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42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现在继续学习第四品——国王行为之“学修解脱道”部分。

在“国王行为”的前面部分,龙树菩萨宣说了既不失国政也有助于正法的方便方法,接着分析了根、境、识等快乐之因无有自性的道理,由此遮破了自相快乐的存在,以消除我们对乐受的实执。

本节课接着直接遮破自相乐受的本体和痛苦自相的自性成立,教诫我们苦受、乐受连同对境等都不成立自性。因此,在认识到受无有实质之后,我们应该通过实际修习而舍弃爱,如此就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龙树菩萨进一步教诫我们,想要获得解脱,就需要证悟无明之对治——空性。在本节课最后一个颂词中宣说了大小乘之差别,由此引出“制止舍弃大乘法藏”的内容。


本节课具体宣说内容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A、上节课从产生乐受之因的角度,遮破了乐受的自相成立,本颂则从快乐之本体入手,进一步遮破快乐的自性成立。(详见颂词1)

B、以义理遮破痛苦自相的自性成立。(详见颂词2)

C、宣说在遮破苦乐受的自性成立之后,通过修行能获得的果

1、了知苦乐受无有实义之后,就会断除贪乐避苦的爱执,也就不会再积业,从而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详见颂词3)

2、证悟空性之有境心也是观待而安立的,无有体性,进一步破除我们的实执。(详见颂词4)

D、辨析大小乘之差别

1、在了知自相的受(爱的对境)不存在之后,通过进一步修行,就可以断除投生轮回之因而获得涅槃。(详见颂词5)

2、小乘通过灭尽业和烦恼,可以获得无漏涅槃的自利安乐;大乘菩萨以智慧解脱所取能取,唯以诸多善巧方便与大慈大悲的驱使,乃至一切有情没有获得菩提之前一直于三有中受生。(详见颂词6)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识受想及行,一切皆如是,

各体无境故,胜义中境无。

1-1消文释义

如果对方说:由于受与识、想、行一起产生,因此自性存在。

驳:即便如此也无有自性。识、受、想、行一切都是方方面面聚合的,自性不成立,各自分开也是同样,因为在胜义中本性不成立这一点已经抉择完毕。具有乐受在真实义中都不存在实有的外境,受仅仅是分别而无有自性的体相,犹如虚空。(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了知受、识、想、行的含义。

所谓“受”,即苦受、乐受以及不苦不乐的中等舍受;所谓“想”,如《集异门论》云:“何等为六?谓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如是名为诸所有想。”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人的思维、想象、概念、观念、分别念等等,甚至包括无色界的禅定等持以及色界的分别念等等;所谓“行”,乃色、受、想、识四蕴以外的一切有为法,也即除了受、想以外的一切心所相应行与得绳等不相应行;所谓“识”,指六种识聚或八种识聚。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有些论师还加上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样一共为八识。(源自上师《心经讲记》)

1-3相关教证

《无尽慧经》中云:“受谓耽著……直至受谓分别之间。”

1-4思维讨论

如何分析六根、六境、六识无有自性?

提示:佛教中说,所有的法都需要依靠微尘而成立,如果了知了微尘不存在的道理,内外等一切诸法会很容易通达为空性。当然,如果按照《大圆满心性休息》的观点,首先抉择万法唯心,最后对心识进行抉择,这样也很容易证悟空性。

微尘不存在的缘故,五根五境也就不可能存在,以五根作为增上缘、五境作为所缘缘,所产生的眼识、耳识、鼻识等五种识也就根本不能成立。既然如此,心识的前刹那无间产生后一刹那的等无间缘也就根本不会存在,如此一来,以法为对境的意识或者说依靠等无间缘建立的意识显然无法被证明为成实。《俱舍论》中说,前面六识灭尽的刹那,无间产生之法称为意根。如果真实通达了一切万法微尘许也不存在这一道理,那么,五根、五境乃至五识均不存在,如此一来,第六识亦将不复存在,那么,六识灭尽刹那无间产生的意根也就根本不可能存在。

同样,被称为成住同质(生、住、坏、灭同时同体之异类法即称为成住同质,比如火与火的热性,火在产生时热性也同时产生,安住时也同时安住,毁灭时同时毁灭。)的受、想、行等,由于所有的识不存在,与其同体之法也同样可以成立为无有自性。

