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51课

二、内容归摄(总义):

在学完“舍弃过失”的内容后,本节课开始学习“应取功德”。



应取功德分为“暂时之功德”和“究竟之功德”,其中“暂时之功德”宣说菩萨十地的功德,“究竟之功德”宣说佛地的功德。十地就像具障的胎位一般(因地),好似出生阶段的是佛地。

龙树菩萨首先宣说暂时之功德分,分为“总说”和“十地之安立”。其中在“总说”部分,龙树菩萨宣说了七种功德的本体及各自和共同之果,在“十地之安立”部分,宣说了十地各自的本体及功德。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和下节课学完“暂时之功德”的内容,本节课所学内容归摄如下:(详见科判坐标)

A、总说暂时之功德

1、远离了所有过失,便能轻而易举依于正道之精华六波罗蜜多等一切功德。(详见颂词1)

2、认清七种功德各自的本体:

1)宣说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等四种功德的本体。(详见颂词2)

2)宣说静虑、胜观智慧、不舍弃众生的大悲心等三种功德的本体。(详见颂词3)

3、略说七种功德各自感得的果报。(详见颂词4)

4、同时修习七种功德,依靠方便智慧波罗蜜多,可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详见颂词5)

B、宣说十地各自的本体及功德

1、如同声闻乘中宣说声闻有八地一样,大乘中分为十地。(详见颂词6)

2、宣说十地各自之本体及功德:

1)第一极喜地的本体及功德。(详见颂词7)

2)第二离垢地的本体及功德。(详见颂词8)

3)第三发光地的本体及功德。(详见颂词9)

另外七地的本体及功德在下节课中学习。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已离彼诸过,诸德轻易依,

略说菩萨德,布施及持戒,

安忍与精进,定慧慈悲等,

1-1消文释义

远离了菩萨六度的违品——刚刚所说的这所有过失之后,轻而易举便能依于正道之精华六波罗蜜多等一切功德。菩萨应取的所有功德,简明扼要地宣说即包括在以下列举的内容中:

怀有施舍心而发放财物等的布施、以断心禁止恶行等的持戒、心不烦乱的安忍、无有怯懦而喜乐善法的精进、心平等安住的静虑、了达实相的智慧与愿众生离苦的悲心以及由此引发的发心等。因此,务必要依止这些。(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本颂重点、难点

1、本颂是略说功德之本体,菩萨应取的暂时之功德包括六波罗蜜多、愿众生离苦的悲心以及由此引发的发心等共七种,这七种功德是从总的角度宣说佛陀因地的功德。

2、由于断除过失而无有障碍生起功德,是故说“轻易”。

3、所谓的六度具足六种殊胜:一、所依殊胜:具足菩提心;二、诸法殊胜:行一切事;三、所为殊胜:为利一切有情而奉行;四、方便殊胜:以三轮体空智慧摄持;五、回向殊胜:回向无上菩提;六、清净殊胜:真实对治二障而行。一般小乘修法当中,根本不具足这六种殊胜,大乘修法则具足上述的六种殊胜。(源自上师《三戒论》讲解)

1-3思维讨论

波罗蜜多的法相是什么呢?

提示:菩提心学处是具有四种特法之六度所摄的一切行善的相应心。按照《入菩萨行论》所讲的一样,它不是在外表上安立的,而应在心上安立。

每一个波罗蜜多都具有四种特法:

一、远离六度各自的违品。比如布施的违品是吝啬,持戒的违品是犯戒,安忍的违品是生嗔心等等,摧毁六度各自的违品,这是它的一种特点。

二、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所谓的六度,并非形象上,而是最究竟的六度,就像《入中论》所讲的一样,最后布施、持戒等均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持,这是第二个特点。

三、具有满足他众意愿的作用,这主要是从布施的角度来讲。依靠布施,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实际持戒也有这种功德,《经庄严论》里面有广说。

四、成熟三菩提果。(源自上师《三戒论》讲解)



颂词2

布施舍自财,持戒利他行,

安忍断嗔恚,精进即乐善。

2-1消文释义

所谓的布施,即不贪著自己的财产而慷慨舍给他众的心及由此引发的身语业。

何为戒律度呢?为了在断绝害他的基础上利他,而抛弃追求一己私利的殊胜心。

安忍度:指彻底远离害心,断除嗔怒,有定解地思维正法等。

精进:身心毫不懈怠、毫不怯懦热衷于二资粮的善法,主要还是乐于成熟众生与修行刹土。(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难点

