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31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三十一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今天继续宣讲《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三品积累菩提资粮。菩提资粮分为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现在正在宣讲略说。略说分两个方面,首先宣讲积累福德资粮,第二个方面宣讲积累智慧资粮。首先讲第一个福德资粮,分三个科判,前面讲了要建立新的供养处,第二个对于已有的供养处应该供养,今天讲第三个科判遮止供非应供处。

庚三、遮止供非应供处:

对于这些非应供处不应该供养,尤其是国王,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下面的很多民众都是看国王的行为,并进行跟随取舍。如果国王对三宝恭敬供养,下面的人民也会自觉地对三宝进行供养;如果国王对于外道等这些非应供处进行供养,下面人民也会受其影响。所以此处龙树菩萨从国王的侧面考虑,从下面民众的今生、后世考虑,从佛法的侧面考虑,教诫国王不要对非应供处进行供养,应遮止供非应供处。

莫于他外道,敬供及顶礼,

愚者依彼缘,将执具过者。

莫于他外道,对于其余的外道以及外道供奉的天神,千万不要恭恭敬敬地去供养和顶礼。为什么呢?因为愚者依彼缘,将执具过者。愚者,就是相续当中没有智慧的人,不知道应供、非应供差别的人。他们依靠国王对外道等敬供和顶礼的因缘,将执具过者,他们将会执著具过者是有功德的人。如前面所讲,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对佛法或国王和人民的今生、后世都会有所影响。

大王,你切莫对大自在天等所说的其他外道本师及眷属,心生恭敬,身体作供养、顶礼等。

龙树菩萨对乐行国王教导说,你不要对大自在天等外道所供养的本师和他们的本尊以及这些外道的眷属,内心产生恭敬心,然后在外表的行为中做广大的供养,对这些外道的天尊、外道的眷属等作顶礼。

如此一来,不了知功过差别的愚者们依靠你恭敬他们为缘,就会贪执诸如自在天之类具有贪等过患的补特伽罗而弃此佛教而成为外道徒。

如果这样做,很多愚者不了知功过差别。别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大多数的人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或者国王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这些人称之为不了知功过差别的愚者。依靠国王对这些外道本尊塑像等恭敬为缘,他们就会认为既然国王都对这些外道的天尊心生恭敬,外表顶礼、供养,说明这些天尊是应供处。如果他们是应供处,那么愚者就会认为应该以他们作为皈依处、供养处。

自在天之类具有贪等过患。自在天有两种,一种就是外教徒认为恒常不变的自在天,如果是恒常不变的自在天,这在世俗谛中都是根本不存在的;还有一种自在天属于天神,有些地方讲这种自在天住于色界之顶,称之为自在天神,这种自在天神因为是一种报德,是一种凡夫的身份,他通过以前修某种善根而获得天神的身份,其相续中是具有烦恼的。

此处以贪等过患,如果此处所讲的自在天是住于色界之顶,他虽然不可能有欲界的贪欲,但是对色界、无色界等轮回的贪心,或者对自己的身体、眷属等执著等等,这些贪欲还是有的。

此处是以自在天为例,还有其余的执著帝释作为他的应供处等等皈依处,他们是具有欲界贪的。所以此处讲将自在天之类具有贪等过患的补特伽罗,实际上这些是凡夫的众生,没有真正地离贪,不是一个真正的作为无欺皈依处的皈依境。所以其他众生就会执著如此有过患的补特伽罗是具功德者,将他们执著于究竟皈依处,然后弃置佛教而变成外道徒。

如果是真正学习过佛法的人,他会对比佛教和外教的教义,从而不会放弃佛教的信仰,不会趋入外道成为外道徒。但此处所讲的是一般的民众,不知功过取舍的愚者,通过外在的行为就会抛弃佛教,然后成外道徒,有这样的过患。

由此我们也应该知晓舍弃冒充善知识而宣说颠倒之法的人。

以此为例,或者通过前面的教义类推,或进一步引申来讲,我们不仅要遮止供养外道的本尊等,还要进一步明白有些冒充的善知识,相续中根本不具备善知识的法相,其所作所为也不能作为善知识的事业引导其余的众生。他只是为了得到名闻利养或世间的安乐,冒充善知识摄受很多徒众。如果他的内心有如是的发心,行为和语言有如是的过患,那么只能毁坏依止他的信众。所以对于冒充善知识的这些人,我们也必须在了知之后予以抛弃,因为他们会将众生引向恶趣。

此处主要讲了两个意义:一是要抛弃这些直接的外道,遮止供养他们;二是我们对显示法行相实际上行持非法的假善知识也必须要注意取舍之后予以舍弃。

《毗奈耶经》中云:“二大尊者,了知外道的一切本师颠倒说法后说道:‘劣慧颠倒说,共称为劣道,彼法若如是,非法将如何?’”

在《毗奈耶经》 中也有教证,我们对于非正道的这些外道观察之后必须要舍弃,要舍弃和此处讲要遮止非应供处实际上是一个含义。经典当中、律藏当中这样讲的,世尊的两大弟子,他们了知外道的一切本师颠倒说法之后,因为他们本身对这些外道的教义也非常精通,他们获得了阿罗汉之后,对内外道教义的取舍具有无垢的智慧,所以他们在了知外道一切本师的颠倒说法之后,说了以下的偈颂:劣慧颠倒说,共称为劣道。劣慧是指不具备殊胜智慧的这些人,他们所宣讲的颠倒的法,比如他们认为杀生是正道,通过杀生祭祀大自在天等就可以获得大自在天的欢心,赐给他们悉地,最终能得到解脱。这就是将邪法说为正法,将正法说为邪法。

劣慧颠倒说,所说的这些法共称为劣道,实际上依靠这样的道无法获得解脱,乃至于依靠这样的道都无法获得善趣,通过杀生等这些行为肯定会堕入恶趣中,所以是共称为劣道。

彼法若如是,非法将如何?意思是他们所宣讲的这些法如果是正法,那么还有什么非法呢?非法将如何安立呢?因为此处把非法安立成正法了,那么哪里还有正确安立非法的道理呢?没有道理了。所以就应该把这样的劣道安立成非法,把正法安立成正道。彼法如果是真正的正法,那么就没办法安立一个非法,非法将如何安立?

应当按照此中所说而舍弃诸如此类的事。

按照《毗奈耶经》的教诲应舍弃诸如此类的事,依靠劣道为例,如上面讲到冒充善知识、颠倒说法的这些人和法都必须要抛弃,这些方面的取舍之道都应该知道。

总之,这是遮止非应供处。前面讲了对三宝、三宝所依、僧众等等方面应该供养,这些是真实的应供处。作为前面法义的分支,也附带地讲了必须要遮止供养非应供处。因为这一方面是浪费自己的人生,浪费自己的资财等,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其它的副作用。

当然作为内教的修行者对外道的教义、本尊等,当然不应皈依,不应产生恭敬心。但也有一些大德为了弘法利生的必要性,也会和外教徒、外道的导师一起探讨,以此行为说明一切众生都是寻求安乐、抛弃痛苦的,所有的宗教都为此服务,实际意义上不应该有很大的分别。

观音上师在国外时也和基督徒、主教在一个教堂做弥撒。在有些人看起来,作为一个佛教的教主,这样做是否欠妥当。但从结果来看,他的这种做法是非常积极的。因为我也看到一个报道,当观音上师和另一个主教在一个法座上开始做弥撒的时候,下面的人是怎么想的?下面这些基督徒他们就想:既然他能够和我们的主教在一起做弥撒,应该是一个圣者。他们当时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对圣者产生一种圣者的信心,此处就是以后获得解脱的一个因缘。所以圣者在摄受众生的时候善巧方便非常多,但是内心有没有将外道的教义作为皈依处、供养处呢?这确实是没有的。但在外表形式上做一些让别人引发信心的行为,然后对佛法、对他本人产生一种信心,这也是直接或间接引导众生趋入佛门的因,这里存在这样的差别。

所以我们内心对外道本师等等不能生起恭敬,不能执为真正的皈依处。但是外表上如何做,是将佛教和外教的界限画得非常清楚、水火不容,或对佛教产生极大的贪心,对外教产生极大的嗔恨心,通过爱憎分明的方式来取舍,还是有什么其它方式呢?

