但是如果没有厨师,怎么办呢?一堆材料就是一堆材料而已。所以说我都准备好了,需要你干什么?那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准备好了,但是要把这些东西转变成证悟,还必须要上师的强力加持。我们要把自己拔高到一定的程度,把该准备的因素准备好,这个时候再强烈祈祷上师就可以很快地发生证悟。
心里意念:我依止上师如意宝您,希求您的果位,唯一修持您。
心里面要这样忆念:我依止上师如意宝您。上师就像如意宝一样,如意宝也不是随便喊的,有些修行者随随便便把一个师父叫如意宝。如意宝一定要有如意宝的法相,一般的怎么叫着如意宝呢?!你把一块鹅卵石写上如意宝三个字,它还是一个鹅卵石,它不会变成如意宝的。如意宝要真正具有如意宝的法相。法王如意宝不是随便喊的,他一定是具有这样殊胜的功德。上师是如意宝,他可以赐予你世间和出世间一切的悉地,他有这个能力,祈不祈祷是你的事情,他本身具备这个功德,具备赐予一切众生悉地的能力。
如意宝有这个能力,但是你不能说:你有这个能力,为什么我们还这样的?有这个能力是他的事情,他是具有这个能力,你要让他发挥作用,你必须要去做你该做的事情。什么事情呢?擦拭、斋戒,把它供在很高的地方,你还要去祈祷,这个是你要做的。这些都具备之后,它才可以赐予你一切的所欲。上师是如意宝,他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是你能不能够通过祈祷获得,要看你的信心,还要看你相续当中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我们依止上师如意宝您,希求您的果位,唯一修持您”,就像前面我们讲的一样,因为上师是三宝总集,所以修持您就是修持三宝。我们在理解“修持您”的时候,好像把三宝不要了,不祈祷释迦牟尼佛了,或者不再依止其他的了,不是这个意思。“唯一修持您”,因为上师是三宝总集,三根本的总集,包含了整个三宝三根本,所有的坛城都在里面了,所以说唯一依止您,唯一皈依您,里面所有三宝的自性都有,我们不要误解了这个意思。
满怀感恩戴德之心,禁不住泪流满面。
因为对上师的信心和感恩的心特别强烈,在忆念的时候就禁不住泪流满面,开始祈祷。
一开始修持悉地时念诵下文:
这里有两段祈祷文,分别是在不同的阶段念的。一开始的时候首先念这一段,就是把前面积资净障的七支一直到回向修完之后,紧接着念这个祈祷文。前面这段内容是观想的内容,念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念下来。
记尊革热仁波切 至尊莲花生大士
切讷桑吉踏加戒 您乃一切诸佛陀
特记辛辣得波花 大悲加持总集尊
思坚拥戒滚戒簸 有情唯一之怙主
利荡龙秀漏酿张 自身受用识心胸
斗巴美巴切拉簸 毫无迟疑供养您
的内向切玛透瓦 自此未获菩提间
戒德累逆透漫根 善恶苦乐贵贱等
记尊亲波班炯亲 至尊莲师悉皆知
“至尊莲花生大士”,这个地方,外表形象是莲花生大士,本体是自己的根本上师。
“您乃一切诸佛陀,大悲加持总集尊”,上师您是所有佛陀大悲加持的总集,是一切总集的尊者。
“有情唯一之依怙”,所有众生的唯一依怙就是上师您。唯一的依怙,我们说三宝、三根本就是唯一的依怙,只不过我们把三宝、三根本总集在一个上面去祈祷,这个对众生来讲很方便修持。否则我祈祷三宝的时候,先在释迦牟尼佛佛像前祈祷,然后在大藏经前祈祷,再然后在僧众面前祈祷,这个也不是说不可以,但是总集在一起,你就不需要单独地去祈祷了,上师就已经包含三宝的自性了。所以,有情唯一的依怙,除了三宝除了上师之外,没有其他的依止处。
“自身受用识心胸,毫无迟疑供养您”,把自己的身体还有自己的受用,识是心识,心胸就是相当于把自己的心脏拿出来供养一样,没有什么保留的,连自己的心脏以上都供养了,里里外外的、自己所有的、平时最珍惜的最宝贵的东西毫无迟疑地全部供养您。
