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41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上节课讲到,所有安乐可以归纳为身乐受和心乐受两种,世间的一切乐受,实际都是痛苦伪造的而已,自相的快乐少许也不存在。

破自相身乐之能立分二:(一)破五境聚合是能立;(二)破每一境是能立。


上节课分析了第一个科判,告诉我们同一相续不可能同时感受五种对境(即色身香味触)的快乐;本节课接着分析每个对境单独带来的身乐受也只是依赖根、境而假立的,具体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A、由于根、境是相互观待而安立的,实际的体性并不存在,因此依赖根境的身乐受也是假立的,并无自相。(详见颂词1)

B、通过分别遮破识、境和根的自性成立,从而遮破身乐受的自性成立。

1、首先,遮破识自性成立。

识是依缘而生的,如眼识依靠眼根与色境二者才能产生,其他识的产生也是如此,因此识的自性不成立。(详见颂词2)

2、其次,遮破境自性成立。

一切对境在过去、未来和现在三时都无有自性,因此识的自性也不成立;接着以旋火轮为例,说明根能对本不成立的现在对境执着为成立,对实际是颠倒迷乱所现的刹那性的相续与多体聚合生起有实法的心。(详见颂词3)

3、最后,遮破根自性成立。

1)作为根、境之因的大种无实有自性,因此四大种聚合与分开的根、境也不成立自性。(详见颂词4)

2)进一步遮破四大种的自性成立。(具体分析详见学习笔记第12课、第13课和第14课)。(详见颂词5)

3)由于聚合始终不存在真实的外境,所以果色——五根及五境等的法相也只是对聚合假立的。(详见颂词6)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此即由一根,了知一对境,

境无根亦无,根无境亦无。

1-1消文释义

在这个世界上,诸如由眼睛一个根来认知色法一个对境,色境不存在,眼根的对境也就不存在,色境也同样会因为有境——眼根不存在而不存在,单单是相互观待而体性并不存在。

由于无有体性,所以由它所生的身乐受也只是依赖根、境而假立的,并无自相。(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科判分析

本颂通过分析根、境是互相观待的,直接遮破依赖于根、境的身乐受的自相成立。

1-3本颂重点、难点

1、凡夫人一般认为外境会一直存在,睁开眼睛就能看到外境;即使闭上眼睛,虽然没有看到外境,但外境是一直存在的。因此,对“根无境亦无”可能难以理解,本课后面将引用上师在《中观庄严论释》讲解中的教言来帮助大家思维、理解。

2、凡夫众生的习气根深蒂固,一直认为外境在心识以外存在,比如我虽然在经堂听课,没有想自己的房子,可是房子肯定在经堂外面存在,而我的心识在经堂里面思维法义,这就是我们的习气染污所造成的。就像做梦时执著自己的房子,并且认为房子真实存在,可是对梦境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房子根本没有存在过。然而梦中确确实实有一间房子存在,这就是迷乱习气导致的。比如看见一个人,有人说此人庄严、有人说此人丑陋,外境如果真正实有,并且识也亲自领受此外境的话,就不应该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正因为外境并非真正实有,识在判断外境时,每一个人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源自上师《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1-4延伸法义

唯识宗是如何在名言中建立外境根本不存在的观点的?

提示:站在唯识宗的观点来讲,建立能取所取非异体,全部是心的一种显现。他们最主要的依据是什么呢?即是一切显现在明知之识的本体中产生的“明知因”与“俱缘定因”。

当然,胜义中一切都是不成立的,但在名言中应该以唯识宗的观点来建立外境根本不存在,这一点通过明知因和俱缘定因完全可以证明。

比如我们见到蓝色的布匹,蓝色布匹与取蓝色之识二者实际是在同一个时间当中成立的,这一点是怎样安立的呢?此二者在同一时间以正量而缘,并非偶然性而是绝对遍或决定性的。

有些人会想:我在没有见到的时候,蓝色的布就是本来存在的。

其实这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想象而已,蓝色布匹的存在与眼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为在未见到它之前,仅仅以语言根本无法证明它存在。所谓明知因与俱缘定因的推理方式到底是怎样的呢?以俱缘定因来推理,对境蓝色与取蓝色之识(有法),非为他体(立宗),必定俱缘之故(因),如现二月(比喻)。也就是说,蓝色与取蓝色之识是一味一体的,必定是同时缘取的缘故,如同捏着眼睛的时候见到二月,实际唯一只有一个月亮,真正的月亮相当于我们的识。从明知因的角度来推理,对境蓝色(有法)不存在(立宗),以心中明现故(因),如同梦境(比喻)。

同时缘这一点虽然可以决定,但以此又如何能够成立境与有境二者为一实体呢?

