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50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本节课将学习完第五品中“舍弃过失”科判的内容。


龙树菩萨在本科判中宣说了三类共五十七种应舍弃的过失,即忿等初十五法、诈现威仪至不死分别之间和显扬自之功德等,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前两类共四十一种过失,本节课将宣说第三类共十六种过失,具体归摄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1、以希求世间八法的分别妄执,尽己所能地想令对方知晓自己所拥有的听闻等功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受到众人敬重,作为上师,获得高位。(详见颂词1)

2、具有贪爱他人的妄念,接触他人时也是怀着思维依靠对方是否对己有利的害心。(详见颂词2)

3、心不坚固;想与任何对境相遇;身体懒散,做任何事都无有紧迫性。(详见颂词3)

4、心不自主地被烦恼所牵,身语也都显露出变化;食欲不振。(详见颂词4)

5、心自轻自贱并且怯懦;对色等五欲无有厌足地寻求。(详见颂词5)

6、对自己、自己的友伴以及自他的敌人三方面生起非真实的疑虑、担忧;由于身心不堪能而致使离开修行。(详见颂词6)

7、入睡也就是进入睡眠的状态,六转识不由自主地向内收摄,神识不清;由于进食过饱等而造成身心极度不寂静,杂念纷呈;后悔所做恶事,后因忧心忡忡而成为等持等的障碍;对于四谛、三宝、业果等是否真实存有怀疑。(详见颂词7)

8、了知前面所说五十七种过失后,在家菩萨和出家守戒的菩萨都应当杜绝。(详见颂词8)

在宣说完应舍弃的过失之后,龙树菩萨接着宣说应取之功德,将在下节课开始学习。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随知之分别,尽己所能令,

他晓自功德,思维作上师。

1-1消文释义

四十二、具有随后了知的分别念,是指自己的功德,想让他人依靠有表(身语之业)而明白,完全是以希求世间八法的分别妄执,尽己所能令对方以比量推理出自己所拥有的听闻等功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说“此人胜任上师”,从而受到众人敬重,作为上师,获得高位。(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本颂重点、难点

将法作为希求八法的工具,过失极大。

上师在《前行广释》中说:

在古代,猎人捕獐子时会用尽欺诈的手段,比如先在路上挖个陷阱,里面用绳子做个小圈,绳子的另一头绑在有弹性的木头上,陷阱上面铺一些草或树叶加以掩饰。如果有獐子路经此地,马上就会陷进里面,牵动弹木收紧绳索,獐子就被牢牢套住了。逮住獐子之后,猎人马上杀掉它得到麝香,把麝香卖掉就能发财。

秉性恶劣的弟子也像这些猎人一样,先通过狡诈的方法来依止上师:上师喜欢钱财,他就多多供养;上师喜欢名声,他就花言巧语、百般取悦。目的是什么?就是得到上师相续中的窍诀法要。上师的法要没有得到手之前,他一直跟着上师,多年都不离开。一旦上师传完了显密正法,他就把上师抛之脑后,舍弃以前所有的誓言,依靠这些法大搞世间八法,为自己谋取名闻利养。

末法时代这种情况非常多,有些人依靠种种手段获得一些传承,然后到各个地方宣传自己,把法像麝香一样到处兜售。这些恶劣弟子根本不想上师恩德,从不承认在上师那里得过什么法,说这些法是自己无师自通,甚至提起上师的名字,也害怕对自己有影响。

当然,由于不感恩上师的缘故,他那些法暂时对别人有一点点好处,最后对自他都没有利益。因此,大家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务必要舍弃这四种颠倒,否则,违背上师教言、舍弃上师、欺骗上师,会导致生生世世在地狱不能解脱,这些可怕的果报在密宗中讲得非常清楚。

1-3相关教证

如云:“奢望极痛苦,无求最安乐,做到无所求,安然而入眠。”

1-4延伸学习

如何让自己的修道之心不被世间八法所染?

