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28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本节课继续学习第三品。

在前两品中,龙树菩萨轮番宣说了增上生和决定胜之因果,教诫我们应该通达万法无有自性的道理,因为空性智慧为直接解脱之因。由于空性智慧甚深难证,故在成就佛果之间,需要精勤修持增上生之因,连续得到增上生果报方可逐渐到达决定胜果位。

第三品从积累福慧二资粮的角度来宣说修学无上菩提之因,分为六个科判:一、成为资粮之理;二、是何果之资粮;三、教诫积累二资不懈怠;四、二资之本体;五、二资之分支;六、积累二资生功德之理。


下面继续学习“教诫积累二资不懈怠”中的内容。

上节课说到,福慧二资粮是获得无上佛果之因,依靠生起菩提心、随喜他者的善法、普皆回向等善巧方便,无需感受众多身心痛苦,就能轻而易举地积累资粮,故应对积累资粮生起莫大的喜悦之情。本节课进一步告诉我们,二种资粮能息灭菩萨身心的痛苦,让菩萨能够自在安住轮回当中引导众生脱离苦海,故应恒时不懈怠地积累二种资粮,具体内容如下:(详见坐标科判)

A、福慧二资粮能够消除菩萨身心的痛苦,使菩萨自在安住轮回度化无边众生。

1、总说二资能够迅速消除身心的痛苦;(详见颂词1)

2、福德资粮能够消除身苦;(详见颂词2)

3、空性慧能够消除意苦;(详见颂词3)

4、因为无有身心二苦,故于积累福慧二资粮无有疲厌之因;(详见颂词4)

5、虽无身心痛苦,然菩萨以大悲心悯念世间众而长久住于世间度化众生;(详见颂词5)

B、综前所述,具有智慧的人应该坚持不懈,恒常精勤积累二资。(详见颂词6)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依于无边福,以及无边智,

迅速能消除,身心之痛苦。

1-1消文释义

具有无边福德资粮与无边智慧资粮的对治力,能无余快速消除菩萨的身心痛苦,所以要万分喜悦而精勤。(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1:修行者在资粮道和加行道时,尽管会因以前的业力以及眼前所犯的堕罪而导致痛苦,但菩提心的威力非同寻常,可以压制乃至根除恶业。而作为证悟诸法无生的圣者来说,不存在由业力牵引等情况。

所以,通过积累资粮,可以压制乃至消除痛苦。

迄今为止,我们却只是为了自利而乐于成办轮回琐事,丝毫也不具备成办自他二利的方便,因此给自己带来了无边痛苦,所以对于修行大菩提不应该懈怠。

重点2:以“劫末火”和“英勇护送者”的比喻来说明菩提心的威力(这两个比喻均出自《入菩萨行论》,下面内容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比喻一,“劫末火”:“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末劫时有一种特别炽热的火,能在刹那间摧毁整个器世界,同样,菩提心犹如末劫火一样,能在生起的一刹那,摧毁无始以来所造的一切罪业。

比喻二,“英勇护送者”:“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如同有人虽然犯了特别严重的罪,但依靠勇者的保护,可以遣除相续中的畏惧,同样,菩提心能令人在很快的时间中获得解脱,有罪业的人为什么不去依止呢?

护送者的比喻是从压制罪业的角度而言,说明菩提心能压制罪业,包括五无间罪,但并不能根除;末劫火的比喻是指菩提心能完全根除、摧毁罪业。

但这两个比喻并不相违,因为在菩提心力量不强的时候,对五无间罪等罪业只能起压制的作用,暂时让它不成熟,即使一旦堕入恶趣,也能在很快的时间中获得解脱。但如果菩提心的力量相当强,即使造了五无间罪,也能从根本上断除。所以,一颗菩提心有两种作用并不矛盾,就像火一样,既能够压制水,也能让水完全干涸。

难点2:按照《现观庄严论》的观点来讲,法身是具有二十一种无漏功德的如来本性身。还有一种解释:“身”是积聚的意思,法身就是很多功德法犹如身体一样聚集在一起。法身实际上是法身智慧,是超出凡夫分别念的究竟实相。

虽然安立为法身、色身,但二者实际是本体双运、不可分离的智慧身,只不过从反体角度来分别。

1-3思维讨论

世俗菩提心和积累福慧资粮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世俗菩提心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行菩提心的学处是行持六度。在凡夫位时,修持禅定、持戒、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从外境来讲并非成就佛智之因缘,但从心的造作来讲,此等方便法属于福德资粮;修持人我空和法我空的无缘智慧,抉择一切万法为空性属于智慧资粮,此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缘,由此可以成立佛陀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源自《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颂词2

