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49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四十九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继续宣讲《中观宝鬘论广释》。现在在讲第四品“国王行为”,宣讲对于国王或者大乘菩萨应该诚信大乘教法是佛陀所宣讲的。前面也用了很多教证和理证遣除有些人的邪分别,认为大乘非佛说的等等所有邪执通过学习前面的教理都能够予以遣除。

今天讲第三个科判:

壬三、智者理当信受大乘法藏为佛语:

住菩提行义,彼经未曾宣,

大乘中说故,智者皆当受。

安住菩提行的意义,“彼经未曾宣”,小乘的经典当中并没有宣讲。那么如何安住菩提行?如何修持菩提行的方法?只是在大乘经典当中才宣讲的缘故,所以智者通过对比了知之后应当接受大乘是佛说的语言。

如果对方说:小乘的法藏中宣说了三乘之道,为什么说大乘才齐全呢?

在小乘的法藏当中可以说三乘之道宣讲了,但只不过是略说的,对方如果不了知这个是略说,如果看到有六度的字眼,或者看到有菩萨的字眼,或者有佛陀的字眼,就认为在小乘当中三乘之道是圆备的。那么既然是圆备了,为什么此处龙树菩萨要宣讲说,只有在大乘当中这些成佛的方式才齐全?为什么这样讲呢?下面针对圆满行持菩萨道的教义,或者真正能够彻底成佛的方法,只是大乘中有宣讲,小乘当中提及了名称,提及了支分的一些修法,所以说小乘的法藏并不是圆满宣讲成佛之道的法藏,只有大乘的法藏才宣讲,所以对于大乘的法藏能够成佛的方式应该信受。

关于安住菩萨圆满行的意义,在声闻的经中除了共同的相似道以外并未宣说所有不共特法,相反,所有大乘中已经详细完整地教诫了。

那么如何安住菩萨道?如何安住菩萨圆满行的意义?在所有的声闻经典当中没有宣讲。除了共同的相似道之外,比如前面讲过一些出离心的方式,或者四定的认定,还有一些戒律、人无我等等,这方面是属于共同的相似道,除了这些共同的相似道之外,对于大乘不共圆满的意义,或者说整个菩萨行的圆满意义,这些不共的特法是根本没有宣讲的。相反,在所有大乘当中,或者是从见解的方面,或者从行为的方面,或者从因的方面,或者从果的方面,反正在大乘的法藏当中,对于这一切的意义全部都是详细完整地进行了教诫。

所以实际上大乘的果是无边的缘故,它的因也是无边的,因为因无边,所以佛陀在宣讲大乘佛法的时候,他是一直在宣讲,不间断地宣讲,所以说大乘法义是无量无边的。龙树菩萨在龙宫当中花了很长时间,连目录都没看完。所以我们就知道大乘的教义,在整个法界当中,在龙宫、在天界或者在其余的净土当中,实际上还有很多很多圆满的大乘经典还没有翻译过来,或者说我们不知道的还有很多,这说明宣讲大乘修法的经典很多,从这方面也可以知道,实际上大乘当中有很多殊胜的修法,很详细很完备的教诫只是在大乘当中有,小乘当中根本不存在。

因此,精通乘之次第的诸位智者理当认定此大乘是究竟的佛语。

如果能够精通乘的次第,或者说如果对于小乘的法藏和大乘法藏所讲的这些意义,都能够次第精通,都能够精通小乘或者大乘宣讲的次第,对这些智者来讲,最后就可以认许或认定大乘是佛语,而且是究竟的佛语。

究竟的佛语意思是说,真正佛陀在大乘教义当中才和盘托出了佛的功德法,成佛的因的修法,这只是在大乘的教义中宣讲的。所以虽然大乘小乘的教义都是佛语,但是如果要观待大乘的教义来讲,那么小乘的佛语就只有称为暂时的佛语,大乘的教义才真正称为究竟的佛语或者佛语的究竟。对于佛的境界或者能够获得境界的这些修法,只是在大乘当中圆满宣讲,所以说大乘不单单是佛语,不单单是佛说的,而且是究竟的佛语。

如此甚深之处,佛陀本身就是正量,为此,必须将量士夫的教典看作为正量,

对于很甚深很难彻的地方,比如大乘当中所讲的一切意义,可以通过佛陀本身就可以成立,佛陀本身就是正量,佛陀本身就是量士夫,这些在经典当中或者尤其在《释量论》等因明经典当中都是非常完备地成立了佛陀是究竟量士夫。佛陀是量士夫,所以佛陀所宣讲的大乘教义绝对是非常正确,不可能有丝毫错误,因此必须将量士夫所宣讲的教典本身也当作正量来予以信受。

佛经中云:“是故知性之智士,何者诚信我之语,如来智蕴作证明,佛陀亲言谓智者,我谛实语当诚信。”

“知性之智士”,就是了知本性或者了知差别的这些有智慧的人。“何者诚信我之语,如来智蕴作证明”,何者如果能够对佛的语言诚信的话,实际上如来的语言是真实不虚的,那么怎样证实它真实不虚呢?如来的智蕴就可以做证明。如来智蕴,通过观察佛陀的智慧,或者通过观察佛陀本身是否能够成量士夫等等,从这个方面予以观察的时候,就可以予以证明佛陀本身是量士夫,所以说佛陀所宣讲的语言绝对是真实不虚的。

“佛陀亲言”,佛陀在经典当中是亲口讲的。“谓智者,我谛实语当诚信”,有智慧的人你们应当知道佛陀我所宣讲的谛实语是诚信之处,绝对不可能有歪曲或者不究竟等等,因为佛陀本身就是殊胜的量,佛陀所宣讲的语言就是谛实语。在很多经典当中讲,佛陀早就断掉了妄语的因,所有说妄语的习气、妄语的因或者引发妄语的烦恼等等这一切因缘,佛陀通过修行早就断尽,断尽的缘故,所以永远不可能说妄语,佛陀所宣讲的一切都是谛实语,对佛陀的谛实语应当产生诚信。

辛四、宣说三乘之必要:

犹如声明师,令先读字母,

佛陀为所化,宣说堪忍法。

首先讲比喻。教文字、教语法的人,称之为声明师。声明师在教弟子或者教童子学习声明的时候,学习文字的时候,“令先读字母”。他所教的字实际上是有很多意义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予以诠释,但是声明师在最先教的时候,往往首先教这些童子认字母,通过字母开始学习、开始拼读,慢慢地能够了知字母的意义之后,然后教他组词、造句,最后写文章。慢慢慢慢开解这些意义,慢慢让弟子或童子通达意义,这是有次第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宣讲最极深奥的诗学或者辞藻等等。声明师教导弟子的时候都要通过这样的善巧方便,何况是佛陀呢?所以下面讲“佛陀为所化,宣说堪忍法。”

为什么要宣讲三乘?实际上主要就是所化弟子的根性有所不同,或者说对于所化弟子来讲,他的根性是次第成熟的,既然所化弟子的根性是次第成熟,所以佛陀跟随他们的根机的情况,逐渐宣说堪忍法。堪忍的意思就是说堪能接受,堪能忍受,这就叫堪忍。堪忍法是能够接受的这些法。什么是能够接受的法呢?对一般人来讲,首先宣讲断恶行善的法,然后宣讲出离心的意乐、菩提心等等,次第次第宣讲。

下面颂词是广说,此处主要是讲总的规律。佛陀为了度化三乘的众生,三种根机的众生,所以针对不同的根性而次第宣讲能够接受的法,或者说对于一个众生从刚入道到成佛,佛陀所宣讲的教法也是次第宣讲的。

