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48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四十八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现在讲第四品国王行为,正在抉择作为国王或者大乘菩萨,对于大乘教法必须要承许是佛陀所宣讲的,如果对于佛陀所宣讲的教法有不能明了之处或难以接受之处,应该等舍,保持中立为妙。以上内容讲到有些地方大乘的空性和小乘的空性有相似之处,紧接着抉择大乘和小乘之间的空性仍是有很大差别的。声闻缘觉实际上获得的只是一种相似的解脱,还没有获得佛乘这样殊胜的解脱之道,在前面的经典中也做了观察,今天继续讲这个内容。

如果有人问:那么,为什么对他们宣说尽智与无生智呢?

此处内容主要是承接前面那段话,前面说声闻缘觉还没有获得殊胜的解脱,对于很多殊胜大乘法要还没有进行观察抉择。所以别人就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给他们宣讲尽智和无生智?

小乘《俱舍论》中也有尽智、无生智的说法,此处要宣讲,既然大乘的尽智、无生智和小乘的尽智、无生智一模一样,他们又没有获得解脱的话,没有必要给他们宣讲尽智、无生智。一方面我们在此处说声闻缘觉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大乘之道,或者是没有办法获得究竟解脱之道,龙树菩萨又说,小乘的尽智和大乘的无生智是相同的,所以承接前面的内容他们就会有这样的怀疑:既然大乘和小乘有很大差别,那么给小乘宣讲尽智和无生智就是没有必要的,或者不应该给他们宣讲。

下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观察。

那说明此经中是不了义,宣说声闻缘觉的证悟与解脱智也并非究竟而是不了义的。

有些经中宣讲尽智和无生智,这些尽智和无生智本身的含义和大乘中是不相同的,这样一种小乘经实际上属于不了义经。宣讲声闻缘觉的证悟和解脱智也不是究竟的,意思是从给他们宣讲的道不是究竟的来讲,这个经典安立成不了义。

本论中说大乘的无生与尽智、无生智一致,也很明显是指在有必要情况下的不了义说法,而且也指明并非所有见解都与大乘相同。

本论龙树菩萨在颂词中讲到了“大乘说无生,余说尽空性”,与尽智、无生智是一致的,无生和尽空性的所净方面与尽智无生智的能净方面都是相同的,实际上很明显这是在有必要情况下的不了义说法。什么样的情况下呢?此处主要是让小乘行者了知小乘中所宣讲的尽智等和大乘中所宣讲的尽智等都是空性的一部分,而且所净也是空性的一部分,能证悟的智慧也是证悟空性的一部分智慧,所以说,如果你对于自宗的空性能够容许的话,对于大乘的空性同样应该容许。在这样必要的情况下,从空性的侧面宣讲它是一样的。而且指明了并非所有的见解都与大乘相同,只不过人我空性和大乘的人我空性,从空性的一部分讲,都是属于空性,所以这方面讲得很清楚,并不是方方面面所有见解都相同的。对于小乘经典中的尽智、无生智,我们可以通过它们自己的含义进行再再拣别之后,就知道它们的范围要窄得多,而且证悟的智慧也比不了大乘菩萨的证悟智慧。

《楞伽经》中说:所有声缘因断除业惑而不转轮回,也就是说暂时从无漏法界中不退转,把他们称为不可思议的士夫,他们的断证与解脱均不究竟,

《楞伽经》中讲所有声闻缘觉种姓的这些修行者通过修行四谛十六行相、十二缘起或者共同的人无我空性等等,断除业惑,不再轮回,也就是说暂时入于无漏法界,从无漏法界中不退转,因此把他们称之为不可思议的士夫。观待于凡夫,观待于外道来讲,他们所证悟的智慧,他们所获得的无漏道的功德绝对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把证悟此道的士夫也称之为不可思议的士夫。但是他们的断证功德和解脱都是不究竟的,所断唯一是烦恼障,所证悟的是人我空性,解脱是暂时从轮回中获得寂灭的解脱。从这方面观察,所断还有所知障和烦恼障的习气,所证还有法无我空性,解脱还有佛果的不住有寂的大解脱,从这方面分析比较之后就知道他们的断证和解脱都是不究竟的。

如同火灭一般涅槃而尽劫数之中安住于清净佛刹莲花苞中,后来依靠无量光佛等诸佛的光芒激发而醒悟后步入大乘。

此处讲他们已经获得无余涅槃之后趋入涅槃之后是如何安住的,如同火灭一样,灰飞烟灭一样,再不可能重新起现,他们轮回的因已经灭掉了,就好像火的柴已经灭掉了,这个火不可能继续燃烧一样,转入三界的因已经灭掉了,在三界中投生的火不可能再出现,犹如火灭一般涅槃。

尽劫数就是讲他们在入无余涅槃之后安住在灭尽定当中一万大劫。“安住于清净佛刹莲花苞中”怎么讲呢?因为声闻缘觉已经彻底断掉了转生三界的因,不可能再在欲界、色界、无色界投生。这三界的因,他在修持罗汉果达到圆满时彻底断掉,彻底断掉后不可能再由业力引发在三界轮回中投生。但是,有没有像大乘菩萨一样,虽然断掉了三界烦恼,但是通过大悲心引发投生轮回的勇气和能力,对于阿罗汉来讲不具备。所以一般的凡夫因为三界的业没有断掉而不自在投生,大乘的菩萨证悟很圆满自在,但是有大悲心牵动,可以在轮回中受生。

此处讲中间的情况,声缘罗汉转生三界的业没有了,像菩萨那样因为大悲心投生的作意也不存在,所以只能安住在净土当中。此处讲在一万大劫中他安住于佛刹,安住于清净佛刹莲花苞中,心识入于灭尽定。一万大劫之后依靠无量光佛等,看他和哪个佛刹有因缘,有的时候是在极乐世界的莲花苞中入定。一万大劫圆满之后,无量光佛放光、弹指让他出定,醒悟大乘种姓,之后发菩提心趋入大乘。有些是在其他刹土当中入定,入定的地方决定是在清净刹土,不可能在三界轮回,也不可能通过大悲心投生,只能在清净刹土中安住一万个大劫。

