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29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二十九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现在继续宣讲《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三品积累菩提资粮——积累福德和智慧两种殊胜的资粮。两种资粮作为成佛的主因,如果圆满的话,佛果必定会现前。即便没有彻底圆满,也可以超凡入圣获得初地等殊胜的果位,教诫我们积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下面主要宣说积累福德资粮的问题。

今天讲第三个:“因具四无量故易成佛”,因为积累资粮的菩萨具备四种无量因的缘故,所以说是容易成佛的。主要还是在打消我们认为佛果难成,或者说成佛需要很长时间,需要极大苦行的这种疑惑进行了宣讲。通过四种根据说明佛果是很容易成就的。

庚三、因具四无量故易成佛:

谁住无量时,为无量有情,

求无量菩提,欲无量善法。

菩提虽无量,以四无量资,

无需长久时,何故不获得?

第一个颂词讲到了四种无量的因,住无量时、为无量有情、为了求无量功德的菩提果、想要获得无量的善法,这叫做四无量。

第一个,“谁住无量时”。“谁”是讲菩萨,任何一个菩萨的意思。菩萨在轮回当中、在三界当中无量劫的安住是一个无量因,这种无量劫的安住,应该理解是发愿或者内心当中真正愿意无量劫安住在轮回,而不是说真实需要安住这么长时间。如果是真实安住这么长时间,就和下面的一句“无需长久时”成了相违。因为下面讲“无需长久时”应该获得菩提,前面又说是需要安住无量劫的时间。上师在第一次讲的时候,也把这个解释成为发愿,内心当中愿意为了度化众生而长时间安住在轮回,在无量劫当中安住轮回,会有这种很稳固、很坚固的愿心,也是说是一种非常勇猛的心态。在积累资粮的时候心态越勇猛,福德资粮就越容易积累,越容易承担。如果一个菩萨相续当中具备如此勇猛心态的话,这也是一种无量因。第一句“谁住无量时”主要是说内心当中愿意或者发愿为了众生而安住无量劫。

第二个,“为无量有情”,所缘是无量的有情,为了救度没有无量的众生或者说一切法界的众生,为了将他们安置在暂时增上生、究竟决定胜的果位,所以说所缘广大,所积累的福德也非常广大。

第三个无量是“求无量菩提”,就是追求具有无量功德的菩提果。大菩提果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法。现在自己所求的是什么呢?实际上是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法,这个功德是永远不会耗尽的菩提法,所以这也是无量。自己的所求无量的缘故,获得的资粮也是无量的。

第四个无量是“欲无量善法”,为了成佛的缘故,自己想要成就无量无边的善法善资粮,有一种想要成就无量善资粮的这种意乐。因为这样的无量就会在短时间当中获得极其广大无量无边的果报。

菩提虽无量”,需要无量无边的善根才可以获得菩提果,但是具有善巧方便的菩萨以四无量作为资粮、资助的缘故,所以说“无需长久时,何故不获得?”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什么不能够获得大菩提的果呢?肯定能获得大菩提果!此处的主题,因为具有四无量的缘故容易成佛。既然容易成佛,现在就处于一种最关键的时候,内心当中处在一种怀疑或者是一种犹豫,处在一种没生定解之前那种状态,如果度过了这个难关,真正对获得菩提果不是非常困难产生殊胜定解,而真正趣入道之后会发现,实际上获得殊胜的功德比想象的要容易得多。

在大乘经论当中讲到了很多菩萨的苦行,为了度化众生安住无量劫当中等等,讲了很多表面上似乎很可怕的修行方式。但是如果通过这些大乘菩萨所宣讲、阐释的修持大乘道窍诀,就可以容易解开佛经论典当中所讲的密意,在修道之初会遇到一些困难、障碍,顺利入道之后,通过不断上进自己圆满资粮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圆满。真正入道之后,我们的心态、心力、智慧、福德、障碍等等,一切顺缘都可以顺利地积累,违缘可以迅速消除。所以说真正入道之后,积累资粮的方式或者速度都比我们想象的绝对要迅速。

任何菩萨在轮回不间断期间安住无量劫,为了无量有情脱离痛苦,而欲求获得具无量功德的大菩提果,想成办二资粮所摄的无量善法。

这是讲第一句“谁住无量时”,菩萨在轮回不间断期间安住无量劫,这是发愿或者说内心当中真实愿意:只要轮回不间断,自己就一直安住无量劫的时间;只要众生没有度尽自己就一直安住轮回,如是利益众生。说明菩萨的心量、心态非常广大、勇猛,这是第一种无量因。

“为了无量有情脱离痛苦”,这是第二种无量因,其所缘非常广大。所缘是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能离开粗粗细细的痛苦,因为缘无量众生的缘故,自己也能够迅速圆满获得资粮。

“而欲求获得具无量功德的大菩提果”,即“求无量菩提”,是第三种无量。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为了追求获得这种无量功德法的大菩提果,就是为了自己真正能够成佛。

“想成办二资粮所摄的无量善法”,即“欲无量善法”,是第四个无量,为了成佛的缘故内心当中非常愿意圆满二资粮所摄的一切无量善法。

尽管大菩提果不可估量,但以上述的四种无量的无边资粮,不历经长久时间为什么不能获得呢?必定能获得,

所缘的大菩提果虽然是不可估量的,超越了众生的分别,从前面的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的因那一点就可以知道,真正的大菩提果是不可估量的。虽然大菩提果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如果修行者具备了上述的四种无量因、积累无量功德的方式,那么不经历长久的时间就可以获得大菩提果,肯定是可以获得的。

为此不应该畏惧经劫漫长与众生无边而要生起欢喜心。

所以了知了真实的意趣、了知大乘道真正的核心之后,就不会畏惧:所谓的要成佛需要经历长久的时间,要度化众生需要经历长久的时间,还有因为众生无边的缘故,一直要为了众生而奋发,肯定身心都会非常疲惫、痛苦,这些种种疑惑全部都必须要消除。而对于能够救度众生、圆满二资粮生起真实的欢喜心。

《未生怨王除悔经》中记载:“从前,威严佛及二位大弟子化缘途经路边,有三个孩童在玩耍,他们对佛生起信心而供养各自的装饰品,两个小孩缘二大弟子而发愿说“愿我们变成他们这样”,

在《未生怨王除悔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往事,以前威严佛出世时和两个上首弟子去化缘,遇到三个小孩子在路边玩耍。这三个小孩对于佛和佛的弟子产生了信心,然后供养各自的装饰品、头上的这些珍珠串等等,把这些作为供品向佛陀进行了供养。供完之后,一个小孩问其他两个是怎么发愿的,那两个小孩说缘佛陀两边的大弟子,一个说我要变成他,另外一个说我要变成他那样,是缘这二个声闻大弟子发愿,要变成佛的上首弟子。

一个小孩缘佛而发愿说“愿我变成他这样”,

另外两个小孩问最后一个小孩:“你发的什么愿呢?”这个小孩就说“愿我成佛!”就是这样缘佛果发的愿。

结果这个小孩先成佛而成为释迦佛,另两个小孩成为他的二大弟子,依靠佛陀讲经说法才获得阿罗汉果位。

结果发愿成佛的这个小孩就是释迦佛的前身,因为缘佛果而发愿,所以率先成佛,成佛之后度化其余两个小孩成为他的上首弟子,一个是大目犍连,一个是舍利弗尊者。所以他们两个也是最后依靠佛陀讲经说法之后,才获得了阿罗汉果位,才真正从轮回当中获得超离。

当时,世尊说:“倘若欲求迅速涅槃,当为遍知佛果而发心,快速之乘即是大乘。”

