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18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本节课继续学习第二品“轮番说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果”之“宣说增上生之因果”。

前面学习了“决定胜之因果”,教诫我们证悟空性极为困难。所以,为了避免在证悟空性之前下堕恶趣而丧失修持空性的机会,有必要精勤修持增上生法。通过如理如实修持增上生之因,连续得到增上生的果报方可渐渐达到决定胜的果位,而依靠恶趣身份无法获得解脱。

宣说增上生之因果分二:己一、承接文;己二、正义。


本节课学习“承接文”和“正义”中之“成办增上生之因”,其中成办增上生之因又分二:辛一、总说修学增上生之因;辛二、修学增上生之特殊因。本节课学了“总说修学增上生之因”。(详见科判坐标)

A、承接文即连接“决定胜之因果”的意义,并宣说“增上生之因果”的必要性——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则必将流转轮回,所以乃至未证悟间,当致力于修持增上生法。

1、如果没有彻底领悟甚深空性实相妙法,就必然产生我与我所执,与之相联而积累善业或者恶业,致使获得善趣的妙身或者恶趣的劣身。(详见颂词1)

2、乃至没有完全了达领悟毁灭、遣除我执及种子的对治法——通达二无我的空性缘起这一甚深法期间,要奉行十六种增上生法。(详见颂词2)

B、“总说修学增上生之因”分为三个部分学习

1、想具足五种功德,需要恒时依止正法。(详见颂词3)

2、唯有增上生法才是一切王规的最殊胜策略,依此可令举国上下皆大欢喜,对自他今生来世也不成欺惑,应当依止。(详见颂词4)

3、以恶规治国会招致自他现世及后世忧脑愁肠,无有任何利益,一定要予以断除 :

  1. 依止恶习陋规不合理;(详见颂词5)

  2. 恶规唯一对众生颠倒作害,一定要谴责并舍弃;(详见颂词6)

  3. 依止正法规范,会带来殊胜利益。(详见颂词7)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未尽知此法,我执即随转,

而积善恶业,感得妙劣身。

1-1消文释义

如果没有彻底了达、领悟甚深空性实相的这一妙法,那么该补特伽罗由于没有打破我与我所的妄念所致,我与我所执必然随之而产生,与之相联而积累善恶业,致使获得善趣的妙身与恶趣的劣身。(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本颂难点、难点

重点:本颂词承接上文“决定胜之因果”的意义教诫我们,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必然会随着所积累的善业或者恶业在轮回中流转(要么流转在恶趣,要么流转在善趣)。

难点:声闻是如何断除轮回的?诸位声闻、缘觉阿罗汉灭尽了轮回的投生,是由于断除了轮回的直接因——十二缘起支中的无明(即认为对蕴假立的我是我以及我执与由它所生的业惑种子)。

1-3相关教证

教证:《念住经》中云:“巡逻者前夜亦长,疲惫者前路亦长,于不了知微妙法,诸凡夫前轮回长。”

1-4思维讨论

修持不净观、大悲心、菩提心等法门能否对治我和我所执?

提示:若没有护持空性见解,即使精进修持不净观、大悲心、菩提心等法门,也只能暂时压制烦恼,不能从根断除。《六祖坛经》有云:“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若没有以空性见解摄持,所有善行都是随福德分善根,只能获得人天福报;若以空性见解摄持,所有善业则成为随解脱分善根,以此方能获得解脱。

空性见与我执和我所执相违,就像光明与黑暗一样。无我空性与依于我见之自性的贪嗔痴烦恼以及生老死病苦等一切过失也就相违,这一点完全成立。因此,只要修持空性法门,相续中的一切过失都会烟消云散。(源自上师《释量论·成量品广释》)

《三主要道论》中亦云:“不具证悟实相慧,纵修出离菩提心,亦不能断三有根,故当勤证缘起法”。



颂词2

是故未知此,遣除我执法,

期间敬奉行,布施戒安忍。

2-1消文释义

作者教诫道:乃至没有完全了达领悟毁灭、遣除我执及种子的对治法——通达二无我的空性缘起这一甚深法期间,要恭恭敬敬勤勤恳恳奉行布施、持戒、安忍所摄的十六种增上生法。(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

重点:为了避免堕入恶趣,当致力于增上生法。十六种增上生法可以归属在布施、持戒、安忍三法之中,以此三种为主的所修正法是一切佛陀的通衢大道。

2-3思维讨论

是否了达了空性缘起,就可以抛弃布施等善法?