罪感恶趣身,遭饥渴等苦,

彼止恶修福,他世无苦楚。

2-1消文释义

积累资粮不会感受身苦的道理是这样的,造罪而投生恶趣,身体遭受饥渴、寒热等无量痛苦,菩萨不造罪业而以积资的福德如果投生其他世间,则唯一享受安乐,而丝毫不会遭受恶趣等苦。(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1:本颂主要从黑白业果的角度宣说“以福德消除身苦”,前两句讲述造罪的过患,后两句阐述修福的功德。

重点2:在宣说造罪过患的两句中,第一句阐述引业,第二句阐述满业。所谓的引业,就是牵引众生转生于某处的决定业,此处即为“感恶趣身”的业。所谓的满业,指引生这一过程所感受的苦乐,即他“感恶趣身”后所遭受的“饥渴等苦”。

在《俱舍论》中,引业、满业有四种不同情况:一、引业善,满业善:如转生到善趣中,感受人天快乐;二、引业恶、满业恶:转生到三恶趣中,感受恶趣的各种痛苦;三、引业善、满业恶:转生到人天善趣中,但感受疾病、贫穷、他人威胁等痛苦;四、引业恶、满业善:转生到三恶趣中,但在那里享受快乐。地狱里不知有没有快乐的众生,但一般来说,旁生和饿鬼中还是有的,比如守宝藏的饿鬼,有些牦牛和大象也过得特别快乐。

其实在我们一生甚至一天中,都可以用引业、满业来分析。比如我今天来到佛学院,这是引业善所招致的;但如果满业恶的话,虽然住在学院里,有出家的因缘、有闻受佛法的机会,但是闻思不能成功,天天心里很痛苦;如果满业善的话,能心情愉快地闻思修行,没有任何障碍和违缘;如果满业中善和恶交替出现,就是一会儿痛苦,一会儿快乐。(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本颂“以福德消除身苦”,即通过积累福德,使引业和满业都善,因而“他世无苦楚”。

2-3相关教证

经云:“福德能得解脱胜,福德世间得美名,杜绝恶趣获善趣,是故无上寻福德。”


颂词3

由痴生意苦,贪嗔怖欲等,

彼依无依慧,迅速得消除。

3-1消文释义

对一切万法远离有无边见离戏实相之义愚昧不知而导致意苦,追求对境的贪心及对魔障等的恐怖、希望获得他财的欲望等无有止境地萌生而心烦意乱,菩萨积累资粮而无有迷现的痛苦,他凭着通达诸法之根本、基、所依无有自性之实相义的智慧而遣除愚痴,再以获得稳固之力也就能快速断除意苦。(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1:本颂明确宣说“意苦”的根源为“由痴生”,“痴”为无明愚痴或者说萨迦耶见。实际上,世间上任何一种痛苦都是依靠我执产生的,比如我的身体很难受、心里特别痛苦等等,如果对“我”的执著不存在,这种痛苦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以智慧消除意苦”。

如同只是修剪树枝而未铲除树根,会使树木更加茂盛一样,仅仅在身体上苦行、心里面造作根本不能断除痛苦,最根本是要断除我执,而我执的来源就是无明。所以,必须通过空性智慧的正见断除自相续中的无明,由此断除我执,这时就像干薪穷尽的火一样,业力自然而然便会泯灭,意苦也就得以消除。

重点2:了达苦乐的事物无实的菩萨,对灭谛的安乐也不贪著,更何况说轮回的快乐呢?当然也不会对痛苦心惊胆战,如《月灯经》中云:“不应贪安乐,不应拒痛苦。”

3-3相关教证

《般若摄颂》云:“知众迷如兽入网,智者如鸟翔空中。”迷惑的众生进入到自心愚昧之网当中,如同野兽钻入无处可逃的网罟中一样痛苦不堪、难以解脱;具有证悟般若智慧的智者不会被迷乱之网所束缚,宛如飞禽遨游虚空中一般周游于此众生界。

3-4思维讨论

有人或许会有疑问:“虽然了知一切轮回痛苦的根源是坏聚见,但想要断除坏聚见可能不容易吧?”

提示:决定可以断除。因为坏聚见并非万法实相,只不过是分别念妄加出来的一种增益而已。所谓的“我”根本不存在,但人们对我和我所的虚妄假相产生了实有执著,对于这种执著,通过无我的智慧完全可以遣除。


颂词4

若以身心苦,全然损无害,

乃至世间际,引世何厌离?

苦短尚难忍,何况时久长?

无苦安乐时,无边有何妨?

4-1消文释义

无有痛苦所恼者根本无有身心痛苦的损害,也就不存在丝毫心生厌离的原因。假设菩萨乃至世间流转期间一直安住而引导所有世人脱离轮回苦海,怎么会生起厌离心呢?