当时在法会当中佛陀也这样讲,如果想要迅速获得涅槃,应该缘佛果而发心,最快速的乘就是大乘道。从这方面可以了知,真正的大乘道不是缓慢之道,而是迅速之道。

这说明,供养对境与供品虽然相同,但是由发大乘心所牵引导致果有着天壤之别。

从这些教证、缘起和殊胜的理论可以知道,供养对境和供品虽然是相同的,但是由大乘心、小乘心或者一般世间心所牵引,获得的果有天壤之别。比如同样缘释迦佛作供养的时候,如果是一般的人以相同的供品供养佛陀,发愿获得转轮王的果位;第二个人缘佛陀供养同样的供品发愿获得阿罗汉的果位;第三个供养同样的供品,供佛之后发愿成佛。像这样以三种不同心态所牵引,所得的果就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是大乘心所牵引,他的果绝对会成佛。同样的对境,同样的供品,因为内心中意乐不相同的缘故,所导致的果差别很大。

我们知道,佛果、阿罗汉果和转轮王的果这三种果位差别非常大。转轮王的果位只是一个世间安乐的果位而已,福报有限、时间有限,最后还要轮转、堕落;阿罗汉果位是彻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佛果是成为一切三界的大导师,乃至于轮回未尽之间一直安住这种法身,一直不断地示现报化二身,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由此可知,内心中这种意乐,确确实实地能够牵引我们获得非常殊胜或者不殊胜的果,有这种差别的缘故,我们应该舍弃庸俗心,舍弃自私自利的心,而应该发起大菩提心。

亲睹佛陀的身色后起信心而发菩提心也是如此。

见到了佛陀的色身而产生信心之后,愿自己也获得这种佛果的心,也是一种菩提心。在《广论》当中讲过,为了度化众生发的心是菩提心,缘佛的身相产生信心说:我要成佛!这也是一种菩提心,从两个支分来讲都是菩提心。但是圆满的菩提心应具备两个体相:为利他而成佛。分别来讲,两个都算是菩提心。此处“亲睹佛陀的身色”之后产生信心,而后发愿自己也要获得像佛陀一样的果位,这也是一种菩提心。就像前面那个小孩,他发愿:愿我变成像他那样。实际上就是一种菩提心,仍然是菩提心所摄的。

《般若摄颂》中云:“菩萨欲求久流转,勤众生利修刹土,厌心尘许亦不生,彼精进度无懈怠。”

在《般若摄颂》中是这样讲的,“菩萨欲求久流转”,流转的意思就是轮回。“菩萨欲求久流转”,不是说菩萨想要轮回,而是说菩萨为了度化众生安心住在轮回当中。不住在轮回当中怎么度化众生呢?所以佛陀为了利益众生,显现上要在人道中降生、成道;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的缘故,愿意长久地安住轮回。

“勤众生利修刹土”,精勤于众生的利乐而修持这样的刹土,修刹土就是修持刹土加行。

“厌心尘许亦不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厌弃心、厌离心丝毫也不会产生的。

“彼精进度无懈怠”,菩萨这种精进度是完全没有懈怠的。

己二(教诫于积二资粮不应懈怠)分五:一、总说以二资能消除身心痛苦;二、以福德消除身苦;三、以智慧消除意苦;四、无有于积资生厌之因;五、宣说大悲之威力。

这个科判主要讲对于二资粮不应懈怠,应该生起大精进心。下面五个科判都是在宣讲不应该生懈怠的理由。对于凡夫来讲,如果真正能够通达这些理由,就能够任运遣除懈怠、怯弱这些违品,能够对积累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产生前所未有的大精进心。所以通达五个科判之后就知道,肯定是对二资粮产生一种欢喜。

庚一、总说以二资能消除身心痛苦:

依于无边福,以及无边智,

迅速能消除,身心之痛苦。

这是总说通过二资粮消除身心痛苦的道理。

依靠无有边际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能迅速消除现在身心一切痛苦。如果自己的福德无边,绝对不可能感受身体的痛苦;如果智慧无边,也不可能感受心的痛苦。一切痛苦就摄在身心两种状态当中,除了身痛苦和心痛苦之外,再没有第三种痛苦可得。如果真正修持这两种资粮,圆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不可能真实去受痛苦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福德和智慧这些善法,总称来讲这两种善法,第一能够消除宿业,在修持这种资粮的过程中,如果坚持修行,就能够把以前的宿业迅速地消除。第二在积累两种资粮的过程当中,是纯净善法的缘故,不可能积累新的罪业,以前的罪业消除了,现在也没有积累新的罪业,那么就没有受苦的因缘。无此苦因,相续当中是纯粹的善法的话,肯定只有感受安乐。因为福德、智慧两种资粮的缘故,就能感受身心的快乐。

从这里知道,能引发痛苦的主要是以前及现在所造的业因,这两种业因如果都能够有效终止、断除,那么以后绝对就是一种纯粹安乐的状态。依靠两种资粮就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所以为什么要勇猛精进的去积累二资粮呢?就是因为此因。

如果对二资粮的道理没有完全通达,有可能出现一边修善法,一边造罪的状态。如果出现这种状态,相续当中罪业没有消除,当然还是会感得痛苦。就一般的情况而言罪福夹杂,还是会感受痛苦。但不管怎么样,即便是在这种状态之下,所感受的痛苦都是有限度的。而且毕竟对于二资粮有信心,在不断地修持,所以在感受痛苦的时候就不像地狱众生那样纯粹的痛苦,可能会在感受痛苦阶段之后,也会感受快乐,这种结果也会出现的。对于二资粮还没完全清净修持的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真正能够对二资粮进行清净修持,在修持福德和智慧的时候一心一意,就不可能再有造罪的发心和加行,而是得到完全清净的二资粮,因此所感受的果报也完全是清净的。

对于修行大菩提懈怠实不合理,原因是,从无始以来迄今为止,只是为自利而乐于成办轮回的琐事,才给自己带来无边的痛苦,而成办二利的方便丝毫也不具备。

我们现在对于修行大菩提懈怠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为止,都是为了自利,这种自利也不是为了获得阿罗汉果,而完全是为了自私自利的安乐而乐于成办轮回中的琐事。

从以前我们的状态来看,或者现在众生的状态,实际上都是在拼命追求轮回的琐事,为了得到安乐,对于轮回当中的一些琐事层出不穷地去接、去做,但实际上轮回的琐事是根本做不完的。

在《前行》当中也讲过,轮回当中的琐事怎么可能做得完呢?根本不可能!因为我们的分别心是无穷无边的缘故,所以做完一个之后就开始第二个、第三个,乃至于一个还没有做完的时候,十个计划又出来了,在做十个计划的过程当中一百个计划又出来了,所以说轮回当中的琐事是永远做不完的。只有放下不做了,不做的时候所有的琐事才做完了。从这里观察,如果众生都是以自利心出发而成办轮回的琐事,结果就是给自己带来无边的痛苦。不管今生当中是否成办了一些安乐,但是后世当中总的来讲是三恶趣的一种结果。

而成办二利的方便丝毫也不具备。”真正为了自他二利的殊胜方便一点也没有修持过。所以说应该恐怖的是轮回因,是通过自利的发心而做轮回的加行,这才是我们要恐怖的。对于大菩提、二资粮怎么可以恐怖呢?大菩提、二资粮是究竟善。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我们不应对菩提的因和菩提的果产生恐怖。如果要恐怖的话就像这一段所讲的一样,通过自利的发心给自己带来了无边的痛苦,这才是要恐怖的,如果我们要抛弃、要恐怖,对这种轮回的琐事应该恐怖。对于二资粮和二资粮的菩提果绝对是不应该恐怖的。

虽然没有迅速获得佛果而在资粮道、加行道,尽管也会因以前的业力以及眼前所犯的堕罪而导致痛苦,

尽管没有迅速获得佛果,没有获得佛果之前在资粮道和加行道的时候,也会通过以前所造的业力,因为没有彻底清净的缘故也会感受痛苦,还没有进入资粮道、加行道之前,现在所犯的堕罪也会导致在资粮道、加行道的时候感受这种痛苦。

但菩提心的威力非同寻常,正如以劫末火的比喻以及英勇护送者的比喻等宣说利益的那样。

即便是有可能感受痛苦,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坚持不懈地修持菩提心,因为菩提心的威力非常大的缘故,所以也有可能在资粮道、加行道中不受痛苦的。就像劫末火的比喻,在劫末的时候产生大火,初禅以下全部烧毁,整个须弥山、器世界全部烧成灰烬,一点都不剩余,劫末火的威力非常大。菩提心就像劫末火一样能够将相续中的不定罪彻底灭除一点都不存在,决定罪也能够压伏。

