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45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本节课所学内容属于第四品——国王行为之“戊三、学修获得解脱不舍大乘法藏”。

学修获得解脱不舍大乘法藏)分二:己一、学修解脱道;己二、制止舍弃大乘法藏。

制止舍弃大乘法藏分二:庚一、广说;庚二、摄义。

广说分四:辛一、不应舍大乘之理由;辛二、建立大乘是佛语;辛三、小乘中所说大乘道果并非圆满;辛四、宣说三乘之必要。


前面已经学习了“不应舍大乘之理由”,善逝佛陀在大乘法藏中已广泛宣说了菩萨的二种资粮,如果因自身孤陋寡闻而断言诽谤大乘,将使自他堕入恶趣而感受被火焚烧之苦果,实在是可悲之处。本节课“建立大乘是佛语”,龙树菩萨通过宣说大乘法藏无有少许过失和大乘的摄义,建立大乘为佛语,并教诫需接受圆满宣说大菩提道之大乘并了知佛之圆满殊胜性,具体内容如下:(详见坐标科判)

A、宣说波罗蜜多之行

1、佛在大乘法藏中已经圆满宣说菩萨行(可归纳为摄受共不共所化众生的六度万行)的体性,因此大乘丝毫也不会存在邪说谬论的成分,应当视为正量。(详见颂词1)

2、大乘的法义简明扼要可以归纳为六度及其作用。(详见颂词2)

3、小乘法藏中佛陀所说的圣教连同地道的安立等一切法义也无余包含在六度当中,大小乘法藏只是佛陀针对所化众生根基的不同,为一个目的而宣说的,由此可见,大乘法藏依教理成立是佛语。(详见颂词3)

B、对佛陀在菩萨乘法藏中所宣说的无上菩提大道福德智慧二资粮的完整自性不能理解,致使诸愚盲者不接受而诽谤,教诫我们需接受圆满宣说大菩提道之大乘。(详见颂词4)

C、如果诚信佛陀色身与法身的无量功德,那么对产生这些果的因——甚深二资粮也必然会坚信不疑,也就必然对宣说圆满因果的大乘经论诚信而断除诽谤。

1、佛陀亲口在大乘中宣说了佛果功德的无量无边,希望对作为因的大乘法也堪忍接受。(详见颂词5)

2、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与智慧第一的舍利子连佛陀单单的戒蕴也未了知,那么有何理由不接受佛陀的功德及其因无量无边呢?(详见颂词6)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施戒忍精进,禅慧悲体性,

彼即是乘故,此岂有谬论?

1-1消文释义

一般而言,菩萨行无量无边,但归纳起来,那就是摄受共不共所化众生的六度万行。菩提同品行、四摄之行、神通神变行这一切如果完全概括,即是已入之行——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如果所依发心与因大悲及助缘无分别智慧的一切体性即是大乘,那么由于佛在大乘法藏中已经圆满宣说了这些的缘故,此大乘怎么会存在邪说谬论的成分呢?丝毫也不会存在,因此应当视为正量。(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本颂重点、难点

1、大乘的道即是如何修持六度万行,佛在大乘法藏对此进行了圆满宣说,故无有少许过失。

2、小乘的法藏是佛语的理由是“在律藏中出现,符合经藏,与论藏不相违”,这也可包括在大乘的内容中,因为大乘教典中也完全具足三藏,比如《妙法莲华经》《华严经》等诠释定学,编入大乘经藏;《梵网经》等诠释戒学,编入大乘律藏;《大智度论》等诠释慧学,编入大乘论藏。大乘教义以超胜的方式包括戒定慧三学,为什么不承认为佛语呢?

3、嗔恨法与补特伽罗,也有为恶友所欺、我执无明的业为前提所导致的。诸如,舍卫国的帕吉波国王以往昔宿业想毁灭释迦城,生起嗔恨一举消灭。相关公案见后。

4、凡是理由充分并是三观察清净之法,都直接间接是佛语,属于佛语。如圣天论师说:“何义依教理,善加真实说,前后无相违,正士尽持受。”对明显的部分以现量不会有害;对隐蔽的部分以比量不会有相违;极其隐蔽的部分如环境、形象或者时间等方面我们一般的人无法了知,以佛陀自己所说的前语后语或者直接间接方面根本不会有任何相违。这叫做三观察清净量。

