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21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二十一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之后,现在继续宣讲《中观宝鬘论广释》。现在在讲第二品轮番说因果。轮番说因果分为三个科判,首先是宣讲决定胜的因果,第二是宣讲增上生的因果,第三个科判是复说决定胜的因果。现在讲第二个宣讲增上生中的内容。

壬三、(断除陋规)分三:一、依止恶习陋规不合理;二、谴责陋规;三、正法规范殊胜。

一、依止恶习陋规不合理

非法许规范,依彼世不喜,

世间不喜故,现后成忧愁。

“非法许规范”,意思是如果国王把一切非法的恶劣的事情承许为大家应该遵守的一种规范,或者赞许为应该守持的规范,则“依彼世不喜”,“彼”字是指这些陋规。依靠这些陋规,世不喜,整个世间将不会生起一种欢喜。世间不会生起欢喜,实际上就是如果依靠陋规,整个世间就会动荡不安,就不会和谐。从这个方面讲,如果世间动荡不安,人们内心当中是不会真正生起欢喜的。

“世间不喜故,现后成忧愁。”因为世间不欢喜,或者没办法获得欢喜的因的缘故,对现在和以后或者对自己和他人来讲,全部变成忧愁的因,都没办法获得殊胜安乐。所以这个方面讲依止恶习陋规是绝对不合理的,不能依靠恶习陋规治理国家。作为民众来讲,作为修行人来讲,也必须抛弃恶习陋规,依止正道。这个颂词主要讲如果依止恶习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过患。

如果国王宣扬下流的恶规损害法等而不具备正法,赞许恶论的陋规,以此危害整个世界,致使世人心不欢喜,

在一个国家里,国王通常有一种示范的作用。如果国王自己信奉某种教义或推行某种规范,实际上不单单是他自己,还会影响到其他的民众,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风气等等。所以,国王如果带头宣扬比较下流的,或不合理的恶规损害法,将杀生、偷盗等等把这些损害法作为应该赞叹、行持的法,将非法赞许为规范的法,这是绝对不合理的。

为什么呢?以此危害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他的国家。这样做对他自己的国家就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产生危害的大小,要依国王所统治范围大小来看。如果他是个小国王,危害只是一个小国而已;如果是大国王,他自己所统治的范围大,而且还有很多附属国,这样就会危害很多大国小国,或者遗弃了很多人民。

致使世人心不欢喜,世人如果依靠非法,人们的心就会变得恶劣,这样内心当中生起欢喜的因素就非常少了。从这个方面观察来讲致使世人心不欢喜。

也有反目成仇的现象,

在国王和民众之间,民众和民众之间,以前都是和睦相处的人,但因为依靠恶劣陋规的缘故,他们将会反目成仇,因为他宣讲的是恶规损害法,如此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不惜一切代价,于是反目成仇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

世人心不欢喜就不会归服,相互之间一直怀恨在心,

如果世间每个人或者大部分人心都不欢喜,也就不会归服。内心如果调顺或安宁,那么他对国家、国王、王法等就会归服,这样整个国家就会出现一种非常和平的气氛。如果整个世间都被恶劣的陋规损害,人们因心不欢喜的缘故,也就会越来越桀骜不驯,越来越没办法调化,不会归服于这个王法,也不会归服于这样的国家,相互之间一直怀恨在心。

由此也使自他现世及后世也是忧脑愁肠,互相欺惑,这是必然规律,因而一定要舍弃恶规。

因为互相之间一直怀恨在心的缘故,自他的现世和后世也全部变成了忧愁的世间。自己因为怀恨在心,对一切都看不惯,对国王也好,对于其他人都看不惯,其他人也是这样的,因恶劣的环境影响人们的心,人们的行为和心全部都会急转而下,没办法真正安住在善缘法中,从而导致这些人今生中非常忧愁,后世中也非常忧愁。互相欺惑,就变成一种必然的规律。通过恶法来统治国家,这样一种情况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因而一定要舍弃恶规。

二、谴责陋规:

无利恶趣道,欺他苦难忍,

一切错乱慧,如何真明知?

“无利恶趣道。”无利,是指前面所讲的这些陋规是无利的,指对于成办人们真正的增上生和决定胜,对人们希求的这种利益完全没有丝毫帮助。而且按照这样一种陋规去实行,将转到恶趣,所以这样一种道就变成恶趣道。

“欺他苦难忍”。国王所推行的恶劣陋规是欺他之法,是欺惑之法,反之如果真正按照正法统治,这就是利益的法,是正确的法。依靠这样的法,现世和后世都会安乐。如果推行恶规,人们不得不行持,或者说人们在行持的时候,总有一种欺惑性。什么欺惑性呢?因为如果行持这样的陋规,今生后世都会受痛苦,如果不行持就会得到国王的惩罚。从这个方面观察,这样一种恶规就有真正的欺惑性、欺他这样一种本性。苦难忍,这样推行恶规最终会导致得到非常难忍的恶趣果报。

一切错乱慧,如何真明知?一切错乱的邪慧,不明了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这一切错乱的智慧,如何能够真正的明知什么是利益自己和他人的法呢?是根本不可能知道的。这里教导国王应该有慧目,能够辨别什么是利益之法,什么是欺惑之法,了知后应该谴责、抛弃陋规。如果明了正确之法,应该赞扬、奉行。此处主要是分辨正和邪后,谴责陋规。因为这样一种不明了真实利益他人之法,如错乱智慧,是没办法明确知道什么是利益众生的方式。

如果跟随不能成办人们所希求之利益的恶规,那么唯一的去路就是恶趣之道。

人们所希求的利益——离苦得乐,是每一个众生都想要成办的利益。离开痛苦成就这样安乐,哪一个人不希求呢?这样一种离苦得乐之道是每个人的希求。但是,恶规能不能成办人们希求的愿望呢?这样的恶规只会引导人们趣向恶业。如果依靠恶规,人们的内心会变得非常肮脏污秽,行为也逐渐变得下流。从这方面观察,恶劣之道没办法真正成就离苦得乐的殊胜愿望。如果跟随不能成办人们希求之道的恶规,唯一的去路就是恶趣之道!不仅自己一个人堕落,还会把很多人引向恶趣之道!

