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22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二十二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继续宣讲《中观宝鬘论》广释的第二品“轮番说因果”。轮番说因果有三个方面:宣讲决定胜的因果、宣讲增上生因果、复说决定胜因果三个科判。现在进行第二个科判宣讲增上生因果,前面讲到了四种修法——宣讲真实语、布施、修学寂静和妙慧四种功德。今天讲第二个科判“归纳而宣说”。

癸二、归纳而宣说:

实语施静慧,具此四善王,

犹如四妙法,人天共赞叹。

“实语”,即前面所讲的说真实语;“施”是修学布施;“静”就是讲寂静,三门要寂静、调柔;“慧”就是具备妙慧。“具此四善王”,具备这四种善法的国王,犹如四妙法一样被人天共赞叹。“犹如四妙法”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本注释中所讲的,犹如具备四妙法的大德一样,将国王和大德相比较,国王具备四善,大德具备四妙法,大德成为人天共赞叹,那么如果国王也能够具备四种善法,就和大德一样被人天共同所赞叹;第二种观点直接从四妙法来讲,甲曹杰大师的注释中讲,由于具备四妙法的大德犹如四种妙法被人天所共赞一样,所以国王因为具备了四种善法也是被人天所共赞,也就是说,四种妙法是人天所共赞的,大家没什么不承许、不赞叹或者不礼拜的,由于四妙法一样,所以国王也被人天所共赞。

当然还有其他功德。

“其他功德”的意思是说除了前面所讲的功德之外,还有此处所讲的功德。此处所讲的是什么功德呢?就像在颂词当中讲的一样:人天共赞叹。这个人天共赞叹的功德,在国王相续当中具备功德的缘故,也是被称赞的。

拥有实语、布施、三门寂静与如理辨别取舍的智慧此四胜法并为之庄严的君主,

前面四种功德和不具备这些的过失都已经讲了,此处讲具备四胜法,以四胜法庄严国王:

如同具有四种善法的大德一样,则将为世间主尊天神与人类共相顶戴、称颂。

这种君主就好像具有四种善法的大德一样,大德被世间人、天人所顶戴、称颂,所以国王也将拥有这样的功德,被世间的主尊天神——帝释天以及其他的梵天等四大天王,以及其余人类共相顶戴、交口称赞。

因而要力求具足四法。

龙树菩萨要求国王或者要求学习本论典的人,应该具备这四种法。如果以前自己喜欢说妄语,就要尽量说真实语;尽量打破悭吝而作布施;自己的三门如果以前比较放荡的话现在就开始修学寂静行;还有如果以前对于智慧没有兴趣,或者没有下功夫去追求的话,从现在开始要通过闻思修来拥有殊胜智慧。

壬三(依止善缘助伴)分三:一、良友之法相;二、理当随从;三、恒修死亡无常。

这些是善缘助伴,一方面是从外在的善友方面进行观察;另一个方面是从死亡无常的角度,来作为善缘的助伴。一类是有情,另一类是妙法,两种都需要如实地依止。

癸一、良友之法相:

直言意清净,慧悲纯无垢,

与之共相处,慧法亦恒增。

此处也讲到了良友的四种法相,和这种良友相处有什么样殊胜的利益。前面两句讲到了法相,后面讲到和他相处的功德。

四种法相:在颂词当中第一类就是直言、第二类叫做意清静、第三类就是慧、第四叫悲纯无垢,这四种功德。下面还会一一宣讲。具备这四种功德称之为“良友”。

“与之共相处”,如果国王和这种良友共同相处的话,“慧法亦恒增”。慧,就是智慧。法,即善法。智慧和善法都能够恒时增加,如果国王能够恒时增长智慧,能够恒时增长善法,那么在今生当中绝对是安乐的,在后世当中也绝对是安乐的,国王应该和这样的良友相处。

实际上作为其余的修行人、国王之外的,比如我们这些修行人来讲,对于这样的良友,必须首先要通过学习本论颂词的方式来加以辨别。自己所交往的这些友伴是否具备这些功德?如果具备这些功德,则称之为良友;如果完全不具备,那么就不算良友,应该舍弃。因为依止良友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和善法,如果不依止良友而依止恶友,那么自己的智慧和善法都会恒时衰减。

一方面是讲要具备四种功德,如果我们在观察过程当中四种功德不是完全具备,那么要看到是否具备三种、两种,至少是某一种功德要具备的,如果连一种都不具备的话,就完全没有交往的价值了。如果四种完全具备了是非常好的,如果具备三种乃至一种的话,还是有交往价值的。此处是教诫要依止这样的良友。

应当交往增上正法具有四种法相的助缘良友,

第一个是讲直言:

对国王不阿谀奉承,而一概直言不讳忠言相告,

这是第一类,忠言相告、直言。作为一个大臣或良友来讲,对国王是不阿谀奉承的。如果一味在国王面前过于奉承,在很多历史当中是小人。有些宦官、小臣等都喜欢在国王面前说很多奉承的话,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得到一些赏赐,得到一些升官发财的机会等。在忠臣或其他正直君子看来,非常不屑一顾,视这一类人为小人。

作为真正的良友来讲,第一不能够阿谀奉承,应该一概直言不讳。对国家、对国王有利的这些话,他要讲。如果国王的行为或者决策上面有什么错误等,都要直言不讳地告知,让他去改正。在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忠臣、非常正直的大臣,像唐朝的魏征等就是这样的,有的时候把皇帝李世民搞得非常烦恼,虽然对魏征非常信任,但有一次他下朝的时候很愤怒,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他的皇后问怎么回事呢?李世民就对皇后讲,“魏征简直是不看我的脸面,在朝堂之上面当着很多大臣说了我很多过失、不放我走,让我下不了台,所以一定要杀了他。”皇后是个很贤良的妃子,就劝他:这种贤臣很难得等等。想过之后李世民心里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对于真正忠诚的大臣非常喜欢。有这种国王,有这种大臣的缘故,才有贞观之治这样非常兴盛的局面,所以有这样的大臣,实际上是非常幸运的。

做为一个良友来讲,也必须要具备不阿谀奉承、直言不讳、忠言相告的这种特点。除了国王和大臣之间,实际上道友和道友之间也应该是这样的,如果自己和别人相处内心当中很正直,没有阿谀奉承的习惯,当对方真正有了过失的时候,看对方的接受程度,如果对方是一种能够接受直言的人,就直接指出他的过失,直接告诉他这样的行为不对,应该怎样改正或者应该怎么样做,通过佛经论典和依据进行宣讲;如果对方不是真正能够直接接受教言的人,就要稍微有一点方便善巧慢慢地讲,让他能够听懂又没有刺伤他,也能够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所以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还是要观察。观察什么呢?一方面对我们自己来讲最好不要有阿谀奉承的心,但是在讲话的时候是不是一概直言不讳呢?这方面要观察情况而言。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讲,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说话很直爽,或者直接说到别人过失,但是在末法时代很多人是难以接受这种方式的,很多人难以接受这种直接点出来过失的方法,如果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有的时候很难达到效果。自己要给对方讲过失,主要是为了让对方改正错误,如果讲话方式不正确,结果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适得其反,这就不是当初真正的发心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委婉一点去劝说比较好。