1、布施度,本体:具足所缘广大、发心清净、作用广大、果报无尽这四种特法的施舍善心及其种子。

定义:梵语达那,意为遣除对方的贫穷,故称布施。

分类:有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种。

2、持戒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摧毁持戒的违品,具有三轮体空的智慧,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意愿,成熟众生相续,令其获得三种菩提)的断心并想防护罪业的善心及其种子。大乘以上都认为:持戒是断除违品的一种心,简称为断心。《入菩萨行论》当中,所谓戒的本体全部是一种断心,并非无表色等。

定义:梵语谢拉。《四百论》和《入中论》中说是“尸罗”,真正从梵语直接引申出来,应该“谢拉”好一点。以前唐译和法尊法师翻译的都是“尸罗”。意为不被损恼所害,获得清凉,故称持戒。

分类:如理奉行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3、安忍度,本体:具足四特法的清净善心及其种子。

定义:梵语坚达,意为忍受痛苦等,故称安忍。

分类:有忍耐怨害之安忍、不畏深法之安忍与承受苦行之安忍三种。

精进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欢喜的善心及其种子。

定义:梵语布雅,意为坚强不屈奉行殊胜道理,故称精进。

分类:有擐甲精进、加行精进、利他精进三种。

以上四种功德的本体、定义、分类均源自上师《三戒论》讲解。

2-3相关教证

《宝云经》中说:“何为布施波罗蜜多?即思维一切财物及果舍与他。”



颂词3

遍贪自劣具,劣贪即懈怠。

异想自他想,贪嗔暗遮障。

3-1消文释义

静虑:于胜妙的善法中一心不乱,一缘安住,而无有昏沉、掉举等以及享受禅悦等自地之障的染污。

胜观智慧:真正如实妙观察正法,从而深入细致地分析抉择四谛、二谛等意义。

不舍弃众生的因大悲心:指缘一切有情而于心不忍,愿他们远离轮回与恶趣之苦的悲悯一味一体的妙慧。也可以解释成,与修习之心一味或者证悟诸法无生的智慧不离大悲的滋润之义。(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难点

1、静虑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的一缘专注之善心及其种子。

定义:梵语得那,意为心相续不散他处,故称静虑。

分类:修持与外道相同的四禅四无色之世间静虑、修持以出世间道获得的三乘各自出世间等持静虑两种。

世间静虑,指外道所修持的禅定等;出世间静虑,是真正能拔除自相续烦恼的三乘不同的禅定。

2、智慧度,本体:具足四种特法辨别万法的善心及其种子。这四种特法,一般大乘六波罗蜜多全部是具足的,小乘六波罗蜜多则不一定具足。

定义:梵语札嘉,意为证悟或通达,故称智慧。

分类:闻慧、思慧、修慧三种。

3、如果对所要思维的内容已经圆满思考,接下来就要在相续中生起甚深的修所智慧。总的来说,通过取舍一切了义法而实地修持,尤其是实修胜观妙慧无分别智慧。依靠思所智慧抉择二转、三转法轮与甚深密宗续部所说的一切密意均不相违,断除所有分别念的戏论而安住。

下面引用《罗睺罗赞般若经》的一段教证进行说明,如云:“无有言思智慧度,无生无灭虚空性,各别自证智行境,顶礼三世诸佛母。”通过如是安住,而如云散日出般使内心显现出入定觉性不成识别性自明赤裸安住的离思智慧,即心性光明。依靠反反复复修习之力,而对未证悟自住智慧的一切有情自然而然生起大悲心,这是一条规律,这样的空性大悲双运是所有大乘显密道的正行中不可或缺的无误要诀。

也就是说,以最初发心、正行无缘、后行回向三殊胜摄持而行,即是三智慧。

以上功德的本体、定义、分类均源自上师《三戒论》讲解。



颂词4

施财戒安乐,忍美精进威,

定寂慧解脱,悲成一切利。

4-1消文释义

六度各自的功德归纳而言,以布施可以感得无勤之中获得受用;依靠持戒可转生善趣;以安忍感得神采奕奕,庄严无比;精进的法相就是行善的力量势不可挡,具有威严;以禅定感得寂灭掉举等一切分别念而成就无碍解与神通等;以甚深智慧而感得解脱所取、能取。以慈悲一切有情可感得,轻易成办自他眼前与长久的一切利益。(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本颂重点、难点

1、修行之果:布施的果报是受用圆满;守持戒律则于即生中亦会获得快乐;修持安忍的话,会相貌端严;具有精进则会成就一定的威力;以禅定可以具有寂静之心;依智慧获得解脱。这是暂时于人间和众生界所获得之果。