而小乘所讲的十四种不相应行(得、非得、同类、无想、无想定、灭尽定、命、生、衰、住、灭、名称、文字。)或者《大乘阿毗达磨》所说的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虽然它是除有情法与无情法以外的一种有为法,但也是依靠色法和心法产生的,如果色法与心法都不存在,所谓的不相应行也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了。实际上,不相应行只是心的假立,并非真实成立。

有部宗所承认的无表色,由于是依靠地水火风四大种成立的,既然地水火风等所有微尘都已经剖析完毕,无表色不成立的道理也就显而易见了。而虚空原本就不是微尘组成的法,在遮破微尘的此时,任何人也不会执著虚空为实有。

上述对于六根六境六识无有自性的道理已经作了详细阐明,而自宗所承许的十八界当中已经包括了所有的有为法和无为法,这样一来,依靠微尘无有自性这一道理,佛教所许的十八界所摄的一切万法都可以抉择为空性。(源自上师《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颂词2

犹于苦伪造,真乐起我慢,

如是于乐毁,痛苦亦起慢。

2-1消文释义

如果有人认为:快乐虽然不成立,但痛苦自性成立吧。

犹如痛苦伪造,使得苦受稍有减退的时候,真正会以认为自相安乐的我慢或执著相而迷醉。同样,当快乐被击得粉碎,无有丝毫明显的快乐,处在自相或者自性成立的痛苦中也会生起我慢及想要离开的爱著,而有实法的本体丝毫也不存在。(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难点

1、遮破痛苦自相的自性成立,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

1)苦乐是相互观待的法,并且因也不固定:比如,依靠同一个太阳会生起热乎与遣除严寒的温暖的两种快乐;虽然当听到某一个声音而感到恐惧、痛苦,当习惯以后也会产生欢喜。而如果痛苦存在自性,则只会恒常感受痛苦,不会由苦转为乐。

2)轮回有情感受的苦乐无恒常、无自性,甚至在名言中也没有定准,而是交替出现,如同被藤皮所捆缚的人在太阳下晒(感受苦受)和被雨淋(感受舍受或者乐受)的感受一样。

3)一者感受痛苦而对另一者来说却现为快乐,如果苦乐各自的本体成立,就不该变成这种情况。

2、虽然苦、乐都无有自性,但乐受和苦受的产生还是有所不同的。

快乐是痛苦伪造的而已,自相的快乐永远不可能独立自主存在。在快乐力量薄弱的阶段,无需假立就会生起痛苦之心,因此自相苦受存在,就像观待长而生起短的心一样,只是在痛苦之心稍处低落期间似乎显现快乐而生起乐心而已。

2-3相关教证

如云:“蛇为孔雀快乐生,习毒毒成营养素,骆驼口中之荆棘,成为尤其欢喜因。”

《摄正法经》中云:“如是菩提果,寂净光明性,通达此受者,正念如是住。”意思是说,受与受者是缘起空性。

2-4思维讨论

选择自己或者众生正在感受的某个痛苦进行分析,观察其是否自性成立?

提示:从痛产生苦的因、缘或者生住灭的角度进行思维。


颂词3

现无体性故,舍弃值乐爱,

及离痛苦爱,见此而解脱。

3-1消文释义

如上所述,受连同对境体性都不成立的缘故,通过修习它的意义而舍弃值遇快乐的爱与想离开痛苦的爱,断除了爱就不会再积业,也就可以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这也是通过现量见到远离一切戏论边甚深缘起之义并经久修行串习,断除二障而解脱的。(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断除了爱,就可以从轮回中获得解脱,想要明白其中道理,需要了知十二缘起支。

下面依据上师《中观庄严论释》讲解的内容予以简单介绍:

十二缘起支:1)无明,也叫痴心,即是直接与觉性智慧对立的违品——愚痴心所。2)行:主要是从积业的角度来讲的。3)识:由行在识上熏染习气,一旦现前便能形成果之识。4)名色:依赖识形成四名,也就是指凝酪等五种胎位。5)六处:依靠名色而产生眼、耳、鼻等内六处。6)触:内六处中有任何一种存在,也就必定会产生值遇六境的触。7)受:一经接触,必定生起苦、乐与等舍的感受。8)爱:由于出现了受,作为凡夫来讲也就不可能无动于衷,由此出现愿意接受的爱以及不愿接受、想要逃离的爱。9)取:由于生起了爱,对快乐的对境便会尽心尽力去追求,对不喜欢的对境也会尽力逃避。10)有:在取的过程中,就像世间人一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便开始造作各种各样的业,依靠这种业在三有中不可能脱离,虚幻的业不中断,死后就会继续结生。11)生:所造之业不可能虚耗,必定会随着善恶之因投生到善趣或恶趣。12)老死:从出生时起,便存在相续逐渐变异的老。

因此,断除了其中的爱支,就能从轮回中出离。

3-3思维讨论

如果有人问:轮回的因还有无明愚痴和无始以来众生所造的业,为什么单单说轮回的因是爱呢?

答:无明就是指不明知无我的愚痴,从总体上讲,这样的愚痴确实是轮回之因,十二缘起中也将它放在最开头,那法称论师为什么不说它是集呢?因为它跟爱比较起来,爱的作用更大。或者说无明是总因,相当于种子;爱是近因,相当于水。在爱水滋润下,无明种子才能生根发芽。昨前天我讲过,若对地狱特别贪爱,无明种子马上就会变成转生地狱之因;若对人间特别贪爱,无明种子马上就会变成转生人道之因。正因为爱能不间断直接引出后有之相续,而无明却起不到这个作用,我们才说集指爱。

另外,爱是后有之等无间缘的缘故,唯一说爱是因。在我们的相续当中,无明已经存在无数时日,但下一辈子要变成旁生等,还是爱在起等无间缘的作用:若相续中有对旁生道的爱执,在心识离开身体时,就会无有任何阻隔地变成旁生。所以才说爱是轮回之因。打个比方,裁缝虽然具足做衣服的所有布料,但要让它变成衣服,还需要针、线、缝纫机等,若没有这些,衣服也做不成。同样,虽有无明,但若没有爱在中间连接,也不可能有后世。因此,十二缘起中也讲斩断爱取就出离轮回。

为什么不说业是轮回之因呢?虽然业很重要,造善业转生善趣,造恶业转生恶趣,但单单有业也不一定马上变成某类众生。比如,我有转生天界的业,但要真正转生,还需要爱来滋润,若没有爱,也不一定马上转生。也就是说,有了业这一种子,再加上爱这一近因,就能产生真正的果。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是这样,虽然有业,但若没有爱,最后也不一定实现。比如,我有变成国王的善业或福报,本来可以统治一个国家,但若没有当国王的爱或兴趣,也会将之抛弃。如释迦牟尼佛、阿底峡尊者、静命论师等许多王子,都舍弃国政而出家。若将贝壳看作银子而贪执,虽然是假的,也会攫取;若没有贪执,就会舍弃。当然,这里所谓的爱,并不仅仅是世人常说的爱情,它包括对一切人事物的执著、贪爱。若一个人对动物执著,比如有些军人既拿枪杀害敌人,又对身边的小狗、小猫等有悲悯心,以杀生的恶业和爱的混合作用,将来也有可能变成旁生,因为杀生本来也是要堕入恶趣的。(源自上师《释量论·成量品广释》)

3-4延伸学习

《中观宝鬘论广释》中旁述了对一些错误观点的回答,此处予以列出:

1、有些人说:所谓“一无所见”即见真如,难道不只是假立的吗?

说“见到真如”,这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理解的词句,而并非承认以所见能见的方式真实成立。

2、如果对方又问:倘若无有所见能见,那么由何者见什么呢?