“自此未获菩提间,善恶苦乐贵贱等,至尊莲师悉皆知”,从现在乃至于没获得成佛,没有获得菩提之间,善恶苦乐贵贱。即从现在开始到成佛之间,对有些人来讲还有几十年,有些可能还有几世,有些可能还要在轮回当中不断地去投生,一边投生一边依止上师继续修持,不管怎么样,从现在乃至于成佛之间,在整个流转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善也好,恶也好;是痛苦也好,快乐也好;还是变成贵族也好,还是贫贱者也好,等等。无论如何,“至尊莲师悉皆知”,至尊莲花生大士,至尊的上师您都加持、都知道,如果您觉得我生起善心好,修善法好,你就加持我,如果您觉得恶好那么就加持我。意思就是说我没有什么想法,一切都拜托您,全部依靠您,就是全然的信任,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想法。
在比较高级修法的时候,你如果还要辨别、分别:我一定要避免不能被洗脑了,你这里面是不是在洗脑?啥都不想了?避免被洗脑是在前面,佛法当中有很多要辨别的,这是我们在前面要做的。这个已经到了比较关键的时候,是比较高级的修法阶段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完全确定了皈依境。殊胜的上师是没有欺惑的自性,是所有功德圆满的本体,已经非常地确认了,所以这个时候不需要再有其他很多的分别念了。就是什么都不想,就是您觉得我善或者我恶,或者您觉得我该转生一个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是苦还是乐,反正我不管,你觉得怎么样都行。就是说把自己所有的思想、想法都放下来,在这样状态当中去祈祷最容易获得加持。
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很多的想法就是一道道的防御,我要这样,我要那样。这些防御措施,对修行人来讲就是一道一道的坎,一道一道的障碍,这么多的思想挡在这儿,加持怎么进来呢?当你把所有的属于自己的思想全都放下之后,什么都不想了,全部交给上师的时候,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开放的状态了,在开放的状态下就可以和上师的状态相应,上师的加持就很容易进来。
现在我们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我们还有很多的怀疑、分别念,还有很多的思想,还给自己留了好多的后路,留了很多的后门和保险。我们有很多东西,有这些东西怎么办呢?需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了解佛法的意义,了解空性,了解完之后我们就知道,执著这些东西没有用,这个都是客尘,是分别念,是相应于轮回的,它对解脱轮回没啥意义。当相续达到这个高度的时候,就会发自内心地祈祷,不管是苦是乐,不管是善是恶,不管是贵是贱,反正上师或者莲花生大士,您觉得我是哪一种我就是那一种,我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所有的我执、想法都没有。这个时候,就相当于把所有的障碍拆了,把所有的坎都拆掉了,不要防护措施了。
为什么要防护呢?因为他对这个对境不确定是安全的,不确定安全就自动加很多的防护。就像密码,密码是什么?你必须要解密才能进来,有很多防护措施。但是现在不需要了,他对这个全然信任,完全地信任。尤其知道他就是我们本性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加啥密码呢?还需要加什么防护措施呢?完全不必要的。他的修行到了那个阶段的时候,就发自内心地觉得不需要这些障碍了,不需要这些分别念了,他就把所有的东西,加的这些防护栏全部去掉。当他去掉的时候,在这种状态当中去祈祷,他的心是开放的,开放的状态就很容易得到上师的加持。否则你没办法。