2、六度分别的功德(四种功德):所缘广大、发心清净、作用广义、果报无尽。

在行持大乘六波罗蜜多时,所缘非常广大,需要缘一切众生;发心很清净,无有自私自利心的染污;作用具有十分广大的意义;最后成熟果报时,并非自利的一种寂灭果位,而是断除一切有漏的染污,果报无尽无边。。

以上内容均源自上师《三戒论》讲解。

4-3相关教证

《经庄严论》云:“广大与清净,广义与无尽,当知布施等,一切四功德。”

《华严经》中云:“吉祥天女如是言:吾之悲心海无量,由此三世佛现世,彼能遣除众生苦,坚稳善财当知此。”

《慧海请问经》中云:“持圆菩提心与法,修法悲悯诸含生,此等四法德无边,佛亦难说此等边。”

4-4思维讨论

六度包括在福慧二资粮中吗?

提示:六度也包括在二资粮中,《经庄严论》中云:“施戒乃福资,三度属二者,第五亦智慧。”因此,通过积累二资获得色法二身是究竟之果。《宝鬘论》又云:“一切佛色身,从福资粮生,大王佛法身, 由智资粮生。”龙猛菩萨对乐行王说:佛陀的色身——报身、化身,从福德资粮当中产生,法身则由智慧资粮中产生。(源自上师《三戒论》讲解)




颂词5

无余此七法,同依波罗蜜,

获不可思智,世间之怙主。

5-1消文释义

在学道的阶段无一遗漏同时修习以上所说的七种功德,依靠方便智慧波罗蜜多,而获得不住二边、不可思议的智慧行境——三世怙主真实圆满正等觉果位。这也是来源于通过布施等全力以赴断绝害他、唯行饶益后回向圆满菩提果。(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本颂重难点

本颂宣说同时修习七种功德感得的共同之果——究竟佛果。

5-3相关教证

《菩提心释》中云:“利害出生果,如是分析已,彼等一刹那,岂贪自利益?”

5-4思维讨论

为什么说空性大悲藏可以说完全囊括了大乘中林林总总的一切道?

提示:正如仲敦巴仁波切亲口所说:“一位修行人在趋向遍知佛陀果位的过程中,虽然有不可思议要修学的正道入门,但是相续中所要生起的只有一法,何为一法呢?那就是空性大悲藏。”空性大悲藏可以说完全囊括了大乘中林林总总的一切道。

心中如果真实不虚地生起了大悲心,那么随之而来的菩提心宝前所未生的能够生起,已经生起的经久不衰、蒸蒸日上,从而圆满福德资粮。证悟空性的智慧则是根除轮回必不可缺的殊胜正道。尤其是,具有大悲藏的证悟空性之智慧才真正是遍知佛果之因。

其中的大悲藏,也就是对于为三大痛苦所逼迫的一切有情,生起无法堪忍的大悲心,想使他们摆脱痛苦与痛苦之因的愿望十分强烈。一切痛苦的因就是集谛,要离苦得乐必须断除集谛所包括的一切业与烦恼,而一切业与烦恼的根源归根结底就是我执与俱生无明,要想铲除贪执的对境,必须有证悟无我的智慧,因为自相续中只有真实不虚地生起了这样的无我智慧,依之圆满广大的智慧资粮、从而才能够获证如意宝般二资圆满的佛果。而成就佛果的一切正道无不包括在空性大悲藏之中。

只有空性与大悲并行不悖,才可称得上是空性大悲藏,仅仅具备证悟空性的智慧也无法成就佛果,而单单依靠大悲世俗菩提心也无法成佛,这就是要想成佛方便智慧必须圆融无碍、互不脱离的意义所在。如经中云:“脱离方便(大悲)之智慧乃束缚,脱离智慧之方便亦是束缚。”要想成佛,空性大悲菩提心二者必须兼而有之,相互圆融。(源自上师《山法宝鬘论讲记》)



颂词6

声闻乘中说,声闻有八地,

如是大乘中,菩萨之十地。

6-1消文释义

声闻乘中宣说了声闻有八地,到底是哪八地呢?