5、佛陀也鼓励对佛语也要认真观察,如《藏幻钥经》中云:“汝等诸眷属,如烧砍磨金,尽察我之语,当取非因敬。”对佛陀所宣说的语言生起诚信,并不是像有的人认为我的父亲所说的缘故或者外道认为我们的本师所说的缘故而盲信,佛陀在佛经中说:诸比丘,你们不要因为我是佛陀而对我恭敬,对我的语言要像磨炼纯金一样,经过再三观察以后才可以接受。

1-3相关教证、公案

教证:《劝发胜心经》中说:“弥勒,此外,当以四因了知一切辨才乃佛所说。何为四因?弥勒,此辩才具义而非不具义,具法而非不具法,能灭烦恼而非能增烦恼,宣说涅槃功德利益而非宣说轮回之功德利益。弥勒,若具此等四法,则如前当知。弥勒,比丘或比丘尼,优婆塞或优婆夷,具足此等四因之辨才,无论辩论与否,善男子,善女人诸信士于彼等当起佛陀想,作本师想而闻受妙法。何以故?弥勒,任何善说,彼等皆是佛所说之故。弥勒,彼由嗔恨补特伽罗故而言‘此等非佛所说’,舍弃彼等四辩才,于彼等不起敬心,即舍弃佛所说之一切辩才,以舍法而贫乏正法之现行业将趋向恶趣。弥勒,是故善男子善女人任何信士欲由贫乏正法之业中解脱,切莫由嗔补特伽罗故而嗔法。以四因不违法性即是真实善说之法相。”此经义在《宝性论》中以偈颂说道:“何者具义与法系,能断三界烦恼语,显示寂静之利益,即是佛语余反之。”

《文殊根本续》中云:“善说之法谁听受,佛陀所说无怀疑。”

公案:从前,舍卫城的帕吉波国王(即琉璃王),率军大举进攻释迦族所居住的迦毗罗卫国。当时佛陀劝阻了三次,仍无法改变释迦族的命运,最终八万释迦族人被残暴杀戮。与此同时,佛陀的头也痛了起来,犹如头上顶着须弥山一样难受。

众弟子见后大惑不解,纷纷请问:“佛陀既已断除了一切烦恼、业障,怎么还会示现生病呢?这是什么原因?”

佛陀讲述了前世的因缘:“往昔释迦族人住在一个村子里,当时发生了大饥荒,一升黄金与一升米等同。人们饿得实在没办法,就天天到河里捕鱼来吃。一天,他们捕到了两条大鱼,没有立即杀死,而是把它们系在柱子上。那两条大鱼因为离开了水而辗转翻跳,它们不禁暗想:‘我们无辜遭到这些人杀害,但愿将来也无辜杀死他们。’

以此业缘,两条大鱼转生为帕吉波国王和玛拉洛(害母)大臣,所杀的其它鱼转生为二人的军队,今天将释迦族的人斩尽杀绝。我当时是一位渔夫的8岁小孩,看到两条大鱼在干燥的沙滩上活蹦乱跳,禁不住地笑了起来,以此业力感得今天头痛。假设我现在没有获得功德圆满的佛果,今天也会被帕吉波国王的军队杀死。”(源自《大圆满前行》讲解)

1-4思维讨论

大乘的法脉到现在,是否有未曾间断的传承?

提示:大乘有未曾间断的传承。释迦牟尼佛在二转法轮时,于印度灵鹫山给菩萨众为主的眷属宣说了空性法门,由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等结集,一代代传至龙树菩萨、无著菩萨、月称、圣天,一直传到现在。这些历史绝对可靠,因此,我们也坚信大乘教法为佛语。(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颂词2

施戒行利他,勤忍为自利,

禅慧解脱因,总摄大乘义。

2-1消文释义

从六度各自的作用或者功效的角度而言,由于十善的戒律与施舍一切财物的布施能成就增上生之身体与受用,因而暂时利他,喜乐善法的精进与安忍苦行观待暂时而成办自利。心平等安住的禅定与如理如实了达实相的智慧二者是解脱之因,可见,这就是六度及其作用。这是简明扼要宣说大乘藏的法义。(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难点

本颂总摄了大乘法的含义为六度及其作用。

《中观宝鬘论广释》中分析了四无量心、四摄、三学、二资粮等都可以包含在六度当中:

以布施等方式令安乐的慈心、愿离六度之违品的悲心、具足六度或具其一的喜心、无有具布施之快乐而贪执及具无布施之痛苦而嗔恨的舍心,说明六度具足四无量。

以布施招集,以爱语宣讲六度,令他行持,自己也行持,六度也具备四摄。

三学二资粮也是六度的分摄,慈悲、菩提心、回向等是初中后不可缺少之法,也包含在六度当中。

所以,受持这些意义就是受持大乘义,受持宣说此等的论典词句就是受持大乘的论典与词句。意乐加行圆满而勤行此六度,即称为安住大乘之菩萨。相反,只是徒有虚名而并不是真正的大乘行者,

因此,思维此中所说道理后应当恭敬大乘。

2-3相关教证

《地藏十轮经》中说:“大乘即护持超胜之净戒;具足超胜之妙行;依于超胜之惭愧;于后世苦果极度恐惧;一切不善之法悉皆舍弃,欢喜策励奉行一切善法;慈悲周遍一切有情;为利乐一切有情而精进;救度一切有情脱离轮回痛苦;不顾自身之安乐而力求利乐一切有情。此等即称安住大乘者。”又云:“失毁戒律喜罪者,闻受大乘胜功德,求名图利诩大乘,如驴身披狮子皮。”又云:“欲速获得胜菩提,励力行十善业道,不谤我法极力护……”

2-4思维讨论

为什么小乘宗说大乘有不入经藏等过失实在是毫无根据的?

提示: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说:“入自大乘经,现自烦恼灭,广大甚深义,不违自法空。”大乘本来入于自己的大乘经藏,又现于自调伏烦恼的律藏,且广大甚深的空性义,与自己的论藏也不相违,所以大乘完全具足三藏。弥勒菩萨又云:“广大及甚深,成熟无分别,说此二方便,即是无上乘。”大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广大,二是甚深,依靠广大福德资粮成熟自相续,证悟甚深空性产生无分别智慧,因此大乘所宣说的深见、广行二者,是修持无上菩提的方便。

如果你很想学佛法,但不知道方向的话,那不妨学习殊胜的大乘教义。尽管小乘《阿含经》中也提到一些空性,如“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将五蕴全部抉择为现而无实,但究竟远离四边八戏的大空性,唯有大乘中讲得最清楚。(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颂词3

二利解脱义,略言佛圣教,

唯六波罗蜜,故此是佛语。

3-1消文释义

利益自他之因暂时与解脱的一切意义,略而言之,即小乘法藏中佛陀所说的这些圣教连同地道的安立等一切法义,无余包含在六度当中。你们的法藏难道不也是不同程度地具有不贪资具、法施、断七所断及从属的戒律、不违越沙门四法的安忍、犹如头上着火般的精进、禅定及证悟无我的智慧等这些吗?这些内容都是一位说者,只是针对所化众生根基的不同,为一个目的而宣说的,而对此争论是不是佛语只不过是愚者的做法罢了。由此可见,此大乘法藏依教理成立是佛语,应当承认这一点。(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难点

1、总体方面来讲,佛陀在佛经当中讲有大小二乘。《无垢虚空经》说:“相合众意乐,我说有二乘。”意思就是说相合众生的根机不同,我已经宣说了大乘和小乘。

2、为什么佛陀会宣说不同乘的法?

佛陀通过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彻见胜义谛和世俗谛的一切法,对三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界性、根器的利钝、意乐(想法、爱好)等所有不同之处都了如指掌,只有唯一的佛陀才能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机。因此佛陀知道,如果用一种法要度化全部的众生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真的能这样,那佛陀没有必要转八万四千法门,佛陀只要转一个空性法门或者只劝大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了。(源自上师《解义慧剑》讲解)

3-3相关公案

《中观宝鬘论广释》中说:五百世受生为班智达的大智者世亲菩萨最初趋入声闻宗派,待到根基锐利之后通达大乘并净除对大乘所作诽谤的障碍,至尊弥勒菩萨授记说:“如果着重弘扬大乘并多著注疏,则后世可面见本尊。”

世亲菩萨的公案具体如下:

世亲菩萨最初于印度那烂陀寺出家,持戒严谨、精通三藏,成为一名小乘智者。后来,他听说哥哥无著菩萨造了许多大乘论典,精通大乘空性的法义,他就开始诋毁大乘法门及大乘行人,并造颂嘲讽道:“呜呼无著于森林,十二年中修等持,奈何等持未修成,徒造论典大象驮。”