宣说三乘引导所化的次第,就像声明师教儿童文字时,首先让他们从字母开始读诵,而不广泛解音释义。

为什么要宣讲三乘呢?宣说三乘引导所化次第的必要性就好像声明师教儿童读书认字一样。首先是教他们从字母开始读书,就像我们学习的时候首先教拼音aoe等,让你记住,让你了知,然后拼起来是怎么样一种方式,最后把拼音放在字上面拼,拼完之后这个字就这样读,慢慢我们就开始熟悉,熟悉之后才开始教这些字的意义、所表达的含义等等。声明师在教儿童认字的时候,首先教他们字母,教他们读诵,对这些字、词的意义并不是广泛讲解的,所以说并不广泛解音释义。

同样,佛陀对于一切所化有情,开端并不宣说难以证悟之法,而是顺应各自的智慧对境、按照接受的次第才相应说法。

同样道理,佛陀是一切智,佛陀是遍智,佛陀最能够相应所化的有情给予不同的教法。佛陀对于一切所化,或者要将众生安住在殊胜的证悟当中,最开始的时候并不直接宣讲难以证悟之法,很难以证悟的法是不给他们宣讲的,因为即便宣讲了也是无义的,他们根本没办法接受,也没办法修行证悟,而是顺应各自的智慧对境,按照他们能够接受的次第,按他们自己的智慧、接受的能力相应说法。所以,根机低、心机浅,给你宣讲浅法,如果是上根利智,宣传胜法。

所以我们看佛经或者论典当中所记载的这些事,或者佛经当中给予不同教授方法,实际上佛陀就是一个最成功的教育家。佛陀真正在教化弟子的时候,全部都是因材施教,对于各种根机给予不同的教法。所以为什么很多弟子到了佛陀那个地方,往往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够证悟,就能够开悟。还有些声闻罗汉,在公案当中,他们自己有的时候忘记入定了,或者忘记观察了,给弟子传法的时候往往没有对机传法,修了很长时间之后越修越不对劲,然后找佛陀,佛说你还没有应机传法,佛陀马上应机传法之后,当下就证悟了,这样的公案非常非常多。佛陀在传法的时候是次第说法、相应说法,对于小乘根性的众生绝对不可能宣讲大乘的教义,对于大乘根性的绝对不可能宣讲小乘的修法,佛陀在教化的时候也是这样,这是宣讲三乘的必要。

下面进一步观察或者安立到底是怎样次第相应说法的。

有前为遮止,罪业而说法,

有前为造福,有前说依二,

有前俱不依,深法疑者畏,

空悲藏授予,有修菩提者。

在这两个颂词当中,对于最低的根性到最利根的根性之间,佛陀是怎么样传法的?首先,“有前”,在有者之前,在有些根机之前就叫有前。在有前为遮止罪业,有很多人耽著于罪业,很喜欢杀生偷盗等等罪业,为了遮止他们造罪业,佛陀宣讲很多因果报应的教义,让他们遮止造罪业,让他们对罪业产生恐怖,从而彻底断除,这是“有前为遮止,罪业而说法”。

“有前为造福”,在有些根机的面前给他们宣讲下士道:如果想要摆脱恶趣的痛苦,想要获得善趣的安乐的话,必须要造福德,必须要修十善,通过修持十善法摆脱恶趣。

“有前说依二”,这个有前是对中士道的根性,一般来讲是声闻缘觉种性的人。在有些根机面前说依二,依靠能依所依或者能取所取,也就是说,涅槃是绝对所证的,轮回是绝对所断的,如果要证悟涅槃,如果要断除轮回,必须要依靠人无我空性,所以这方面叫依二,“二”字就是异体的能取所取法。因为在声闻面前有一个实有的涅槃,这是所证,有一个实有的智慧,这是能证,所以对他们面前说依二,有能取所取的法让他们去修习,让他们去依靠,针对这些根机宣讲有这样一种法,修习之后就可以获得涅槃。

“有前俱不依”,在有些根机面前俱不依。俱不依可以分两层来解释,第一层,俱不依就是讲前面的能取所取。对于大乘的唯识根性,所谓能取所取这二者都不依靠,异体的能取所取是没有的,所以在唯识根性者能够接受二取空——能取所取空,这是遍计法空。遍计法空了解之后,实际上依他起上面的二取空,依他起的心识本身存在的,它作为轮回和涅槃法的所依,然后依他起上面的能取所取,就像小乘认为的有一个实有的外境,然后有一个实有的能境,这样一种别别的二取法在唯识当中俱不依,是完全遣除的。这是按照唯识来解释俱不依的意思;第二层,俱不依也可以进一步解释成中观宗的根性,中观宗的根性也是俱不依,更彻底地没有能取所取,或者对于能取所取和能依的唯识、依他起的本身都没有,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俱不依——不依一切而住,这是抉择大空性的中观宗的根性。

对于最利根的人,是怎么给他们宣讲的呢?“深法疑者畏,空悲藏授予,有修菩提者。”这是一个意义。按照下面的解释来讲是这样的:有些人是深法疑者,有些根性是对于甚深的空性法生怀疑的人。“畏”是对于实相生畏惧的,在有些根性面前生怀疑、生畏惧的对境就是空悲藏,对于这些人,生怀疑或者生畏惧的空悲藏——大悲空性藏,他们不能够接受或不能够修习。对于深法疑者畏,他们所畏惧的或所怀疑的对境空悲藏授予谁呢?授予有修菩提者,授予那些能够堪修大菩提的最利根者。这是讲大悲空性双运的修法。最圆满菩萨道的修法大悲空性藏,要授给有修菩提者,授予给那些能够修持菩提的利根者。这是按照根性次第次第宣讲的方式。

说法的顺序是这样的:在造杀生等罪业的有些所化众生面前,为了遮止他们造罪而如经中讲述能乐等公案之类的法门,

这里主要是讲有前为遮止罪业而说法。有些人在没遇到佛陀之间,在没遇到佛法之前,喜欢造杀生、偷盗、邪淫等等这一系列罪业,在这些众生面前,最初就要让他们遮止罪业。因为即便要造福的话,也必须要在遮止罪业的基础上,才能够修持清静的福德。否则,一方面在造罪,一方面要修福德的话,那么这样的福德就变成不清净的福德,因为在不清净的相续当中所造下的福德,在以后即便受报的时候,也是苦乐夹杂而受的。所以,即便要修持善法,要修持十善,它的所依也必须是一个比较清净的相续,这种比较清静的相续来自于断除杀生等罪业。

这一点为什么放在第一个讲呢?有的时候我们说止恶修善是放在一起讲的,但如果真正按照次第分的话,首先要遮止罪业,在遮止罪业的前提下才可以修福报。就好像戒定慧,首先把戒放在前面,定慧放在后面,从这个方面也可以了知。还有我们在趋入佛门的时候要受五戒、受十戒等等,这方面是通过受戒的方式能够遮止罪业,让你不要去造罪,比如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等。为什么要这样呢?实际如果你杀生偷盗,在这个相续当中就难以学法,难以趋入佛门,难以成为真正的法器,不是直接的调化,所以必须要受一分戒律以上,在受了一分戒以上之后,遮止了罪业,才堪能趋入佛门。所以在宣讲后面的法之前,首先要遮止罪业。

