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20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二十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之后,继续宣讲《中观宝鬘论广释》。

前面144页(新法本100页第二段)昨天讲的四种分别的问题,今天再重新讲一下。“分别”两个字,按照分别念昨天这样解释方法就可以了。

分别还有另外一种理解,堪布讲的另外一种理解叫作辨别。这种辨别不一定是分别念,昨天我们是从分别念的侧面来讲,细微的、粗大的分别来讲。第二种方式或藏文当中,堪布说比较明显的是辨别的意思。这种辨别,不管是入定、出定,都有一种辨别。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观察的时候,这个里面比较明显地讲三种,“圣者入定与法性一味因此无有分别念”,从这句来讲,就是安立成第三种,即四种分别当中第三种分别。这种没有分别念的一种分别是圣者入定的时候了知对境,这样一种智慧了知对境是一种辨别,或是一种了知。如果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这就是第三种,圣者入定的这种分别属于第三种。圣者后得的这种分别就是第四种。

从这个方面讲到分别是这样的,第一种是未入道异生的分别念;第二个是胜解行地的分别念;第三种是一种无分别,圣者入定和法性一味的,能够分别法性的,当然如果从真正的圣者入定的本身境界来讲,是没办法安立成分别的,不管是辨别也好、分别也好,从哪个方面都没有办法了知,但是现在从我们自己分别念的角度去看圣者智慧的时候,当时他对法性是有一种了知、一种辨别的,从这个方面安立成第三种;第四种是后得出定的时候,他对于真实法中的一种显现的了知,这种也是一种分别。

这是昨天内容的补充讲解。讲完之后,开始讲今天内容。

误解深法之过患,前面提到两种非法器有可能误解空性。第一种是愚者,愚者对于空性产生一种无见,无见就是无因果见,听到空性之后直接认为空性的业果确确实实在名言谛当中等观察都不存在,所以从这个方面产生了无见;第二种就是今天所讲的自诩为智者的一种非法器。

自诩的智者认为自己对佛法已经通达了,所以当他听到或者看到空性词句的时候,按照自己所谓的通达去观察空性的教义,就认为这个是断见,认为这根本不是佛法而舍弃,所以这叫做自诩为智者受害的道理。

自诩为智者受害之理:此外如果受持空性为一无所有的断见或者颠倒执著具有心肯定的所缘、二谛互为分开等,认为因果了义,将了义转为不了义。

这些自诩为智者的愚者是怎么样分别的呢?首先受持空性为一无所有的断见。所谓的受持空性并不是他真正已经对于空性的正义有一种受持,而且他断定自己所认为的空性,或者看到大乘经论当中所讲的空性,他就断定空性就是一无所有的断见,所以他断定空性是一无所有断见的时候就产生一种排斥。为什么?因为佛陀讲常见和断见都是外道见,都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他自己学了一部分教法之后,他就把受持的空性认定是一无所有的断见而加以排斥。这是一种观点。

或者颠倒执著具有心肯定的所缘。颠倒执著具有心肯定的所缘,自己的心肯定有一个所缘,这个所缘一个是实有的法,一个是不存在的法。实有的法,他认定了这些因果或者一些有情界器世间的显现,他的心肯定有所缘,他认为这是绝对有的。那么和这个绝对有的法相对的,即他自己的心肯定的另一边,就是绝对不存在的空性。所以有这种颠倒执著具有心肯定的所缘的缘故,内心当中有这种实执见,他认为这个心认定的所缘要么是实有,要么就是和实有相对的根本没有。中观宗讲一切没有了,肯定不可能包括在实有当中,因为中观词句当中已经很明显地讲到了一切不存在的道理,所以有这样一种颠倒执著具有心肯定所缘的缘故,他就把空性理所应当地划在了不存在当中,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他就认为这根本不是佛法。

二谛互为分开,这个是大过失。二谛互为分开的话,对于胜义谛和世俗谛的道理,不了知是双运的。中观宗讲的空性是胜义谛的道理,世俗和胜义二者绝对不是别别分开的两个法,而是一个法的两面,所以中观宗讲的一无所有或者空性是讲这个法的胜义的体性,而这个法的世俗体性,中观宗并没有遮破。对方把二谛分开,认为世俗谛是存在的、实实在在的,把胜义谛截然分开为完全与世俗不相同的另外一部分,认为胜义谛当中完全都是不存在的。所以把二谛互为分开等不了知空性义的一种分别的方式,导致产生了对空性法义的诋毁和诽谤。

认为因果了义,将了义转为不了义。在前面这些非理作意的指引之下,他认为因果法是存在的、了义的,而将说因果不了义、因果不存在的这一切法全部说为不了义或者不存在。将因果执为了义,就是真实的意思。将了义转不了义,认为本来了义的空性或者因果无实有等是不真实的,而转为不了义、不真实,是从这个方面进行观察的。

始终不放愚蠢的做法,稍稍听闻就装成道貌岸然的智者,而居于智者地位趾高气扬,傲气十足。

他们自己的内心当中没有一个比较公正的心态,如果有的话,就可以随理证仔细观察中观宗所说的一切万法无自性到底是怎么样抉择无自性的。因为没有公正的心态的缘故,他认为自己是对的,一切都是实有的,所以当他不放弃这样一种愚蠢的心态、做法的时候,他自己开始实行自恃或者自以为是地认为其他都是不正确的,所以稍稍听闻就装成道貌岸然的智者。他稍微听了一点小乘的教义,稍微听到一点不了义的教义,就开始装成道貌岸然的智者,认为自己通晓一切了,认为所有的佛法自己已经通达了。所以他既然认为自己已经通达一切,应该居于智者的首位。如果不是居于智者的首位,而是基于一种学者或一种谦虚的态度,他就会知道实际上自己知道的太少了。除了自己所学的教法之外,还有无量无边的知识需要学习,所以他如果有这样一种比较谦卑的态度,他也不可能稍稍听闻就趾高气扬、傲气十足。

这个方面不单单是对这些小乘行者,或者初入佛门的内心当中不具备这样一种法器的人宣讲,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认为我们听了很多,但是观待于所有的所知来讲,我们还只是听了少少一部分,非常非常少,那么当我们听了这么少一部分的时候,会不会稍微听闻就装成道貌岸然的智者们呢?或者开始居于智者首位趾高气扬?这是非常可能的事情。

