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36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三十六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继续宣讲《中观宝鬘论广释》。

今天开始讲第四品国王行为。国王行为实际上也没有离开积累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在此宣讲了国王应该做的主要事业。

丙三(教诫修学国王无过之行为)分四:一、以意义之关联承上启下;二、广说;三、摄义;四、不能学修国王之行为则教诫出家。

第一个科判是以意义之关联承上启下。前面所讲内容和此处所讲的内容意义上面有一种关联,所以第一个科判是讲承上启下。

丁一(以意义之关联承上启下)分三:一、需要了知对国王当面赞毁之利害;二、宣说听从有利之语依本师所说而修学;三、真实劝告听从有利自他之语。

戊一、需要了知对国王当面赞毁之利害:

此处意义和前面的意义比较相同,主要是说宣讲有利语言的人很少,听受的人更少,听受之后能够实行的人少之又少。此处的意义和彼处有相似之处。

难知忍不忍,故王行非法,

或作非理行,属下多赞叹。

于他有利语,逆耳尚难说,

况于君王你,僧我何须言?

“难知忍不忍”,对于一般人来讲,在说对方有过失的语言时,很难了知对方是否能够堪忍,难以揣测他人的心。对于依靠国王生存的属民、下属来讲,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宣讲国王的过失或者劝诫国王改正行为的时候,不知道国王能否安忍的缘故,所以在“故王行非法,或作非理行”时——在国王行使非法或者作非理行为之时,“属下多赞叹”,属下不敢直言劝诫,不敢向国王宣讲其有过失,反而大多数都是赞叹国王的行为,也就是说,为了得到国王的欢心或者害怕触怒国王的缘故,不敢直言宣讲过失而多赞叹。

“于他有利语,逆耳尚难说。”这两句是对一般的人来讲。“他”就是讲一般的他人。对于一般的他人宣讲有利的语言,但是逆耳的缘故,尚且难以真正宣说。此处对于国王这一严厉的对境,因为国王握有生杀大权,或者说国王是具有广大福报者,所以对于国王您,龙树菩萨我怎么可以直接宣讲呢?一般来讲是难以宣扬的,因为对一般的人都很难以宣讲逆耳忠言的缘故,何况说对于国王,更加难以宣讲有过失的语言。

如果直截了当说出过失,那么无法知道或难以知晓对方能接受还是不能接受。

一般人有能力观察别人过失,也有能力直接宣讲对方过失,但是考虑到前面的问题,不知道对方是否能够接受。

因此,诸位国王即便造罪业,行非法,背离正理,倒行逆施,但臣民等依于国王生存的人们大多数都会对国王当面奉承,而不会诋毁谴责,

历史上很多情况都是如此。有一部分国王是比较贤明的国王,有一部分国王是比较恶劣的,或者大多数来讲都是此处所讲的国王。历史上,很多国王即便是在造罪业、行非法的时候,或者他自己的一切想法和行为已经背离了世间正理,背离了佛法正道,而且倒行逆施,但他的臣民——下面的大臣或者属民等,都依靠国王而生存之故,大多数都会对国王当面奉承,不会诋毁谴责,正如前面所讲的一样,不知道所讲的道理国王能不能接受。

大臣主要是看国王,国王高兴的时候就能够升官发财,国王一发怒,马上就可能削职为民,乃至于重者就会被杀头等。所以大臣是这样的。那么人民呢?更加没有权利,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情都有可能被杀头。

原因是:虽然本不该赞扬非法行为,但人们认为如果当面说出过失加以反对,势必使国王大发雷霆而招致灾难,心里怀有这种恐惧。

对国王不敢当面诋毁或不敢说有利的语言而当面奉承的原因,就是国王所做的行为,即使大家看在眼里都知道是非法的行为,都知道是不对的,但是大家考虑到如果当面说出或者反对国王这些行为,将会导致国王大发雷霆,自己和自己家人也会因此受难,心里有这种恐惧的缘故,所以根本不敢宣讲让国王听起来不顺耳的语言。

由于在国王面前阿谀奉承而造成迷惑,因而很难洞悉、了知对自他有益与无益的差别。

因为这些臣民或者国王身边的这些人,已经习惯了在国王面前阿谀奉承,由此就给国王造成一种迷惑,因而很难洞悉。此处造成迷惑的对境,或者说谁很难洞悉呢?就是国王本人。国王本人因为听惯了阿谀奉承,认为一切都是太平的,一切都是好的,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他就认为自己的行为都是如理如法的,所以给他自己取舍方面造成疑惑,他自己很难以了知这些行为对自己和他人是否有益,而会一贯这样做下去。

上师以前也讲过这个问题,喜欢听好的语言是每个人的习性,但是习惯于听奉承、听赞叹的语言,对于我们来讲不一定是好事。对不学佛法的一般世间人来讲,听惯了赞叹的语言,他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很多人事等;作为修持出世间道的人——居士或者出家人来讲,如果听惯了赞叹的语言,那么更加难以观察到自己相续中或者行为上的种种过失,而认为自己已经学有所成,或者认为自己可以随便取舍,随便地行持因果,这一点对自己的修行是一种非常大的障碍。

这个问题,我们要一直谨记心中,经常内观自己到底具备什么样的功德,如果不具备这些功德而听到了赞叹的语言,应该是一件羞愧的事情,对方或者被你的假象所迷惑,或者对你有所企图,有种种目的。自己有的过失别人看不到,或者别人看到了也不说过失,这样看来,应该是有某种问题——要么是自己善于伪装,或者前面所讲的别人对自己有所企图,如贪求自己的财物等,所以当面说很多赞叹的语言。当我们听到这些赞叹的语言时,应该马上和自己的内心相观照,看自己有没有这样一种功德。实际上如果自己真有功德,也应该隐藏,如果没有功德即遭到了别人的赞叹,是一个更加容易让自己迷惑和堕落的因缘。

因此,内心反复观察自己的三门,反复认清楚自己的本性,在听到赞叹或诋毁的语言时,有非常清明的智慧来处理任何问题,这是非常好的。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个比较正直的智慧或者比较清晰的头脑。我们在遇到事情时,不管是别人辱骂自己,还是赞叹自己,很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情绪,一方面很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另一方面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这两种情绪都会障蔽自己正常的思维。

