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01

说明:

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一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我们开始宣讲《中观宝鬘论》的广释。

《中观宝鬘论》这个论典,讲的是圆满二资粮的道理。首先宣讲增上生和决定胜的修法,然后总的宣讲如何圆满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为什么要宣讲这样一种道理呢?因为在座的所有道友内心当中的一个所愿,就是想获得解脱或者想要获得成佛的果,这样一种解脱果或成佛果无因无缘绝对不可能成办,因而这样一种因缘我们必须要通达,必须要修持。我们在了知这样的因缘的时候,不能够将非因缘而作为正因缘,无因无缘不可能出生,但是非因非缘也不可能出生解脱和成佛的果。所以在这部论典当中,龙树菩萨实际上是归摄了在佛经当中所宣讲的福德和智慧资粮的本体,如何圆满积累的方式和它的果在这里面都做了详尽的观察。因此我们绝对有必要学习这个论典,而且绝对有必要通达修学这个论点典当中的所诠意义。

这样一部很殊胜的论典,确确实实是上师三宝加持下显现出来的,我们现在通过学习这部论典,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了知什么是正因正缘,怎么样去修持圆满的意乐,通过学习这个论典也会升起来。就是说,如果了知了这样一种所诠义之后,绝对可以迅速圆满福德和智慧资粮。

一切万法的本性就是这样:因缘一旦是积累圆满了,果法绝对是不可阻挡而产生的。如果我们真正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圆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相续中的出离心、菩提心、对空性的正见,还有一些所欲都可以圆满的成就。通过这样的修持,圆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以超凡入圣。因为初地菩萨的果位也是二资粮圆满到一定程度时的一种必然的果。在初地菩萨之上,如果再进一步修持二资粮,那就可以成佛。

我们要知道所有的佛法修持,尤其大型的修法绝对是不能够离开二资粮的修持。这就是本论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对我们学习本论的必要性做一个概括性的宣讲。

下面我们开始讲《中观宝鬘论广释》。首先讲它的颂词的作者龙树菩萨,简要的介绍一下。大家都知道,对于龙树菩萨,佛陀在《楞伽经》、《文殊根本续》等等很多显密的经典当中都做过授记,大家共称的或者普遍了知的是龙树菩萨是欢喜地或者是初地菩萨,有些经典当中授记是七地菩萨,如果按照月称论师的《密集金刚灯显论》的说法,龙树菩萨通过修持无上瑜伽在即生当中现证佛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绝对是一个圣者。龙树菩萨是初地菩萨这一点可以说是显密或者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所公认的。那么龙树菩萨是佛果,除了前面我们引用了月称菩萨的教证和他在论典当中的所诠意义之外,汉传佛教当中有没有承许呢?在汉地佛教当中实际上也承认龙树菩萨就是佛的化身。在很多殊胜的或者比较可靠的论典当中也介绍过,比如在古代的《三宝感应篇》当中,讲到龙树菩萨的本迹,“本”是根本的意思,“迹”是他的化现化身,那么他本记是怎么样的?按照佛经当中的记载,龙树菩萨以前早就成佛了,他的名号是妙云,叫做妙云相佛或妙云自在王佛。另外在《护法传》当中也引用相似的教证,抉择龙树菩萨以前就是妙云自在王如来,这是以前早就讲过的。那么在共称面前,第四导师释迦佛的教下授记是初地菩萨。无论怎样,龙树菩萨绝对是一个殊胜的智者,或者说是超越了凡夫地的大圣者,他所造的论典绝对可靠。

在讲完龙树菩萨的经历或者功德之后,我们再介绍一下本广释的作者喇拉曲智仁波切,他是宁玛派的一个大智者或者大成就者,按照很多授记,他是莲师的化身或莲师的二十五大弟子当中的一个大弟子的化现,他生生世世得到文殊菩萨本尊的摄受,与生俱来的智慧非常超胜。在显现上,他也是依止了很多殊胜的大善知识,比如说全知麦彭仁波切,还有邬金丹增洛诺等等很多殊胜的大德,在他们面前听过很多正法,他的辩才、修证、人品等全部都是十全十美的。这样一个大智者完全通达了《中观宝鬘论》内外密的含义,并给我们留下了殊胜的广释。也就是说,广释的作者也不是一般的人,按照很多大成就者的授记,绝对是一个圣者!

译者大恩上师索达吉仁波切,为了利益像我们这样的后代学者或他的弟子,以及为了利益未来更多修学大乘的修行者,以大悲心翻译了这部殊胜的广释,我们在学习完这部广释后肯定会获得极大的收获!

下面开始宣讲正文。

嗡那莫萨瓦革热德得瓦白!