仁波切也讲过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说他在什么地方入灭尽定,什么地方身体五蕴消失,就在此处安住在定当中,一万个大劫要满之后,出定之前一刹那转生到刹土,在刹土中苏醒种姓而入大乘;另一种观点是像此处所讲的,一入无余涅槃马上转生净土,在净土的莲花苞中入定,然后也是在这个莲花苞当中被诸佛唤醒种姓后入于大乘。这是属于声闻缘觉比较特殊的情况,不可能安住于轮回,只能在净土莲花苞中入定,然后在此处苏醒种姓进入大乘。

此经中阐述了许多这样的道理。如果对佛陀所说的一切密意不能如实决定通达,那么绝对应当保持中立而维护自己,以免毁坏自己。

佛陀所宣讲的教义是有很多密意的,如果对于佛陀所宣讲的一切密意因为自己的智慧低劣导致没办法完全通达,现在龙树菩萨教给我们一种方式,保护自己的方法,就是绝对应当保持中立,也就是等舍,自己没办法产生胜解而入大乘,对大乘的教义没办法理解的话,这时候就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不观察、放置,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以免毁坏自己。

不起怀疑、不置可否永远也不会成为罪业,

对于这样一种经典自己的智慧无法通达,但是对它不起怀疑,也不置可否,产生胜解也好或者它不是佛语也好,这方面都不置可否,这样的态度永远不可能成为罪业,尤其是不可能造下舍法罪。在佛陀所宣讲的教义当中,实际上我们现在学习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对于我们没有学习过的无量无边的教义,应该怎么对待呢?应该像此处讲的一样对待,没有产生定解之前应该放置。

实际上有时候我们智慧力很低下,但有时候我们自以为智慧很高,可以观察佛语。实际上我们在看这些佛经论典或者大德的注释时,很多观点没办法通达。千万不要认为我学了之后,和我的观点不符合,就开始进行诽谤等等,这都属于没有智慧的表现。当我们学习很多观点之后再返回来之后就会发现,很多前面不通达的观点都可以慢慢通达,说明以前的智慧太下劣了,没办法通达而已。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类似情况,遇到类似情况最好还是不置可否为好,或者发愿以后要通达,这样是永远不可能成为罪业的。

经中说:“处于中立我不说谓舍法者。”

佛经中讲处于中立者或者等舍状态,佛陀说不叫做舍法者。

以自己未通达作为理由,而嗔恨正法实在是罪大恶极,丝毫也不会成为善事。

单单因为自己没有通达而憎恨正法、诽谤正法,这就造了极大罪业,这种诽谤、嗔恨丝毫也不会成为善事。理由就是一点,自己没有通达。自己没有通达有很多原因:自己的智慧太低劣了;或者所净这样一种法太微细太甚深,导致自己没办法通达;有时候是因为思维方式,它是从这个侧面讲,自己从另一个侧面去思维,导致对于它的这样一种讲法没办法通达。但是千万不要由于自己没有通达而开始作为诽谤、舍弃,这些都不可能成为善事。

所以,凡是欲求自我完善的众生都切莫嗔恨大乘,对此万分谨慎至关重要。

每个人都想自我完善,每个人都不想自己受到痛苦,所有众生千万不要很草率地去诽谤、嗔恨大乘,对这个问题应该非常谨慎,是至关重要的。这个问题在《宝性论》的最后一品中,实际上是讲得很清楚,如果诽谤佛法的话没办法救度,有很多很多这方面的宣讲。此处也说万分谨慎,至关重要。

由此可见,实在不该由耽著自道是至高无上的终点而嗔恨大乘道进而加以诋毁。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实在不应该因为耽著自道,众生都有一种因为耽著自宗而诋毁他宗的想法、行为,但是耽著自道而排斥其他宗派也不是一个智者应该做的方式。应该平等,自己的心应该非常正直,通过很正直的心来观察一切道。当然了,法王仁波切以前讲过,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对于任何宗派平等地应该结缘,有时候说平等结缘,或者说学习的时候可以平等学习,不应该诽谤,不应该诋毁排斥,但是在修学的时候应该以自宗为主,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否则为什么说我们对所有佛法都有信心,那么是不是对所有宗派都要修学呢?

每一个宗派讲的侧重点都不相同,如果我们对每一个宗派讲的法都去平等修习的话,我们就很难在一生当中或者最短的时间当中,通过了悟佛法而修证。法王仁波切教给我们的方式是,小乘也好,显宗也好,密宗也好,对于所有宗派的教义都应该了知是佛语,是解脱的方便,自己学习后对于打开思路、遣除怀疑都有很大帮助。但是在了解之后,着重修持的应该是自宗的观点和教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一门深入地修行,在短时间当中才可以了悟观点而进行修证。

我们务必要想到,此大乘是最终一切有情走向不住一切之涅槃法界的唯一寂静门,而依于如来言教本该生起恭敬心。

我们应该通过前面教义进一步进行观想,实际上所谓大乘是一切有情最终进入不住一切之涅槃法界的唯一寂静门,除了大乘道,其他道都没有办法让我们获得殊胜的寂灭。所以,依靠如来言教应该生起恭敬才是。

《摄集经》中云:“如是无怯趋入菩提心,此乃一切正士胜盔甲,何故此谓大乘之菩提,驾彼令诸有情至涅槃。”

《摄集经》中这样讲:大乘行者应该没有怯懦地趋入菩提心和菩提心的正道,这就是一切正士的胜盔甲,我们披上发心盔甲之后就敢于进入轮回。“何故此谓大乘之菩提”,为什么这样的道被称为大乘菩提道呢?“驾彼令诸有情至涅槃”的“彼”字就是指大乘教法。因为驾驭大乘的教法就可以使一切有情都趋至大涅槃。这个涅槃就是最究竟的涅槃,小乘并没有获得究竟涅槃的机会。此处的涅槃就是指无住大涅槃,通过修持大乘法就可以使一切众生都可以获得涅槃果位,所以对于这样一种教义应该生起恭敬。

辛三(小乘中所说大乘道果并非圆满)分三:一、声闻法藏中未圆满宣说菩萨行;二、仅以四谛及道品不能成佛;三、智者理当信受大乘法藏为佛语。

小乘中也宣讲了一些大乘的道,比如说六度的名称以及少部分的修法,还有也提到了佛果,也提到了三无数劫积累资粮等等,但小乘中所说的大乘道并不是圆满说,只是略说而已,略略提及或者以隐藏的方式宣讲。因为此缘故,单单修持小乘是无法圆满大乘道果的,所以小乘中所宣讲的大乘道果并非圆满,单单修持小乘教义无法成佛。

壬一、声闻法藏中未圆满宣说菩萨行:

声闻彼乘中,未说菩萨愿,

行为及回向,岂能成菩萨?