自己应该有这样一种品行,所交往的人也应该有这样一种品行,当自己听到别人或者直接跟你讲你的过失时,你要想:这是真正的能够说直言的良友;或者别人在委婉在讲,有的时候听别人讲就好像觉得是在讲自己,也发现对方对自己有一种想帮助的心,想要帮助自己的时候才会讲这些话,所以自己不要一点心都没有,就好像不是在讲自己,有的时候在听话的时候,还是要看对方是不是在讲自己。在谈话过程当中有没有讲自己的过失,或者让他去改正的意思,这方面留点心的话有的时候能够听得出来,所以自己在遇到这一类直言相告良友的时候,也应该好好对待。

知足少欲、意乐清净、无有谄诳等心态,

这是第二类意清净——意乐很清净,发心或者意乐、心地非常清净。体现在哪个方面呢?“知足少欲”。作为一个良友来讲如果是不知足、多欲的话,在这些欲妙、利养面前很难直言,因为心很难以清净。如果他能够做到知足少欲,没有对财物方面的这些希求,在做事情、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本着做好事情的原则或者怎么样做才能够符合因果规律,怎么样做才符合于佛法。有这样知足少欲的心态,没有被欲妙所沾染,他的心就很清净,该说的话、该做的事情、怎么样去取舍都会按照标准实施。如果没有知足少欲,而是经常对欲妙的执著心很重,在做事情或者说话的时候就会考虑:这样说话、做事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会不会影响到利养。如果没有知足少欲的心,就没办法做一个非常清净的人。

“意乐清净”也是说为了国王或者为了人民有一个很清净的发心。或对一个修行者来讲,这个意乐也是为了佛法作想,或者为了众生着想,最起码也是为了自己修道不出障碍或者符合因果而着想,所以他的意乐本来就是清净的。

“无有谄诳等心态”,没有其他谄诳、不好的心态,不正直、比较阴险的或者没有功德而说自己有功德等等这些心态应该全部抛弃,叫做意乐清净。

具有对正法与世间之事见多识广、高瞻远瞩的智慧,

这一句主要是在讲“慧”,就是具有智慧。具有智慧的良友必须要对正法和世间之事见多识广。一方面是对于世间之事见多识广,对于世间人来讲,对世间的法要见多识广、非常博学,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也不会一头茫然、不知道怎么处理。如果单单精通世间知识,不精通正法的话,有时候在遇到比较微细的时候,比如因果问题,就难以取舍。所以在对于世间的智慧见多识广的基础上,还要对正法智慧也见多识广。对世间和正法二者都非常通达,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非常正确。

然后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看得非常远,不会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利益,为了眼前利益出发去献计献策,这是不会的。看得很远,要么看到国王的未来,要看到国家的未来,或者看到今生后世的很多很多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讲,是真正具备智慧的一种法相。

心平气和、希望利乐他众,无有损害的悲心庄严而无有违品垢染,

这里讲到了“悲纯无垢”——悲心纯洁无垢,纯洁无垢就是没有其他的违品,悲心非常清净。怎么样体现呢?一方面是人品很好,心平气和。然后是希望他众没有损害的悲心,希望能够利益其他人,对其他人没有丝毫的损害,有这种悲心庄严,而没有丝毫悲心的违品垢染。悲心的违品垢染就是嗔怒心、损害心等,这些都称之为悲心的违品。如果一个朋友,他相续当中经常有损害别人的意乐,那么从这方面观察时,他就有违品了。如果经常一心一意对待他人,那么称之为没有悲心的违品。人和人乃至于两个人之间相处的时候,也要看他有没有一心一意利益对方的心,如果有的话还算是一种良友的法相,此处愿对方或者愿其他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有这种心就称之为第四种殊胜的法相,即悲纯无垢的法相。

彼此慈爱,在分析问题时,能献计献策,如果与之共处,则常常也是被友伴的善良品性功德力所熏染,

“彼此慈爱”,国王和良友之间或者道友和道友之间,这样一种良友之间互相能够慈爱;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因为他自己的心很清净,而且有直言的功德,有智慧和悲心,通过以上所具备的这些特点,他能够如理如法地献计献策。如果能够好好地与之共处,常常也是被友伴的善良品性功德力所熏染的。

一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对方或者其他人的熏染,这方面是比较明显的。比如我们从小和一个很好的人相处,那我们自己的品行也会受到熏染;如果以前和不好的人相处,现在虽然学习了正法,但在内心当中的一些不良习气、这些污点,还是会影响自己很长一段时间。所以要把这些不好的品性改正的话,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痛苦之后才能够逐渐消灭的。和这种好的友伴相处,就会受到他们善良品性功德力所熏染。

依此方便智慧与正法也可与日俱增。

依靠这样的方便,自己的方便、智慧和正法也可以与日俱增。

因而理当依止,如同长期与妙香共存的平凡之物一样。

如果自己长时间依止这种正士,那么自己也能够获得对方相续当中的功德,就好像长期与妙香共处的平凡之物,一个平凡之物如果很长时间和妙香放在一起,这个平凡之物也会逐渐具备香气;如果是反方面讲也能够熏染对方的过患。对于初学者来讲,依靠一个非常好的善知识、一个好的良友,对于自己熏习戒定慧、增长佛法和世间法的殊胜功德有非常大的必要。

癸二、理当随从:

说利语者鲜,听者更少见,

逆耳然有利,随行者更罕,

是故虽逆耳,知利当速行,

为病愈亦服,益我苦口药。

理当随从,对什么理当随从呢?一方面可以单独做一个内容进行宣讲;另一方面也可以放在前面四种良友法相的直言当中,这些良友能够说直言的话,所说的直言往往都是刺耳的语言,所以和前面那个观察起来的时候可以这样去理解。如果单独讲,对于别人能够说利益自己的语言者,应该好好珍惜,好好地信服。

首先是观察难易方面。“说利语者鲜”,首先我们分析,在整个世间当中能够通过贤善的发心说利益别人语言的人非常鲜少。为什么很鲜少呢?人和人相处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关系,还有自己以后的利益会不会因为说话不当而受到影响,还有考虑到很多情面的问题,考虑到很多很多因素的时候,能够直截了当地说利益别人的语言的人,是非常少的。往往是这件事情对对方有利,但是自己怕说出来对方不高兴、不能接受,而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从这个方面考虑的时候,有时候就不说了。明明看到,他做了应该有功德,但是也不说;有的时候看到对方有过失,如果能够点出来让他改正,对于对方是有利益的,但是也是考虑到以上因素的缘故,所以,说直接让对方改变的语言,说过失的人也是非常少的。从这个地方观察的时候叫做“说利语者鲜”。

“听者更少见”,说利益者是非常少的,但是说了之后能够听从的人更少。往往是如果你说他的功德,不管这种功德是有的、还是没有的,反正你说赞叹他的话,他非常高兴,一般来讲都是喜欢听的。如果话锋一转,马上说他的过失的时候,而对方又确实是有这种过失,那么他能够听受的非常少,不要说真的听了之后非常高兴的这种人,即便是听了之后不便于发作,但是脸色马上变得很难看,也是很明显的事情。所以我们就知道了,真正能够听受有利益者的语言的非常非常少见,“听者更少见”。