这是一个总的顶礼句, “那莫”是顶礼的意思,“萨瓦”是一切,“革热”是上师,“德得瓦白”是本尊天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顶礼一切上师本尊天。

下面是分别顶礼,有顶礼佛陀、顶礼妙音文殊师利菩萨、顶礼龙树菩萨、顶礼根本上师和顶礼一切传承上师,共有五个顶礼句。五个顶礼句之后是立誓句。

首先讲第一个顶礼句,顶礼佛陀。

如所尽所万法汇集一汪洋,

周匝意吉祥结无尽虚空界,

悲云中降利乐无边众生雨,

等界未动事业周遍佛前礼。

颂词的第一句,如所尽所万法汇集一汪洋,这是说智慧所通达的对境。智慧所通达的对境是将一切的万法归摄在如所有法和尽所有法当中,所以叫做如所尽所万法。汇集一汪洋,这个汪洋是既深且广的意思,即非常深广。我们一般对于汪洋的水到底有多少是很难衡量的,所以我们对于一切所知法,比如如所有法和尽所有法,它的本性是如何的,也是非常难以通达的。如所有法主要是从甚深的角度来讲,比如说海洋、汪洋的深度,尽所有法主要是从一切万法的显现,从广大层面来讲,比如说汪洋的宽阔。汪洋有深广的特点,如所有法和尽所有法也有这样一种深广的特点。也就是说,一切万法确确实实是难以通达的,这个难以通达的法在佛面前是绝对周遍了知的。

第二句,从能尽的层面讲。周匝意吉祥结无尽虚空界,周匝是遍满一切的意思;意主要是讲佛意,不是我们一般众生的分别意,而是佛的身语意的意,佛的意就是佛的智慧;吉祥结,它是八吉祥中的一种吉祥。为什么此处将佛意安立成吉祥结呢?在讲相好的时候,在佛胸口就有吉祥结代表佛意,而吉祥结本身也是虹光自性的。在吉祥结这个图案上面,并没有表示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也就说它是全部联通的,表示无始无终的意思。所以,佛陀的智慧就是一种犹如吉祥结一样无始无终的智慧,也是一种难以揣测的智慧。

将吉祥结比喻成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无始无终的。显现上,佛陀以前是个凡夫,后面通过修道,某一天在菩提树下现证智慧,佛的智慧从那个地方开始,好像是有这样的,但实际上佛的智慧是无始无终的。从了义经续当中安立的时候,佛的智慧就是众生的心性,心的本性是大无为法,根本不是通过因缘所生。通过因缘,或者通过修行积累资粮而产生的佛的智慧,只不过是当我们了知自己本有佛智之后,通过修持能遣善法,遣除障碍,最后将这个本来具备的智慧显露出来而已。单单从这个角度来说,因缘产生了这样一种佛智。但从佛智的本体来讲,绝对不可能是因缘所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安立成为无始无终。

那么可不可以通过我们凡夫的智慧来说佛的智慧从哪天开始产生的?有没有这样一种说法?或者佛涅槃之后佛智是不是隐没了?通过凡夫人的智慧绝对不可能衡量佛陀的智慧从哪里开始,在哪里终结,这不是我们的境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是无始无终、无法揣测的意思。此处的“意吉祥结”的意义是安立的无尽虚空界,就是说这样一种意吉祥结是周遍无尽虚空界,无尽虚空界代表的就是一切万法。我们知道佛的智慧周遍一切虚空界,如所有法、尽所有法的一切万法,在佛的智慧当中全部如理通达。这两句主要是从所尽和能尽两个方面讲佛陀的智慧。

佛陀的智慧讲完之后,讲佛陀的大悲。悲云中降利乐无边众生雨,如果具备这样的智慧,已经了达一切万法的如是本性之后,如果他不说法的话,那么其他的众生还是没办法了知万法本具的自性和自己本具的佛性,尤其是自己本来就安住万法本具的空性,但因不了知这个万法自性的缘故而冤枉流转。因此佛陀在证悟殊胜的智慧之后,与这样的智慧无二无别的大悲心就完全地显露出来,然后在大悲心当中无勤地降下法雨。佛陀在成佛之后,按照众生的根性次第地宣讲一切万法,宣讲万法都是为了能让众生逐渐抛除黑暗的愚痴,逐渐显露自性的光明。不管是宣讲增上生的法,宣讲声闻缘觉的法,还是宣讲菩萨的六度四摄法,或是殊胜的二无我空性,或是密乘的法,目的就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将众生安置在佛地。所以说这个就叫做“悲云中降利乐无边众生雨”。

雨是从乌云当中降下来的,此处将佛陀的传法,比喻成从大悲心的云当中降下利益无边众生的法雨。如果佛陀不出世,或者佛陀虽然出世但不宣讲正法的话,众生都没有办法直接获得利益。佛陀出世做很多很多利益众生的事业,在这里面最殊胜的事业就是给众生传法!我们处在末法时代,没办法见到佛陀的色身当年如何传法,但是佛陀的经教,实际上就是代表佛陀的法身,就是代表佛陀所传的正法雨。只要我们好好地学习,能够通达的话,相当于佛在面前宣讲正法一样。佛陀在无边的事业当中广转法轮,给众生宣讲万法的本性,现证本性的障碍,如何遣除障碍的方便,顺缘,最后所获得境界等等都讲得清清楚楚,所以我们如果真的能够好好地学习佛法,就能够知道一切万法的本性和修持的方式,这就是佛陀通过最大的悲心宣讲的正法。

等界未动事业周遍佛前礼。“等界未动事业周遍”也是突出了佛陀的最不可思议的或者最不共的一种殊胜的功德。等界未动,意思是佛陀的本体、佛陀的智慧是安住在平等界当中根本没有动摇的。那么佛陀在金刚座传法或者佛陀从天降生等等乃至最后涅槃,在我面前好像是在不断的动摇,但实际上佛陀安住在他的法身境界当中丝毫都没有动过。佛陀是安住在等性法界当中没有动摇的同时事业能够周遍,这就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发愿力和不可思议的智慧的本体的能力才能做到这一点!平时我们自己要做事情,不动是不行的,首先你的意要去分别我怎么做这个事情,然后你的身体要去奔波劳累去勤做,然后才能够把这个事业做成。然而佛陀在根本不动法身的同时,一切事业完全周遍,这就是最不可思议的一点,这就是佛陀最不可思议的特殊的功德。这方面我们就不多讲了,因为在《宝性论》当中会广讲,另外以前学过的《入中论》、《经庄严论》,在这些殊胜的大乘经典当中都讲过佛陀不动法身而周边事业的情况。此处主要是说出了佛陀所具备的特殊功能,以这个作为顶礼句,等界未动事业周遍佛前礼,了知佛陀的功德之后对佛做最虔诚的顶礼。