哥哥听到后,为制止弟弟继续造谤法恶业,便派了两个弟子到弟弟处念诵《十地经》及《无尽慧所说经》。他们到了那里以后,在早晨及黄昏时分诵这两部经,诵经之声被世亲论师听到。刚刚听闻时,他若有所悟地说:“大乘法门诚可谓因善妙、果散逸。”听到黄昏时,他终于深有感触地说:“大乘法门不论因果都非常善妙,看来我已造下诽谤正法的罪过,这都怪我那不知遮拦的舌头!”于是准备找刀,割去舌头以示忏悔。无著菩萨派来的两位弟子急忙劝阻:“要想忏悔的话,你哥哥那里就有忏悔的方法。”

于是世亲论师到哥哥那里去,听受了许多大乘教言。当时,无著菩萨与弥勒菩萨无分无离,犹如人与人谈话一样,关系比较密切。世亲想靠哥哥的关系拜见弥勒菩萨,无著菩萨请示之后,弥勒菩萨说:“他诽谤大乘佛法非常严重,即生中见我是不可能的。但他若广造大乘论典、持诵咒语精进忏悔,可于来世见到我。”

世亲生起极大的后悔心,觉得自己的智慧在大乘面前相当微薄,根本不如哥哥无著,于是造了一首偈子说:“兄长如龙王,我似求雨雀,龙王虽降雨,无法入雀喉。”虽然龙王整天给我降下大乘的雨水,可是我小麻雀的喉咙特别细,这么多的雨水没办法吸收。意思就是,大乘的千经万论包罗万象,内容极其丰富,小乘行人要接受的话,相当困难。(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颂词4

菩提之大道,福智之自性,

佛说大乘教,愚盲不纳受。

4-1消文释义

他们声闻学人不接受大乘的缘由:对于无上菩提大道福德智慧二资粮的自性是佛陀在菩萨乘法藏中所宣说的此大乘二资粮的完整自性不能理解,致使诸愚盲者不接受。(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了知大乘佛法的殊胜性后,龙树菩萨教诫我们应该接受本论中所含有的一切教言,从而也就能接受详细宣说与此类似的二资粮的大乘,而不致于诽谤。

4-3思维讨论

大乘菩萨是如何利益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三种种姓在内的所有众生的?

提示:比如,一些希求珍宝利益的商人,因为他们经常到大海里去取宝,从自己家到大海之间的整个路途就非常熟悉。虽然从他们家到大海之间要经过大的都市、中的城邑、小的村落等,但却不会住在这些地方,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去大海取宝,所以不可能住在途中。同样的原因,他们也不会安住在大海中的宝洲上,或一直呆在家里,而会精勤地赶路。

同样,我们要知道:真正明了智慧和方便的菩萨,因为他们对中间城等般的声闻、独觉的小乘道果完全明白、通达,就不会住于下劣之道,而安住于人无我的境界。也不会以实执的方式安住于宝洲般的佛智,以及以享禅乐的方式安住于家园般的无为涅槃的寂灭法界。也就是说,他们在通达暂时行道般的声闻、缘觉、菩萨的境界后,会尽可能地利益包括这三种种姓在内的所有众生。

讲《现观庄严论》时经常讲:作为菩萨,对人无我肯定要精通;如果不懂,实执烦恼就没办法断除。但是他也不会沉溺于人无我的境界,也就是说,一定会通达法无我的智慧。那在这种智慧中,自然就不可能有任何执著相,包括对佛智也不会有执著。如果没有通达一切万法皆为空性,暂时的执著也不可能成为究竟的修行,因为这只是歧途。

总之,大家务必清楚,菩萨所追求的不住轮涅边的远离戏论的空性境界,就是中观所讲的胜义谛,或者说所谓的中道。就像商人,他不会住在家里,也不会住在宝洲,更不会住在路途中。作为菩萨,他不会住于轮回的边,也不会住于涅槃的边;在通达胜义不生不灭的境界后,在世俗中就会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来利益无边众生,这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行为。(源自上师《圣般若摄颂》讲解)


颂词5

功德如虚空,说佛德无量,

佛陀殊胜性,大乘说忍此。

5-1消文释义

究竟果位的因——功德如虚空般超越所量对境,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因此,如来果位的断证功德也无量无边,这是佛陀亲口所说。为什么呢?对三界怙主大尊胜佛陀的如海功德本体唯有大乘中才予以宣说,希望对此堪忍接受。(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本颂宣说了大乘法的不可思议,教诫我们应该对此堪忍接受作为佛果之因的大乘法。

5-3延伸思维

阿罗汉在小乘中是最高的果位,《俱舍论》中讲了退法罗汉、思法罗汉等六种罗汉,个个都很了不起。可是用大乘理论来观察,阿罗汉尚未得到究竟解脱。理由如下:

小乘宗说:“虽然阿罗汉未证悟大乘空性,但通过修行诸蕴无常等人无我,通达十六行相中的空与无我二相,也能断除烦恼,脱离痛苦,不必修持大乘的二十种或十六种空性。因此,获得阿罗汉果就可以了。”

中观宗反问:既然如此,那么断除烦恼障,就应该是最究竟的解脱了。如果说阿罗汉果位至高无上,那他岂不是通达了一切万法,灭除了一切障碍?