如果自己听到辱骂的时候,产生了一个非常愤怒的心,我们就不可能通过正常的心智或者很清晰的思路来处理这个事情,自己肯定会被情绪所左右而做违背正法的事情。听到赞叹的时候,也有可能被这些语言所左右,然后做违背正法的事情。所以每个人都应养成内观的习惯,无论听到诋毁还是赞叹,都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能正常理智地做事情、处理事情,这样就不可能给后面留下后悔的因。

前面所讲的意义主要是说,如果很听惯或者很希望听到赞叹,对自己的修行来讲就是一种障碍。

暂且不论国王,就算是对其他一般的任何人来说,谈论过失的刺耳语言纵然有利,但在当面这种非理之事也难以启齿,

此处对于一般人和国王之间做个比较,暂且不说国王,就是对一般的人,在人和人交往的时候,如果对境和自己平起平坐,乃至于比自己还要低下,如果要谈论对方过失,或者说一些对方过失的刺耳语言,纵然是于对方有利益,但是直接面对面给他宣讲非理之事,一般来讲也是难以启齿的。因为害怕刺伤对方的心,或者扫对方的脸面,导致自他关系出现破裂等等。总的原因就是前面所讲的“难知忍不忍”,很难知道对方能不能接受,所以即便对一般的对境也很难以启齿有利的过失之言。

更何况对于大地上具足圆满财势你那样的国王,像我这样以乞食过活的贫僧就不必说了。

此处的对境是大地上具足圆满财势的君主。对于这样的君主,说有利的语言的是一个以乞食过活的僧人。这是龙树菩萨很谦虚的语言,说自己是一个很低位置的、通过乞食过活的一个修道者、僧人,对方是整个大地的国王,对于这样的国王怎么可能直接宣讲呢?更不要讲了。但是不宣讲也不行,为了国王的利益,为了后代修行者得到利益的缘故,下面颂词说,虽然难以宣讲,还是一定要宣讲。

为令汝欢喜,亦为悯有情,

利你纵逆耳,唯吾定呈白。

“为令汝欢喜”,但是为了国王你能够欢喜,令汝欢喜的意思是,因为前面讲国王是堪能接受增上生决定胜的法器,对于龙树菩萨本人也有强烈坚定的信心,对于因果取舍行持方面也有一定基础,所以如果给他宣讲有利的语言,虽然是说他过失,国王也能够对所讲的教法欢喜,也能对讲者龙树菩萨产生一种欢喜和感激。这是第一个目的。

第二个目的是“亦为悯有情”,也是为了悲悯其余不知道这些总的过失的有情,因为下面所讲的基本上都是总的过失,或总的有利益之教言。国王也许有他自己不共的情况,龙树菩萨可以私下里给他讲什么方面应该注意,但是此处教言总的来讲是对于国王和一般修行者的共同教言,所以为了悲悯有情,令他们也能知道过失而改正,或者令他们能趋入因果而宣讲。

“利你纵逆耳”,能够利益国王和后代修行者的这些语言,虽然逆耳,“唯吾定呈白”。“唯”是如是的意思。为了利益你,虽然逆耳,如是我也一定要呈白。

话虽如此,但一方面为了让你对我心生欢喜,并且你本人也满怀喜悦,另一方面也为了慈悯其他众生,对你来说暂时是讲过失的语言,听起来似乎刺耳难听,可实际上是大有裨益,为此龙猛我毫不犹豫地直言呈白。

承接前面的总的情况,话虽如此,一般人对于刺耳语言都很难以接受,但是,一方面为了让国王对龙树菩萨能产生欢喜或者感激,因为龙树菩萨直接给他宣讲能够利益今生后世、能够利益国政人民的教言,所以龙树菩萨能够生欢喜,国王本人听到这些改过修善的教言也能够满怀喜悦。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悲悯其他众生,因为很多众生也有类似的问题。一般来讲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国王,但是像前面所讲的一样,在各个部门或者做事情的单位中,都有所谓的君主,大大小小的君主都有,因此也有必要为慈悯其它众生宣讲;即便是没有成君主的一般人,这些教言总的来讲也是有利益的,学习这个教言之后,一旦成了君主、成了国王,他自己知道应该怎么样取舍,对总的佛法修持和世间因果等都可以种下极其殊胜的种子。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的时候,也是“为了慈悯其他众生”。

现在直接是对乐行王讲的,所以对你来说暂时是讲过失的语言,听起来似乎是不好听,而且是刺耳的,但因为实际上大有裨益的缘故,所以为此龙树菩萨毫不犹豫地直言呈白。

菩萨以善巧方便而有必要呵责,而作为凡夫,不要说是诋毁甚至赞叹也无法与菩萨的诋毁相提并论。

菩萨在有必要时所做的这些呵责或者诋毁别人,暂时或者究竟来讲,对于所宣讲过失的对方,乃至于以后很多很多代的众生,都有其殊胜的必要,而且发心完全是利他,由利他心而讲这些呵责的语言,他是有善巧方便的。这些有善巧方便的呵责,能够帮助众生改掉过失而趋入正道,这方面是可以赞叹的。

作为凡夫来讲则中不能够完全去随学。为什么没办法完全随学呢?第一,凡夫人在讲赞叹的语言时,发心不一定纯正。在诋毁的时候有可能是因为嫉妒或者嗔恨心、贪欲心等;赞叹的时候,有可能偏执自方、诋毁他方而进行赞叹,或者为了得到对方的好处等等进行赞叹。所以不一定发心正确。

第二,凡夫人的智慧比较低下、粗猛的缘故,很难观察、了知这样的语言到底对于对方有利还是有害。

第三,即便在刚刚发心的时候,发心比较清净,比如看到某某人有这样过失,自己看到的时候,以清净的发心摄持,为了帮助对方认识并改正过失,所以要呵责他。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这样的发心,但是呵责的时候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威德有限,对方不一定信服,所以当你说的时候对方开始产生抵触情绪,之后马上把这些语言全部给你返回来,这时因为自己是个凡夫、修行有限的缘故,马上就产生烦恼了,产生自相的嗔心、自相的烦恼后,开始对骂或者发生争吵乃至发生斗殴的事情。最初的时候,发心也许是贤善的,但是很难在后面一直保持这样贤善的心态,在这些情况下诋毁对方,很有可能造成恶业,甚至于对对方赞叹的语言也没办法和菩萨的诋毁相提并论。