如果说圣者的入定证悟空性的智慧在名言中也消失,去除无明的明觉也不复存在,则纯属颠倒邪说,如同顺世派所许一样成了诽谤,这就如同承认冰融化后消失水也不存在一样。

另外,见胜义谛的心也并非成为胜义谛,而二取显现已全然隐没,仅仅是将在实相胜义谛无有二取显现中入定的心各别自证智慧称为见无生真如义而已。

3、有些人这样承认:凡夫修胜义谛是依靠二取分别心,因而是“总相”。

将所谓的总相作为对境而护持,这种修行在修行高低、显现、定解方面有真假的差别。圣者入定无为法自然智慧本身与对境胜义谛成为一味一体后,不离开虚空般的境界也安立为现量见到的名言,因为并不是像睡眠与昏迷那样。也就是说,法性不存在前后刹那的顺序,因而与之无二的智慧也无有次第,息灭一切戏论。于此只是说无有二取显现,而真正不存在一切二取相只有在佛地,因为在佛地已灭尽了二取的习气。


颂词4

若谓谁见心,名言中说心,

无心所无心,实无不许俱。

4-1消文释义

假设对方说:如果心心所、所领受能领受一切都无有体性,那么由谁来见心呢?因为,如果心也是所知,则必然可见。

驳:说体性不存在并不是破名言,因此在名言中足可以说“我的心这样这样,他的心如此如此”。因为这并不是真相,心也是观待而安立的缘起。心所不存在心不会生起,无有心也不会生起心所,可见实际并不存在体性成立的情况。也并不是由心本身见到心本身的真相,因为自己不会对自己起作用的缘故。再者也不承认两个心同时一起产生。(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本颂重点、难点

1、由于凡夫我执习气强烈,即使在讨论证悟空性的话题时,也非常关心由何者来证悟空性。下面引用上师在讲解《圣般若摄颂》时的教言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本颂:

至于一切万法的空性本体,它不可能住于五蕴上。如果真的能住,要么与五蕴一体、要么与五蕴他体,但因它非实有、不可缘、得不到的缘故,所以不可能与五蕴一体他体的方式来存在。既然如此,那也不可能住于色蕴(指五根、五境、无表色十一种色法)上,也不可能住于快乐、痛苦等受蕴中,同时也不可能住于想蕴、行蕴及识蕴中。

如果我们能按《中论·观五阴品》所讲那样,详详细细用智慧来作观察,就会了知五蕴所摄的一切法根本没有实有的本质。既然实有的本质得不到,那无实、无缘的空性本质能不能得到呢?也得不到。因为,有和无实际上都是边,皆非究竟。

因此,菩萨在行持般若波罗蜜多时,就不可能住于五蕴。那是不是完全都不住呢?也不是。实际上他安住于一切万法的本性中,也就是说他不住于显现而住于本性。因此《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说:分别念并非智慧,它的本体才是智慧。大家经常说明心见性,实际上所谓的本性就是我们现在正在起心动念的这个心的本体,而开悟的境界也不离开它。至于贪嗔痴等分别念的现相部分,禅宗和密宗都不认为它们是真正的智慧。为什么呢?比如大海里面起现波浪,虽然波浪的本体是大海,但波浪是不是大海呢?不是。所以只能说大海的波浪,而大海并不是波浪。本颂也讲不住五蕴而住它们的法性,其实这就是真正行持般若波罗蜜多。

2、喇拉曲智仁波切在《中观宝鬘论广释》中也驳斥了“以所谓的名言来见心心所合情合理”的观点:假设前面产生的“快乐的心”是常有,那么后来出现时也将见到,如果没有常有的心,又见什么呢?由于一起产生的事物会立即坏灭的缘故,所缘与能缘不存在。也有解释说:由于无有本体的缘故,不承认不相观待而俱生的情况。

4-3思维讨论

深入思维本颂内容,并反观自心是否实有存在。

提示:无垢光尊者在《三休息》中经常讲:“过去心”跟昨天的梦没有差别。前一刹那的心,现在一丝一毫的痕迹也没有,留下来的只是忆念,而不是过去心的本体。如果过去心的本体现在仍在,则成常有的过失。“现在心”也不可得。现在这颗明明清清的心,如果观察它的颜色、住处、形状,是根本找不到的。“未来心”是未生之法,根本没有本体。如果未生之法现在可以得到,那完全不存在的法也能得到了。

用密宗窍诀来讲:过去心不可得,应该找心的来源;现在心不可得,应该找心的住处;未来心不可得,应该找心的去处。

总而言之,这里是以“不可得”的理由来抉择心性。不仅心性如此,一切万法莫不如是,因为万法皆由心造,心不可得,万法本性也不可得。

以前我看到《金刚经》的这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时,总觉得其涵义特别殊胜,跟大圆满没有两样。因此,大家也应该经常观心,这里面有很甚深的窍诀!(源自上师《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颂词5