凡夫人相续当中傲慢的种子无始以来非常深厚,在我们没有听闻的时候,或者当我们刚来学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一般都是比较谦卑的,当学了一部分之后,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这时内心开始高举了,开始看不起别人了,或者自己说话的方式、做事的方式都不相同,从这个方面讲的话也是学法者的一个歧途,也是必须要了知的。所以此处所讲的意义这个方面,对方不能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就是某某对方或者某某小乘,或者哪个哪个真正傲慢的学者,实际上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这些法义真正来讲的时候还是应该内观的。

当看到这些法义时,看到这些词句的时候,有的时候还是应该再学习本义,因为注释当中所讲的意义是有一个所指的,有或者虚假或者真实的一种对象,或者以前出现过的这样一种对手。但是在这样认定之余,我们还应该通过法义反观自己是否可能变成这样一种情况,有可能变成这种情况,所以既然有可能变成这种情况,在平时就要小心谨慎,要通过法义观察自己,一旦生起这些不如理的傲慢时,必须要通过法义打消自己不如法的想法。

由于这能导致彻底舍弃空性,因而心不调顺,

因为认为这是断见,认为自己的见解是正确无误的,开始抛弃或者不认可大乘的空性,那么就会导致自己的心不调顺,就有贪嗔之心,对于自己所认知的见解或者自己的宗派就开始贪,对于自己不认可的,比如此处的空性就开始生起一种抵触或者嗔恨的心态,所以就导致心不调顺了。

不具备自利利他的能力,如同死尸一般,

那么真正的自利和利他都不可能的,因为相续当中有这么强烈的一种嫉妒,这么强的一种不随顺的心,真正要通过这样一种心去修成罗汉果都是不可能的。如果没办法自利的话,也没办法利他。

还有如前面所讲的一样,非常可能自己在受持邪见的过程当中还大肆给别人宣扬,这就是自害害他了,不但不具备自利,而且将自和他都引向恶趣。如同死尸一般,这个死尸就是像被抛弃的对象,厌恶的对象,主要如果自己内心当中具备这样一种恶见,就是成为一种厌恶的对象,被抛弃的对象!

断绝善根而趋向恶趣,

这样的人会断绝善根,因为他对大乘了义的教法,对一切万法的实相作诋毁、诽谤的缘故,所以他会断绝善根而趋向于恶趣。

尽管威仪如何清净,但死后立即会倒头坠入无间地狱。

显现上表面的形象,不管他的威仪、行为怎么样清净,怎么样符合戒律当中一切的戒条,但是因为内心当中的见解不清净,或者造大罪业的缘故,外表上面守的戒律也没有办法帮助他得到解脱或者得到善趣的果位,所以这样一种人会断绝善根而最终趋向于恶趣。他们自己死后倒头坠入无间地狱。

这样的情况是时有发生的,以前也发生了很多次,现在也正在发生,以后肯定也没办法遮止。如果我们不小心转成这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不管怎么样,现在应该对于这些空性的正见善巧辨别,多加努力,使这样一种空性的善习气很深厚,以后再遇到空性教义的时候,或者假如我们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到了下一世,那时有可能遇到邪知识,如果内心中空性善习气非常深厚,就不会听从他们的邪说。

还有按照《普贤行愿品》发愿远离一切恶知识,通过我们现在的善根回向:亲近一切善知识,远离一切恶知识。发愿不遇到恶知识,因为通过自利有的时候难免碰到一种通过颠倒宣传空性的邪师。如果没有遇到邪师邪友,我们刚开始入道的时候就很正,这样一直修下去,正见会越来越增上、稳固,所以经常发愿、经常回向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事情。

《梵施王请问经》中云:“诸如来教以彼垢,如外道宗存怀疑,彼者损害违正法,无信亦舍诸佛法。”

在这部经典当中讲“诸如来教以彼垢”,“彼”就是前面所讲的这一类自诩为智者的愚者,他们对于如来的教法颠倒分别,因为颠倒误解佛的教法,他们在宣讲教法的时候,对于佛的教法好像没有正确地解释,所以以其垢染将佛法、清净的正法也染上污垢。

“如外道宗存怀疑”,就像外道宗派一样,对于这些佛清净的教法抱有很大的疑惑,或者不单单是疑惑而已,还产生很大的诋毁。外道宗对佛的教法也是没办法正确理解的,离有离无的空性在很多外道教义当中根本没有见过,甚至他们听到这些教义的时候也是非常惊恐的,所以这些人看似是佛教徒,但实际上和外道非常相似,见解方面和外道已经很相似地处于怀疑。

“彼者损害违正法”,这些人会损害正法,违背正法。

“无信亦舍诸佛法”,因为对前面所讲的这些了义的教法、清净的教法没有信心的缘故,会导致这些人造成舍弃清净佛法的严重过患。

又云:“彼于此教不坚信,仅著法衣称比丘,犹如林间之昙花(此句原文中为“犹如林间诶那扎”,请观察),彼非在家非比丘……”

“彼”就是前面所讲的这些自诩为智者的愚者,“此教”是讲空性教义、大乘的教法,这些愚者对此教没有生起一种坚定的信解,“仅著法衣称比丘”,单单在外表穿了一个法衣,而自称是一个比丘。“犹如林间的昙花”,什么叫林间昙花?有相似的意思。林间的昙花是一种相似的昙花,为什么叫相似的昙花?在《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等中讲,真正的昙花是在佛出世的时候,它在无热恼大海的旁边开放,在清凉的水池旁边开放,叫做真正的昙花。现在世界上的昙花也不是真正的昙花,真正的昙花是佛真正开始要出现在世间的时候,昙花就慢慢慢慢开始生长起来,佛成道的时候昙花开放,佛涅槃的时候昙花枯萎,所以优昙花只是佛在世才有,而林间的昙花只是一种名称上的,不是一个真正的昙花,所以说犹如林间的昙花一样。

“彼非在家非比丘”,这些对殊胜清净的教义没有信解的人,就是一个相似的比丘,不是真正的比丘。“彼非在家”的意思是这些人穿着出家衣服,所以也不是在家;非比丘对于甚深教义没办法真正产生信解而修持,所以也不是真正的比丘。真正的比丘有破惑、杀贼或乞食等很多意义。如果对于教义不能生起清净的信心,反而生起诋毁心,内心不清净,不调伏烦恼,不叫真正的比丘,只是相似的比丘,用林间昙花来比喻。