当然内心如果有非常明显的贪嗔,这些都属于自相烦恼,《四百论》中遮止这种情绪化的做法。但是在外表的行为中,怎样和其他的宗教徒共存,或相互之间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这在很多教义中都有讲解。对我们来讲,应该了知这些问题。自己如何做,要看自己的智慧以及实际情况,原则上既不违背世间,也不违背真正的佛法。

己二、智慧资粮之分支:

缮写佛经典,彼生之诸论,

先前当惠施,经函及笔墨。

此处讲智慧资粮分支,因为只是略说,所以没有用很多的篇幅来宣讲。

智慧资粮的分支是什么?此处讲“缮写佛经典,彼生之诸论”,彼生是指通过佛经为等流、为增上缘所产生的诸论典,这些是需要缮写的。

佛经是佛陀宣讲的,或是佛陀加持、首肯之后成为经典。论典是以佛经为依据,对佛经的注释,是对佛经最极深奥的意义的进一步阐释。因为佛经的意义非常甚深,凡夫人很难真正直接地领会经典的密意。因此后代登地的圣者菩萨,在真正通达佛经的意趣之后,造论弘扬经典意趣,这就是经和论之间的关系。

比如,《般若经》和《中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般若经》是佛陀宣讲的,佛陀在其中讲到一切万法自性空的道理,也讲到了修证般若的次第。但是一般凡夫人很难正确通达万法本空的意趣,所以龙树菩萨造《中论》解释《般若经》中空性到底是什么样的含义,到底是怎么样空的和为什么是空的。龙树菩萨用了很多理证,用很多解释方法,让众生知道了空性。当众生学习《中论》等系列中观的教法之后,对空性有所了解,再去看《般若经》的时候,他就能非常准确地认知空性的内涵,而不是理解成没有或断灭。《般若经》宣讲的道次第修法,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弥勒菩萨造《现观庄严论》开显《般若经》中的修道次第。所以,依靠《般若经》产生了两大体系的论著。

一般来讲,给经典作注释的人肯定是初地以上的菩萨,这样的圣者才有资格。而一般的凡夫人不能完全通达经典的意趣,难以依靠自力解释经典。

此处讲到了佛经和论典,为什么叫“彼生之诸论”呢?因为论典是解释佛经的,有些是解释佛经的字句,有些是解释佛经的意义,有些是开显佛经的引申义等等。抄写或缮写佛经和彼生的论典,这就是一种智慧资粮。如果有人抄写佛经和论典,这就是智慧资粮支分。除此之外,若为了方便他人抄写经和论而提供经函和笔墨,这也属于智慧资粮分支。

在他抄写经论之前,国王或有福报的人应该惠施,或给他提供经函,经函是指原本。如果没有原本,就没办法抄经、抄论,所以要给他提供经函原本。笔墨,就是好的笔、墨,还有纸张等等,供养他一切顺缘。这样抄写者和提供抄写顺缘的人都能得到智慧,这些都是智慧资粮的分支。

此处没有讲到菩提心摄受,但我们不要忘记这个总的前提,前面已经讲了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增上生和决定胜如果以菩提心摄受,就会变成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个总的前提贯穿所有的二资粮的分支。在此处虽然没有讲,但我们也必须要理解以菩提心摄受,抄写者以菩提心摄受,提供抄写顺缘的人也必须要以菩提心摄受,这样才会变成智慧资粮分支。

如果有人准备缮写佛陀的经典及以佛陀为增上缘所形成诸如《宝鬘论》一类的所有论典, 那么所用的经函、纸张也要相应施予。

缮写——抄写经典、论典,这是十大法行之一。在《辩中边论》中讲到菩萨的十大法行都是圆满一切资粮的方式,其中有一条就是缮写经论,是圆满资粮或者菩萨的四大修行当中的一种殊胜修法。

现在的印刷技术非常先进,真正以学习为目的而抄写经论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但有些人为了积累资粮,以恭敬心抄经、论。还有些人的书法写得非常好,他通过自己掌握的书法技艺,恭恭敬敬地用楷书抄写《金刚经》、《华严经》等,自己获得了极大的福报和功德。当别人看到他的作品时,一方面欣赏优美的书法,另一方面还能接触到经典或论典。就像有些书法家抄写了《金刚经》,虽然有些人不信佛,但欣赏书法的缘故,他在欣赏书法的过程中也和经典、论典结缘,这是非常善巧的方便。

这里讲到了缮写佛陀的经典,即以佛陀为增上缘。在甲曹杰大师的注释和译本中,是以佛经为增上缘,不是佛陀为增上缘。但这方面我不敢改,还有一些疑惑。如果直接讲的话,就是佛经和以佛经为增上缘形成的《宝鬘论》。如果以佛陀来为增上缘也可以,因为佛经的等流因是佛陀,佛经就是佛陀证悟的智慧中流露出来的文字教法,所以这样的经典也代表佛陀本身,只不过这样解释有绕弯之嫌。实际上以佛陀为增上缘形成的经典,这是直接的解释方式。如果以佛陀为增上缘形成论典的话,佛陀本身也是经典,经典本身也是佛陀,所以此处是以佛陀为增上缘,形成《宝鬘论》一类的所有论典。此处是以《宝鬘论》为例,还有前面所讲的《中论》、《现观庄严论》、《俱舍论》等等,实际上没有哪一个论典不是以佛经为增上缘形成的殊胜论著。

如果有人要抄写,国王就应该提供经函,因为国王有能力,他自己的王宫中具备这些经函,还应施予优质的纸张。以前在古代的时候纸张也是非常稀有的,所以即便想抄写佛经,纸张也是一个问题。在西藏的佛教史中,有很多地方都讲到某某大施主供养青稞,供养茶叶,然后又供养纸张,把纸张也是作为一个主要的供品。因为那个时候纸张确实是一个昂贵的东西,很不好找。如果这些大德要弘法,那么必须抄写经论,所以纸张不可缺少,故应予以提供。

不但是以前,即便现在别人要抄经论,如果自己有能力给别人提供纸张,这也是积累福德资粮的一种助缘、一种分支。

用于写书如海智慧资粮法身舍利的优质墨汁、笔要提前奉送

写书和书写是同一个意思。用于书写如海智慧资粮法身舍利,法身舍利是指经典和论典,要书写这样的经论,就要给他提供优质的墨汁和笔。

《宝积经》中云:“于无财物者,施法佛倍赞。”

“于无财物者”是指有些人想要学法,但因为很贫穷没有财物的缘故,请不起这些法本,这也是一种苦恼。 “施法”是指对他们布施经论。如果自己有能力,给他们布施法本。这是流通教法、流通经论的一种方式。通过这样的流通,其他众生才能够直接或间接得利,因此流通这样的法宝,佛倍赞,佛陀是非常赞叹的。

