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 | 《中观宝鬘论广释》第9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本课继续学习科判“宣说诸法远离常断之边”中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A、以阳焰作为比喻,进一步阐述万法体性本为空性,若执其为有无,实为愚昧

1、阳焰远看似水,近看却无;同样,距离真如甚远的众生见轮回万法真实存在,而趋近真如的圣者却见世间有实法自性不存在,以阳焰为比喻说明轮回万法看似真实存在却无自性;(详见颂词1)

2、以阳焰显现似水而实非水,比喻蕴似乎是我,实际非我;(详见颂词2)

3、有人执阳焰是水,奔赴近前却发现无水,因为不了知阳焰实不是水的本性,认为水原先是存在的,只是现今没有了;以此比喻人们执着自性本不存在之法的有无、常断,实属颠倒荒谬。(详见颂词3)

B、中观宗没有成为断见的过失

1、否定因果的断见和诚信因果的世间正见都不能出离轮回,只有如实现量彻知实相真义而不依于有无两种边见的诸位圣者才得解脱;(详见颂词4)

2、破斥他宗认为中观宗为断见者的观点;(详见颂词5)

3、中观宗没有不承认名言因果的过失。(详见颂词6)

C、宣说离有无之边的中观正见为佛陀所宣说的不共特法,外道虽有言辞提及离有无,但实为恒常有或断灭无的见解。(详见颂词7)


三、颂词详解及重难点分析:


颂词1

远处所见色,近见更明了,

阳焰若是水,近处何不见?

如是诸远者,见此世间真,

近者则不见,无相如阳焰。

1-1消文释义

从远处所见的色法,靠近者则见得更为明显,假设阳焰是水,那么与它接近的人们为何不见呢?同样,距离证悟真如甚远的所有异生见到此世间轮回真实成立,(倘若果真如此,那么)与见近距离的色法相同,趋近真如的诸位圣者更需要见到世间的有实法自性成立。可事实上,他们没有见到如此,因为圣者入定中蓝黄形形色色之相丝毫也不显现的缘故,犹如到达近处就能知晓阳焰水的形象实为空性。(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1-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1:阳焰,指浮尘为日光所照时呈现的一种远望似水如雾的自然景象。佛经中常用来比喻事物之虚幻不实。

重点2:本颂的推理是基于世人所公认的道理:越靠近某个色法,就看得越清楚。

比喻:从远处看阳焰是水,如果阳焰真的是水,那么靠近后就能见到真实的水;然而靠近后却见不到水,因此说明阳焰本不是水,只是人们的迷乱分别;

意义:距离真如甚远的凡夫众生见到轮回真实存在,如果轮回真的存在,那么趋近真如的圣者就更能见到真实的轮回,但事实上他们却没有见到,因此说明轮回实为空性。

难点:理解“趋近真如的诸位圣者”所见(瑜伽现量)的无欺存在。

佛陀在佛经中说:“若诸根是量,圣道有何用。”我们现在的眼耳鼻舌身如果是正量,那圣道就没有用了。通过这种道理我们也知道肯定有瑜伽现量。

但世间人不一定如此承认,因为世间人认为只有肉眼看到的东西才存在,除此之外的一些甚深奥秘的境界他们一概否认。这就是世人自己的盲目,就像有眼翳者对没有眼翳者的眼识不会有违害(这是月称论师举的例子)。所以世间平凡人的境界对瑜伽师、对智者的境界不会有害。

一些成就者和高僧大德的所见与平凡世间的业力深重、烦恼众多的人的境界当然有着很大差别。比如我观无常所得到的境界和一个真正的大成就者观无常所得到的境界,这两个境界有着本质上的差别。我观无常的话,只是以分别念想一想而已,而大成就者所观的无常完全通达了事物的本性。(源自上师《解义慧剑》讲解)

1-3相关教证

《月灯三昧经》:“譬如春日中,辉光所焚炙,阳焰状如水,诸法亦复然。见野马如水,愚者欲趣饮,无实可救渴,诸法亦复然。”(注:野马为阳焰之异名)