种姓地是加行道的决定种姓;八地,是指从下算起,预流向就成了第八,它的现观是第八地;见道地是预流果;薄地是指欲界烦恼减轻的一来者;离欲贪地是指不来者;证所作地是指阿罗汉果,这些的所有向算为一个“声闻地”;在此基础上加上缘觉地。共有八地。

同样,大乘中,因位作为菩萨的所有功德的所依,因此地以阿赖耶识或意的差别而有十种。(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2本颂重点、难点

1、《般若八千颂广释》中云:“成为功德所依故称为地。”有声闻、缘觉八地与菩萨十地。

2、声缘八地,《中般若经》云:“种姓地、第八地、现见地、微薄地、离贪地、已证地、声闻地、缘觉地,此等称为声缘八地。”最初的加行道,三乘各自安立的缘故为种姓地。对此,《般若二万颂》云:“现见白法地。”预流向是从阿罗汉数第八位,故称为第八地;脱离欲界、四色禅定、四无色之九种垢染故称为阿罗汉,现见沙门第一果预流果为见地;欲界之修断多数已微薄,是故一来果称为微薄地;远离欲界贪欲之无来果称为离贪地;已成事故阿罗汉称为已证地;一来向、无来向、阿罗汉向三地称为声闻地,以此可了达各乘不同之量。缘觉地是指缘觉四果地。

3、菩萨十地:因为能脱离无量的见断、修断烦恼魔的畏惧并且越来越向上,故称为地。《经观庄严论》云:“无量魔怖畏,悉皆脱离故,逐渐趋向上,许彼等为地。”观待遣除悭吝等十种违品而安立为十地。《华严经》云:“嗟!诸佛子,为清净十地之违品而详细分为十度。一地以行布施度为主,其余诸度并非完全不修……。”到智度之间以此类推。所谓十度,《辨中边论》云:“布施持戒与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度,方便力愿及智度,此等许为十度也。”彼之十所断即悭吝、破戒、嗔恨、懈怠、散乱、愚痴、不具方便、力障、不成所愿以及所知障十者。观待断除彼等而分为十地。

以上内容均源自《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4、所有地均分为根本或依处、以净信欲乐希求彼地、修行能清净十地之净法与果位之功德四种。其中,堪能的功德如同纯金的比喻,地地升迁,直至佛地的功德,以精明商主的比喻来说明。异熟引摄的功德本性广大,故而特意转入赡部洲的君主等。愿智的功德,以宏愿力而真实成就百万大愿。

5、一地到七地之间,以清净刹土、成熟有情及二种资粮而修行佛陀之法,称为不以地为满足之修,因为需要寻觅逐步向上、更为超胜之法的缘故。八地菩萨不再退转,由于已经获得了佛陀深法的解脱。能成熟众生的修行主要是九地与十地,这是因为,此二地获得了以广大的善巧方便分析的无碍解及证悟诸法深密的境界。

6、关于十地菩萨投生的方式,尽管以业惑转生轮回的现象从一地就已断绝,但以悲心愿力而受生轮回利益有情。因此说,七地以上通过十自在与幻化的方式而圆满资粮。

以上内容均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3相关教证

《大圆满心性休息颂》中云:“十地极喜无垢地,发光焰慧难胜地,现前远行不动地,善慧及与法云地。”

《山顶经》中云:“文殊菩萨言:当观初发心是与行为相联之因;当观与行相联是不退转之因;当观不退转乃一生菩萨之因;当观一生菩萨乃遍知佛果之因。”


上师开示

在念完颂词“如是大乘中,菩萨之十地”之后,上师开示道:

这里讲了从第一地——欢喜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之间,十种地的不同功德。《入中论》里面讲的十地,和这里的讲法比较相同。




颂词7

第一极喜地,菩萨欢喜故,

已断除三结,生于佛种族。

彼之异熟果,施度最殊胜,

振动百世界,成为赡洲王。

7-1消文释义

十地之中,位居于首的是极喜地,因为能令获得《十地经》中所说的七觉支、远离违品遍计法所摄之见断的菩萨喜出望外的缘故。

进一步地说,“断”的特点,获得解脱的主要障碍就是坏聚见、怀疑与戒禁取见,它们是结缚于轮回及恶趣的三种因,初地菩萨已经彻底断除了这三种因,并且超越声闻缘觉。善男子,生起随应如来普光地之见道,并生于佛陀种姓中。由它的异熟所感,六度中布施度最为殊胜,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由于布施属于粗大之法因而相对容易。

功德的数量:仅仅在刹那、瞬息、须臾时间中就能够震动百数不同的世界;现见百数不同佛尊,通过彼等佛陀的加持而真实证悟,亲身体验无分别智慧;当时已拥有安住百劫的能力;能真正了知前、后一百劫而宣讲众生的业与生世;顷刻能入定出定一百等持;通过神变使一百众生的相续善心得以成熟;一时间前往并显现一百佛刹而利益有情;真正领悟一百法门,并铭记在心;一身可示现一百身体;每一身体都显示具有同等数目的菩萨眷属。总共已得到十二种百数功德。

