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40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龙树菩萨在教诫国王应以慈悯之心行持既不失国政也有助于正法的方便之后,从本节课开始教诫国王应修学解脱道,不舍大乘法藏。

第四品——国王行为之“广说”部分分三:(一)国王之规则;(二)修学无损而成就正法;(三)学修获得解脱不舍大乘法藏。

学修获得解脱不舍大乘法藏分二:(一)破爱境苦乐受自性成立;(二)大小乘所说空性。


本节课开始学习“破爱境苦乐受自性成立”科判,从破自相乐受、破痛苦自相自性成立、遮破之果三个方面进行宣说,教诫我们要了知身心的苦乐受都不存在自相,应证悟空性而获得解脱。

本节课所学内容属于“破自相乐受”,具体内容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A、承接前面所宣说增上生因果的内容,分析即使国王通过行持增上生之法得到了转轮王位,所感受的快乐也唯是痛苦的伪装而已,只是迷乱想的自性。

1、不管获得多大的权势或者财富等,每个人自己能够感受到的安乐唯有身乐受和心乐受两种。(详见颂词1)

2、而世间是苦蕴的自性,身乐受只是由痛苦伪装而来,心乐受则是迷乱想的自性。(详见颂词2)

B、因此,略而言之,自相的快乐永远不可能独立自主存在。(详见颂词3)

C、进一步分析自相的心乐受和身乐受不成立的道理

1、遮破自相的心乐受存在的观点。(详见颂词4)

2、遮破自相的身乐受存在的观点:

(1)眼等五根取受五境的当时并没有同时领受五种快乐。(详见颂词5)

(2)当色等某某境被眼等某某根所认知的当时,剩下的其余根并不取受剩余的所有对境,也就不会由这些境生起快乐。(详见颂词6)

(3)因为根缘对境的当时是一刹那,所以分别念认为是快乐时,实际是现在的心缘在已经灭尽的对境上,并不是实有的快乐。(详见颂词7)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遮破“五境聚合是能立”,即同时感受五境的快乐的说法是不合理的。

下节课将进一步分析在色等某某境被眼等某某根所认知的当时,也不存在自相的快乐。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纵得四洲地,然转轮王乐,

唯一仅承许,身心此二已。

1-1消文释义

国王你纵然逐渐获得了四大洲的一切领土,但实际上势力、权威十全十美的转轮王的安乐归纳而言,也只是承许身乐受与心乐受这两种而已。(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科判分析

在前面的科判中,龙树菩萨宣说了既不失国政也有助于正法的方便方法,教诫国王应该让王位成为积累善资的资本。但只是学修增上生因果还不能获得解脱,因此龙树菩萨接着宣说“学修获得解脱不舍大乘法藏”。因此,本颂词就是“以关联承上启下”。

1-3本颂重点、难点

1、很多人对妙欲会贪得无厌,有了地位还要财产,有了财产还要房子……就像佛陀在《因缘品》中所说:“虽降珍宝雨,贪者不满足。”总是认为快乐要依靠外境来获得,对外境拥有的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因此把一生的时间都用在对五欲的追求当中。

本颂告诉我们,一切世间妙欲(乃至转轮王具有的安乐)不管有多少种,都可以归纳在身乐受和心乐受两种当中,如此就帮助我们抓住了所有安乐的本质。因此,只要分析这两种乐受,就可以了知世间一切乐受的本性。

2、本颂用“转轮王的安乐”来形容人们最愿意得到的安乐,因为在人间,最有福报的莫过于初劫的转轮王。《俱舍论》说,转轮王可分为金、银、铜、铁四种,分别统治四、三、二、一个部洲。金转轮王的福报最大,统治四大部洲时,依靠金轮腾空而起,诸小国从彼土前来称臣,以此大获全胜;银转轮王亲自前往他们面前,便可全胜;铜转轮王摆开战场即可得胜;铁转轮王则是准备降下兵器时,对方乖乖投降,获得胜利。这样的转轮王,在人间的确福报最大。

1-4思维讨论

为什么我们很难停止对世间妙欲的追求?