所以说,之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为什么要学空性呢?为什么要学他空见、如来藏?如来藏上面的客尘是怎么回事?这些方面在真正究竟的修行当中都可以体现出来。不管怎么样,反正没有自己任何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想法,全然交给上师。
“至尊莲师悉皆知”,“悉皆知”,就是您了解或者您来安排,赐予加持的意思。这样的话自己完完全全没有任何的分别念或者防范措施。如果他没有觉得不安全,为什么要加防盗门?一道门、两道门,加很多防盗门,就是认为不安全,感觉受到了威胁。我们有时在佛、善知识的面前,也加了很多很多道防护措施,其实这也没必要。
我们看到这个教言也不要着急,一下子就把所有的防护措施都去掉了,如果还没到达那个高度,勉强去掉也是没有必要的,这要自动去掉,当你了解了之后,修行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自动觉得这个没有必要,那时候才会有效果。如果很冒进,有时也会后悔。因为还没到达那种阶段,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不要过于着急了,所以应该认真准备的就多去准备,准备好了之后,总有一天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要通过虔诚祈祷来打动他的心,唯一就是精勤念诵莲师心咒:
如果要通过虔诚祈祷打动上师的心,唯一的就是精勤念诵莲师心咒。因为我们修的是上师瑜伽,所以莲师心咒在这里就是上师的心咒。我们不要想现在在修上师瑜伽,念的却是莲师心咒,觉得是不是不对啊?这不是不对。因为莲师的形象是上师的本体显现出来的,所以莲师心咒在这儿就是上师心咒。
嗡啊吽 班则格热班玛斯德吽
这是莲花生大士的心咒,也是上师的心咒。不管你的上师是法王如意宝或者大恩上师,都可以通过莲师心咒作为他们的心咒来祈祷,就像前面那样,在完全开放的状态当中,通过很强的信心,以完全开放的心态,一心一意的祈祷,就可以打动上师的心,打动上师的心就是获得加持的一个因素。
这就开始念诵莲师心咒,上师瑜伽的正行就是祈祷和念诵莲师心咒,莲师心咒其实就是代表莲师本身,有些地方讲,因为真实的本尊莲花生大士,凡夫人没办法见到,而佛像和真实的莲师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差别。那么对我们来讲,怎么样和真实的莲花生大士等的本尊相应呢?就是他们所加持的咒语,咒语是我们眼睛能够看到,耳朵能够听到,嘴巴能够念诵,心里能够忆念。而且咒语和一般的文字不一样,佛菩萨把自己的本性化现成咒语的样子,它是完全代表了本尊本人,通过念咒相当于就是和本尊直接沟通了。虽然我们做不到直接缘他听法,但是这个咒语是他加持出来的,相当于他的本身就显现成这样的。
有时佛号和咒语不同,咒语是代表他本人的,就是说通过自己的加持显现成了咒语的样子,所以念咒语就相当于和本尊直接交流,和他一模一样没有差别。有些人问佛号和咒语到底有没有差别呢?虽然可以说没有差别,但是从咒语本身来讲,具有自己不共的作用。在《光明藏论》当中,最后讲密咒的时候,会讲非常殊胜的这类内容。
这个地方的咒语就是上师本人,真正的上师就是通过咒语来表示的。你和他相应的话,他的功德、大悲、智慧和所有的加持力都在里面。如果你一心一意的念,会直接和真实的上师相应,相应的方式就是这样的。就是念诵上师的心咒,即念诵莲花生大士的心咒。
每当念一百遍时,中间又像前面一样念诵“至尊莲花生大士……”。
念诵的方式是这样的。每当我们念莲花生大士的心咒一百遍,就念一遍下面的祈祷文:至尊莲花生大士,您乃一切诸佛陀,……至尊莲师悉皆知。一百遍心咒加一遍祈祷,然后一百遍心咒又加一遍祈祷,就这样的轮番念诵。前面我们讲开始修持悉地的时候念诵下文,所以总是一百遍加一个祈祷,一百遍加一个祈祷,就是通过这样的模式。
当莲师心咒念诵到一半的时候,再祈求悉地之际,每念一百遍莲师心咒中间念诵下文:
这里就要调整了,怎么调整呢?当莲师心咒念诵到一半的时候,一半的意思上师在讲记当中也讲了,所谓的一半有两种解读,一种是莲师心咒念诵了一半。比如按照大圆满前行的标准,莲花生大士心咒需要念一千万遍,现在可能是最低标准念十万遍。
