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38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本课继续学习第四品——国王行为。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国王可能会处于两难之地:如果对他人之罪不进行惩罚,则与政规相违;如果执行,则有时也需要杀人,如此将与正法相违。


龙树菩萨在此宣说了既不失国政并且也有助正法的方便方法(即修学无损而成就正法),分为两部分讲解。本节课学习“修学无损先有之法”,具体内容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A、劝诫国王认真谛听既不失国政也有助正法的方便方法。(详见颂词1)

B、真实宣说方便方法

1、委派具有了知正理与非理、经验丰富等能力的智睿者来帮助管理国政。(详见颂词2)

2、国王本人应对包括罪犯在内的有情具有慈心:

1)以仁慈心摄受包括罪犯在内的有情。(详见颂词3)

2)对造极重罪者也要怀有慈悯之心。(详见颂词4)

3)解释对造重罪者也要悲悯的合理性。(详见颂词5)

3、对囚犯要以悲悯之心对待:

1)定期观察,视囚犯表现进行赦免;如果没有释放囚犯的心,即在连续不断地积累罪业。(详见颂词6)

2)对关在狱中的囚犯,要提供令其安乐的资具或者条件。(详见颂词7)

4、即使罪犯顽固不化,也不能对他杀之或者进行其他损害,而是驱逐出境。(详见颂词8)

以上的有些教言在当今法制社会可能难以做到,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秉持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

上师在《二规教言论》讲解中说:“现在众生福报的确浅,对古人的传统道德和高僧大德的崇高思想,几乎都不太重视,认为这些太陈旧、呆板,跟不上时代潮流。他们一味追求乱七八糟的知识,行持高尚的行为鲜有耳闻。古代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以及佛教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对调整人心有非常大的帮助。尤其是佛教的种种行持,并未随时代的变迁而化为乌有。你们新一代的佛教徒,应将这些传统牢牢掌握、代代相传,不要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就将佛教的行为和思想慢慢淡化,最终彻底世俗化。”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人君现世界,多数互吞并,

汝当如实听,政法两其美。

1-1消文释义

如果有人说: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如果不进行惩罚他人等事,则与政规相违;如果执行,则为了国政,也必然需要杀人,如此将与正法相违,要做到既不违政也不背法,实在是无能为力。

而菩萨以善巧方便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君主,当今的这个世界上,人们被欲望所左右,大多数都是互相残害、互相吞并,致使丧权辱国。

我今讲说使大王既不失你的国政并且也有助正法两全其美的方便,请你认真谛听。(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1.作为国王,能力和权势等都很大,如果不谨慎取舍因果,很容易就造作极大恶业,导致自己多生累劫在地狱受苦。龙树菩萨因此恳切劝导乐行国王要好好谛听并依教奉行。

重点2.此处所宣说的教言,与本论前面宣说的增上生因果完全一致。这里只是专门针对国王身份而教诫一些善巧方便,最为强调的是以悲悯之心平等对待一切众生,尤其不能犯下杀业。

我们虽然不是国王身份,但在有机会管理一个团体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教奉行。

1-3思维讨论

作为一个世间人,怎么样将世间法与佛法圆融?

提示:严格来说,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有许多相违之处,真正要做一个非常好的修行人,必须要看破世间上的很多东西。

但若没有这么严格的要求,作为一个在家人,也可以将佛法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比如说,每天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尽量念诵一些咒语、作一些观想,同时,无论接触任何人、在任何环境中,皆应以慈悲心来对待。即使遇到一些坎坷不平,也能以佛教的教言提醒自己,看得比较淡,不要特别执著。这样以后,就如同《六祖坛经》所讲的那样,应该能做到世间与出世间的圆融。

现在世间上也有些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一方面自己的修行特别好,另一方面,依靠佛教的慈悲教义,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源自上师《闲谈问答录》)



颂词2

智耆宿贵族,知理警罪业,

善良见必要,汝常多委任。

2-1消文释义

从颂词2到颂词8都是真实宣说两全齐美的方便方法:首先,要任命胜任的管理者(颂词2);其次,国王自己应当具足慈心(颂词3至颂词5);第三,要仁慈地对待所有囚犯,即使对顽固不化者,也不能害其性命(颂词6至颂词8)。