提示:什么是世间八法呢?就是人们很喜欢的赞颂、不喜欢击毁,喜欢的名义、不喜欢的衰损,喜欢获得利养、不愿遭遇衰败,愿意获得安乐、不愿感受痛苦。这就是世间八法,四个喜欢,四个不喜欢。

妄念粗大的此类凡夫众生是表里不一的修行人,他们根本不修心办道,整日里为世间八法疲于奔命。

我们的往昔、今后、现在,希望大家应好好地观心,依自己的良心,不要人云亦云,观察自己以前的修行有没有被世间八法所染污,我现在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以世间八法的前提而行持?我现在怎么办?以后又该怎么办?从三个方面扪心自问。有时候可以观察得到,以前自己的确是受到名闻利养的蛊惑才去做某件事情,所作所为彻底无有意义,如果以后还这样放荡不羁就无药可救了,如来亲临也没有办法。

有些人以前也许被世间八法所染,当然作为凡夫人如果一刹那也不生起贪念和寻求安逸的心是不可能的,但是要知道是否被世间八法染污的界限,就应该观察自己:我来到学院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不是为了获得名声和快乐,而是为了获得解脱的话,就说明世间八法之心不重。

比如我打算到汉地去,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想得到很多钱,得到名声,那么你去的目的就是已经被世间八法所染,干脆不要去了,如果你的目的是看到众生很可怜而为让他们获得一点解脱的法要,就可以去。在利生的过程中,偶尔生起追求世间八法之念的情况也可能存在,但主要的目的不会改变。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详细地观察自相续,凡夫人倘若没有观察自己的相续和行为,整日做世间八法的仆人还不自知的现象就很可能发生。(源自上师《开启修心门扉》讲记)



颂词2

爱他之妄念,于他起贪恋。

害心而接触,思诸利不利。

2-1消文释义

四十三、所谓具有贪爱他人的妄念,就是指对于其他男士或女人具有贪恋之心。

四十四、以害心接触,是指思维依靠他有利还是无利的心态。(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难点

在本论第二品中专门宣说了“制止贪女”的内容,通过在名言的事实中对女人的身体加以观察,让我们明白女身值得贪执的清净部分一丝一毫也不存在,由此可以断除贪爱他人的妄念。


颂词3

不喜无坚固。欲合乃追意。

懒惰无精进,身体懈怠事。

3-1消文释义

四十五、不喜就意味着心不坚固。

四十六、欲合:想与任意对境相遇,是一种追求的意图,也是毁坏心的一种过失。

四十七、懒惰:无所事事的身体懒懒散散,对于一切所做的事情无有紧迫性的一种懈怠。印度注释中说,懒惰与懈怠算为两个。(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难点

想与任意对境相遇,内心将时常处于散乱状态,由此将障碍修行。

上师在《格言宝藏论释》中说:

作为一个修行人,若自心常时散乱,对亲友生贪,对怨敌生嗔,或者修法时经常昏沉掉举,那么他就会失去修持显密殊胜教法的良机。《入行论》中云:“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心意沉掉涣散的人,就像居住在烦恼巨兽的利齿獠牙之间,危险万分。为了增上自己的修行,使之趋入究竟的境界,必须要使自心得到调伏,当生起使心不乱而明澈的禅定,安住于所缘境,否则,修法就成了表面形象而无真实的意义。因为一切忏悔积资的修行都是建立在自心上,若不能净化自心,升华自心,那么任何修行都没有成就的功德可言,同时烦恼习气也就乘虚而入,经常扰乱、摧毁善根。如前所言,身体和语言是心的随从,心调伏后,身语也容易调伏,所以说调心是修行的根本。华智仁波切在一部论典中说到:“修心修心修自心,设若调伏自狂心,虽无身语之诸善,亦至解脱道无疑。”


颂词4

变由烦恼牵,身语皆变化。

食欲不振者,过量身不适。

4-1消文释义

四十八、变:心不由自主被烦恼控制,身体、语言都显露出一反常态之相。

四十九、食欲不振:是由于暴饮暴食而导致身体腹内不舒服。(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本颂重点、难点

有人可能认为:暴饮暴食是疾病之因,怎么会是过失呢?