下面分析第三种“逆耳然有利,随行者更罕 ”。前面是两种:一个是说利语者非常少;第二个是能够听受者更少;第三种与前面两个比较起来,听受逆耳忠言,知道虽然逆耳但是有利益,这个时候就听受了,听受了之后“随行者更罕”,听了之后能够跟随别人的利益的语言、逆耳忠言,去改正自己过失的人就更加罕见了。前面分析了这三种情况,分析三种情况之后龙树菩萨教诫国王或者后来的随学者,对于这些逆耳忠言应该信受,信受之后应该速行。因为速行之后对自己改过修善具有很大帮助的缘故,所以对于这样良友的这些话必须要听从。

“是故虽逆耳,知利当速行 ”,是故当我们听到一些非常不好听的话的时候,听到逆耳忠言的时候,“知利”,知道自己有了过失,或者如果按照这样一种话去做,对自己的今生来世有利益。知道之后“当速行”,听受,然后马上要去实行,不要拖延。

“为病愈亦服,益我苦口药。”如苦口的良药自己应该想:对方是医生,他是为了自己病愈而开了这个药,自己也是为了病愈,也要服下能够利于我的病的苦口良药。从这方面进行观察,佛法当中是这样讲,世间当中也是有这样的谚语,都是一样的。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汉地古代的这些教言当中,早就已经总结了这样的经验。这种良药虽然苦口,但是肯定是利于自己的病,这些逆耳的忠言虽然不好听,但是能够利于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也是有这样的抉择。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要好好观察,如果自己一味地喜欢听这些好听的语言,说明自己很难有真正认知过失,改正过失的机会。如果自己真正内心当中想要改错,作为自己来讲往往看不到自己过失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方方面面都是很圆满的,人品也好,处事的方式也好,或者其他的信心也好,在这个过程当中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别人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的时候,就看得很清楚,如果他看得清楚,他也有一种利益的发心来善意提醒你的时候,这种语言往往是能够一语中地,马上就能够说出你自己平时根本不知道、看不到的一些过失。如果自己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自己完全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人,肯定有很多过失,但是自己根本看不到这个过失,那么怎么办?这个时候需要借助镜子。这个镜子就是别人的语言,别人的智慧。别人看得很清楚,他有时会在语言当中体现出来。从这方面讲自己的过失往往很难听到,有的时候有必要从第三者、从其他人去打听一下自己的过失,或者如果真正有一些比较好的良师益友,就去非常诚恳地请求他们:“如果有过失,请您直接指点,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就是为了自己能够改正。自己看不到,如果你们看到后请点出来,帮助我改正。”

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当别人诚心诚意说逆耳忠言的时候,自己又能够正确的对待,不会像以前那么固执的说“我不可能有过失,这种过失不可能是我的。”实际上自己是不是有这种过失呢?认真观察或者长时间观察的时候,自己确实有某种过失而看不到。遇到这样情况,对于道友善意的指点,有时候是上师直接指点。上师直接指出过失,也就是说某某存在过失,必须要改正等等;有些上师悲心非常猛烈,为了弟子改过的缘故,不是私下里讲,不是委婉地讲,直接在上课的时候点明某某人、有什么过失,马上点出来后。当时很难堪,在这么多道友面前把自己的过失点出来当然很难堪,但是下这么重的锤,实际上对于认知自己的过失,改正过失来讲,力量应该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没有强烈的悲心做不到,如果有强烈的悲心,真的是愿意弟子改过的话,就会在课堂上直接点。

以前曲恰仁波切在讲课的时候,一讲到哪个地方,马上就指出下面某某人有什么过失。就像某论典中讲的过失某某人就有,马上就点出来了,点出来之后实际下面的人是很难受,但是有这么殊胜的上师直接点出过失,还是非常罕见的,从这方面讲要正确对待;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我们还没有遇到这样的善知识,也很难遇到,但是比如说上师在私下里或者有时候在讲自己缺点的时候,还是应该知道自己有这个缺点,不是其他的目的,而是为了让自己知道,为了让自己改过,有这样的目的才点出来。所以遇到这样的语言千万不要随着以前的习性,想当然的或者是不加反应马上就开始发怒,马上开始有所回辩。如果自己在遇到别人这样指点的时候,一次不听从还回辩、两次不听从还回辨,别人第三次肯定不会讲了,没有意义。讲出来之后还会引发彼此争论的因,所以别人不会讲,不讲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呢?对自己改正过失没有丝毫的帮助。

所以阿底峡尊者讲,最好的窍诀是击中要害。最殊胜的窍诀就是一下子把你的要害击中,这个要害不是其他要害而是过失,自己所具备的要害一下子被击中了,这就是真正的窍诀。我们内心当中也应该有这样的准备,根据自己的根性或者勇气、经历等等,通过观察是否需要接受这些忠言逆耳的发心,也需要好好观察考虑一下。

虽然听起来不入耳,但对自己有利、适宜的话语应当听取。

这是总的教言。这些逆耳忠言听起来绝对是不入耳的,但是这些语言如果自己能够听受,是绝对对自己有利益的,所以对于这些适宜的话语应当听取。

说利于他人之语者极其鲜少,难逢难遇,而且能够洗耳恭听者与之相比就更是非常罕见。

能够说利益他人语言的人是非常少的,因为真正有一种非常纯净的发心,有一种真的想利益别人的这种人很少。很多人最多就是明哲保身,就是我反正不得罪别人、自己好好做就行了。在这基础上能够勇于帮助别人的人很少。所以有这样发心很少的缘故,说利于他人的语言的人也是非常稀少的。大部分人在相续当中有帮助别人的心,但是出于某种考虑:考虑到对方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反而引发不必要的过失,就不说了,这方面也是有的。所以有这种利益别人的发心,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不说也是有的。

但不管怎么样,综合很多因素,能够真正说利他的语言非常少,能够洗耳恭听者与之相比更是非常罕见的。真正在听到之后能够洗耳恭听,这个洗耳恭听,并不是说对方有势力我不敢发作、我就洗耳恭听,不是这样的。这种情况下你虽然表面上很恭敬地听,内心当中完全有一种抵触,不愿意听或者第二次碰到远远跑开了。这种洗耳恭听真正的含义是内心当中非常愿意听到自己的过失,很愿意改正;内心当中有一种贤善的发心,行为上面也表现出洗耳恭听的态度,是指这种情况。这种能够洗耳恭听,和前面说利语的人比较起来就更罕见了。因为一般人、凡夫人的习性喜欢听好听的语言,喜欢听赞叹吹捧的语言,和这种习性完全相悖的缘故,相反,现在不是听到好听的话,全部都是难听的话,刺耳的话,所以自己可能不想听了。

与此二者相比,想到话虽难听,但具有说有利之语的性质,了知实际有利而迅速遵照执行的人更是少得可怜。

和前面两种情况相比较,自己能够这样作意:这些话虽然是难听的,但是这是能够利益自己的语言,具有能够利益自己的语言性质,知道实际有利而迅速遵照执行,马上愿意去改正,内心当中对于因果方面,对于善法、对解脱方面非常非常有兴趣,对于恶业有一种非常想改正的心,而这不是一时的热血沸腾或者二三分钟的热情,内心当中长期对这种过失有一种厌离心,对善法有希求心。所以内心当中有这种特质的人,在听到之后再加以考虑,就觉得对于自己所修持的正法确实是有很大的利益,马上就开始遵照执行的人更是少见的。

下面龙树菩萨教诫大王做第三种人:

因此,大王,如果别人对你说的言语表面听起来似乎刺耳难听,但如果对方的确是想利益你,那么知晓此话具有实际利益之后要快速观察予以实施。

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去作意、好好地去分析,把自己的心态放下来分析,分析完之后好好去下决心。当然我们在听正法、颂词和讲义的时候,对法义当中所讲的道理,我想没有哪一个人是不接受的,都愿意接受,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是在听完之后实际遇到情况的时候,是否能够按照教诫去做,那是两回事情。有一种信服心和信服之后能够去做,这是两回事,我们在学的时候从道理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地观察清楚,确实这样是正确的。然后第二个方面再下去思考之后,从方方面面去思考,思考得越多,自己对于能够信服、能够信受、实行这种教言的决心也越大,最后自己的决心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自己遇到真正的逆耳忠言时,就有一种想要改正的态度了,所以这是慢慢去改变的。

当然有些人、有些道友禀性善良或者说是根性比较利,对于别人的逆耳忠言确实内心当中很欢喜接受,愿意改正。但是很多人、大部分人世间习气比较浓,对于听受这样的语言就比较少了。所以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还是要看自己是怎样的性格,如果自己性格不好,就要反复地观察下决心一定要改正。我们要知道“说利语者鲜”,真正的能够说利语者非常非常少,现在居然让我遇到了,我就不能够放弃这个机会,应该好好地观察,观察之后去听受,听受之后去改正。从这方面讲就是教诫国王必须要考虑到实际利益之后,快速观察予以实施。

例如,为了治愈所患的严重疾病,以好心好意利益我,所给予的苦口良药也要欣然服用。

比如自己患了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医生通过好心好意想利益我,针对我的病开了苦口良药,良药虽然很苦口,但是为了利益自己的病的缘故,第一个必须要信受,这是医生给的药,是不会害我的,是有利益的,必须要想通这一点。第二,想到这一点之后,再想药虽然苦口,但是为了利益病的缘故也要欣然服用。我们对于吃苦药这方面是都做到了,再不想吃,反正也都在喝很苦很苦的中药,从小到大养成了习惯。但是这个比喻所对照的意义,说逆耳忠言从这方面讲,还是要重新开始串习,这是一种重新串习的问题了。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能不能够像吃苦药一样这么欣然服用,这方面就要看我们自己对于善法、对于业因果的取舍态度是否真诚了。

《毗奈耶经》中云:“亲友饶益之言语,若不执其为真实,如乌龟口失木棒,彼落千丈受痛苦。”

经藏当中是这样讲的,对于亲友所说的饶益语言,如果不把它执为真实而去实行的话,就会感受很多痛苦。

下面是一个寓言或者一个比喻说乌龟没有听受良者的劝告,最后从天空当中摔下来死了,这个故事是在《格言宝藏论》当中宣讲的。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有一个水池,水池当中有两只天鹅和一只乌龟住在一起。有一年大旱,这个水池逐渐干涸了。两只天鹅就决定搬家,搬到别处一个水池当中去生活。乌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很难过,它说我也想去,但是没有翅膀飞。天鹅说你没有翅膀我们也没办法。后来乌龟就想个办法,就是两只天鹅嘴里叼着木棒,我就在中间咬住这个木棒,然后你们飞的时候我就跟着你们一起飞了,这样就可以带到那边去。两只天鹅就想这是个好主意,同意之后,但是警告乌龟,办法虽然好,但是你在空中千万不要说话,一开口说话就非常危险。这叫做亲友饶益自己的语言。乌龟当然是自己认为很聪明,它说这当然不用教诫,我也知道一开口说话就马上掉下去了。商量好之后就开始实行,两只天鹅就把乌龟带走,从这个水池飞到另外一个水池去了。

但是在路途当中出现了问题,因为这种情况算是一种奇观,两只天鹅把乌龟带到天上飞翔的情况被地上很多人看到了,小孩子们就很稀奇,他们就开始在下面喊,一边追一边喊说,这两只天鹅太聪明了,把乌龟带着在天上飞翔。那乌龟听了之后非常不舒服:这哪里是天鹅要想出来的,明明是我想出来的主意。但是它不敢说话就忍着;到第二个村庄又有小孩们看到又开始这样夸两只天鹅聪明,这时候它实在忍不住了,乌龟就想辩驳一下,它说“这个聪明的办法不是天鹅想的,是我乌龟想的。”刚刚说完就一下子掉到地上摔死了。

从这方面讲就是亲友饶益的语言,如果不好好去做的话,就像“乌龟口中失木棒,彼落千丈受痛苦”这种情况,这个故事和意义对照起来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很多亲友饶益的语言,千万不要不当一回事情,或在实行的时候千万不要不知它的深刻性,然后不去执行,否则自己会很痛苦。亲友、善知识,还有其他善友,还有很多经验丰富的老人或者阅历丰富的人,他们都有很多饶益的语言,如果自己一味孤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办事,不考虑这些良言的可靠性,最后自己可能是失败的。

癸三、恒修死亡无常:

恒思命无病,国政无常性,

后具真精进,始终勤修法。

要考虑到一切无常,已经考虑到无常之后,就知道自己的国政是没有稳固性的。知道了无常之后,并不是自己就每天唉声叹气,不是这样的。佛法当中的无常,并不是让我们颓废的一种修法,不是让我们知道无常之后什么都不做了。无常是鞭策我们修行正法的一种非常殊胜的助缘,我们知道了无常才能够越来越精进。

世间很多人不了解佛法当中的无常,认为佛法很消极,说无常、说因果,让大家没有奋发心。佛法不是让人没有奋发心,而是对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有奋发心,对于今生来世有意义的善法,必须要有奋发心,所以这才是学习无常的真髓。

我们了知无常实际上就是为了鞭策自己,在有生之年当中抓紧一切时间去修行。因为自己的寿命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定的精力和寿命当中,自己只能够着重做一个事情。如果自己做两个事情、两个事情一起抓也可以,但是实际上只能做一个,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世间法方面,就没有时间修佛法;如果我们把精力放在佛法上面,那么就没有精力去做世间法,就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是要知道佛法的重要性,世间法是没有意义的,具有无常的、变化的本质,所以要让我们放弃对一般世间八法的耽著心,把自己最大的精力、最多的时间放在修学佛法方面,这才是真正讲无常,或者说我们在修无常时应该如理思维的方面。

此处龙树菩萨教诫我们说恒思命无常,应该恒常思考、长时间的思维寿命、无病,这些都是无常的。寿命也是无常,很快就死。现在无病健康,这种健康的状态也是无常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疾病就会到来。因为寿命和无病是无常的缘故,拥有国政也是无常的。

此处讲国政无常性,对于国王来讲就是国政的拥有者,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连国政都是无常的,现在所拥有的一点点小小的权力,或者说拥有一点点的利益,有什么样的恒常性呢?不管大圈子还是小圈子,自己都有一定的威望或者说是自己都有一定的所谓的权力,或者有一定的财富拥有权等等,不管怎么样我们都知道这是无常的,确确实实没有恒常性。因为寿命和无病都是无常的缘故,所以大至国政、小至自己所拥有的一些蝇头小利,全部都是没有恒常性可言的。如果真正无常现前的时候,这一切全部要抛弃,自己再怎么执著,实际上都是得被迫抛弃。