不管是念一千万遍,还是念十万遍,反正念到一半的时候,比如说念一千万心咒,你念了五百万的时候,祈祷文都是前面这个,就是一百遍心咒念诵前面的祈祷文。在念诵五百万遍之前的所有程序都是这样来做,然后念到一半的时候,开始念剩下的五百万的时候,每一百万莲师心咒就改成念诵下面的祈祷文。
在念诵五百万的时候念诵前面的,念完五百万之后念后面的,叫做念诵一半的时候。再祈求悉地之时,每念一百遍莲师心咒中间念诵下文,就是说一百遍和一百遍之间加了一个祈祷文。
还有另一种解读,比如说今天你要念一千遍莲师心咒,可以把今天的任务分成两部分,五百遍是一部分,什么是念诵一半的时候呢?比如今天我念一千,当我念前五百遍的时候,就念前面的祈祷文,然后再念后五百遍的时候,再念后面的祈祷文。两种方法都可以。念诵莲师心咒中间再加上祈祷文的念诵方式,仅限于大圆满前行的仪轨。如果你用的是《开显解脱道》,就不需要加。
有些道友问,有些地方说的是好像必须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否则就不算数,那不一定。这是大圆满前行的仪轨,要求你念诵的时候,前面念祈祷文,后面念祈祷文,这是需要加的。如果是《开显解脱道》的仪轨,没有这个要求,直接念下去之后,开始念后行四灌顶,然后就结束了,并没有要求加前后的祈祷文,所以要看我们用的是哪个仪轨。如果你的时间富裕比较富裕,选这个也挺好的。选前面的,在念莲师心咒前后,都有一个祈祷文,一边念咒一边祈祷。念诵的时候,念咒语长了就散了,你念一百遍之后,马上祈祷一次莲师的加持,忆念一次,又开始念这个咒语。这就容易把你的心总是摄在祈祷得加持上面,这方面有优势和必要性。因为念诵祈祷文也需要时间,如果你的时间不够,在念诵祈祷文期间可以念几十遍咒语了,所以如果一天老是这样念的话,可能会花不少时间,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念《开显解脱道》,没有这个要求,一直念咒语,前面、中间不需要加祈祷文,然后念完之后就回向了,相对来讲比较简略。到底选比较广的,还是选比较略的?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说看自己,没有硬性要求,修广的也行,修略的也行。
下面的祈祷文怎么样的呢?
大拉瑞萨烟那美 我无其余指望处
达得地安涅莫昼 如今恶世浊时众
莫奏德爱大德香 沉溺难忍苦沼中
的累救谢玛哈革热 愿救此苦大师尊
“我无其余指望处”,就是说在祈祷莲花生大师的时候,我没有其他指望的地方,就是莲花生大师,除了您之外,没有其他的指望处。我不指望土地神,也不指望其他的人帮助我,我就是指望三宝自性的上师您来救度我,没有其他的指望处。
“如今恶世浊时众,沉溺难忍苦沼中”,现在是五浊恶世,浊时众生沉迷在难忍的苦沼当中,“苦沼”就是种种痛苦的沼泽。世间的沼泽就是非常让人痛苦的地方,陷于沼泽当中是非常痛苦的。整个三界轮回就像痛苦的沼泽一样,众生因为没有能力超越,无法从里面出来,只能沉迷在难忍的苦沼当中感受痛苦。
“愿救此苦大师尊”,祈愿上师莲花生大师您救度此苦,“大师尊”就是大导师尊者。
旺月革戒辛辣坚 赐四灌顶加持尊
斗巴布戒特记坚 赐予证悟大悲尊
这逆拥谢逆特坚 净除二障具力尊
下面按照上师的讲记,分别从智悲力三个方面,来呼唤和祈祷。
“赐四灌顶加持尊”,就是智慧,即智悲力当中的智。赐四灌顶的大加持尊者,因为四灌顶是可以获得直接加持的方法,所以说能够赐予四灌顶的大加持尊者。还有能够赐予证悟的大悲尊者。第一是智,第二是悲。第三是净除二障具力尊,能够清净烦恼障、所知障的具力尊,即具有大威力的尊者。像这样去祈祷,念诵一百遍心咒念一遍祈祷文,再念一百遍心咒,念一遍祈祷文,这样轮番的念心咒和祈祷,心咒和祈祷文,这样轮番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向上师作祈祷,或者说换句话来讲,通过这个方式和上师相应,和上师的本性相应。