在声闻乘的法藏当中,实际上根本没有宣讲菩萨愿——如何发起菩提心,如何修持无数愿王乃至于十大愿王等等,菩萨的六度四摄等广大行为,还有将这种善根通过善巧方便回向无上菩提……这一系列大乘的不共修法在小乘法中都没有宣讲,因此趋入小乘的行者就无法通达菩萨行,无法通达也无法修持的缘故,也没办法通过小乘自宗的法藏成为菩萨。我们要成菩萨,必须要对菩萨愿、行为、回向等一系列不共的因缘趋入闻思修行,最后善根成熟之后成为菩萨,这唯一是大乘道所宣讲的。

假设有人怀有这样的疑问:只要依靠声闻乘就能获得佛果,此殊胜因有什么用呢?

有些人是有这样疑惑的,实际上声闻乘中已经宣讲了这样的修法,单单依靠声闻乘修下去就可以获得佛果。这些殊胜的因、不共的因到底有什么用呢?

下面对因和果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分析,我们就知道,小乘当中的种姓、发心、善知识、一切修法等都不圆满,都不是不共的,所以修持这样一种共同因,只能够得到共同果。如果要获得不共的果,必须要修持不共的因,而这样不共的因单单是在菩萨藏中宣讲的缘故,只有依靠大乘法藏才可以真正获得佛果。

大小乘的所有道并非都是共同的,

大小乘的所有道一部分是共同的,比如对轮回产生厌离心、守持清净戒律、坚信因果等等,从这方面讲都是共同的,但是不是所有道都是共同的?并非如此,有些是不共的。

宣说声闻乘的小乘法藏中并没有宣说菩萨的十大誓愿等。

誓愿或者说大愿实际上就是一种连接,此生和彼生的连接都是靠大愿来摄受的,通过发愿来摄持和连接。小乘并没有像菩萨藏这样宣讲十大誓愿来安立,所以小乘和大乘的不共就是发极其殊胜的誓愿,菩萨发无数大愿,可以摄为十大愿王当中。

大悲等、十地、十度、二资粮、不可思议的法性等无边甚深见解、广大行为,以及菩萨的善巧方便、威神力非凡夫与声缘思维所及的一切特法,在大乘中才有宣说,然而小乘中对这样的见行及殊胜回向等并未详细说明。

下面具体指出一些不共之处。

第一个就是大悲。因为菩萨以大悲为因,菩提心为根,不共于凡夫的普通悲心,也不共于二乘的普通悲心。普通悲心和大悲完全不相同,加上一个“大”字绝对是不共的,绝对是大乘才具备的。

第二,十地的安立,十地的修法。

第三,配十地的十度。前面有六度,后面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方便、愿、力、智——方便度,愿度,力度,智度,共有十度。十度的修法在大乘当中有广泛开显,小乘中则根本没有。

第四,广大无边的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

第五,不可思议的法性——远离四边的大空性、如来藏的光明等等无边的甚深见解、广大的行为都没有宣讲。

第六,菩萨的善巧方便和威神力,并不是凡夫和声闻所及的一切特法,比如说大乘中的不共禅定,虚空藏三昧,首楞严三昧,很多殊胜的三昧在大乘中才有,在小乘中根本没有提及这样一种三昧修法。这些只有大乘中才有宣讲,小乘中对这样的见解和行为、殊胜回向等有时候并没有宣讲,有时候没有详细宣讲。

小乘中只是提及通过实修历经三大阿僧祇劫方得成佛,又岂能成为圆满修道的菩萨呢?不可能成为。

小乘法藏中佛陀只是略略地说,如果能够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修持菩萨道的话就可以成佛。单单靠这样一句话修下去,没有掌握具体的殊胜修法,怎么可能成为圆满修道的菩萨?这是不可能的。佛陀对小乘没有宣讲这么广大修法的原因是他们是非法器,所以没有对他们提及广大菩萨行,只是说佛陀是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修持菩萨道成佛的,所以按照小乘自宗教言无法圆满修持菩萨道,不可能成为圆满修道的菩萨。

“普得清净诸行海”并非像声闻行为那样有限,而是无边无际、不可包容,因为轮回无边的缘故,利益对境众生的善行也无有限量。

“普得清净诸行海”或我们平时念诵的“普能清净诸行海”,这是《普贤行愿品》中的一个颂词,“海”是一个形容词,广大无边的意思。“诸行”是菩萨所行持的六度万行,无量无边的这样一种行为。“清净”就是通过三轮体空的智慧去摄受,通过不住一切的智慧去摄受,这样一切行为才能称为清净的行为,才能成为清净的善根,而如果通过有执著或者有缘的方式去行持,这就叫不净的善根。而这样一种菩萨“普能清净诸行海”,他通过甚深见和广大行圆满的方式摄受,一切所有的行为都得以清净。这种修法并不是像声闻那样是有限的,声闻的利根者也是三生而已,第一生苏醒种姓,第二生修持资粮,第三生证果。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修行的时间有限,而所行持的行为也必定只是为了自己获得解脱的行为,这方面都是有限量的。

菩萨无边无际、不可包容的行为全部修持,而且所缘无比广大。因为轮回无边的缘故,众生无边际,自己想要利益众生的心无边,最后善行也无边,最后自己所获得的善根功德也是无限量的。

假设小乘承许除了他们自己所说以外成佛的殊胜因并不存在,而且只有靠这么实修才能成佛,那么你们也已经成了与菩萨力量相同,由此发殊胜菩提心后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为何不能成佛?因为成佛之道你们自己就具有的缘故。对方必须承认这一点。