劫末火主要是比喻将这种不定罪或者轻罪烧成灰烬一样,一点都不存在。英勇护送者的比喻是把决定罪能够压伏住,也就是如果相续中产生了菩提心的话,这种很严重的罪业就能够被压伏。压伏罪业有很大的必要性,为什么呢?比如说今生中造了很严重的罪业,如五无间罪,按照一般共同乘的说法来讲,后世是没有中有的,直接堕到无间地狱中受苦。但是如果在这世中造了五无间罪之后,又开始发起大菩提心,开始励力修持菩提心,通过菩提心的威力就能够压伏住这种决定罪。压伏住怎么样呢?就能够给我们迎来了宝贵的时间。如果不压伏的话马上堕无间地狱,哪有时间忏悔?哪有时间去修善法呢?但是现在压伏之后不堕无间地狱转生善趣,转生善趣之后通过菩提心的串习,然后又可以再再修持菩提心,再修菩提心……,当菩提心的资粮越来越深厚的时候,以前五无间罪的罪根就会被彻底消除,最后不会感受果报的这种情况会出现的。

在《庄严经论》中讲菩萨种姓的时候也这样讲过,一般人造了五无间罪马上会堕落,但是菩萨几个劫之后才有可能出现这个果,这就是大乘种姓的威力,大乘菩提心的威力就是这样的。即便堕落之后也会像皮球落地一样马上就出来了,在地狱受的痛苦非常短、极其短,而且即便是在极其短的时间当中受苦,还是会对其他众生生起悲心,这就是它不共的力量所导致的。所以发不发菩提心,从各方面比较差别是非常大的。

这里所讲的劫末火和护送者的比喻,可以说明菩提心的威力非常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即便我们还没有超凡入圣,也是不需要畏惧的,只要我们能够以菩提心摄受好好去积累资粮,即便以前造过罪或眼前造过罪,但是相续中如果能够精进去修持二资粮的话,最后也不会感受极其强烈的痛苦。

作为证悟诸法无生的圣者来说,不存在由业力牵引等情况,

我们在资粮道、加行道的时候不需要畏惧的根据,通过劫末火和护送者的比喻已经讲了。如果已经超越了资粮道、加行道到了圣者地,圣者地就是大乘的初地,对证悟诸法无生的初地菩萨以上来讲的话,完全不会有受以前的业力牵引而受痛苦的情况。通过以前的恶业牵引而受痛苦的情况,是绝对不可能有,不可能再出现。这方面也许会有这样的形式,但是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痛苦。

打个比喻讲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以前在割吉祥草的时候曾经杀过一只小虫,这个异熟就会导致用吉祥草能把自己的头砍断,虽然这种形式是存在的,但是通过业力所牵而引受的痛苦有没有呢?绝对不可能有。龙树菩萨的头是被砍断了,但是像不像我们的头被砍断一样这么痛苦呢?在地上拼命地挣扎,没有这样的事情,相续中也没有这样的痛苦。此处讲得很清楚,对于证悟的圣者来讲,不存在通过业力牵引而感受痛苦的情况。

如果是我们超凡入圣到了初地之后,那又有什么畏惧的呢?不会有什么畏惧。这种果仍然来自于积累二资粮。所以这方面分析得很清楚:不积累资粮的过患,前面第一段就讲了,就是给自己带来无边痛苦;第二大段是在讲资粮道、加行道凡夫位的时候,有这种大菩提心的威力,就像劫末火喻和护送者喻一样也不需要畏惧;如果得到了初地以上就不存在业力所牵引而导致痛苦的情况,那有什么可畏惧的呢?所以从三个层次比较的时候,对于趋入二资粮就应该勇猛,这是百利无一害的好事情,自利利他的殊胜事情,所以,对于积累二资粮就要勇猛精进的趋入。

因为具有无边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的对治力,能无余快速消除菩萨的身心痛苦,所以要万分喜悦而精勤。

因为要通过无边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威力这两种对治力就能够快速无余消尽修行者菩萨身心的二种痛苦。远离了身心二种痛苦就可以获得殊胜的安乐。所以我们现在可以预见到修持二资粮最后的果报,通过教证、佛菩萨的金刚语,知道虽然现在还没有真实趋入小资粮道,但是知道这样的理论之后,从现在开始精进的话,果报是可以预见的——可以快速消除身心中的一切痛苦。所以知道之后就要趋入了。

现在我们是在学习,学习之后得到一种知见。如果我们保持在这种知见的状态,那么所谓“能快速无余消除身心的痛苦”的果还是遥遥无期的。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开始趋入,不管走得再慢,不管现在刚刚趋入的时候如何艰难、如何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在走、在做,那么这个果就绝对能得到。一座很高的山,如果站在山脚下望山兴叹的话,“这么高的山,我怎么能爬得上去?”那么是永远不会到达山顶的。如果知道之后一步一步去走,反正不管怎么样,一步步走上去,总有一天会到达山顶的。修道就是这样的道理,知道这个道理之后就要去做,做了之后慢慢慢慢的相续当中的烦恼就会减弱,福德就会增上,这些道的功德一分一分就能获得。所以在很多地方,就教诫我们要精勤,必须要精进,了知之后去做。不做的话永远在原地踏步,永远不可能有丝毫进步。这是说见和行如何和合在一起进行修持的道理。

庚二、以福德消除身苦:

前面是总说通过二资粮消除身心的痛苦。现在是分说,首先是通过福德消除身体痛苦的道理。

罪感恶趣身,遭饥渴等苦,

彼止恶修福,他世无苦楚。

这个道理讲得非常清楚,因果无欺的缘起就是这样的。

罪感恶趣身,遭饥渴等苦。”这方面牵扯到了引业和满业的问题。“罪感恶趣身”是一种引业,杀生等罪行能够导致得到恶趣的身体。“遭饥渴等苦”是一种满业,在恶趣当中也会遭受饥渴等苦,在善趣当中也会遭受饥渴等苦。不管引业、满业也好,这一切痛苦全部来自于罪业,所以罪业能导致感受恶趣的痛苦。

下面从反方面讲止恶修善的情况。“彼止恶修福,他世无苦楚。”菩萨如果能够止恶,在修福德资粮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断恶行善,这是清净的善,如果真正能一心一意地趋入到善法当中,就会羞于造罪、造恶,因为善和恶二者直接相违。当在修善的时候,这个状态是不会有恶业的,如果一心修善,相续中的恶业绝对不会再造。所以,如果能够真正趋入福德资粮的修积、止恶修福德,那么一方面消除了恶业,就不会有真正引发恶趣的引业,因为消除了恶业的缘故,在善趣当中满业也不可能感召为痛苦,因此,一心一意止恶修福的缘故“他世无苦楚”,在他世是绝对不可能有痛苦的。因为福德唯一感受的就是安乐,痛苦的来源是罪业,现在我们遮止了罪业、修持了福德,在他世的时候绝对不可能有苦楚的。这是通过福德消除身苦的情况。

每一个人都不想受痛苦,这是自己的自证,自己的感受就是这样的。不想受身苦的原因必须要找正确,找正确之后必须要去做。相续中不想受痛苦,这是愿望,但是在不想受痛苦的时候却造了罪业的话,这叫做所愿与所行背道而驰。愿望和行为背道而驰,想法很好,但是行为、方式错误,最后导致的还是痛苦。现在只有把观念调正之后,内心发誓终止一切恶业,修持一切福德,通过这种正因所导致、所牵引,才会在后世引业善、满业也善,引业善会导致善趣的总的报,满业善是在善趣报中的所有这些差别报都是安乐的,完全能够身体痛苦消除而获得安乐。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福德资粮为什么会怯懦呢?不应怯懦去积累,应该积极地投入对福德资粮的修积。