提示:在圆满成就佛法之前,需要精勤积累福慧二种资粮。


颂词3

诸事初思法,中末亦具法,

如是行国王,世世无损恼。

由法今誉乐,今终无怖畏,

他世乐圆满,故恒依正法。

3-1消文释义

作者谆谆教诲道:在进行身、语、意的一切事之初,要思维善法,所谓依靠此事成就此法,最初从依止正法而入手。同样,在中间的过程中也具足正法,末尾也具足不杂罪业的意乐、加行善法,这样行事的君主或国王你,今生以及生生世世不会遭受损恼,因为依靠修行正法使得即生中享有盛名,不造罪业而无有后悔,心情安乐。由于无有人与非人的危害,现世无所畏惧,弥留之际也无有恶趣的恐怖。不单单是现世,其他世中也能获得增上生的圆满快乐。由于具有五种功德,因而要恒常依止正法。(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

五种功德:

“今誉”:依靠修行正法,今世的名声远播,被人们所赞叹;

“今乐”:因为不造罪业,所以没有后悔心,心情愉快安乐;

“今无怖畏”:因为如法而行,受到天神护佑,非人也会离开,现世没有畏惧;

“终无怖畏”:因为一生如理如法地取舍,肯定会生善趣,所以临终之际没有堕恶趣的恐怖;

“他世乐圆满”:后世获得增上生的圆满快乐。

3-3相关教证

如云:“佛陀顶髻相,依福成妙相,乃至未来际,凭依慧眼见,彼智恒庄严。”

3-4思维讨论

本颂中“诸事初思法,中末亦具法”与我们平常所说“以三殊胜摄持而行持善法”是否一样?

提示:按本颂教言修持是获得增上生之果(五种功德),而以三殊胜摄持的善法之果为菩提之果。


颂词4

法乃规之最,依法世间喜,

而由世间喜,现后亦无欺。

4-1消文释义

唯有增上生法才是一切王规的最殊胜策略,正法的作用就是统治一切世间而令举国上下皆大欢喜,由于世间欢喜的缘故,对自他今生来世也不成欺惑,是真实顶戴的规律。因而,应该依止高尚规范。(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本颂重点

重点:本论是龙树菩萨教诫乐行国王的教言,因此本颂宣说的是如何依靠十六种增上生法来统治、管理国家。但我们不要因此觉得和自己无关,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小王国,比如一个家庭、一个公司甚至几个人组成的一个小组等等,都可以在其中提倡修学共同正规——十六种增上生法。

4-3相关教证

如云:“国王伟业利民众,彼现后世圆满道,喜爱正法王前现,庶民追随人君行。”

4-4思维讨论

当今浊世,人们道德水准低下,修持高尚行为可能反被人视为异类,此时应该怎么办?

提示: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说:“虽此大地满恶人,然自当持高尚行,如是行持则自己,自然功德圆满成。”现今此大地上可谓恶人遍布,处处尽是蛮横恶劣之人,但我们也要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自己秉持佛法和世法的高尚行为。若能如是,所做的一切会越来越完美,所希求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圆满。

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常会遭到他人的嘲讽和反对,甚至还有人觉得你精神有问题。尽管环境非常恶劣,但也要尽量护持正见,以大悲菩提心、缘起空性见来对待一切,千万不要被邪见染污了自己的相续。

总之,大家不管到哪里去,总会遇到很多不知因果、不信前后世的恶人。自己一方面要对他们生起悲心,另一方面不要被恶人所左右,当守持最高尚、最稳重的行为来利益众生。(源自上师《二规教言论》讲记)



颂词5

非法许规范,依彼世不喜,

世间不喜故,现后成忧愁。

5-1消文释义

如果国王宣扬下流的恶规损害法等而不具备正法,赞许恶论的陋规,以此危害整个世界,致使世人心不欢喜,也有反目成仇的现象,世人心不欢喜也就不会归服,相互之间一直怀恨在心,由此也使自他现世及后世也是忧脑愁肠,互相欺惑,这是必然规律,因而一定要舍弃恶规。(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本颂重点

重点1:本颂说明依止陋规不合理。国王乃一国之首,行为具有示范作用,若带动世间人行持非法,人心就会变得恶劣,众人之间也不会和睦相处,导致今生来世充满痛苦。国王本人也会因为引导人们行持非法而感受苦果,因此龙树菩萨教诫乐行国王一定要舍弃恶规。

重点2:作为国王或者某个团体的负责人,一定要谨慎取舍因果,否则果报很可怕。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有一个公案说:水生王子以神通观察自己前世出处,发现自己曾当过六十年国王,以此业力感召,堕于地狱中受六万年难忍巨苦。因不欲再堕地狱,故而对王位心生厌离。为避免再当国王造恶业,便假扮成跛子和哑巴。(可参阅《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第八品“不当国王装哑跛”)

5-3思维讨论

如理行持世间法,对我们获得解脱有何帮助?