如果小乘承许除了他们自己所说以外成佛的殊胜因是没有的,什么叫“除了他们自己所说以外”呢?就是小乘法藏当中所宣讲的这些修法之外,所谓成佛的殊胜因并不存在。而且他们认为修持自己小乘法藏当中的道就足够了,这样实修下去就可以成佛。这样的话,这些小乘行者也应该变成菩萨,也应该具备菩萨的力量,因为修法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说自己发了菩提心之后,修行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成佛,因为成佛的道小乘认为已经具有的缘故。成佛之道在小乘中已经具有了,这样修持下去,经过三个无数劫就能够成佛,对方必须承许,但实际上根本没办法的。小乘道修到无学的时候只是得到了阿罗汉果,只是超越了轮回、证悟了人无我空性而已。如果真正的小乘道当中圆满了大乘法义,到达无学的时候必须成佛,到达见道的时候必须像初地菩萨一样,因为道都是一样的,修法都是一样的,当你修持到见道的时候,必须要登地,修道时必须要经历二到十地,最后达到无学的时候必须要成佛,因为道已经圆满的缘故。必须要承认这一点,但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于染污法方面来说,小乘认为染污法是三界,于其中会成为烦恼者;

下面开始举例子,大乘和小乘二者之间善巧方便不一样,修持的方式根本不相同。对于染污法来讲,比如轮回等这些杂染的法,小乘对这种染污法认定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法,如果安住其中就会受到三界染法法的染污,变成烦恼者,所以他刻意逃离三界。

菩萨不刻意断除烦恼,虽然安住于三界,却不成为染污者,这是不可思议的方便。

菩萨不刻意断除烦恼,而是善巧使用这样一种烦恼,像前面所讲的一样,像城市当中士夫的不净粪一样,不懂的人会抛弃,但是懂得使用的人把不净粪放在甘蔗田等田地当中,变成庄稼成长、成熟的因。菩萨对于染污也是这样,不刻意断除,自己虽然安住于三界当中,却不会被三界所染污,这说明菩萨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方便。而这样不可思议的方便在小乘当中是根本没有具备的。这也是很巨大的一种差别。

此处是就染污法来讲二者的差别。下面对比清净法。那么对于清净法,二者又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对于清净法,概括而言,(小乘、大乘分别是)以广大、殊胜的意乐而进行修智慧。

“分别是以广大意乐”是什么意思呢?小乘主要通过广大的意乐而修持清净,大乘是通过殊胜的意乐而修持清净。下面对所谓广大和殊胜两种意乐稍加分析。

小乘具足一味热衷自己涅槃而竭力摆脱贪执三有及世间受用之烦恼所致的广大意乐;

小乘具足广大意乐,这种广大意乐是一味热衷自己涅槃,很想自己趋入到涅槃当中安住,自己非常想竭力摆脱贪执三有的烦恼和世间受用的苦谛等等这一切烦恼所致的广大意乐,自己非常想从三界和三界的因果当中脱离,意乐是非常广大的,虽然意乐很广大,但是只是致力于自己摆脱烦恼、自己如何趋向涅槃等而已。

而菩萨具足殊胜意乐。

菩萨具备以大悲善巧方便为前提观照有情而缘大乘殊胜见行的殊胜意乐。

所谓菩萨具足殊胜意乐,什么样的殊胜意乐呢?大悲引起的殊胜意乐,大悲心作为因而引起,大悲的善巧方便为前提,观照一切有情,对一切有情的痛苦不堪忍受,所以通过大悲善巧的方便为前提而趋入轮回当中,缘大乘殊胜见解的殊胜意乐,心是大悲菩提心,见是一切无自性的见,行为是为了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殊胜的涅槃果而开始趋入菩萨行的修行。

所以对于清净,小乘行者是对自己清净有广大意乐,菩萨则是对于一切有情是否能够获得清净具有一种非常殊胜的意乐。从这个角度讲也是完全不相同的。

因此,菩萨的此道与声缘迥然不同。

所以,菩萨道与声缘道是完全不相同的。

如云:“对于菩萨等持的名称,诸声缘尚且不知,更何况入定于彼等持。”

对于菩萨等持的无量名称,这些声闻缘觉尚且不了知,更何况说修持,更何况说能够安住在这些等持当中?菩萨所修持的等持,它的这些因、作意等都不相同的,即便声闻缘觉能够知道这些等持的名称,能够看到这些修法,也是永远没办法安住的。能不能安住这个等持,要看具备不具备修持安住等持的因缘,只有菩萨道当中才对如何安住无量等持有宣讲,才能具备它的因缘。声缘藏当中根本没有宣讲如何安住的方式,所以小乘是永远无法安住大乘等持的。

这已体现出一切见修中,大乘更为超胜。

实际上体现出在一切见解、修持当中,大乘道更为超胜,主要是超胜于二乘,如果连二乘都超胜,世间道更不用讲。

不仅如此,而且菩萨的每一度又具足六度,以这种方式实修的方便多种多样,

在菩萨修法当中,菩萨修持六度,每一度当中都圆满具备其余六度,这样一种实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度当中具备六度的观点前段时间益西上师也讲了,还有《庄严经论》当中讲,每一度当中都含摄其余六度,菩萨能够了知这一观点,了知之后能够善巧方便地去趋入,去安住。虽然从法性的侧面来讲,从所知法性来讲,一度当中都具足六度,我们做布施的时候应该都具备六度,但是你自己在修持每一度的时候,是否知道一度当中包含六度的道理,知道之后是否有能力去观想、去作意、去安住,这是必须要长时间串习的。菩萨对于这样的问题非常清楚,见解很清楚,修持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善巧方便,通过一度来具足其余六度,这样的话积累资粮的方便是非常多的,而且它的智慧是非常深广的。

可见,只是持戒的边际尚且也无法想象,那么其他所有行为就更不言而喻了。

从持戒的角度来讲,持戒的边际尚且也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其他行为也就更加不言而喻。下面引用教证说明守持戒律超胜小乘之处。

《宝云经》中云:“善男子,菩萨如何以菩萨之学处律仪防护?

《宝云经》中云,修菩萨道的菩萨怎么通过菩萨的学处律仪防护身心呢?