重视或竭力欺骗诱惑他众,只能招致恶趣的难忍剧苦。

这是讲欺他苦难忍。欺他苦难忍,就是非常重视或者极力地欺骗、诱惑他众,因这样的发心不好或行为不端正的缘故,最后的果报也只会招致恶趣中非常难忍的剧苦。尤其作为国王、领导或有权势的人,如果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稍微不小心,都会导致堕落恶趣。更何况内心一直想要欺惑别人,一直推行欺惑之道,那么他堕落的速度就更快了。

从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自己没有真正好的发心,没有殊胜善知识的引导,即便是做了国王,即便是位居高位的领导,实际上对自他来讲,很多时候没有什么大的利益。高高在上的国王或位高权重的领导,因为地位高和权势大,别人不敢不听他说的话,甚至别人也是以他的行为作为准则,进行取舍。此时如果自己不注意错乱的因果,或将人们引向非法,那么他的力量是非常强的。这样严厉的因果会导致自己今生的福报极度地衰损,死了之后,后世会极速堕入恶趣中,很难获得解脱。

以前佛陀在因地时,有一世转为哑跛王子,他不愿意当国王。因为他有宿命通,生下来之后回忆起以前做国王的时候,曾经在很多年中都以正法治国,完全是通过慈悲心、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民众,后来遇到其他国家侵犯,他们的国家获得了胜利。于是大臣们为了庆贺胜利,问他能否宰一些猪羊办酒席,国王当时点了一下头。单单是这样的同意,他自己死了之后堕落恶趣,堕落地狱达六十劫,受到了极大的痛苦。从地狱中出来之后,他在堕地狱当中所受的痛苦都记得很清楚,而且他也很清楚,他自己所受的苦,其他人是没办法分担的,只有自己去感受。这样观察后,他就想到王位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利益的,容易使人堕落,很容易招来严厉的恶趣痛苦。因此他一心一意的,从小开始装哑巴,装跛子,以此让人厌弃他,最后达成出家修道的愿望。

我们通过分析这个公案,可以知道这个国王在以前很长时间中都非常严谨,单单就是一次小的错误,导致他堕入地狱达六十劫。如果单单这样就会导致如此严重的痛苦,那么如果自己推行、受持恶规,并向全国人民推行这样的陋规,今生的福报会极快地消亡,死之后很长时间都会堕入地狱中,非常难以获得解脱。从这个方面就知道,作为一个国王或领导来讲,如果发心不端正或行为不端正,会引发非常难以忍受的痛苦。

对高尚正规懵然不懂的一切错乱邪慧又如何能了知人们的利益呢,因为唯一对众生颠倒作害的缘故。

这一切错乱会如何真明知?对这些高尚正规一窍不通或懵然不懂的人,具有一切错乱邪慧的人,如果安住在邪慧当中,他会认为损害众生的事情才是对的,或者欺惑众生的事情是对的,他又不知道如何行持利益众生以及今生后世的事情。所以,如果安住在邪慧当中,这样的人不能了知什么是人们的利益,因为唯一对众生颠倒作害的缘故。从这个方面作观察之后,奉行陋规的过患是极其严重的!

励力欺他人,如何具正规?

依彼千百世,唯一欺自己。

如果不遗余力地或者很严厉地欺骗他人,如何具正规?在欺骗他人的行为中,怎么可能具备殊胜的正规呢?二者不可能共存。一个方面是励力欺惑他人,一方面是利益众生的正规,二者不可能并存。所以,如果处在欺惑他人的陋规当中,没办法具备正规。“依彼”的“彼”就是指陋规。如果依靠这样的陋规,千百世唯一欺自己,在生生世世中或千百万世中,只能是欺惑自己。因为自己推行陋规的缘故,欺惑了自己,而且也欺惑他人,将自他都带向于痛苦之处。

此外,趋入恶规的所有国王的事,时时刻刻就是不遗余力地欺骗他人、自己的一切子民等,

趋入恶规的所有国王的事,如果这个国王做出的事业没有以正规摄受,那么他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会被恶规所牵引。关于恶规的制定,有时是国王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而制定的,有时受到大臣的蒙蔽,国王自己又没有分辨的智慧,于是根据大臣的建议而制定。这些可能性都有,制定、奉行这些恶劣的陋规也有很多其它因缘!但国王如果被恶规牵引,那么他所作的一些事情时时刻刻都是不遗余力地欺骗他人,欺骗自己的一切子民。

因而,要想利益人们,就要具足妙规,否则,治国安邦的一切事都成为颠倒。

如果真的想要利益自己、利益人民,必须要具足善妙的规范。如果没有具备善妙的规范,治国安邦的一切事全部都会变成颠倒。

以恶规治国多生累世中都是成为自欺欺人。

如果今生当中通过恶规治国,那么在多生累世当中都会感受自自欺欺人的果报。一方面是自己会感受恶趣的痛苦,另一方面是感受等流果,也就是自己在生生世世当中还是愿意欺惑他人,同时自己生生世世也都会被别人欺惑。这种恶规不要说解脱,即便在轮回中也非常难以获得殊胜的安乐。

《十地经》中云:“何事国王为,若未行彼事,如象王入池,毁灭自国度。”

何事国王为,意思是什么样的事情是国王应该做的呢?实际上就是一种善妙的事情。国王应该做善妙的事情,应该奉行正规。

若未行彼事,如果没有行持善妙的正规,而相反却行持恶规。

如象王入池,“池”是一种沼泽的意思。这样就如同象王不慎进入到沼泽当中。以前有个比喻:象陷入淤泥当中,会越陷越深,最后导致死亡。象王没有正知念,不注意进入到沼泽池中,就会陷入淤泥中导致死亡。象王死亡之后,它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同时他所统治的其他象群都会因此而受到这样一种伤害。

毁灭自国度,这是讲国王。前面讲如象王入池,自遭毁灭或自灭灭他一样,国王如果没有行持正规,反而行持恶规,将毁灭自国度,自己的国家将因此而败坏。历史上有很多国家兴盛的原因,一般来讲绝大多数国家在开国之初都是比较开明的,都会制定比较正确的国策。

所以,一个朝代在开朝之初,国王也好,大臣也好,民众也好,都能够依靠善妙的规矩,执行很好的王法,令整个国家繁荣富强,国力逐渐蒸蒸日上。然而到了后面逐渐出现衰败,很多是因为国王、大臣开始腐败堕落,整个国家的规矩开始崩溃。此时,其他人或国家看到这个情况之后,发兵灭掉此国,于是一个朝代就灭亡了,很多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国王如果奉行这样的陋规,就是毁灭自己国家的前兆,没办法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殊胜的安乐。故必须谴责陋规,让我们知道陋规的危害性,千万不要依止。

此处一方面是对国王讲的,一方面也是对我们讲的。以前上师在讲《君规教言论》的时候,讲到这一方面是对国王的教诫,但从不同的侧面来讲,对自己修法也有很大的必要。大家作为国王、大臣、官员或部门的领导等等角色时,都应该知道不能依靠恶劣的规矩,应依靠善规。依止善规中,真正能够依止的当然就是佛经论典中所讲的殊胜取舍道理。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要求我们按照戒律、经论的内容去做。了知这些道理,虽然自己不是国王的身份,但是有时相当于国王的身份,比如家里的一家之长,小范围几个人当中的领导或老大,从这方面来观察,大家都有自己所影响的一群人,因此通达正规、抛弃陋规,对自己或他人都有非常大的利益。

三、正法规范殊胜:

前面已经谴责了这些陋规,现在讲正法规范的殊胜性。

怨敌纵加害,弃过依功德,

由此自获利,敌亦不欢喜。

怨敌纵加害,以前怨敌纵然加害自己,但自己依靠正法规范的缘故,弃过依功德,弃过,就是自己根本不依靠这些过失,比如别人加害我,我就一定以牙还牙。这在世间也许是一种正当防卫,但如果用佛法观察,从增上生的侧面,因果的侧面来考虑时,这就是一种过失、一种过患。所以,自己在受到别人加害时,如果能够抛弃伤害、报复别人的心,那么依靠功德,比如对对方生起慈爱心,别人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己不但不报复,还千方百计地饶益他,这叫作弃过依功德。