为了让这些喜欢造罪业的人能够遮止造罪,佛陀在经典当中讲述了能乐等公案。能乐的公案在《亲友书》书当中有提及。能乐是佛时代的一个人,这个人贪心很大,嗔心也很大,是贪心和嗔心都非常旺盛的一个人。有一次他想要出去和别人的妻子做邪淫的时候,因为母亲阻止他,他就把母亲杀掉了。所以我们就知道他的贪心和嗔心都很大,能够敢杀母亲的人肯定嗔恨心是非常大的,而且是为了邪淫可以杀母亲,说明他的贪欲心也是非常大的,贪心和嗔心都很大。后来他遇到了佛陀,佛陀给他宣讲了忏罪的方法,他在佛陀面前皈依等等,最后能乐这个人在死了之后转生到了三十三天。还有很多很多例子,贪心旺盛的难陀,嗔心旺盛的指鬘,愚痴心旺盛的小路尊者,还有贪心和嗔心都旺盛的能乐,这些实际上都是能够调化的。为了遮止他们造罪,宣讲了很多公案,宣讲了前因后果,比如在《贤愚经》当中开始宣讲一些当时的事情,之后总是有弟子在佛面前请问,这个人以前造了什么善业或者造了什么恶业能够感受如今的果报,佛陀就广宣以前造罪的因缘或者造福的因缘,这样弟子们对于造罪产生一个大畏惧,然后就堪能进入佛门,堪能成为调化的众生。这是第一类。

在有些小士意乐的有些所化众生前,为了他们培植福报而如《华严经》等经中所说宣说十善等法。

有些是小士意乐,小士意乐也有很多种,比如有些是究竟的小士,有些是共小士、共下士等等。有些人只能发起唯下士或唯小士意乐,只是追求后世的善趣,为了这些人也能够逐渐调化的缘故,佛陀也给他们宣讲一些培植福报、培植十善等法。有些是共下士,首先让他们修持十善,最后引导他们发起出离心,从这方面宣讲十善等法。

在具有中士道之意乐的声闻种姓有些所化众生面前,宣说轮回为所断、涅槃为所取,依于所取能取各为异体的二者及人无我等。

这是讲“有者说依二”。有者是具有中士道意乐的,以前发过愿,以前或者在佛面前供养发愿的,或者有些是在独觉面前供养发愿的,有些是在声闻罗汉面前供养发愿的,发愿依靠供养或者修行的善根,暂时遣除疾病或者贫穷,生生世世感到快乐,最后值遇彼佛,比声闻还要圆满的佛陀,能够发起出离心而修道,得到阿罗汉果。以前发过这个愿的缘故,当佛陀出世的时候,他的因缘善根已经成熟,就能够发起出离心。这种能够发起出离心主要还是有一种善因缘,对于这样的声闻种姓所化面前,佛陀就广宣轮回的痛苦和涅槃的安乐,所以他们就执轮回为所断,执涅槃为所取,依靠所取能取为异体——能取所取的智慧和所取的涅槃等等,是各为异体的二者及人我空性,通过这个方面进行修持而获得解脱。

在大乘唯识有些所化者面前,宣说二取异体而空的唯识,诸法无我。

这是讲有前俱不依。有前俱不依有两个:一个是唯识,一个是中观。大乘所化是通过修行的方式,有些通过唯识而趋入,有些通过中观而趋入,两种都有。对于有些唯识的根性,佛陀宣讲二取异体而空。能取所取没有异体,这叫做二取异体而空。现在我们所抉择的这些境,不管是色法的境或是什么境,实际上都是心的自性,都是唯识的自性,如果能够了知没有二取他体的存在,这叫做二取异体而空的唯识,也就是说,能取所取二者别别他体的法是不存在的,是空性的,但是依他起的心识——唯识是存在的。在有实法的唯识基础上二取才能够存在,才能够成为二取空,所以从这个角度抉择诸法无我。

唯识宗很多论师在解释诸法无我、一切万法空性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二取空的方式来抉择的,都是按照遍计空的方式来抉择的。《金刚经》中所宣讲的空性按照唯识的观点全部都可以解释得通的。但是这在解释中观般若意趣的时候,还不是个究竟的解释方法。针对一些众生来讲这种解释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按照究竟的意趣来讲,它还不是究竟了义的抉择。这是从唯识的方面讲。

在位于其上的中观种姓者面前宣说二取与唯识皆不依。

这还是从有者俱不依这个方面来观察的。“其”指唯识。在唯识之上的中观种姓的人可以接受万法空性,一切万法都是无自性的,所以不但二取不存在,连唯识的本体也是不依的,唯识的自性也是不存在的。

印度注释中说,“俱不依”只是安立为大乘而没有辨别差别,(这并不妥当,)而应该按照颂词解释。

有些印度论师的注释中在解释俱不依时,只是按照总的大乘解释说,有者俱不依主要是大乘种姓面前堪能接受俱不依的观点,没有分别解释。此处讲义的作者喇拉曲智仁波切说应该按照颂词来分别解释。

关于此等意义,通过净化宝珠、以食物养育儿童的比喻等加以说明,有关详细内容当从诸经典中得知。

所谓的此等意义是渐次净化相续。对于此等意义是可以通过净化宝珠的过程,或通过以食物养育儿童的比喻来进行说明。什么是净化宝珠的过程?有些从深山当中挖出来的宝贝、如意宝等等,它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净化,通过好几道工序的净化,才可能显出它自己的本性。最初的时候是通过打磨的方式,如果有现代工具,可能会用砂轮等工具拼命地打磨,把粗大的石头打磨掉,后面用比较粗糙的布再开始磨,最后用比较细的布磨,用灰水等洗,最后宝珠的光明莹彻的自性才能够慢慢显露出来。把这些垢染消净之后,它的功用、它的价值才可以显露,所以说净化宝珠是次第净化的,次第次第通过很多工序才能够净化掉,这叫做净化宝珠的过程。

对于所化众生的相续来讲也是这样的。比如现在我们学法的次第就相当于这样一种净化宝珠的比喻,刚开始入道的时候我们相续当中有很多非常粗大的烦恼,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学法的时候或者入道的时候就会经过很多道的工序,有时候看一些因果报应的书,有时候看一些高僧大德的传记,慢慢地对罪业产生畏惧,对善法产生意乐。后面通过上师的引导,慢慢逐渐又开始认知到世间八法的重大的过患,然后遣除世间八法的执著,生起舍弃今世的厌离心,接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思维轮回、众生的痛苦而发起大悲利他的心,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再修持行菩提心,然后再修持空性、大悲空性藏,再修持密法等等。实际上我们的相续,从学法到现在基本上就是通过这个过程过来的。只有很少数一部分人,在一入道之后马上就接受了义的教法修持相应的,这是很少很少的。很多众生来讲,对我们来讲,很多都是逐渐成熟,我们的相续都在逐渐成熟。有的时候我们学法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听闻有多大意义,实际上我自己是这样想的,只要我们回头看一看我们刚开始的状态、我们刚开始的见解,再看看这几年学了之后的状态,再比较一下,我们就知道学法的意义到底有多大了。实际上以前我们根本不通达的意义,根本不知道怎么做的意义,现在都能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相续比刚刚学的时候已经成熟得多了。这方面就是渐次净化的。

还有通过食物养育儿童也是这样的。刚刚生下的儿童能不能吃这些硬饭呢?或者啃这些骨头?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喝一些奶,吃一些液体的食物,慢慢吃一点液体的、很软的东西,等他年龄稍微增长的时候,给他喂一些比较干的东西,才能够逐渐逐渐消化,体力再逐渐逐渐增长的,所以养育儿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他的食物的次第也有一定严格的界限。现在我们相当于是从婴儿逐渐长大成成人,我们在学佛法的时候,我们相续成熟的时候,能够消化的食物是什么?能够消化的食物,实际最初的时候是比较浅显的教义,慢慢慢慢学了之后,我们现在能够对空性的教义都能够消化,暂且不提修证,空性的教义我们都能消化掉,我们都能接受,然后非常高超的密乘的见修、行为我们能够消化,这都是次第次第来的。也许是今生当中次第来的,也许是经过了好几生,我们现在才堪能接受这些非常甚深的见行、非常广大的见行。所以说我们在佛法当中修行,有的时候不能太着急了,太着急的时候我们没办法次第次第地成熟,反而欲速则不达,或者反而因为急躁的缘故而进入歧途。必须要逐渐成熟相续才是最完美的。有关详细内容在很多诸大经典论典当中都有宣讲,可以去参阅。