颂词2

阳焰现似水,非水非真实,

如是蕴似我,非我非真实,

2-1消文释义

迷乱的事物阳焰本不是水,迷乱显现似乎为水,其实并不是水,如果在真如实义中观察,可以说根本不存在水或者不是水。同样,对迷惑的根本——蕴,如水般误认为我,但实际上并不成立我,如果真正观察,则蕴的自性并不成立,体性为空性。(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2-2本颂重点

重点:通过阳焰的比喻来破蕴的自性成立。

蕴对应比喻中的阳焰,我对应比喻中的水。比喻中是将阳焰误认为水,同样,我们也将蕴误认为我。

2-3延伸讨论

一般人可能不会将我执为常有不变,因为可以现量见到我从出生到长大的变化,但比较容易执着五蕴为我,我们要再再地思维阳焰的比喻,以此断除我们对蕴的执着。

上师在《四百论讲记》中开示道:我执所缘境——补特伽罗我不是自性常有之法。众生所执著的我,只不过是依刹那变迁的蕴聚等无常无实法,生起虚妄分别,迷乱地执著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入中论》中云:“故我执依非实法,不离五蕴不即蕴,非诸蕴依非有蕴,此依诸蕴得成立。”有情的我执所依境,只不过依蕴聚迷乱假立,而详加观察,离蕴即蕴等都不可能有一个实际存在的常我。因此,应以中观正理的宝杵,击碎一切执我为实有常有的邪见大山,如是方可亲见本来无我的实相。


颂词3

阳焰思谓水,是故往彼处,

设执谓水无,此即愚痴者。

如是似阳焰,世间说有无,

此执乃愚昧,有痴不解脱。

3-1消文释义

对于阳焰,有些人思维说"这就是水"而奔赴近前,如果执著说水原先存在,现今杳无踪影(即对于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执为"有"或"无"),实在是极其愚痴之举。同样,在现而无自性的名言中恰似阳焰水般的世间轮回近取蕴从一开始就不曾有自性,因而说它"自性存在"或者声称"先前自性存在后来消失",执为有无、常断,也同样愚昧至极,颠倒荒谬。如果对真如义执迷不悟,则无法从轮回中得解脱。(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3-2本颂重点、难点

重点:以比喻来说明执着有无之见的愚痴。

比喻中的两种边见:

1)有见:认为阳焰处真实有水;2)无见:当靠近没有发现水时,认为水原先是存在的,只是现在没有了。因为一般人都了知阳焰不是真实的水,所以会很容易认为持以上两种边见的人是愚痴者。

实际上,认为蕴“自性存在”或者声称“先前自性存在,后来消失”的人,也是同样愚昧至极,颠倒荒谬,因为从一开始近取蕴就不曾有自性,如同水一直就不存在一样。

难点:正确理解中观宗的见解。

《中观四百论》:“谤诸法为无,可堕于无见,唯蠲诸妄执,如何说堕无。”

敌宗驳难:汝中观宗云一切法无有自性,如是应成一切法毕竟无有,堕于断灭无见,这是诽谤世间的言说,所以不应承认。

答曰:所谓的堕于断灭无见,是指将本来实有的法说为无有,本来存在的法除灭为无,龙树菩萨言:“若法有定性,非无则是常,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因此,若诸法本来决定有自性,实有不虚地存在,有人将这种法说为无有,这样才可说是堕于无见。但于实相中,诸法并非决定有自性,而是本来就无有自性,唯是因诸有情以虚妄迷乱习气,才现起了森罗万象。为了蠲除(断除)这些迷乱幻相妄执,中观宗才以方便名言,引导有情了达一切所知法唯名唯诠唯分别施设,本来无有,不应于此生起妄执,对此怎么能说堕入了无见呢?龙树菩萨也说过:“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而诸法本来即无有可决定有无的本体,因此智者们以中观正理遣荡一切著有著无的虚妄实执,决定不会堕于定有定无的常断诸边,而能诣达本来如是的无缘寂灭实相境。(源自上师《四百论讲记》)

3-3延伸讨论

提示:颂词1是以比喻说明轮回没有真实存在;

颂词2比喻蕴似乎是我,实际非我。

颂词3以比喻来说明人们执着自性本不存在之法的有无、常断,实属颠倒荒谬。


颂词4

无见堕恶趣,有见趋善趣,

如实知真义,不依二解脱。

4-1消文释义

抹杀因果的断见者,以此过失所感而走向恶趣。具有所缘之毒而诚信业果的有见者依此而趋至善趣。如实现量彻知实相真义而不依于有无两种边见的诸位圣者才得解脱。(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4-2思维讨论

既然依靠有见也无法解脱,我们是否应该断除有见的行为?