因此,务必要努力奉行。

境内办学堂,师资诸事宜,

田地定当赐,为智得增长。

国王应该在境内办学堂,相当于现在办学校一样。如果国王能让其他人生起智慧,他自己也能够获得智慧资粮。

“师资诸事宜”,不单单提供学堂让别人生起智慧,还要安排好教师的工资等一切事宜,包括田和土地都应该赐予。因为有了田之后就有收入,有了地的话,他的房屋或安身之地才有保障,所以这些也定当赐,意思是应该赐给教师所有顺缘、需求,这样做是为了增长自他的智慧,因此这也是智慧资粮的分支。

自己的境内兴办学堂,教授读诵、书写、算术等的教师薪水之事宜,住宅等以及刚刚讲的田地要赐予,

国王要在自己的境内兴办学堂。如果不是国王,其他人也可以这样做。比如,高僧大德、咱们上师在其他地方办学校,让其他人接受教育,给教师也安排好薪水等一切事宜,这属于增长自他智慧的因。高僧大德和上师的资粮肯定已经圆满了,不需要再积累什么资粮,但是为了利益众生,或者为了示现菩萨行,有必要这样做。作为我们应该知道,这是自他利益的事情,是菩萨的事业,所以要产生一种随喜心。如果自己有能力就出一份力,如果没有能力,相续中要知道这是大善法,是增长智慧的因,是智慧资粮的分支,我们真心去随喜,自己的内心也能如实地获得功德。

兴办学堂,对教授读诵、书写、算术等教师的薪水事宜,包括住宅等,都要安排好。颂词中还讲到“田地定当赐”,意思是田地也要赐予。

以此他们的生活水准与安定住留得到切实保障,

通过这些方法,教师的生活水平和安定住留能得到切实保障。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就能够好好地教授学生,就能真正地利益自他。反之,如果工资很低,没有保障,最后没有人教书了。就像80年代的时候教师的工资非常低,很多教师纷纷下海做生意、办工厂。后来国家给教师涨了好几次工资,其实这是很有必要性的。

如果教师的心不稳定,他们都不愿意教书了,那么谁来教育下一代?下一代没有办法学到知识,就会非常愚痴,这样对他自己、对整个国家都有影响。所以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教育。

现在国内外的很多高僧大德也在办学校,资助贫困学生。从自他利益方面来看,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有必要保障教师的生活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是为了自他智慧资粮全面得以增长的方便,因而要不间断行持。

这样做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智慧资粮全面得以增长。自己给教授者或学习者提供助缘,自己也能积累智慧资粮。其余的人得到国王的帮助,也能好好学习,从而间接地增长了他们的智慧资粮。所以,这是自他智慧资粮全面得以增长的殊胜方便。因此龙树菩萨教导国王要不间断地行持这样的善法。在座的道友要明白龙树菩萨的教义,完全符合佛经内容。当我们有能力时,也要行持这样的善业。

以此将迅速轻易实现一切所愿。

下面进行总的归纳。为什么是总的归纳呢?因为前面讲到福德资粮分支和智慧资粮的分支,以及如此行持两种资粮会获得什么样的果。虽然此句“以此将迅速轻易实现一切所愿”在第二个科判智慧资粮分支里面,但观察其内容及引用的教证等,我们应该理解成是前面所讲的福德资粮和今天所讲的智慧资粮的分支的果,二者共同的果。所以是这样总结的,以此如果能够努力积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就会轻易地实现一切所愿。

《方广庄严经》中云:“具福之人成所愿……”

在经典中讲,具有福德的人能成就一切所愿。没有福德的人,虽然内心有很多愿望和希求,但因没有福德的缘故,愿望总是难以成办。

如同《前行》所讲,百倍精进地寻求财富,不如积累犹如火星一样的福德。意思是如果我们前世没有积累福德,今生虽然百倍精勤,想要获得名声、财富,但都难以成就所愿。你今生如此精进,不如在前世积累犹如火星一样的福德,通过这样的福德力,今生中就能够成办所愿。如果前世的福德非常广大,今生中的所愿将是如意所成。

现世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有些人确实非常辛苦,成天劳作,但得到的钱财仍然非常非常少,甚至有些民工辛苦劳作一年之后,年底根本得不到工资。众生劳作了这么多,最后得不到所愿,这是非常痛苦的。我们看到、听到这种情况,也是非常难受的。但若思维因果的道理,确确实实会对因果不虚产生定解。

还有些人天生富裕,或者不需要劳作或稍微劳作,就能成办相续中的所愿,这说明他相续中的福报非常深厚,有因就会有果,没有因就不会有果。

由此可知,具福之人成所愿。如果有了福德资粮、智慧资粮,那么他相续中的一切世间所愿、出世间所愿,全部都能如愿成办,能成办的因就是福慧二资粮。

《阿育王降龙品》中云:“奇哉供三宝,见此果如何,海内安住龙,我调制服也。”

《阿育王降龙品》中是这样讲的,奇哉,供养三宝的果怎么样呢?见此果如何?在大海中安住的龙,我能够调伏它、能够制服它。其因缘就是我通过供养三宝积累了福德,因为有福德的缘故,连海里的龙都能调伏。

以前阿育王出世的时候佛陀已经入灭了,但是佛陀在经典中授记过阿育王弘扬佛法和兴建八万四千塔的情况。

当年阿育王征服了印度,所有的国家都纷纷臣服。有一天阿育王大会群臣,问下面的人:“现在在我的国土中还有没有不属于我的,或没有被我调化不从属于我的人呢?”其他的大臣都说现在整个印度所有的国家都已被你调伏了,都已在你的国土中。其中有一个有智慧的人说还有没有被他所调服的众生,是什么呢?他说是海里的龙王,虽然在你的国界中,但他并没有臣服于你。为什么呢?因为它并没有派遣使者,没有亲自向国王称臣,也没有向国王进献供品,由此可知它还没有被调伏。为什么没有调伏他呢?因为龙王的福报比你国王的福报要大,所以他不会臣服于你。

阿育王为了看看自己的福报到底有多大,开始带领御林军和所有的车乘,前呼后拥地到达了海边。龙王在海里面安住不动,根本不理睬他。他在大海旁边大声喊道:“龙王你所在属于我的国界,为什么不来朝拜我,为什么不进献贡品?”龙王还是不理他,仍在海中如如不动地安住。

这时国王有点相信了,认识到自己的福报确实不够。大臣为了让国王生起信心,他说:“现在你的福报不如龙王,所以它根本不可能被你震撼,如果你不信,可以这样做个实验。”他让国王同样取四斤黄金,两斤黄金铸造国王的像,其余两斤黄金铸造龙王的像,然后分别上秤称重,结果同样是两斤黄金做的像,龙王的像重,国王的像轻。这样一来,国王就知道自己的福报确实不够。

他问大臣应该怎么办?大臣说:“福报是可以培养的,从现在开始上供三宝,兴建寺院,供养僧众,对国家中的乞丐以及其他苦难的有情经常予以帮助,这样去积福报,你的功德就会增长的。”国王对这个答案深信不疑,于是开始实行上供比丘僧、寺院,下施其他可怜的民众,这样三年如一日地培积福报。三年后,国王再次把像取出来称,发现国王的像变重了,龙王的像轻了。

这时大臣说现在可以去海边试验。国王前呼后拥来到海边,此时龙王变成一位少年婆罗门向阿育王顶礼,自称小臣,并供养他大海和龙宫中的一些宝贝。

福报具有这样一种功德:奇哉供三宝,见此果如何,海内安住龙,我调制服也。龙王的福报应该是非常大的,但因为兴供三宝,努力修积福报,阿育王的福报超过了龙王的福报,所以如此傲慢的、大福报的、大能力的龙王都要在阿育王面前俯首称臣。