令耽著串习有实法而不能接受甚深实相的疑惑重重者

这是讲颂词中的生法疑者。生法疑者就是这样的,有些人耽著串习有实法,不能接受甚深实相,疑惑重重。

或具有所缘者生起畏惧的

这是畏。“生法疑者畏”有两个意义:有些是对生法怀疑,有些是对生法畏惧。

无缘空性大悲双运藏,

空性大悲双运藏这个法,这个最殊胜的所缘,实际是前面所讲的产生怀疑和畏惧的两种人所怀疑和所畏惧的对象。那么一般人怀疑和畏惧的无缘空性大悲双运藏这个法,只能够传授给一些利根的人。

传授给修无上大菩提的有些最利根的行人。

只有最利根的行人才堪能接受大悲双运藏双运的修法,也不偏堕于见,也不偏堕于行,见和行都能够圆满接受。这是只有最利根的人才能够接受到的。

有些人偏堕于广大行方面,对于道次第、五道十地的安立、布施持戒等等广大行门有很大欢喜,但是对于空性中观见有时候就有排斥。这样的情况我见也见得很多,听也听说很多,现在也见过一些。还有一些偏堕于空性,对于中观空性非常喜欢,但是对于持戒、布施、福德资粮或者有缘的善根方面就没有兴趣,有的时候不但没有兴趣,还做诋毁,劝别人也不要修持这些,这是偏堕于空方面。实际上,偏堕于行或偏堕于空,都不是最上根利器。

能够接受空性还不是上根利器吗?能够接受空性,只能说你对空性的教义有所修习或有所了知,但单单从这一点没办法安立成最上根利器,为什么呢?因为毕竟有偏堕。如果偏堕于空当中,那么废弃了持戒等行为,这样修下去是没办法获得圣果的。所以单单能够信解最甚深心性方面的法门或空性法门,还不是上根利器。

真正的上根利器是和此处所讲的一样,对大悲空性藏、对双运的修法堪能接受,既能够接受甚深的空性,也能够接受广大的行为,也就是说,见和行二者无二无别,完全不偏堕,能够这样接受、修持,才是最利根的,因为这是最圆满的修持,是最正确的修法,如果你接受这个最正确的修法去修持的话,那么在很快的时间当中就可以获得圣地,就可以成佛,所以为什么说这样根性的人算是最上根的人呢,就是从这个角度可以安立的。

如果随时随地没有按这样的说法次第来做,就会导致有些人造谤法的罪业。

如果随时随地当中没有按照次第来做,有些人就会造下谤法的罪业。这样的次第主要是按照所化众生成熟的次第,这里的次第并不是一定的,但是关键一点就是,你的所化到底是什么样一种根性,你就要按照其根性来说法,如果没有这样做的话,就会导致有些人造下谤法的罪业。

《宝积经》中云:“未尽成熟众生前,信赖而宣说,乃菩萨之错;未堪为法器众生前,宣说广大佛法,乃菩萨之错;于信解广大法门众生前,宣说小乘,乃菩萨之错。”

对于那些没有完全成熟的众生,如果信赖他,认为他已经完全成熟了而宣讲这些甚深广大的法门,这是菩萨的一种错处;给不是法器的众生宣讲广大的佛法,这是菩萨的一种错处;能够信任广大法门,本身是大乘种姓,但对他唯一宣讲小乘,使得他迟缓登地、智慧退转或智慧逐渐变得迟钝,这是菩萨的错,因为他的根性很利,堪能接受大空性或者广大的菩萨智慧,但你只是给他宣传小乘,对他来讲学习小乘让他的智慧越来越钝了,对他登地度化众生来讲,就是一个大的延误。所以这些方面都必须要仔细观察。

当然我们看经典当中,佛陀讲法的时候,有些人开始口吐鲜血而死亡,是不是佛陀对于所化的根器都没观察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有的时候是一些大菩萨在示现,有的时候是有些人独特的业所引发的,佛陀的智慧是彻底圆满的,没有不知道法器而说的,但有些人没有办法度化,或者只有这样的因缘度化,这样观察完之后佛陀给他宣讲的。

一般来讲,圣者菩萨也会仔细观察的,就怕是一般的人在传法的时候没有仔细地分别,没有仔细地观察,乃至于对于非法器面前传法,这是可能出现的。

以前我们学过,在讲菩萨戒的时候,如果我通过观察之后,认为他能够接受,我给他宣讲了,但实际上我没有观察究竟,或者实际上我没有彻底地观察清楚,而导致他生邪见,这是不是菩萨的过失?这不是菩萨的过失。因为菩萨已经观察过了,菩萨认为他堪能接受,观察完之后这样宣讲,他也不犯菩萨戒。对于犯不犯菩萨戒方面是这样安立的。一点都不观察,然后随随便便去讲,这样还是有过失的。

耽著未以大悲心摄持的独立空性与实执唯一的悲心这两者都不是殊胜的解脱道,关于这一点,有极多经续注疏的教证。

有的时候是耽著没有通过悲心摄受的独立空性,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他对于空性非常有信心,他喜欢修空性,但是不喜欢修大悲心,不喜欢修世俗的资粮,这叫做耽著没有大悲心摄持的独立空性,这不是解脱道;还有实执唯一的悲心,对于修悲心非常有兴趣,但修悲心的时候认为有实实在在很可怜的众生,能修所修这些都是实有的,这叫做实执唯一的悲心,没有以空性来摄受。这两者都不是殊胜的解脱道。关于这一点在经续注疏中有很多教证都可以成立的。

理自在(法称论师)也亲言:“慈等愚无违,故非尽除过。”

“慈等愚无违”的意思是,修持慈悲等和我执、愚痴心没有直接矛盾,如果单单修持慈悲心,不修持无我空性见,就没办法完全断除过失,也就是说,没有办法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如果唯一修慈心,那么慈心和愚痴的我执可以并行不悖,虽然慈悲心修得很好,但是慈悲心很增胜的时候我执也可以存在,而断除轮回的根是什么?就是我执。所以说单单修慈悲而不修无我空性的话,没办法尽断过。这方面讲得很清楚。

据经中记载:从前,有一位婆罗门的妻子名叫善施花,她梦到头上长出三把宝剑,一把落到地上,一把光泽渐退而变得下劣,最后一把宝剑则大放光芒、驻留空中。

这是一个梦兆,后面观察梦兆是怎么样实现的。

依照梦兆,这位女子生了三个儿子。其中第一个儿子唯一修空性结果以断见所感堕入恶趣;

一把剑落到地上,像堕入恶趣的。她生的三个儿子当中第一个儿子是唯一修持空性的,因为唯一修空性,没有修世俗、没有大悲心摄受的缘故,最后产生了断灭见,认为没有因果,一切因果皆不存在。前面我们在学的时候也是讲有一个错处——有些人诚信空性,但是他所诚信的空性是什么呢?他认为的空性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就叫做空性,因果也不存在,一切的业果都不存在,这叫空性,那么如果这样修下去,肯定会引发断见,以断见所感而堕入恶趣。

第二个儿子耽著唯一的悲心而成为承许常见者的本尊;