《宝箧经》中也宣说了“未来僧人舍弃深法而投生无间”等的许多道理。

在《宝箧经》中也讲未来有些僧人舍弃深法,舍弃甚深教义而投身无间地狱的很多道理。如果不注意的话,身为出家的比丘有可能造下一般人造不下的罪业。如果是在家人,按总的角度来讲,没有很多时间趋入佛法的修持当中,没有很多闻思修的机会,所以他们对这些空性、不空性这方面接触机会就相对少得多了,他们所知道的佛法就是怎么样好好地供养僧人,好好地烧香拜佛,做一些布施,他们理解的佛法如果停留在这个阶段的话,虽然离解脱道是遥遥无期的、很远很远,但是也不可能通过这些行为堕入无间地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出家的比丘、未来的这些僧人的话,舍弃了俗家的事业而趋入佛教当中,在寺院当中就有很多听闻佛法的机会,那么有很多听闻佛法的机会的时候,就有可能接触到此类教义,接触到一些万法无自性的教义,如果接触到这个教义的时候,放弃佛法、舍弃佛法都有可能堕入五间地狱。从一般的情况来讲,末法时代的时候,即便是僧人,真正接触空性教义的经论都是很少很少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似乎也是不多的,但不管怎么样,这些僧人居于寺院之间,对于接触这些经论的时间比较长,都有可能产生邪见,所以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自己的角度应该好好地正确理解空性,避免这样惨剧的发生。

还有自己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给自己有因缘的人正确地宣讲因果的道理,然后机缘成熟之后正确地宣讲空性的道理,避免误解空性而堕落,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种责任。那么这样的事情要做之前,当然前提就是自己必须要无倒认识空性,当然有的时候我们想我也不一定是直接去统领大众怎么怎么样,但是不管怎么样,在自己漫长的一生当中都有可能主动或者被动地接触到这些人。如果对方秉持邪见,他对空性有误解,那么我们已经掌握了正确道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顺便给他开示,打消他的很多疑惑,避免对方因为对空性不理解诽谤而投身无间地狱。

虽然对奥义没有胜解心,但万万也不可妄加诽谤而应保持中立的态度。

即便我们的善根没有成熟,此处的奥义就是讲空性,单指空性而言,那么对于甚深的空性意义还没有产生胜解信的时候,但是也不能够妄加诽谤,不能因为我不懂或者我认为不应理,从这个方面开始诽谤,这是不行的!千万在自己没听懂时或者不通达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妄加诽谤,那么这个时候怎么样呢?保持中立的态度。中立的态度就是一种等舍,前面我们讲了等舍的态度,即不观察放在这个地方就可以了,保持中立,我没有办法对它升起胜解信,没办法由衷地赞叹,也没办法生起定解心,我也不要诽谤,反正把这两种态度放弃之后,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我不观察或者发愿以后通达,都是可以的。

经中说:“于说甚深之妙法,纵然不起胜解信,切切不可妄诽谤,当念法性不可思。”

对于甚深的妙法,纵然生不起胜解的信心,但是也切切不可妄加诽谤,当念法性不可思。

应该知道法性是不可思议的,自己的这个小脑袋当中装了一些粗大的分别念,怎么可能一下就对很甚深的法性通达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我们以前没学佛法时,对于佛教当中很多道理都接受不了,或者无法通达,但慢慢学之后,对以前想不通的,对以前不能通达的,现在都在慢慢接受、慢慢通达,所以现在我们还处于分别念的时候,仍然还有很多我们不能通达的法,所以也相当于以前一样,我们慢慢学习,福德智慧逐渐增长之后,这一切以前不通达的法也可以通达了。

辛二、以比喻说明正误持受之利害:

通过饮食的比喻说明正确持受的利益和错误持受的祸殃、害处,这叫正误持受的利害。

犹如误用食,招致诸祸害,

善用得长寿,无病力壮乐。

如是颠倒持,导致灾殃至,

善知获安乐,及无上菩提。

首先,这个颂词是讲比喻的。这个比喻是以食物作比喻,如果我们误用了食物,吃错了食物,或者吃了发霉的食物,或者饮食不节制等等,如果对于食物颠倒错误使用,招致诸祸害,那么很多疾病乃至于生命危险都会出现的。

善用,是指对食物能够善巧、正确地使用的话,食物就会变成一个长寿的因,然后善用食物的缘故,也会无病,力量增加,身体强壮,获得安乐等,这一切功德都可以获得。

当然这个颂词中所讲的,“误用食”,尤其是下面的“善用得长寿”,主要是从助缘方面讲的。如果内心当中有杀生的业必须要在今生成熟,那么你的食物吃得再好,也不可能长寿、无病。这方面颂词当中没有讲,前世的宿业所导致什么情况是没讲的。那么这个地方主要讲一般情况,在一般因缘法的情况下,如果你对食物错误使用,可能马上导致很多灾祸;如果对食物善巧使用,长寿、无病、力量、强壮、快乐这一系列的安乐都可以获得,是从这个角度主要宣讲的。

下面讲意义:

如是颠倒持,导致灾殃至。对于这样一种殊胜的空性的妙法,如果颠倒受持产生了无见,或者产生了诽谤的见,会导致灾殃,今世和后世很多不如意不安乐的痛苦都会得到。善知获安乐,但是如果对空性的法义能够善巧地了知、善巧通达,通过了知空性今生当中也可以压制很多烦恼,今生当中因为通达空性的妙义,内心当中数数生起欢喜,如果通过修持空性的妙义,后世就可以获得菩萨的果位,甚至获得无上菩提的果位。以上是对于空性是否正确受持的利害。

犹如进食无有节制,或者误用不良食品而发病,结果会招致面临死亡的祸害。

食物是我们保持生命或者增长气力等的一种助缘,但是对于食物如果没有节制,美食现前的时候就吃得很多很多,然后不好的时候基本上吃得很少,乃至于不吃或者挑食等等,对于进食没有节制都可以发生疾病;或者误用不良食物,在不该吃的时候去吃,或者食物已经变质时食用,就会导致发病,导致自己身体的四大不调而发病,结果最后有可能面临死亡的祸害。