“后具真精进”,“后”字就是讲我们知道了无常的本性之后,应该具备真实的精进。真实的精进和虚假的精进或相似的精进不相同。什么叫做虚假的精进呢?什么叫做相似的精进呢?对世间八法非常非常有兴趣,起早摸黑地去做这些世间八法,这个叫做相似精进;真正的精进就是对于解脱道或者对修持善法方面真实的开始有兴趣心,这方面叫真精进。所以到后面我们要具有真实的精进。

“始终勤修法”,从现在乃至于此生结束,一定要好好修法。或者是在把这个放宽一点,乃至于自己没有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之前勤修法,乃至没成佛之前勤修法。我们乃至于解脱或者乃至于成佛这个有点远了,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从现在乃至于命终尽形寿,就是说在我们命终之前,一定要好好修法,这方面应现在当下发愿。因为道理就是这样的,如果一切是恒常性的话,慢慢的也可以,但是这一切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个定准,既然没有一个定准的缘故,所以我们就应该好好地精进。

对于这种佛语,对于龙树菩萨的菩萨语,观察的时候就应该有一种真正的信心,我们应该思考确实自己的生命和无病健康是无常的,在生命还没有终结的时候不修法,在严重的疾病没有来之前不修法,难道要等到我死亡的时候修法?难道要等到我昏迷不醒的时候修法吗?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对这方面观察好之后,现在开始修法是最好的机缘,没有死、又自由自在,而且没有严重的疾病的时候,这时候修法是非常非常好的。如果一旦等到自己已经没办法修法了,即便生起修法的心,自己再也没有能力修行了,千万不要对于所修正法一再拖延。对于自己所修的法现在必须要精进的去抉择,之后就必须要长时间串习去修持,这样才能够得到一个真正的法义,这是一种态度。如果没有这种精进的态度,自己虽然想修持正法也觉得修持很重要,但如果没有修的话,就会今天拖明天,在想修想修当中,马上就到了死亡,这个时候再后悔有什么用呢?没什么用了。从这方面观察无常,鞭策自己精进修法。

假设认为:生命等恒常住留的缘故,可以一步一步地做。

假设有人认为生命等恒常留住的缘故,可以一步一步地做。有一种恒常的执著的人,就觉得:无常是佛不了义的说法,怎么可能是无常呢?你看明天我们肯定不会死,明天我们要见面肯定不会死。“肯定不会死”只是我们的一种想法。实际上你为什么说明天不死?有什么根据、有什么理由?这个理由是说不出来的,只是说你看吧,这个看是什么根据呢?不是什么根据。所以我们知道通过上师的加持或者通过自己福报力,自己没有死亡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其他正确的理由了。对于无常的道理好好思考,才会发现它的精髓。如果不好好思考,觉得是很简单的法,没什么大利益。但实际上真正把无常的法修进心当中去的时候,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不相同的,根本不可能再对世间八法有很大的兴趣,绝对会取舍因果,守持戒律或行持善法。

广论当中也是引用波多瓦尊者讲的,现在我们的修行人,对佛陀语言的信心还不如占卜者,没有对算命的人信心大。如果是一个算命的人,打卦说今年你不会有问题,就很高兴,一下放心了;打过卦之后说今年你某月某日有一个灾难,你千万不要出门,那个时候就会很听话的呆在家里不敢出门。佛陀说现在要精进,一切都是无常的,你的生命和身体都是无常的一定要精进修法,对此却不当回事情。

对于佛陀、佛语的信心还不如这些占卜者的信心,确确实实有的时候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发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呢?就是说认为:这些是一种说教或者说佛陀虽然是遍知,他说的是真实的,但是可能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我不会这么早死亡的,就会是这样的。我们看一看现在死亡的很多人,都是在认为现在不会死的情况当中死亡的,都认为现在不会死,但是一下就死亡了,无常一下现前就死亡了。比如被汽车撞死的人,他哪知道第二刹那我要死亡了,一下子就死了。或者遇到很多很多死亡因缘的时候都没这样想,但是都死亡了,就是这样的。

所以这是让我们修行无常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无常修法当中很深很深的道理,应好好去思考,如果我们真正通达、修行无常的修法,对自己修法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寿命、健康常常由众多冤家包围、摧毁的现象屡见不鲜,因而自己与国政绝对是无常性,

自己现在的寿命和健康(就是前面所说的无病),这些常常被众多冤家(冤家就是违品的意思),常常被很多冤家或逆缘所包围、所摧毁的现象屡见不鲜。因而自己和自己所拥有的国政,乃至于前面我们讲过的,自己的一点点蝇头小利以上,绝对都是无常性的。

变成怎样、何时迁变都无有定准,

至于自己明天会变得怎么样,明年会变得怎么样?这样的安乐什么时候迁变呢?都是没有定准的。你当了国王就可靠了吗?有很多卫士、有很多医生,但是这些都是保不住的,只要一翻开历史就知道了,只要把二十五史翻开看一看就知道了,实际上真正能够保持王位很长时间的有多少呢?非常非常的少,极其少数。政变一发生之后,马上自己就保不住了,没有办法安立了。

现在非洲的国家,这些国王、总统他们的朝代变更得太快了,几个星期另外一个上校、一个将军推翻了国王或总统,他自己当总统了,然后他任命一个上校,下面的上校又把他推翻了,几天或者几个星期一下子就变了。他认为自己夺取政权之后就当国王、当总统了,一下子自己就很安乐了,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无常的因素很多。

不单单是这些情况,对于其他的官员或者其他的安乐、顺缘、赞誉等等无一不是这样的,全部都是无常变化的本性。现在有寿命、有健康的时候就要想,如果寿命不在的时候怎么办?如果健康不在的时候怎么办?如果出现那种情况自己无可奈何,还不如现在有精力的时候修法为妙。

认识到自己和国政无常、变成什么样无有定准,主要是要打破自己对这些法的贪执,打破认为这些恒常不变的贪执。如果认为国政或者安乐恒常不变,自己的心态处在恒常不变当中,自己就不会有紧迫修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缘起的规律,如果我们觉得某个法恒常,就不会很着急。如果我们觉得马上就要变化,这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法,无常心生起来之后我们就着急了。所以如果认为这些国政等是恒常的,就不会着急去修行了。如果我们认为生命很快地就会死亡,这一切也许很快就会丢失、没什么意义,那我们自己修行的心就会生起来的,考虑这些问题主要是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发起真实修道的心。

认识到这一点后要恒时思量,如果屡屡修行随念死亡,就会明白有为法无有稳固性之言,

如果能够屡屡地修行,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要恒时思量。我们并不是说通过学习之后大概知道一点皮毛,学习完加行就够了,并不是这样的。要修到量,修到量的时候要恒时思维,很长时间的去思维,长时间思维之后自己对无常的这种感受,这种觉受才会深刻,这个感受深刻之后,自己的力量才会真正的从内心发出来。此处讲得很清楚,“恒时思量、屡屡修行随念死亡”。这时候才会明白所谓的有为法无有稳固性之言,完全没有稳固性可言。

从而产生厌离,坚持不懈,

对什么产生厌离呢?对于一切终不可靠的欲妙,对于终不可靠的轮回,产生厌离心,坚持不懈的修行正法。

具备真实的精进自始至终全力以赴修行法与世间中唯一的妙法。

如果有了这种厌离生死轮回,而对于解脱道坚持不懈的奋斗之心之后,就会具有真实的精进——自始至终全力以赴的修行法和世间当中唯一的妙法。第一个法可以理解成世间的增上生法或者世间正道。世间中唯一妙法就是讲佛法。人规也好、妙法也好都是需要修行的,有了这种真实的精进之后,才能够发起这样的心。

《夜贤经》中云:“谁知明日死,今日当精进,死主彼大军,岂是汝亲友?”

