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1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中观宝鬘论颂》由龙猛菩萨所造,索达吉堪布翻译。

本论主要宣讲世俗谛中取舍因果的方法以及胜义谛中无我空性的道理,它既是中观论典,又是指导在家人取舍因果的殊胜佛法,也是劝告出家人行持善法的窍诀。

《中观宝鬘论》共有五品:

第一品,别说因果;

第二品,轮番说因果;

第三品,积菩提资;

第四品,国王行为;

第五品,僧俗学处。


喇拉曲智仁波切在《中观宝鬘论广释》中将本论分为四个科判:

1、论名;2、译礼;3、论义;4、末义。


论义又分三:

A、入论分支;B、所说论义;C、宣说结行。

《中观宝鬘论》中五品的内容全部在"所说论义"部分。

(详见以上科判坐标)


我们将依据《中观宝鬘论广释》的科判来学习本论,本节课分为四部分内容:

1、论名:解释论名。

2、译礼:译者按照国王赤热巴坚规定而作顶礼,由此可表明或认清本论属于经藏的范畴。

3、顶礼句(详见颂词1)。

4、立誓句(详见颂词2)。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1、论名


梵语:绕匝巴热嘎塔绕那玛累

藏语:嘉波拉丹夏瓦仁波切创瓦

汉语:教王宝鬘论


A、重点

由于此论主要是教诲乐行王的,因此称为"教王";又因为本论宣说了《中观理集六论》中满足众生一切所欲的深广法理,故而称"宝鬘",就像(从深广两方面入于《中论》的)《入中论》一样。(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B、难点

本论的取名方式。

通常而言,经论命名的方式有以所说之义、能说之量、作用、地点、眷属、时间与比喻来命名。

"所说之义"是指以意义来取名,比如《入菩萨行论》《十地经》《菩提道次第广论》;"能说之量"指以能说词句的数量来取名,如《中观四百论》《戒律三百颂》《七十空性论》《六十正理论》《事师五十颂》;有些经论以"作用"而取名,如《贤愚经》《大解脱经》;也有些以"地点"而取,例如《楞伽经》是以释迦牟尼佛讲法所在地楞伽山而得名;有些以"眷属"而取名,如《龙王请问经》《弥勒请问经》以及汉传佛教的《六祖坛经》《了凡四训》,有些以请问者的名字而取,有些以作者的名称而取;还有些以"时间"而取名,如《贤劫经》宣说了贤劫中出现的千佛名称及功德;有些以"比喻"而取名,如《稻秆经》《金刚经》等等。(源自《入行论广释》)

C、思维讨论

a、本论是以什么方式取名的?

提示:以比喻和意义结合的方式。


b、为什么此处要列出梵语的论名?

提示:论名用梵语的目的是为了在相续中播下梵语的种子,并说明来源可靠,加之忆念译师、智者的恩德。(源自《入菩萨行论·善说海》)


2、译礼

顶礼一切佛菩萨!

这是按照以往国王赤热巴坚的规定而作顶礼。

A、重点

国王赤热巴坚的规定是什么?

国王赤热巴巾为了辨别三藏,特意规定:在律藏方面的经论前,应该"顶礼一切智智佛陀",因为戒律方面的因果非常细微,唯有佛陀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才能完全了达,诸菩萨和声闻缘觉也无法通彻这样的因果取舍;在经藏或属于经藏的论典前,应该"顶礼诸佛菩萨",因为大多数的经藏是佛和菩萨以问答方式而形成的,如《文殊请问经》《弥勒请问经》《富楼那请问经》;在论藏或对法方面的经论前,应该"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因为唯以文殊师利菩萨的敏锐智慧,才能辨别蕴、界、处、缘起等一切对法的概念、数目、定义。


自赤热巴巾时代以后,藏地基本上采用这种顶礼方式,一方面是尊重国王的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辨明三藏的分类,使人们从顶礼句上即可看出这是属于经、律、论哪一方面的教典。(源自《入行论广释》)

B、思维讨论

为什么本论叫《中观宝鬘论》,却是属于经藏的范畴?