而正确享用优质的食品,有益身体的食物会延年益寿,不会有中毒等疾患发生,身强力壮不会无精打采,身心安乐。

如果我们正确地享用食物,而且享用一些优质食物的话,则有益身体健康,能够延年益寿,不会有中毒等疾患发生,如理使用食物的话,自己会身强力壮,不会无精打采,身心安乐。

实际上从世间人的角度来讲,身体强壮也可以做很多事情。对于修行者来讲,如果身体不强壮或者经常生病,那么在听闻的时候或者在思维修行的时候,都会导致很多昏沉掉举或没办法真正地开始修行的情况发生,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修行人的身体强壮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佛陀也是在经论当中开许如理的受用食物。

同样,颠倒执受空性的补特伽罗会导致永久性的灾难临头,

同样道理,对于空性不是如理地执受而颠倒执受的话,那么这样众生会导致永久性的灾难临头。所谓的永久性,也是一种时间很长很长的这样一种词语,而不是说只要堕落地狱之后就永远没办法起来了,堕入地狱永远不得超生。有些地方是这样讲的,但是有的时候讲打入地狱不得超生,是在讲时间非常长,而不是说只要下了地狱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起来的机会了,按照佛法的教义来讲,根本不可能有这样一种恒常法。堕地狱是因为你的业,这个业是一种有为法而不是一种无为法,那么你的业很重,导致你堕地狱的时间很长,痛苦很深重,但是这样一种业必定会消亡的,一边受苦一边在消亡、在消业,所以当业消尽之后还是会解脱,所以这个永久性,是形容时间很长的一种修饰性词句而已。

如同前面的比喻一样,就会导致面临死亡的祸害。

如果通达空性缘起显现的含义,正确理解见行或二谛无别的意义,结果将如药食的功效一般获得增上生的安乐与究竟无上菩提。

如果能够善巧地通达空性缘起所显现的含义,就可以正确地理解见行。我们在抉择见的时候,实际上一切万法无自性是胜义谛当中抉择的。如果我们要偏重于胜义谛的抉择,就是一切无自性。如果我们的见解不是偏重于胜义谛,而是世俗谛和胜义谛同时抉择的话,那么在抉择见解的时候,所谓的见在空性方面可以凸显出来,在世俗当中这个见也可以凸显出来。

所谓的见解,我们知道在没有修持之前,一切万法在空性当中可以显现缘起,一切缘起的法都是空性的,这个方面通达之后,我们在修善法的时候必须要无自性。在世俗谛当中善和恶二者是相违的,善可以导致获得安乐、善趣,可以成为一种助道因缘,世俗谛当中就是这样一个法性,而恶业是一种受痛苦的因,可以成为一种障道因缘。

所以一切都是空性的,为什么在名言谛当中必须对于善法要取,对于恶业要舍呢?因为在名言谛当中善和恶都有着两种不同的这种本性,一种本性是善和恶可以分别导致安乐和痛苦、善趣和恶趣的产生;另外一种,就可以导致是否障道,善业不是障道的,是助道因缘,而恶业是障道因缘,我们在修空性的时候,如果障道因缘太多了,那么在方方面面都没办法上进。如果在修空性的时候,顺缘很多,则修的时候一帆风顺就修下去了!

所以在名言谛当中,我们知道善和恶有一种对立的、对治性的缘起,所以必须要抛弃乃至于非常非常小的恶业。我们要知道,我们平时要造业的时候,看似一个很小的恶业,我们认为这么小的恶业也不要紧吧,但是即便是这么小的恶业,它都有障道的因缘在里面。

而且我们所造的所谓一个很小很小的恶业,如果单单造这一个也就算了,但是所谓这种很小的恶业,因为我们不加重视的缘故,它每天在我们相续中会升起无数次,每一滴每一滴的水积起来的时候就变成大海了。那天我在河边的时候看,这么大河的水,它的源头都是一股一股小泉水,很多很多股小泉水汇集起来的时候,就变成了这么大一个河水。所以很多很多恶业积累起来的时候,力量就非常大了,非常深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在学了佛之后,非常大的恶业反而我们还很注意,比如杀生、杀人、邪淫,或者说很大的妄语,这些方面我们很注意,这些是不能做的,要遮止。但是往往对小罪业就认为这个没事吧,无所谓,这个是小的罪业,反而在这方面容易放纵,那么很多很多小罪业累积起来的时候就会成为一个大的罪业。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在名言谛当中善恶有这样一种缘起。

为什么我们在修善法的时候一定要空性摄受呢?像前面所讲的一样,虽然善法它有助道因缘的作用,有获得安乐的作用,但是如果对这个善法实执,就犹如杂毒,所以我们在修善法的时候应该以空性摄持,而不是说我修恶业的时候空性摄受。为什么我们说造恶业的时候不用空性摄受,修善法的时候用空性摄受呢?这个道理前面我们讲了,在名言谛当中善恶二者之间的作用和本体不相同,所以必须要抛弃恶业修善法。修善法时,要让善法顺利地入道,毕竟我们的解脱道是一种纯善的本体,所以我们修解脱道的时候,它的助缘、资粮都必须是善法,而不是恶业做资粮,所以在这个前提下才会出现了所谓的修善法以空性摄持,而没有出现造恶业的时候以空性摄持的讲法。为什么没有这样的讲法?因为这个恶业在名言谛当中就遮止了。它不是助道因缘,我们的解脱道不是恶业的自性,所以从这个角度你不需要什么空性摄受不摄受。

还有善法是解脱道的自性,而且一切解脱道的功德都是善的等流,从这个方面讲我们要获得出世间的果位,必须要获得一个清净的善法。那么这个清净的善法就是需要通过菩提心或通过空性摄受之后,才可以真正地顺利地趋入解脱道。从这方面讲的时候就是理解见行一致。

这样抉择胜义谛和世俗谛或显和空、善和恶的见解之后,行持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见解去行持,也是抛弃恶业修善法。修善法时以空性摄受,见和行一致。