例如,对于被身心痛苦所折磨的人们来说,即便时间很短暂,也会觉得漫长而难以忍受,那么长期受逼迫就更不言而喻了,就像重病缠身者的昼夜一般。而菩萨无有身心痛苦,始终享受安乐,纵然在遥遥无期的时间里安住又有何妨呢?如同健康之人的昼夜一样。(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本颂重点、难点

因为以福德消除身苦(颂词2)、以智慧消除意苦(颂词3),故菩萨在积累资粮的过程中,根本无有身心痛苦的损害,也就不会生起怯懦、厌烦、懈怠之心,而应该完全心甘情愿、无有一丝一毫不情愿地兢兢业业地积资。

当然,此处所说为菩萨的境界,作为凡夫,我们在当下积累资粮、修行正法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身心的疲惫、懈怠乃至痛苦等等,此时应该随学菩萨的行为,并祈祷上师三宝加持自己早日到达菩萨的境界。

4-3相关教证

《大乘经庄严论》云:“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

《父子相会经》云:“世尊,具有于诸法转乐之等持,何者获得此等持,彼菩萨于所缘之诸法皆感乐受,亦不曾感受非苦非乐之等舍,虽遭有情地狱折磨,也安住在乐想之中……”


4-4思维讨论

轮回非常可怕,一地菩萨或者二地菩萨来到世间的时候,会不会也像凡夫人一样特别痛苦、伤心、忧愁呢?

提示:关于这个问题,依靠《经庄严论》中的教证来作解释,如云:“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一地以上的诸大菩萨,观内外一切诸法如幻、如梦、如阳焰一样,不会有任何执著,不论转生地狱还是人间,对他们来说,就如同进入花园一样。作为凡夫人,今天事业成功、兴旺发达的时候,就会生贪心、傲慢心,自认为非常了不起;衰败不成功的时候就会特别痛苦。而真正的圣者菩萨,表面上也许会示现与凡夫相同,但真正从他的内心来讲,不论因成功产生的贪心还是因失败产生的痛苦等,任何烦恼都不存在。

圣者菩萨到底是怎样示现的呢?《经庄严论》中说:“自德利众喜,故意幻化生。”菩萨依靠自身的功德来帮助众生,使众生心生欢喜,并且故意幻化各种各样的形象来度化众生。(源自《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颂词5

既无身之苦,岂有意之苦?

彼悯世间苦,长久而安住。

5-1消文释义

如果有人问:那么,菩萨丝毫也无有内心的苦恼吗?

既然不存在身体的痛苦,又怎么会有内心的痛苦呢?少许也无有,理由前颂中已经说明。然而,菩萨以大悲力悯念世间不离痛苦而伤怀,这是殊胜善举而不是不情愿之义,菩萨是以大悲而长久住于轮回中。(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本颂重点、难点

按照宁玛自宗的观点来讲,圣者转生于世间唯一的根本因,就是在大悲心的驱动下,以此为助缘转生于世间。

菩萨依靠相续中的大悲心驱使,唯一就是要度化众生,并不是自己想来到世间作宣传或者有其他目的。像上师法王如意宝,虽然在我们面前显现与普通人一样,首先降生,之后是孩童时代、青年时代、求学时代,并在众生面前示现生病、圆寂等,实际上,全部是以大悲心的力量而来的。并不是像平凡众生依靠业力不得不转生到轮回当中。所以,这二者之间存在根本的差别。

《宝性论》中说:“已见真如故,生等已超离,然以悲示现,生老病死等。”圣者已经如理如实照见一切万法之真如,已经超离了一切生老死病等轮回的各种现象,但以大悲心的力量,仍会于众生面前示现生老死病的相,但真实本体上,已经完全超离了一切生老死病等现象。(源自《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5-3相关教证

《入行论》云:“恶断则无苦,智巧故无忧,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

5-4思维讨论

菩萨长久安住于间度化众生,是否会感到疲厌、痛苦?

提示:行持六度万行的福德力,将会感召菩萨的身体舒适;已通达诸法无有自性的智慧力,更使菩萨内心安乐。到了一定的境界时,即便住于生死轮回中,菩萨也是逍遥自在地来去,任运自成地利益众生,一点阻碍痛苦都没有,正如《华严经》所言:“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弥勒菩萨也说:“即使处于生死轮回中,菩萨也绝对不会有丝毫痛苦。”

不安和痛苦其实,都是以心的执著带来的,如果没有执著,就不会有痛苦。禅宗大德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菩萨的面前,任何显现都是缘起妙用,假如没有实有执著,人间就变成一片净土。作为菩萨,他们的所作所为除了为众生以外,从来没有自己的事情,即使有人对他造违缘,也一点痛苦没有。(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颂词6