前行当中说这个是《解忧书》,但这个地方讲《夜贤经》。在《夜贤经》当中是这样讲的:“谁知明日死”,实际上我们谁能够知道明日自己死还是不死?到底自己明天死亡会不会到来呢?根本不知道。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死的缘故,我就不能够把修行推到明天。今日就应该精进,从现在就可以好好精进地修法。

为什么呢?“死主彼大军,岂是汝亲友?”死主和他统治的大军,难道是你的亲友吗?根本不是亲友,他铁面无情没有任何亲友。如果他不是你的亲友,就没有什么情面可讲的。如果是熟人开个后门,拖个三、五年的,我去准备一下还可以。但是死主不是我们的亲友,开不了后门,所以这种死亡谁也说不清楚,即便是作为修行人或者居士、或者出家人,比丘、还有法师等等,反正不管什么人,死亡都会到来。死亡到来的时候讲不了情面,死亡到来的时候,就看你相续当中的这种善业是否具备,解脱业是否具备。

如果在死亡的时候善业深厚,那么就会往生善趣无疑。如果解脱业越深厚,就会得到解脱无疑。如果恶业深厚、轮回业深厚,那就会流转堕恶趣。这个是业果,因果律是最公正的。现在我们知道业果之后,主动权完全是在自己这里,并没有一个操纵者,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里。就像前行当中讲的一样,现在我们就像马的辔头一样,怎么转?现在是上去下去的关健。如果我们现在励力地修法,从现在到死亡之前,发一个精进的心,努力地去积累深厚的善法,即便马上死亡到来,也无所畏惧。如果现在为了享受而空过一生,错过了修持善法的机缘,死亡绝对会到来的,死亡到了之后手忙脚乱,没有什么安乐可言,完全就是痛苦的自性。所以现在还没有死亡的时候,就好好地去观察,好好地精进。

又云:“如已熟果实,众生将死亡。”

犹如已熟的果实是没办法停留的,肯定会从树上掉下来,肯定是这种自性。所以说这个果实已经成熟了,无法改变的。众生死亡将到来是无法改变的,我们都知道必死无疑,不管世间人再怎么忌讳谈死亡这个问题,但是作为佛教弟子来讲,这个不是忌讳的问题,是要正视的问题,应该提前摆在桌面上把它谈清楚、看清楚,好好地准备。反正都要死亡,而且死亡的时间是不定的,何必在短暂的时间当中去造非法呢?应该在短期的时间当中修正法,修解脱业。这就是佛经当中这几句话的意思。

庚二(断除恶趣之因)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辛一、略说:

知晓定死亡,亡后罪感苦,

即便暂时乐,作恶非应理。

有时见无怖,有时见恐怖,

设若信其一,何不畏另者?

“知晓定死亡”,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死亡,从懂事的时候基本上就知道肯定要死亡的。那么死亡之后是怎么样一回事呢?有些教育当中说:死亡之后一了百了,犹如水干灯灭一样,根本不可能有其他的。但是在佛法当中讲,死亡之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了,死亡之后还会有轮回。这个轮回是怎么样决定呢?主要是你的业。你是造善法、还是造恶法,如果是罪业深重必定会感得痛苦。

“即便暂时乐,作恶非应理”,所以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之后,肯定要死亡,死亡之后如果有罪业绝对会感苦,这种规律我们如果真正通达了,就会发起这种决心,即便暂时为了得到快乐,也不应该作恶,作恶也是非应理的。为了得到世间欲妙——暂时乐,根本不能够为了得到欲妙去作恶,作恶是非应理的。因为暂时得到的快乐,到死亡的时候绝对要舍弃的,舍弃之后有罪业,后世必定感苦。所以即便是为了今生当中的饮食、衣服、住处等等都不能够造罪,都应该如理如法地去追求,正命去追求,这是佛开许的。如果你追求这些东西的时候,邪命追求就要作恶,“作恶非应理”,因为作恶死亡只会感苦的缘故。

“有时见无怖,有时见恐怖”。有时见无怖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人今世在造罪的时候没有见到恐怖,没有产生很严厉的果报,没有受到现世报,就叫做有时见无怖。有些人没有见到恐怖的事情,认为这是安乐的,没有什么可恐怖的。“有时见恐怖”,今生当中没见到,但是在后一世、在自己堕恶趣的时候,就会亲眼见到恐怖的事情,相当于自己亲自去感受恐怖的事情。比如说自己死的时候,堕落到恶趣当中,见到了很恐怖的牛头马面,见到很恐怖的地狱形象,这叫“有时见恐怖”,那时候自己就非常非常害怕,不会有安乐。

“设若信其一,何不畏另者?”在无怖和有怖当中如果你相信其中一个,比如说此处讲的,相信今生当中我造了罪业没有恐怖,我相信这个,不可能有什么恐怖的事情,做恶业不可能有什么恶报。我如果相信这个,“何不畏另者”,同样道理,为什么不害怕后世死亡之后会见到恐怖的情况呢?如果你信其一,也应该信第二个。因为现世当中见无怖,后世当中会见恐怖,如果我相信今生当中没有恐怖,应该相信在后世当中会有恐怖的事情,应该畏惧另者——恐怖的事情。既然我要畏惧后世的事情,后世和今世比起来是很长的,我应该害怕后世当中非常漫长恐怖的事情。这个业果也有增长、增上、广大的道理,现在我们的小小一个罪业,成熟的时候时间千百万倍地加长了,所受的痛苦千百万倍地增长,从这方面观察,我们应该害怕即将到来的恐怖,应该考虑后世之后,畏惧造恶业。

毋庸置疑,寿命完结便会走向死亡,死后并非一了百了,以杀生等不善罪业所感,善趣满业和恶趣引业、满业,从而必然要遭受痛苦,以智慧照见这一点。

死亡之后并不是一了百了,还有轮回。还有轮回,就是以杀生的不善罪业所感,会感受痛苦。感什么痛苦呢?下面就以善趣的痛苦和恶趣的痛苦观察:

善趣满业,为什么不讲善趣的引业呢?善趣的引业绝对是善,不可能是杀生等,杀生等不可能感受善趣。所以善趣的引业是善业。此处讲杀生的不善业所感,杀生的不善业所感在善趣当中会成熟满业,即差别业,比如现在我们虽然得到了人身,是善趣的身份,我们的引业是善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满业是恶的,今生当中就会多病、短寿、还有很多其他的危害都会感受。这些善趣当中满业的痛苦,都是杀生等不善业所召感的。还有恶趣的引业能力,恶趣不可能通过善业来做引业的,所以恶趣的引业绝对是杀生等不善业,这叫恶趣引业。它的满业所受的痛苦,也是杀生等。所以,我们就知道反正不管怎么样,在善趣、恶趣如果造了杀生的罪业,必然是要感受痛苦的。佛陀的智慧早就照见这一点并宣讲了。