或者二谛无别,世俗谛和胜义谛是无二无别的,没有离开世俗谈胜义,没有离开胜义谈世俗,所以二谛都是无二无别的缘故,所以对于正确的空性就会有一种非常深的通达。

结果将如药食的功效一般获得增上生的安乐与究竟无上菩提。那么结果就会犹如药食——对于身体有犹如药品一样功效的食物,那么将如药食功效一般,通过修持殊胜的空性就会获得增上生的安乐,获得善趣的安乐和最后获得究竟无上菩提。

如是入道者了知缘起空性后不分别现相因果之理如幻而行,结果了达缘起无自性现空无别,从而对实相超离因果的法理生起定解,以不离如虚空般的等性义而迅速获得决定胜的安乐。

进入小资粮道称之为入道者。已经入道者了知缘起性空之后不分别现相因果之理。不分别的意思就是讲没有实执。对于世俗当中有因果,胜义当中没有因果的相,没有它的实执的相,这叫做不分别现相因果之理。如幻而行,在如梦如幻的境界当中进行行持,这方面也是和前面所讲的一样,是很了义的窍诀。

上师以前讲如果我们现在对于一切不住的空性义还不知道、不了知的时候,还没有正见,那么平时怎么做到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受?上师也讲了,这个时候就想象在梦中,在梦中听法、做善事、布施 ……,相似于安住在所谓的三轮体空,因为我们对于梦是无实有的这一点可以比较清楚地了知。

所以如果我们对很正确的空性意义还没有定解的时候,就想像自己现在在梦中做善法,此时就有一种相似的三轮体空的意味在里面,这样刚开始是种方便,当自己趋入空性慢慢行持之后,最后内心当中产生对空性的正确认知后,到那时我们所谓在梦中行持的认识就会更深一层,所以最初实在不行的时候就想自己在梦中做善法,这样也可以帮助自己清净一部分的实执。

像这样如幻而行,结果了达缘起无自性现空无别,了知了缘起无自性,显现和空性无二无别。现空无别在《心性休息》中也讲过,无垢光尊者所讲的现空无别,“无别”两个字不是通过宗派观察的,这种无别是通过名言大家的共称而讲的,如果通过宗派的观察,现空无别说不过去的。现和空无别,显现有它自己的体相,空有它自己的体相,所以如果通过宗派观点详尽观察现空无别的时候安立不了。

那么在什么方面安立呢?《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讲随顺名言大家所说的无二无别的密意,现就是空,空就是现,从这个方面讲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现空无别是从这个角度来进行安立的。

从而对于实相超离因果的法理升起定解,真正的实相是超离因果的,因果只是缘起,因果只是世俗缘起的一种自性,在实相当中不存在因果,所以说实相是超离因果,对这个法理就生起定解。以不离如虚空般的等性义,自己在修行的时候也是从来没离开过一切都是虚空一样的等性,最后迅速获得决定胜的安乐。

辛三、教诫通达深法不放逸:

是故当断除,舍此及无见,

为成一切事,策励知真义。

应该断除舍此及无见。“舍此”就是诽谤空性的意思。通过前面所讲的相似智者——愚者自诩为智者,那么对空性诽谤、对空性舍弃这些必须要彻底抛弃,必须要断除这样一种舍弃空性的恶见。

无见,就是颠倒认知空性的,第一种愚者的见解,认为所谓的空就是什么都没有,这叫无见。所以我们要断除诽谤空性见和抛弃一切不存在的颠倒空性的无见。正确地认知空性后,就能真正安住在空性中。

为了成就一切事——增上生、决定胜暂时和究竟的利益,为了成办一切事业的缘故,策励知真义。如果我们还不知道真实义,不知道真实的空性的话,就必须要策励地去了知;如果已经生起了定解,就让定解加深;如果定解已经达到极致,那么必须要实修,必须要去修持,使这样一种分别念的空性变成无分别智的空性,有这样一种不断增进的过程。所以策励知真义这一句话,不管对于哪一种层次的人来讲都是有必要性的,即便是初地菩萨,他对于空性还有不断深入增上的可能性,佛地的时候才真正的无修了,真正达到了无学道。所以为了成办一切事业,必须要对空性真实义励力地进行修持。

如果颠倒执著空性,则过患严重,倘若正确受持,则功德巨大,

结合前面的意义做一个归摄,前面的科判已经讲过了正确受持与否的利害,如果我们颠倒执著空性,有很大的过失,如果正确受持空性,则功德是非常巨大的。

因而,断除法界空性绝对存在、绝对不存在的恶见,

所以要断除这两种恶见。第一个,断除空性绝对存在。法界空性绝对存在,对照颂词当中的“无见”。认为法界空绝对存在,这叫无见。为什么这样讲呢?所谓的法界空性绝对存在,即是执著一个实实在在的空,这个实实在在的空就是没有的意思。和前面所讲的一样,《指鬘经》当中讲两类人毁坏正法,一个是觉得空性绝对存在,第二个就是讲这个我存在。法界空性绝对存在,就认为空就是实实在在的空,所谓的空当中不存在业果,因为法界空性绝对存在的缘故。这种绝对存在就是一种无,认为在胜义中没有业果,这叫做无见。所以要断除法界空性绝对存在,这是对照颂词中无见方面讲的。

还要舍弃绝对不存在的恶见。有些傲慢者认为所谓的空性是一种断灭或者不存在,把这种恶见舍弃就称之为舍此。舍此,就是舍弃空性绝对不存在的恶见。或者两种都可以解释,不管怎么样,断除空性法界绝对存在也可以对照舍此,绝对不存在的恶见也可以对照无见。这两方面从意义观察来说,都可以如实地对照。

为了成办正士最有必要的世间利益以及成就出世间的一切正法,要以最大的精进励力无误了知离边实相真义。

正士,即求解脱道的人。为了成办正士最有必要的世间利益,这是从共下士的侧面来进行讲的,而不是真正的下士。因为真正的世间利益对于成办修行者来讲,暂时来讲是需要厌弃的,但此处讲的最有必要的世间利益可以从共下士来讲,不管修持什么样的教法,都必须要获得善趣人身,不能堕恶趣,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真实地修行正法的缘故,所以叫做最有必要的世间利益。