以大悲及愿力而特意受异熟生的特点:成为赡部洲的大国王是异熟增上的特征。(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7-2本颂重点、难点

1、本颂中“百世界”成百等固定数目只是表示而已,实际上,利根菩萨以善巧方便力而没有固定数量,因为胜解行地也获得了不可胜数的等持,面见数量可观的佛尊。

2、第一地“施度最殊胜”的理由:1)第一地已远离了布施的违品,故说布施最为殊胜;2)第一地其余所有波罗蜜多并非像布施度那样殊胜,故称布施胜。

3、虽说第一地的布施达到了最高境界,但不要认为二地以上就没有布施。地道的功德与善根等都是后面较前面超胜,而称为增上,因为地的分位是有为法。

4、一地超越了凡夫地,获得一地时,以抉择而现证四谛,而颠倒执著等见断尽遣无余,所有修断也以压制的方式予以断除,对三宝有解信,自身极其欢喜,喜悦安住于以前凡夫时未曾获得的所缘普行法界,由此使我执、我所执不复存在,所以一地菩萨最为喜爱发放布施。

7-3相关教证

《经观庄严论》云:“趋近得菩提,见成众生利,极其生欢喜,故称极喜地。”

7-4思维讨论

因为第一地戒律还没有完全得以清净,布施是不是也不清净呢?

提示:不必说身外之物,甚至连内在的身体也能施舍,并且毫不吝啬、远离三轮的分别念,因此,一地菩萨布施已达到了清净。《无爱子请问经》中说:“我之此身尚能慷慨施予一切有情,何况一切身外之物?”凭借这种威力使得二地戒律清净。一地戒律占少分,而并非完全不具备。(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颂词8

二地名离垢,身语意十业,

纤尘不染故,自守彼等故。

彼之异熟果,戒度最殊胜,

成为七宝主,利生转轮王。

8-1消文释义

第二离垢地,由于为了独自解脱而防护作意的缘故,身语意的十种业道甚至在梦中也不沾染破戒的垢污,自然而然守持这些戒律。由获得这样功德的异熟所感,在先前布施的基础上戒律波罗蜜多达到最高的程度。

功德数量:刹那得到千数等持,亲睹千尊佛陀,而现示千数眷属,与前面一地相仿,只是数量递增,而内容完全一致。

异熟增上的特点:成为统治四洲的国王七宝之主,获得利益一切众生使他们奉行十善及波罗蜜多等的转轮王位。

此地之果:善巧断除一切有情的破戒。(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8-2本颂重点、难点

二地奉行十善,而与之相反逆行倒施的破戒垢染显然是二地的违品。

8-3相关教证

《经观庄严论》云:“离破戒垢故,称为离垢地。”



颂词9

三地名发光,智放寂光故,

禅定神通起,永尽贪嗔故。

彼之异熟果,胜行忍精进,

明智大天王,遣除欲贪者。

9-1消文释义

三地叫做发光地,此地菩萨在入定中,以无分别智慧不同程度地焚烧所知障,此明现的智慧火放射出寂灭的光芒,借助它的力量,自身及后得阶段也发射出旭日东升之前朝霞般的光芒。在这一地,尤其生起的清净功德有四禅、四无色、四无量及五通。染污法的修断上、中品贪嗔及所有愚痴也不同程度地灭尽。

它的异熟果:以上述功德感召,在前地的基础上,安忍的行为更为殊胜,也以超胜的方式而行持精进。

功德的数目增长:在二地的基础上,功德递增百倍,刹那获得十万等持,亲见十万佛陀……均依前而推。

异熟受生:成为数多天众的主尊大天王,并且精通《吠陀论》等。以超群的智慧能遣除对欲天等欲界之色等妙欲的贪恋。(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9-2相关教证

《经观庄严论》云:“能放法光芒,故称发光地。”


上师开示

在念完颂词“三地名发光,智放寂光故,禅定神通起,永尽贪嗔故。彼之异熟果,胜行忍精进,明智大天王,遣除欲贪者。”之后,上师开示道:

到了第三地菩萨的时候,贪心和嗔心就灭尽了。所以我们有些人说是——“怎么办?我还有嗔恨心。我修了那么长时间了,嗔恨心还没有灭,贪心还没有灭。”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你看这里讲了,贪心和嗔心是到了第三地的时候才灭尽的,其实他的有些习气到了十地末尾的时候还有。我们有些人可能资粮道还没有开始,所以你对自己的要求不要太高了,你还有贪心、嗔心,这是非常正常的。有贪嗔痴的时候不要懊恼,也不要拔自己的头发、吃安眠药,这些都不行的,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