提示:并非如此。应当断除无因果之邪见,在三殊胜摄持下正确取舍因果。


上师开示

在念到“无见堕恶趣,有见趋善趣,如实知真义,不依二解脱”的传承时,上师开示:

如果像断见派那样认为因果、前后世和佛菩萨都不存在,一切都不执著,就会堕入地狱、饿鬼、旁生等三恶趣之中,后果不堪设想。所谓的断见派,就是认为只要眼睛无法见到的,就不存在,万事万物的出现,也不需要任何因缘。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派,就是认为一切万法都是实有并恒常不变的,不管是自己还是六趣,都真实存在。

实际上,只有不堕二边,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这才能称为世间正见。

颂云:“世间大正见,谁者已拥有,彼于千劫中,亦不往恶趣。”龙猛菩萨的这个教证,我之前曾多次引用,此见解相当重要。



颂词5

如实知真义,不许为有无,

是故若成无,何故不成有?

若言破有故,实则此属无,

如是由破无,为何不属有?

5-1消文释义

如果有人说:如实彻知实相真义的中观宗,既不承认因果在名言中存在,也不承认自性存在,这难道不是成了断见者吗?

驳:那么,为什么不成为有见者呢?因为也同样不承认因果不存在之故。

假设他宗承许说:由于破除了自性存在实际上中观宗归属到断见者中。

驳:那么,同样由于中观宗也破除了说因果不存在的观点,为什么不归属为有见者呢?理当说归属。这是以同等理而遮破的。(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5-2本颂重点

重点1:中观宗实际并没有在名言中否定因果,他宗在此发的太过并不是中观宗的观点。

重点2:对方认为“破除了自性存在就归属到断见者中”,这种观点也是不应理的,前面已经说过:在具有实执的基础上,抹杀所有的因果、前世后世等正理,才是人们公认的断见派。

难点:此颂并没有直接与对方辩论对错,而是以同等理来遮破,通过似乎附和对方的观点,找出对方观点的矛盾之处。

请仔细体会此种辩论方法的精妙之处。

5-3思维讨论

反观自心是否也曾经认为中观宗不承认因果在名言中成立?


颂词6

不许全无性,不行心亦无,

菩提所依故,岂说彼等无。

6-1消文释义

如果对方说:通达离边的中观宗实际上并不承认在名言中也全然无有业果的无自性,口中也不吐露这样的言谈,因而并不认可,但却身体力行了。

驳:制止身体的一切恶行而持梵净行的缘故,身体也并没有与断见者相应而行。

假设对方说:那只是由于担忧失去名闻利养而不行持,但心中始终怀有不存在业果的想法。

驳:如果认为业果不存在的心也无有,那么这样的分别念怎么会有自性成立呢?根本不会有。

我们为了获得无上菩提智慧而依于菩提道的广大行为,因而必须无倒取舍业果,又怎么能说这些业果在名言中也不存在呢?绝不应口出此言。(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6-2本颂重点

重点:中观宗在了知一切万法无自性的同时,为了获得无上菩提智慧,依靠菩提道的广大行为(出离心、菩提心、戒律等等),因而必须无有颠倒地取舍业果,所以不可能成为否定因果的断见派。

6-3延伸讲解

通过《中观根本慧论》中的教证“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了知佛对三种根基所宣说的不同佛法:

初学者:实和非实是佛陀在下根众生面前所说的两个法门。对有邪见的外道及世间人,佛陀说业因果及轮回都存在;对有世间正见且堪受无我空性的众生,佛陀又说一切法非实。

中根者(自续派):“亦实亦非实”,在中根者面前佛陀说一切万法既是实有也是非实有。或许有人认为这是矛盾的:有则不可能空,空则不可能有。但实际并不矛盾。因为在名言中,因果不会虚耗,前世后世也无欺存在,所以名言中一切万法可以说是实有的。但名言中的法在胜义中却是空性的,因为以中观理论抉择时,没有一个不空的法。这就是中观自续派着重抉择的观点。