第二个颂词是顶礼文殊师利菩萨。顶礼文殊师利菩萨也是从文殊师利菩萨的清净的身语意三个方面做顶礼。

清净胜身皓月界空入定中,

除恼法海圆满语密遣黑暗,

佛海意之菩萨三有一尊汝,

善缘顶戴以此妙音青莲供。

前三句是分别宣讲文殊师利菩萨的身语意。首先是清净胜身,文殊菩萨早就成佛,现在显现十地菩萨像。十地菩萨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是圆满的,所以身相上是显现的清净胜身,比喻如皓月一样非常的圆满、庄严、清净,此处是讲文殊师利菩萨的清净的色身。界空入定中,这主要是通过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方式来宣讲。文殊师利菩萨在显现殊胜色身的同时,他的意是恒时安住在入定的境界当中,即是色空无二的,也就是说他显现的身体和内心当中的智慧是无二的。这一句主要是说清净胜身犹如皓月一样,皓月显现在清净的虚空当中就显得格外庄严,文殊师利菩萨这样一种清净胜身也是由于大圣者完全不动入定的境界,安住在犹如虚空一样的禅定当中,安住在根本慧定当中,在这样的本体当中显现的胜身也是尤为庄严的。总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的身和意是无二无别的,或者说现和空是无二无别的,从了知和所知的侧面来讲,或者从他自己能尽的侧面来讲都是这样理解的。

除恼法海圆满语密遣黑暗,这主要是讲文殊师利菩萨善巧说法。除恼法海的恼字就是烦恼的意思,真正能够遣除一切烦恼的唯一是正法。因为文殊菩萨已经彻证了诸法的实相,具备四无碍解,具备最殊胜的说法善巧智慧,他已经能够真正宣讲除恼的正法之海。圆满语密,他的语言的功德称之为语密,他的语言的功德是最圆满的。我们赞叹文殊师利菩萨的时候说具足六十梵音语,就是说文殊菩萨对六十种梵音语已经完全具备。有地方讲文殊师利菩萨的名字叫语自在,他在语言方面的功德是周遍圆满的,所以说叫做圆满语密。遣黑暗指文殊师利菩萨宣讲正法能够遣除众生相续中的黑暗或者能够遣除世间的黑暗,让众生通过听闻法语而证入光明。

佛海意之菩萨三有一尊汝,海在很多地方代表极多或者无量,佛海就是无量无边的佛陀或者一切佛陀的意思。意之菩萨是什么意思呢?意就是佛陀的智慧,文殊师利菩萨是三世诸佛意的化现,即三世诸佛智慧的化身就是文殊菩萨,所以此处也叫佛海意之菩萨。三有一尊汝,三有一尊就是说在整个三有当中恒时不入涅槃,恒时显现善知识的形象或者佛的形象或者菩萨的形象,乃至于显现世间的老人的形象,妇女的形象和一般的庸俗人的形象来利益众生,所以说叫做三有一尊。汝字就是指文殊师利菩萨。

前三句讲到了文殊师利菩萨身语意的功德,第四句是讲对于这样殊胜的对境顶礼和供养。善缘顶戴的善缘,就是指有善根的人或者说作者本人,以文殊师利菩萨为顶庄严,所以说善缘顶戴也是顶礼的意思。以此妙音青莲供,妙音青莲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前面“清净胜身…除恼法海…佛海意…”这三句,这三句是很好的修饰或者妙音赞叹,这样的妙音赞叹犹如青莲花一样。青莲花是很悦意的、很清静的、让人见而生悦的本体,青莲花是佛法当中的殊胜供品,此处作者并没有以外在真实的青莲花来供养文殊菩萨,而是将妙音的颂词当成青莲花来供养文殊菩萨,也就是顶礼供养文殊菩萨的意思。

第三个颂词是顶礼龙树菩萨。

依佛圣教真实意镜中,

无余映现圣者深现证,

折邪说以正道赐慰藉,

住成就地龙树师前礼。

第一句依佛圣教真实意镜中,就是依靠佛陀圣教的真实意。镜是一个比喻,指龙树菩萨内心的殊胜智慧犹如清净的镜面一样。他内心依靠的是佛陀圣教的真实意,在龙树菩萨的意境当中,在他的心镜当中,依靠这个开始显现影像的。我们知道一个清净的镜子要显现影像,它必须有个所缘,有了所缘之后在镜子当中才可以显现清净的影像。那么龙树菩萨的心镜,他的意镜的所缘是什么呢?是佛陀真实圣教。在对佛陀真实圣教完全通达之后,在龙树菩萨的心镜当中显现了甚深的现证功德的影像。依佛圣教真实意镜中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也是在赞叹龙树菩萨的一种最不共的功德。