积累资粮不会感受身苦的道理是这样的,造罪而投生恶趣,身体遭受饥渴、寒热等无量痛苦,

积累资粮不会感受身苦的道理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首先反面通过造罪就会投生恶趣,这是引业。然后身体遭受饥渴寒热等无量痛苦是满业。

菩萨不造罪业而以积资的福德如果投生其他世间,则唯一享受安乐,而丝毫不会遭受恶趣等苦。

菩萨终止一切恶业之后,积累一切善法、福德,如果死了之后他会投生其余世间,所投生的世间绝对也是善趣,在投生善趣的时候,唯一享受的也是安乐。不会去恶趣中投生,也不会在恶趣和善趣当中感受痛苦,所以说丝毫也不会感受恶趣等苦,这方面实际上也是牵扯到了业因果的问题。如果对业因果的问题能够生起诚信,那么对这些教言就会非常感兴趣,就会真心实意地产生定解趋入修行。

经中云:“福德能得解脱胜,福德世间得美名,杜绝恶趣获善趣,是故无上寻福德。”

在经典中是这样讲的,通过福德能够得到解脱的利益。解脱当然也有很多种,比如从恶趣中解脱、从痛苦中解脱,还有就是从轮回中解脱,反正就是福德如果修到量的时候,肯定会获得一切解脱——从业惑当中解脱、从恶趣当中解脱、从痛苦中解脱,从轮回中解脱,这些和福德的深厚与否都是有直接关系的。

福德世间得美名”,如果修积深厚的福德,也会导致世间中名声远扬的果报。“杜绝恶趣获善趣”,如果福德深厚,就会杜绝恶趣而获得善趣。“是故无上寻福德”,什么叫“是故无上”呢?这种福德是无上的因,是能够获得解脱胜、美名的无上因,能够获得善趣的无上因。知道它是无上因之后,就应该寻求福德。

这些方面的道理应该说字面上很浅显,但是能不能够在相续中产生定解,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如果真正对它有兴趣,就会想:怎么样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真心实意地追求福德的这种信念呢?实际上没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唯一就是再再地思考、串习,把这些问题想到,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串习。按照有些地方讲的,就是经常观察修,打坐的时候经常观察修没有福德的过患、有福德的利益,然后一而再、再而三观察很长时间,最后内心中这种定解就会逐渐逐渐引发。定解引发之后,什么障碍都没有办法阻挡了。

就像世间人做生意,对利润已经知道得很清楚了,所以什么样的违缘都挡不住他,内心中对利润的追求、渴望心太坚定了,就会一直去做,去不断地追求。修法的道理和这个是相同的,如果对于福德和福德所获得的果,还没有产生一个非常坚定的定解的话,对趋入福德就会犹豫。有可能就像现在我们的心态——说不知道,也知道一点,说是知道,做没做呢?好像也没有做。即便是做了之后好像也是羞羞答答的样子,或者是一种非常不愿意的、时断时续的问题。这种状态还是因为对业因果没有产生定解,对福德和罪业二者的体性、福德和罪业所引发的果报没有产生定解,对轮回的痛苦和对涅槃的解脱没有产生定解。

由于产生这种情况的缘故,才会导致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存在所谓很多障碍,实际上很多障碍就是通过自己内心产生的。如果内心当中没有这些障碍的话,外在的障碍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障碍。内心当中如果修法很坚定,即便处在监狱当中,即便处在像文革这样的环境当中,内心对于佛法因果或者对于福德等道理坚信不疑的话,无论如何都会去拼命积累资粮、修习佛法。

何况现在处在和平的时代,修行佛法有这么多顺缘,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如果还没有好好去认识这个问题,没有去积累的话,再换一个稍微恶劣一点的环境,恐怕很多人的修行都会退失。这不是说恐吓的话,按照现在的心态和情况来观察的时候,就会这样。唯一的方式,就是在现在有机会的时候拼命去兼顾它的因,拼命对福德和其果报的问题产生一种定解。只有在内心当中稳定了,那么在换环境的时候,我们修法才不会有飘摇不定的状态。此处以及经论中将此道理都讲得非常清楚,非常明显。对于讲闻者来说,也应该好好思考之后产生非常坚定的定解。

庚三、以智慧消除意苦:

由痴生意苦,贪嗔怖欲等,

彼依无依慧,迅速得消除。

“意苦”就是内心中的痛苦。内心的痛苦主要是由愚痴而引发的,由愚痴引发即主要是由无明引发的。为什么?下面讲,这些贪心的痛苦、嗔心的痛苦、怖畏的痛苦等都是意苦,是内心当中一种痛苦。这些痛苦的因是什么呢?愚痴!什么愚痴呢?对对境的本性不了知。

比如,不了知对境的本性就会产生贪心、嗔恨心。如果真正了知其本性,就无可贪、可嗔、可恐怖的。如果真正了知,通过空性遣除了愚痴之后,哪里还会有心的痛苦呢?心的痛苦就是不了知所贪、所嗔的对境,不知道它的状态,因此而产生了心的痛苦。

彼依无依慧”,“彼”字就是前面的这些意苦。这些意苦要依靠“无依”的智慧,不依有无二边的智慧,“迅速得消除”。不要说真正通达、证悟了,即便是在学法的时候有一个很深的定解,知道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时候,以前强烈的贪嗔心或者怖畏心在安住在幻化状态中时,都可以有效地缓解。比如说对于法产生很大的怖畏心,为什么会产生很大的怖畏心呢?就是因为执著所怖是实有的,还有能怖——我们的心是实有的。知道这个之后,会产生一个很强烈的恐怖心。如果知道能恐怖和所恐怖的对境都是幻化的、无实有的,如同梦中景象一样,那么对这些外境法的恐怖就会大大削弱。通过修法,内心相应了无依智慧之后,这一切意苦就会迅速消失了。如果通过修持达到初地的时候触证了这种“无依慧”,那么一切“贪嗔怖欲等”意苦就会全部消失。

我们内心中的忧愁、烦恼、困惑,实际上都是通过愚痴产生的,而愚痴的直接违品就是“无依慧”,产生了意苦就是因为愚痴,有愚痴的时候就没有无依的智慧。什么时候无依智慧产生了,就像太阳出来不会有黑暗一样,所以通过愚痴产生意苦也会从根本上消除。应该清楚这个道理。

积累二资也无有意苦的忧恼,对一切万法远离有无边见离戏实相之义愚昧不知而导致意苦,

“积累二资”是总说,这个颂词主要讲积累智慧资粮。“意苦”是怎样来的呢?一切万法的本性正如后面所讲,“远离有无边见”和“离戏实相”是一切万法的本性,但是对一切万法远离有无边见离戏实相的本性愚昧不知,就会导致意苦。

追求对境的贪心及对魔障等的恐怖、希望获得他财的欲望等无有止境地萌生而心烦意乱,

因为不知道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离有离无的,是离戏论的一种空性的缘故,认为对境是实有的,想要得到悦意的实有对境而产生贪心;认为魔障等是实有的,对魔障的出现产生恐怖;希望获得财物的欲望等,这些无有止境地萌生而心烦意乱。一切意苦都是因为无明不了知外境的本性,所以会无有止境地萌生。以前我们产生意苦的因、状态是这样的,现在观察一下也是这样,离不开这种本性。如果现在没有修空性,以后轮转还会受痛苦。一切万法的本性是这样的,因缘的本性就是这样的。

菩萨积累资粮而无有迷现的痛苦,他凭着通达诸法之根本、基、所依无有自性之实相义的智慧而遣除愚痴,再以获得稳固之力也就能快速断除意苦。如同了知幻化的军队一样。

这是断除意苦的一种原则、一种方法。“菩萨积累资粮而无有迷陷的痛苦”,这个资粮就是智慧资粮,积累智慧资粮就不会有迷现的痛苦了。怎样安立的呢?下面讲“他凭着通达诸法之根本、基、所依无有自性”,根本、基、所依这三个也可以安立为一个意义的三个不同名词。一切万法的根本、基或者说所依,从某个侧面来讲可以理解成一个意义。如果不同的意义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解释,一切万法的所依是不存在的,所以说能依就不存在;一切万法的基不存在的话,通过基而产生的其余显现也不存在;如果一切万法没有根本的话,那么其余的分支也不会有。所以说菩萨因为通达了一切万法无自性的缘故就能够遣除愚痴。如果愚痴遣除了,就可以了知一切万法是虚妄的。