2-2本颂重点、难点

如果任命不具有特殊能力的掌权者,结果会因为他们对法律法规一窍不通而致使毁掉国政。

所以,需要了知正理与非理、经验丰富者,也就是所谓的智耆宿。如果种姓下劣,则神志不清,心肠恶毒,因此种姓必须高贵,而且通达世间学问,警惕罪业,掌权者之前相互友爱,或者团结和合,平等待人,公正不阿,妥善处理法律事件,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国王你应当恒常多多委派这样能胜任管理的骨干。相反,本该惩罚却不予惩治,不该惩罚却严惩不贷等会使国政土崩瓦解,并有害于芸芸众生。(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3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任命贤善正士和能力胜任者帮助自己管理国政或者团体,是两全齐美之方法的重点。

上师在《君规教言论释》中说:

若将贤善正士封为大官,他会更加慈爱自己属下的眷民,依此能够稳固国政,君主也会像众敬王一样,为诸众人所敬爱。众敬王是由受远近众人尊敬爱戴而得名。劫初时无国王的印度人共推一位深受众人敬重者作为他们的初始皇帝,主要是因为他特别慈爱善待投靠他的每位平民。如今也是同样,国王把有智慧、品行高的正士册封为大长官,他会利用自己的权势更理智地博爱护持臣民眷属,因此民众安乐,君臣合顺,皆慈心向善,决不会挑衅寻事,交兵兴战。人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官清民乐。

2-4相关教证

经中云:“不具法人敬,具法而惩治,令水流星风,三者成紊乱……损害极严重,无遗失国政。”



颂词3

罚逮殴打等,合理亦莫为,

妙以悲悯润,恒常作摄受。

3-1消文释义

那些掌权者对罪犯们实施财物上的惩罚,逮捕入狱,进行殴打、谩骂等纵然合情合理,也是由他们来执行,而国王你本人即属合理之事也不要亲自去做。相续以悲悯湿润以后,如果有请求,则予以释放等,唯当恒常摄受。(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国王的发心要恒常以悲悯之心摄持,即使是合理的惩罚事情,也不要亲自去做。

3-3思维讨论

提示:作为国王,以严厉手段治罚罪犯,此非是合法的行为,而是无有悲愍的非法行。

所谓罪人,只不过是为业力所束缚,在烦恼催动下无法自主而造罪的愚人,虽然他们会造一些偷盗、杀人之类恶业,然而并不能因此而以残暴的刑罚去对付他们。作为国王,如果觉得罪犯不应悲愍,那么对一切愚夫异生,都不应保护。因为一切愚夫异生,也同样是为烦恼所催而在不停地造罪,只不过他们造的罪暂时要轻一点,对他人的伤害暂时见不到其严重性;而且相较之下,那些罪犯恶人的烦恼痛苦比其他异生更为深重,处于更为低劣、更需要帮助保护的悲惨境遇中。如果对最需要照顾的人不生悲愍,那么对其他境遇好一些的异生,又怎么会悲愍保护呢?

在此,应分析此处所言的应悲愍保护罪犯,与诸大德在世规教言中所说的应惩罚罪犯,二者并无相违。此处所言是针对当时的国王,常以砍首、砍断手足、挖眼割鼻等酷刑处治犯人的行为,这些粗暴的刑罚显然是不应理,也不符合佛法。作为明智的国王,悲心应无偏地顾及所有的子民,特别是对罪犯,应以慈悲心对待,以善巧方便挽救他们堕落的悲惨境遇,比如暂时关进监狱、捆绑、鞭打,然后用方便言词开导使其心意转变,不再造恶业。而其他大德如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说:“于彼屡教不改者,若不施予相应刑,野蛮人增毁国故,当依初订而执行。”此中所说的应依法处治罪犯,也即以大悲心保护人们及罪犯的一种方便。因为若不依法处治犯罪者,以示警戒,无知的恶人就会越来越猖狂,犯罪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后导致整个国家混乱,人们陷于痛苦之中。但是在处罚犯人时,绝不能毫无悲愍地动用酷刑,以恶毒的方式将他们统统处死,这种方式不是明君的行为,会断送佛法慧命的大慈大悲心。(源自上师《四百论广释》)



颂词4

于造极重罪,一切诸有情,

王汝亦恒常,唯生悲利心。

4-1消文释义

甚至对于造无间罪等弥天大罪的一切有情,国王你也要持之以恒唯生大悲饶益心,而万万不可弃之度外、讥毁辱骂等。(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思维讨论

为什么龙树菩萨教诫国王要恒时对一切有情生饶益之心?