前面我们对于菩萨的发心、行为、智慧和凡夫的能力等作比较之后,就知道菩萨的发心或者智慧、能力、威德都是非常深厚的,他们在做诋毁的时候,必定是对对方暂时有利或者究竟有利,或直接或间接有利,所以,菩萨的诋毁或者菩萨所宣讲的不好听的语言,绝对是有极大利益的。

《毗奈耶经》中云:“智者所呵责,凡愚作赞叹,智责即殊胜,愚赞非如是。”

智者或者圣者所做的呵责和凡愚所做的赞叹相比,哪一个利益大呢?“智责即殊胜”,有智慧者对于对方所做的呵责,就是殊胜的。愚夫的赞叹非如是,二者之间没办法相比。即便是这样,作为一般凡夫,像我们这样的凡夫人来讲的时候,还是应该尽量说赞叹,不要说诋毁。此处的教证和所讲的意义,主要是凡夫和圣者之间做个比较,而不是说我们的赞叹不如智者呵责的缘故,干脆连赞叹也不说了,此处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

这个地方主要是作比较,目的是要突出一个含义,菩萨此处对于乐行贤王说有利的逆耳语言或者呵责,是有重大必要的。但是对我们来讲,为了自己相续调柔或者功德增上,或者别人也能够生起欢喜心的缘故,如果对方确确实实有某种功德,应如理如实地赞叹。并且看情况而言,有些时候是当面赞叹,有些时候是私下里赞叹,如果需要在大庭广众中赞叹,那么就在大庭广众当中赞叹。别人随喜善法,修行善法者本人会得到鼓励或支持,对于自己所行的善法,认为这是真正有利益的法,或者说上师或其他人都是认可的,为了表现这些利益的缘故,该赞叹的时候确确实实要赞叹。

戊二、宣说听从有利之语依本师所说而修学

佛言于弟子,慈悯应时说,

真柔合意语,是故出此言。

此处也是依靠佛陀的经教进行安立,此处应该宣讲有利的语言。

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佛言于弟子,慈悯应时说”,对于自己所摄受的弟子来讲,或者不一定是自己的弟子,反正是有某种亲密关系的人,也可以这样理解。“慈悯”是讲发心状态,应该有一种慈悯心。“应时说”,在时间成熟的时候、在合适的时间应该宣讲。这叫“慈悯应时说”。

所说是什么呢?“真柔合意语”。“真”就是讲真实语,“柔”就是讲这些温和的语言,“合意”就是讲能够相合于对方的发心或者意乐的语言,就称之为合意语。对于这样的合意语应时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宣讲。

“是故出此言”,所以此处也宣讲这个语言。什么语言呢?就是对于国王宣讲这些有利的语言,这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凸显的。哪个方面凸显呢?主要是时间已经成熟了,机缘已经成熟了,并不单单是从前面的“为令汝欢喜”等颂词来讲的,实际上如果时间成熟的时候,也必须要说,龙树菩萨观察到给乐行国王宣讲国王行为的时间已经成熟了,所以“是故出此言”,在这个地方也是宣讲一系列的语言。

大王,理当对你如此宣讲。

按理来讲,现在也应该到了对你宣讲这些取舍行为的时候了,为什么呢?

因为世尊亲口说过:唯一利他、真实、温和、具有必要、相合所化众生的心或者不相抵触的称心语言,以慈爱心引发,在有利的时候务必对弟子言说。

这是有根据的,根据就是佛陀的教证。佛陀亲口宣讲过,应该宣讲唯一利他的语言,“利他”就是从内心当中有一种利他心,或者说所宣讲的语言对于对方来讲是有利益的;“真实”的语言是没有谄曲、没有狡诈,真实的语言;还有“温和”的语言;“具有某种必要”的语言;“相合所化众生的心”语言。比如有些众生非常喜欢放生,对于放生有意乐,那么就大量宣讲放生的功德,或者是杀生的过患等等,让他内心当中更加能够生起欢喜;有些人喜欢布施,就宣讲布施的功德;喜欢持戒就大力宣讲持戒的功德等等,像这样讲相合所化众生的心的语言。或者说不相抵触的称心语言,和他的心不抵触的称心合意的语言,这就是所宣讲的语音。等起是以慈爱心引发,通过慈爱对境让对方能够获得安乐、离开痛苦,根本无有夹杂谄狂心等。

“在有利的时候”,这是讲场合。到底应该在什么场合呢?观察有利的时间当中,或者对方很高兴的时候,此时趁热打铁,给他宣讲这些利益,让他更加趋于正法。有时是对方忧愁的时候,宣讲让他生起欢喜的语言等等。作为菩萨要善加观察这些是否有利的场合,当观察到有利的时候,就务必对弟子宣讲,一定要对对方或者弟子言说。

所以,并不只是为了令你欢喜。

按照佛陀的教证来看的时候,并不只是为了令你欢喜而宣讲教言,而是宣讲教言的时机确实已经成熟了,在有利的时候必须要宣讲,这是佛讲的,那么现在龙树菩萨已经观察到时机成熟,所以不单单是为了你欢喜,而是在时机已经成熟的缘故不得不宣讲、不得不说,也有这个必要性。

世尊在调伏所化有情的时机未成熟时不说,而一旦切合时机,了知其界、根基随眠而婉转调化,或者以神变而调伏等,凡是有利或适宜的语言便应时而宣说。

世尊在调化所化有情的时候也完全是这样的。当然佛陀没有所谓的通过分别心通过观察时机的这种情况,佛陀调化有情完全都是任运的,完全都是无勤的。众生的善根何时成熟,佛陀就在这个时候给他宣讲,从来不可能有提前的时候,也不可能有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不讲,而滞后情况是根本没有的,就在最恰当的时间当中,给众生宣讲种种语言。