从这个方面讲,首先是通达诸法的本性以遣除愚痴,再以获得稳固之力就能快速断除意苦。“稳固之力”,意思是了知通达这样的“见”之后,再再去串习,获得极其稳固的定解,就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当中斩断意苦。所以,修行空性的瑜伽士,他的心是非常洒脱、非常快乐的,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因为他对于一切万法的本性已经知道了,而这种痛苦就是迷于对一切万法本性的不了知,产生了一些没有意义的痛苦,当已经了知一切都是幻化的时候,痛苦就再不会存在,也不会有了。

就像在看电影的时候,如果不知道银幕上的东西都是虚假的,就开始投入到这种状态中了,开始哭、笑,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开始揪心,执著于电影中的这些东西是真实的,所以内心中会产生快乐、高兴等心态。如果我们完全知道这是假的、没有实义,那么自己的心里就不会随它而转,通过剧情发展而产生一些恐怖、忧愁等等都不会有了。所以菩萨已经通达这个问题之后,绝对可以快速地断除意苦。

“如同了知幻化的军队一样。”幻化的军队是一种虚幻的,在不了知时,幻化的军队出现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恐怖心。如果了知后就不会有恐怖心了。实际上了知一切万法幻化、无实有,对于我们在修持禅定或者修持正行的过程中也是极有必要的。因为在禅定状态中会出现很多幻觉、觉受,有些觉受是出现佛的形象,有些是魔的形象。如果出现了外境,没有以空性来相应的话,就会认为出现了真实的佛,而产生一种贪心,而对于出现的魔,则认为是真实的魔而产生恐怖。如果真正知道一切都是幻化,都是自心显现、无实有的话,不管显现什么,都不会产生任何分别。不分别就不会成为修道的障碍。因此,如果要遣除道障及修法过程中的违缘,最好的窍诀就是了知如幻,最好的窍诀就是了知诸法无生、无有自性、不执著,就可以快速地和正道相应,最快地遣除道障。

正如《般若摄颂》中所说:“知众迷如兽入网,智者如鸟翔空中。”

“知众迷如兽入网”,了知众生是因为迷惑而执著诸法,好像兽入网一样。兽一入网就被束缚了,没办法获得自由自在的境界。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众生对外境有一种迷乱的认知、无明的认知,就像兽入网一样得到束缚。

“智者如鸟翔空中”,智者通达一切万法无自性而无所执著,所以就不会受束缚,像飞鸟飞翔在空中一样自由自在,是这样一种境界。

菩萨尚且对灭谛的安乐也不贪著,更何况说轮回的快乐呢?

菩萨对灭谛的安乐也是不会贪著的,一方面有大悲心的缘故,不会对灭谛的安乐有贪著,另一方面是因为相续中有无分别智慧,或者相续当中有无依智慧的缘故,灭谛的安乐对他来讲也是如梦如幻的,所以不会贪著。

菩萨知道如果贪著灭谛的安乐,绝对成为道障。不管所贪的是什么,贪一个很好的东西,是束缚,贪一个很恶劣的东西,还是束缚。所以菩萨真正了知了无依智慧的真谛时,了知一切万法无依智慧的精髓的时候,就会知道对任何法、对菩提果、大涅槃都不能够有贪执。如果有贪执绝对成为获得解脱或者大涅槃的障碍。

如果对灭谛的安乐都不可以贪著,何况对轮回的快乐呢?同样也不可能贪著的。比较起来灭谛的安乐是我们愿意追求的,轮回的快乐是必须要断除的。但是在了知万法空性的智者面前,灭谛的安乐和轮回的安乐平等,都不能够执著,都是无自性的。

由于了达苦乐的事物无实,也不会对痛苦心惊胆战。

因为了知所谓的痛苦也好,快乐也好,这些都是无实有的。因为无实有的缘故,在痛苦来临的时候或者面对痛苦的时候,就不会心惊胆颤。为什么有时候会对痛苦非常恐怖?不愿意受痛苦,回向的时候:千万不要受痛苦,千万不要生病,千万不要什么什么。不想受痛苦的原因就是我们认为痛苦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对痛苦非常非常害怕。如果通达了痛苦的本体是幻化的,那么又有什么可以心惊胆战的呢?没有什么心惊胆战可言。

《月灯经》中云:“不应贪安乐,不应拒痛苦。”

在《月灯经》中是这样讲的:对安乐不应贪著,对痛苦也没有必要拒绝。为什么讲对安乐不要贪,对痛苦不要拒绝呢?这实际上是相应一般凡夫人心态,遣除我们的两种心态而讲的。凡夫人的心态对安乐是贪著的,对于痛苦是拒绝的。但在本性中,安乐和痛苦的自性平等、不存在,既然平等不存在,那么为什么对安乐生贪心、对痛苦而拒绝呢?这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心态来讲的。所以不应贪安乐、不应拒痛苦,其原因或者根据即是如此。

庚四、无有于积资生厌之因:

对于积累资粮生厌的因是根本找不到的,根本找不到一个真实的原因。至于说对积累二资粮生起一种厌烦、恐怖,是因为没有正确了知积累资粮的意义。正确了知积累资粮的意义之后,在观察的时候,对于积累资粮生起厌烦、恐怖的因、理由或者根据,是一点都没有的。既然没有这种根据,为什么要对积累资粮产生厌烦,或者产生抵触的心理呢?是根本不需要的。

若以身心苦,全然损无害,

乃至世间际,引世何厌离?

苦短尚难忍,何况时久长?

无苦安乐时,无边有何妨?

此处将这个问题讲得非常清楚。

若以身心苦,全然损无害”,菩萨在趋入修道的过程中,如果身心的痛苦对菩萨本人都全然没有伤害,换句话来讲,如果菩萨在修道过程中没有丝毫身体和心的痛苦的伤害,“乃至世间际,引世何厌离?”引世,是引导世间。我们安住在世间中断之前,一直住在世间当中引导世间,有什么可厌离的?没有什么可厌离的。因为一直住下去,身体和心都没有痛苦,即便住的时间再长,在这个世间中引导众生,又有什么可以厌离的呢?没什么可以厌离的。厌离的是痛苦和痛苦的因,但是现在菩萨积累二资粮,没有痛苦和痛苦的因,是安乐和安乐的因,自他二利安乐的因。有什么可厌离的?没什么可厌离的。

苦短尚难忍,何况时久长?”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过程当中,或者换一句话讲,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身心会感受痛苦,这种痛苦,即使很短的痛苦都是难忍的。“何况时久长?”何况说长时间的痛苦,更加忍不了。“无苦安乐时,无边有何妨?”但是菩萨在修法、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像《入行论》讲得一样从乐趋胜乐,是一个从乐趋于胜乐的一种阶段,也是这个地方讲的无苦安乐的阶段。在安住轮回的时候,根本没有丝毫痛苦,而且纯粹是安乐的时间。这种时间无有边际又怎么样呢?只是享受安乐而已。所以根本不是会对积累资粮生厌的因。

无有痛苦所恼者,正像刚刚所说的那样,根本无有身心痛苦的损害,也就不存在丝毫心生厌离的原因。

没有痛苦所恼,就像前面的颂词所讲的一样,根本不可能有身心痛苦的伤害,也就不存在生起厌离的原因了。这是总述。

假设菩萨乃至世间流转期间一直安住,而引导所有世人脱离轮回苦海,怎么会生起厌离心呢?绝不会厌离。

在这种身心无苦、身心安乐的状态当中,乃至世间流转期间,一直要在所谓轮回当中安住。要引导所有的世间人都脱离苦海,菩萨在做这个事业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生厌离的,没有生起厌离的原因和根据。

《经庄严论》中云:“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

《经庄严论》第五品是发菩提心品,其中讲到这个问题:因为菩萨“观法如知幻”,观一切万法是空性,犹如知道是幻术一样,了知幻化之后,知道一切万法的本性没有实实在在的自性可言。

“观生如入苑”。“生”是投生的意思,或者说投生之处。菩萨观察投生之处,“如入苑”。“苑”就是花园,非常非常悦意的花园。一个人进入了花园当中,是不会生起厌烦的。所以说菩萨入轮回投生,就像到花园当中去散步、去消遣一样,怎么可能有这种厌离心呢?