任何法如果不是一实体,就必然是异实体,对于实体互异的法来说,显然不能运用这一推理,就如同蓝色的本性不是黄色、黄色的本性不是蓝色一样。然而,在见到蓝色的同时,识必定是存在的;如果未见到蓝色,取蓝色的识也必定不存在,所以,取蓝色的识与蓝色的外境决定是一体的。

如果是异体,也只能偶尔性才同时缘,通常缘一者的同时不一定也缘另一者,而蓝色与取蓝色之识二者始终也没有不缘另一者而放任自流地缘一者的可能性。比如说红色的柱子,只要我的眼睛见到,红色的柱子必定存在,不可能只有取红色柱子的眼识而不存在红色的柱子,或者红色的柱子存在、取红色柱子的眼识不存在,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总而言之,“俱缘定因”等建立二取同一实体的一切理论,归根到底的落脚点就是:只要在眼识等任何一个根识前显现,必定与识一味一体,如果不是识,所谓的领受外境也就无法成立。(源自上师《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颂词2

犹如依父母,方说出生子,

如是依眼色,方说产生识。

2-1消文释义

如果对方说:境、根自本体存在,因为它的果——识存在之故。

驳:事实并非如此,犹如依靠父母才说儿子出生一样,依于眼根与色境二者才说产生眼识,因此识自性不成立。(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难点

1、本颂以父母与孩子是相互观待而安立,因此自本体不成立为例,说明依于眼、色的识也无自性。

此处推理方法是依据中观五大因之一缘起因,即依缘而生的一切仅是依缘假立、自本体不成立的道理。

2、本颂是以眼识为例,其他所有识也可以如此理解,都是依缘而产生的。

(颂词2-3)延伸法义:何为缘起因。

提示:因缘聚合时,一切万法可以现见;因缘不聚合时,则见不到任何一法,故诸法在名言中虽有显现,但实际上是虚假的,就如同影像一样,怎会有真实性可言呢?

这种观察本体皆空的方法,叫做大缘起因,在中观五大因中是最殊胜的,故又被称之为“因王”。依靠大缘起因来进行观察,无论是因是果,没有一个不能遮破的,统统能抉择为空性。(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颂词3

过去未来境,有根无外境,

此二别无故,现在亦无境。

犹如眼错乱,能执旋火轮,

如是依诸根,能取彼对境。

3-1消文释义

如果对方说:识自性存在,因为它的对境存在之故。

驳:具备有为法法相的一切对境,要么是过去要么是未来,由于具有识的时间已经过去或得不到的缘故,而不超离过去与未来二者,故而无有自性。

现在也同样无有,因为现在如果在过去与未来的时间不存在,那么就有不观待这两者的过失,而不观待过去与未来的现在不可能存在。由于观待的缘故,应成在有过去、未来时存在,如同长与短。如果这样承认,则由于现在不成立除过去与未来两者以外的他体,具有根而无外境,尔时,现在的对境也同样不存在。

因此,识自性不成立。

如果对方又说:现在的识缘取现在的对境,因此根、境、识三者真实存在。

驳:这种观点不成立,因为,能推翻实执相续趋入的理由是这样的,比如,由于眼睛的错觉而将对境火烬前后诸多刹那误认为是一个,能将本不是这样圆形轮子的虚妄之相执著为一个轮状物,这虽然不是现在的本体,却于现在显现为一个,因为分开的每一个本体都不成立的缘故,现在的旋火轮不成立是一体。

同样,一切根也并不是现在的本体,然而于现在显现,于是便能对本不成立的现在对境执著为成立,对刹那性的相续与多体聚合,生起一个有实法的心,这仅仅是颠倒迷乱所现,实际上境、根、识何者也不成立一体与多体。(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难点

1、人们一般认为外境自性存在,用眼识去缘外境就能产生真实的快乐。本颂以理遮破外境的自性成立,即通过分析外境于过去、未来和现在三时均不存在,因此对境无有自性。

过去的境已经过去,未来的境还没有产生,这还比较容易理解,难点是分析现在的对境也不存在。“现在”的概念比较模糊,可以认为今生、今天是“现在”,此处定义“现在”为当下的刹那。