提示:世法乃为佛法之根,如果没有高尚的世间行为,则此人始终不会通达殊胜佛规之内涵并取得证悟,也即是说他将不可能拥有出世间的高尚行为与境界。就像没有树根,树干肯定不会产生一样,无因又哪里会有果的诞生。或者就像那些无有福德的人,他们也不会拥有众多财富,即使稍稍得到一些,也不可能自在享用——要么被偷窃,要么家里发生变故或亲友生病,好不容易得到的一点钱财顷刻就被花光用尽。

此处所谓的世法,并不是指世间中做生意、贪著名利等言行举止,而是指贤良的人格。如果不具足高尚之世间人格,则此人在佛法上也不会取得殊胜证悟。《格言宝藏论》《宝鬘论》等论典中都曾强调过人格的重要性,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在《胜利道歌·天鼓妙音》中也说过:“言行恒时随顺友,秉性正直心善良。”故培养贤善的人格对所有修行人来说都极为重要,否则修法绝难获致成就。六祖大师亦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首偈颂依然在说明世间贤善人格等善法的不可或缺性。因此说为求解脱,我们必须首先建构起自己的贤善人格。(源自上师《二规教言论》讲记)



颂词6

无利恶趣道,欺他苦难忍,

一切错乱慧,如何真明知?

励力欺他人,如何具正规?

依彼千百世,唯一欺自己。

6-1消文释义

如果跟随不能成办人们所希求之利益的恶规,那么唯一的去路就是恶趣之道。重视或竭力欺骗诱惑他众,只能招致恶趣的难忍剧苦。对高尚正规懵然不懂的一切错乱邪慧又如何能了知人们的利益呢,因为唯一对众生颠倒作害的缘故。

此外,趋入恶规的所有国王的所作所为就是时时刻刻不遗余力地欺骗他人和自己的一切子民等,因而,要想利益人们,就要具足妙规,否则,治国安邦的一切事都成为颠倒。以恶规治国多生累世中都是成为自欺欺人。(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人们所希求之利益为离苦得乐,邪慧指不知应舍应取,颂词中“彼”指恶规。


6-2本颂重点

重点:以恶规治国,会导致自他多生累世中自欺欺人。

自欺:国王如果推行恶规,会让很多人共同行持恶法,因而导致国王现世当中迅速损耗自身福报,后世也会转生恶趣。

欺人:国王推行恶法,人们若行持,就会导致后世堕入恶趣的痛苦;若不行持,就会遭致国王现世的惩罚,因此今生后世都不善妙。

6-3相关教证

《十地经》中云:“何事国王为,若未行彼事,如象王入池,毁灭自国度。”

6-4思维讨论

当今时代,规矩多之又多,如何辨别恶规与善规?

提示:可以依据增上生十六法或者《二规教言论》来辨别。


颂词7

怨敌纵加害,弃过依功德,

由此自获利,敌亦不欢喜。

7-1消文释义

假设仇敌以前曾经加害过自己,断除心中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等一切过失后,反而对他修慈心等,依止高尚正士的功德。

依此因不仅对国王你自己无害反而会获得大利;对他众奉行慈爱等法而使众人归服自己,如此对方无法胜伏你,而国王却能制伏他众,这样一来,纵然怨敌再不痛快,自己也不会出现丝毫罪过。

因而,理所应当依止这样殊胜无比的法规。(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7-2本颂重点

重点:对待曾经加害过自己的仇敌,一般世间法是以牙还牙,有仇必报;或者即使当前没有能力报仇,也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此将导致相互之间矛盾越来越深,乃至引起战争,造作更为严重的恶业。

本颂宣说的正法规范是通过对他众奉行慈爱等法,获得众人归服自己之果,因此,所造之因也为善法,非常殊胜。对此因果规律,我们要生起信心并实地修持。


7-3相关教证

《般若摄颂》中云:“胜士安忍之铠甲,阻挡蛮人言词箭,变成称叹彼等花,声誉之鬘真悦意。”


7-4思维讨论

为什么行持高尚行,自己就可以福德圆满?

提示:如《二规教言论》中云:“追逐福德不得之,因彼福德胜妙树,稳固不移挺拔于,高尚行为之因中。”

世间凡愚不知端正自己的行为,反倒以种种非法行去追逐福德财富,这就如儿童追逐彩虹一般,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福德如同一棵殊胜善妙的如意大树,稳固不移地挺拔于高尚行为的因地中。

如果我们行为如法,则一切福德自然就会在相续中存在,不需勤求,一切财富自然汇集。若无高尚行为,那么再精勤求取福德也无济于事,因无因不会有果。即使好不容易得到一点儿,但因行为违法,此千辛万苦积聚而成的财富也不会拥有很长时间,它们马上就会被消耗殆尽。所以说欲福德久远,首先就应端正自己的心相续,行持高尚之行为。(源自上师《二规教言论》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