有的时候,我们看是不是时间没到啊?或者是不是时间已经过了?在我们的想法当中也许有这种情况,但是在佛陀的智慧中,这个时间就是最适合的时间,此时最适合给众生宣讲调化的语言。所以所调伏的有情有很多种情况,能调化的佛陀在讲解佛法的时候,或者在调化众生的时候,也完全跟随所化的根性进行宣讲。

机缘没有成熟时,佛陀不会宣讲调化的语言,一旦切合时机,时机成熟的时候,佛陀就“了知其界”,“界”是种姓的意思,就了知了对方的种姓,如果是小乘种姓,或者缘觉声闻种姓,或者菩萨种姓,乃至于密乘种姓,在了知其种姓的前提下宣讲正法。根基就是在种姓的前提下的不同分类,比如大乘种姓也有上根、中根、下根,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意乐,这方面完全是跟随他的种姓、根基和随眠。

“随眠”,就是他内心中的随眠情况,贪欲心重?还是嗔心重?或者首先应该调伏哪一种烦恼等等,随这一种随眠的情况而婉转调化。或者说通过说教,通过宣讲正法没办法调化的时候,适当显示神变而进行调伏,佛陀也是这样的,菩萨也是这样的。

佛陀在制定戒律的时候,也是教诫阿罗汉在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显示神通,但是有必要的时候也要显示神通;对菩萨来讲也是这样的。菩萨是有神通的,但是会不会像一般人有东西就开始卖弄?在有必要没有必要情况下开始飞来飞去,开始卖弄?这是绝对不会的。菩萨显神通的时候绝对有重大必要。如果没必要,你怎么样示现,你怎么样要考验他,或怎么样逼他显神通,他都不干,他的智慧比你的想法更深,他看到你的心坎里面去的,他知道你想要诱惑他显神通还是怎么样,根本不干的。没必要的时候他就根本不显,在有必要的时候,你不用请求,绝对要在所化众生面前显示神变。

菩萨是这样的,佛陀也是这样的,在有必要的时候一下显神通。有很多时候,对于说法听不进去的时候,一看神变马上就产生信心,这方面是一般凡夫人的性情,但是佛陀不随便显示神通,就是害怕众生以为佛法就是神通,除了神通之外没有其他东西,而去追求神通,而且看到外道神通的时候,他也会认为这就是一种殊胜者,是殊胜皈依处。

因此佛陀在讲神通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在机缘成熟的情况下适当加以调伏,也有这方面必要。凡是有利或适宜的语言便应时而宣说,如前所讲,时机成熟或者要显神通的时候,跟随时间的情况,凡是有利的语言或者适宜的语言就会应时宣讲。

经中云:“我见此解脱,种子极微小,然如地内金,以随眠而存。”

经典当中讲,“我见此解脱”,“解脱种子”这四个字是一个意思,是连起来观察的,我看到这个解脱的种子虽然极其微小,但是犹如埋在地内的黄金一样,是肯定存在的。“以随眠而存”,它会通过不明显的方式而存在。

解脱的种子极微小有很多解释的方式,佛陀在调化众生的时候,有时候直接通过几句话,就让对方安住在无漏、安住在无学果当中,有些时候宣讲法让对方安住在初果当中,有些时候就唯一让众生种下解脱的种子。这个解脱的种子看起来是很微小的,但是佛陀也是应机,或者说在最适当的时间给他种下解脱的种子,这个解脱的种子现在看起来似乎是很微小,它的作用很微小,但是犹如地内的黄金,它永远不会变色,或者说如地内黄金永远会存在一样,这样一种解脱的种子也会在众生的相续当中通过随眠的方式而存在,一旦因缘成熟,这个随眠的种子就会复苏,一复苏之后就会猛厉地趋入修行。

就像以前的华杰施主一样,华杰施主也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在8万大劫之前,种下了一个南无佛的善根,有些地方讲南无佛,有些地方讲变小虫的时候转绕佛塔,不管怎么样,解脱的善根非常非常小,似乎当时没有显现,在八万大劫中也没有显现,但是在八万大劫过了之后,在佛出世的时候,他的善根习气这种随眠开始慢慢苏醒。在经典当中记载,因为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女亲友不照顾他,对他很不客气,说很多不悦耳的语言,很欺负他,他对世俗家庭产生了厌离,然后去往祇桓精舍求佛出家。这样一种习气成熟之后,最后通过目犍连尊者的调化,让他对整个轮回彻底生起厌离心,然后非常精进地修道,而在即生中,在很年老的情况下,现证阿罗汉果。

一个很小很小的因,这些因乃至于大阿罗汉观察的时候都观察不到这种因,极其微细,不想让他出家,不接受他出家,他们说你没有因缘,实际上并不是没有因缘,而是阿罗汉的神通没有观察到。佛陀说这些阿罗汉并不像我一样,他们并没有在三无数劫当中布施妻子,没有在三无数劫当中是做很多很多法,当时好像显现对阿罗汉也是做了呵斥,这个教法当中唯有我是导师,所以说我能观察到你的善根,你可以出家修行。

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这个善根种子虽然非常非常微细,但是随眠而存,不可能消失,这主要是宣讲在适合的时候加以调伏,完全是应机的。对于我们来讲,也有这样问题存在,我们以前不知道是种了什么因,反正如果让佛陀来观察,佛陀在的话,我们一个个去请问,张三你是以前怎么种下善根的,李四你是怎么样种下善根的,反正现在都开始学习正法了。

对于我们来讲,如果对方堪能接受广大的教法,不管是空性也好,还是唯识、净土也好,如果他堪能接受,就给他广说、给他广讲,一直引导他,让他的善根成熟;如果实在无法教化,就在他耳边念佛号,让他种下种子,他愿意听也好,不愿意听好,反正我就强迫你听,你有耳朵强迫你听,听了之后种下善根,以后就可以得度。

《毗奈耶经》中云:“纵然有大海,离开波浪时,佛陀恒不离,所化诸佛子。”