由此自获利,在别人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己能够弃过依功德,这里不是从表面上去做,而是发自内心地不报复别人,真心实意地慈爱对方,饶益对方,这叫真心实意的弃过依功德。如果这样的话,自获利。通过自己殊胜的发心或正确地作意和正确的行为,自己可以获得一切利而没有丝毫的伤害,没一点罪过。这样做符合于正法、符合因果律,那么自己也可以获得很多利益,而且没有丝毫的罪过。

敌亦不欢喜,实际上自己没有想去伤害对方,但通过加强自己的功德,通过放弃自己的过失,自己的威望加强了,敌人自然不欢喜了。对方自然不欢喜,实际上就实现了伤害怨敌或打击怨敌的目的。自己没有发心打击怨敌,但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功德的方式,最后敌人看到自己的功德越来越增上,名声越来越大,民众越来越依服自己时,他自己就不高兴、不欢喜了。所以,这也是令怨敌自然失败的一种方法。在《格言宝藏论》中,萨迦班智达也是这样讲的。这就是依靠规范正法的殊胜性,令自己获得利益,也能够让对方彻底失败。

假设仇敌以前曾经加害过自己,断除心中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等一切过失后,反而对他修慈心等,依止高尚正士的功德。

如果以前仇敌千方百计的加害过自己,现在自己依靠正规而行,断除内心当中一切过失,如:耿耿于怀、报复等等一切不好的作意和行为,把这些过失断掉之后,自己反而对他修慈心,修持饶益的行为,依止高尚正士的功德。

依此因不仅对国王你自己无害反而会获得大利;

这样是不是自己甘认失败呢?并不是甘认失败的。通过这样的行为,在世间来讲自己能够得到彻底的胜利。从出世间来讲,从佛法的侧面来讲,在因果取舍方面自己没有丝毫的吃亏和失误,所以最后在因果方面自己也是彻底获得胜利。国王自己获得胜利,自己的民众也会获得一种欢喜的境地,还有他国的民众,比如怨敌的民众看到你有这么高尚的行为,也会归服你,你自己也会赢得一切的人心。从这个方面讲,对自己没有丝毫的害处,反而会获得大利。

对他众奉行慈爱等法而使众人归服自己,如此对方无法胜伏你,而国王却能制伏他众,

如果这样行持,对他众奉行慈爱等法,就会使众人归服自己。这也是一种规律,如果自己诚心诚意地慈爱一切人,一切人也会诚心诚意地归服于你,这就是平等的因果律。如果自己能够对别人奉行慈爱之法,别人也会诚心诚意归服自己。

如此对方无法胜伏你,就是以前曾经做过你的怨敌之人,他没有办法胜伏你。你的力量越来越大,名声越来越高,对方是没办法胜伏你的。而国王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制伏他众,在不需要对别人生嗔心的情况下,在不需要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别人的心,实际上就已经胜伏了他众。

这样一来,纵然怨敌再不痛快,自己也不会出现丝毫罪过。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伤害自己的怨敌,令他的内心不愉快,非常痛苦。虽然自己达到了让怨敌失败的目的,或者达到了让怨敌不舒服、不痛快、痛苦的目标,但是自己也不会出现丝毫罪过,因为自己是依法而行的。我们前面讲过自己并非想要真正地伤害、报复对方,而是诚心诚意地按照正法而行,但最后的结果是自己获得了全胜,而对方获得彻底的失败,然而出现这样的结果,自己没有丝毫罪过。这就是一种善巧方便,是依靠正法而行持的殊胜性。

因而,理所应当依止这样殊胜无比的法规。《般若摄颂》中云:“胜士安忍之铠甲,阻挡蛮人言词箭,变成称叹彼等花,声誉之鬘真悦意。”

在《般若摄颂》中讲安忍的时候,讲到胜士就是菩萨,一个菩萨如果能够修持安忍,披上安忍的铠甲,这种安忍的铠甲能阻挡蛮人言词的箭。这些野蛮的人对菩萨或对修行者说很多诋毁、辱骂等言词,这些言词就射过来的箭一样。如果自己没有安忍的铠甲,是一个一般的人,那么这个箭会直接刺到自己的心中,让自己非常难受,有可能依此而产生罪业之因。但胜士修安忍之故,有了安忍的铠甲,故野蛮人的词语箭没办法射入他的身体,他能有效地阻挡蛮人的言词箭。

变成赞叹彼等花,不但没有办法伤害他,而且这些言辞箭变成赞叹彼等花。最后全部都转变成了赞叹彼等。“彼等”是指这些胜士,修持安忍的这些菩萨。也就是变成赞叹菩萨的花朵了。关于真正的花朵,从一个角度来讲,像佛陀成佛的时候,魔王射过来的箭全部变成花语。此处说如果自己能够善修安忍,会赢得很多人的赞叹,一方面怨敌有可能彻底转变,另一方面作为旁观者的其余众生看到菩萨能够如是地修安忍,也会由衷赞叹菩萨的功德。所以一切的言词箭这样的逆缘,最后全部变成了顺缘,全部变成功德。

声誉之鬘真悦意。连续不断地获得声誉,叫作声誉之鬘。获得这样一种声誉之鬘真悦意,确确实实最后从世间的眼光来看,这些殊胜的声誉、好的口碑,也是令人悦意的一种因!这是菩萨善巧修持安忍之后自然而然获得的一种殊胜的功德,这就是依靠正法规范。如果菩萨依靠正法规范,所有的逆缘全部转为道用,所有的诋毁全部转为赞叹等,这是一种殊胜的方法。

这是指容忍怨敌即生的利益。

能够容忍怨敌在即生当中获得利益,如前面所讲的一样,自己获得很大的名声,威力增长,对方彻底失败,或者自己获得很多声誉,这都是即生的利益。容忍怨敌后面的利益,当然就是获得入道的功德,成佛度化众生,这就是以后的功德了。

辛二、(修学增上生之特殊因)分三:一、修学四摄;二、修学实语等四德;三、依止善缘助伴。 增上生一些特殊的因,分了下面三类。

壬一、修学四摄:

四摄法有的时候是安立在决定胜,安立菩萨道当中,此处作为增上生的因也可以。因为如果能学习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法,会积累很大的福德。通过积累很大的福德,自己可以获得增上生的安乐,这也是因果不虚的表现。

布施及爱语,利行与同事,

当依此一切,摄世与正法。

什么是四摄?四摄实际上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在菩萨道中四摄经常和六度一起讲。这里讲是作为增上生的特殊因,一方面是自己成熟的因,另一方面也是令他人成熟、摄受他人的殊胜方式。四摄当中第一个叫布施摄,第二个叫爱语摄,第三叫利行摄,第四个叫同事摄,这叫四摄法。