提示:大乘道的主要追求目标,就是将普天下所有众生安置于圆满正等觉的无上果位的佛陀之事业。

我们应该反省:我的所作所为、所行所思,是否为了让众生得佛果?如果是,说明你修的是大乘法。以这颗心摄持,哪怕天天扫地、扫厕所、在机关上班……做任何世间琐事,也都成了菩萨行为。而如果你对利他,尤其愿无边众生成佛的心丝毫没有,那即使你每天讲经说法、闻思诵经,讲得高深莫测、行得如理如法,也根本不属于大乘,只有利益众生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究竟目标。

有些人的相续中毫无利他心,也从不做利生的事,可以说他的心里没有众生的位置。而只是夸夸其谈,说些禅宗、大圆满的高深法语:一切都是平等,一切都是光明自现,现空双运、明心见性、万法皆空、法界平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些好听的词句,汉地人多引自于《金刚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等;藏地人则引用《七宝藏》等。就这样,他们从未想过众生,只会背几句就认为是大乘行人了。

这样的人我遇到很多,他们会说些似是而非的大乘术语,但相续中全是贪嗔痴慢,连出离心、对三宝的纯洁信心以及业果不虚的见解都没有。而且,他们还看不惯小乘:“你是小乘者!”其实自己护持不了小乘戒律,对业因果、今世来世也无诚信,却认为已经开悟了,跟十地菩萨无别。至于佛地,因为没有佛的相好庄严,可能还不敢说。但可怜的是,也许他对佛陀有无相好也不一定知道。(源自上师《现观总义讲记》讲解)


4-3相关教证

《君规论》中云:“堪为恭敬善恭敬,于诸劣者尤慈爱,感恩图报不忘怀,一切正士之行为。”

《格言宝藏论》:“法王若遇怨敌时,对自眷属更慈爱,如于生病之孩子,母亲更会起怜惜。”



颂词5

于造重罪者,尤当更悲悯,

彼等自受损,大士悲悯处。

5-1消文释义

对于杀父亲、杀母亲等杀害殊胜对境造下滔天罪业好似凶神恶煞般的众生,尤其更应当悲悯,因为造堕入无间地狱的有情已彻底失毁了善趣与解脱之因,他们是诸位佛子菩萨大士们于心不忍的真正悲悯对境。(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在一般世人眼里,对罪大恶极之人应该予以严惩乃至判处死刑,而在前一个颂词中,龙树菩萨却教诫国王对造极重罪者应该尤为慈悯,本颂是解释如此做的合理性(因为他们已彻底失毁了善趣与解脱之因之故)。

5-3相关教证

《经庄严论》中云:“无主常造罪,智者不执过,不欲颠倒行,于其更增悲。”

5-4思维讨论

如何理解应特意悲悯作恶者?

提示:在利益众生过程中,菩萨对那些烦恼特别炽盛,经常造作恶业的有情,尤应以悲愍之心加持护念。此理如同慈母对于自己有疾病的儿女,定会更加疼爱,不管这些儿女如何扰乱她,甚至谩骂损伤她,慈祥的母亲也会毫无嗔怨地安忍,且更会无微不至地关心照料可怜的儿女。同样,修持大悲菩提心的菩萨,应视一切众生如同爱子,这些子女为无明烦恼疴疾所缠缚,身心恒时处于痛苦之中无法自主,由烦恼所催造作种种恶业。造恶业越重者,其烦恼恶疾越严重,因此菩萨对他们尤应以悲愍之心护念救度。不管这些可怜的众生造作何等恶业,甚至诽谤、殴打损害菩萨,修持大悲菩萨行者,也应安然忍受,并应藉此了知他们的炽盛烦恼疾病,针对其病症而特加对治,以善巧方便加以引导。