全然的诚信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全然的信任,所以内心当中没有觉得不安全而设置的防护措施。前面讲到了防护措施就是障碍,如果你没有这些东西的话,很容易会得到加持。如果总是处在这个状态当中,加持就很迅猛。我们有些时候在这个状态,有些时候不在这个状态,总是夹杂着很多的东西。因此我们就要习惯,不断向上师开放自己的心,像这样没有任何的分别念,就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不断的去祈祷、思维等等。
这里面已经到达了什么呢?上师瑜伽的修法,其实已经到达了很高的程度,就是说他的信心应该是跟刚刚开始修行佛法的时候不一样,不需要有很多分别念。刚开始可能是没有学习佛法的缘故,自动会生起很多分别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致力于打破这样一种分别念。而能够打破分别念的基础就是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实相和障碍之间的关系。对于自己和上师在等性上面有了无二无别的认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很确信的认知。有了这些,就可以直接做祈祷。
下面有一个四灌顶,即观想得四灌顶。
在祈求悉地的时候要观想得受四灌顶,
在祈求悉地的时候,我们修完之后单独观想一次四灌顶,虽然在祈求悉地念诵祈祷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但是观想得四灌顶本身相对来讲,也要有一定的次第。一般来讲就是念完咒语祈祷之后,单独做一次四灌顶观想,就是不念咒,然后坐那儿开始观想得受四灌顶,所以在祈求悉地的时候,要观想的得受四灌顶。
宝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和句义灌顶,这是四灌顶。
也就是观想上师的白毫间犹如水晶一般晶莹剔透的“嗡()”字放射光芒从自己的头顶进入,
第一个是得宝瓶灌顶,这时候观想上师的白毫间有一个就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透明白色的“嗡”字。“‘嗡’字放射光芒从自己的头顶进入”,就是说嗡字放白光,进入到自己的头顶。
依此净除杀生、不与取、邪淫三身业以及能形成身体之脉的障碍,
得到这个灌顶之后,杀生、偷盗、邪淫三种身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清净了,这是一个得到加持的方法,也是净除罪业的方法,而且这是通过上师的加持来净罪的,力量非常大。四灌顶对我们来讲容易做,而且也是功德特别大的殊胜方法。观想自己所有杀生、不予取、邪淫三种身业都清净了。
“以及能形成身体之脉的障碍”,这里面有一个平常我们讲的脉风明点。脉属于生成身体的因。我们粗大的身体是通过什么来形成的?它是通过脉来形成的,最粗大的是身体,身体里面是脉,脉里面最细微的就是我们的本性。脉相当于介乎二者之间究竟本性。进去之后得到了灌顶,清净了脉的障碍。因为脉是形成粗大身体的因,脉的障碍消除了之后,类似于我们粗大的肉身就没有因缘再投生轮回的粗大身体了,所以这也是一个灭除轮回的方便。
获得上师身金刚的加持,
这时候观想获得上师的身金刚加持。前面不是有四金刚吗?身语意金刚,再加上智慧金刚。第一个就是获得上师身金刚的加持。
从而使相续中拥有得到化身果位的缘分;
然后再观想得到身金刚的加持之后,相续当中获得了现前化身果位的缘分,就有了获得化身的因,像这样获得化身的缘分已经种下了。
接下来观想上师喉间宛如红莲花一般绚烂璀璨的“啊()”字放光从自己的喉间进入,
然后再观想上师的喉间,有一个红莲花一样红色的“啊”字,啊字放光从自己的喉间进入到自己的身体里面。这是第二灌顶,即获得秘密灌顶。
依此净除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四语业