四摄法首先是布施摄。布施摄就是通过布施摄受对方。自己做广大的布施,别人领到布施,或者虽然别人没有领到布施,但是看到你这么慷慨地布施,别人的心为你所夺,他就会逐渐逐渐靠拢、依止你。一方面领到布施的人对发放布施的菩萨心存感激,因心存感激之故,他的心就会自然而然地转变,认为你是一个好人,认为你是值得依赖的人,并逐渐地会向菩萨学法,或学习菩萨的殊胜行为。所以,布施摄是一个很殊胜的方便。很多菩萨在摄受众生时,第一个也是广大地使用布施摄,以此摄受众生、召集众生。

第二个是爱语。通过布施把众生摄受到身边后,要跟他们说爱语,说利益他们的语言,或者说一些柔软语、谛实语、诚实语,说一些让他们欢喜、悦意的语言,从而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到菩萨的力量,或令其内心进一步得到感化。

第三个叫利行。听到这样的语言之后,要做利行。在本讲义当中,利行和同事的宣讲方式,与以前《庄严经论》中所讲的顺序稍微有不同。此处所讲的利行,是指为了利益众生,自己必须要亲自行持。同事,就是真实地给对方宣讲什么是获得殊胜利益的方法,让他们行持这样的方法,这是本讲义中所讲的利行、同事。

如果按照其他论典,如《经庄严论》中所讲,利行就是给众生宣讲对他们有利的行为,让他们去做这些行为,让对方去做增上生的这些因,让众生皈依佛法和修学佛法的行为,这些叫做利行。同事,就是不单单让别人做,自己也做,不单单让别人去做,自己也和他们一起做,以此打消对方的怀疑、疑惑。从这方面观察时,利行同事的次第是这样的。

当依此一切,应当依靠这一切,一切就是指四摄,首先成熟自心。因为自己要真正摄受别人之前,这四种功德法的近取必须都要做到。当自己的心成熟之后,再通过四摄法摄受其他众生。所以,当依此一切,摄世与正法,摄受世间和正法,让众生获得殊胜的利益和功德。

世人喜爱布施,通过施舍财物等而将众生摄受为眷属,

一般的世人都喜爱布施。一方面讲,内心对这些可怜的众生都容易产生一点点悲悯心,因而做布施。但此处世人喜爱布施,主要是从反方面讲的,主要是讲一般的人都喜爱得到布施,无偿或轻轻松松地得到一些钱财,都是很欢喜的。所以,对于做布施的人,他们经常能够生起欢喜心。

诸佛菩萨早就照见了这个规律,于是教导这些菩萨通过施舍财物将众生摄受为眷属。如果我们对这些财物恋恋不舍,舍不得布施,也就没办法摄受很多人。如果能看破这些财物,打破悭吝心做布施,很多众生就容易转变心念,被菩萨摄受为眷属。这是利众的第一步,必须要做布施,这叫布施摄。

然后讲爱语摄。

增上生决定胜中要说合意的爱语而令人起信,

在增上生的法当中,或在决定胜的法当中,都要宣讲合意的爱语,也就是能够打动对方的语言,让对方产生一种信心。对于自己要做的增上生之法生起信心,对于要做的决定胜之法生起信心,这就叫作合意的爱语,让对方产生信心。

引导他众的方便自己也要身体力行,此为同事(讲记中是同事P109,法师念的是利行)

为了利益众生为了引导众生,自己需要身体力行,这是四摄法当中利行摄,是一种引导众生的方便。有的时候虽然不需要自己直接去做,或者已经圆满了这些功德,但从考虑利益对方的角度来讲,你必须要做。佛陀已经功德圆满了,但是为了让众弟子实行所开示的法,佛陀都要和众人一起做。比如,有一次佛陀在经舍中,看到地上很多树叶和污垢的垃圾,佛陀就拿起扫把开始扫地,其他的比丘看到后也都拿起扫把扫地。打扫干净之后,佛陀讲到打扫的五种功德。佛陀和这些弟子一起做,是就为了打消众生的疑惑,之后再开示这些法的功德。弟子就会看这么大的功德,你到底做不做?你作为倡导者,你自己会不会去实行?如果你都不去实行的话,是不是说明实行这个法没有任何的功德?所以,有的时候这些善知识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自己去倡导众生依法,自己倡导做法之后,他自己也和他们一起去做这个法,这是更加的推动利益众生的方便。此处讲引导他众的方便,就是自己要身体利行。

教诫实地行持暂时究竟的功德利益即是利行(讲记中是利行P110,法师念的是同事)

对于所化的弟众,对于其它的众生教导实际行持暂时和究竟的功德利益,这叫同事。刚刚讲过这与《庄严经论》中后面两种的次序稍微不同。

应当依靠这所有四摄来成熟内心,进而再摄集暂时世间与究竟妙法,成办弘法利生的大事。

首先通过这些所有四摄的法成熟自心,之后再通过四摄法来摄集暂时世间和究竟的妙法,从而成办弘法利生的大事业。

壬二、(修学实语等四德)分二:一、分别宣说;二、归纳而宣说。

癸一、(分别宣说)分四:一、修学实语;二、修学布施;三、修学寂静;四、修学妙慧。 修学实语等四德,即要说谛实语,要说诚实语,要修学布施,要修学寂静,要修学妙慧,这四种都是非常关键的。

子一、修学实语:

国王唯实语,令生坚固信,

反之说妄语,最令失信心。

无欺即实语,转心非真实,

唯利他故真,不利故为妄。

首先讲第一个颂词。国王就是称呼的意思。国王如果能够唯一说实语,那么即便有其他的过失,通过唯一说实语的功德,令生坚固信,也能够令其他众生对你产生一种坚固的信心。民众对国王有一种坚固的信心,实际上他就有一种凝固力。如果民众对国王没有信心,失去了信心,一切团体就会彻底散掉,这样国家、人民的利益都会全部失毁。所以,民众如果对国王能够产生一种信心,这样是非常好的。对国王产生信心的因是什么?如果国王唯一能够说实语、说真实的话,民众就能够产生一种坚固的信心。

反之说妄语,最令失信心。反之,国王或领导如果经常说妄语,欺骗民众或别人,最令失信心,这会最大程度地让别人失坏信心。尤其是作为国王或领导人来讲,自己说的话应是言出必行。如果能够做到这样,那么能真正地让弟众的信心再再增上。如果经常说妄语,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说很多妄语,别人对你的信心就会逐渐逐渐地失坏了,最后根本没有信心了。这时你再想利益众生,即便你说真的要利益众生,别人也不会相信,就会出现这样的过失。

第一个颂词讲到说诚实语功德和说妄语的过失,从是否能够生起信心方面,它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建立诚信也是这样的。虽然我们不一定是国王,但人和人之间平等相处的时候,要让别人对你有信心、有依赖感,最好不要说妄语,尽量地说诚实语。说很多次诚实语之后,别人对你的信任感就会急剧加强。如果自己说了一次妄语之后,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来弥补。说一次妄语之后别人对你的信任感会一落千丈,导致最后根本不信任你,也就是认为这个人经常说谎话,实际上就是打妄语骗人,不应该相信他。最后要改变自己的这种负面形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弥补。