颂词中“此二”指过去和未来,“此二别无故,现在亦无境”,指现在不是独立存在的,是观待过去和未来的时间安立的。否则的话,现在就会成为不观待过去和未来的独立的法,在这现实当中是无法找到的。

2、以眼睛会将旋转的火烬错认为轮状物(旋火轮)的例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依诸根,能取彼对境”,即对本不成立的现在对境执著为成立。

3-3相关教证

《中观四百论》中云:“于相续假法,恶见谓真常;积集假法中,邪执言实有。”

3-4思维讨论

为什么凡夫对刹那性的相续与多体聚合会产生其为有实法的心?

提示:虽然一切法皆是缘起无有自性,然而为无明愚痴障蔽的有情,就像患黄疸肝病者将白色海螺见为黄色一样,或像黄昏时将花绳误认为蛇一样,将一切法执为实有常存。虽然白海螺非是黄色,花绳非蛇,人们仍会错乱地见到黄色、蛇相;同样,诸法虽然了无自性,以错乱邪执因缘,有情也会不断现起成实常执。

一般来说,诸有为法在凡夫有情前,会显露出一种相续假象,比如说昨天今天明天、西山旁边流淌着的色柯河等等,虽然它们各个刹那都有其不同的名言本相,然有情以恶见故,执这些不同的现象为一相续,为真实恒常之法。这些恶见,有些人是因为智慧低劣,完全没有对相续假法作观察,虽未真正见到诸法常有,而以迷乱习气现前恶见;有些人是因为串习外道遍计恶见而执为常有。

同样,对那些积聚假法——由众多支分或说因缘积聚形成的假名法,比如说瓶子、车、房屋等,各由众多别体支分聚合在一起,本来无有任何总体存在,而人们以邪执故,在心识中以语言分别安立种种概念名称,然后强加于聚合上,并执这些积聚法的总体真实存在。(源自上师《四百论广释》)


颂词4

诸根及诸境,许是大种性,

大种各无境,此等实无境。

4-1消文释义

如果对方说:根、境自性存在,因为它的因大种存在之故。

驳:对于眼等诸根与色等诸境,如果均承许为一切大种之果的自性,那么四大聚合与分开自性成立的外境是不存在的,这一点前文中进行分析已经证实它们无实有。

因此,这些大种实际上绝不存在自性成立的外境。(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本颂重点、难点

本颂通过分析根、境的因大种无实有,从而遮破根的自性成立。

对境与有境大种及大种所造等现为有实法的这一切尽管在习气熏染的迷乱者前现为真实,但于胜义中,显现形形色色的万法均不真实,如同梦境,依靠近取因、俱生缘已经形成,但不存在实法,如同虚妄的幻术,从本性而言即是空性。

4-3延伸法义

很多人会想:我眼睛明明看见柱子在外面存在,它是无情法,为什么说它不存在?

从因明的角度来讲,外境和心识之间属于彼生相属的关系,也就是说,依靠外境的所缘缘产生眼识。我们曾经说过:根的增上缘、外境的所缘缘以及作意这三种在一刹那间具足时,第二刹那间可以产生识。但这只不过是未经观察的一种说法,真正来讲,单单依靠火中产生烟一样的彼生相属,是根本无法感受外境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依靠外境和眼根产生眼识,如果识和外境是彼生相属,而外境可以被眼识见到,那么,同时的眼根也应该被眼识所见。因为眼识与它的因之间是彼彼所生的关系,既然如此,外境是产生眼识的因,所以可以见到,同样,眼根也是产生眼识的因,为什么不能见到眼根?应该可以见到。

在未经观察时,我们可以说:你也见到了这个瓶子,我也见到了这个瓶子。大家都认为,这个瓶子不仅在你的眼识中显现,也可以在我的眼识中显现。实际上,《量理宝藏论》中说:自己面前显现的唯一是自己的对境,而不会成为他人的对境。这一点通过镜子的比喻可以了知,两面镜子中显现的瓶子虽然行相基本相同,但是不是一面镜子的行相到了另一面镜子里呢?根本不是。这一点只须稍加观察便能了知。