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若成”和下面的“惑”对照讲,“若不成”和下面的“苦”对照讲。菩萨因为相续中有了了知诸法如幻的智慧,在轮回中若成(这个“成”是一个总的词),成办事业也好,成办一些顺缘也好,或者说成就一切广大的财富也好,则“惑无怖”。什么叫“惑无怖”呢?一般修行人、初学的菩萨,如果在一切顺利的时候会害怕相续当中产生“惑”,这个“惑”就是一种贪执、贪心。如果在遇到这些顺境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很广大怎么样,这个时候相续中非常容易产生贪欲心,非常容易产生贡高我慢,这叫做“惑有怖”。但是菩萨了知一切万法无自性,在成就一切所欲的时候,对产生烦恼是“无怖”的,不会产生烦恼,这叫做“惑无怖”。

“若不成”时“苦无怖”。“不成”就是一切衰败的时候。菩萨在轮回当中做事业,如果有很多魔障做违缘,或者他自己的名声也不行等等,这叫“不成”。“不成”的时候也无有痛苦。一般人在不成时候会有很大的痛苦、失落,但是菩萨不成时,即便事业衰败了,彻底失毁了,根本不可能产生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他了知如幻的缘故。如果我们内心中产生了这二资粮,引发了菩萨境界,那么在轮回当中成不成,都不会有丝毫的影响。所以成也好、不成也好,对于一般凡夫来说都是一种障碍,这种障碍会导致继续发心留在轮回当中。但是菩萨通达万法无自性,成和不成都不会成为障碍,就会长期住在轮回当中,根本不愿意舍弃众生的。

例如,对于被身心痛苦所折磨的人们来说,即便时间很短暂,尚且也觉得漫长而难以忍受,那么长期受逼迫就更不言而喻了,就像重病缠身者的昼夜一般。

被身心痛苦折磨的人,即便是所受的痛苦非常短暂,有时我们身体感受到一个很严厉的痛苦时,即使所受的痛苦只有一两分钟,但是也觉得非常难忍、难熬,何况说长期遭受这样的逼迫呢?更加难以忍受了。打比喻讲就像重病缠身的人的昼和夜,白天很难过,晚上更难过,内心处于一种极其难受的状态当中。

菩萨无有身心痛苦,始终享受安乐,纵然在遥遥无期的时间里安住又有何妨呢?

菩萨没有身心的痛苦,始终处在安乐的状态,在这种无苦纯乐的状态中,即便要安住遥遥无期的时间,那么又有什么妨害呢?没什么可以妨害,没什么可以担心的。也就是说,现在如果努力修持达到这个境界,就可以很放心地在轮回中安住永远的时间,乃至于虚空未尽之间都可以安住,没有什么不敢这样发愿的,没有什么不能这样安住的。

现在主要是针对还没有入道的人,讲这么多理论、功德利益,目的就是要打消我们的疑惑,打消疑惑之后,开始趋入修行,主要是讲这个问题。如果对已经安住在这个境界中的菩萨,讲这个是没什么大意义的。这个教言主要就是针对还没有入道,想要入道,但是有疑惑、有疑虑的人,讲了之后,发起勇猛心开始趋入,趋入之后就会慢慢接近这个境界。

完全心甘情愿而无有一丝一毫的不情愿,因而不容置疑,理所应当兢兢业业积资而不应懈怠。

真正的安住轮回是心甘情愿的,没有一点勉强。所以说应该好好积累资粮而不应该懈怠。

如同健康之人的昼夜一样。

健康之人的昼夜很快就过去了,身心都没有痛苦,一天很快乐、一个月很快乐、一年很快乐,很快就会过去。像天人的时间,天人的一生有很多很多年,几千年、几万年,但是当死亡的时候一回顾,好像就是一刹那一样,一下子就觉得安乐怎么这么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太安乐了,没有痛苦的缘故,所以很长的时间也变得非常短。

为什么呢?一旦由修成一劫显为一刹那并能接受痛苦的同类因可以获得苦转为乐的等持。

如果菩萨通过修法修成一劫显为一刹那,一劫的时间本来是很长的,在时间当中最长的时间单位就是“劫”。“一劫”和“一刹那”是不相同的,“一刹那”是最小的时间单位。一旦修成一劫能够显为一刹那,这时安住轮回中也没有什么。而且修成的时候,就能接受痛苦的同类因。“接受”也可以理解成“获得”。前面的痛苦产生后面的痛苦,这叫作“同类因”。这种痛苦的同类因可以获得苦转为乐的等持。如果有了这样的境界,本来是前面的痛苦产生后面的痛苦,但是菩萨有了这种等持,痛苦的同类因可以转变。前面是痛苦后面也是痛苦叫同类。前面是痛苦后面是安乐,这叫不同类。菩萨就有这种获得苦转为乐的等持,第一刹那感召是痛苦,但是马上安住在等持中,就把它转成安乐了。所有痛苦、痛苦的因,接触他的时候,都变成安乐,这种等持他获得了,获得之后有了健康人的昼夜一样,肯定是非常安乐的。

《父子相会经》中说:“世尊,具有于诸法转乐之等持,何者获得此等持,彼菩萨于所缘之诸法皆感乐受,

“具有于诸法转乐之等持”,对于一切万法都能够转变成快乐、喜乐,这是菩萨所修的无量无边等持中的一种,是无量三摩地中的一种三摩地。专门修持这个三摩地,如果一旦修成了,所有的所缘全部转变成安乐。不管是刀子接触身体也好,还是说其余的东西接触身体也好,全部变成安乐的因,这叫作喜乐定。喜乐定是一种很殊胜的定,是菩萨修持之后能够成就的。想想看,如果我们现在获得这种喜乐定,那还有什么畏惧?无所畏惧。让布施眼睛,刀子一接触眼睛,是一种快乐。布施头,刀子一接触头是一种快乐,那还有什么恐怖的呢?我们就是害怕砍到手上的时候,这么痛、我受不了。但如果真的有这个喜乐定的时候,做这些事情非常非常简单,所以这是菩萨专门成就的一种禅定。“何者”,就是菩萨。菩萨获得等持之后一切所缘的诸法皆感乐受。

亦不曾感受非苦非乐之等舍,虽遭有情地狱折磨,也安住在乐想之中……”其中有广说。

连等舍都不可能有。即便是在地狱当中受到折磨的时候也是安住在乐想当中,也是一种快乐的状态。

“其中有广说”,经典中对于菩萨的无量三摩地或者功德法说了很多,如果对大乘的经教广泛地了知之后,就对相续中狭隘的心及很多不必要的恐怖、疑惑都可以遣除。遣除之后对趋入修持二资粮的道,绝对就是像大象趋向水池一样的心态。“无有于积资生厌之因”,哪里有什么“生厌之因”呢?就是怕我们不知道,一旦了知了大乘的修法之后,非常欢喜,没有丝毫的犹豫就会赶快去修持。

庚五、宣说大悲之威力:

既无身之苦,岂有意之苦?