十不善业道当中的语业有四种,平时我们在生活、工作当中,甚至于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会有一些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四语业的本身是修法的障碍,而且也会引发不好的后果。通过语言的灌顶或者秘密灌顶,清净了自己语言的四种语业。
以及可滋长语言之风的障碍,
风脉明点的风是能够制造语言的。如果有风就会有语言的生成,相当于最后我们把庸俗的语言也消于法界了。因为你不投生轮回,就没有庸俗的语言了,把风的障碍清净,获得了语金刚的加持,然后也获得了上师语金刚的加持。
语金刚就是语言的本性,或者前面我们讲的这个咒语,这些都是属于清净的语言的体性,语金刚就是语言方面最究竟了义的本性。
获得语金刚的加持,使相续中拥有得到受用圆满报身果位的缘分;
然后再观想自己在相续当中,拥有报身的缘分。
又观想上师心间如天空般颜色湛蓝的“吽()”字放光从自己的心间进入,
然后再观想上师的心间有一个蓝色的“吽”字,蓝宝石一样或者想秋天特别蓝的天空一样的蓝色“吽”字放光进入到自己的心间。
依此净除了贪心、害心、邪见三意业及能增上意识之明点的障碍,
进去得到了智慧灌顶之后,首先清净了我们十不善当中贪心的不善,然后是害心的不善,最后是邪见的不善,三种意业就清净了。
“及能增上意识之明点的障碍”,“明点”的本性就是智慧,外面最粗大的部分就是心识,平常我们种种的意识、分别念,就是明点形成了意识。如果把意识、明点上面的障碍清净了,就会显现成三身的本性、究竟的智慧。
从而获得了上师意金刚的加持,使相续中拥有得到法身果位的缘分;
这就是三门灌顶。
再观想从上师心间的“吽”字中如流星般出现第二个“吽”字与自心融为一体,
前面是“吽”字放光,光明进入到自己的心间。第四个步骤是通过吽字,再出现第二个吽字,从吽字里面弹射出第二个吽字,然后这个吽字像流星一样射入到自己的心间,和自己的心无二无别。从上师心间的吽字中出现第二个吽字,与自心融为一体,这就得到了第四灌顶,第四灌顶就是最圆满殊胜的句义灌顶。
从而净除三门所依阿赖耶的业与所知障,
前面是身语意分别的业,净除三门所依阿赖耶的业,整个身语意的所依是阿赖耶。阿赖耶作为它的所依、根本,这时候把阿赖耶的业也全部清净了。阿赖耶清净了就会转变成法身智慧。它就会现前本性,从而净除三门所依阿赖耶的业与所知障。
获得了上师智慧金刚的加持,
身金刚、语金刚、意金刚,还有智慧金刚,然后获得了上师智慧金刚的加持,其实身语意三金刚无二无别就是智慧金刚。
使相续中拥有得到究竟之果——本性身果位的缘分。
法报身三身无二无别叫做本性身,就是本性身果位的缘分。
一边念诵一边观想,
观想得四灌顶的时候,如果我们觉得观在头顶上得四灌顶可能不太方便。和前面七支那个地方一样,可以观想上师在对面虚空当中,接受我们的顶礼、供养,然后祈祷悉地的时候也是不断的祈祷,不断的赐予加持。然后在受四灌顶的时候,也是在对面的虚空当中,射出来的光明,从观想的侧面来讲,这是比较容易的。那能不能观在头顶呢?这个也可以,因为这些都是无自性的。如果你观在头顶上,也可以从上师的眉间放出光明,进入自己的头顶。虽然从观想的侧面来讲,没什么不可以,但是这里面没有具体说到底是观在头顶还是对面的虚空,从我们的习惯来讲,观在对面的虚空会更容易观想。
一边念诵一边观想,最后自己的凡夫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而入定。
获得第四灌顶的时候,观想自己的凡夫心和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相当于上师的加持进入到自己的相续当中,安住在上师的智慧当中,无二无别而入定。
收座的时候念诵下文:
前面正行已经学习完了,下面在收座的时候念诵下文。
那叶才耶地谢才 一旦命终寿尽时
让囊鄂呀花瑞扬 自现妙拂吉祥刹
宗戒这波扬卡色 双运化身刹土中