由强烈的贪爱引发,因此既是过失也是过失之因。掌握食量称为功德,而不知食量,结果就无法奉行善法,并且成为等持的违缘,因此进食应该定量。

4-3相关教证

《谛实品》中云:“何士食过多,彼身沉重怠,今世后世义,必定皆减灭。”

《妙臂经》中云:“多饮体力高,少食将退减,适度如平行,进餐当如此。”


颂词5

心极下劣者,说为心怯懦。

贪结即希求,五种妙欲境。

5-1消文释义

五十、心极下劣:毁坏今生来世的因就是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在世间法上有所作为”自轻自贱的怯懦心理。

五十一、贪结:对色等五种妙欲,无有厌足,心驰神往而一再寻求。(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本颂重点、难点分析

心极下劣在《入菩萨行论》中称为自轻凌懒惰,上师在《入行论广释》中说:

有些人对自己没有信心,经常说:“我天生特别笨,现在又一大把年纪,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工作特别忙,丈夫不争气,孩子不听话……我这样的人业力深重、烦恼重重,有什么资格修行呢?修行人应该像你们这样,反正我是没有希望了,这一辈子已经完蛋了!”这种自暴自弃、甘于堕落的人,其实心里也有一种懒惰。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利因素肯定存在,也会有一些烦恼障碍,但只要肯精进,不管再忙、再累、再怎么样,也有成就的机会。所以大家要自强、自信,不然在当今社会中,恐怕很多修行人都会倒下去。有漏的身体,谁没有疾病?谁没有烦恼?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尽管如此,有些人还是很精进,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心的力量比较强,做任何一件事情,没有意义的尽量放下,有意义的就坚持到底。

5-3相关教证

《念住经》中云:“何者欢喜欲妙德,如饮盐水无厌足。”

世亲论师言:“野兽以声毁,触令大象亡,飞蛾以色毁,鱼类以味亡,蜜蜂贪著香,此等一一因。诸士虽为一,恒具此五种,昼夜尽摧毁,岂能得乐住?”


5-4思维讨论

如何鼓励自己来断除心极下劣的过失?

提示:在《妙臂请问经》为主的经典中,佛陀讲过:一切众生,包括蚊虻、蜜蜂及老虎、豺狼、狮子、狐狸、犬等,都具有如来藏,若能发起精进力,亦会成就无上菩提。

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引用过《宝箧庄严经》的一个教证:观世音菩萨到耶扣谋杰大城市时,此地肮脏的粪便处住有成百上千种昆虫。尔时观世音菩萨化为蜜蜂,发出嗡嗡声,义为“顶礼佛陀”,其余虫类听此亦随念“顶礼佛陀”。以此功德和加持力,这些昆虫最终皆成菩萨,名为“口香”,往生到极乐世界。

如果昆虫依靠佛菩萨的引导都有解脱机会,我们人就更不用说了!我们生而为人,能明辨是非善恶,守持净戒,听受佛法,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虽然自己修得不太好,但跟蚊子、苍蝇、恶狗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优越性。倘若不放弃行持佛法,在菩提道上精进不懈,怎会不得到正等觉果位呢?

众生均能成佛的理由,是因为《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都具足如来藏。一般而言,佛性有两种,一是自性住佛性,一是修增长佛性(也叫实修生佛性)。自性住佛性是指心的本性,这样的佛性,每个众生都有。有些人没有闻思过大乘教言,一听说众生都是佛,就马上反驳道:“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有烦恼无明?”其实,“众生是佛”是从自性住佛性来说的,若从修增长佛性来讲,众生并不是佛。因为修增长佛性是指通过智慧遣除烦恼障和所知障,现前正等觉的果位,这个时候才叫佛陀。

如来藏周遍于一切众生,《宝性论》云:“佛身能现故,真如无别故,具种故众生,恒具如来藏。”对此麦彭仁波切在《如来藏狮吼论》中做过详细解释。意思是说,一切众生具如来藏有三个理由:一是具缚凡夫的相续中能现前圆满佛身功德;二是众生与真如的本性无别一味;三是众生具有成佛的种性。依靠强有力的这三大理由,便可推知: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颂词6