第二把宝剑,光泽渐退而变得下劣。第二个儿子唯一修持悲心,但是没有修持空性见。修持悲心的功德也很大,但因为修持悲心而没有修持空性的缘故,导致没有从轮回当中解脱,而变成持常见者派的本尊。有些外道持常见者的本尊就是这样的,他通过修悲心可以感得很大的福德、威望等等,像一些梵天、帝释等等变成一些常见者的本尊。他们也有一定的悲心,也有一定的能力,就是通过修持悲心而得到的,所以他们没有堕恶趣,变成了天神,变成了本尊,但是所变成的本尊也只是轮回当中一个暂时的果位而已,没办法获得超胜解脱。

第三个儿子则修行空性大悲无二无别而获得大菩提果。

第三把宝剑,放大光芒,驻留空中。第三个儿子修持空性大悲藏,对空性和大悲无二无别进行修持,最后导致获得大菩提果。

经中所记载的这个公案的意义就是说,你如果唯一修空性的话,修得好的话,有时候会获得声闻果位,会获得罗汉果,这是比较好的一种。如果唯一修悲心,不管怎么样,如果你唯一修悲心,得的果肯定是轮回的果,没办法超越轮回。如果能够空性大悲无二无别进行修持的话,这就是一个正道,通过正道和正因修持就可以获得一个殊胜的果位,暂时获得菩萨果,究竟获得大菩提果。所以现在我们通过学习教义,看这样的公案,就知道对于大悲和空性应该怎么样理解:首先理解的时候应该双运,不应该偏堕,了知之后修持的时候也必须要双运而修,这才是菩萨的正道。

庚二、摄义:

如是诸智者,切莫嗔大乘,

能成圆菩提,故当尤诚信。

如是一切智者,通过前面的观点抉择完之后,切莫嗔大乘,因为大乘能够圆成菩提之道,所以对大乘尤其应当产生诚信。在《经庄严论》当中讲六度的时候,教诫菩萨精进是什么地方精进呢?尤其对大乘要精进,对其他的教法要精进,但是对大乘教义尤其要产生信心,尤其要精进,这方面也是对超胜功德的地方做了观察的。因为它的功德利益太大了,所以我们对于大乘法要如果能产生一念的信心,就会获得很大的功德。如果对大乘的法要进行抉择而产生定解,乃至于进一步实修,它的功德就更大。那么变成什么功德呢?能成圆菩提。其它的世间功德就不提了,实际上对大乘修法能正确认识而修行的话,乃至于能够让我们成佛,何况是其他轮回或者世间当中的安乐就更不用提,所以,对于大乘的教义尤其应该诚信。

通达上面详细阐述所诠内容与能诠词句的智者,切切不可满怀憎恨而嗔恚大乘,因为能成就圆满菩提,故而应当比小乘法藏更加信心十足。

对于上面宣讲的能诠词句和所诠的内容,知道之后千万不要嗔恨大乘的法义,因为大乘法义能够使众生成就圆满菩提果位的缘故,它是延续一切众生法身慧命的唯一因。在《中观庄严论》和《中观庄严论注释》中全知麦彭仁波切也讲过,如果你杀生的话,这些众生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你不杀他自己也要死去的,所以说罪业虽然有时候大,但是也不是很大的,因为所杀的数量有限。如果对于大乘、对于大悲空性藏诽谤的话,因为大悲空性藏是能够让一切众生成佛的法门,诽谤它的过失是无量无边的,完全不是杀生等过失能比拟的,所以对这样的大乘法门千万不要起嗔心。

故而应当比小乘法藏更加信心十足,小乘法藏是佛陀亲口宣讲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认为小乘法藏是不了义的,小乘法藏是暂时的,我们可以轻舍,我们可以不礼拜,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我们在皈依法的时候,这个法是不是只是指大乘法?是不是指密乘法?并不是这样的。所有的法,佛陀所宣讲的法我们都要皈依,小乘法藏是佛语的缘故,所以对于小乘法藏我们应该生信心,但是在生信心的时候对于大乘法藏应该更加信心十足。

经中讲说了如马、如象、如日如月、如声闻之神变、如佛之神变而行之五种菩萨。

五种菩萨,马和象前二者算为一个,后面四个单独算,总共加起来五种菩萨。下面还会讲。

犹如依靠其中前两者可以远行,却会被风等席卷返回一样,这两种补特伽罗虽然发了殊胜菩提心,但信解声闻乘并且阅读其论典,而且令他人也如是奉行,借助与声闻乘混合等行善之风使得智慧迟钝,以致于退失道心,这是两种不定菩萨。

这两种不定菩萨算为一种。虽然最初也发了菩提心,但是依靠往世的习气,或有的时候是依靠外面知识的引导,也就是外在善知识的引导,开始对声闻乘产生兴趣,开始阅读声闻乘的论典,自己阅读论典之后令他人也如是奉行。

这里阅读论典,是不是说我们现在不能阅读《俱舍论》等论典?不是这样的。阅读论典的意思是说,把声闻乘的法藏执为究竟,然后开始研习,不但自己研习修持,而且令他人也如是奉行,是这样的含义。所以有的时候在大乘菩萨戒的戒律中说,乃至于有时候在小乘的寺院不能住七天以上。这方面有讲的。

以前阿底峡尊者示现的时候,他有善巧方便,他在一个小乘寺院听法的时候,住七天之后换个地方再回来。有这样的戒律。当然阿底峡尊者并不害怕其它的,他主要是因为大乘中佛陀这样制定戒律的缘故,为了守护清净的菩萨戒这样示现的。那么对于一般初学者为什么这样制定呢?因为一般的初学菩萨,相续当中的菩提心、大乘的见解还不稳固,所以在声闻乘的寺院当中如果待得时间过长,很有可能就沾上这些自私自利的作意,或者对小乘法藏开始产生信解,导致对大乘的意义退失信心的可能性是有的。所以有这样可能性的缘故,有些地方遮止说在声闻乘的寺院当中不能超过七天。

此处说通过内因外缘,或者以前的习气,或者外面的善知识引导等等,开始对声闻乘感兴趣、阅读论典,并令别人也开始奉行。因为他借助声闻乘混合行善的风,使得智慧迟钝。马和象虽然可以远行,但如果遇到狂风等能够使它返回原地,意思是说,最初的菩萨虽然发了菩提心,但是依靠和声闻乘混合行善的这种风使他退转,使他的智慧变得迟钝。虽然说小乘是佛语,修持的话可以超越三界,但是为什么说通过和小乘混合行善的风使智慧变得迟钝呢?因为对于利益众生的智慧,或者对于一切万法自性空的智慧,或者成佛的智慧等等,这些通过趋入小乘之后都没办法得到,所以叫做使得智慧迟钝的意思。

以前陈那菩萨在示现上面,刚刚准备要舍弃大乘的时候,他把白土往天上扔的时候,他说:白土落下我就趋入涅槃。当时的因缘大家也知道,是他和外道辩论时,外道辩不过他,然后吐火把他的衣服烧掉了,他说这些众生太难度化了,还不如自己趋涅槃、趋小乘,他就把写论典的白土往天上一扔,扔的时候准备什么时候掉下来什么时候他就趋入涅槃,一直不掉下来,抬头一看的时候,文殊菩萨把他的这个白土接住了,所以白土一直没掉下来。文殊菩萨说:我的儿子呀,你如果这样发起小乘心是会产生劣慧的。直接跟他讲会产生劣慧,小乘的智慧和大乘的智慧比较起来就是劣慧。所以此处也是讲,如果你和声闻乘混合行善,以后就会使自己的智慧变得迟钝,以致于退失道心。这是两种不定菩萨。