以及成就出世间的一切正法都需要空性,要以最大的精进励力无误了知离边真相之义,所以要通过最大的精进来无误了知实相真如。在《入中论》第六品颂词当中也讲过,为什么菩萨必须要守持因果、守持戒律或者必须在得到善趣的人身这方面要努力?因为要修空性必须有一个殊胜的所依,如果没有殊胜的所依,修行空性的相续就会中断,所以为了不使修行空性的相续中断的缘故,他也必须要获得善趣,有必要获得善趣,只有在善趣的基础上才可以不中断地修持。为什么要成办一切事就必须要励力了知真义的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

我们把获得善趣和修行空性联合起来,按照《入中论》的颂词了解一样,因为菩萨对空性的兴趣、信心非常大,所以他要一直励力不断地修持下去,但是想到如果堕恶趣就中断了,获得善趣就能不中断,所以为了修空性的缘故,他也要励力取舍因果,其原因即是如此。

戊二(宣说增上生之因果)分二:一、承接文;二、正义。

三个科判当中第一个决定胜的因果已经讲完了,下面讲第二个宣说增上生之因果,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承接文,承接前面决定胜的意义,然后再连接增上生的因果。

己一(承接文)分二:一、教诫未证空性而流转;二、教诫乃至未证悟间当致力于增上生法。

庚一、教诫未证空性而流转:

如果没有证悟空性就会流转,并不是说流转恶趣,而是在整个轮回当中流转。所流转有两种:一个是善趣,一个是恶趣。能流转的两种因一个是善业,一个是恶业。如果我们没有证悟空性,要不然就流转到恶趣当中,要么就流转到善趣当中,总之都是要在轮回中流转,所以必须要证悟空性。

未尽知此法,我执即随转,

而积善恶业,感得妙劣身。

未尽之时,如果我们现在没有完全通达此法,没有彻底通达空性的教义的话,那么相续当中就会存在我执,有我执则开始流转,通过我执可以造业,开始积累善恶业。感得妙劣身,通过善业和恶业,开始堕入恶趣或者生在善趣当中,生在善趣恶趣的时候,就会感得妙劣身,如果是善趣,就感得妙身,观待于恶趣的身体来讲,善趣的身体就是贤妙的身体,劣身就是恶趣的身体。这是总的来讲。当然分别来讲,在善趣当中也有妙劣身的差别。

如果没有彻底了达、领悟甚深空性实相的这一妙法,那么该补特伽罗由于没有打破我与我所的妄念所致,我与我所执必然随之而产生。

对于前面所讲的人我空性和法我空性,对于这样一种空性、实相如果没有彻底地通达、真正的领悟,该补特伽罗众生就会因为没打破我和我所的妄念,通过这个妄念所导致,那么我和我所执必然会随之而产生。

彻底的通达就是对于空性妙理真正地领悟了。如前面所讲的对于空性一知半解,则会导致颠倒妄执或者导致诽谤,这些都不叫做彻底通达。

与之相联而积累善恶业,致使获得善趣的妙身与恶趣的劣身。

这些都是前因后果。产生我和我所执的设施处,就是对五蕴的实执。对于五蕴没打破实执的话,我、我所就有机会产生。有我和我所这个因存在,那么通过我和我所就会造善恶业。以善恶业作为基,作为因缘,没有打破的话,就会感得善趣恶趣,之后就有了这些痛苦、安乐。

诸位声闻、缘觉阿罗汉灭尽了轮回的投生,也是由于断除了轮回的直接因——十二缘起支中的无明,

声闻缘觉之所以解脱,之所以灭尽了轮回的投生,也是因为断除了轮回的直接因——十二缘起支中的无明。无明是对于五蕴的一种愚痴、一种实执,即认为五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认为有一个我,认为我实有存在,这就是一种实执。要打破无明,必须要知道粗大的五蕴本体空或者人我本空的道理。这也是必须要证悟空性的意思,断除了无明也是因为证悟了空性。

也就是认为对蕴假立的我是我以及我执与由它所生的业惑种子。

所断的无明是什么?认为对蕴假立的我。本来这就是蕴的自性,但是在蕴上面假立为我,然后产生我执,通过无明而产生业惑种子,或者通过我而产生的业惑种子,这方面都断掉,断掉之后就不会再投生。

一切凡夫由我执控制而积累善恶业,

一切凡夫由我执控制而积累善恶业,造善业的时候也是没离开我——我要取舍因果,或者我要获得后世的安乐等等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没离开我执控制而造善业的;我要发财,或者我要杀生这方面也是通过我执控制而进行造恶业的,所以一切凡夫都是我执控制而积累善恶业。

因此流转三有,尚且获得深法也是阻碍重重,更何况说解脱呢?

在流转三有的时候,通过我执要获得深法也阻碍重重。获得深法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意思,因为以前造业很深重,所以导致对甚深的佛法尤其是空性的教义也难以获得、难以遇到;第二,因为我执很深重,即便听闻了深法的词句,在相续当中也难以获得深法的意义,所以对于深法的意义获得也是阻碍重重,更不可能说获得解脱道了。

《念住经》中云:“巡逻者前夜亦长,疲惫者前路亦长,于不了知微妙法,诸凡夫前轮回长。”

《念住经》中就通过比喻一一对照进行宣讲。

“巡逻者前夜亦长”,巡逻者就是值夜班的人,在他面前黑夜是很长的,因为他有任务有压力,所以在夜晚当中他也不能睡觉,也必须要提高警惕有没有其他人来来往往,所以他自己觉得很孤单,觉得黑夜非常长。或者有些地方讲的夜亦长就是重病者夜亦长,生病的时候或者失眠的人,夜也非常长。“疲惫者前路亦常”,对于走路很疲惫的人来讲,路是非常长的,根本就没有尽头一样。

不了知微妙法,对于不了知微妙法的凡夫来讲轮回是很长的,是没有穷尽的。如果了知了微妙法,轮回就有穷尽。如果不了知微妙的空性,对凡夫来讲轮回是看不到边的,看不到边际。所以是否能够超越轮回的边际,是否能够真正获得圣者果位,就看我们自己对微妙法的空性是不是有所通达,是不是有所修证。如果有所通达修证,那么轮回就有尽头,如果没有在主要因上面去着手,轮回根本就没有一个期限。

当然此处我们所强调的全部都是空性,但并不是说除了空性之外什么都不修的意思。此处的重点就在讲空性,在讲空性的功德,所以我们听了很长时间之后似乎就产生这个感觉了,现在只修空性什么都不修,那么这样又错了,和空性的意义完全背道而驰。