提示:从意义上划分,本论是属于经藏的论典。


3、顶礼句(颂词1)

解脱诸过患,众德庄严者,

众生唯一亲,佛前我顶礼。

1-1消文释义

作者龙树我在能够解脱所有过患、以一切功德所严饰的庄严者、堪为众生暂时与究竟的唯一至亲--无与伦比的殊胜导师遍知佛陀前作礼。(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重点、难点

重点

本颂赞叹了佛陀自利圆满和他利圆满的功德:

自利圆满(即断证圆满):

"解脱诸过患"意为所断圆满:以不复再生的方式解脱了由实执补特伽罗与蕴之无明所生的贪等,及二取迷乱分别妄念的习气所知障这一切过患;


"众德庄严者"意为所证圆满:以与声闻、缘觉等共不共之力等一切功德所严饰,故称庄严者。


他利圆满:以大悲心引发而救度一切有情脱离所有过患,赐予一切善资。


难点

难点1:间接说明了其他本师没有离开损害众生的行为。

比如:自在天焚烧三层城市,遍入天摧毁十八部军队;裸体外道徒声称触而生畏的细微生灵充满虚空,并在摈除弟子时令其还戒(即通常所说的舍戒);有些仙人诅咒、火焚国王及携同的四大军队……而佛陀的智悲力已远远超胜他们。


难点2:共不共之力--区分声闻、缘觉和佛陀出世间功德的差别。

有些比如天眼通、漏尽通等,是声闻、缘觉和佛陀都具备的,叫共同具备的功德;还有一些声闻、缘觉不具备的,叫不共功德,比如佛陀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另外,即便天眼通、漏尽通,声闻缘觉也只是部分具备,佛陀的完整功德他们也是不具备的,这里主要是从相似的角度进行说明。

1-3教证

如云:"我弃余师后,皈依世尊汝,其因唯有您,无过具功德。"

1-4思维讨论

为什么说佛陀的智悲力远远超胜其他本师?

提示:从智慧、悲心和力量三方面比较。


4、立誓句(颂词2)

王为汝修法,宣说唯善法。

堪为妙法器,修行将成就。

2-1消文释义

国王,出于为了你修法的目的,(我)即将宣说初中末净善、不堕轮回恶趣、始终如一善妙的这些正法。国王你具足四轮、三功德,因而堪为法器。之所以特意劝勉国王而宣讲是因为,如果诸位先贤对堪为妙法器者宣说,则对方修行能得成就。(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1

如果对所谓的法进行分类,则有十善等以及证悟真如的智慧两种。此二法的果分别是人天果位与三菩提圣果。本来,“法”所涉及的内涵有十种,但此处的“法”是指二种因法(即信心与智慧),由于依此二因法能成就果法的缘故。


重点2

区别随信行和随法行二种法器:

随信行——钝根者,随着自己的信心学佛者,就像现在有些人看了佛陀传记后产生了信心,然后开始供养、顶礼。

随法行——利根者,心中也具有信心,但更重要的是对佛陀宣讲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等教义生起信心和定解,进而随法行持的。随法行的信心要较随信行坚固得多。如《俱舍论》云:“钝根者为随信行,利根者则随法行。”


重点3

初中末净善,即最初、中间、最后都是善的法;从修行者角度,最初发心、中间修行、最后所获得的果都是善法。


重点4

具足四轮,指已经得到了修持正法的所依:

生于顺境(即人天道,除此二道,其它诸道无法作为修法的所依);

依止正士,从而有了修法的因缘;

自己发起求解脱的誓愿;

积大福德,具备前面三种因缘是因为在过去世曾积累广大福德。 如《亲友书》中云:“身处随圣之境地,依于殊胜之正士,已发宏愿积大福,此四大轮汝具足。”


重点5

三功德:

质直——人品非常正直;心性正直才能非常客观地去学习各种法义,方方面面去通达。

慧——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不论讲深法、浅法都听不懂,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法器。

求义——希求法义。

2-3教证

教证1:如云:“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

教证2:“如来所说法,略言唯二种: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中观四百论》

2-4思维讨论

为什么自己要堪为法器?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自己应该怎么做?

提示:

从此处到彼此要具足种种因缘,就像车的四个轮子,具备这四种条件就可以顺利的到达目的地。


一方面我们了知了四大轮,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具备这样的福德是最好的,如果不具备,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励励的发心、积累资粮、祈祷。


具备三功德。

四、课后思考题:

1、请说说《中观宝鬘论》是怎样一部论典。

2、请回答《中观宝鬘论》这个名字的由来。

3、《中观宝鬘论》为何不属于论藏,而属于经藏呢?

4、造论前顶礼有什么必要?

5、试分别阐述世尊获得的自利圆满和利他圆满?

6、为什么说只有世尊才是众生的唯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