现在我们在讲的时候并不是在诋毁小乘,绝对不敢这样诋毁,讲的意义是,有退失菩萨的情况,退失大乘。在菩萨修道的时候,有些天魔也会显现佛的形象,或者显现其他的方法给菩萨宣讲,让他生起强烈的厌世心,让他趋涅槃,鼓励他证悟阿罗汉果,这就是菩萨的一种魔障。菩萨如果不退失小乘的话,完全可以获得大乘的道果,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如果说一进入小乘取得了阿罗汉果,好像看起来马上从轮回中解脱了,但是因为他趋入小乘的缘故,就会导致无量无边的众生没有办法度化,这就是魔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为什么针对大乘来讲标准更高?哪怕你去取一个阿罗汉果,这都是一个魔障,都必须要予以遣除。这方面我们观察的时候确实这样。

所以,如果现在已经发了菩提心之后,主要学习的经论必定是大乘的经论。对于大乘教义产生了不退信解的时候,如果为了度化小乘众生而去研习小乘的论典,这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或者说我现在研究小乘论典是为了进一步发起菩提心,就好像前段时间我们学中士道一样,实际上学共中士就是这样,你要发出离心,但是你的出离心不能执为究竟,应把它作为一个道,把它做为一个阶梯,但是这样必须要有大乘善知识在旁边指引你:你现在要生起厌离心,但是你不能执厌离心为究竟,如果你把出离心执为究竟很可能会退失大乘,很有可能趋入小乘。

所以学习佛法的时候,长时间依靠依止善知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有的时候我们在学到中间的时候,如果大乘善知识不在旁边加持你,不在旁边提醒你,这时候就有可能其他的魔化现成一个小乘善知识让你趋入小乘,或者通过自己的习气改变,出离心发得很强的时候没有办法转变,自己的力量转变不过来了,没有办法转变成大乘菩提心的角度,这时就很有可能转变到小乘当中去。所以,此处讲到阅读小乘论典等等,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过失而宣讲,从前面比较的方式就可以知道了。

后三种与小乘不相混杂,并且唯一独修大乘,由此使菩提心与智慧日益增上,不退道心,但是由智慧与精进的大小程度不同所致,与前者相比,后者得果更为迅速。

后面三者是和小乘不相混杂的,前面象和马虽然可以远行,但是可以被风吹转。日月和声闻的神变这三种能够远行,但是不可能被风等违缘所终止。日月在空中运行的时候,再大的风可不可以把日月吹倒转去?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日月在天空运行的时候,根本没有丝毫阻碍,所以从这方面观察的时候,菩萨发了心之后是不会退转的。声闻的神变也是这样的,声闻神变是出世间的神变,出世间的神变不可能被其它的风等违缘所阻止没办法示现,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后三种,也就是中间三种,是和小乘不混杂的,他们唯一独修大乘,发了菩提心之后不会退转,菩提心和智慧日益增上,不退失大乘道心。但是他们之间是有差别的——智慧和经验的大小程度不同,和前者相比,后者更迅速。这是讲第二、第三、第四种菩萨。

方便智慧圆满的菩萨犹如善逝的神变一般而行,也就是说,有比获得声缘果位更提前得佛果的情况。

第五种菩萨是犹如善逝的神变。声闻的神变虽然不可思议,但是毕竟有勤作,声闻神变必定是有限量的、有限度的,可以说力量有限。有时候我们说声闻入定观察的时候,八万大劫之内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八万大劫以外就看不到了,必须要去问佛,八万大劫之前怎么样,这时由佛来抉择。华杰施主就是这样的,几个大罗汉一一观察他没有得度的因缘。佛观察的时候说:他们只能观察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之外就观察不到了,我能观察到,在八万大劫之前怎么样种善根,所以有出家的因缘,有得道的因缘。所以,佛陀的善逝程度,他的神变是根本任运的,没有丝毫阻碍,比小乘的神变还要广大无边。

所以说最后一种菩萨——修道、方便智慧圆满的菩萨,就像善逝神变一样任运自成。具备这样一种方便和智慧的缘故,他们得果的情况有的时候甚至比获得声缘果位还提前。要获得声缘的果位,有时候需要三生或者百劫等才可以圆满资粮,但是最后一种菩萨——方便智慧善巧圆满的菩萨,他们得果的速度有的时候比声缘得果的速度还要提前。

三生有的时候是讲:第一生是苏醒种姓,第二生是积累资粮,第三生是成就,所以三生中间不一定是连接的三生,有的时候是几个大劫之前开始种善根,中间开始入道积累资粮,然后开始成就的,所以所谓的三生有的时候不一定是无间的三世,反正从这方面算起来三生的时候,有的时候还是比较长的。

但是从另外角度来讲,因为他是方便智慧圆满的菩萨,是最利根的菩萨,所以他要成佛的话,速度应该非常快。他的善巧方便非常圆满,所以得果的速度就可以比声闻缘觉得果的速度还要提前,这是他本身的根性决定的。前面讲方便智慧圆满的菩萨犹如善逝的神变一般而行,因此,我们也不要想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的事情是绝对可能出现的。

所以,不应该认识到声闻法藏位居于下而嗔恨,更不可认为胜过大乘而恭敬有加。

“所以”实际是和前面的意义对照下的所以。前面很多意义观察完之后,我们就开始分析,我们不要认为声闻法藏位于大乘之下,然后对声闻法藏开始产生排斥、小视或者嗔恨的意乐,这是不行的,这样产生的意乐也是一种谤法,还是诽谤正法。虽然你是大乘行者,但是佛陀也没有说大乘行者可以诽谤小乘圣法。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声闻法藏位居其下而嗔恨,它虽然位居其下,但它也是成佛的方便。在《广论》当中抉择,它是成佛的方便,虽不是直接成佛的方便,但它是间接成佛的方便。声闻乘人修行小乘的法义之后,得到罗汉果,以罗汉果作为基础,再开始修持大乘法就可以成佛,所以从整个次第来看,小乘的法还是成佛的方法,但只不过通过直接修小乘法不能成佛,但是它是成佛的一种原因,它是成佛的一种暂时或者间接的因,所以我们也不能够诽谤。

虽然不能诽谤,但也不能认为小乘的法胜过大乘而对小乘的法恭敬有加。恭敬有加是什么意思呢?也不是说不能够对小乘法恭敬,而是说不要认为它胜过大乘而恭敬,这种恭敬有加是不能生起来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认为小乘的法比大乘的法还要超胜,所以对小乘的法比对大乘的法还要恭敬,这句话的意思要这样正确理解。否则,我们就认为是不是不应该对小乘的法恭敬了?绝对不是这样理解的。

当然,为了摄受所有声闻种姓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阅览小乘法藏等不包括在内。

为了摄受三乘众生,菩萨要学习一切教法,要通达五明,所以菩萨要摄受声闻乘种姓的缘故阅读小乘法藏,对小乘法藏的修道方法、修道次第要了然于胸,是不包括在这里面的。

倍信大乘者,依彼所说行,

证无上菩提,兼得一切乐。

对于大乘倍加信任或倍加起信心的众生,“依彼所说行”,如果依靠大乘所说而行持,可以证得无上菩提,“兼得一切乐”,在取证无上菩提的过程当中,虽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轮回当中快乐的想法,也没有这样做的加行,但是在取证无上菩提的过程当中,同时就可以获得一切增上生的快乐。前面也讲过这个意义,“兼得一切乐”就这样理解。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对深广法门有缘分、希求无边智慧的学人们,对大乘经典信心百倍并实地修行其中所说法义,将获得无上菩提。