这个公案说明了供养三宝的果是不虚的,福报是可以重新累积的,而且这样的福报必定有它的果。了解其中的意义,我们应该对积累福报、积累福德产生信解。

积累福报的方式非常多。国王有国王的方式,他财大气粗,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对一般人来讲,实际上也有很多积累福报的方便方法,主要看自己有没有用心发现。实际上在经典、论典中也讲了很多快速积累福德的方法,比如承侍僧众、修桥补路、扫厕所等等。扫厕所和修整道路都是不花钱却能迅速圆满福报的好方法。尤其是在学院扫厕所,一方面对治自己相续中的傲慢,另一方面可以消除相续当中的罪障,还有最关健的是对境很严厉、殊胜,因为这些都是僧众的用品。如果我们能在这样的对境中好好地做事,那么福报也是相当大。

以前我听说有个汉地的寺院,他们的上师也非常强调积福报,非常重视扫厕所这样的清洁卫生工作,导致下面的道友为了扫厕所发生争执,最后分时间段安排打扫。这也说明了如果真正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时,我们平时认为非常卑下或非常肮脏的事情,都有很多很多修行人踊跃参与。所以只要自己愿意,有很多很多事情是可以做的。

打扫经堂也特别殊胜。因为经堂是闻思修的地方,如果以清净心清扫经堂,功德也极其巨大。实际上只要是在佛法兴盛的时候,只要是僧众闻思修、僧众存在的地方,是很容易积累福报的,因为对境确实太殊胜了。我们只要做一点点小的事情,就能够得到极其广大的福德。

还有一些积累福报的方式,一般的人能够做到,而国王却不一定做得到,最关健是清净的心。如果为了利益众生,为了清除罪障,我们以这样的心态做事情,那么力量就更大了。

又云:“自欲得功德,诸天及人众,真供圆满佛,无生无流转……”

如果自己想得到福德,诸天和人众都应该真实地供养圆满的功德佛陀。如果能真正的供养圆满的佛陀,暂时的果的前面已宣讲了很多,究竟的果是“无生无流转”,也就是这个众生会无生无死,在轮回当中再也不需要流转。我们可以获得这种殊胜的功德。

所以我们应该以清净心供养佛陀,每天至少供七杯水,或以油灯、香等供养,好好地行持这些善法,就是累积福报的殊胜方式。因为所供的对境是圆满功德的佛陀,从福田上面来讲,再没有超过佛陀的殊胜福田,所以对佛陀做真心实意地供养,暂时获得极其殊胜的增上生,最终绝对获得决定胜。

其中宣说了许多这方面的道理。

戊二(广说)分二:一、福德资粮之分支; 二、智慧资粮之分支。

己一(福德资粮之分支)分四:一、施舍自财之十四资;二、利他方便相应施舍;三、布施一切无主物; 四、布施求援之特殊对境等。

我们可以从科判中看到,此处讲的福德资粮都偏重布施方面,讲了很多怎样施舍,怎样布施的内容。

庚一、施舍自财之十四资:

以十四颂宣说:

十四颂,下文有以四句为一颂,也有以两句为一颂。若以四句为一颂来计,不够十四颂,但其中有两处是两句为一颂,所以这里还是以十四颂进行宣讲的。

为除老幼病,有情之苦恼,

于境医发师,赐田令安居。

作为国王,应该以施舍自财积累福报,通过施舍自己的财物积累福德。

第一个是为除老、幼、病有情的苦恼,为了遣除老人的苦恼、年幼人的苦恼、病人的苦恼,国王于境内出资安置医生,因为医生能善巧地治愈有情的疾病。所以如果能在境内安置医生,给医生发工资等等,这就是圆满福德资粮的方法。

“发师”是指理发师,如果有情的头发太长没办法理的话,这也是一种苦恼。为了让有情安居乐业,国王也应好好地安置理发师。

“赐田令安居”,给医生、理发师赐予田地,让他们在国内好好地安住下来,好好地给国王发心,好好地给国王做事情,这也是一种方式。

当然作为医生和理发师本身来讲,他们给别人服务,也能圆满自己的福德资粮。无论在医院做什么,不一定非得是主治医生,只要在医院做事情的人都是直接或间接相关,如果能以清净心来发心,以前法王如意宝和仁波切都曾讲过,因为在学院看病的人都是修行者,如果能帮助修行者遣除相续中的病障,自己也同时积累了极其大的福报,但在此过程中自己的发心要清净。这样行持一次两次,功德都很大,更何况长期这样行持。

理发师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理发师,有情会非常痛苦。所以只要能以清净的心给别人剃发,就有很大的功德。当然在佛学院没有专职发心的理发师,但业余中发心的道友还是有很多的。有很多道友发心理发,只要别人去理发,他都很高兴很欢喜地承侍。行持这种事业非常好。有些地方讲头发代表烦恼,如果能一次又一次给别人剃发,每次剃发时都发愿,愿能遣除自他的烦恼。如果我们能这样发心,自己的等流习气、烦恼习气都会逐渐消灭,这样发心的功德非常大。

当然本科判是讲国王出自资安置医发师,但从这些发心的本身来讲,功德是非常巨大的。

一、为了消除年迈老人、未成熟的幼儿、四大不调的病人这些有情疾患等痛苦,

对境是什么?是年迈的老人、未成熟的幼儿、四大不调的病人。此处讲的这三类都很容易产生痛苦。

年迈的老人气脉已经衰败,行动不便或有很多身心的痛苦。如果能以此为对境提供帮助,其功德很大。

第二类是幼儿。幼儿还没有发育成熟,需要他人方方面面的护持、帮助,所以他也是殊胜的对境。如果能对孩童、幼儿帮助,其功德很大。

第三类是四大不调的病人。人在没病的时候做其他事情都是非常顺利的。《前行》中讲一旦生病,就像石头击中鸟一样。石头没有击中鸟儿之前,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石头一击中时,鸟儿就马上掉下来,没有力量。病人也是如此,没有生病时活蹦乱跳什么都可以,一旦生病马上就软了,躺在床上动不了了。所以他也是一种服务的对境。如果我们能够为这样的对境服务,从因果的侧面来讲,功德是非常大的。

此处讲了三类有情,或有痛苦疾患,或行动不便,或需要护持等等。

对自己境内治病救人的医生、理发师,将自己拥有的田地部分收入或薪水妥善给予,令他们安居乐业。

为了帮助这些众生,国王要调整或安排境内能够治病救人的医生和理发师,将国王自己拥有的田地部分的收入或者薪水拿来给他们发工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安居乐业,从而令其余的老人、幼儿和病人得到妥善的照顾。

旅舍及花园,桥池议事厅,

泉榻食草木,令慧巧匠造。

这是第二大类,就是在自己的国境中要修建一种设施。修建什么设施呢?