故成佛经久,智者不懈怠,

为尽罪功德,恒常当勤此。

6-1消文释义

由于远离身心二苦的缘故,希望遣除众生痛苦的异生位者虽说获得成佛时间经久,但所有具有智慧的人应该坚持不懈,为灭尽罪恶、获得功德,要恒常精勤积累二资。(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本颂是对本课所有内容的总结摄义,教诫我们虽然需要经久才能成就佛果,但在了知积累资粮的功德利益后,智者应该精勤积累二资。

难点1:得地之后便具有一刹那也能积累多劫资粮的方便,因此获得“若想则七天即可成佛;若想则可获得累劫安住”的自在。如果证悟轮涅等性的见解,那么轮回就成了寂灭的安乐,以大悲心安住在如梦有情为迷乱显现的痛苦所逼迫的轮回中毫不费力地积累资粮。

关于此理,《经庄严论》中运用四种比喻来说明:“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如是四事业,悲者非余乘。”比如,对自己的身体以姝妙装饰等进行庄严、享用美味佳肴、前往舒心悦意的花园居住以及歌舞嬉乐等,这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非常开心的;具有大悲心的菩萨也是同样,他以自身功德作为庄严,将度化众生使之欢喜作为自食,于众生界投生作为园地,以神通游舞世间。


难点2:证得不住任何边的殊胜智慧者,自然而然解脱三有和寂灭的边,就像《现观庄严论》所讲的那样:“智不住三有,悲不滞涅槃。”因为以殊胜智慧彻底断除轮回根本的缘故,从此之后再也不会以业力转入轮回;因为具有圆满大悲的缘故,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像声缘一样耽著寂灭的境界。那个时候就会在不假勤作的境界中,对所有没有证悟净等无二或现空双运境界的众生生起强烈的大悲心,而且这种大悲心并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悲心都有条件:正因为他与我关系比较好,所以当他受苦的时候我要对他生起悲心;如果是怨恨的敌人受苦,可能会觉得他活该……这种悲心就非普遍,应该说只遍及个别众生。而无作大悲心,是时时刻刻、乃至生生世世都没有任何时空的限制。

不过对凡夫人来讲,这只成为发愿的对境。我个人是这样的,心情好的时候,觉得所有痛苦众生都应帮助;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则不管是什么样的众生,甚至包括与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人都很讨厌,对谁都生不起悲心。这样的悲心非常令人惭愧,可以说它的范围很小,只是在比较开心、各方面的因缘都具足的条件下才会产生;而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天气不好以及特别忙的时候,菩提心就很难发得出来。所以我们都应再再反省检点自己。

同样,对任何一种事物,只要存在一种能缘所缘——不论好的执著或不好的执著,在最究竟实相的角度来讲都需要一概推翻。(源自《解义慧剑释》)


6-3相关教证

《经庄严论》中云:“自德利众喜,故意幻化生,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如是四事业,悲者非余乘。”彼论又云:“舍发心之士,得利他心法,见胜大密义,弃乐趋寂灭。”


6-4思维讨论

如何积累资粮才能成为成佛之因?

提示:以无缘产生的布施等五波罗蜜多,是随着万法之实相无误智慧而转的,可以说是成佛的直接因,因为万法本不存在,于不存在的境界中安住符合万法实相。若无智慧摄持,其他布施、持戒等功德,也只是暂时的一种世间波罗蜜多,所以,必须以智慧摄持。

缘我而希求圆满菩提的一切善法,均属于大乘随解脱分的善根,是成佛的因。而希求自己快乐、相貌端严等,以此造作的只是随福德分善根,并非成佛之因。所以,大家对修行的目标一定要清楚,希求获得解脱、获得佛果非常重要。

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获得佛果而行持善法以及小乘希求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此二者同为随解脱分善根,但前者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成就,后者是为了自己离开痛苦而获得阿罗汉果位,从这个角度来讲,小乘的随解脱分与大乘的随解脱分有天壤之别。

《中观庄严论自释》说:“无间不成真实圆满菩提支。”只要执著所谓我等任何法,一切资粮都不是成佛之因。所谓的无间,意思就是中间需要由经其他途径之义。也即必须要依靠空性见解方能获得解脱,单单修持一个菩提心不可能马上成就。利他是一种前提,当利他心越来越强时,所谓的空性境界也会得到。

平时修菩提心以后,对善根、众生甚至包括佛陀在内的一切对境,都不要执著,在弘法利生的过程中可能有成功或失败的情况,这时也无须执著。对任何事情特别执著都不是一件好事,执著善法虽然也是修道的一种过程,但也应该掌握一定的限度,因为世间任何法的真相并不是存在,特别执著只是自己欺骗自己,仅仅是暂时依靠这种因缘现前无我智慧而已。

所以,对诸佛菩萨供养或者对三界众生作饶益等,布施、持戒、安忍、禅定、精进五波罗蜜多,全部以三轮体空之智慧摄受,则成为所有智者随喜之处。为什么呢?只有这种善根才是最殊妙无上的。(源自《中观庄严论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