通过前面的根据,我们如果能够对深广法门有缘分遇到、有缘分希求,或者有缘分修习这样的智慧,那么对大乘经典信心百倍并修行其中法义,最后将获得无上菩提。

同时人间天界的一切安乐在没有刻意主修的情况下如火起之烟般兼收并蓄。

在此过程当中,一切天界人间的所有快乐,菩萨在没有刻意去主修的情况下,就像火产生的时候烟同时产生一样,大乘菩萨在成佛过程当中顺便可以获得人天的安乐。下面在讲十地的时候,第一地菩萨的异熟是做转轮王,乃至于这些菩萨的异熟果都能做三十三天天王,或者兜率天天王、自在天天王等等,这方面后面都要讲。

菩萨是不是刻意去追求的呢?没有刻意追求,是在没有求的过程当中顺便获得的。当然有的时候菩萨也发愿获得这些果位,为了显现身份度化众生,并不是为了自利想要得到天王这样的位置,主要还是为了求佛果的方便。所以很多菩萨在获得圣地之后就会示现很多国王、富贵者等等,他有足够的福报随意投生。

为什么他可以随意投生我们却不能随意投生呢?因为我们的福报不够。我们自己的善根不圆满,菩萨的善根非常圆满,所以他自己想投生的时候就可以随意投生,他是投生自在的。以前学《庄严经论》的时候讲,菩萨有十种自在,其中一种就是投生自在,随便投生在哪里是任运自在的。所以说他发心是为了成佛,但是人天的果报就犹如拾地芥一样,菩萨就像捡地上的芥子一样这么容易,就把腰弯下来捡地上的芥子这是多简单的事情,菩萨要获得人天的果报易如反掌,根本不需要任何作意或者任何的费劲就可以获得。

为此,我们应当珍视爱重犹如摩尼宝般的大乘法藏,将它的意义放在修行的首位。

所以,我们对于大乘法藏要非常尊重,要犹如摩尼宝一样去尊重,把大乘意义放在修行首位,进行串习并修行。大乘意义的最初修法必定是利他心,必定是菩提心,所以我们在修大乘的法义时,必须内心要产生利他的意乐,要产生大菩提心,如果不能产生的话,不能称为大乘行者。

前文中引用的《妙臂经》的教证在此也该引用。

《妙臂经》的教证,在第三品的时候曾经讲了一段,菩萨在修佛果的时候主要是追求菩提,但是其它人天善趣增上生的安乐顺便可以获得,就好像种庄稼的时候没有想得到稻秸等等,但是可以顺便获得。那个地方引用的教证,在这里也可以引用。

丁三、摄义:

施戒安忍法,特为在家说,

大悲精藏法,应当稳固修。

对于国王行为的摄义,施戒安忍法——布施、持戒,安忍三种法,六度当中的前三度,佛陀特意为在家人而宣讲。因为在家者能够比较容易修持布施、持戒、安忍这三种法,所以特为在家说。

“大悲精藏法,应当稳固修”,国王或者在家者,如果没有很多精力、时间来修持所有的六度,那么应该将大悲和精藏法作为主要的法修持。大悲指大悲心,精藏就是讲空性。对大悲空性或者大悲精藏双运的法义应当稳固进行串习。

作者教诲道:大王,你在位期间,虽然不能全面做到发愿菩提心与付诸实行,但是财布施、男女居士的戒律、定解思维正法等安忍法这三项,在家人容易办到,因此是对在家菩萨宣讲的。

在位的时候或者是在家的人,处于在家的地位期间,对于真正菩萨的所有广大的菩萨行为——圆满的发愿菩提心,或者发了心之后去实践行菩提心等等,很难以全面做到,但是不能因为不能全面做到就彻底不修。此处佛陀也是有善巧的,特别针对在家的人提出了三个主要修道,第一是财布施,布施度当中的财布施,因为在家人毕竟是在上班或者在做生意等等,这方面钱财容易获得,所以佛陀说财布施这是主要修的;第二,男女居士的戒律,或者有的地方就是指八关斋戒,有些地方讲居士戒,这些男女居士的戒律一定要好好修持;第三,还要修安忍,定解思维正法等安忍法,这三项在家人比较容易做到,所以佛陀是对在家菩萨主要宣讲的。

当然,并不是说在家较出家更为殊胜,而是因为六度之中前三度在家人容易修成,故而教诫他们修行。

是不是说在家修行比出家修行还要殊胜呢?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六度当中前三度在家人容易修成的缘故,所以佛陀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教诫他们主要修持这三种法。

身为出家菩萨,由于财物不丰,为此以法布施为主。

出家者并不是主要去挣钱、获得广大财富,所以基本上来讲是以法布施为主。当然有些财富广大的出家菩萨,也可以做广大的财布施,也做广大的法布施。像上师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上师财富广大,所以可以做广大的财布施,上师精通教法,所以也能够做广大的法布施。但是一般的所有的弟子是不是这样的?那就看自己的因缘了,也许在座很多以后能做广大的财布施也不好说,但是肯定很多能够做法布施,做法布施的能力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有,但是做广大财布施的能力是不是很多人有,我就不敢说了,现在看不到,但是做法布施的能力我看很多道友都已经具备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主要来说,出家人是以法布施为主。

而作为在家人,只是财力布施,不能进行法布施,所以并未主要教诫。

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都要将成办二利之遍知的唯一因——与大悲密切相联的精藏法甚深空性,作为修行的核心,想方设法使之稳固不退而尽力修习。

共同要修持什么呢?不管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共同要修持的就是将成办二利之遍知的唯一因——大悲心和大悲心密切相联的精藏法甚深空性,应把这个作为修行的核心,想方设法使之稳固不退而尽力修习。在全论很多地方都讲到了大悲心的重要性,空性法的重要性,所以现在我们要修的时候,也是将大悲和空性二者作为修行的核心,想方设法地生起来,生起来之后想方设法使它不退、稳固,尽量地串习它,尽量地使它圆满。

精通以方便智慧双运而修行菩提的智者,就像有些人想看深渊而采用技巧,两个伞左右执撑而看,结果既见到深谷也未身坠其中一样,现前轮回诸法的实相后既得涅槃也不会堕入寂灭边而中断利众。

作为菩萨来讲,要精通方便和智慧双运的修行之道,如果能够精通方便和智慧双运的修行方法,就像一个人想要看深渊当中的情况,他采用一个技巧,就是用两个伞,左边抓一个,右边抓一个,把他支撑起来,自己可以悬空去看深渊,看到了深渊当中的情况,自己也没有堕下去,这就是一种善巧方便,左右两个伞就相当于方便和智慧。如果方便和智慧都具备,既见到了轮回的实相,又没有堕入二乘边,没有堕入寂灭边,可以广大利众。此处是通过比喻教导我们,智慧方便必须要同等重视,同等双运而修行。

又如云:“愚士出此语,一法得菩提,彼即空性理。”

有些愚者是这样讲的,愚者出此语,出什么语呢?他说通过修一个法就可以得菩提了。修什么呢?彼即空性理。他说只要修空性就可以获得菩提,这就很明显地信解空性,但是诋毁或者放弃方便。但实际和前面所抉择的一样,如果单单修持空性是没办法获得菩提的,修得好的、运气好的得到声闻果;如果修不好的,产生了断灭见,就像前面所讲会堕入恶趣,没办法获得菩提,连善趣人身都不能获得。