《百业经》中经常在开篇的时候,每一个故事之前都有这一句。纵然有大海离开波浪的时候,我们说大海离开波浪时候有没有?实际上大海和波浪是恒时不离而存在的,有大海绝对有波浪,但是纵然有大海离开波浪的时候,佛陀也恒时不离所化的佛子,这个佛子是广义的佛子,包括身语意三种,身的佛子以释迦佛为例,就是罗睺罗尊者;语的佛子就是声闻缘觉等等佛子,通过听闻佛陀的经义而入道的,就叫语的佛子;意的佛子,能够承接殊胜的佛法,能够发大菩提心,能够延续佛陀种姓的,是意佛子菩萨。

佛陀的智慧大悲心恒时观照所化的佛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的时候,佛陀的智慧大悲都不可能离开佛子,佛陀在六时中恒时观察哪一个众生在衰败,哪一个众生在兴盛,哪一个众生的善根已经成熟了,哪一个众生还没有成熟。观察的方式并不是一个一个去看,一个一个去观,是在如所有智尽所有智无二之中、一刹那中完全了知、完全的观察,也是说明佛陀绝对会在最应时的时间当中去调化众生。

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应该知道,佛陀既然恒时在观待我们,我们只要祈祷佛陀,就能够得到佛陀的加持,就能够得到佛陀的观照。如果佛陀有的时候观照,有的时候不观照,我们祈祷的时候,恰巧佛陀不在观照的时候,那就没用了,但是佛陀不会有这样的时间。佛陀是恒时观照我们的,所以只要我们有信心,祈祷的时候就立刻能够和佛相应,就看我们自己的信心大小或者信心是否纯净。

如果信心最纯净,就能得到最纯净的加持,最明显强烈的加持;如果有怀疑,并不是佛陀不知道,或者说佛陀没有能力,而是因为自己相续中怀疑、疑惑的障碍导致自己不能迅速接受佛陀的加持。从很多方面我们知道佛陀恒时在观察众生,只要我们能够好好地以清净心来祈祷佛陀或者祈祷上师、祈祷本尊等等,都能够恒时得到加持。

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持12年,最后12年圆满的时候见到了弥勒菩萨,说你的悲心太弱了,我修12年现在才看到你。弥勒菩萨说当你第一次修的时候,我就在你身边,我在给你加持了,但是因为你的罪障太重了见不到我而已。所以现在我们就知道了,每天我们都在念经念咒,每天都在祈祷,为什么得不到加持?实际上我们一祈祷,佛陀绝对在观照,祈祷的时候佛陀绝对在加持,只是障碍太重了,不一定肉眼能看得到,但是了知道理后恒时坚持修下去,总有一天当我们的障碍消尽的时候,就会发现圣尊是永远没有离开我们的,一直在给我们做加持,这也是让我们产生信心猛厉祈祷的一种殊胜的教证和殊胜的道理。

由此可见,实在该说相应场合的这番话语。

第四品的内容是实在应该宣讲的,因为确实是相合场合的,时机已经成熟了,所以这番话语也是实在应该宣讲的,时机成熟不得不宣讲。

戊三、真实劝告听从有利自他之语:

坚稳若宣说,无嗔谛实语,

如沐浴妙水,理当闻受持。

我为汝宣说,现后有利事,

知已应修行,自他有益法。

国王的另一个名字叫坚稳,是从意义上来讲的,因为相续当中具有精进和极其稳定的智慧,所以也叫做坚稳,此处“坚稳”是对国王的一种称呼。

“若宣说无嗔谛实语”,如果对你宣讲没有嗔心、伤害心引发的谛实语言,你应该闻受。

打比喻讲,“如沐浴妙水”,当一个人想要洗澡沐浴的时候,恰巧碰到了妙水的话,当然他会很欢喜地接受;同样道理,国王你是对于正法有信心的人,当你对正法有希求的时候,恰巧此时我给你宣讲无嗔谛实语,从道理上来讲,应该恭恭敬敬地听闻,恭恭敬敬地受持。

“我为汝宣说,现后有利事,知已应修行”,“现”是今世的意思,“后”是后世,此处我就给你宣讲对于今生和后世都有利益的教法,你必须要听闻。“知已应修行”,了知后应该精进修持自他有利的法,对自己国政,对自己的解脱,对于其他人民众生暂时以及后世有利益的所有法,都应该依教奉行,不应该只满足于听闻,听闻之后还应该去行持。

由于具有精进、等持的智慧稳如泰山,故称坚稳者,这是对国王的称呼。

因为国王具有大精进,而且等持的智慧稳如泰山,很坚固的缘故,所以对国王称呼叫做坚稳,有的时候称之为坚固等等,这是菩萨的异名,在十六种异名中也有坚稳、坚固,以前在《经庄严论》中也讲到了16种名称,还有在16种名称之外的其余名称。

如果怀有慈悯之心而宣说无有嗔恨的谛实语,合情合理阐扬有利的意义,如同相合时间想进行沐浴而遇到妙水一般,理当欣乐听闻,全然接受。

讲者是“怀有慈悯之心而宣讲无有嗔恨的谛实语”,没有嗔恨就是没有伤害,或者说没有嗔恨所引发的这种谛实语,完全都是相合于世间和出世间正道实相的谛实语,“合情合理阐扬有利的意义”,对于国政或者对于人民,对于今生后世都有利益的意义,宣讲的时候“如同相合时间想进行沐浴”的时候,马上就“遇到了妙水”,所以“理当欣乐听闻,全然接受”。

作者忠言劝勉道:比丘龙树我对大王你,如应宣说今生与他世值得赞叹的一切内容,希望你心领神会,而修行对自己和其他众生暂时究竟有利的方便法。

龙树菩萨在第二个颂词中讲到,“比丘龙树我对大王你,如应宣说”,现在应时间而宣讲,对于自他众生今生后世都值得赞叹的所有的内容,所以希望国王能够心领神会这样的意义,对于龙树菩萨所讲的教言,必须要好好去领会,否则如果讲者发了清净的心,或者说讲者认为对于听者今生后世都有利益,而听者并不如是认为,反而认为这个没有利益,或听者认为怎么怎么样,就会辜负这样的教言。所以龙树菩萨也对国王说,你应该对此处的意义——龙树菩萨的发心,所讲的教义对于今后世有大利益,对这个问题应该心领神会,心领神会之后而修行对自己和其他众生暂时究竟有利的一切方便正法。