如是观察,仅依别解脱戒我不能成就真实圆满菩提真实圆满佛果,而如来于佛经及彼等中具有之菩萨行为及菩萨学处,我当学修……”

菩萨会这样去作意的:单单依靠小乘的别解脱戒律守持是无法成就圆满菩提和真实菩提的,如来在大乘经典当中对于戒律已经宣讲了。在佛经中具有的菩萨行为、菩萨学处——不共于小乘别解脱戒的大乘学处,应该趋入,应该修学,这也说明大乘戒律超胜小乘戒律。

其中作了广说。别解脱戒只是代表,四念住等其余所有共同道也要这般了知。

此处是以别解脱戒为代表宣讲的。还有身受心法四念住和其他菩萨道表面上看都是共同的,好像都有,但是菩萨的作意、菩萨的善巧方便根本不相同。以前我们在学《经庄严论》的时候也提到,以身念住为例,小乘的身念住就是观身不净——观想身体是不净的自性,大乘的身念住是观身无自性,二者之间的差别太大了。一个是单单观想自己身体不净,这叫身念住,安住在这个里面,大乘的身念住是观想身体是无自性的,是空性的、如梦如幻的。名称上完全相同,但是意义上完全不同。以这个为代表,其他的四念住、五神通等等所有的共同道全部都是不共的。通过大乘的菩提心摄受之后,所有的共同道全部变成不共道。

加持成菩提,佛陀未曾说,

此义较佛胜,正量他谁有?

“加持成菩提”,菩萨为了成就菩提而通过发愿等加持,之后善根就变成菩提的资粮。“佛陀未曾说”,通过发愿等加持而转变成善根或最终成就菩提的修法,佛陀在小乘经藏当中根本没有宣讲。为什么佛陀在小乘藏中不宣讲加持成菩提的方法呢?因为小乘非大乘道法器的缘故,根本不是真正堪能接受在三无数劫当中修持难行苦行,接受最甚深的二无我空性见和六度四摄等广大无边善法的法器。

“此义”,佛陀只是给大乘菩萨宣讲加持成菩提的方法,而不给小乘行者宣讲成佛的方法,这个意义只有佛能宣讲。“较佛胜,正量他谁有?”比佛还超胜的量士夫,除了佛之外,谁还能了知呢?谁还能宣讲呢?佛陀就是圆满的智慧者,是遍智,佛陀对于该说不该说,对谁该说,什么时候宣讲是清清楚楚的。通过这样殊胜的智慧才导致有这样一种结果,对于大乘菩萨才宣讲加持成菩提的方式,而对于小乘没有宣讲,这就是很大的一个根据。因为除了佛之外,比佛还超胜的正量士夫其他相续中是根本不具备的,因此我们要诚信佛语。

此外,菩萨为了自他获得无上菩提,甚深愿力等的加持或所依均圆满,这在小乘的法藏中佛陀并未说明,因为一切声闻暂时不能堪为此法的法器之故。

修持菩萨道的菩萨,为了自他都能获得无上菩提,通过甚深的发愿力、二资粮等等做摄受,做加持,或者他的一切所依,成佛的一切善根都圆满地修持。这一系列的修法在小乘的法藏当中佛陀并没有宣讲。虽然都是一个导师,但是根性不同,佛陀宣讲的教义也有所差别,因为一切声闻暂时不能堪为殊胜菩提道的法器的缘故。

关于此义,比如来佛更殊胜的无欺正量他者谁会有呢?谁也不具有。

关于此义,就是讲只是对菩萨宣讲成佛的方法,对于小乘不宣讲成佛的方法。对于这样的意义,佛陀是能够抉择的。比佛陀还超胜的无欺正量者实际上在他相续当中都不会具备。

所以,凡是恭敬佛陀者切切不可舍弃佛所说的大乘法藏,否则就不是如来的随行者。

通过前面很多教证和理证,乃至于现在所讲的含义,我们就可以知道,凡是对佛陀恭敬的人千万不要舍弃佛陀所宣讲的大乘法藏。如果对于大乘法藏不信任,不相信,认为不是佛讲的,这就没办法成为如来的随行者,就不是佛陀的弟子了。

《梵施王请问经》中云:“乃于此教信仰者,何者不信此圣教,非我随行我非师,圆满行道因即信。”

这是两层意思。“乃于此教信仰者”,这是略说,只是对于这个教义信仰的人,佛陀是他的本师,这个人是佛陀的随行者。而且,对大乘教义信仰的人,他能够圆满行道的因就是有信心的缘故。略说信仰者有很多功德。

“何者不信此圣教”,何者不信仰这个大乘圣教的话,“非我随行我非师”,并不是我的随行弟子,跟随佛陀的教义而行持的就叫做“随行”。对于佛陀的圣教没有信心的人就叫做非我随行。“我非师”,我是指佛陀,我也不是他的导师。“圆满行道因即信”,圆满行道的主因就是信心,如果你对于圣教没有信心,那就不是佛陀的弟子,佛陀也不是你的导师。这方面主要强调了信根的重要。

又云:“彼等无信出家已,亦谤引导之教法,彼于此教不深入,仅著法衣称比丘。”

“彼等无信出家已”,有些人对于圣教并没有信心,在没有信心的情况下出家后,如果能遇到善知识或者善根苏醒的话,也能逐渐对圣教产生信心,有很多人在最初出家的时候并没有信心,有时候是为了混口饭吃,有时候为了躲避冤家的追杀等等,出家之后善根苏醒了,通过善知识的摄受他就有信心了。如果有些人没有信心出家,出家之后也没有苏醒种姓,也没有产生信心的话,“亦谤引导之教法”,对于能够引导我们趋向于解脱的教法亦开始做诽谤。“彼于此教不深入,仅著法衣称比丘。”对于圣教无法深入,仅穿着法衣称为比丘,实际上只是名称比丘、相似比丘而已,根本不是一个真实的比丘。如果要真正成为真实的比丘,必须要信任圣教,对圣教产生信心,穿着法衣开始实行教义,就可以称之为修行者,自己可以称之为比丘。