害心我伴敌,三时皆无义。

心身沉重故,离作即萎靡。

6-1消文释义

五十二、担忧受害的心,自己、自己的友伴以及自他的敌人三方面,通过三时分析而生起并非真实的疑虑,想到曾经加害过、正在加害、将要加害自己与自己的亲朋的想法纯属一种错觉。另外,他人对自己与自己亲友的仇人,曾做过好事、正在做好事、将要做好事的忧虑,这是由想加害他人妄念的九种因所致。如果不怀有这种想法而忍辱,就会成为福德资粮。相反,对此无法忍受而蓄意陷害别人,无疑与菩提心背道而驰,其过失不堪设想。

五十三、由于身心沉重即身心不堪能的缘故,致使无法行事,这是一种萎靡不振。(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2本颂重点、难点

不安和痛苦,都是以心的执著带来的,如果没有执著,就不会有痛苦。禅宗大德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在菩萨的面前,任何显现都是缘起妙用,假如没有实有执著,人间就变成一片净土。上师在教言中也说:“末法时代纵然浊浪滔天,获得法乐的瑜伽士的内心也极其快乐。”

作为菩萨,弘法利生遇到违缘时,有些人认为这会很痛苦,但他们内心的境界非常自在,虽然显现上有一些病痛困难,也的确不像我们凡夫人那样表面看来笑逐颜开,可是内心却闷闷不乐,有很多的压力痛苦积在心里。所以,凡夫的快乐和诸佛菩萨的快乐,性质是完全不相同的。(源自上师《入行论释·善说海》讲解)

6-3相关教证

《教王经》中云:“世间仇唯杀夺财,忍之福资亦圆满。”

《经庄严论》云:“由利群生意,起贪不得罪,嗔则与彼违,恒欲损他故。”


颂词7

睡眠掉举者,心身极不静。

悔由懊作恶,后由忧恼生。

于谛三宝等,三心二意疑。

7-1消文释义

五十四、入睡也就是进入睡眠的状态,六转识不由自主地向内收摄,神识不清。

五十五、掉举:由于进食过饱等而造成身心极度不寂静,杂念纷呈。

五十六、后悔或懊悔是指心中忐忑不安,后悔所做恶事,后来因忧心忡忡所引起,而成为等持等的障碍。

五十七、对于四谛、三宝、业果等到底真实不真实,一直三心二意,即是怀疑。(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7-2本颂重点、难点

1、一般人可能比较难以理解睡眠是一种过失,喇拉曲智仁波切为此引用了教证说明,如《宝积经》中说:“何者饱腹易入眠,昼夜颠倒而沉睡,如圈老猪身膘壮,屡屡入于劣胎中。”也宣说了属于痴心范畴内的睡眠,是转为旁生的因。

2、凡夫人经常产生各种怀疑,有些怀疑是可以理解的,而有些怀疑则是不应理的。以前你不信佛教,刚学佛时产生一点怀疑是情有可原的。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种怀疑也是有意义的,因为有了怀疑,你就会为了断除它而寻求真理,经过一番思想上的搏斗,最终真理战胜怀疑,以后就不会再产生此类怀疑了。所以这种怀疑不会障碍我们。而有些怀疑则根本没必要,比如一直对净土法或者密法的见修行果产生非理的怀疑,这种怀疑没有合理的依据,从本质上说纯属邪见,对自己的今生来世都是不利的。

当我们对某个法门产生怀疑时,应该想方设法从根本上予以铲除。我认为铲除怀疑的最好办法就是了解、修行这个法门。刚开始你对净土法门不了解,肯定会觉得许多地方不合理,但如果你与精通净土法门的善知识交流,按世间的说法就是与专业人士交流,把怀疑和想不通的地方摆到桌面上,开诚布公地辩论、探讨,最终你的疑团就可以完全解开。