所以说,外境根本不可能真实存在,否则,识与外境就成了毫无瓜葛。这样的外境能否与识成为同体关系?肯定不可以。如果二者成为同体相属,要么识变成无情法,要么外境变成有情心识,这样肯定是不合理的。那这样的外境与心识可不可以成为彼生相属呢?在未经观察的时候可以,真正观察就会发现:产生这一刹那眼识的外境如果已经灭了,则不是此眼识的对境;如果未灭,就不能产生此眼识,因此也不合理。

最合理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外境不存在。外境不存在的话,名言中的见闻觉知都可以合理安立,否则一切都不合理。(源自上师《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颂词5

大种若各异,无薪应有火,

和合成无相,其余定如是。

5-1消文释义

如果认为,所有四大种的两种情况各自本体真实分开,互不观待,异体存在,那么就成了无有因之薪柴而有果之火存在。

如果承许合而为一,则应成各自法相不复存在,原因是,犹如没有认定有热性就不知这是火一样,法相混杂以后势必导致四大种的名言不存在。对其余三大(进行观察)也必定会有这样的过失。(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科判分析

1、本颂遮破大种的自性成立,详细分析方法见学习笔记第12课、第13课和第14课。

2、如同火是依缘而生一样,其余三大种也都需要依于各自的法相、四大种相互观待而安立,因为热不存在,所谓的冷就不可能立足。我们应当知道,如同长短一样,缘起而生并不是由本身形成的道理,因为互不观待而说有无离不开常断。依缘而生中的“依”与常边相联(与常边相联,是指在世俗中缘起显现不灭),而遣除断边。

5-3相关教证

教证:如云:“何者缘起生,汝许为空性,无有自主法,汝狮吼无比。”

5-4延伸法义

何为缘起空性?

提示:佛陀已经言说:依靠此法产生彼法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生的法(指彼法)实乃空性。《大宝积经》和《杂阿含经》里都讲:“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其实缘起有两种:一是依靠此因产生彼果,就像种子和苗芽一样;二是依靠此法成立彼法,即互相观待而有,就像东方和西方、人和动物、左和右等一样。但不管是依靠此因产生彼果,还是观待此法而有彼法,实际上因缘而生的法绝对是空性。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依靠因缘而生。《大智度论》里讲:“一切诸法,因缘生故,无有自性,是为实空。”其意是说,一切法都是依靠因缘而生,所以根本不会有自性,绝对是空性。(源自上师《缘起赞释》)


颂词6

大种二相中,无境聚无境,

聚合无境故,色法实无境。

6-1消文释义

正如刚刚所说的那样,所有大种在分开与聚合的两种情况下均无有自性成立的外境,因此聚合本身也无有自性成立的外境。由于聚合始终不存在真实的外境,所以果色——五根及五境等的法相也只是对聚合假立的。

可见,如果在真实义中衡量,则自性成立的外境丝毫也不存在,因为具有虚无缥缈经不起分析的法相。(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2本颂重点、难点

通过前一颂遮破大种的自性成立,成立外境也不存在自性,得出果色——五根及五境等的法相也只是对聚合假立的,如此遮破身乐受有自性的分别妄念

6-3思维讨论

很多人可能会想:我昨天去龙泉水打了水,等一会儿我也要去,明天还是会去,此时如何理解外境没有自性成立呢?

提示:《量理宝藏论》中说,不仅真相唯识,假相唯识也承认,习气比较稳固的时候,今天现前、明天也会现前。做梦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模一样的经堂,今天也能梦到明天也能梦到。前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特别奇怪的梦,好像我一个人跟好几个人比赛,大概有三天多的时间,一直在路上跑,当时跑得也是特别快。上师如意宝也讲过,他当时喝一碗茶的时间,在梦中也可以有一辈子。

所以说,现在见到的山河大地以及真正感受的很多法,其实全部是一种稳固的习气显现(全知麦彭仁波切在《释量论大疏》中说:按照唯识宗的观点,虽然并不承认真正的外境存在,但暂时来讲,习气稳固而显现的外境是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自己的习气变现的,仅仅是有些习气稳固,有些习气不稳固而已)。对于这一点一定要通达,否则,对无上大圆满的《普作续》、《胜乘续》,以及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胜乘宝藏论》和《法界宝藏论》中所讲的道理也难以理解。(源自上师《中观庄严论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