世尊言:“大王,此等四者于此教出家是险隘。

下面讲四种法。如果具备这四种法,虽然出家但也是险隘之处。险隘之处的意思就是很容易堕落,因不注意,行持的这样的因是堕落的因。对于下面这四种法,于此教出家是险隘。

何为四者?即不敬佛陀者、诽谤妙法者、嗔恨说法者、无有精进(指不闻思修行)而接受信财者彼等四者。”

第一个就是对佛陀不恭敬,对于佛陀没有敬仰,这是很危险的。

第二个是诽谤妙法,对于佛陀所宣讲的妙法不起信仰,而且千方百计去诋毁,这就是第二种险隘处。

第三种嗔恨说法者,除了佛陀之外,对能宣讲法义的说法者开始嗔恨。如果包括佛陀的话就和第一个重复了,所以是除了佛陀之外。虽然佛陀也是说法者,但是这里的说法者应该是指佛弟子中能够宣讲正法的人。如果对这样的说法者嗔恨,就是险隘之处。

第四点,无有精进而接受信财。无有精进,此处讲得很清楚,就是没有闻思修行。如果没有闻思修,单单具备境界都是不能接受的。这在律藏中讲得很清楚,一个人出家之后,戒律很清净,能够守戒,但是守戒的基础上如果不闻思修的话,佛陀都不开许你接受信财,何况说没有戒律不闻思修,更加没有资格接受信财。所以,出家之后,第一个尽量要守持戒律,第二个,在守持戒律的基础上,要精进地闻思修行。这样就可以通过开许的方式接受信财,真正有资格接受者还是阿罗汉,主人一样的方式进行接受、享受的,还有些是佛陀开许接受的,还有就是借债的方式来享受,如果没有好好闻思修行的话,你现在接受信财就是借债,现在可以来借债享用,后面要偿还的。

从很多方面讲,出家之后如果没有精进修行的话,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借债的方式,借债之后就做牛做马或怎么样去偿还,这样一种信财也不是非常好受用的。信财、白财或者是黑财,精进修行的人才可以接受,如果无惭无愧,以为自己出家就可以随随便便接受,像这样如果自己没有闻思修功德的话,基本上都是通过借债的方式进行享受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还没有惭愧心,一而再再而三通过很多不好的方式去揽财或者去追求财物的话,后果是很危险的,这方面我们说是一种险隘。

壬二、仅以四谛及道品不能成佛:

单单修持小乘的四谛十六行相、三十七道品是无法成佛的,为什么呢?这是共同因的缘故。佛果是不共果,而这些因是共同因,通过共同因不能成就不共果,只能成就共同果——小乘的道果。要想成就不共果,必须通过修持不共因——大乘法藏所讲的无量菩萨行。所以单单通过四谛十六行相是无法成佛的。

加持四圣谛,及菩提分道,

共同声闻中,佛果以何胜?

“加持”两个字在注释中没有具体解释,甲嘈杰大师的注释中解释了“加持”二字,加持两个字如何理解呢?实际上小乘修行者能够得到道果是通过佛陀的加持而修持四圣谛和三十七菩提分这些共同因而成就的。“加持”的意思是这样来连接的,通过佛陀加持而修持四圣谛和三十七道品就可以成就共同的声闻果。佛陀加持的这些修法只是共同的,通过声闻乘的共同因,怎么可以获得超胜的佛果呢?或者说,如果单单修持这样的共同因,那么佛果有什么超胜的?佛果就没办法超胜,因为因是共同的。因是共同的,就没办法获得一个超胜的果,只有修持不共的因才能获得超胜的果。所以我们说,佛陀和阿罗汉果是不是平等的?根本不是。前面我们讲过很多公案,实际上即便获得大阿罗汉的圣者也无法了知佛陀的一分界蕴或声音的边际等。

为什么佛果超胜呢?因为修持不共因才超胜的,而声闻乘都是共同因。单单修持共同因,你再修持多少劫,都是无法成就不共果的。这是很殊胜或者很根本的一个理论,如果把这个理论掌握之后,我们就大概知道为什么单单修持声闻乘的道无法成就大乘的果。

如果有人说:在三大阿僧祇劫中只是修四圣谛与三十七道品即能获得佛果。

这样一种观点是一些傲慢声闻提出来的,以前我们在学《庄严经论》第二品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的观点:说大乘不是佛说的,成佛单单修持小乘的四圣谛、三十七道品就能够成佛。安立的根据是什么?下根者修持小乘的教义三生可以取证阿罗汉果;中根者一百劫圆满资粮可以获得独觉果;如果是上根者,堪能在三无数劫中安住轮回来积累资粮,上根者的心量比较稳固,他敢入轮回,所以他在轮回中安住三个无数劫积累资粮,所修的道是什么呢?所修道的道体还是小乘的道体,只不过他敢入轮回,在三无数劫中积累资粮之后依靠小乘的道而证佛果。这是《庄严经论》中的三种他宗中其中一种。

我们说似乎好像能够成立一样,上根利智者修持小乘道体,堪能安住三无数劫忍受痛苦,积累资粮,然后成佛。实际上这个颂词所讲的根据,这些共同的因,不管串习多长时间,只能得到共同的果。你要得到不共的果,必须修持不共的因。因不相同的缘故,再串习三个无数劫,也根本没办法得到大乘道果。

驳: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些并不是与小乘阿罗汉不共同的法、具有殊胜功德佛陀的圆满因。

“这些”是讲前面小乘道当中的四圣谛、三十七道品,这些并不是与小乘阿罗汉不共同的因,而是获得阿罗汉的共同法,也不是真正具有殊胜功德佛陀的圆满因,完全都是获得罗汉的因。

获得声闻的所依、无常苦等圣谛的一切意义以及具足念住等菩提分法的修行或与之相关的这所有道,是与声闻共同的,

获得声闻的所依,比如身体、种姓等,还有无常、苦、空、无我四圣谛等法这一切意义,以及具足念住等菩提分法——三十七菩提分,主要是在小资粮道修四念住,中资粮道修四正断,大资粮道修四如意足,加行道暖位和忍位的时候修五根,顶位和世第一法位的时候修五力,见道的时候修七菩提分,修道的时候修八圣道分,一共有三十七道品。实际上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具足念住等菩提分法的修行以及与其相关的所有五道等,实际上都是和声闻共同的。

如此一来,佛陀的不共特法的一切果又以什么因而超胜呢?