初学者产生怀疑是情有可原的,关键是产生怀疑后要及时解决,如果自己的怀疑一直留着,直到临死时还没有解决,那就比较麻烦了。如果我们身上长了肿瘤,应该趁良性时及早治疗,如果一直放任不管,肿瘤会逐渐发展为恶性,等病入膏肓时谁也救不了自己了。心里的疾病也与此相同,刚开始只是一种怀疑,后来很可能发展成邪见,最终这种邪见会让自己堕入三恶趣。因此,首先听闻佛理,然后认真思考,如是遣除怀疑和邪见,最后进行实地修持,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次第。(源自上师《藏传净土法》讲解)

7-3相关教证

《劝发胜心经》云:“喜爱昏愦眠,心亦钝念愚,彼慧极浅薄,智中恒退失。不行闻诵教,睡伏身亦懒……”


7-4思维讨论

什么是信心以及信心的功德?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没有信心,则一切出世之功德根本就无法获得。宁玛巴的修行人所主修的无上大圆满法,也需要依靠对上师的信心才能证悟,而般若波罗蜜多亦需依信心方能证悟,佛于经中就曾说过:“舍利子,胜义谛唯以信心方能证悟。”要想往生极乐世界,也必须把信心当成必备之资粮。

那么什么才叫做信心呢?有些人对信心的定义不太明了,往往将欢喜心与信心等同起来,并且也不会区分贪心与信心的差别。有的人第一次见到某位活佛就欢喜激动得不得了,并以为这就是信心。但这种欢喜心是否就是真正的信心,还需要慢慢观察。所谓信心的真实含义,一是指对于具有功德的佛法僧三宝能生起信解。这三宝在整个世界中最为无上,《宝性论》中宣说“宝”有五个特性,诸如三宝具有不可思议之加持力,是世间最高尚、最珍贵的等等。二是指对苦集灭道这四谛法能生起信解。苦即指三界轮回之痛苦;集为痛苦之因——业与烦恼的积聚;我们若想灭苦,就必须断集,而这就需要修持资粮道、加行道等五道,最后才能现前本具之智慧灭谛。三是指对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说之无欺因果法则生起诚信。具备这些条件,就可谓之信心具足。(源自上师《二规教言论》讲记)



颂词8

菩萨断此等,戒师尤应断。

8-1消文释义

前文中所说的这些恶行,作为在家菩萨都应该予以断除,身为出家守戒的菩萨更应当杜绝,因为这些是一切过失的根源。(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8-2本颂重点、难点

1、应当断除的五十七种过失大多数是真正所断的分类,有些是心所的本体,认识这一点,显然就是为了认清过失的因与果。这些所断法基本上都是以所说与能说来阐明的。有些只讲了所说,在所说的开头均标写出号码,因此应当做到前后不错乱而了知。

2、所有过失的因果分别念主要是由于经久串习坏聚见与我执所牵引,依赖贪欲的对境悦意、不悦意,有些是由愚昧不知取舍及懈怠所致,而不同程度地产生根本烦恼与随眠烦恼,对于这些分别妄念,我们要恒常以正知正念来观察,进而通过各自的直接对治予以断除。

3、如果自己的心已经得到调伏,那么不费吹灰之力自然而然就会取舍善恶,所以说一定要修心。如云:“善或不善业,即由心所积。”

8-3相关教证

《梵胜心请问经》中说:“菩萨若具四法则清净烦恼,四法即如理妙观察,发挥白法之力量,防患于未然,寂静而住。”

《摄正法经》中说:“所谓法,即不住境不住方,法无不依于自心,是故我当持自心,直至究竟,极力调伏,极力入定,极力消灭。何以故?万法唯心,心中有一切功过,无心者则非。菩萨遣除一切过失而趋入一切功德,是故法即依赖于心,菩提依赖于法……”

经中云:“妄念大无明,能堕轮回海,住无念等持,无垢如虚空。”

《七童女传》中说:“诸见之根本,坏聚见驱除,不求有受用,何时我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