彼悯世间苦,长久而安住。

大悲的威力就是这样的,菩萨从自己的身心来讲没有身苦,也没有意苦。那么菩萨有没有苦呢?有一种悲悯世间的痛苦。因为菩萨悲悯世间的众生不了知万法的自性,没有获得身心无苦的状态,见众生处在这样无意义的痛苦之中,对众生产生了极其难以忍受的痛苦。因为悲悯世间上痛苦的缘故,长久安住。通过大悲心牵引,长时间安住在轮回当中,而且是自愿的,没有丝毫的勉强。

结合前面的内容,菩萨的身心没有痛苦,然后悲悯世间的痛苦,就会长时间安住。为什么地藏菩萨会发这个愿呢?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们觉得发不了。如果真正观察地藏菩萨内心中获得这种境界的时候,那有什么可以勉强的呢?是很安乐的,处在地狱中也是一直很安乐的状态。我们处在凡夫状态中,一点火星接触到身上就很痛苦,不敢想象去地狱中安住会感受什么样痛苦。这是用凡夫心去揣度菩萨的意。如果知道菩萨修到这样的状态之后,不会有丝毫身心痛苦的时候,很自然地为了度化最应该度化的地狱众生,就很自觉或者很欢喜的常住地狱去引导他们,这个大愿我们也能发起来了。关键是要知道核心内容,知道之后就肯定可以发起这样的心愿。

如果有人问:那么,菩萨丝毫也无有内心的苦恼吗?

自利的痛苦丝毫也无有,

自利的痛苦丝毫也无有,这个是肯定的回答。自利或者是自己的痛苦,从菩萨自身的痛苦来讲,一点都没有。

既然不存在身体的痛苦,又怎么会有内心的痛苦呢?少许也无有,理由前文中已经说明。

身体的痛苦不存在,心里的痛苦绝对也不存在,为什么呢?前面讲得很清楚,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圆满了,圆满之后,身心的痛苦都不可能再显现。

然而,菩萨以大悲力悯念世间不离痛苦而伤怀,这是殊胜善举而不是不情愿之义。

但是菩萨有一种痛苦,就是“菩萨以大悲力悯念世间不离痛苦而伤怀”的那种痛苦,这种痛苦是有的,这种由大悲心引发的痛苦是有的。“这是殊胜善举”,这种痛苦不是其余的痛苦而是很殊胜的善法,是伟大的发心而引发推动的善举。所以不是不情愿地感受这样的痛苦,而是很欢喜地去感受这种痛苦。大悲心的威力在《庄严经论》当中也讲到了,大悲劝请我们心意的时候有一段,外在的大悲善知识劝请我们怎么样不离开轮回,怎么样要发心度化众生的问题。

菩萨是以大悲而长久住于轮回中,《入行论》中云:“恶断则无苦,智巧故无忧,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

此处的意义和《入行论》中的意义相同。“恶断则无苦,”因为断掉了罪业的缘故,不会有身的痛苦。“智巧故无忧,”“智慧”就是无二慧,这种空正见、善巧的缘故,内心当中不会有忧伤的痛苦。苦和忧两个方面,苦是指身体方面的苦,忧是心的痛苦。

“福德引身适,智巧令心安,”通过福德可以引出身体的安乐,智慧善巧可以让自己的心非常安乐。“为众处生死,菩萨岂疲厌?”为了众生处在生死当中,菩萨怎么会疲厌呢?不可能疲厌的。

菩萨为利益他众而安住轮回的原因仅是怜爱可悲的有情而已。

菩萨安住轮回是为了利益众生,是为了怜爱可悲的有情,为了度化他们而安住轮回。如果每个菩萨都不这样,我们又怎么能得到度化呢?现在我们得到度化也是因为菩萨有这样的大悲心,菩萨为了度化像我们一样的可怜众生,由大悲心引发,在我们面前示现善知识,引导如何解脱的道理。

现在我们得到菩萨度化的时候,也应该跟随菩萨的愿心发愿而趋入积累资粮。我是这样被度化的,其余还没有得到度化的众生,让我来度化他们,就像现在上师度化我一样,我去度化其他的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大乘作意。

所以像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其他论典中讲得很清楚,对初学的菩萨讲轮回的痛苦要适当,主要给他们讲一切轮回如梦如幻的道理。如果对于初学的菩萨讲了太多轮回痛苦,他们很有可能发起一个自利心,干脆早一点从轮回当中得到解脱,发小乘心的可能性非常大。对于初学菩萨,因为心不坚定,对大乘教义还没有系统地了知,所以宣讲轮回痛苦的时候必须要适当,引发出离心也要适当,这个出离心只是一种方便而已,是趣入大乘的方便,给这些初学的菩萨着重宣讲的就是一切轮回如梦如幻,痛苦也是如梦如幻。所以在如梦如幻的痛苦当中、轮回当中安住没什么可怖的。

就像今天所学的这一大段,如果经常串习、学习这些内容,绝对在内心当中对于安住轮回不会有恐怖。就像现在听课的时候,我相信很多道友,听了今天这个课之后,对于所谓安住轮回不会觉得很可怕,肯定会产生这种定解的。因为这是菩萨的境界,道理讲得很清楚,就怕我们下去之后,遇到痛苦的时候又开始产生其他的作意。因此,思维轮回痛苦的时候,要以大悲心作为前导,或者经常思维如梦如幻,对积累二资粮不要恐怖。如果这样修下去,路线正确的话,有一天就会达到这样的境界,达到境界之后就可以像论典当中所讲的一样,真正地长住轮回度化众生,现在我们修解脱道是为了度化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实际上还是为了回来度化众生,这和大乘思想是根本没有矛盾的。

戊三、摄义:

故成佛经久,智者不懈怠,

为尽罪功德,恒常当勤此。

所以成佛看起来好像需要很长时间,需要三无数劫。但是有智慧的人通达了这个内容之后,不会懈怠对二资量的积累。

我们对二资粮的积累、菩萨的修法,好像觉得离得很远,但实际上不远。福德资量,下面还要讲福德资粮的分支,像这样对众生作利益或者是说发心也好,或者布施也好,这些方面都是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就是闻思空性、讨论空性、串习空性、背诵空性,这些都是智慧资粮。把这个了知之后就可以修了,而不是说二资粮离我们很远很远,而是知道之后就可以一点一点趋入。

但是在趋入的时候要看自己的因缘,比如现在很多道友在发心,这个方面就是自己的因缘,通过这样发心的意愿,可以积累福德资粮,这是积累福德资粮一种方式。如果自己把这个问题想通了,想明白了,那么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确确实实会很欢喜地去做,因为这是积累福德资粮的因。而积累福德资粮现在对我们来讲,这种方式是最适合的,有因缘去做,做的时候就把它做好,真的让它成为一种福德资粮的因。没有这样的发心因缘时,就好好地闻思、修法,好好的修空性,这是积累智慧资粮的因。

所以,在积累二资粮时有时有侧重,也可能是同时的。有些道友是福德智慧资粮同时可以修。因缘差别的缘故,有的是侧重于福德资粮,而有的侧重于智慧资粮。但不管怎么样,在侧重福德资粮的时候,还要对智慧资粮抽时间来积累,在修智慧资粮的时候也不要完全就落到这个上面,还是要抽时间来积累福德资粮。供水、供灯或者扫地,这些都可以积累福德资粮,并不是说一点时间都没有,实际上这些时间只要去找,肯定能找到。只要对这个问题生起定解之后,肯定能找得到。有智慧的人知道之后就不要懈怠了,要好好地去做好自己所有的事情。

为尽罪功德,积累二资粮是为了消净罪业及得到功德。恒常当勤此,恒常应该对积累二资粮发起精进。

由于远离身心二苦的缘故,希望遣除众生痛苦的异生位者虽说获得成佛时间经久,但所有具有智慧的人应该坚持不懈,为灭尽罪恶、获得功德,要恒常精勤积累二资,

“远离身心二苦”,在凡夫位、异生位的时候,这些粗大的身心二苦可以远离。按照显教的说法,从小资粮道到初地有一个无数劫,在这么长时间当中如果从小资粮道就开始修二资粮,那么在后面的时间当中应该说身心二苦应该是很少的,或者说基本上没有。或者就可以照见、知道必定可以远离身心二苦的缘故,所以希望遣除众生痛苦的异生位者,就是行持资粮道和加行道。虽然说离成佛时间还有很长,需要二个无数劫,但是所有具有智慧的人都应该坚持不懈。因为最后的果是决定善妙的,一旦趋入道之后,这是绝对安乐的一种道。所以为了灭尽罪恶、获得功德的缘故,要恒常精勤地积累二资粮。