龙树菩萨和圣者弥勒菩萨这两大菩萨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在大乘佛法最初弘扬在世间的时候,龙树菩萨不依靠任何的注释,完全依靠自力解释佛经,这就是一个最大的特点。佛陀的般若经浩如烟海,当时并没有其他菩萨解释般若经的论点供龙树菩萨参考,他也不可能在参考完之后,通过这些讲义,再写《中论》或者《中观宝鬘论》。在藏传佛教的传统当中,在赞叹龙树菩萨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开宗祖师。开宗祖师就是说对于佛陀这样非常甚深的圣教,不依靠任何注释,依靠自力通达之后开始解释佛经。所以这方面是一个最殊胜的特点。弥勒菩萨也是这样。弥勒菩萨造了《现观庄严论》、《宝性论》等弥勒五论。弥勒菩萨造论的时候也是根本不依靠其他任何注释,写下了弥勒五论。在《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宝性论》等论典当中,把佛陀经典当中修证的方式、甚深意趣等解释的清清楚楚。这两个大论师在著论的时候,全部是唯一依靠自力而解释。此处在讲龙树菩萨的功德的时候,也是体现了这一点。

依佛圣教真实意,就是说他通过自己依靠佛陀的经典,通过自力,无余映现圣者深现证,内心当中无余映现对于佛经的现证,即内心当中生起了最甚深的现证。

折邪说以正道赐慰藉,指他的论典遣除邪说,通过正道给众生赐以安慰。怎么样折邪说呢?比如在《中论》、《回诤论》等很多论典当中,遣除了很多外道的观点,邪师的观点,还有一些不了义的小乘的有部、经部的观点等等。将这些邪说全部折服,以正道赐安慰,给众生宣讲万法的本性空,宣讲如来藏,比如《赞法界颂》,还有宣讲二资粮,比如《宝鬘论》等等,通过宣讲正道赐予众生慰藉。

住成就地龙树师前礼。龙树菩萨是属于圣者第一的,住于成就地。共同的说法是初地,不共的说法就是佛地。在这样安住成就地的龙树菩萨上师面前恭恭敬顶礼。这里是顶礼龙树菩萨。

下面一个颂词是顶礼根本上师。

何者尊容甘露之光辉,

触及心间百瓣之莲花,

享受醍醐能消迷现热,

恩重如山上师前敬礼。

恩重如山的上师,不共的上师有很多。在喇拉曲智仁波切的传记当中,恩德等佛的十三大上师,恩德胜佛的等等,有很多很多殊胜的上师,如全知麦彭仁波切等,这些很多殊胜的上师都是他恩重如山的上师。

何者就是讲这些殊胜的上师,尊容甘露之光辉,是说上师发出犹如甘露一样的光辉,实际上是指上师的意传加持。上师的意传加持触及到他心间百瓣的莲花,很多时候把信心比喻成莲花,开启这个信心莲花的就是上师的功德或上师的加持。太阳光辉照到莲花上面,莲花瓣自然就打开了,这里就是形容得到加持的意思。通过内心信心的祈祷,根本上师甘露的光辉触及莲花,然后莲花开始绽放,这就说明得到上师加持之后,种种功德开始次第显现。享受醍醐,即心间百瓣莲花开放之后就开始享受佛法的醍醐甘露。享受佛法的甘露有很多层次,听闻佛法是享受佛法的甘露,思维佛法得到定解也是一种享受甘露,触证佛法,比如通过修持佛法开始触证了,这是真正的享受佛法的甘露,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触及到了佛法的精华部分,内心当中已经能够知道万法的本性,而佛法讲的就是这个,佛法就是为了让我们触及到内心当中这个本性。所以如果真正能够修证的话,就是真实在享受醍醐。如果享受到这样一种佛法的醍醐就能消迷现热,能够消除对于迷乱显现的热恼。迷现就是迷乱显现。现在我们所见、所闻、所触,凡夫的习气、业力也都是迷乱的显现。在没有到达八地的时候,或者没有成佛的时候,很多迷乱的显现还是难以消除的。但不管怎么样,虽然我们对这样迷乱的显现有非常深的实执,通过修行,迷乱的显现本身也许还会有,但是对它的实执会慢慢地消退,到最后真正修行圆满的时候,一切迷乱显现可以彻底消尽无余。

享受醍醐能消迷现热有很多种层次,消除对迷现的热恼,有最大的执著,也有最微细的执著,这都叫做迷现的热恼。我们在不同程度的享受佛法醍醐之后,不同程度地消除对一切迷乱的热恼的执着,这样的恩德是来自于上师。我们依止上师,修持上师瑜伽,得到上师加持之后才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此处是依恩德而顶礼的,即在能够赐予这样殊胜功德的恩重如山的上师面前,恭恭敬敬的顶礼,没有丝毫的造作,没有丝毫的口是心非,内心当中认知到这一点,然后在身和语上面非常恭敬地对上师做顶礼。

下面是对一切传承上师做顶礼。

诸佛自现智慧现人相,

智悲自成众多善说法,

普皆盈盈充满自相续,

一切传承先师赐吉祥。

此处讲很多的善知识、传承上师,都是佛陀的化身。怎么体现的呢?诸佛自现智慧现人相。佛陀的殊胜智慧叫做自现智慧,这个意义和前面是一样的,即成佛实际上没有重新得到一个佛果,只不过以前有的会显现出来而已。佛陀的智慧叫做自现智慧,或者说这个自现智慧是非由因缘所造作的,是本来具备的智慧。诸佛自现的智慧显现成人相,因为现在我们主要是作为人的修行者的身份,所以在我们面前这些殊胜的善知识都是显现人相的。如果是我们是作为一头猪或者牛羊马等,那么这些善知识显现在我们面前也许就是猪或牛羊马,或者基于其他的形象来度化我们。因为此处主要的所化是人类众生,所以诸佛自现智慧会显现为人相,而并不是说诸佛自现智慧只能显现人相,而不能显现其他相。