利根者(应成派):“非实非非实”,在最利根的应成派所化众生面前,佛陀说一切万法非实有也非无实有。在抉择究竟的胜义谛时,名言中的实有当然不可能存在,没有实有的法,观待实有的无实也不可能成立。《大智度论》云:“常是一边,断灭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诸法有是一边,诸法无是一边,离是二边行中道。”所以,从最究竟而言,一切万法是远离一切戏论的,根本没有任何本体可以成立。这就是所谓的诸法实相,也是佛陀对上等根基所宣说的真正的甘露妙法。(源自上师《中论释》讲记)


颂词7

于称人与蕴,世间数论派,

鸱枭裸体派,问说离有无。

是故诸佛说,无死甘露教,

甚深离有无,当知乃特法。

7-1消文释义

其实,除了中观宗以外其他宗派并不具有这一不共法,有些内道与多数外道声称补特伽罗实体存在、蕴成实存在。而没有证悟甚深离戏法义的世间外道、随学声称所知二十五谛的淡黄仙人的数论派;认定大自在化身为鸱枭的弟众承许的鸱枭派、吠陀派与胜论派说一切所知归纳在六句义中;裸体派承许所取能取空性之识恒常、实有。倘若以上所有宗派中存在万法自性超离有、远离自性不成立之无实、离戏缘起之义的说法,那么就要追根问底,结果他们丝毫也说不出符合实际的观点。心里始终持着一个“有”,词句上表面似乎说是超离有无,以及紧持“无”而声称现似存在,都通通属在这类观点中。因此,欲求解脱的人们务必要认识到,远离承认有为法自相成立、无为法常恒实有等一切所缘。这就是此法甚深的原因所在。为此,诸佛亲口教诫道:“能赐予无死甘露果位究竟安乐之道超离一切有无所缘、深不可测,远离一切戏论之网。当知为不共之特法。”(源自《中观宝鬘论广释》)

7-2本颂重点

重点1:虽然其他宗派也自称“离有无”,但仔细观察,他们不具有真实离有无的特点。如果追问这些宗派,结果丝毫说不出符合实际的观点。他们心中始终保持有的见,而词句上说超离有无的见解,他们所谓的有是恒常有,所谓的无是断灭无,没有真实超离有无。此处提到了数论派、鸱枭派、裸体派等观点,有兴趣者可以阅读《中观庄严论释》来详加了解。

重点2:闻思时要“不依句而依义”,如《解义慧剑》中云:“闻法而思维,依义不依句,通达所诠义,何说皆无违。”比如,如果我们了达了中观宗的真正意义,就不会被外道语言上的观点所误导。

7-3延伸讨论

作为一个佛教徒为什么要学习外道的观点呢?

大家应该清楚,外道的很多观点与佛教有相似之处,如果没有学习外道观点,就很容易与佛教混淆。而且,我们相续中无始以来存在很多遍计宗派的各种恶劣习气,这些习气必须依靠无我的智慧来断除,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辨别外道和内道观点的差异,应该了知,外道的观点根本不具足一种真实依据。如果未能了知这一点,当离开佛教团体或佛法没有真正融入内心的时候,非常容易跟随外教徒的观点而转,最后导致舍弃自己的宗派,这是非常危险的。

假设外道真正存在解脱之法的话,学习他们的论典之后可以通达无我的境界,当然就没有必要区分内外,我们也可以欣然接受。可是,不论他们的论典还是行为,究竟来讲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利益,暂时虽然行持一些善法或者帮助个别苦难者,但这不是我们最终希求的目标。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应该了知,一方面我们相续中具有很多不良的习气,如果未加辨别就很容易随之而转;另一方面,相续中如果不具足一种坚固的智慧,很可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最终导致舍弃真正的观点,使自己堕入非常可怕的境地。因此,每个修行人对此都要极度重视。(源自上师《中观庄严论释》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