由此我们知道如果一直说诚实语,别人的信赖感容易建立,如果说妄语则很容易失去别人的信赖。如果失去了别人信赖,当自己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都会非常非常的麻烦。这里讲到说诚实语与不说诚实语的功过。

下面对诚实语进行分类。到底什么是诚实语,什么是妄语呢?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讲“无欺即实语,转心非真实”这两句。这两句就是第一种划法,第一种区分的方式。

怎么样区分实语和妄语呢?无欺即实语,转心非真实。没有欺惑地实话实说,这就是讲实语,没有欺骗性。第二个就是转心,转变别人的心,通过说妄语转变了别人的心态,这就是非真实,非真实就是妄语的意思。这是第一类划法,说真实话、说实话就叫作实语。说一些虚妄的语言,有一种想要转变别人的心的动机而宣讲的语言,称之为非真实的妄语。

这就是平时一般情况下的实语和妄语,说这个人很老实,是什么就说什么,实话实说,这就是老实的人,说实语的人。有些人经常转变别人的心,以转变别人心的态度而说的语言就叫妄语,这也是一般的世间当中所讲的不老实的人,或故意说谎的人,这叫转心非真实。这是一般的划分方式。

下面讲第二类划分方式,唯利他故真,不利故为妄。划分的标准就是能不能利他,能够利益他人的语言都是真话,不能够利益别人的语言全是妄语,从这个方面划分。

前两天上师刚刚讲过这个问题。比如,猎人正在追杀野兽,自己想要利益野兽和猎人。为什么要利益猎人呢?猎人如果杀死了野兽,他在这一世中造下杀生的过失,以此就会堕恶趣。而被杀的这些野兽会失去命根等等。所以为了利益双方而说妄语,这就是为利益他故,表面上说的是妄语,实际上是真实语,是实语。这方面标准不一样了,这个标准就是利他的缘故就是真实语,不利他故为妄语。我明明看到野兽从小路上过去了,我就没办法,不能打妄语,我直接实话实说,亲眼看到三分钟之前这一群野兽从这里跑过去了。我这样讲了之后,说的是实话,但是最后猎人把这些野兽杀死了,猎人造下了杀生的过失,这些野兽也被杀死了,这叫不利,没有利益别人叫妄语。

这个划分标准是不一样的。在划分标准不同的情况下,实际意义上也有说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总的来讲,作为一个修行人,其内心必须诚实,是什么就说什么,但在特殊情况下面要看、要观察,有特殊情况时,要看能不能利益对方。能够利益对方,即便说妄语,也不算是真实的妄语。

比如,为了修学佛法,有的时候如果实话实说,也许出不了家,也许来不了佛学院学法。在这种情况下说一些妄语,为利他故,或为了长久的真实利益的缘故,虽然说的是妄语,但也不算真正的妄语,也是真实语。佛法中有这些教证,并不是说开许方便妄语,不开许其他妄语,关键要看能不能利他。如果能够利他,怎么说都是实语。没办法利益他,即便说的是老实话,也是妄语。

如果我们把这两种标准进行归纳,就是在没有特殊情况出现的时候实话实说,如果真正有特殊情况,对别人、对佛法、对三宝有很大利益的时候就要观察,此时即便是说了妄语,但也还是实语,因为利他的缘故。如果不说实语就成了妄语,如果没有利益众生就成了妄语。将一般和特殊的情况分开之后,就知道如何取舍了。

但对于一般人来讲,要看我们内心。有的时候自己想要说一个妄语,但找不到比较合理的借口,于是说一个方便妄语。关于方便妄语,好像在佛经中有方便妄语的词语,就是我为了利他。但我说出这个妄语能不能真正地利益他?从这个角度来讲很难区别,难以判定。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自己说妄语找一个借口,说我为了利益他的缘故而说欺骗他的话,这样就是给自己找借口。如果自己真正有这样不对的发心,再把这些话说出去,那么发心肯定都不正了,更不可能是真正利他了。

从这方面讲,我们不要乱用这些所谓的方便。如果对这些方便不理解并乱用后,从因果规律来讲,即便自己暂时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即便能够暂时欺骗别人,但因果不虚,最终自己还得受这个妄语的果报。从这方面讲,平时养成非常诚实的性格,千万不要经常说一些妄语,这是很重要的。当自己有智慧的时候,确确实实已经很明显了,如果再不说一个妄语天下肯定要遭殃了,此时需要方便妄语,这也是通过观察之后抉择的。

如果真正想要磨练自己,那么严格来讲,开玩笑都不要打妄语。有时关系好的道友之间会开一些善意的玩笑,但如果从真正很严格的角度来讲,如果自己真正想要断掉妄语的习气,断掉不好的过失,那么连开玩笑的时候都尽量不要说。如果开玩笑都不会说,那么在不开玩笑的情况下更加不会说妄语的。如果能养成这种很好的习惯,那么在世间法和出世间道中都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身为国王,纵然具有其他许多过失,但如果唯一拥有说实语的美德,那么现世中也值得他人信赖,并可感得令人生起稳固不退的诚信,

身为国王,虽然具有很多其他类的过失,但如果这个国王有一种美德是什么呢?就是唯一拥有说实语的美德。他不说虚妄语言,经常说诚实语,这样他在现世当中也值得别人信赖。虽然他有很多过失,但因为他经常说实语的缘故,别人也觉得他值得信赖,并可感得令人生起稳固不退的诚信。

相反,如果一味说妄言,也是最能令他人丧失信心的主要因素。

如果一味的经常习惯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对于什么人都开始说妄语欺惑他人,这种行为也是最能令他人丧失信心的主要因素。让别人产生不诚信,还是要看自己平时的行为。自己平时的行为不严谨、不注意,认为说一次两次妄语不要紧,骗骗别人不要紧,长此以往,别人如果没有获得圣者果位,还有分别心的话,他也会分别你为什么无缘无故地说这种话欺骗我?为什么说妄语呢?这样在不知不觉当中,别人对你的信赖慢慢地降低了,对你的诚信度也降低了,最后自己真正要说诚实语时,别人也不会相信。所以,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说话的方式。

所以,唯一要言说实语。《三摩地王经》中云:“时刻言谈不粗鲁,温和适度且动听,令具缘士起信心,亦生堪为信赖处。”

时刻言谈不粗鲁,这是讲时时刻刻中,在一切时刻当中,我们的言谈、说话的方式,第一不要说粗鲁的语言。粗鲁的语言、脏话或其他一些非常不入耳的话,都是让别人非常不悦意的音,所以尽量不要说粗鲁的语言。

“温和”,主要是态度,在说话的时候尽量用温和的态度。“适度”,适度主要是讲自己说话的声音高低与快慢的问题,太高太低都不行,太快太慢都不行,说话的音调和速度都要适度。“且动听”,而且说出来的话很悦意,让别人很喜欢听,非常悦意。