提示:美妙的色法、动听的声音、芬芳的香味、可口的味道、柔软的所触等五欲妙乐,人们都非常喜欢、拼命追求。越享受,贪心就越增长,如同喝盐水一样越喝越渴,实在是控制不了。如古人说:“终日忙忙只思饱,食得饱来便思衣,衣食两样皆具足,便想娇容美貌妻,娶得三妻并四妾,出门无轿少马骑。良田万顷马成群,家里无官被人欺,七品八品犹嫌小,三品四品又嫌低,当朝一品为宰相,又想君王作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神仙下局棋。”

当我们生起贪心时,一定要尽量断掉,作为修行人,没必要这样贪下去,始终没有尽头。(源自上师《佛子行》讲解)


颂词2

身体之乐受,痛苦伪装已,

心想之自性,唯由分别改。

2-1消文释义

如果有人问:即便只有身心两种乐受,别无其他,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答:想当然认为的所谓身体的乐受,实际上不是真正的安乐,仅仅是痛苦伪装的而已。

如果有人问:那么,快乐绝不存在吗?

答:仅仅是假象存在,只是迷乱想的自性,仅是对无妄执为有而形成自相的快乐罢了。(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难点

1、在颂词1归纳出一切安乐可以归纳为身心两种乐受后,此处进一步分析所谓的身乐受也只是痛苦伪装的而已,其本身自相丝毫也不存在。比如,如果被忧伤所恼,则遇到有利于它的外缘之时就会显得快乐;以享用食物、水等来减轻饥、渴等痛苦;挑担子时,左肩痛时将担子移到右肩……

2、在名言中,自相苦受存在。

世间是苦蕴的自性,正在依赖饮食之际,也并非绝对无有痛苦,自以为是快乐之因,但也有立即兴起痛苦的情况。苦受是在快乐力量薄弱的阶段,无需假立而生起痛苦之心,如同蓝色黄色合并在一起时,生起蓝色之识而不生黄色之识。

自相的痛苦并不像伪造的快乐一样,不能被理证所破,它是通过修道灭除的。

3、所谓自相的快乐只不过是对改装的痛苦加以安立罢了,不成立实有。比如,在猫的鼻子上涂油后给它纯糌粑,那么猫会认为糌粑有油而心生欢喜;无有鼻子的人,用金子做成鼻子相而自我安慰;咀嚼骨头的老狗自以为软腭的血是骨髓而感到安乐等等。

2-3相关教证

《毗奈耶经》中说:“何受皆痛苦”。

2-4思维讨论

1、在自己认为正在感受快乐时,思维一下这些快乐是否为痛苦的伪装。

2、痛苦为什么不能用安乐来压伏?

提示:想用大安乐压伏痛苦,以此息灭对痛苦的怖畏,此类想法也是一种愚痴的颠倒执著,人们的大乐根本不会胜过痛苦。安乐由分别计执生起,可是分别计执随顺痛苦而转,所以除了痛苦以外,世间再也没有具更大力量的法。

对世间众生所谓的安乐,如果加以分析,便会了知它实际上是由人们的分别计执而生。在外境资具等法上,并不存在安乐,只是由心识对受用等生起分别,执著这些如何如何美妙,才会有一种安乐的感受生起。可是由分别计执而生的安乐并不坚固,当相续中痛苦的感受生起时,安乐的分别马上就会消失,再大的乐受也立即为苦受所取代。如同某人在豪华轿车中享受惬意安乐,但一想到翻车的危险,舒心的安乐刹那即变成了忧惧的痛苦。即使没有痛苦的感受生起,安乐的分别念也不会长久,它刹那刹那之间都在为无常所迁,为变灭痛苦所转,而不离苦谛的本性。

既然安乐之因即分别计执尚不能不随痛苦而转,那怎么可能有不为痛苦所转的安乐果呢?在世间,乐不能将苦变成乐,但苦能将乐变成苦,无有超过痛苦的安乐,无论人们想以何种努力获得安乐,战胜痛苦,然而安乐最终都会被痛苦所毁灭,遍观三界,除了痛苦之外,再也没有哪种世俗法具有转化一切的力量。在三界之中,天人的快乐是最大的,但有哪位天人的大乐战胜过痛苦呢?没有,从来就没有!其实,所谓的乐,是由愚痴分别而生,是非真实的、是偶然的,然而苦是世间的真实,是身体的本性。