丁二(广说)分三:一、国王之规则;二、修学无损而成就正法;三、学修获得解脱不舍大乘法藏。

第一个主要是讲国王的规则,即国王应该做的事业;第二个修学无损而成就正法,国王在治理国家、修行正法的时候,尽量不要伤害众生,尽量不在伤害众生的情况下成就正法;第三,不要舍弃大乘法藏。有些人认为大乘非佛说,在第四品当中,龙树菩萨也用很多很多根据来宣讲大乘是佛语。以前提过,在大论典当中,现在我们可见的、学过的有三部论典中宣讲和傲慢声闻的辩论,就是成立大乘是佛说的。第一个是《宝鬘论》中第四品的内容,此处第三个科判讲的不能舍弃大乘藏,成立大乘是佛说的问题。第二个,弥勒菩萨《庄严经论》第二品成宗品中也广大地建立了大乘佛说的道理。第三个就是《入行论》第九品当中,寂天菩萨也通过众多的教理成立大乘佛说。为了让大乘行者对于大乘教义产生坚信,引导其余邪见众生趋入大乘的缘故,有必要通过广大的正理进行安立。

戊一(国王之规则)分五:一、广兴布施;二、护持道场;三、保护先有之财物等;四、亦摄受不希求者;五、任命官员。

己一、广兴布施:

由昔施乞者,得利若不施,

忘恩起贪著,后世不得利。

今生做事者,无薪不负粮,

乞者未付薪,后时成百倍。

第一个颂词讲到了前因后果的问题,教导应该做布施。

“由昔施乞者,得利”,这是一层意思,此处以国王为例,国王因为以前对于乞求者做了布施,这叫“由昔施乞者”。自己以前有财施的时候,乞求者来乞求这些财物,然后自己发心布施,布施之后今生就得利了,比如说乐行王,乐行王你通过以前做布施现在当国王,这叫做“由昔施乞者得利”。

“若不施,忘恩”,现在你得到了这些广大利益之后,如果不继续布施乞丐的话,就成了忘恩负义者。忘恩负义者是什么意思?应该知道你现在得到王位、得到广大受用的因,恩人是什么呢?前世的祈求者。前世的乞求者向你乞讨的时候,你给他做了布施了,做了布施之后,通过这个因,你现在得到国王王位,所以他是对你有恩德的人。对方有恩德的人是比较整体的一个团体,怎么叫整体的团体?就是一切贫穷者,或者一些乞求者。当然前一世的乞求者是不是现世的乞求者?这不好说,但是从总的角度来讲的,现在我们的人身也好,或者一些受用也好,或者国王王位也好,都是对于祈求者这个团体做布施之后,现在得到的,所以这个祈求者、这个团体就是我们的恩人,现在我们得到受用之后应该报恩,应该把财物再给他们布施。如果现在得到了王位之后不布施的话,就是忘恩负义。

“起贪著,后世不得利”,是第三层意思,如果现在不布施,对于财物等起贪著,不布施的话,后世将不会再得到这样的利益。这就是讲到前因后果的问题,教诫我们应该布施。

“今生做事者,无薪不负粮”,主要是通过喻意对照的方式教诫应该布施。“今生做事者”,以今生为例,在今生当中,一个被雇佣的佣人,这叫“今生做事者”。“无薪不负粮”,佣人在给主人背负粮食,做很多劳作,如果主人给他薪水的话,他会很高兴,或者他还会继续干下去。如果他没有薪水,他不会给你负粮,不会给你做事情,如果这样的话,主人的事情也无法成办,这方面通过比喻来了知。

下面两句是意义。“乞者未付薪,后时成百倍”,作为修行大乘道的菩萨来讲,乞讨者即便当时没有付你薪水,但是应该知道,通过因果成熟的规律,后世是通过百倍来成熟的,通过百倍来偿还的。那么偿还者是不是乞者本人呢?不是乞者本人。通过贤善的发心、布施的行为这样的缘起之道,自然而然无勤获得百倍的财物。

前面两句做比喻的时候,主人利益仆人,仆人利益主人,二者之间互相利益,我给你做事,你给我钱;后面两者也是一种互利,只不过在互利的时候,情况稍有不同,有什么不同呢?前面我给你背了粮食,你当时应该给我钱,或者一个星期给我一次,或者一个月给我一次,反正应该给我钱;现在布施的时候呢?当时他并没有付工资一样马上给你报酬。我布施你一元钱,你是不是马上给我付薪水呢?不是马上付薪水的。虽然当时没有付薪水,或者布施者当时并没有想要从乞讨者得到所谓的薪水,得到所谓的报答,但是通过因果规律“后时成百倍”,绝对后世会以百倍的比例成熟。

前面我们讲过,这就是1:100的关系,如果布施一块钱,绝对是成熟一百倍、一百块钱的回报,如果你布施一万块,后面就会成亿万富翁。由此观察时,这些问题主要是让我们知道因果规律,知道因果规律之后我们就会很愿意去布施,就不会在乎对方会不会马上跟你说谢谢,或者马上在精神上给你做一些报答,这方面的想法都不会有。

而且这些还是一般的因果,一般的布施情况;如果是菩萨的话,他当时缘的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众生,虽然布施的时候对境只是一个,但是他就会想:因为我这次布施的缘故,愿意一切众生能够成熟这样的果报,能够以此功德利益一切众生。他的心非常清净,而且发心所缘极其广大,这样就不是一百倍,而是无数倍,没办法衡量的。菩萨的心量越大,果报就越大,乃至于成佛之前,果报一直会不间断地成熟。这是讲特殊的因果和一般的因果。此处讲广行布施当中“后时成百倍”,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从菩萨的发心而言,根本不是一百倍,而是无量无边、不可计数之倍。