譬如说,以前有一首陀罗女,她生育了六个孩子,前面五个孩子都成为了品行良好并有一定谋生技能的人,但第六个孩子品行恶劣,经常去外面作非法恶业。因此那位母亲对前面五个孩子,尚不觉得如何疼爱,对小儿子却特别关心担忧,非常害怕他受到国王惩治而遭杀害,成天都想办法关照他。同样道理,三界中那些有智慧而且烦恼轻微的有情,菩萨稍加引导,他们即能自主地步向解脱正道,而那些愚痴无知烦恼炽盛的有情,如果不加以特别地悲愍护念,极难摆脱堕落恶趣的悲惨命运,因此菩萨对他们定会如月称菩萨言:“一切大悲尊,视众虽平等,尤于愚劣者,却更生悲愍。”(源自上师《四百论广释》)



上师开示

在念完颂词“于造重罪者,尤当更悲悯,彼等自受损,大士悲悯处”之后,上师开示道:

以《中观宝鬘论》的思想,即使造的业罪大恶极,也不能判死刑。这与世界上有些国家的法律比较相同,对于重罪者更要悲悯。

在学会等团体当中,如果有些人犯了大的错误,最好还是以悲心来开除,不要特别恨他,这些人也很可怜的,对吧!


颂词6

一日或五日,释放诸轻犯,

余众亦如应,非皆不释放。

汝无释放心,彼生非律仪,

由此恶戒中,不断积罪业。

6-1消文释义

不要遗忘每一天或者每隔五日进行观察,将关在狱中被铁镣等束缚、情节轻微的囚犯释放,其余重犯也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理,不要有一律不放一直关押的想法。

如此大有必要。如果国王你没有释放任何囚犯的心,则由此而产生违背律仪的恶戒。乃至恶戒存在期间,就不可能守斋戒。而且由此恶戒导致,即便在没有直接杀生等时间里,也会连续不断积累恶趣之因的罪业。(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本颂旨在教诫国王,虽然自已有对囚犯严惩的权力,但若不是以悲悯有情众生的角度,长期关押囚犯,就会产生恶戒。即便在没有直接杀生等时间里,也会连续不断积累恶趣之因的罪业。


6-3延伸学习

根据《大密善巧方便经》的观点,舍弃愿菩提心会成为根本堕罪;依据《宝积经》所说,舍弃行菩提心不奉行善法为根本罪。对这些教证的说法应该记住。

舍弃菩提心的罪过极为严重。《般若摄颂》中云:“虽于俱胝劫中行十善,然发欲求缘觉罗汉心,彼时戒染过患毁戒律,彼发心较他胜犹严重。”虽然千百万劫行持十种善法,最后依靠其他上师或者法门等因缘,而希求小乘声闻缘觉的发心,这个人的戒律已经完全被染污了,菩萨戒从根本上被毁坏,这种发心比小乘最严重的他胜罪更为严重。表面上看来,我发一个小乘心好像没什么过患一样,实际上,发了菩提心以后又反悔,不想再度化众生,只是求自私自利的自我解脱,它的罪过相当严重。(源自上师《三戒论》讲解)



颂词7

何时囚未放,尔时理发师,

沐浴及饮食,医药令安乐。

如于不肖子,指望成大器,

怜爱行惩罚,非嗔非为财。

7-1消文释义

所有囚犯乃至没有释放期间,理发师、沐浴水、饮食与治病的药物等要样样俱全,以令他们安乐。

如果有人心想:不是为了让他们产生痛苦才关押的吗?如果为了让他们安乐,为什么要关押呢?

这是一种方便,例如,对于那些行非理事的不肖之子,父母亲指望他们成大器而采取惩罚等措施。同样,大王你也应当在悲心的驱使下为了令那些罪犯改邪归正,而以关押、谩骂等手段予以制裁,而不是以嗔心引发也不是为了谋求财产才惩治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心怀好意即便造重罪,也无有罪业而成为善法。(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7-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本颂词通过父母亲制裁不肖之子的比喻,说明行事的动机非常重要。如果国王是以怜爱之心对待罪犯,那么即便造重罪,也无有罪业而成为善法。

7-3思维讨论

为什么龙树菩萨在此强调国王要以父母对待不肖子的心态来对待囚犯?