如是真如中,知无众生已,

犹如无因火,无住取涅槃。

5-1消文释义

上文中已阐述了爱的对境——自相的受不存在,诸如此类在真如中,于受等坏聚五蕴假立的有情或人我仅仅知道轮回的根本——俱生坏聚见无有独立自主性还不足够,在认识到无有自性成立的真义并且了达一切蕴均非恒常后,再进一步修习,结果犹如无有因(薪柴),果(火)不存在一样,投生世间的因——无明我执所生的一切业前世已灭尽无遗,且引生后世的因——新积的业不存在,再加上依处或所依蕴不存在,由此无取而获得涅槃。(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本颂重点、难点

1、“无因火”,指薪不存在,火就不会产生。以此比喻投生世间、引生后世的因不存在,就会断除轮回。本颂主要详细宣说了受是爱的因,爱则是引生有的主因。

2、喇拉曲智仁波切在《中观宝鬘论广释》中进一步论述了依靠证悟无我智慧断除我执的教理证:

《释量论》中云:“无明乃有因,未言唯说爱,能引相续故,无间故业非。”认为“我”是我执俱生坏聚见的所缘,如上所述,即是依于五蕴而假立的我。它仅是名称而已,对于无实执为有实的耽著需要依靠证悟无我的智慧加以摈除。《释量论》云:“对境未摈除,不能断除彼。”通过详细分析并加以修习,便能打破坏聚见的执著相及对境。《入中论》中云:“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

由此可知,我执无明一经断除,就不再累积爱恋色等业,从而便获得解脱,这只是声闻缘觉获得的主要解脱之道。声闻部所承认的无我并没有切合真正的要义。正是考虑到这种解脱并不是能断除烦恼的方便,具德月称菩萨才以“缘色转故生贪等,以未达彼本性故”来加以批评。

3、对空性证悟的程度不同,就分出了三种菩提:证悟人无我就获得声闻菩提,证悟人无我的全部和法无我的一半就获得缘觉菩提,而圆满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就获得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三界导师的佛菩提。所以,证悟空性的境界不同,所获得的成就也不一样。(源自上师《圣般若摄颂》讲解)

关于声闻是否完全证悟人法二无我的辩论,上师在《中观庄严论释》讲解中详细做了讲解,有兴趣者可参阅。

5-3法义延伸

为什么小乘行者依靠破除人无我也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提示:因为人我如果断除,便不会转生到三有轮回当中,自相续的一切业和烦恼也会全部断除。

依靠什么方法破除人我执呢?首先必须通达人无我,也就是将自己的我和我所执完全空掉,这时才能断除自相续中的人我。

以怎样的方式来打破呢?大家应该明白,俱生我执的对境就是所谓的蕴,对蕴详细观察,就像《中论》所破斥的一样,完全是依靠因缘假立的,除了一种假象以外,本体丝毫也不存在。很多中观论典当中,首先都会破人我和法我,破人我的时候,最主要就是把蕴破掉。《中观根本慧论》以五相推理来破;《入中论》当中以七相推理进行破斥;《智慧品》是以总的方式对六界进行分析,说明所谓的人我只是一种假象而已;《中观宝鬘论》则从五大和合的角度进行遮破。不管哪一部论典都讲到:只是将蕴的假合执著为“我”,除此以外并不存在真正的我。

小乘行者只希求人我的解脱,对万法皆空的道理并不希求,也就不会现前法无我。当然,此处也是指法无我很微弱的意思。按照《现观庄严论》的观点,尤其小乘缘觉,对能取所取中的一部分所取也已经证悟为空性。有些大乘论典也说,缘觉证悟了部分法无我。在这里,只是从总的角度说,小乘行人并没有圆满法无我。由于法无我不存在,也就不会有遣除所断所知障的情况。应该说,按照小乘观点,所知障并未断除。(源自上师《中观庄严论释》讲解)


颂词6

菩萨具如此,而许定菩提,

彼唯以悲心,受生至菩提。

6-1消文释义

大乘中所说的缘起空性之义,从空基的角度来分,则有十六种,并归纳为四种,地和波罗蜜多等深广见行圆满的菩萨由于具备这样的功德,因而被承许必定获得圆满菩提果。

如果有人问:那么,轮回的因——我执所生的业和烦恼穷尽难道不成了像声缘一样舍弃轮回吗?