因而,苦的力量是最大的,除了苦之外,再无具大力者。(源自上师《四百论广释》)


颂词3

世间一切乐,唯苦伪造已,

仅是分别故,彼乐实无有。

3-1消文释义

因此,世间一切乐受的事物,实际都是痛苦伪造的而已,由于对“无”妄执为“有”的缘故,仅是显现,仅是假立。故而,快乐于真实中自相的对境少许也不存在。(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本颂总结了前两颂的内容,即一切乐受均无有自性,只是痛苦的伪装,是由人们的分别计执而生。后面颂词将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自相的乐受不存在的原因。

3-3思维讨论

为什么以安乐受用资具等因不能使身体由苦器变为乐体呢?

提示:世人的身体无论如何,也不会成为安乐体。人们幻想通过受用资具等外缘,恒久地保持身体安乐,乃至保持纯乐无苦之状态,并为这种梦想奋斗了无数劫,但也只有留下一大堆遗憾而已。

轮回即是苦谛,身体即是苦聚,无论人们以何种安乐资具等方便去爱护自身,也无法因这些享受而改变其苦的本性。豪华的住宅、精美的食品、华丽舒适的衣饰、完善的医疗保健、繁荣的文艺娱乐、高度发达的工商金融服务与信息交通等等,西方社会所创造的这一切物质文明,为西方人提供了穷奢极欲的物质享受,然而结果呢?绝望的痛苦情绪仍在笼罩着他们。

身体的痛苦本性无法改变,不论人们如何努力,也只是如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般,一切终会归于徒劳。月称菩萨云:“如铁物熔化,岂性变液体,如是苦性身,岂能成乐性。”将铜铁等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它们会由固体形态熔变为液体形态,但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铜铁等金属绝不会舍弃其固体本性,而变为液体本性的物质,只要温度稍降,金属液会立即凝固,恢复原状。同样,身体的本性即是苦,依世俗外缘无论怎样改造,也不会变为安乐体,世人的一切努力暂时似乎能带来一些自我陶醉,然而最终仍会归于痛苦之中。

譬如说,乌鸦孵化并抚养杜鹃的雏鸟,无论多久,杜鹃只会是杜鹃,而绝不会改变其本性变成乌鸦;同样,身体的本性即是苦,无论依他缘如何对身体加以爱护,令其长久享受,也决不会将其本性变成安乐。作为有智者当明了此真相,而不再造作此等欲洗黑炭为白色一样的无义事业。(源自上师《四百论广释》)



颂词4

洲境处及家,轿垫衣卧具,

饮食象马女,一一而享用。

何时心趋入,尔时称之乐,

余者不作意,尔时乐实无。

4-1消文释义

大洲、环境、乐园、处所、家室、精美的轿子,及里面陈设的高级坐垫、衣服、卧具,和令人垂涎三尺的饮食、大象、骏马、美女等这一切,即便为一个主人所拥有,也只能是一个一个地享受。

在他生起享受这其中任何一者的心的时候,在他自以为“快乐”地受用有些事物、生起快乐之心的当时,心不会去作意剩余的所有对境,因此在那时剩下的那些对境自以为自相快乐的因就绝对不存在了,因为如果这些事物体性之因成立,那么即使没有享用、没有忆念也应当产生快乐,而实际却没有。再者,享受一个对境时,由于没有领受剩余所有对境的缘故,仅以它们存在并不能成为快乐之因。(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本颂重点、难点

1、本颂属于“破自相心乐之能立”科判,分析的方法是从因推果——因为所享受的对境(“洲境处及家,轿垫衣卧具,饮食象马女”)不存在自相快乐的因,所以在享受这些事物时,也不会生起自相的快乐。

2、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所享受的某一对境不存在自相快乐的原因:

1)尽管拥有许多事物,但在享受时,只能是一个一个地享受,心不会去作意剩余的对境(如享受坐垫时,洲境处及家等即为剩余的对境),由此推出剩余的这些对境无自相之乐因;因为,若自相乐因成立,那么在不作意时,也应该产生快乐,而实际却没有。

如此类推,可以推出所有外在事物上都不存在自相快乐的因。

2)正在享受某一个对境时,只会领受这个对境带来的快乐,不会领受剩余的其他对境,因此,仅以这些对境存在并不能成为快乐之因。

3)对于享受一个对境感受的快乐,如果以刹那与前后等加以观察,则丝毫也得不到快乐及快乐之因本体成立的情况。(颂词7对此有详细分析)

4-3思维讨论

有些持邪见者说:自相的快乐是存在的,因为能生之因——自在天存在的缘故。这种说法成立?

驳:这种说法不成立。

原因是,一切果都存在一个与各自息息相关的不共因,除此之外,所谓的自在天这样毫无瓜葛的因以教理不可得;再者,果必然随着因存在与否而存灭,由于不具足这种条件,所以你们的说法不合理。(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颂词5

眼等五种根,缘取五境时,

若无分别执,尔时无有乐。

5-1消文释义

如果对方说:同时可以感受五境的快乐,因为可以领受舞蹈家的身相、管乐的声音、沉香的芬芳、蜂蜜的味道、衣服的所触等。

这种说法不合理,在眼等五根取受五境的当时,并没有同时领受五种快乐,为什么呢?如果没有以分别念来认定,则不知道是快乐,因为心不能同时分别五种对境与五种快乐。所以要明白,当时依赖那些对境而生的快乐并不存在。(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科判分析

颂词5至颂词7属于“破自相身乐之能立”中“破五境聚合是能立”科判,即分析能够同时感受五境的快乐的说法是否合理。

首先,颂词5分析眼等五根取受五境的当时并没有同时领受五种快乐,因为快乐需要以分别念来认定,而心不能同时分别五种对境与五种快乐。

其次,颂词6分析当色等某某境被眼等某某根所认知的当时,剩下的其余根并不取受剩余的所有对境,也就不会由这些境生起快乐;因此,不可能同时对五境产生快乐。

最后,颂词7进一步分析,因为根缘对境的当时是一刹那,所以在分别念认为是快乐时,实际是现在的心缘在已经灭尽的对境上加以认知,并不是实有的快乐。

所以,我们认为同时可以感受五境的快乐(如领受舞蹈家的身相、管乐的声音、沉香的芬芳、蜂蜜的味道、衣服的所触等),是分别念缘过去境而认为的快乐,如同梦境所缘境的快乐由醒觉的心来感受一样。

5-3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何为分别和无分别。

《俱舍论》当中已经介绍过这个问题,比如心中产生“这是瓶子、这是柱子”等执著,这就是分别;而在五根识面前显现的法,如眼根现量见到柱子,虽然见到但未产生任何分别念,这叫做无分别。也就是说,耳朵首先听到声音,这时声音虽然已经听到了,但是没有产生任何分别念,就好像瓶子在镜中显现一样,虽然显现,但镜子根本不会产生分别。随后,依靠这种声音,心中生起“悦耳”、“吵杂”等种种分别念。(源自《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5-4思维讨论

了解六识的所缘对境,进一步思维五根识和第六意识的异同。

提示:五根识诸界的所缘对境是什么呢?所缘的全部是一种积聚的相,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比如眼识所缘的对境是色法,而每一种色法都是由无数个微尘组成的;耳识所听到的声音,按照《俱舍论》或大乘论典来讲,声音也并非实有,也是由无数微尘组成的。所以,眼耳鼻舌身五种根识中,不论哪一个根识所缘的对境都是由很多微尘积聚在一起的行相。

第六意识的所缘对境是什么呢?按照《俱舍论》的观点来讲,也就是受、想、行三蕴,以及无表色、虚空、抉择灭、非抉择灭七法界。从大乘角度来讲,需要再加上真如,共有四种无为法,合称为八法界。不论七法界还是八法界,按照经部宗的观点,无为法、无表色仅仅是名称,根本不具足实体,而受、想、行则是由许多心和心所组成的。(源自《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颂词6

何时任何境,何根了知时,

余非缘余境,尔时无有境。

6-1消文释义

什么时候,色等某某对境被眼等某某根所认知,当时,剩下的根并不取受剩余的所有对境,也就不会由它生起快乐。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所有剩余的对境不会为了快乐而在现今同时存在,这是由于一个相续同一时刻不会生起多种分别念的缘故。(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3思维讨论

如何理解同一相续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两种分别念?