佛陀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这些不共特法的一切果单单是通过共同的因无法超胜的,所以佛陀必定有一个不共的因而超胜这些罗汉。

应该成了无有高超之处,

如果单单修持这些共同因的话,应该是成了无有高超之处。

因为共同因中不可能产生出不共之果,而且不共因中必然产生不共果,而以上这些不具备这一点。

此处分析的时候,单单共同因不可能产生一个超胜的,或者不共于阿罗汉的果,在不共因中才会产生一种超胜的或者不共的果。以上的这些法,小乘的四圣谛、三十七道品,并不具备不共这一点。

正由于一切见修行方面,大小乘有着悬殊的差别,因此果也必然有差距。

在见解和修行方面,大小乘都有很悬殊的差别,所以果也必然是有差距的。

此处只是从一个侧面讲述了大小乘的差别,如果想要广大了知的话,《大乘经庄严论》中从第一品到最后一品,全部都在讲大小乘的差别。通过学习这方面的教义之后,我们就知道二者之间的差别太大了。如果我们没有系统学习,就觉得是不是就几个地方有差别,其他地方没有差别。实际上从皈依品开始,大乘的皈依和小乘的皈依开始,大乘的种姓和小乘的种姓,大乘的发心和小乘的发心,大乘的修行和小乘的修行,大乘的真如和小乘的真如,这些方面一品一品学下去的时候,每一品、每个颂词都在讲大小乘之间的比较、不共之处,学完之后我们确实会知道,大小乘之间的差别实在是太大了,天壤之别。

这个地方只是一个部分给我们宣讲,还是必须要再再地看、再再学习《庄严经论》,对于大乘的道果会产生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心。此处讲见修行方面有悬殊的差别,果也必然有差距。

如果因无有差别,那么果也不会有差别。

如果因上面完全相同,果方面也不会有差别。

实际上差别是极其显著的,犹如太阳与萤火虫一般,水滴与大海的比喻等。

实际上大小乘之间的果有很大的差别,就像太阳光和萤火虫的光一样,一滴水和整个大海的水比较起来,差别非常大,在大小乘的果方面有这么大的差别,完全来自于因方面有显著的差别。

经中说:“世尊言:迦叶,譬如以分为百瓣之发梢之尖取酥油滴而其有限量,如是声闻,独觉有缘之无为法智慧薄弱、有缘。

一根头发分成百瓣,把一瓣的发梢尖取点酥油,所取的酥油是非常有限的。通过这个比喻就知道,声闻、独觉有缘的无为法,“有缘”,“缘”就是执著的意思,声闻缘觉的无为法是有执著的,是有所缘取的,这样一种有所缘取的无为法智慧薄弱,而且有执著。

迦叶,犹如由米堆之中蚂蚁所携带一粒米般,迦叶,声闻及独觉将有缘视为无漏之解脱果……”

很大的米堆当中蚂蚁只搬走了一粒米,实际上在无量无边的功德海当中,声闻缘觉所证悟的只是一点点而已。在《定解宝灯论》中也讲过,声闻缘觉所证悟的空性就犹如一个小芥子,虫子在里面咬了个窟窿一样,菩萨所证悟的空性就是整个太虚空一样,有这样一种差别。此处讲一大堆米当中只取了一粒米,只得到这么多功德。声闻及独觉将有缘视为无漏之解脱果,实际上声闻缘觉是有缘取、有执著的,他把这个当成最究竟的无漏解脱果了,认为这就是究竟解脱。

不仅佛陀与阿罗汉之间存在着差别,而且大乘胜解行菩萨的无缘智慧与福德力也胜伏一切声闻缘觉,功德更胜一筹。

大乘胜解行地,主要讲凡夫地的资粮道和加行道。大乘胜解行地菩萨的无缘智慧,还不是真正的登地菩萨的无缘智慧,主要是以总相的方式,在资粮道的时候主要是闻思,在加行道的时候主要是修行,加行道通过四种位来修持无缘智慧,这时候无缘智慧所抉择的法界、所抉择的空性侧面早就超过了声闻缘觉。

声闻缘觉所证悟的空性达到罗汉果的时候是证悟了粗大的五蕴空,大乘菩萨在胜解行地所抉择的或者所修持的空性是整个一切万法的空性,从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间有无是非所有戏论全部都泯灭了的正见,或者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修行。所以为什么说胜解行地的菩萨无缘智慧就能够超胜了?即是此原因。

从现证的侧面或从能否刹那入灭定讲,月称菩萨说“彼至远行慧亦胜”,远行地七地菩萨能够超胜声闻缘觉。但是真正从抉择空性的正见或者相似修持空性的种相,那么在胜解行地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在初地的时候已经现证了万法空性,那时也是完全超胜的。还有通过福德力,通过种姓力和福德力完全胜伏一切声闻缘觉,在苏醒种姓的时候,从总的种姓的角度来讲,从种姓的功德的侧面来讲,就已经胜伏了声闻缘觉。还有菩萨通过菩提心和善巧方便摄受而积累无量无边的福德资粮,福德力完全胜伏声闻缘觉,功德更胜一筹。

关于这一点在《楞伽经》中有宣说。《经庄严论》中也说:“具慧声闻众,大义广大善,无边恒不断,不了而胜伏。”

这个颂词出自《经庄严论》第三品皈依品,翻译的方式稍有不同。大乘的皈依属于殊胜的皈依,小乘的皈依不是如此殊胜的,主要是从皈依的侧面进行宣讲。(在唐波罗颇蜜多罗译的版本中是)“大体及大义,无边及无尽,由善世出世,成熟神通故。”这个颂词是什么意思呢?对照颂词来观察应该这样解释:“具慧”就是讲菩萨。具慧的菩萨所修持的大义、广大无边恒不断的善法,声闻众是不了的,他们根本没办法了知,没办法修持。具慧是怎样胜伏声闻的?就是这样胜伏的。这几个意义我们分开来观察的时候,就是具慧胜伏了声闻众,通过哪些方面胜伏呢?具慧菩萨的“大义”、“广大”、“无边”、“不断”这四个法,声闻众是不了的,声闻乘根本不了知、根本无法修持而胜伏,通过这个方面大乘菩萨在积累资粮、修持善法的时候完全可以胜伏声闻众。