智悲自成,显现为人相的善知识的智慧和大悲心是任运自成的,是本来具备的。诸佛自现智慧所显现的人相善知识,当他生下来之后,他的智悲是不是自成的?从他自己的相续来讲是绝对自成的。但是在所化面前会不会直接显现自成?不一定。比如有些大德生下来的时候,他的智慧是非常敏利的,俱生智慧或者大悲心非常强烈,生下来就开始显现俱生功德,这样的上师有很多。还有一部分上师,虽然是佛陀自现智慧的显现,但是他生下来的时候显现和一般的人一样:一个普通的婴儿,一个普通的少年,一个普通的求法者,经由很多苦行之后开始听法,开始思考,开始苦修,最后慢慢显现资粮道到加行道的功德,显现见道、修道的功德,最后显现佛的功德。这是跟随众生的根基而示现的。实际上每一个佛陀自现智慧所显现的善知识,在显现的同时绝对是没有离开过他的现证智慧的,只不过因他所化众生的福报深浅、罪障深重与否等方面的差别的缘故,所以在他们面前所显现的上师也有各种不同的上师的形象。有些上师在弟子面前经常显现大神通,通过大神通来调化弟子;有些时候显现一个非常严谨的班智达或比丘形象来调化弟子;有些就显现一般的居士的形象来调化弟子。反正就是跟随众生的相续,随类显现的。也就是说,只要是佛陀自现智慧所显现的人相,他本体的智悲全部都是任运自成的。

众多善说法,普皆盈盈充满自相续,众多善说法和后面第三句要连起来看。众多的善说教法,这里善说和教法是一个意思,实际上一切的经论都是善说,此处的善说也是讲法义。在显现人相的善知识的相续当中,一切众多的经、续、论典、教言等善说教法普皆盈盈充满自相续,即他们的内心当中充满一切教导、教法。所以上师善知识本身就是正法的代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相续当中已经充满正法,他们的相续当中已经普皆盈盈充满了善说的正法。他们显现上有功德,内心当中充满正法,所以才能够引导弟子,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赐给众生窍诀。此处说相续当中充满正法,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凡夫众生相续当中根本没有充满正法,而是充满了贪、嗔、痴、嫉妒、骄傲,充满了烦恼障和所知障,根本没有充满正法。从学法者的角度来讲,相续当中一部分是正法,一部分是自己的烦恼,一部分是其他的障碍。而善知识的内心当中充满正法,说明他已经完全具备正法,他的相续全部变成正法状态,佛陀所宣讲的如来藏正法或者一切空性正法在他们相续当中已经充满了。我们说教法和证法在圣者相续当中全部具备,实际上他的本体就是法的代表,他的本体就是殊胜的教法,这些大德住世,教法就住世。

一切传承先师赐吉祥。对于前面所讲的诸佛自现智慧显现人相、智悲自成、相续当中具备众多善法的一切传承上师,向你们祈祷,祈祷你们给我们赐予吉祥。

这几句都是顶礼句,下面就是立誓句。

立誓句,指为什么要写这部宝鬘论的注释,有怎样的发心,有怎样的必要来造这个论典。

见谛圣著宝鬘论,内容浩如虚空界,

依真实义以教理,尽己所能净心释。

见谛圣著就是讲龙树菩萨。显现上龙树菩萨是获得大乘见道的,所以叫见谛。圣,就是讲见谛的圣者。著,就是已经见到圣谛的圣者龙树菩萨所著的宝鬘论,即这部《中观宝鬘论》。

内容浩如虚空界,本论看起来只有400多个颂词,但是它的内容浩瀚如虚空界,所有一切大乘的精要,所有积累二资粮的精要在这部论典当中已经讲完了,所以它的内容是浩如虚空界的。

依真实义以教理,指喇拉曲智仁波切在写注释的时候,是依靠真实义,不是随随便便杜撰的,也不是没有其他的依据,而且是通过教证和理证。本论里面教证很丰富,所宣讲的理证也非常清晰。所以说依真实义以教理也是圣者或智者著论的一个殊胜的条件。否则,一般人著论的时候不依靠真实义,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所写论典当中教证也没有,理证也没有。依真实义以教理,就是让我们放心,他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写的,是有教证理证的,有殊胜的依据写的。

尽己所能,前面已经讲过宝鬘论的内容浩如虚空界,他是很谦虚的,意思是:我能不能够把这样内容犹如虚空界的宝鬘论的密意全部解释清楚呢?这是没办法的。没办法那怎么样呢?尽己所能!我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就尽我多大的能力,反正就尽我所有的能力来解释这部论典。实际上这句话也是表现了非常谦虚的态度。尤其是下面讲的净心,即通过很清净的意乐。写这部论典不是为了名声大振,让大家说某某人智慧很高等等,没有这样一种名闻的心,也没有利养心,完全是为了解释宝鬘论的含义,是为了方便后代学习宝鬘论颂词的人能更好地通达宝鬘论的意义然后修学,主要是为了弘法利生的这样一种发心,所以叫做净心,以很清净的意乐来解释这个论典。