得地之后便具有一刹那也能积累多劫资粮的方便,

对我们来讲,如果登地之后那就万事大吉了,虽然登地之后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从一个阶段来讲,只要登地之后就绝对没有任何困难,绝对成佛。而这个地方讲了登地之后,他的方便善巧更强烈了,所以登地之后一刹那也能够累积在凡夫位很多劫的资粮,一刹那就可以圆满的。

下面就有这样的教证。

因此获得“若想则七天即可成佛;若想则可获得累劫安住”的自在。

在初地之后如果真正想很快成佛,七天就够了,七天可以成佛。这个七天不是什么其余的说法,没有什么意趣。七天就是现在我们的七天,以前我专门问过慈城罗珠堪布,这个七天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七劫或者是怎么解释的,他说不是这样解释的,就是现在我们的七天。为什么呢?因为在一地之后,方便善巧太多了,力量很强。一刹那就可以积累几个大劫,七天有多少个刹那了,我们看看,七天有很多刹那了。一个刹那可以累积凡夫位很多劫的资粮,因此七天就已经足够了,足够成佛了,只要你愿意。

那么我们说谁不愿意呢?但是菩萨的意乐不相同,有些愿意很快成佛度化众生,有些愿以菩萨的身份来度化众生,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不能按照我们想法,我们肯定想,谁不想很快成佛,肯定不会有菩萨了,肯定没有二地到十地的菩萨了,因为七天已经成佛了。但是按照前面所讲的一样,很多菩萨的意乐是不相同的,有些是愿意示现菩萨功德,然后通过菩萨身来度化众生。

若想则可获得累劫安住。“累劫安住”的意思是寿命自在。如果想安住的话,在累劫当中的一个身体上安住是可以的,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可以这样的。很多获得长寿自在的圣者就可以这样。那么可以是可以,但是想不想,或是说当时的众生接受不接受,这是有差别的。比如唐东加波尊者,尊者已经获得长寿自在了,但是后面一些众生说,唉!我爷爷的时候他就在,现在还在。这时候就产生一种这样的心,尊者一看这样下去肯定不行,这样下去众生可能会产生其它的讥嫌,或者让他们产生一些罪业的因素,然后就入灭了。所以如果按照唐东加波尊者的境界来讲,他是可以安住的,但是通过内因外缘,他不想安住就入灭了。如果真的获得四念住自在的话就可以这样的。如果说因缘不具备,也会入灭的。这个地方讲菩萨有这样的善巧方便,让自己延长寿命的方便太多了,初地菩萨完全懂得这样的窍决,他只要修一下就圆满了,然后就可以继续安住很长时间。他的自在主要是指他的功德。

如果证悟轮涅等性的见解,那么轮回就成了寂灭的安乐,

如果证悟了轮涅等性,那么轮回就变成了寂灭,因为轮涅是等性的。轮回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轮回,轮回的本性就是寂灭。所以证悟了这样的本性之后,就不会有什么安住轮回的痛苦存在了。

以大悲心安住在如梦有情为迷乱显现的痛苦所逼迫的轮回中毫不费力地积累资粮。

通过大悲引发,安住在如梦有情为迷乱显现的痛苦所逼迫的轮回中毫不费力地积累资粮,毫不费力地度化众生。

关于此理,《经庄严论》中云:“自德利众喜,故意幻化生,(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如是四事业,)悲者非余乘。”

这是很多论典当中都要引用的一个教证,是《经庄严论》第五品中的一个教证。

自德利众喜,故意幻化生。”“自德喜”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自己获得功德的一种欢喜,“利众喜”就是在自己获得功德的同时利益众生的欢喜,有这两种欢喜的缘故,菩萨故意幻化在轮回当中投生。

菩萨在投生的时候有没有痛苦呢?在颂词里讲,“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这四事业的缘故,不会有痛苦的。“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是比喻与意义对照的。比如一个人在进花园之前,要沐浴身体,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这叫“自严”。“自食”,就是好好的吃这些美妙的食物。“园地”,就是进到一个很舒适的花园中去观赏。“戏喜”,在花园当中不但有吃的而且还有很多表演节目。所以这个人在这里面肯定是乐此不疲的,不可能生起厌烦。

菩萨也有“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的这种对照比喻。自严是什么呢?菩萨自己有布施、持戒、安忍、三摩地、陀罗尼的功德作为自己的庄严,菩萨相续中就有这么多功德。自食是什么意思呢?菩萨利益众生就像自己吃饭一样。菩萨有这种心态——去给众生做利益,就相当于自己在吃饭这么高兴一样,没有丝毫勉强。园地是什么意思呢?菩萨观察投生的轮回犹如花园一样根本不会勉强。戏喜是什么意思呢?菩萨具有五神通的缘故,在轮回当中随意地示现,随意示现神通,游戏神通,非常快乐。菩萨具有这四种事业的缘故,很高兴、很欢喜。

“悲者非余乘”。“悲者”就大悲心的菩萨。余乘”是二乘意思,即小乘声闻和缘觉。这四种快乐,大悲心的菩萨才有,不是其余乘的修行人能够具备的。

此外,如果不喜大乘的见行并惧怕轮回于是背道而驰,则尽管仅仅舍弃轮回的因果也将堕入寂灭之边。

如果没有这样,不喜欢大乘的见行。不喜欢大乘见行,一方面主要是相续中大乘的种姓没有苏醒,所以没办法接受;另一方面就是对大乘见行的核心没有掌握,没有学习和正确了知大乘的真正教义,所以害怕这样一种见行,畏惧轮回,不愿意安住轮回,然后和大乘的见行背道而驰。

那么尽管仅仅舍弃轮回的因果也将堕入寂灭之边,意思是说,他所修持的舍弃轮回的因果修法,也会堕入寂灭这边,不会成为真正的安乐之处。

彼论又云:“舍发心之士,得利他心法,见胜大密义,弃乐趋寂灭。”

这个可以和下面的唐译对照起来看,“思利及得方,解义亦证实,如是四时乐,趣寂则便舍。”

“舍发心之士”是讲舍弃了发大乘菩提心的小乘行者。

“得利他心法”和下面的“思利及得方”是一起的。“得利他心法”归摄了两种因——“思利”和“得方”。“思利”和“得方”是两种安乐,得利他心法的两种安乐。什么安乐呢?菩萨思维利益众生,这是一种安乐。“思利”的安乐,这是小乘没有的。“得方”就是想要利益众生,得到方法了,知道方法,是很快乐的。菩萨内心当中的悲心很强烈,就想怎么样利益众生呢?当有一天突然知道了怎样能利益众生的方式时,非常高兴。就像一个医生很想救度众生,当他突然得到一个好方子、能够救助疾病的时候,就会非常高兴。“得利他心法”中包括了“思利”和“得方”两种快乐。

“见胜大密义”中包括后面两种快乐,“解义”和“证实”。“解义”是什么呢?对于真正实相的意义有所了解,比如现在通过闻思之后,通达了福德、智慧资粮的意义,很高兴,对于空性意义有所通达很高兴,这叫解义的快乐。“证实”就是证悟真实,不单单是解悟而且是触证,触证就更快乐了,登初地很快乐。所以“见胜大密义”就包括这两个,见到了殊胜的大密义和证悟了殊胜的大密义,这个方面就是快乐。

“思利”“得方”“解义”“证实”四种快乐,“如是四时乐”。这四种快乐,“趣寂则便舍”、“弃乐趋寂灭”。这四种快乐是趋入寂灭乘的小乘所没有的,没有这四种大快乐,已经抛弃了这四种大快乐而趋入寂灭了。所以这是大乘菩萨和小乘不共的快乐,但是如果趣入小乘之后,这四种快乐统统感受不了。从这方面讲如果没有发起大乘心,不喜欢大乘见行,这些大乘道中的快乐都不会存在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