正由于往世对乞求衣食等者作布施,才感得现今获得了国王的财富等布施的果报

自己以往对于乞求衣食的人做了布施的缘故,现世感得国王的财富等果报。也就是说,以前修持如是因,现在就感得如是果。

不过有些时候菩萨发愿还是很奇特的,有些菩萨虽然修持布施这些正法,但是他发愿这个善根以后就变成贫穷的人,不成熟在财富这个方面,也有这样的。

以前看到宁玛派佛教史当中有一个大德就发愿生生世世贫穷,发愿在贫穷的身份上修道,后面转世的时候确实非常穷,想要找到求法的资金也好,衣食也好,或者有些资具的供品也好,根本找不到,这完全是以前自己发的愿。他通过这样发愿,愿力成熟确实非常穷,但是他内心的修证确实在成熟。有时候很坚定地发愿我这个福报绝对一点都不成熟在世间福报上面,全部成熟在出世间道,全部成熟在戒定慧等等,也有这些特殊的发愿和特殊果报的成熟。这方面我们应该知道一般和特殊的情况,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发愿。

前世对乞求者做了布施,那么后面就得到国王等财富。

如果以后不再一如既往地施舍乞者,那么既不了知以前所行布施的果报,也不懂得以后救济乞讨者等,如此就成了不报恩之辈,

如果现在得到财富之后,不再一如既往地对乞讨者进行布施的话,既不了知现在的财富是以前布施的果报,不了知这样一种前因后果,然后自己有财富之后也不懂得去救济乞讨者,就成了不报恩之辈。不报恩的原因,前面颂词已经讲过了。

贪执受用,后世也就不会得到富裕的一切利益。

如果现在对自己的财富这些受用很贪执而变得悭吝,通过悭吝的因引发一些身语行为,这个业叫作恶业,通过这样的恶业就不会得到快乐,就不会得到富裕,而安住在饿鬼或者人道当中极其贫穷的人。如果贪执受用而不布施的话,后世就一贫如洗。

因此,理当慷慨布施。比如说,现在的这个世界上,给主人自己担负路粮而做事的雇工们,如果没有领到工资,或无有报酬,就无法负荷起路粮的重担,如此一来也不会酬谢主人。由于没有利益雇员,主人自己所想之事也无法实现。

在这个世界当中,有一种主人和雇工之间的关系,主人雇佣这些人给自己担负路粮,比如主人要长时间行路或者旅游,他要雇一些人担负路粮或者挑行李。如果这个人没有领到工资或者报酬,他就不干了,他就不会去担负重担,也不会酬谢主人,也不会给主人担东西。从反方面讲,如果没有利益到对方雇员,主人自己所想的事也无法成办,他必须自己去背路粮,很多事情也无法成办。

同样,自己的衣食等如果施舍给乞丐或旁生等一切低层的众生,虽然他们现在不会背着你自己布施果报的受用而发给你薪水或工资,但是后世的有朝一日,那些曾受施的乞者们必会携带着你现在所施物品的百倍前来奉还给你。

同样道理,现在把自己的衣服、食物、钱财等等布施给乞丐,或者布施给旁生等这些低层众生,满足他们的愿望。从现在的情况看的时候,他们现在不会背着你自己布施果报的受用,而发给你薪水,比如说他自己在得到你布施的物品时,他不会背着你自己布施果报的受用,马上给你发工资,马上给你回报,这方面是没有的。但是通过因果律在后世的有朝一日,主要是看因缘何时成熟——如果今生做布施又持戒,这样的果将在善趣成熟;如果今生广大布施但不持戒,失毁根本戒的话,这个果报将在恶趣成熟,变成一些有福报的哈巴狗,或者有福报的大象,吃得好、穿得好、住得也好,但是它是以恶趣身份来成熟果报。如果现在我们想要在善趣中成熟果报,在布施的同时必须还要守持清净的戒体,没有清净的戒体这个果报将在恶趣成熟,在《入中论》的颂词有直接宣讲。

因此,理当喜爱乞求者,并喜出望外作布施。

所以对于乞求者不应该厌恶,不应该厌烦,应该喜爱。因为他就是后世我们无勤成熟百倍果报的一种对境,如果没有这个对境,我们没办法成熟果报,有了这个对境,而且我把东西布施给他之后,我自己能够得到广大的福报。这也是教导我们对于这些乞求者应该心生欢喜,千万不要产生厌烦的心态或是辱骂的行为等等,否则将摧毁自己福报的因,是一种自己把广大的安乐受用完全拒之门外的做法,所以此处教导说要喜出望外地作布施。

《摄集经》中云:“菩萨施断转饿鬼,摧毁贫困诸烦恼,用时获得无边财,以施能利苦有情。”

在《摄集经》当中是这样讲的,“菩萨施断转饿鬼”,菩萨施是因,如果菩萨能够布施,“断转饿鬼”,他将断除、断绝转饿鬼的因,也根本不可能转成饿鬼当中去,就叫“菩萨施断转饿鬼”,这是一种殊胜安乐的果。

第二个是“摧毁贫困诸烦恼”,可以摧毁相续当中的一些贫困,或者生生世世当中根本不可能贫困,即便转人的时候也是相当富裕的、资财自在等等,没有贫困,没有烦恼。这个烦恼主要是悭吝,悭吝是一种烦恼。如果菩萨能够修持布施,相续中悭吝的烦恼会中断。如果悭吝这种烦恼中断的话,以布施作因后后的功德将会升起来。

前面讲六度,前前生后者,如果自己将内外资财全部舍弃的话,戒律会清净,一下一下就会产生后面的功德,所以如果能够把第一个修法、能够把布施的修法修圆满,真正彻底断除对受用的一切贪执,实际上其余这些修法都能够逐渐成熟圆满。

“用时获得无边财”,当自己要想要使用的时候,就能够无勤获得无量无边的财富。这是第四种。

第五种“以施能利苦有情”,而且通过布施能够直接、间接利益苦恼的有情。直接的利益就是自己把财富给对方,对方生起满足、得了欢喜。间接的利益就是菩萨布施的时候,一方面满足他的愿望,一方面把他安置在后世的布施当中,让他和菩萨结下殊胜因缘,后世能够得到度化,所以布施直接、间接都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这是讲布施。