顶礼能令轻易成事的殊胜对境福德无量,因而在篇首抛洒了赞叹的吉祥鲜花。

前面为什么要顶礼?如果顶礼能令轻易成事的殊胜对境,那么福德无量。此处的殊胜对境有什么特点呢?特点是能令轻易成事,即这样一种对境是很殊胜的对境,因而我们只要对这样的对境稍稍做一点结缘,比如对这个对境做一次顶礼、做一次赞叹、做一次祈祷,然后我们相续当中的很多愿望都可以轻易地成办。这就是三宝的特点,佛陀、菩萨、正法、传承上师都具备这样一种功德。所以我们对这样一种功德如果能够做赞叹、做顶礼,那么都能够心想事成。所以顶礼能令轻易成事殊胜对境的话,福德是无量的,因此在广释的篇首抛洒了赞叹的吉祥鲜花。这里是把吉祥颂词比喻成像吉祥鲜花一样,以鲜花对于这些对境开始做顶礼供养,然后得到福德。

此外,在最初造论的时候做顶礼,也能够遣除造论当中的很多违缘,能够令论典顺利造成,能够顺利地利益众生,从这个方面也是有必要的。另外,在造论前顶礼也表示不忘本的意思。我们能够解释这个论典,或者能够学习这个论典,来源就是诸佛上师三宝,这样一种功德的来源就是这个所顶礼的对境,因而有念恩的必要性。另外,开始的时候对佛陀及菩萨做顶礼,表明自己的身份是一个佛弟子,因为是佛弟子,所以才对上师三宝做顶礼。因此在篇首的时候绝对有必要做顶礼。

接着于所讲的对国王所明示的深广教言----此中观宝鬘论分四:

一、论名;二、译礼;三、论义;四、末义。

本论文字上好像是对国王所开示的,但是龙树菩萨在后面的颂词当中也讲到,不单单是对国王你宣讲,实际上对大臣、对于教法有意乐的所有修行人,这部论典都是完全适合的。讲科判的时候,这里所讲对国王所明示的深广教言,是从直接的意思来讲的,实际上暗含的意思是对所有的大乘行者都适合。

中观宝鬘论分为四个科判,首先讲第一个。

甲一、论名:

梵语:绕匝巴热嘎塔绕那玛累

藏语:嘉波拉丹夏瓦仁波切创瓦

汉语:教王宝鬘论

本论真正的译名是教王宝鬘论,有的翻译成诫王宝鬘论,中观两个字在此处不明显。但是后来为什么取名中观宝鬘论,以及包括在中观理集论当中的必要性,后面还有解释。它的真实论名就是教王宝鬘论,即对于国王教诫的宝鬘论。

在印度圣地,共有梵文(天语)、巴利文(土语)、毕合遮文(颠鬼语)、阿婆商夏文(讹误语)四大语种。这四种语系前前退化而演变成后后。这四种语系,首先是梵文,梵文退化之后演变成巴利文,巴利文退化之后演变成毕合遮文,乃至于最后的阿婆商夏文。本论是先从梵文翻译成藏文,再从藏文翻译成汉文。

本论的梵文:绕匝巴热嘎塔绕那玛累,本来是与藏文相对照,但这是汉译本,上师在翻译的时候就译成与汉文相对照。与汉文相对照:绕匝即为“国王”;巴热嘎塔为“教授”;绕那即“宝”;玛累即“鬘”。即“国王教授宝鬘”。关于藏语,则如《藏语语法三十颂》及《音势论》。关于藏语,我们对于藏语的种种分别和问题,在《藏语语法三十颂》及《音势论》都有讲到。关于梵文,对四大语种做个介绍。关于藏文,也可以参照《藏语语法三十颂》和《音势论》,从中了知藏语的种种特点。

由于此论主要是教诲乐行王的,因此称为“教王”。下面简略解释论名的意思。本论主要是龙树菩萨对于乐行贤王的教诲。学过前行的人知道,乐行王是一个国王,跟随龙树菩萨修持长寿法和金丹术,后来获得成就,他的寿命和龙树菩萨是一体的,龙树菩萨不圆寂,他也不会死亡,因此他的很多儿子都没有得到王位而去世了。小儿子非常想得王位,但也没有办法。后来他的母亲告诉他说,龙树菩萨是菩萨,你向他乞求头,他一定会布施给你。头没有了,龙树菩萨就会死亡,而你的父亲也会死亡,这样你就可以得王位了。小儿子就向龙树菩萨乞求头,龙树菩萨答应了之后,他用宝剑去砍却怎么也砍不动。龙树菩萨告诉他:兵器所砍而造的业我早就清净了,只有以前割吉祥草的时候杀虫子的异熟果还没有成熟,你可以用吉祥草来砍我的头。最后他用吉祥草砍龙树菩萨的头,龙树菩萨就圆寂了,随后乐行王也圆寂了。最后这个儿子得到了王位。这里的乐行王就是前行当中的乐行王。这部论典主要是教诫乐行王,也是教诫一切国王。除了国王以外,大乘行者也是必须要行持的。这里按主要和次要,或者直接和间接进行了分析。因此称为“教王”。