答:尽管从自利方面而言获得了灭尽业和烦恼之无漏涅槃的安乐,但菩萨对之也不屑一顾,并如毒般抛弃后,不舍轮回,大菩萨以智慧解脱所取能取,但完全是以诸多善巧方便与大慈大悲的驱使,乃至一切有情没有获得菩提之前一直于三有中受生,犹如日月无有疲厌运行空中、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一般住世。(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2本送重点、难点

重点:此颂词主要诠释大小乘之区别,主要从悲心角度进行了诠释。为加深大家理解,下面引用上师在《般若摄颂浅释》中的教言从词义、本体、作用三个方面对“大乘”进行解释。

第一个是词义——“乘之令众趋涅槃”。其中“乘”是乘骑的意思,意即依靠这样的大乘教法能让无量众生到达究竟涅槃的彼岸。平时很多众生都依靠各种乘骑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诸如车、船、飞机等;同样,依靠大小乘的教法,众生皆能到达解脱的彼岸,只不过它们有究不究竟的区别。

第二个是本体——“此乘如空无量殿”。这以两个比喻来说明:首先是虚空,这是从甚深的角度来讲的,意即大乘教法宣说了二十空性等犹如虚空般甚深的法性,它可以让无数众生趋入解脱的“天堂”。大家都清楚,学大乘的人很容易接受小乘教法或其他教理,其原因就在于大乘教法相当广阔。佛经也讲:佛法如同虚空,它能涵盖一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切众生都有缘分学习佛法。其次是无量殿:大家都清楚,无量殿中有各种各样众生所需的宝藏;同样,大乘教法中,也有很多非常珍贵的广大法门,诸如等持、总持、六波罗蜜多等。所以,众生依靠广大与甚深两者,就完全能得到满足。

第三个是作用——“得喜乐安”。意思是说,依靠这样的大乘能让无量无边的众生暂时获得心里的欢喜和身体的快乐,究竟到达最大安乐的佛地。所以大乘也叫“最胜乘”。

6-3延伸学习

大乘的不共之处。

《经庄严论》云:“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义,建立于大乘。”意思是说,具足七种大义则为大乘:第一是缘大,即大乘的所缘非常广大,它以无量修多罗等广大法为缘;第二是行大,大乘的行为圆满包括自利与他利,也即自己和他人都要度化;第三是智大,即圆满通达人无我和法无我;第四是勤大,即在三大阿僧祇劫当中无间而修;第五是巧大,即既不堕于轮回的边,也不堕于寂灭的边;第六是果大,即让无量众生获得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佛陀的功德;第七是事大(事业大),即在轮回未空之间数数示现大菩提与大涅槃,以让未入道者入道,下下道者趋入上上道,最终获得佛陀的果位。(源自上师《圣般若摄颂》讲解)

6-3相关教证

《优波离请问经》中云:“知此无有自性法,彼等勇士趣涅槃,虽享妙欲然无贪,断除诸贪能调众。”

《经庄严论》中云:“具诸大方便,惑成菩提支,息灭轮回乐,佛子不可思。”

6-4思维讨论

有些佛教徒经常说:“小乘是焦芽败种,不要学,我们应该学大乘佛法。”这些说法有什么过失?请具体分析。

提示:《摄诸法经》中说:“若对如来所说之法,有些作善妙想、有些作恶劣想,即为舍弃正法。”对此大家务必要记住!以前上师如意宝宣讲《弥勒请问经》时,再三强调了这个教证,告诫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不管是辩论还是谈论佛法,或者坚持自宗的观点弘扬正法,在此过程中,千万不能取一舍一、毁谤佛法。如果造了谤法罪,即生中不要说成就无望,反而有堕落的危险。因此,上师如意宝在晚年的时候,特别强调的就是大家不要谤法。

大家平时一定要观察自己的语言,如果对其他宗派实在生不起清净的信心、恭敬心,口里也不要说一些诋毁别人的恶语。如果你以嗔恨心或别有目的来进行毁谤,别的宗派不一定受到太大打击,但对你个人来讲,毁坏了今生,又摧毁了来世。(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