收座的时候。我们这样念。“一旦命终寿终时”,就是我们这样修行,到了我们命终寿尽的时候,“自现妙拂吉祥刹”,自然显现了妙拂吉祥刹。“妙拂吉祥刹”就是铜色吉祥山,莲花生大士的莲花光明宫殿就在铜色吉祥山的“双运化身刹土中”,观想这是双运的化身刹土,就是现空双运、世俗胜义双运或者法身和色身双运等等。
月利多吉那救玛 身成金刚瑜伽母
在这个刹土中,“身成金刚瑜伽母”,自己还是金刚瑜伽母的样子。
萨才怄戒贡哦热 晶莹剔透光团中
杰内记尊巴炯荡 明观至尊莲花生
在这样非常晶莹剔透的光团当中,明显地观想至尊莲花生大士。
瑞美亲波桑吉得 无二无别正等觉
得荡洞波秋彻戒 空乐双运之神变
“无二无别正等觉”,就是说莲花生大士和正等觉无二无别,他本来就是佛陀。
“空乐双运之神变”,显现空乐无二、空乐双运的种种神通神变。
益西亲波肉巴累 广大智慧游舞中
卡色思坚玛利巴 三界有情无一余
真波得混大巴热 最胜引导胜商主
莲花生大士具有非常广大的智慧游舞,他是圆满的佛陀,智慧非常的广大,所以在他广大的智慧游舞当中,做各式各样调化众生的事业。
“三界有情无一余”,就是把整个三界的众生一个都不剩下,“最胜引导”,全部通过他的引导趋向于佛地,这就是最胜的引导。因为他做了这个最胜的引导,所以将他尊称为殊胜的商主。
记尊班美哦拥索 衷心挚诚而祈祷
索瓦酿各戒内得 至尊莲师赐安慰
这时非常衷心、非常诚恳的去祈祷莲花生大士,请至尊莲花生大士赐予我加持、安慰、悉地等等。
卡匝策匝玛因诺 并非口头之言词
辛辣特戒隆内奏 祈赐智慧之加持
萨敦哲巴匝德索 一切心愿自然成
我在祈祷的时候,不是口头上祈祷,而是发自内心地去祈祷莲花生大士,所以说“并非口头之言词”,就是一心一意的祈祷上师莲花生大士赐予智慧的加持。“一切心愿自然成”,所有的心愿自然成就。上师老人家讲,虽然主要的心愿就是证悟实相,但是其他暂时的心愿也可以祈祷莲花生大士赐予加持。
与之同时,满怀深深的恭敬、虔诚的信心而观想:
在祈祷的时候,通过最深的恭敬心和最虔诚的信心而观想。
莲花生大师和颜悦色、慈眉善目、饱含悲悯的眼光注视……
在祈祷的时候,就观想莲花生大士特别的慈悲、和颜悦色。唐卡里面的莲花生大士和颜悦色的比较少,好像都比较愤怒。这里我们观想是莲花生大士是和颜悦色的样子,对我特别慈悲。有一种说法,如果莲花生大士像太寂静了也不行,在请像的时候也交代要稍微愤怒一点,这样对遣除违缘障碍、降魔都有不共的缘起。很多莲师像都是比较愤怒一点的,可能太温和了,不能震慑魔鬼非人,非人、魔鬼不怕。一般莲师像不是很愤怒,就是稍带愤怒的,有些说法是请莲师像愤怒一点的好,也有这样的说法,这里是观想莲花生大士和颜悦色、慈眉善目、饱含悲悯的眼光注视着我。
心间发射出热乎乎、金灿灿的红光接触到自己所观想的金刚瑜伽母心间,
这是把自己观想成金刚瑜伽母,一边祈祷,一边观想莲花生大士特别慈爱的看着我,从他的心间放射出金灿灿、热乎乎的红光,一直接触到自己所观想的金刚瑜伽母心间。
然后一接触到之后,
她立刻变成了豌豆大小的光团,
光一接触到自己,自己马上变成了一个豌豆大小的光团。
最后就像火星消失一样,
烧柴的时候炸一下,就会蹦出好多火星。烧柴的时候,或者看电视的炼钢炉里面蹦出来的也是火星。火星一蹦出来之后,很快就灭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蹦出来就会自然消失了,最后就像火星消失一样。消失在哪里呢?就是说变成豌豆大小的光团,然后就像火星消失一样,收入或者进入到莲花生大士的心间。
伴随着“踏哥”声向上飞窜融入莲花生大士的心间,在这种境界中入定。
“踏哥”就是一种声音,一边发出这种声音,一边融入到莲花生大士的心间。上师也讲有些修法是莲师化光融入到我们心间,有些修法是我们化光融入到皈依境、莲师的心间。这里是自己化光融入到莲师心间,其实差别都不大。反正不管是谁融入到谁的心间,最关键都是和莲花生大士、上师成为无二无别的意思。飞窜融入莲花生大士的心间,然后在这种境界中入定。