因为本论宣说了《中观理集六论》中满足众生一切所欲的深广法理,故而称“宝鬘”,就像(从深广两方面入于《中论》的)《入中论》一样。

为什么称为宝鬘论?因为本论宣讲了《中观理集六论》当中的道理。《中观理集六论》包括《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回诤论》和《细研精论》,这是共称的中观五论,共称的中观五论是没有争论的,藏传佛教所有的教派都是承许的。而中观六论的说法就有争议:萨迦派不承许六论。宁玛派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为主承许的中观六论是包括《名言成立论》。《名言成立论》在藏文译本中没有,但在莲花戒论师等的注释中引用了很多《名言成立论》的颂词,所以宁玛派无垢光尊者等大德根据这个把《名言成立论》安立成中观六论之一。格鲁派为主的这些智者大德,他不承认《名言成立论》是中观六论之一,因为在藏文当中根本没有译本,所以他把《中观宝鬘论》安立成中观六论之一。但是很多其他大德认为不能把《中观宝鬘论》安立成中观六论之一,因为从篇幅、颂词的主要意义来看,宝鬘论主要讲的是增上生和决定胜,讲怎样圆满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它的整个篇幅是偏重于世俗谛的,至于胜义谛的空性,在中间一部分、十几个颂词中讲到人我空性的修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应该将它安立成中观六论之一。总之这里有很多辩论。但不论怎样,我们也可以承许《中观宝鬘论》是龙树六论之一 。此处,作者喇拉曲智仁波切也是把本论安立成中观六论之一。另外,从广释的结尾来看,关于为什么把本论安立成中观论,他也有他的理论,我们还是可以按照这些观点来进行解释的。

《中观理集六论》当中满足众生一切所欲的深广法理。

一切的法理分为“深”和“广”两个部分,《中观理集六论》包含了一切深广法理,在六论当中有的是比较明显的讲深的方面,比如《中论》、《六十正理论》、《七十空性论》在甚深方面讲的比较多。广的方面可以从直接和间接来讲。如果将《宝鬘论》安立成中观论,那么这里侧重于讲广大的,侧重于讲十地、 积累资粮的方式、佛陀的三十二相等等。从间接的角度讲,所有的大乘教法单单具备深的特点而不具备广的特点,这是绝对不可能有的。即便《中论》侧重于讲深的法,它也没办法远离广大的法,在讲广大的法的时候也不可能远离甚深的法,因为深广的法就是大乘教法的本体,我们不可能把大乘的教法的本体别别拆开成单独深的法和广的法。所以间接来讲,中观六论是既深且广的含义,是满足一切众生所欲的深广法理。故而称“宝鬘”。因为犹如珍宝鬘一样。珍宝鬘就是很多珍宝穿起来的珠串,因为价值连城,所以珠宝鬘能够满足众生的愿望。宝鬘论贯穿了一切修行的道理,而且讲了非常宝贵的法理,所以称宝鬘。就像《入中论》一样。

为什么把《入中论》作为比喻?入中论就有这样的特点。《入中论》当中在讲甚深方面是诠释了中论的意趣,《中论》当中的究竟意趣、意义方面,《入中论》诠释得非常清楚。《入中论》讲空性是所有讲空性的当中最深的,所以它具备这个“深”。而《入中论》当中所讲的“广”就是讲地道,凡夫三法、菩萨十法、佛的一法,从头到尾全部贯穿。全论的纲要就是这样一种法,所以《入中论》是很明显的讲深广法理的。就像《入中论》安立成宝鬘一样,《宝鬘论》也是讲深广法理,所以是真正的宝鬘。

关于命名的方式与必要当从其他论典中了知。

关于命名的方式和必要性,其他论典中讲了,此处没有讲。命名的方式,按照藏传佛教的传统,有八种命名的方式,我今天没有时间来广讲这八种命名的方式,如果要了知的话,益西彭措堪布写的《定解宝灯论新月释》、《入中论广释》 当中,在最前面对于八种命名,安立命名的必要性、方式、比喻等全部讲得很清楚,我们可以参考。《教王宝鬘论》这部论典到底是从哪个方面命名的?可以说是从意义和比喻和合而命名的。“教王”是它的作用或者本体,“宝鬘”可以理解成它的比喻,所以说它也是比喻和意义相合的方式来取的名字。命名的方式和必要性,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

甲二、译礼:

顶礼一切佛菩萨!

第二个科判是译礼。译礼就是说翻译家最初在翻译的时候是做顶礼的。顶礼一切佛菩萨,即对于一切佛和菩萨做顶礼。

以往的诸位智者译师在将论典翻译成藏文时,按照国王赤热巴坚规定而作顶礼,由此可表明或认清本论属于经藏的范畴。

在西藏,尤其是在赤热巴坚王的时候,作为一个殊胜的规定,以后的翻译家在翻译经典或者翻译经论的时候,必须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如果是属于经藏,就必须要顶礼一切佛菩萨;如果是属于律藏,必须要顶礼一切遍智;如果翻译的是论藏,必须要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因为经藏很多时候都是在讲经的时候菩萨提问、佛回答,或者佛提问、菩萨回答,通过这样一种问答的方式决定意义的,这就是顶礼一切佛菩萨的原因。在翻译律藏的时候顶礼一切智智,因为因果极其微细,所以佛陀在戒律中说此应作、此不应作,乃至于走路不小心走错了,你都会犯一个罪。那么这个是谁知道的?这个是遍智才知道的。我们一般人粗心大意的心根本没法知道走路怎么走不会有罪,但是佛陀就知道你这样走路就有罪过,所以说这么微细的因果一切遍智才能知道,所以顶礼一切遍智。而论藏主要是讲的很甚深的法性,很锐利的智慧,文殊师利菩萨代表锐利的智慧,所以如果能够顶礼文殊菩萨,就能够帮助我们通达这样的意义。这就是当时所作的规定。