下面看一下这四个法,“善”字对照四个法——大义、广大、无边、恒不断。对应的四种善根,此处没有翻译,在唐译版本中有翻译,善世、出世、成熟、神通对照。首先解释“广大”,是第一个次序,唐译中叫做“大体”,也叫做“世间善”,为什么叫“世间善”呢?因为“大体”——广大的善法,对应大乘世第一法位以下的,还没到初地。这方面的善根属于世间善根,因为还没有超过轮回,菩萨还安住于轮回当中。大体的善处于世第一法位以下,叫做世间善、广大善。为什么叫大体呢?因为菩萨的世第一法位的善法能够成为转生轮回度化众生的因缘,所以“体”很大。而声闻世第一法位的善法根本没办法成就大体。世第一法位的善根能够成熟,让菩萨能够最后转进轮回普渡众生,所以这个善法叫大体,也叫世间善。

第二个叫“大义”,对照出世间善。为什么叫出世间善呢?因为大义是从一地菩萨到七地菩萨的善根,已经获得了解脱道了,也叫出世间的善根。怎么样获得大义?“大义”就是菩提的意思,佛果的意思,一地到七地菩萨的善根能够成为菩提的善根,所以说这种善根是具有大义的。

第三个善法叫做“无边善”,主要是八、九、十三清净地的善根,名称叫做成熟善根,在八九十三清净地无分别智慧获得自在,善根再再成熟,以前是发愿,八地的时候愿全部成熟,像异熟一样。怎么对照“无边”呢?有两个意义:第一,三清净地的善根能够成就十力、四无畏等无边功德法,或者说通过三清净地的善根可以成就无边的众生,能够成熟无边众生的资粮。

“恒不断”是无尽,它所对应的是神通善根。无尽善根主要是对照佛地,为什么叫无尽呢?主要是观待小乘来讲。小乘的善根,小乘的无学,一趋入到涅槃就中断了,没办法再延续做广大事业,而大乘的善根到了无学果、佛果的时候恒不断,完全没有尽头,没有后继。这种善根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熟一切有情。

这四种大善根声闻众根本不了,根本没办法修持,所以菩萨的善根胜伏小乘的善根。《庄严经论》当中弥勒菩萨在讲皈依的时候,在讲二者之间差别的时候,也是这方面做了观察。

《醒声闻乘语》中说:“慈心大慧之大乘者宁可破戒,也并非具戒怯懦之低下声闻乘可比。

下面开始对照。“慈心大慧”就是具备慈悲心和殊胜智慧的修行者,并不是一般名相上的菩萨。这里并不是说宁可破戒,而是说看你具不具备慈心大慧这个条件,真正的慈悲心和大智慧内心中都要具务。慈心大慧的修行者即便显现上戒律失坏了,但他也绝对超过具戒怯懦的低下声闻。声闻具有清净的戒律,但是发心怯懦,不敢趋入三界,不敢承担起度化众生的重担,这叫具戒怯懦的低下声闻。即便低下声闻具备净戒,也无法与慈心大慧的菩萨破戒相比。

粪便内光芒万丈的如意宝也殊胜无比,而金子内存有的具光假宝也并非如此,

如意宝虽然落在粪便当中,价值也是殊胜无比的。黄金当中所安放的具光假宝,现在有些塑料珠珠晚上也发光的,但它根本无法和粪便当中的如意宝相比,二者之间的差别就是这样的。

信解大乘者即便有业惑垢染所遮障,功德也是依他乘而除垢的圣者所不及,

信解大乘的人即便现在还有业惑垢染,还存在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所知障一点没有被遣除,还被这样一种障碍所遮障,但是他的功德也是依他乘而除垢的圣者所不能及的。依他乘是讲小乘。前者是个凡夫,后者是个圣者,已经通过小乘道而遣除了垢染,前者的功德也不是后面的圣者所能比较的,主要是从种姓或所缘广大等相比。

太阳的无比光芒纵然为云所蔽,但无云的萤火虫又岂能具有?”

太阳的光芒虽然暂时被云彩所遮蔽,但是它的自性功德法是极其超胜的,所以即便在无云的时候,一个萤火虫飞来飞去,这个萤火虫的光怎么能和太阳光相比呢?虽然暂时来讲,太阳光还被云彩所遮蔽,比喻说大乘菩萨虽然被二障的云彩遮蔽功德无法显现,但它自性的功德是太阳的功德,它种姓和福德等还是太阳的。“无云”就是讲通过他乘而除垢,比如说阿罗汉圣者的烦恼障已经消尽了,没有障碍了,但是他的光芒就是萤火虫的光芒,没办法和太阳的光芒相比的。

佛陀在经典当中再再赞叹大乘,再再呵斥小乘的原因就是这样的。当然呵斥是有其必要性的,并不是说小乘像一般世俗一样被呵斥,和大乘比较时,佛陀要呵斥他,如果和世间乘或其他低劣乘比较起来,佛陀还是再再赞叹声闻乘,因为他毕竟有出世间道,通过这样一种修法毕竟能够解脱轮回,但对于能够堪能入大乘者来讲,佛陀就必须要赞叹大乘,因为他相续中有这样的善根,有这样的种姓,如果你再再赞叹大乘,他的种姓就会越来越苏醒。虽然他本来是大乘种姓,可以修大乘法,但这时候如果再再赞叹小乘的话,他就会弃大入小,开始修持小乘法。

佛菩萨在经论当中为什么再再褒扬大乘,就是为了让大乘种姓者相续中的种姓能够进一步地成熟,进一步能够苏醒,进一步能修持大乘资粮,所以才有这样的比较,并不是说小乘真正一无所取的意思。

之所以有这样的差距,就是由于一切资粮唯大乘独有。

这样差距的来源,就是因为这样一种积累资粮的殊胜方便只有大乘才有的,而小乘中根本不具有,所以才有了见解、修行和果或者说基道果的差别。

这以上讲了大小乘的差别之处。今天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