令具缘士起信心,如果说话的时候能够具备这些条件,就能够令这个具缘士——具有因缘的人士产生信心。

亦生堪为信赖处,堪为信赖处是什么呢?对你来讲,也能够认为你是一个堪为信赖之处。亦生,他也能够生起你是一个堪为信赖处的感觉。所以,如果你能够让别人生信心,那么也能够让别人生起你是一个堪为信赖处的感觉。

又云:“恒常言说真实语,获得世间师言教。”

又说,如果能够恒常言说真实语的话,能够获得世间大师的言教。世间师就是讲佛陀,佛陀就是世间大师。因为这个人很正直,经常说诚实语的缘故,他堪能接受世间师的言教,也能获得世间师的言教。或从另外一个方面解释,恒常言说真实语的人,他和世间师的言教是相顺的。获得,是相符合、相顺的意思。实际上世间大师的言教也是让我们说真实语。如果一个人真实恒常说真实语的话,他就和世间大师的言教完全相顺,或者说他也堪能接受世间大师的言教。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的心很正直,所以佛陀的言教就是要传给心地善良、人格端正的人。如果人品非常恶劣,是不堪接受佛陀言教的。确实是这样的,佛陀在很多格言中也是这样讲解的。所以言说真实语是能够获得世间言教的一种法器。

言说不欺诳他众的语言即是说实语,相反则不真实,

这是讲无欺即实语,转心非真实,言说不欺诳他众的语言,不欺骗他人的语言就是一种真实语,相反则不真实。

表面似乎真实,但由转变别人心思或想法所生的不具意义的语言实际也是不真实的妄语。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真实语,但是他内心当中有一种想要转变别人的心思,想骗别人,从而让别人的心思转变的这种想法。通过这样的心思和想法所产生的不具真实意的语言,实际上也为不真实的妄语所摄。

借助具有意义的言词唯一利益他众就是说实语;

就是讲“唯利他故真,不利故为妄”这两句。借助具有意义的言词,唯一利益他众,自己实际上就是唯一在利益他众,不管所说的话是真实的话,还是前面所讲的一种不太真实的话,总之真正为了利益众生,或者真正能够利益众生的所有语言,全部划归在实语当中。

由于对他不利的缘故,反方面的词语是妄言,表面似乎实事求是,但也并不真实,只对他众有害。

从反方面讲,由于对他众不利的缘故,反方面的词语就是妄言。对他众不利的这些反方面,和前面的利益他众反方面的这一类词语全都是妄言。表面上自己好像是实事求是地讲,但这些因为伤害到他众的缘故,是并不真实的。

所以,绝对要断除妄语。

这里讲到了妄语和真实语的分类。把这些通达之后,平时的很多取舍就不会再矛盾。到底我是实事求是的说,还是说怎么怎么样,如果实事求是的说又会伤害别人,如果不实事求是的说,好像又犯了佛戒当中的妄语戒,怎么样取舍呢?就按照这个颂词所讲,将一般和特殊区别开来之后,实际上对于学法者来讲,应该可以做如理如实的取舍。

《毗奈耶经》中云:“有情说妄语,已违一正法,毁坏其余世,此无不造罪。”

正法当中讲不能讲妄语,如果有情说妄语已经违背了这一正法。毁坏其余世,今生当中违背了正法,因为说妄语的过失,在其余世当中也会受到恶趣的痛苦,也会毁坏其余世,即便是得到了善趣,说妄语的缘故,也是恒常被别人无因无故的欺骗,自己受很多冤枉的痛苦。这也是因为自己以前说过妄语,今生当中虽然在善趣当中,因等流果、等流习气还没有真正断除,还是经常受到别人的伤害。经常说妄语的人还有一种习气,就是今生当中也喜欢说妄语,不管怎么样都想欺骗别人,捉弄别人,捉弄别人自己很高兴很愉快,这实际就是不好的习气,也不是一个好的习惯。我们在世间也看到很多非常诚实的小孩或成年人,他不愿意说欺骗别人的话,这就是有非常好的等流。如果有不愿意说欺骗他人的话的这种习惯存在,这个人应该比较正直或人格贤善。

此无不造罪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说妄语的过失,就不会造其余罪业。

子二修学布施:

国王之诸过,一施明能遮,

如是悭亦摧,所有诸功德。

国王即便是有其他很多过失,但是,如果能够具备大布施的功德,通过布施的光明就能够遮止其余很多过失。在甲曹杰大师的注释当中讲了这些内容。

国王之诸过,如果国王有其余很多微小过失,一种大功德就可以遮止了。什么叫一种大功德?即一种布施的大功德,经常慷慨发放布施。这种慷慨发放布施的大功德,就能够映蔽国王其他很多微小的过失。虽然国外的身上有很多微小的过失,但是他如果能够恒常在大庭广众当中发放布施,别人看到这个大的功德之后,对于国王小的过失不予计较了,所以说这个能够映蔽,一丝的光明能够遮止其余的很多过失。

反方面来讲,如是悭亦摧,所有诸功德。如果国王不能够慷慨布施,相续当中很悭吝,对自己的饮食或者财物很悭吝,自己虽然不能够享用,但是自己也不布施。通过悭吝心能够摧毁很多其余明显的功德。如果国王很悭吝的话,虽然还有很多其余的功德,但通过悭吝能也摧毁所有其余的功德。别人看不到其余的功德了,他自己也被悭吝的过失所摧毁。

即便国王的过咎多之又多,但依靠怀有施舍心而慷慨博施,家喻户晓的这一光明便能隐没其过。

即便是国王其余的过失很多,小的过失非常多,但是如果能够依靠怀有施舍心慷慨博施,经常对国家中的沙门、婆罗门或者乞丐、孤儿寡母等等慷慨博施、悉心照料,让很多人民家喻户晓的光明就能够隐蔽其余的过失了。

同样,以吝啬或悭吝的这一过患也能摧毁国王们所拥有的信心、智慧、名声等一切殊胜功德之财。

反方面来讲,如果国王的相续中有悭吝心,如果具备这个过患,实际上一个人如果不算悭吝心的过患,还有其它功德的,但其余的功德虽然暂时产生了,比如国王相续当中通过暂时的因缘产生了信心、智慧、名声等这些殊胜的功德之财,但是如果相续中的吝啬心越来越重,当吝啬心很严重时,以前所具备的信心等全部都会摧毁。因为有悭吝心的缘故,就再不会供养三宝,再不会对乞丐、民众发放布施,这个时候他对佛教的信仰,对佛法的信仰,对佛法中讲到上供下施、做这些很多很多功德法,他就逐渐逐渐退失信心。因为他悭吝心太重,行为上首先不愿意做这些现行,从而导致他的信心逐渐失毁。不愿意再信受奉行,所以他信心逐渐会失毁的,智慧也会越来越消减。

如果自己能够真正地打破悭吝心发放布施,这种布施能够增长自己的智慧,对于慷慨博施也能进行取舍。为什么我要布施?为什么要上供下施?他也可以分析很多要布施的因素,辨别的妙慧也能增长。