在分析因明和中观的时候一定要清楚,一个众生只有一个相续。所谓的一个相续,是指在同一个时间当中只能产生一个分别念。当然,不同时间产生很多分别念也是可以的,比如刚刚生起了信心,之后产生了嗔恨心,过一会儿又生起了傲慢心……不同的时间当中,分别念也可以产生很多。但是在同一个时间当中,信心、嗔恨心、傲慢心等很多不同的分别念是不可能产生的。

从无分别的角度而言,眼耳鼻舌身五种不同类别的无分别识可以同时产生。比如花色布匹当中有白、红等很多不同颜色,其中白色也有东南西北以及中间的部分,而缘取中间白色微尘的眼识只有一个。如果说有两个取中间白色微尘的眼识,就变成有两个相续在缘取中间的白色微尘了。为什么呢?因为同时存在两个同类的无分别识就说明有两个不同的相续,比如一个镜子面前放一个瓶子,在这个镜子里只能显现一个瓶子,不会显现两个;如果有两个镜子,瓶子就会在两个镜子当中同时显现。同样,众生如果有两个相续,外境上的一切特点可以在这两个相续当中同时显现;而在一个相续中,外境所取是一个,能够显现的有境也只有一个。(源自《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颂词7

由根缘境时,若于过去境,

意缘而证知,则自以为乐。

7-1消文释义

由五根缘五境的时候,如果对于前一刹那已经灭的境,后一刹那以意识来缘取而证知的时候,则只是自己的分别念认为是快乐而已。(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7-2本颂重点、难点

1、“根缘境”是因,以意识缘取后产生快乐,是果。因和果不可能同时存在,故我们所认为缘对境产生的快乐,只是对过去境的回忆,只是凭自己的分别念认为是快乐而已,不是真实的快乐。

2、在无分别识前,只要同时显现就肯定不是次第显现,如果是次第显现就不可能同时显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有的时间、方位、处所都会毫不混杂而显现,绝对不会错乱执著。而在分别念面前,今天可以执著明天的对境,也可以执著过去就是现在。

7-3思维讨论

若所依境非实,那贪嗔等烦恼是如何生起,又如何能断除呢?

提示:由于烦恼所依境无有实义,同一境前不同人会生不同烦恼,依此可见生起烦恼的主因是有情相续中的非理分别妄计。大疏中云:“贪欲嗔恚痴,从诸分别生。”既是分别妄计,烦恼也就完全可以断除,因有情内相续中的分别,是一种不符合诸法真相的非理作意,是虚妄地计执。这种妄计分别,就像将花绳看为毒蛇一样。于黄昏时,误将一团花绳看成毒蛇,此时于内心虽计执地上有毒蛇,而实际上并无毒蛇,只是因错乱意识而执为有,如果断除这种偶然而暂时的错误意识,那就不会再生起执有毒蛇的念头;同样,内心若不分别妄执,不分别他人是亲友或仇敌,是可爱还是可恶,贪嗔等烦恼也不会生起。

而在真实义中,并不存在任何分别戏论,因而现见诸法实相的智者,绝不会于清净心性法性中生分别执著,而将真实义说成是分别,以此也就不会有烦恼的生起。《六十正理论》中云:“世间无明缘,是佛所说故,此世谓分别,有何不应理。”一切智智的佛陀说过,世间内外诸法皆是以无明为因缘而生起,因而说世间万法是分别妄计,有何不应理呢?世间诸法因分别而有,修行者若能认知实相,安住于清净心性法性中,于任何境也不会生起非理作意分别,以此也自然能断除贪嗔等烦恼。(源自上师《四百论广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