己二(护持道场)分三:一、学修广大心行;二、新兴法事;三、成办特殊法事。

庚一、学修广大心行:

恒发广大心,喜行广大业,

由依广大业,生诸广大果。

第一句第二句是讲因,第三第四句是讲果。第一句第二句当中,第一句讲发心,第二句讲行为。

作为一个国王或者菩萨来讲,必须要“恒发广大心”,发心的时候,心量越广,资粮就越广大,心量越狭窄,资粮就越狭窄。这绝对是一种自然规律,所以我们如果要成办广大的果,必须要“恒发广大心”。

广大心中没有比利他心更广大的,没有比菩提心更广大的,实际上我们真正要发广大心的时候,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引发菩提心的一切因——一切前行和方便所缘等上面,如果能做到,我们的心就自然广大了,就有了做广大行的基础。

“喜行广大业”是从行为方面讲,发起了广大心之后,要趋入广大业。我们知道发了一个广大的心,即便做一个很微小的事情,它都会成熟广大果。再进一步讲,按照缘起规律,我们通过广大的心,做一个小的业都能够成为广大果的话,我们通过广大心再做广大的业,那果更增上、更快、更迅速。为什么我们说有了菩提心怎么样都行,但是还要鼓励我们一定要勇猛地去积累广大资粮的原因即是如此。它们二者之间有这样一种联系,因此要“喜行广大业”。

下面讲果。“由依广大业,生诸广大果”,通过广大善因的缘故,就能够产生广大的果报。广大果报也有增上生决定胜两种。增上生就是人天善趣中恒时享用安乐。广大的福报如果以菩提心摄受将会变为福德智慧资粮,这些福德智慧资粮将会成熟决定胜的殊胜果报,或者究竟来讲绝对会成佛。

时时刻刻不舍善心、不杂违品、主要利他的发心要广大。

这是第一个,即“恒发广大心”。如果串习圆满,实际上我们也不用精勤劳作,自然而然就能够时时刻刻保持善心、生起这样善心。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么纯熟,就必须要勤做,内心要有一种很强烈的意识“我要保持善心,我要生起善心”。如果有这样的意识,就能够逐渐成熟善心,最后达到时时刻刻不舍善心的状态。烦恼、不好的作意等叫违品。“不杂违品”也是一个因素。在自己所有的发心当中,应该安住在主要利他的菩提心状态中,并且发心要广大。

从加行方面而言,作供养、布施的财物等要广大,对上供三宝下济苦难对境等善事心怀喜悦。

发心之后趋入行为,趋入行为的时候要上供下施,做供养和布施的时候,财物要广大。如果我们所供的财物微小,从缘起的角度来讲,成熟的时候也不一定广大。如果供养时布施的财物很广大、数量很多,而且很精美,质量上等,那么当它的果报随因缘产生的时候,也会无穷增长、无穷广大。所以对于上供三宝的事情必须要心怀喜悦去做,下济苦难对境的善事也要心怀喜悦去做,如果能够精勤地上供下施,就能够迅速圆满无量无边的资粮。

由因位时的广大业中必定会产生刚刚所说的一切广大等流果。

在造因的时候,业是非常广大的,这样广大的业以后成熟果报的时候,也必定会成熟广大的等流果。广大等流果,前面在讲因果的时候也讲过,此品前面所讲过的等流果也包含在内。

庚二、新兴法事:

国王当广行,下者难思事,

法事三宝依,而具大名声。

新兴法事,就是讲以前没有做过,现在必须要去做。国王也应该广大行持下者难思的事情,“下者”,就是比国王福报或者地位低的这些下者,对于他们难以思议的事情,他们的财富、心量都根本做不到的广大的法行,国王一定要做,因为国王是特殊的身份,他的财力、名声、威力都是下面的人难以真正比肩的,所以国王应该广大、恒时行持下面这些属民难以思议的、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法事三宝依”,要做广大佛事,而且要建立三宝所依——佛像、佛经、佛塔或者经堂等等,要广大建造三宝所依。这样做就可以获得大名声、大福报,以大名声作为增上缘,又能够成就其余大事业,大的事业又能够获得大名声,以此辗转增上,最后就可以随意驾驭一切众生,让众生趋入善法,有这样的殊胜必要。

如上所说,广大善业是应为之事,国王应当广泛奉行较自己势力薄弱、思想狭隘下层人们心里不能容纳、想象不到的大事。

因为前面的道理之缘故,所以应该做广大的善业。国王广大的善业和一般广大的善业不同,国王应该广泛地奉行比自己势力薄弱、思想狭隘的下层人们心里当中根本不能容纳、想象不到的大事情。

总的来说,王室等应该做的事,诸如建立佛教正法的根本成为人们耳闻目睹的道场,

这是第一个王室应该做的事情。王室应该做的事情要建立道场,这个道场就是佛教正法的根本。有了道场,有佛像,有经书,有僧众,就成了闻思修的所依,还成了人们培养福报结善缘的对境,所以要建立佛教根本的道场。“成为人们耳闻目睹的道场”,像这样一种道场也是人们耳闻目睹的道场。

修建殊胜三宝的所依,

自己有钱财、有能力,所以必须要修建三宝的所依,像佛像也好,或者印造经典广大,供奉僧众的资具等等。佛宝的所依是佛像,法宝的所依是经典,僧宝的所依就是经堂和僧众。

举行广大的佛事,由此可以使自己名声远扬、遍及十方,

举行广大的佛事法会等,如果这样做,国王你自己的名声就会远扬、遍及到十方中。

以行法的声誉也能摄集众生并可成办其他大事。

通过行持正法得到大名声,有了大名声就能够摄集其他的众生,进而成办其他事业。很多众生信不信服一个人,就看他的名声怎么样,如果名声很广大,一听到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被摄受了,就归附于菩萨、国王。此时,菩萨、国王就可以做其他很多广大的事业。所以名声对于菩萨来讲,对于发心纯正或修行有素的人来讲,不但不会成为障碍,而且会成为广大弘法利生的因缘。从这个方面来讲,也必须要做广大的新兴法事。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