第一类是旅舍。如果没有旅舍,来来往往尤其是暂住的人很不方便。一个人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城市中,如果没有熟悉的亲友,住宿就成了问题。如果在自己国家中修建很好的旅社,让其他人都能好好地落脚,这也是令别人身心安泰的方式。因此修建旅舍能积累福德资粮。

还有花园,花园是让别人休息或散步的地方。一般人在花园里心情比较愉快,所以应在境内兴建花园。

桥,此岸到彼岸的桥,或在水池中间修建桥。

池,就是水池,此处的水池是指能够沐浴的水池,相当于洗澡堂或浴室。如果能修建洗澡堂、浴室,这也是积累福德资粮的方式。

议事厅,就是在国境中建议事厅,方便人们在此处商议重大的事情。如果没有议事厅这样遮风挡雨的地方,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到天气的影响,所以很多事情无法决定。如果有一个环境比较好的议事厅,那么很多大的事情都能商妥。

泉榻食草木,泉是指泉水,榻是指床榻,食是指饮食,还有草木等。

令慧巧匠造,“慧”指有智慧的人,能工巧匠。国王要安排有智慧的人建造这些设施,而不能粗制滥造,令别人看起来很不舒服。但能工巧匠精心打造的工程,别人看了之后会非常舒服,有视觉上面的美感。

二、城镇、道路的交通要塞,旅客落脚的旅店,

这是第一类必须要好好修建的设施,包括城镇或道路的交通要塞,旅客或朝圣者落脚的旅店。修建好了之后,让别人安心的学习,这是非常好的。

城市中心草坪四周围绕,在城市的中心修建草坪。

种植花草树木等的花园、湖泊等内部相互交错等处中间隔开, 用石头砌成通道的桥梁,

此处讲要修建桥梁。此处的桥梁是在很大的湖上修桥,把中间隔开,人们可以从桥上过去。除此之外,在小溪、大江大河的两岸修建桥梁,方便人们行走。

沐浴的水池,在国境内还要修建沐浴的水池。如果长时间不洗澡,人们的身上会非常脏。如果能洗澡,就能清净身上的污垢,并且洗完澡后,大家都会感觉轻松、舒服。

以及来来往往等聚会议事的总会厅,相当于总的会议厅。

公共饮用的水泉,国家如果缺少水源,人们就会感觉生活没有保障,或生活不便。作为国王来讲,必须要好好地建造公共饮用的水泉,饮水要有保障。现在来讲,对于自来水等饮水工程,应该好好地考虑、建设。

床榻,主要是能让众生休息。

卧具、饮食、草木等所需的用品,命令明确了知或者通晓这些有聪明才智的人来建造。

这些内容,国王都应该经常考虑到,并让有能力、有聪明才智的人好好地建造这些设施。这些都是利民工程,给众生的生活带来方便。如果国王发心出资兴建这样的设施,令民众身心安乐,那么这也是圆满福德资粮的方法。这是给国王的教诫。

对修行人、居士或出家人来讲,这些需不需要做呢?实际上作为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只要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都是有义务、有责任去做的。只不过对刚入道的道友来讲,具体行持要视自己的情况而定。如果相续中没有稳固的智慧,却经常为这些事情奔波,这样心识容易散乱,或当自己福报不够时,想做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做不到。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可以把精力多投入在闻思经论上。如果相续比较成熟,或自己的因缘比较具备,为了利益众生,在佛教的道场或世俗的社会中,都可以行持这些善法。如果自己以菩提心清净摄持,为了利益众生而做,那么绝对会成为福德资粮,成为成佛之因,这无需怀疑。

于诸村寺城,修建集会处。

第三类是在村庄、寺院、城市中也需要修建集会处,也就是娱乐的场所或会议厅,方便众生在里面集会或商议重要事情。

三、在有一户等的村落、

这里解释什么叫村落。一户以上或者四户就称为村落,这是较小的聚落。

放置佛典的寺院、

寺院中放置佛典或僧众闻思修的所依。

具有四种姓及商业等的诸城市中

城市的概念是有四种种姓。按照印度的传统,一个地方如果具备四种种姓就可以称为城市。具有十八种技艺、商业发达的地方叫都市。《三戒论》等讲过这些内容。

要修建总的会议厅。

于诸缺水路,令人造水渠。

此处是造水渠。在缺少水的道路旁边,或有些山区也很缺水,国王就要运用自己的财富,或动用国家的力量,为这些地方的人民造福,修建引水的工程。

在很早的时候,我看到四川龙泉在公路上架了很高的桥,听说那就是饮水渠,通过水渠将水从一个地方引向另一个地方。所以在没有水的地方要千方百计地造水渠。如果能够给别人提供这样的方便,自己也能得到极其大的福报。

四、在缺少水的一切道路,要命人建造水渠。

要命令人建造水渠,国王参与,或作为修行人来讲,在缺水的地方积极参与修建水渠、引水这些工程,也有很大的福德。

现在佛学院很多道友在修水泉,方便僧众用水。虽然我自己没有能力、没时间参加,但看他们做的时候,确实内心特别随喜。他们非常辛苦,每天都在做这个工程,发心就是为了让道友们能更好的用水,不缺水。如果有这样清净的发心,其福报非常巨大。

于病无依怙,苦逼下劣者,

悲悯恒摄受,抚育敬亲近。

第五大类讲对于病人、无有依怙的人、痛苦所逼的人、种性下劣的人,国王通过悲悯,悲悯就是他的意乐、作意。作为君主,他的人民如果处于这些痛苦的状态,他应该产生一种悲悯心。如果君主对自己的人民受苦无动于衷,只顾自己享受,这不是真正的君主应有的法相。所以,他看到自己的人民在受苦,内心应以悲悯心恒时摄受这些人民,不要抛弃他们。

抚育敬亲近,通过自己的能力抚育他们,然后通过恭敬地作意亲近他们。

五、对于病人等无依无靠、因病而痛苦不堪忧愁可怜、种姓下贱、穷困潦倒、势单力薄等软弱无能的众生,

这里讲到对境,也就是所依。

按照佛教的因果观,如果自己要积累福报,或者想从轮回中获得解脱,那么最好的福田就是以佛为主。所以声闻乘主要是以供佛为主。

如果按照大乘的教义来讲,大乘是度化众生,要积累广大的福报就要看所缘。所缘越痛苦、越悲惨,去帮助他们积累的福报就越大。因为大乘主要是下化众生,是利他的,对自己并不是非常重视,只考虑怎么样利益众生。所以帮助越痛苦的众生,它的福报就越大。这是小乘和大乘的福报观稍有不同的地方,声闻乘主要追求自利,以佛为对境供养,而菩萨追求利他,所以以苦田、以悲田作为对境而进行饶益。

此处讲到了属于苦田的非常痛苦的众生,病人属于非常可怜的众生,还有一些无依无靠的众生。“因病而痛苦不堪忧愁可怜”,处于生病的状态时,身、心都不自在,此时无人看他、照顾他,他本身就很痛苦,如果再处在孤单的状态,他的痛苦就会加剧,有可能很快就会丧失自己的生命。如果这个时候国王能派人好好地照顾他们,轻言地安慰他们,那么虽然身体上有痛苦,但是他也能够减轻痛苦。

种姓下贱的人,一般会受到人们鄙视。以前印度挑大粪的粪夫或屠夫等,都属于种姓下贱的人。现在城市中的清洁工或清扫不清净场所的人,大家也都是看不起的。

但不管怎样,种姓下贱的人,一方面是自己没有能力,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存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受到别人的冷眼或冷嘲热讽,将是苦上加苦,非常痛苦。虽然内心很痛苦,但他敢怒不敢言。所以对种性下贱的众生,我们应该知道,他们也是众生,他们也是人,内心也是有感受的。我们对他们的态度能影响他们的思想。如果我们非常看不起他们,经常呵斥他们,他们就会在苦上加苦;如果我们对他们的态度很好,尽量帮助他们,他们就会认为世界上还有关心他的人,这个时候他虽然很痛苦,但内心中应该还是非常温暖的。