颠倒享受妙欲尽管暂时看起来快乐幸福,但最终只会深受其害,所以造杀生等恶业是极不应理的。

颠倒享受妙欲暂时看起来的时候是非常快乐、非常幸福,杀生、食肉、偷盗、邪淫等等看起来是很快乐,但是最终自己会深受其害,所以不能造这些杀生等恶业。

如果忆念死亡,就不会造恶业。

下面我们开始讲,如果忆念死亡的话,就会安住在善法当中。忆念死亡,不单单是忆念死亡,在这一大类当中有很多窍诀,很多思维之处。此处是总得来讲:如果能够如理如法的忆念死亡无常的话,就不会造恶业了。

《念住经》中云:“何者起死念,赞为念之最,忆念死主怖,如何心向过。”

《念住经》当中讲,任何一个人如果生起了必死无疑的念头,就是生起无常的念头,“赞为念之最”,这种正念就是所有正念中最殊胜的。“忆念死主怖”,如果我们现在能够忆念死亡到来的时候,对于死主的恐怖。“如何心向过”,那我们的心为什么会趋向于过失呢?如果我们想到终究要死亡,如果想到了死亡之后的恐怖,那么我们心就不会趋向于过失了,就会趋向于善法。

关于作恶之人的过失,《念住经》又云:“何者依罪业,彼尽不吉祥,初中后恶劣,正士所谴责。”

对于做恶之人的过失,《念住经》中讲,任何一个人如果依靠罪业的话,彼尽中“尽”就是完全、始终的意思,那么这个人就始终完全会落到“不吉祥”当中。“初中后”就是最初、中间、后面,都是会感受恶劣的痛苦。这种造恶业的人,是被正士所谴责的。

由于做某些事,有些人即生见到无有恶果的恐怖,而在后世的某时却将亲睹恶果的巨大恐怖。

这个地方就是“有时见无怖,有时见恐怖”前面讲的这两句。有人的即生当中见到恶果的恐怖,比如说有些人在今生当中在造杀生等罪业,但是在今生当中并没有受报,这句话就叫做“有些人即生见到无有恶果的恐怖”。而在后世就堕落到恶趣当中去了,堕到恶趣时还是造罪者,他会亲自目睹恶果的巨大恐怖,会亲自感受到巨大的恐怖。

假设你信赖没有见到畏惧的一种情况,那么国王你为什么不害怕见到恐怖的另一种情况呢?理当害怕,因为理由相同。

如果我们信赖现在造了罪业,没有恐怖,在后世的时候又见到了恐怖的情况,为什么不相信这种?应该害怕的,理由相同。现在我们没见到恐怖,那么后世见到了,就应该恐怖了。而后世必定会见到,这是佛陀亲自讲的业果不虚的道理,佛陀在经典、论典当中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从这方面我们知道,应该恐怖即将到来的巨大恐怖,所以说应该舍弃恶业。

有些注释中将(有时见无怖,有时见恐怖)这两句讲解成即生之中见到与未见到。

我们在本论中解释的时候,未见是今世,见到是后世。有些讲义当中说即生当中没见到和即生当中有见到这样的情况。也就是说,有些人在造业之后没有见到;有些人在造业之后,即生当中就成熟了花报。

辛二(广说)分四:一、制止贪酒;二、制止贪赌;三、制止贪女;四、制止贪猎。

这些方面都是一些恶行,而这些恶行往往都是一般的世间人喜欢追求的,容易趋入的。所以说这些恶行容易趋入的缘故,在广释当中也是一一讲述过失,一一让我们戒除这些非法行。

壬一、制止贪酒:

饮酒世间蔑,误事亦耗财,

痴迷行非事,是故恒戒酒。

如果饮酒会遭到世间的蔑视。“误事”,如果经常饮酒该办的正事办不了,也是世间所谓的贪杯误事。“亦耗财”,有些酒鬼或者说喜欢喝酒的人喜欢去买酒,买很多酒,买高档酒来喝,但是喝了这种液体也是耗财的。“痴迷行非事”,如果经常喝酒,自己不知道取舍、神志不清,这叫做“痴迷”;“行非事”在自己行神志不清的时候,往往会做很多非法的事情,很多事故、很多不应该发生的冲突、争论等过失,都是在喝醉酒后发生的,趁着酒兴一刀把别人杀死了或者趁着酒兴又怎么样。所以,这种行非法的事情有很多机会会出现,因为他头脑不清醒的缘故,就会出现事故。佛陀也在经典当中让很多人不能喝酒,龙树菩萨在此处也对国王说:你应该恒时戒酒,内心当中发愿不能喝酒。

饮用具有迷醉能力的酒,在此世间中,首先开怀畅饮的当时也成为他人轻蔑的对象,

第一种过患,在这个世间当中,最初开怀畅饮的当时,就变成别人轻蔑的对象,别人看不起。按照这个情况来讲似乎现在好像不成立,因为现在从领导到下面,首先开怀畅饮的时候都是电视拍下来,然后反复播放,又是举行酒宴等等,好像不是变成别人轻蔑的对象。以前印度很多国王也是喜欢喝酒的,会不会变成别人轻蔑的对象,这不好讲。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换成佛法当中的话,你开怀畅饮就变成别人轻蔑的对象了,一个出家人喝酒就会变成轻蔑对象。关键是,是不是在最初的时候,如果一喝酒就会有别人看不起这样的情况,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这样的。

而且将需要办的一切事忘得一干二净,

这叫做误事,自己本来要办的一切事情全部因为喝酒忘掉了,导致事情没有办法办成。

并且使财物、生计也耗尽无遗。

有钱的人倒不要紧,有钱可以经常喝酒,但没钱的人、穷人,老是想喝酒,最后为了喝酒把自己的家里的东西也卖掉了,喝酒也会耗财。

变得放逸无度,由于神志不清而不辨取舍,结果做出许多非理之事。

自己喝酒逐渐逐渐会放逸无度,不会再有谨慎,不会再有寂静,逐渐会变得非常放逸无度。由于神志不清而辨不清楚该取、该舍之事,结果做出许多非理之事。修行佛法应该有非常清晰的智慧,如果经常饮酒,自己的智慧就不会清晰,就不知道怎么样去辨别了。

暂且不论后世的过患,就是现世中也有以上这些弊病。

后世的堕地狱、堕恶趣或者其他过患就不讲了,在现世即生当中有上面的这些弊病,所以不管怎么样也要戒除饮酒。

因此,国王你要恒时完全戒酒。

龙树菩萨当时对国王也是很严格的。并不是说国王在社交活动当中可以喝点、少喝一点,别喝醉了,没有这样去教诫,而是说你恒时要完全戒酒,这完全是对国王负责的角度出发。因为从因果取舍道理上面讲得很清楚,所以你要恒时完全戒酒,如果国王带头戒酒,你的臣民也会戒酒。

一般来说,酒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佛陀对在家人甚至草尖许也不开许,而且严禁释迦族的病人饮酒,