这时观想自己就是莲花生大士,不是观想金刚瑜伽母了。金刚瑜伽母的形象变成光团进入到莲师心间,第一个自己和上师无二无别了,第二个自己变成莲花生大士的形象,形象是上师的形象,智慧也是上师的智慧,相当于有一种全方位相应的意思。像这样自己就变成了莲花生大士,在这种境界中入定,安住在自己就是莲花生大士、上师的状态当中而入定。
出定的时候将一切显现观成上师的游舞,
出定起座的时候,就把所有的显现,自己所看到、所听到的,观成全都是上师的幻变、游舞,这些都是上师变化的。看到的任何一个都是上师变化的,看到好的时候,是上师变化的;看到不好的时候,也是上师变化的。有时候看到不好的、比较痛苦的众生时,观成这是上师幻化的。
上师幻化这个有什么必要呢?上师幻化就是让我和悲心相应的。看到好的时候,就是让我修随喜的。有时候看到其他的众生伤害我的时候,也可能上师的幻化,为了让我修安忍。反正就是一切观为上师幻化,能够把我们所有的所见所闻、分别念都转为道用,这才是全方位的相应。
不是说你打坐的时候和上师相应,下座的时候就不管了,就是说修上师瑜伽只是在上座的时候,下座以后我还是我,该做啥还做啥,那就不行。不仅上座的时候要相应,下座的时候也要相应。怎么相应呢?因为上师是正法的本体,所以你也应该是正法的本体。正法的本体是什么?你的相续当中应该具有慈悲、安忍、喜心、信心等等。既然一切都是上师的幻变,那你都可以生起来,看到好的众生,可以生起随喜心,看到悲惨的众生,可以生起悲心。如果别人对你不好,伤害你了,就可以修安忍。安忍也是你内心当中的一个法,然后慈悲心也是你相续当中的法。上座的时候和上师的胜义智慧相应,下座的时候也是和这些法的功德相应,这些都是上师相续当中具备的。
既然上师具备安忍、慈悲,那我也要具备。我在下座的时候怎么具备呢?下座的时候我就把一切观成上师的幻变,然后缘这些把我的心转变成和上师的状态相应的程度。上师不可能有嗔恨、嫉妒,这些都没有。既然我和上师相应,上座的时候和他的本性相应,下座的时候也要和他的功德相应,他相续当中一定是具备慈悲等功德的。
那怎么做呢?就是把一切观为上师的幻变、上师的游舞。我看到的不管任何形象,都可以产生和上师内心当中功德相近的功德,这就相当于和上师全天候的相应。如果你上座下座都能够保持这种状态,在梦中也会保持这种状态。如果白天和晚上都是这样,就可以真正地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安住在这个法当中。如果你能一直保持,很快就可以证悟。为什么要在下座的时候,观为上师的游舞,大恩上师在讲记当中也有所提及。
并念诵下文作回向:
给瓦的噫涅德达 我今速以此善根
花滚喇嘛哲杰内 成就怙主上师尊
昼瓦戒江玛利巴 令诸众生无一余
得叶萨拉故巴秀 悉皆安置于此地
后面回向的时候念诵这个偈颂,“我今速以此善根”,我修持上师的善根。“成就怙主上师尊”,很快的成就和上师无二无别的果位。“令诸众生无一余”,让所有的众生一个都不剩下。“悉皆安置于此地”,全都安置于和上师无二无别的境界当中。
这个回向文的前两句可以理解成为了自利而回向,后两句可以理解成为了他利而回向。前两句是我今速以此善根,成就怙主上师尊,相当于圆满次第,后两句是令诸众生无一余,悉皆安置于此地,可以解读成让众生也是能够安住在这样的果位。因此前两句可以解读成主要是为自己而成就自利,后两句可以理解成为了众生的利益而回向,自他二利在里面都含摄了。
或者念诵铜色吉祥山发愿文。
回向之后,还可以念诵铜色吉祥山发愿文。铜色吉祥山发愿文有很多大德都作过,上师老人家说他翻译过,至于哪个地方有,我还没有想起来。也许翻译出来没有印出来吧!以前也有智悲光尊者写的铜色吉祥山愿文等等很多不同的愿文。大概意思就是通过莲师的加持,让自己往生到铜色吉祥山莲花光明宫,然后和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等等。相当于极乐愿文,极乐愿文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铜色吉祥山愿文就是发愿往生莲师的刹土。或者说念诵铜色吉祥山的发愿文印持也是可以的。
今天我们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