所以我们站在别人的位置上来观察,就能体会到这些所谓种姓下贱之人的内心痛苦。既然有这样的痛苦,作为一个菩萨,作为一个菩萨国王,应该好好地帮助他们。

穷困潦倒,通过前世的福报和今世的因缘,自己或者一家人非常贫穷潦倒。对这样的人,我们也应好好地照顾。势单力薄等软弱无能的众生都属于所缘境。

国王你要以悲悯之心恒常摄受、庇护而抚育、保护他们,行为要做到彬彬有礼亲近他们。

对国王或大乘行者的我们来讲,面对这些可怜的众生,不管我们能不能做到后面的行为,第一个必须要做到就是要对他们产生悲悯之心。悲悯之心不能少,无论自己是否有能力,我们都可以对别人生起悲悯之心,而且必须生起。如果看到可怜的众生,相续中没有丝毫的悲悯之心,这是不是大乘行者应该有的心态呢?绝对不是。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心中应该产生悲悯之心,而这种悲悯之心来自于长期的培养。长期培养之后,再见到苦苦所逼的众生,就能自然引发自己的悲悯之心。所以以悲悯之心为前提,恒常摄受、不抛弃他们,对这样的众生不予以抛弃,给他们予以庇护,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就给他们什么样的庇护、抚育和保护。

作为国王来讲,行为要做到彬彬有礼亲近他们。如果认为自己是国王,高高在上,虽然自己给他们发放布施,但因态度非常傲慢,有些众生也不愿意接受你的布施,或者有些众生虽然得到了你的布施,但对你还是有意见。这对国王的国政或对国王的前后世也不是很好。

此处以国王为例,但对于我们来讲,如果真正有摄受他们、庇护他们的因缘,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人。别人看到高高在上的人,他本身就有一种不平衡的心理,有一种卑劣的心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面前接受所谓的亲近或布施,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他内心会非常痛苦。

所以作为菩萨要尽量做到彬彬有礼地亲近他们,这里有很多作意。在《经庄严论》中也讲了很多种,在布施时于对境要有恭敬心,这种恭敬心来自于很多方面的作意:把他们视为无数世的父母也可以;或者此对境是自己发悲心的对境,他帮助我生起悲心,所以对我有恩,这样也可以产生一种恭敬心;他是我圆满布施的对象,没有他们,我没办法圆满布施,这样作意也能产生恭敬心;还有很多很多产生恭敬心的方式。如果我们能熟悉这样的教义,在接近他们的时候,自己的行为自然而然就会谦下,行为自然也就彬彬有礼了。别人在接受你的供养时,会有双重利益,一方面得到你的布施,另一方面他对你产生了好感。来世因对菩萨产生好感的缘故,他也能够得到饶益、摄受。

应时之饮食,啖食谷水果,

乞求彼等士,施前用非理。

第六大类是讲应时的饮食,主要是在春夏秋冬四个时间段中,要有合适的饮食。啖食主要是啖嚼的饮食,还有谷物、水果等,准备好这些所布施的物品之后,那么该给谁做供施呢?乞求彼等士,对比丘,还有乞丐。比丘在有的地方也叫乞士,他的意义也叫乞士。还有不是比丘,而是真正的乞讨者。这些叫乞求彼等士,这是对境。

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对他们行布施呢?乞求彼等士,施前用非理,意思是还没有对比丘供养,还没有对乞丐布施之前,国王不能够提前使用。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前提呢?自己在没有供施之前提前使用,就有可能会产生一种过失,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用过的东西,不要的东西给别人,会让别人产生这样感觉。或者国王如果习惯之后,他也会自己首先享用,吃不下或没法处理了,再开始供养、布施。这样就不是一个很清净的发心。

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乞求彼等士,施前用非理”呢?首先该上供的上供,比如比丘是上供境,该下施的下施,之后剩下的东西自己再来享用,这样也能打破自己的傲慢心。所以强调先供养,剩下的东西自己再享用。

对国王来讲,这是很难做到的。但龙树菩萨直接要求国王,在这些人没有享用前,你不要用,主要是为了打破傲慢心,也为了避免产生过失。比如,把不要的东西、剩下的东西再拿来供养、布施,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在佛法中有献新的说法,主要是对上供境,我们在得到饮食的时候,要首先把一部分好的东西供养佛,这叫献新。献新之后剩下的东西,可以自己享用。但此处在上供下施时,在乞求彼等士享用之前,自己都不能用,这样做能令自己布施的功德很清净,发心很谦卑。所以,龙树菩萨强调施前不要享用。

六、适合岁月时节,冬暖夏凉新鲜合意的饮食、啖食、五谷杂粮以及水果,当诸位比丘与乞讨的人前来索求这些物品时,在没有给予他们之前,国王不应该自己先享用,因此要先作供施。

适合于岁月时节,春天、夏天或秋天等季节,食物都不相同。一般冬天的食物能产生很大的热量,热性大。因为冬天的身体是水大增盛,如果再去食用一些冰冷的东西或流动性大的东西,身体容易产生寒冷,所以冬天一般要食用一些热性大的食物;夏天是火大增盛的时候,如果食用一些热量大的东西,容易产生热病,所以夏天的饮食应比较清淡。

关于这方面的教义,无垢光尊者在《禅定休息》中对修行者的饮食、住所都有要求。比如,无垢光尊者说一个修禅定的人,夏天应该住在雪山上面,睡的比较好,冬天应该住在山坡下面,不要住太高了,风大有可能出现身体不调的过患。饮食方面,冬天应吃热量大的食物,夏天应尽量多喝水,吃一些凉爽的东西。

这样能保持我们身体的四大调和,从而对于修定或所修持的法有助缘。此处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的相续中都有四大,并不是修行者可以这样,一般的人就可以不管。所以冬暖夏凉这样新鲜合意的饮食。

啖食,主要是讲能够啖、能够嚼的这些饮食,啖嚼之食。

五谷杂粮以及水果,当诸位比丘与乞讨的人前来索求这些物品时,在没有给予他们之前,国王不应该自己先享用,因此要先作供施。准备好这些东西干什么呢?一方面是自己享用,一方面主要是供养。当比丘和乞讨的人来索求这些物品的时候,在还没有给予他们之前,国王不应该自己先享用。因此要先作供施,供主要是上供,比丘主要是上供的对境;施是下施,乞讨的人就是下施的对境。新鲜的物品先上供下施之后,剩下的自己再食用。

靴伞滤水器,除刺之用具,

针线及凉扇,置于凉亭中。

凉亭应该是专门做布施的地方,因为前后都出现了很多凉亭。把要布施的东西都放在凉亭里,让别人任意来取。

放在凉亭中的物品有靴子、雨伞、滤水器,打水的时候要有滤水器,否则虫子会进入到水器中。还有除刺之用具,比如说在印度有时候不穿鞋,脚容易扎刺,专门除刺的用具,是为了方便脚上扎刺的人使用。如果有这样的固定设施,当人们需要这些物品时,他就知道在哪个地方取,比如脚上扎刺了,他就不会乱跑乱撞,他就知道在某某地方有凉亭,国王在凉亭里放了除刺的用具,我去那个地方肯定能得到帮助。所以放除刺的用具,还有一些针线和凉扇(能够扇风的扇子)。将这些物品全部置于凉亭中,方便人民,方便众生。