因为酒是一切罪恶之根源的缘故,所以佛陀对在家人甚至草尖许也不开许。一点也不开许,用草尖蘸一滴酒放在你的嘴里吞下去,佛陀说你只要做这个,就不是我的弟子了,从今以后不是我的弟子,我不是你的导师。佛陀在经典上讲得非常清楚,很严格。如果对在家人都不开许,出家人更不开许,更不可以喝酒,就是这么严格。所以如果要真正做一个很清净的佛弟子,这些教言必须要好好去思考。

而且对于释迦族的病人来讲也是严禁的,病人有时候必须要喝酒才能治病,当时佛陀说对于释迦族的病人来讲也是严禁制止的。不单单说是释迦族,当时在制定的时候,对境是释迦族,并不是说只是阻止释迦族,我不是释迦族就可以饮酒,并不是这样的。当时是制止病人喝酒的,以释迦族为对象制止喝酒。

有些时候讲如果医生说你必须要喝酒,那么这个酒要煮开,煮开之后没有酒味了,没有酒香、没有酒味、不醉人了,这个你喝是可以的。这也许是一种缘起,因为煮成白水了,已经不是酒了,但是也许煮开之后这种酒还能够治病,这不好说。所以佛陀说,你煮开之后不能有酒味,不能够醉人,不能够有酒香,这都不能有,这时开许你可以用,否则也不能用。有些药酒当然是不能喝的,如果你外敷可以考虑,如果是内服肯定不行。药酒也是一种酒。

并在《念住经》等中详细宣说了饮酒的过患。

在《正法念处经》中对饮酒的过患做过很多很多详尽的宣讲,因为前面也讲过,今天不多讲这个问题。

壬二、制止贪赌:

赌乃贪忧嗔,谄诳涣散源,

妄绮恶语因,是故恒断除。

赌博是很大过失的一种法,不管怎么样必须要制止贪赌。赌是很多过患的因,共有九种过患。第一种叫贪,下面我们还要解释,现在颂词当中简单过一下。如果赌博的话,它可能引发贪心、忧虑、嗔心、谄和诳,是涣散的根源,是妄语、绮语、恶语的因,有这样九种过患的缘故,“是故恒断除”,所以应该恒时断除贪赌,对于赌博必须要断掉。

聚众赌博有九种过患:1、是想把他人财物据为己有之贪心的根源;

第一个方面就是想把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在赌博的过程中怎么样赢钱?怎么样把别人的东西赢到我这来?这肯定是生起贪心的因缘,这是不用讲的。

2、赌博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患得患失的心态中而忐忑不安,忧心忡忡;

在整个赌的过程当中,始终处于对财富的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当中而忐忑不安,心中总是想能不能打一个好牌,或者能不能抓一个好的点子这些事情,都是忐忑不安、忧心忡忡,这个叫忧,赌博是忧愁的因。

3、由谋害、击败对方的心理而满怀嗔恚;

内心当中想怎么样谋害对方、击败对方,在赌博过程中自己的内心满怀嗔恚,在赌桌上面很难讲亲情了。只要是赌得比较认真的时候,刚开始是耍一耍,后面开始认真的时候什么亲情、友情等有时都会崩溃的。在这当中心里很容易发生嗔恚,满怀嗔恚心。

4、5、心中盘算赢得的伎俩而怀着诡诈的谄诳;

第4是谄,第5是狂。谄和狂是分开解释的。“谄”是一种不正直的本性。“谄”是怎么样的呢?就是为得到利益,自己表现出顺从、恭敬方面的行为,关键目的是为了得到别人的东西,得到财富。在赌博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为了赢钱表现出顺从,说一些好听的话等等,这些都可以出现,这叫“谄”。 这个“谄”主要是一种阴险,不正直性,非常阴险的一种本体。

“诳”是什么呢?也是为了得到利益,比如在赌博的时候为了得到钱财等等,装作有功德的样子。“诳”,就是自己没有功德,但装作有功德。那么这个功德是广义的功德,并不是按照佛法当中的功德去做的,这个功德就是让别人能够生起信心的,或者能够骗取别人信任的,这一切的行为都叫做装做有功德。“谄”和“狂”两种不善业、两种随烦恼都会产生的。

6、是心思涣散放逸、根门不静的来源;

在赌博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思是涣散放逸的,自己的诸根是不净的,眼睛看到牌或者骰子等等,耳朵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完全是不静的来源。以前我们在墨尔多神山的时候,到山脚下的时候,突然传出很大的声音,把我们吓一跳,不知道在干什么。结果他们去看了一眼,说是在赌博,声音非常大。

7、8、9、是在没必要的情况下说妄语、各种各样绮语、恶语之因。

在没有必要情况下说妄语,在赌博过程当中说很多绮语、恶语。

经中说了这九种过患。

在经中宣讲了九种过患。对于赌博,知道它的过失是很重要的。虽然现在基本上全民都在赌,以前有个歌谣说全国人民9亿赌等等,有很多很多人都在做赌博这样的事情。现在不把赌博看成是一种严重的恶行,而认为是一种娱乐,或者是一种娱乐的方式。从这方面认为比较合法,但如果按照因果的侧面来讲,如果自己耽著赌博确实就会出现这些过患。如果出现这些过患,今生当中虽然看起来很安乐,但是后世当中确实会因为赌博的恶行,也会感受很多痛苦。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必须要终止。

所以,恒常要断除赌博。阿育王有个名叫“欢乐”的监狱,诸如非杀不可的所有犯囚也暂时让他们随心所欲悠闲而行,他们耽著于赌博而不见很快就要面临死亡。

阿育王时代有个监狱叫欢乐,在“欢乐”监狱当中,如果是非杀不可的囚犯、必须要杀的囚犯,也让他们高兴、也让他们欢乐。暂时让他们随心所欲,悠闲而行,想做什么做什么,反正都要死亡了,所以开许他们随心所欲而行。囚犯也是在即将被杀头之前,还耽著赌博,耽著于赌博的时候见不到很快就要到来的死亡,沉溺于此,连死亡马上到来也已经无所谓了。

同样,在表面的轮回安乐中一直无度沉迷而不见死后的恶趣痛苦的一切愚昧有情也是如此。

同样在表面的轮回安乐当中一直沉迷不醒,不见后世的恶趣痛苦,一切愚昧有情也是这样。如果耽著于赌博,即便连死亡马上到来这个问题也根本不做考虑。如果是这样,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修行正法呢?所以如果是世间人还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没有修行过正法;如果是一个修行者马上要死亡了,但是耽著于赌博,没有办法见到即将来临的后世痛苦,这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对于修学佛法来讲,贪赌的过患应该清楚地了知,清楚了知之后应该要断除。不管怎么样一旦学佛之后,尤其是出家之后,这个习气就会减弱,如果是在一个好的道场当中,更加不会去赌博了。

但是这方面的过失我们首先要知道,因为现在我们处在清净道场当中,有上师的管教,不会有重大的赌博情况产生,但如果以后离开道场之后,在一些其他地方,遇到这些不好的行为时,会不会又跟随自己的习气开始赌,这方面都有可能性。现在赌博的形式各种各样,不管怎么样,只要有这种贪赌的心去赌博,都会引发过患。所以还是应该把这些过患清楚地知道之后,自己才能发愿戒除,发愿以后再不去参加赌博。如果不知道过患,在恶友和环境的影响之下,很有可能重操旧业,又开始沾染这些恶习。从这方面应该我们也是再再地说,你好好地看一下过患,在内心当中发愿以后再不赌博,这是非常关键的。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