还有如果能够慷慨博施,在《入中论》注释中也有一个教证:“善士常往施主家。”这些善士,如应供的罗汉等人都喜欢前往乐善好施的人家去接受供养,逐渐逐渐就能入道,逐渐逐渐就可以获得解脱。这都是出世间智慧的因。

如果悭吝,不愿意做布施,这就是一种愚痴。为什么不愿意做?他认为这个财富,我自己要拥有、要使用,但是实际上作为一个国王来讲,他能够使用多少?不能够使用多少。看到这些食物烂掉坏掉,衣服全部烂掉坏掉,最后自己还是用不了。这就是一种无明、愚痴。这种无明愚痴会导致已经有的智慧逐渐隐没。

从这方面讲如果相续当中具备悭吝,悭吝是一种烦恼,如果这样的烦恼一二再再而三地加强,烦恼增长,智慧就隐没。烦恼一重的时候,我们看书、背诵等什么都不行。实际上烦恼越来越增加时,智慧就越来越钝了。出世间的功德,更是难以获得,以前拥有的智慧也会逐渐消失。还有名声也是这样,以前有名声,但因国王很悭吝,他以前比较贤德的名声也会逐渐被人们遗忘,然后生起一些不好的名声——悭吝或者吝啬等等这些都会逐渐升起。所以,如果有了悭吝,这个过患也会摧毁以前拥有的一些功德,

因此,要断除吝啬之心而竭力布施。

教诫国王要断除吝啬之心,竭力布施。对我们修法者来讲也是一样的。佛陀教诫在家人以财布施为主,出家人以法布施为主。但是,现在作为出家人来讲,有一些能力也可以做财布施,培养自己的博施之心,喜欢布施之心。不管是多少,有这个心态,逐渐去串习,从方方面面来讲也是可以的。当然如果没有很多财富,唯一修习圣种或者修习知足少欲等,尽量作法布施也是可以的,佛陀在经典当中这样教诫过。

子三、修学寂静:

寂静深邃故,令起胜敬重,

受敬具威信,是故依寂静。

寂静就是讲自己的行为,断除一些放荡的因素。六根内收,守护自己根门叫寂静。深邃,是说自己的智慧非常深,做事非常英明。寂静深邃的缘故,令起胜敬重,能够让其他众生产生一种敬重心。

受敬具威信,如果他所受的恭敬越来越深的时候,他的威信也就越来越深。是故依寂静,所以对于国王来讲应该依靠寂静心,依靠寂静的行为。

对国王来讲是这样的,因为他是统治民众的一个大国王,他有没有威信,关系着能不能顺利地引导国家的人民走上安乐之道。那么作为修行人来讲,实际上也是一样的。自己如果很寂静、深邃,也能得到别人敬重。受到别人敬重也能够自利利他,对别人来讲,看到一个修行者的行为这么寂静,就会对你产生信心,进而对佛法产生信心,这样的信心不会消损,逐渐会引导他趋入解脱道。另外对整个世间的人来讲都会起到威慑的作用,不会再小看修行人,不会再在小看出家人等。从这方面来讲,这样有一定的必要性。

还要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自己的行为寂静并不是说一定要装,要在别人面前示现出来。自己一个人的行为寂静,也能够从某些方面保证自己的修行不生障碍,自己的诸根调顺容易修禅定,容易生起智慧,容易和道相应。所以,从自利利他方面来讲,修习寂静非常有必要。

断掉放荡不羁等行为谨护根门,三门寂静、英明勇敢等,令人感到深不可测,

作为国王来讲或者作为修行人来讲,一切放荡不羁的行为,别人看不惯、看不顺眼的这些行为,尤其是受到世间人诋毁或受到同行道友诋毁的这些放荡不羁的行为,必须要断掉。断掉这些放荡不羁的行为之后,谨护根门,守护自己的六根,身语意三门寂静。英明、勇敢,国王在处理事情上很英明,而且勇敢,令人感到深不可测。

由此可使其他众生生起无比恭敬之心,如果将心思散乱的面目全盘显露,就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如果寂静深邃,就会让众生产生恭敬的心。如果自己把心思散乱的面目全盘暴露了,作为一个凡夫的国王,作为一个凡夫修行者来讲,相续中有些散乱的因。如果自己不将这些散乱的因素隐蔽起来,却把这些心思散乱的面目在别人面前全盘暴露,谁还会对你产生信心?谁都不可能对你产生信心。对于一个国王来讲,对于一个修行者来讲,应该起到的作用就完全起不到了。

还有一些地方讲,要寂静要深邃,《君规教言论》当中也讲,作为一个君主不能经常抛头露面。经常抛头露面,会让下面的民众生不起畏惧心。因为你的行为被别人看得太多了,逐渐逐渐地就很熟悉,熟悉之后再也不会生信心。所以,对国王来讲,他要深居在皇宫当中,从来不轻易抛头露面。如果他一出来,很多人跟着一起走,让别人一看到马上就会肃然起敬,必须要达到这样的感觉和效果。如果经常在人们面前走来走去,别人会认为这样没什么,最后对国王也就没有什么特殊的敬畏了。

上师以前也讲过,像这些大上师,像法王如意宝等等,他们没事的时候根本不出来见人的,就在家里修法或念咒,一出来的时候人们就非常恭敬,这是有必要性的。这些大德精通佛法,也精通世间法,要调化众生,要真正让众生升起恭敬心,他也有一些世间上的行为。并不是说菩萨一定要做这些行为,而是凡夫人有种种的分别。你如果深居浅出很少露面,别人会觉得见一面非常难得。如果经常在外面,都能见得到,他就不觉得难得了。因为众生有这样一种分别心的缘故,大德也就随顺这样的分别心,经常不出面,经常不显露,经常不让别人看到,有这样的原因。

但是如果自己不是大德,装的话也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有必要,你也应该这样做。如果没有必要性的话,你不出来,别人也不会认为怎么样,这个人在不在都无所谓的。如此一来你这样做有啥意义?你觉得自己肯定在外面已经名声远扬了,再出来打听的时候,别人都不知道,反而问你还没走啊?这样就不对。这方面还要看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总之,寂静深邃是从自己修行的侧面来讲,有必要。如果调化众生有必要,应该这样做。

由于备受人们敬重,而使自己具有难以亲近的威严,并且语言也有分量,谁也不敢冒犯。

由于自己受到别人敬重而使自己具有难以亲近的威严,一般人很难以亲近,在面前非常的恐怖。并且语言有分量,有了这样威严之后,他所说的语言都很有分量,谁也不敢轻易冒犯,这个大德和国王的事业就能够开展。否则,你说很多次,如果没有起作用,自己弘法利生的愿望也难以真实地实现。所以,这些菩萨并不是真正自己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威严威信,实际上是为了度化众生,为了佛法能够正确或者能够迅速开展的缘故,随顺世间而必须要做这些事情。

正因为能获得这些功德,所以再难也应当去做,希望(大王)依止寂静。

子四、修学妙慧:

具慧心不动,稳固不随他,

亦不受人欺,故王勤修慧。

这里讲到了具慧,修学妙慧的四种功德。具有妙慧有四种功德,第一种功德是心不动,第二个功德是稳固,第三是不随他,第四是不受人欺。因其具足这四种功德的缘故,国王也应该增长自己的智慧,千万不要什么都不懂,傻乎乎的。当然作为国王来讲,你可以享受一些欲妙,可以享受福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要统治国家,让国家的人民能够过上好生活,你必须要有智慧才行。

如果具慧的话,心不动,自己的心就不可能轻易被别人动摇;稳固,自己的心非常稳固,不会人云亦云;不随他,自己不仰仗其他人,自己有一种定夺的智慧。别人可以尽情地建议,但自己不可能随任何人的建议,自己有分辨智慧的缘故,他会抉择取舍他人的建议。所以在《君规教言论》当中也讲过,作为一个国王来讲,他要和很多人商讨,但最后定方案时,国王自己来定,如果国王没有智慧就定不下来。国王有这种智慧,就会了知很多建议、方案之后,自己定方案,这说明有一种不随他的智慧。也不受人欺,不可能受到其余恶友的欺骗。所以,因为四种妙慧功德的缘故,我们应该勤修智慧。

具有辨别取舍的智慧,自己的事,他者无法控制,因而心不被他夺;

第一个讲心不动,具有辨别取舍智慧的缘故,自己定下来的事情,他者无法控制。因而心不被他夺,心不被其他人所夺。

不仰仗他人;

不随他,就是讲不仰仗他人,不跟随别人。

心不被是是非非所改变,稳如泰山;

这是讲稳固,心非常稳固。虽然可能出现很多是是非非,但自己有自己的观察方法,有自己的定解,令自己不会被这些是是非非所改变,稳如泰山。

不会遭受恶友所欺骗,

这是讲亦不受人欺。虽然国王手下的小人、奸臣等说很多挑拨的话或其他的话,如果国王自己有智慧,就不会受恶友的欺骗。如果自己没有智慧,就很容易受到恶友的欺骗。

这是讲到四种妙慧的功德。

这四种功德的果,作为国王实该拥有,因此唯一要策励修行辨别取舍的智慧。

这四种功德的果国王都要有。国王都应该有这四种功德,它的因是什么?这四种功德的因就是辨别取舍的智慧。如果有了辨别取舍的智慧,这四种好的果都可以获得。如果没有辨别取舍的智慧,这四种功德果都没办法获得。作为修行人来讲也应该是这样的。现在,末法时代有很多善知识、恶知识,有很多善友、恶友,有很多善说、邪说,有正法、邪法,很多情况都会出现时,就看我们自己对正确的佛法有没有一个坚固的定解,有没有一个殊胜的智慧。如果自己有很清晰地辨别取舍的智慧,自己就不可能随随便便被别人的说法所改变。你说你的,但我要辨别你符不符合佛经,符不符合于真正的妙法。如果不符合,你说得再动听再天花乱坠,我根本不可能跟随你的。如果自己没有定解,听别人一吹六个月成佛,马上就去了,那边又吹三个月有感应,又过去了。像这样讲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被外面的这些恶论所影响,保不住自己的修行机会。这个方面就要看自己有没有一种辨别的妙慧。如果有,根本不可能轻易受到别人的改变,这就是一种功德。不可能轻易相信别人说的话,你可以说我可以听,我可以不表态,但是我内心很清楚,你说的话是真是假,让我相信是很困难的。

有智慧的人显得比较固执,不能轻易地被改变。轻易地流泪,轻易地跑来跑去,这都是不可能的。但他有一种稳重,这确实有好处,不可能轻易地改变自己。

具有这样的智慧,最起码的一种功德是什么?他不会在最快的时间当中改变自己的见行,他至少会用很长一段时间来观察。实际上这一长时间的观察就赢得了冷静地思考空间。如果自己没有冷静的思考,很多时候一下子改变;如果我有一段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很多很多事情在当时分析不到的,我在有空的时候慢慢分析,就发现很多很多问题,该做不该做,这些都可以知道。所以,如果一个人有智慧的话,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见解和行为。他随道理,但是不会轻易改变自己。没有智慧的人一下子就会被别人的语言所改变,这也是很容易出现的事情。

由此我们知道,具有智慧的人不随别人的语言而轻易改变,这不是固执。有些人说没有道理,没有智慧就很固执,你怎么说我也不听,反正有没有道理,我都不听。这种固执不是一种功德。真正有智慧的人他不固执,他是随道理的,他可以观察等等,这方面以前也讲过它的差别之处。

无有智慧的愚者心被他所夺,而上当受骗。

没有智慧的愚者自己的心经常被别人的语言所夺,别人的语言一说马上就改变,有的地方讲就像墙头上的草一样,像墙头上的芦苇一样,吹东风就往西边偏,吹西风就往东边偏,像这样他自己没有一个定准。放在墙头上的芦苇就是没有智慧的意思,很容易上当受骗,上当受骗之后就后悔,这实际是一种无明。很多格言也教导修行人必须具足很多妙慧。

如果拥有智慧,则怨敌也不能奈何?从前,一位居士赴海,当地住的天神准备损恼他,于是显出一副丑相,而问他:“比这更丑者在赡部洲有吗?”

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很多不同的讲法,其中一种讲法就是这样的。一位有智慧的居士准备赴海去取宝的时候,当地的天神,有的地方讲是海神,准备考验这些人,看这里面有没有有智慧的人,如果有智慧就去帮助他们,没有智慧就要伤害他们。当地的天神准备损恼他,于是显出一副很丑很丑的样子,在他们面前显出一个丑相,有的地方说是显出一副恶鬼相,很丑的恶鬼,他就说“比这个更丑的人在南赡部洲有没有?”

他说:“造不善业转生恶趣的身体比这更丑陋。”

他说你这个不算丑,如果你在世的时候不孝敬父母,不修行正法,像这样造不善业的人死后转恶趣。如果转到饿鬼等恶趣当中,身体比这个还要丑陋。

天神又显出一副美丽的形象,如前一样问他(“比这更美者在赡部洲有吗”),他说:“行善投生到善趣的身体比这更美。”

天神显出一个很美的形象,这个居士回答说你现在这个身体不算很美的,如果一个人在世间孝敬父母,或者修行十善法,修持、礼拜三宝等等,通过行善的功德投生善趣天界,到那时比这个身体还要庄严。

于是天神又显示一捧水,问:“海水与此二者哪个多?”

天神捧起一捧水问:“我手上的这个水多呢,还是海里的水多?”

他回答:“一捧水多。”天神问:“为什么?”他说:“因为大海会被劫末火穷尽,如果将这一捧水供养佛陀等,则功德无穷无尽,甚至比海水增上得还多。”

他说这一捧水看着小,但是如果你发心纯正,能够把这一捧水通过清净的心供养三宝,所获得的功德是无穷无尽的,它的增长比海水的增长还要多!

由此,那位天神生起信心,于是对他鼎力相助。

天神对居士产生了信心,对他们也鼎力相助,没伤害他。这就说明什么问题?有妙慧,怨敌都没办法伤害他,有智慧的人在方方面面都会获得暂时和究竟的胜利。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