七、为了方便无有靴子的人、遭受酷热等逼恼者,

为了方便没有靴子的人,在凉亭中放靴子。为遭受酷热等逼恼者放扇子。

将靴子等、伞、过滤器、拔刺的用具及零碎的用品,针线、消解热恼的凉扇这些都要放置在水阁亭处。

把靴子放在凉亭中。伞一方面可以遮酷热,一方面也可以挡雨,也放在凉亭中。以前我听说好像是成都在市政中也有放伞的,政府要求下雨时实在没带伞的人可以使用,用完之后再还回来。但是人们的素质还不够高,拿走后没有送回来的,基本上全拿回家了,后来就没有这样的措施了。本来这个想法很好,能切实地帮助人们,但可能市民有点穷,反正不要钱,看到没人监督,就据为己用了。如果很富裕或者素质高,他根本不可能贪著市政的东西,不会拿回去也不还回来。不管怎么样,可能当年的人素质比较高,把伞或其它物品放在凉亭中供人们使用,还有过滤器、拔刺的用具,以及一些零碎的用品,全部为了方便人民放在凉亭中。针线、消解热恼的凉扇这些都要放置在水阁亭处。

三果与三辛,酥蜂蜜眼药,

消毒置凉亭,亦书咒药方。

第八大类,三果、三辛,还有酥油、蜂蜜、眼药、消毒用具、消毒药品,这些东西也要放置在凉亭中。在凉亭中也要书写咒语——能够消除疾病的咒语,还有一些简单的药方放在里面,提供给众生。

八、诃子、毛诃子、余柑子三果,与生姜、荜拨、胡椒三辛,酥油、蜂蜜,眼药以及消毒药、药布也要放在凉亭处,简略书写仅仅念诵也去病的咒语、四百零四种药方提供给众人。

第八大类首先讲三果,诃子、毛诃子、余柑子三果基本上都是药,诃子也叫藏青果。毛诃子、余柑子这些三果主要是药。

生姜、荜拨、胡椒三辛,我们知道生姜是辛之一,荜拨是一种藤状的植物,还有胡椒,这三辛放在凉亭中,人们要调味的时候能够去取用。

酥油、蜂蜜、眼药,酥油的营养价值比较高,经常服用酥油,自己的身体容易好。还有蜂蜜和眼药以及消毒药、药布也要放在凉亭处,简略书写仅仅念诵也去病的咒语,在凉亭当中也写一些咒语,一些明咒,这些咒语念诵之后就能去病,有很多咒语很灵验,这些也要书写在凉亭中。

四百零四种药方提供给众人,而且在凉亭中要书写这些药方,供众人在生病的时候使用这些药方治病。

涂身足头油,摇篮及糊羹,

瓶盘板斧等,请置凉亭中。

第九个大类,包括如下用品,涂身体的油,涂足的油,涂头的油。印度涂油的习惯比较多,在脑袋上面涂油的,还有身上、脚上的油。摇篮主要是婴儿的床。还有糊羹、瓶子、盘子、砍柴的板斧等等,这些也请国王用自己的钱财购买后,放在凉亭中方便众生使用。

九、为了旅客,身油、足油、头油、婴儿的摇篮、像稀粥一样的面糊、取水的瓶器以及盛肉等用的盘子,劈柴等的板斧等,急需的物品,请放在凉亭等处。

身油、足油、头油是为了方便旅客的设施。还有婴儿的摇篮,贫穷的人生下婴儿之后没有摇篮,所以国王也应该提供摇篮。

像稀粥一样的面糊、取水的瓶器以及盛肉等用的盘子,劈柴等的板斧等,急需的物品,请放在凉亭等处。“等”字当中还有其余的这些用具,包括种田用的东西都可以放在里面。

芝麻米粮食,糖油皆具足,

净水所装满,小缸置凉处。

把这些东西放在阴凉之处。芝麻、米、粮食用小缸装置,糖类、油类全部都具备,还有净水所装满的小缸,全部放在阴凉之处,给众生提供这些东西,方便众生。

从这些方面看,龙树菩萨对国王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什么东西都要准备,而且这些方面看起来都是无偿提供的,都是布施的。如果国王没有相当雄厚的财力,也许一两天可以做得到,长期这样做还是有点困难的。

按现在情况来看,如果听说凉亭放了这么多东西,可能马上就没有了,你再放,马上又没有了。不管是不是需要,拼命拿回家放着再说,不行就卖掉。如果大家都这样,实施这样的措施还是稍微麻烦一点。但这里对国王当时的情况或国王的财力做了综合的评估,然后让国王做这些事情。

或者龙树菩萨所罗列的很多很多要布施的东西中,是不是也要视情况而实行?如果自己能够做得到,就多做一些,做不到,就看情况而定。尤其现在我们学这部论典,看样子非百万富翁估计是做不成的,这些东西需要很多很多钱,而且不是一天两天,肯定是长时间的。如果很多地方我们做不到,那就选择一些自己能做到的内容,并发愿自己的财力雄厚之后,再去做其他的公益事业,这样也是可以的。

十、为了方便煮饭、熬粥等,装有芝麻、大米、杂粮、食品、糖、油的小缸以及装满净水的缸放在无有阳光的阴凉处。

如果放在阳光下暴晒很容易变质,此处交待得很细,应该放在没有阳光照射的阴凉之处,便于保存。

蚁穴之洞口,食水糖谷堆,

恒常记心中,亦为众人行。

不单单是利民,而且对小的含生,对小的众生也考虑在内。在蚂蚁洞的门口,国王也要派人经常准备食物、水、糖粒还有谷堆等等。

恒常记心中,这些事情不要忘记,要恒常记在心中,对人和这些众生都要饶益。

亦为众人行,除了饶益蚂蚁等众生之外,还要方便众人,为了众人而如是行持,提供方便。

十一、有许多蚂蚁出没的洞穴口,要堆积食品、水、糖、五谷杂粮等,

在大的蚂蚁堆,很多蚂蚁出没的洞口,也要准备它们的饮食或水、糖等。有时仔细观察,夏天的草地上常有一只蚂蚁举着很大东西,在草和草之间爬行,像翻山越岭一样,拼命地托举着食物往洞里走。所以有的地方认为蚂蚁很勤奋,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们找食物还是要花费一定时间的。此时考虑饶益它们,就在蚂蚁出没的洞口,直接给它们准备很多现成的食物,让它们马上就能搬到洞里享用。这里是为了小含生考虑的。

恒时不要忘却而记在心中,国王你也随心随力为所有人提供方便。

不要忘记这个问题。

餐前与餐后,恒常于饿鬼,

犬蚁鸟类等,随意施饮食。

在吃饭之前也要给饿鬼等做布施。吃完之后如果有一些剩饭,也是悯念这些众生的痛苦,给他们做布施。恒常于饿鬼、犬、蚁,还有鸟类等,随意给它们布施饮食。

十二、在自己用餐之前及完毕之后,将残羹剩饭布施给饿鬼、狗、蚂蚁、鸟类等,对他们随心随力常常施舍饮食。

用餐之前,也有一些布施。佛教仪式中在自己吃饭之前、午饭之前,将七粒米等施出去,念诵一些仪轨和咒语,主要能让以前在佛面前发愿不伤害众生的金翅鸟,还有鬼神众等等,让它们能够饱足而做一些布施。我们如果能够养成习惯性地布施,就可以积累很大的福德资粮。在用餐完毕之后也可以布施给其余的众生。