小乘宗不得不承认:“是啊,阿罗汉断除了一切烦恼,当然是三界中最高的境界。”

中观宗进一步驳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阿罗汉虽然没有转生于三界的烦恼,但由于前世的业力没消尽,他们在证果后还要感受宿业报应,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佛经中明确记载了目犍连、小驼背、恰嘎等阿罗汉以往昔业力而感受痛苦,这一点,你们小乘宗也是承认的,因此,阿罗汉果并非像佛果一样究竟。(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颂词6

圣者舍利弗,亦不知戒蕴,

故佛优胜性,无量何不忍?

6-1消文释义

如果有人问:那么,佛陀的功德如何不可思议呢?

往昔,目犍连尊者想测量佛陀的语密之边而前往西方,越过了九十九恒河沙数世界,到达了光辉幢刹土,以佛陀的威力感召而来到光辉王如来面前。光辉王如来告诉他,由于佛语等同虚空边际的缘故,不用说衡量它的边,就是再来也办不到。目犍连尊者听后顶礼佛陀才返回自己的境内。释迦佛问舍利子:“了知佛陀之戒蕴等边否?”尊者答言:“不了知。”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与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姑且不论佛陀的无量功德,就连佛语一音之边、单单的戒蕴也未了知,那么你们为什么不接受佛陀大尊胜的功德及其因不可思议无量无边呢?理当诚信接纳。(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2本颂重点、难点

1、本颂以获得小乘最高果位阿罗汉的圣者舍利弗尚且不能了知佛陀戒蕴的功德为例,让我们对佛陀功德的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生起诚信。

2、我们要了知,佛果的无量无边功德,并非是随心所欲自然而然产生的,是依靠无量因为前提而产生。如果诚信因果之间有着随存随灭的关系以及佛果的无量功德,那么必然对这些的因——甚深二资粮坚信不移。因此,也必然对宣说圆满因果的大乘经论诚信而断除诽谤,这一点依理成立。

颂词5和颂词6通过宣说佛陀究竟果位功德的不可思议,反推出作为因的大乘道具有不可思议的圆满殊胜性,因此必然也会对宣说圆满因果的大乘经论诚信而断除诽谤。

6-3相关教证

《念住经》中云:“非心皆领受,大悲为庄严,彼伴成此世,美名普周遍。”又云:“布施诸有情,唯一慈心胜。”

《宝箧经》中说:“文殊,如此,轮王宝以黑沉香、象之精华涂敷,即刻一切军队住于空中,如是以发菩提心沉香涂敷之菩萨,一切善根超越三界,成为善逝之智慧、虚空之行境、一切无为法之究竟。善男子,犹如聚树花中或芝麻油中散发之芳香,瞻波伽花、肉蔻花薰染百千日中之衣服或芝麻油中亦不会发出。如是以一切遍知心持续一生熏染之菩萨功德妙香,散发于十方佛陀面前,百千劫中修行之一切声闻、缘觉亦不会散发出无漏善根与法之智慧妙香。”

6-4思维讨论

何为阿罗汉的四种不知因?

提示:1)境不知因:目犍连号称“神通第一”,却不知自己的母亲转生到了聚光佛刹土,因为聚光佛刹土极其遥远,距娑婆世界有八万俱胝。还有《无量寿经》中云:“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若以佛陀的智慧为对境,声闻阿罗汉纵经亿劫、穷尽神力,也无法测度一丝一毫。

2)时不知因:华杰施主想要出家时,由于时间隔得太远,阿罗汉都不知道他有出家获得解脱的善根。

3)多不知因:阿罗汉罗侯罗说,孔雀羽毛色彩斑斓,这各种各样颜色的因缘,唯有佛陀才能彻底了知,其他人皆无法通达。

4)细不知因:舍利子智慧超胜,但佛陀在多生累劫中的戒蕴之量,他根本没有办法衡量。(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