圣者的果位是一种缘起的果,是一种果法,那么这个果法必定是因缘具备的。主因当然是空性,但是助缘要么是出离心摄受获得罗汉果位解脱,菩提心摄受获得菩萨果位,并没有说单单修一个就可以获得解脱。在讲这么多之后会产生这样一种观念,但是这种观念也是不正确的,这个地方主要是在讲空性的缘故,它是突出赞叹空性的作用。

庚二、教诫乃至未证悟间当致力于增上生法:

是故未知此,遣除我执法,

期间敬奉行,布施戒安忍。

是故我们还没有了知,了知是还没有通达的意思,我们还没有真正通达遣除我执的方法——无我,直接对治就是无我,乃至于我们还没有真正地通达遣除我执的对治、无我的空性教义之间,“期间敬奉行,布施戒安忍”,在这个过程当中必须要恭敬地奉持布施、持戒、安忍三种法,这三种法也是16种增上生的一种摄义。前面讲过把16种增上生归摄在三种法当中,也就是说,还没有真正通达空性义之前,必须要对于增上生的教诫励力地行持、恭敬地奉行。布施持戒安忍,在佛陀的教义当中,这三种法是属于福德资粮。六度当中这三种是福德资粮,禅定和智慧是智慧资粮,精进是二者的助伴。所以乃至于我们对于空性的智慧资粮还没有完全通达的时候,没办法积累的时候,要尽量去奉行福德资粮。

不管怎么样,如果是个智者,两个都抓,空性也抓,福德也抓。如果是钝根者、初入道者,没办法对空性抓的时候,要抓一个,抓一个什么?抓一个福德资粮。在抓福德资粮时,一方面发愿通过福德圆满之后可以慢慢通达空性,另一方面以后可以获得善趣果位,所以不管怎么样两个都可以抓或者抓一个。要是愚者的话,两个都不抓,既不抓空性,也不抓福德。所以,这方面是获得解脱或者善趣。

或者说我们修空性的时候不单单了知缘起,在了知缘起的时候也需要修持它的助缘,如布施等福德。

作者教诫道:乃至没有完全了达领悟毁灭、遣除我执及种子的对治法——通达二无我的空性缘起这一甚深法期间,要恭恭敬敬勤勤恳恳奉行布施、持戒、安忍所摄的十六种增上生法。

乃至我们还没有完全领悟能够毁灭或者遣除我执和我执种子的对治法——二无我空性缘起这个教法之间,我们必须要恭敬奉行因果。因果有布施、持戒、安忍,这些都是世俗谛所摄的,在胜义谛当中没有布施、没有持戒、没有安忍,我们在修空性之前、没有悟解空性之前,必须要对因果产生一个非常深的定解,绝不可动摇的、不可退失的因果存在的定解必须要存在,有了之后要奉行它,然后在奉行因果时候才可以去修持或者才能够逐渐通达空性的意义。所以此处教诫我们还没有生起正见之前,对于这样一种因果的教授、16种增上生法必须要升起一种恭敬心去行持。

这也并不是指仅仅了知缘起之义就需要抛弃布施等的意思。

而且间接说明什么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仅仅要了知空性之义就够了,仅仅了知空性之义不需要做布施等,而要抛弃布施等这些世俗的规律法,绝对不是这样子的。所以法王仁波切一再强调,佛学院的传统就是这样的,一方面对于这些大圆满、空性非常非常着重,教诫弟子要通达,另一方面对世俗缘起,对于供养、布施、持戒、安忍、念咒这方面的福德也非常提倡,法王所提倡的完全和这些圣者的教义是相符合的,所以我们现在作为法王的传承弟子来讲,对于空性教义要有十万分的信心,对于福德的积累也要有十万分的信心,两个方面和合起来做的时候成就才最快,否则,如果单单修一个,就好像车轮掉了一个一样没办法行走,像这样成就会很迟缓。

己二(正义)分三:一、成办增上生之因;二、断除恶趣之因;三、以弃非法而行正法摄义。

庚一(成办增上生之因)分二:一、总说修学增上生之因;二、修学增上生之特殊因。

辛一(总说修学增上生之因)分三:一、修学具五功德之因;二、修学共同正规;三、断除陋规。

壬一、修学具五功德之因:

下面讲了五功德,五种功德的因实际上就是16种增上生的法。

诸事初思法,中末亦具法,

如是行国王,世世无损恼。

诸事初,在做身语意的任何一个事业之前,在最初做的时候应该思正法:我做这个事业是不是违背了正法?或者我做这个事业是不是符合正法?首先思考之后再去做。

中亦具法,在做事情中间也要具法,也要思维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违背了正法,是不是具备了正法。

“末”,在这个事情要即将结束的时候也要具法。所以,在事情初中后都不能离开正法的观念,也就是说不能够离开正念而行。

“如是行”,如果这样行持的话,“国王世世无损恼”,国王你生生世世当中都不会有损恼。那么对于现在我们讲闻本论典的人来讲,也是如果这样行持的话世世无损恼,这是因果的无欺规律,而并不是说国王行持没有损恼,而我们行持就不算数,不是这样的。这里是以国王为例、为代表进行宣讲的。

由法今誉乐,今终无怖畏,

他世乐圆满,故恒依正法。

此处讲到了五种功德。由法的意思,通过行持正法,通过行持前面的正法,那么获得五种功德。第一种功德就是“今誉”,今就是现实的意思,如果能够行持善法,在现实当中可以获得名声,可以获得好的名誉。这是第一种功德。

“今乐”,如果现在我们行持善法,我们的心情会非常愉快。这是第二种功德——今乐,今世当中自己的心情很愉快。

后面第三第四种,“今终无怖畏”,今就是现世,在现世当中无有怖畏,临终的时候也没有怖畏。从这两个方面讲。

“他世乐圆满”,在他世也可以获得快乐,获得圆满。

这就是五种功德。

或有些地方来讲五种功德分别是世世无损恼、今誉、今乐、今终无怖畏、他世乐圆满,这是五种,通过五种方面来观察。

故恒依正法,所以应该恒时依止正法。

作者谆谆教诲道:在进行身、语、意的一切事之初,要思维善法,所谓依靠此事成就此法,最初从依止正法而入手。

作者谆谆教诲我们,在进行身、语、意的一切事业(身体的事业、语言的事业、心的事业)最初的时候,要思维正法,不要离开正法。如果大乘的角度来讲,发菩提心,初善要具备,从这个方面讲。当然此处是说在做一切功德的时候,如果有菩提心就具备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就具足这样一种善心,思维善法。