提示:在一切善业恶业之中,是黑是白、是轻是重,关键要看人的起心动念。心是恶的话,行为再善也是恶业;心是善的话,行为再恶也是善法。举个例子来说:一棵大树,根若是药性,那树干和树叶肯定是药;如果根是毒,树叶和树干也必然是毒,因为毒性十足的树根绝长不出灵丹妙药的枝叶。同样,一个人若带有贪嗔的动机,居心不良、意乐不净,即使表面上所作所为是善业,实际上也只会变成不善;假设内心清清净净、纯正无瑕,纵然从外观看起来好像在造恶业,事实上也已经成了善举。

所以,我们是造善业还是造恶业,完全在于自己的起心动念。就像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云:“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功德藏》中也说:“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源自上师《大圆满前行》讲解)



颂词8

极嗔行杀人,观察详知已,

不杀不损害,而当摈出境。

8-1消文释义

对他众嗔恨残忍到极点、谋杀国王或者他众的有些人,先前关在狱中,被释放后观察他是否仍旧屡教不改而造杀生等恶业,经过一番详细审视后已经明确了知,如果不再作恶,则顺其自然。倘若依然如故作恶多端,那么既不杀之,也不进行其他损害,而是从自境内驱逐他处。(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8-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1.此处“驱逐出境”,可以理解为将屡教不改的重罪犯流放到国王所辖境内人烟稀少的地方。

重点2.本颂强调务必要保护生命,如《中观宝鬘论广释》中说:我们自己在其他生世中以杀生的等流果与异熟果就是损害他众、感受短命,让别人受到畏惧自己也会感受惊惶失措的恐怖,多病、贫穷等痛苦,异熟报应极其漫长,而地狱的因就是狩猎野兽、断除命根等,这是严重的过患,以此为例,恒常要义无反顾坚决行持能断除杀生等一切罪业的对治法。

8-3相关教证

教证:经中说:“如慈母于独爱子,恒常观察保其命,如是善逝于化众,恒作观察护其命。”又云:“苦乐与我同,害众何随我?”


8-4思维讨论

许多教派的教义和世俗中的法规规定要毫无悲愍地治罚罪犯,是否要随顺?

提示:国王如果毫无悲愍地治罚罪犯,本身即是恶行,并不会以此符合一些教派的教义及一些世俗法规的规定,就能灭去这种行为的罪恶。

在世间,将非法恶业颠倒执为福德善法,以便让自己生起欢喜,这种邪说到处都有。比如说有些地区的人们认为,杀死年老的父母有功德;有些人说,杀蚂蚁能得梵天果报;有些人说,杀蚯蚓能得到龙王的果报等等。由此,许多愚昧无知者造作这些恶业,并以此而生起欢喜。在古印度,人们非常注重祖业的传续,有些人因祖辈是屠夫,自己也对杀猪宰羊生起欢喜,当时的婆罗门教典中也说:“一切旁生皆是上天为了我们吃肉而提供,虽然宰杀也无有罪过。”同样,认为国王残暴处死暴恶者无有罪过的邪说及法规等,也唯是为了让国王生欢喜的邪教。造作恶业时,以此类邪教为依据,如此不可能灭去恶业的不善果报而成为福德。

一切智智本师释迦佛曾说过:国王惩罚罪犯不能以非法手段。月称菩萨也以推理方式说:坏戒者无有功德,杀害众生故,如屠夫杀害旁生。从瑜伽士的现量观察上分析,杀生罪业无疑是不可否认的。所以,国王如果以邪教为因,而行非法恶业,只是掩耳盗铃般的愚痴行为,不可能不受罪业的恶果。

世间论典中那些邪说,并非是随顺因果道理而说,只是为了让愚人生起欢喜,而随顺他们的贪嗔痴习气说一些邪理,愚者不知取舍辨别而盲目听从邪说,结果只会为自己带来痛苦。月称菩萨说:“以教害众生,国王若无罪,则诸度轮回,圣者何无罪?”国王以婆罗门等邪教为依据,做残害众生的行为,如果这些堕落轮回的行为无罪而唯是福德,那么圣者所说与之相反的度脱轮回行为,岂不是成了罪恶,而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成立的。

所以,有智者当细心鉴别真伪正邪,否则为世俗中那些似是而非的理论所迷,以为权贵者能随意惩治暴恶而无罪,并因此以权位生起我慢,其结果定会使自己懊悔莫及。(源自上师《四百论广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