将残羹剩饭布施给饿鬼,在布施饿鬼时必须要念咒语。如果不念咒语,直接把饭扔出去,饿鬼根本吃不到。他能看得到,但是吃的时候全部变成猛火,或者变成有守护的人。如果发心布施饿鬼,那么必须念仪轨,或者最简单的必须要念诵观音心咒七遍以上,这样饿鬼就能得到食物。而且通过观音心咒加持后,剩饭会变成很多很多,饿鬼们在吃的时候不会互相争夺,免除他们互相争夺的痛苦。所以我们知道要布施饿鬼的话,必须要念咒语加持饮食。还有做火施烧焦烟,这也是能够直接饶益饿鬼的殊胜方法。

狗,对狗布施,对这些可怜的狗要做布施。只不过在佛学院,上师也讲过一般来讲不能养狗。但是上师和法王都说过,如果在课堂上宣布说不要给这些狗食物的话,那么也许会造成过患。但是如果说要给的话,也有麻烦的地方。所以主要原则就是以前如果已经养了,就要照顾好它;如果没有养,千万不要养狗。一方面对修行人来讲,养狗容易玩物丧志,如果有这样一种宠物或东西,会影响道心,让自己分心;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会影响其他道友的闻思修行。

因为你经常喂它,而其他众生不喂,对狗来讲,它就产生亲近一类众生、排斥另一类众生的情况。当狗看到你来的时候,就摇着尾巴过来了;看到其他的众生,则不一定有这样的态度,这样的情况对闻思或对其他的众生也可能会有伤害。所以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但总的原则就是这样。

还有对蚂蚁、鸟类等,对他们随心随力常常施舍饮食。

灾害饥馑年,压迫及瘟疫,

战败之领地,广摄诸世人。

这是对很可怜的对境做摄受的方法。遇到灾害的时候,人们遇到自然灾害时,不管是火灾、水灾等等,很多都是很无助的。比如发生一场火灾,本来自己有一个很温暖的家庭,一场火灾发生之后,所有东西一下就没有了,房子、饮食、钱财都没有了。在这样情况下,受灾的人最需要帮助。

作为国王,不能不闻不问,必须要知道谁在发生灾难,谁在受这些痛苦,然后尽量提供帮助。对于修行者来讲,如果其他的道友或世界上的其他人遇到灾害,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有必要伸出援助之手。不管自己的能力大小,给予帮助都是应该的。

还应在饥馑年的时候,在颗粒无收的时候帮助众生。以前遇到灾害时,都是国家出钱赈灾,或一些大善人办粥厂或粥棚,通过熬稀饭的方式帮助很多众生,让众生渡过饥馑,这确实是一种大福德。如果能通过菩提心摄受必定成为福德资粮。

受到压迫的众生,受到瘟疫伤害的众生,被战败的领地的众生,广摄诸世人,以慈悲心摄受这些众生,让他们度过这样的痛苦。

十三、对于受到敌人怨家等侵害、庄稼遭到冰雹等摧残,此外各种损害纷纷出现,恶性瘟疫、被敌所毁等惨遭失败而成为可怜对境的世人们,以饮食等种种方便广泛呵护、摄受。

对受到敌人怨家等侵害而没办法生活的众生,我们要好好地帮助他们。还有当众生的庄稼遭到冰雹等摧残时,他们也需要帮助。这里主要是讲自然灾害。只不过有些时候我们对世间的事情,和很多世间上的人一样,越来越谨慎。因为真假难辩,虽然大家的发心、出发点都愿意帮助那些确确实实需要帮助的人,但现在世间也出现很多骗子。今年遇到这家人家里被烧光了,明年这家人又遇到洪水灾害了,有可能是真正每年都遇到,但有的时候不得不怀疑,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自己能不能帮助他们,有些不好说。

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讲,按照有些大德的讲法,如果遇到这样情况,你自己看需不需要布施。从总的原则来讲,他自己向你要,他是内心中需要,不管他的理由是真实的还是虚假,他的内心渴望得到财物。如果从他自己内心渴望得到财物的侧面讲,你给他布施一点,就满足了他的心愿,你不需要观察他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用观察他是否是通过这样的手段赚钱。

如果观察得太详细,内心容易产生不平衡,就不愿意再布施了。比如,我给你这个钱,你去买了一个电脑或小车,我还没有呢,你就去买了这个,这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不平衡,出现这种不平衡的时候就不愿意再布施。如果不管你干什么,反正如果你需要,我作为一个修布施的人,你需要,我满足你的需求心,我也能圆满资粮,如果从这个总的方面来考虑,这种情况也是可以布施的。

如果从其他方面去思考,到底有害还是有利?不好说。有的时候他拿去造业、拿去挥霍享受,我不给他是为他好,这时不给也是可以的,但关键是看自己内心当时的发心。如果当时我的发心是悭吝心推动,但为了掩盖悭吝的烦恼,给自己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我说他有钱,他是去做其他的事情。本身来讲,我的内心是很悭吝的,我不愿意给,但为了让自己得到安慰,为自己不给钱、不布施找一个理由,认为对方是怎么怎么样,这是一种不清净的发心。

如果自己的内心确确实实不是因为悭吝,而是真的怕你造业,或真正地怕你损这些福报,我不给你,这属于清净的动机,不给应该没有过失的。但如果是不清净的动机,不给应该是有过失的。

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布施,能够从总的前提打破自己的悭吝,无论什么人向自己求施,我都布施,这样做也可以,主要是看自己的境界,看自己当时的情况而定。如果能养成这样做习惯,就能恒常打破自己的悭吝心。

另外一个方面,佛菩萨也经常示现可怜众生的形象,与众生结缘,让众生培福报。或者为了试探那些发了菩提心的人,菩萨也会有这样的示现。就像有些传记中讲这是一种试金石,你是不是黄金?用试金石来试一下。你是黄金,就能承受考验;你不是黄金,当试金石出现时,就会原形毕露。

因为有这样一种考虑的缘故,所以我们不能遇到某人以同样的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自己要钱时,就认为这个人肯定是不需要钱的。大家都很清楚文殊师利菩萨五台山的文殊发塔来历的公案。实际上在菩萨的化现中就有这种看起来不讲理的,但是要看你当时内心的状态。你认为他不讲理,他肯定就不是一个好人,实际上他是文殊菩萨真实的化身,最后自己后悔得吐血,不断地忏悔。

那么在我们发心的时候,可不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好说的。如果当时内心不清净,最后发现是一个化身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后悔。如果内心经常保持清静,随自己的能力去做,恒常为了打破自己的悭吝而行布施,实际上都是可以的。

此处对布施该不该给的问题,我们下去之后可以再好好思考一下。刚才所讲的这些内容,都是平时我自己思考的结果,不一定正确。我也看了其他的一些讲法,自己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到底给还是不给?但我认为无论给不给,内心中的悭吝心是一定要打破的,不要以不清净的心推动布施的行为。如果有不清净的心、悭吝心推动,不管对境如何,应该马上舍弃这种不清净的心态。如果当时的心是清净的,那么给与不给都可以。

此外各种损害纷纷出现,恶性的瘟疫出现的时候,被敌人所摧毁的时候,身心衰败等惨遭失败而成为可怜对境的世人们,要以饮食等种种方便广泛呵护、摄受。

于诸苦农夫,摄以种子食。

对于这些痛苦的农夫,摄受他们,给他们种子,给他们食物。

十四、对于悲惨的农夫,要以种子、食物来摄受。

这些很悲惨的农夫,要给他们种子,让他们春天的时候有下种的所依。下了种之后,在秋收之前,要给他们食物,让他们渡过难关。这都是国王应该做的事情。

对于菩萨,看自己的情况,有能力的时候就全做,没有能力的时候就做一部分。总之,这些都是圆满福德资粮的方法。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