所谓依靠此事成就此法,最初从依止正法而入手。所谓依靠这样一种善心、善事就可以成就安乐的果,所以依靠此事就会成就此法,不离开这样正念而行持,最初就是从依止正法入手的。

同样,在中间的过程中也具足正法,

有的时候我们在做事之初能够忆念正法,能够具备正念,但开始做之后有的时候就会遗忘,所以此处就提醒我们正在做事情的中间也要忆念现在身体是不是已经离开正法了,是否具备正法,在中间的时候也要具足正法。

末尾也具足不杂罪业的意乐、加行善法,

在善法即将结束的时候,末尾的时候也应该具足正法,也不应该杂罪业。

应该不夹杂罪业的意乐、不好的发心,还有加行,即不好的行为,这方面都需要遣除。然后具备不杂罪业的意乐和加行善法。

这样行事的君主或国王你,今生以及生生世世不会遭受损恼,

这样行事的这个人在今生当中或者生生世世当中不会遭受损恼。

因为依靠修行正法使得即生中享有盛名,

因为依靠修行这样正法今生当中也会享有盛名,名声会远播。名声远播是功德之一,为什么?一方面,每个众生对于名声都还是有一种比较喜爱的心;另一方面,真正符合事实的名声是一种果法,通过果法推知他的行为是正确的,也算是一种认可,比如上师对你的赞叹,或者道友对你的赞叹,乃至于在佛经当中佛陀预先对如理修法的人的赞叹,这方面是对你行为的认可。所以有名声是一种功德。

不造罪业而无有后悔,心情安乐。

就是“由法今誉乐”的乐,这个“乐”字就是讲因为如法修行、不造罪业的缘故,没有后悔心,所以心情是很愉快、安乐的。

由于无有人与非人的危害,现世无所畏惧,

因为没有人和非人危害的缘故,现世无所畏惧,因为自己如法而行,很多天神护佑或者正气逼人,很多人和非人没办法危害自己,所以现世当中根本没有畏惧。这是第三种。

弥留之际也无有恶趣的恐怖。

在临终的时候、弥留之际的时候也没有恶趣的恐怖,为什么?因为自己回想一生,都是在如理如法取舍当中度过的,按照业果的规律来讲,自己是不会堕恶趣的,肯定会生善趣,所以根本没有堕恶趣的恐怖。

而作恶者在临命终时,担忧后世的痛苦而惶恐不安,并不是有福报之人。

作恶者在马上临终的时候,回想自己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取舍因果而担忧,后世通过业果而堕落恶趣感受痛苦,所以惶恐不安,这样的表现并不是有福报的人。所以这里是从对照的方式来宣讲,临终的时候两种不同的心态。

不单单是现世,其他世中也能获得增上生的圆满快乐。

第五种,在后世当中也能够获得增上生的圆满快乐,也可以生到善趣当中去感受快乐。

由于具有五种功德,因而要恒常依止正法。如云:“佛陀顶髻相,依福成妙相,乃至未来际,凭依慧眼见,彼智恒庄严。”

以佛陀的顶髻为例,依福成妙相,全部是通过福德而成妙相的。关于这些福德、妙相的因在第二品的后面要宣讲,在又开始宣讲决定胜因果的时候,在第三个科判中会宣讲三十二妙相及因。所以我们知道以佛陀的顶髻相为例,一切的相好全部都是依靠福德而成就的。

乃至未来际,凭依慧眼见,这样一种因果不会虚耗,乃至于未来之际,凭着这些慧眼,佛陀和这些圣者的慧眼所观照,彼智恒庄严,这种智和福德的这样一种自性是恒时的一种庄严,是一种不会虚耗的,不是偶尔性的,它是一种决定的、恒常不变的,通过慧眼观的时候,比如现在修这个因就变成这样的果,以后就不算数,以后就没有这样因,不是这样的。这样的智慧和福德的功德都是通过无量善业作为它的因,这一方面就是恒庄严。

壬二、修学共同正规:

法乃规之最,依法世间喜,

而由世间喜,现后亦无欺。

这个法就是增上生的法。增上生的法是王规当中最殊胜的策略或者最好的一种规范。依法世间喜,这样一种法的作用或者依靠法,一切世间人会生起欢喜心,安住于正道当中。

因为世间欢喜的缘故,现后亦无欺,现在和后世都不会欺骗你,都会获得殊胜安乐。

唯有增上生法才是一切王规的最殊胜策略,

在国王的规则当中有各种各样的刑法或者国策,但是在所有的王规当中最殊胜的策略是什么?就是增上生的因果。如理如实按照因果而行,这就是一切王规当中最殊胜的策略。

正法的作用就是统治一切世间而令举国上下皆大欢喜,

正法的作用是依靠这种正法就可以统治一切世间,一切世间都可以皆大欢喜。

由于世间欢喜的缘故,对自他今生来世也不成欺惑,是真实顶戴的规律。

世间欢喜,现世当中行持正法而欢喜,后世当中也不会成欺惑处,会获得殊胜的安乐,所以这就是能够被真实顶戴的一个殊胜的铁定的规律。

因而,应该依止高尚规范。如云:“国王伟业利民众,彼现后世圆满道,喜爱正法王前现,庶民追随人君行。

这个颂词是讲“国王伟业利民众”,真正的国王伟大的事业应该是放在利益民众方面的。“彼现后世圆满道,喜爱正法王前现”,喜爱正法的国王面前可以显现现世和后世圆满的道路、圆满的方便,这方面就是讲增上生的因果等为例,“彼现”这样一种国王可以显现或者示现后世,现不是显现的意思,现是今世的意思,今世和后世的圆满道在喜爱正法的王面前可以显现出来。

“庶民追随人君行”,国王怎么行持,这些人民就这样追随而行持,所以如果国王能够行持善业,人民也爱行持善业,一切都是欢喜。如果一切欢喜,那么今世后世的安乐都可以顺利获得。这方面就是教诫修学正规。

今天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