以方便遣除损减之边,以智慧遣除增益之边(请道友观察:此处堪布读的是:要遣除以方便损减之边,予以智慧增益之边),依靠方便智慧这两者也就会获得解脱。

什么叫遣除以方便损减之边?实际上要换个理解方式,就是要遣除损减方便之边。损减方便之边的意思是说,对于方便予以损减,认为布施持戒等不重要,不需要修持,这就叫做方便损减之边或损减方便之边。智慧增益,对于空性予以增益,单单修空性,单单修智慧,不需要修持福报,不需要修持福德,这是增益智慧之边或者智慧增益之边。通过这样修持的话,没办法获得圆满的解脱,所以必须要依靠方便智慧双运修持才会获得解脱。

这个问题不广讲,因为这几天上师在讲《广论》的时候就是在讲这个,宗大师在《广论》中,此处也是广大的抉择,对于有些人认为只要修空性,根本不需要布施持戒,或者根本不需要连善分别念都要完全遣除,这方面予以广破。上师讲这个地方时也是广大地宣讲,所以,对这个问题我想在座的很多道友已经都很清楚了,不需要再多讲了。

在家菩萨即使不能做到广修行菩提心,但必须主要实修愿菩提心。

在家菩萨对于行菩提心虽然没办法广大地修持,但是愿菩提心必须要修持,如果不修持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很可能衰退,很可能隐没,如果愿菩提心在一个菩萨的相续当中隐没了,他就完全失去了修菩提道的资格了。所以,即便是广大的行菩提心还没办法完全修行,但是必须要实修愿菩提心,不能够间断修持愿菩提心。

《教王经》中讲道:“大王,如是汝事物繁多,时时刻刻从布施度至智慧度之间悉皆学修无能为力,是故,大王汝当于真实圆满菩提欲乐、诚信、希求及发愿,或行或住等恒常持续忆念、铭记,修行……

大王的事务繁多,或者一般的在家人事务繁多,那么要时时刻刻从布施度到智慧度之间全部修行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应该对于真实圆满菩提发起欲乐、诚信、希求和发愿,在行住坐卧的时候恒时忆念愿菩提心,铭记和修持愿菩提心。这是讲对愿菩提心方面要时时修习。

大王,汝若如此奉行,则既为君主也不失王事,复圆满菩提资粮。”

如果能这样奉行的话,一方面可以作为君主不失王事,另一方面也能够圆满成佛的资粮,主要是不要忘记愿菩提心的修持。

又云:“未获菩提之前,暂时人、天安乐,其中以菩萨心之善根业之异熟屡次上生天界;多次转生人间,是故,虽为君王,仍……”其中作了大篇幅的阐述。

如果能够修持这样的愿菩提心,在没获得菩提之前,暂时可以获得人天安乐的圆满,还有通过菩提心善根的异熟屡次上生天界、多次转生人间,虽然变成君王,按照前面的一再讲,仍然转为君王……于此作了大篇幅的阐述。

对《教王经》的这一段教证,我们学过《入行论》第一品,在讲菩提心利益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讲过这个广大的内容。通过修持愿菩提心可以获得轮回的安乐,一切梵天等等的安乐通过愿菩提心可以再再获得,所以如果能够坚持修持愿菩提心,虽然没有修持行菩提心,也是有大利益的。

但是《广论》中讲,虽然有大利益,但是如果唯一修持愿菩提心,能不能够成佛呢?有大利益是有大利益,但是唯一修持愿菩提心是不能成佛的。只有在愿菩提心的基础上再修持行菩提心,才能够成佛,这方面讲得很清楚。此处主要是讲广大的利益方面确实有,如果你实在没办法修行菩提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舍弃愿菩提心,这也是有大必要的。

丁四、不能学修国王行为则教诫出家:

如果国王实在没办法教化这个国家里面的人民,这时就要舍弃王位,必须要出家了。

若由世蛮横,依法难持政,

为法与名誉,汝应作出家。

如果因为世间黑暗或者所化的众生越来越蛮横的缘故,依靠正法行持就难以持政。比如依靠正法行持不能杀生这一条,如果如前面所讲的一样,因为龙树菩萨前面把教法交给了乐行王,教政二法,即教法和国政两全其美的方式,既不杀生也可以守持圆满国政,那么如果说你要守持不杀生不杀人这个戒律,就难以使国政守持下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法和名誉的缘故,为了不失毁正法,为了不失坏自己的名誉,国王就应该抛弃国政,就应该出家了。

出家的话,虽然没办法对整个国家暂时做出广大的饶益,但是你没有失坏正法,仍然在守持不杀生不偷盗等戒律,而且出家之后,你的名誉不会消失,所以,在这样没办法两全其美的情况下,就应该以正法为主,而国家的国政作为抛弃的对象,龙树菩萨很肯定地对国王做了这样的教诫。

虽然这般教授了正法与世间法两全其美的方便,然而,由于浊世的世间一切有情极其蛮横、顽固不化,而认识到要做到戒杀等绝对依照正法规则实在难以或无法治理国政,那么从大局着想,为了不失正法,也为了保存美名,你应当像先王们弃俗为僧一样做出家身份。

现在也是属于恶世的。当然当时龙树菩萨在世的时候,按佛授记,应该是佛涅槃四百多年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不算是非常恶劣,那时龙树菩萨早就看到了,如果说你没办法两全其美,那就必须要出家了。那么已经转到现在的时候,真正要在整个世间当中行持这样一种两全齐美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世界上少数的国家,国王也是信仰佛法的,这方面还是在行持,但是具体的情况我没有去大了解,是不是像这里面所讲的不失佛法也不失为政,还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越往后这个国家的人民是越难以教化的。浊世的众生很野蛮,所以很有可能顽固不化,认识到了要做到戒杀,绝对依靠正法而行,没办法治理国政的时候,那么要从大局着想,也就是从自己的生生世世的慧命,从修持大菩提道不失坏正法的层面来讲,这时为了不失正法,或者为了保全美名,国王应像以前先王弃俗为僧一样,自己也要做出家身份。

《贤劫经》中云:“恶世众生极野蛮,法临隐没恶趣增,智者极生出离心,犹如野兽谨慎住。”

在《贤劫经》当中讲,恶世的众生是非常野蛮的,正法面临隐没,恶趣面临增长。恶趣增的意思就是说,因为在末世的时候,众生大都行持恶业,行持恶业就必定堕恶趣,所以,恶业的因一增长,恶趣就会增长的。智者极生出离心,看到这个情况的时候,有智慧的人是极其容易产生出离心的。犹如野兽谨慎住,野兽独自悄悄在森林当中谨慎而居住,所以,如果实在没法教化的时候,智者也应该犹如野兽这样谨慎住。

三世诸佛也是以出家的身份成佛的。

过去、现在、未来佛,每尊示现十二相成道、八相成道的佛陀,都是以出家身份成佛的,有些佛经历苦行,有些佛不经历苦行。比如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佛经历了六年苦行成佛,依靠这个缘起,他的弟子成道的时候也是要经历苦行。那么弥勒佛在成佛的时候不经历苦行,所以他的弟子也是不经历苦行可以成就,有这样一种缘起,在《贤劫经》等经典当中都有记载,但是可以肯定都是以出家的身份成佛的。

经中说:在家众如住火炕,出家众如住凉室……出家有功德无量。

在家人犹如住火炕一样,出家众犹如住凉室一样……出家有功德无量。这方面是做了教诫的。

《三摩地王经》中说:“恒河沙数佛勇士,俱胝劫中谁承侍,何者满怀厌离心,出离俗家此更胜。”

这里做个对比。勇士是菩萨的意思。犹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佛陀和菩萨面前,谁人在俱胝劫当中承侍他们,这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另外一个人满怀厌离心出离俗家为僧,他的功德比前面的功德更加超胜。

教王中观宝鬘论中,宣说国王之行为第四品释终。

这以上讲了第四品。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