本论顶礼一切佛菩萨,从这个顶礼句去看,肯定是属于经藏的范畴。在这里也许会产生疑惑:明明是宝鬘论,怎么可以属于经藏呢?为什么把宝鬘论安立在经藏当中?三藏本身有经典方面的经律论三藏,还有从属于经律论三藏的论著等等,或者是从意义来划分的。如果非常单纯的说佛陀所讲的是经,菩萨所造的是论,如果从这个分析来看,那么无论如何没办法把宝鬘论划在经藏当中,这是我们确实承认的。但是如果从它的意义来划分,是确实可以划分的。比如我们现在划分的时候,可以按照《庄严经论》。我们分析《庄严经论》三藏划分的方式,就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为什么本论可以划在经藏当中,或者说本论属于经藏。“属于”的意思,可以说本身直接是属于经藏的,还有一个是从属于经藏,随顺于经藏的意思,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

下面大概介绍一下这个问题。在《庄严经论》当中全知麦彭仁波切做注释,他的注释对于三藏的作用,就是从三个侧面划分的。首先是从所断的方面划分,比如为了断除对于蕴、界、处和其他一切法的疑惑,而宣讲经藏。由此知道,如果宣讲《宝鬘论》是为了断除我们对于蕴界处的怀疑、对于二资粮的怀疑,我们就可以说它从属于经藏。因为我们在学完这个之后,对于蕴界处、对于这些法都可以断除怀疑,可以断怀疑的缘故,符合它的本体,符合它的法相。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它是宣讲经藏的,是随顺于经藏或者属于经藏的。以上是从意义上或者从所断来讲。

那么讲律藏的必要性是什么呢?就是为了断除极端的两边。学过《庄严经纶》的道友知道,佛陀宣讲的律藏是断除极端的两边,断除极端的享受,就是说出家人或者学佛人不能极端地享受。比如佛陀规定只能够着三衣,只能够有一个什么样规格的钵盂,连这个钵盂太高档了都不行。从这个角度来讲,太高档的享受是遮止的。然后又遮止像裸形外道,像其他外道根本不吃饭,不穿衣服的极端苦行,这个也断除了。然后佛陀开许着三衣,开许日中一食,开许有什么样的卧具、资具,所以佛陀所制定的律藏是断除两边的。我们就知道按照这样的方式去修行是最适合于证悟的。太奢侈对证悟有障碍,太极端的苦行对证悟也有障碍,所以佛陀所宣讲的律藏绝对是符合于中道的。

此外,宣说论藏的必要性是什么呢?宣讲论藏的必要是为了断除修行者相续当中的见取。有些修行者少闻,即听到一点点法之后就很傲慢,就觉得我不再需要听了,不再需要依止善知识听闻广大的法义了,因此为了断除这个而宣讲论藏,详尽地宣讲一切万法、一切法义的自相和共相,学完之后断除相续当中的见取、断除傲慢,然后就可以对一切万法、对佛法产生殊胜的通达。这样从所断的三种必要来看经、律、论的时候就很清楚,把《宝鬘论》归属于经论当中的原因就是这样。

第二种是从观待所学上安立三藏。从两个方面讲,一个方面,所学就是三学的意思,佛陀宣讲律藏主要是阐述戒律、戒学,经藏主要是阐述定学,为了帮助菩萨升起禅定而宣讲经藏,论藏是为了生起慧学、无分别的智慧。本论帮助我们产生禅定,产生菩萨的不共禅定。另一方面,经藏总说三学,戒定慧三学在经藏里都有,律藏宣讲的是戒定二学,论藏是宣讲慧学。本论当中有戒学,比如如何修持十善、如何断除邪命等等,这方面可以包括在戒学当中。这里也有定学,比如通过修持什么样的方式让我们产生禅定。也有慧学,这里也有宣讲空性的方面。经藏总摄三学,在本论当中有戒定慧三学的本体,所以本论也可以从属于经藏当中。

此外还有第三种,前面是从所学的侧面,第三种是从所知的侧面讲。从所知的侧面划分三藏:经藏是正说法义,即真实的宣讲。律藏是成就法义,慧学(论藏)是通达法义。经藏是正说的,比如佛陀讲经藏的时候,他把这些意义讲出来,比如蕴界处是什么,法是什么,义是什么,这就叫做正说法义。律藏是修正法义,为了成就法义,比如通过持戒律而断除烦恼,断除烦恼后可以现证法义,可以成就。而论藏可以通达,通过详尽阐释自相、共相的道理,就可以对法义彻底通达。本论是以教言的形式,对于很多问题没有像论藏那样详尽地逐个分析。因此从这个方面讲,是正说法义的,比如对于蕴界处、二资粮是正说,直接通过教言的方式宣讲,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安立成经藏。因此顶礼一切佛菩萨!

本论是从属于经藏的范畴,通过了解前面所讲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顶礼一切佛菩萨,为什么从属于经藏而不是归属于论藏。这方面与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也是一样的。《入菩萨行论》是一部论典,但顶礼的时候是顶礼一切佛菩萨。按照赤热巴坚国王的规定,它是属于经藏的,实际上它的意义从前面所讲的含义方面都可以如实地通达。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