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62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六十二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之后,继续宣讲《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五品僧俗学处的结行。结行分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又分为两个科判,现在正在讲第一个科判:教诫生起欢喜。

前面宣讲了对于正法的态度。对于正法应该非常珍重,就像珍重自己的身体,或者说比自己的身体还要珍重。有这样一种心态,对正法就会产生稀有心、难得心和珍视心,才会非常精进地进行修持。

前面也提到过,身体是通过以前的善业得到的,如今要善巧地使用这个身体。而真正善巧使用暇满人身的方式,就是修持大士道、修持菩萨道。

下面引用教证成立。

《弥勒经》中说:佛陀出世、获得人身、于佛起信、发菩提心四者俱胝劫也难以获得,为此切莫使闲暇人身无义虚度。

《弥勒经》中讲:佛陀出世是非常难以遇见的,获得人身也很困难。佛陀出世、得到人身之后,于佛生信很困难。能够对众生发起大悲心,为获得佛果而生起菩提心更是非常困难。现在我们既然已出生在佛陀出世的贤劫当中,获得了闲暇的人身,对佛法产生了信心,也有发菩提心的机缘,当这些机会全部都已获得的时候,就不要让闲暇的人身无意虚度了,应该好好地使用这个人身来修持大乘菩萨道。

《中观藏论》中云:“具有微妙正法灯,离八无暇此闲暇,当依大士之行为,理当具有真果位。”

清辩论师在《中观藏论》中这样讲到: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微妙正法明灯的话,守持这个明灯就能够离开八无暇。

“当依大士之行为”,离开无暇、获得闲暇之后,就应该使人身具有实义。而在所有的修法当中,依靠大士的行为,依靠菩萨道的意乐和行为是最为殊胜的。“理当具有真果位”,通过闲暇人身修持大乘的行为就可以获得真实的果位。

如果认为,既然对辗转投生闲暇的身体所依该爱惜,那么就需要成办利益身体的因。

这是解释前面颂词中的“若需利所爱”。在此处解释成对方的一种观点和疑惑,有时也是我们内心可能产生的一种疑惑。“对于辗转投生闲暇的身体所依该爱惜”。既然需要爱惜身体,就需要成办利益身体的因,对于种种利益身体的饮食、衣服或者受用等是不是也需要去成办呢?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回答说:“彼成法作用”,这个身体必须在法上才能够成办真实的作用。下面从实际的道理上做回答。

利益身体只是为了修行正法,而别无其他,

即便我们要去寻找利益身体的饮食、居室等等,也只是为了修行正法而已。如果不是为了修行正法而寻找利益身体的因,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圣天论师说:造罪的身体犹如怨敌一般,如果爱惜这样的身体,与恭敬仇人一模一样。

圣天菩萨也说,对于造罪的身体应该像怨敌一样对待。造罪的身体和怨敌的本性是完全相同的。怨敌能够伤害我们,让我们感受很多痛苦,感受很多不安乐。造罪的身体也是这样,今生因为造罪的缘故,内心烦乱、不清净、处于热恼的状态当中。今生使用身体造罪,下世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恐怖,遭遇无法宣讲的恶趣的痛苦。所以说造罪的身体的性质和怨敌是一模一样的。“如果爱惜这样的身体,与恭敬仇人一模一样”,如果对于如是的身体还要千方百计地爱惜,就和恭敬我们的仇人是一模一样的,这是一种不明事理的颠倒做法。对于仇人,我们是不会去恭敬的,所以说我们对于造罪的身体如是地爱惜,实际上也是颠倒作为。

如果珍惜利济身体是为了正法,那么就更应当珍爱正法,前文中所说的增上生决定胜的一切法,尤其是听闻殊胜上师的教言及甚深之法,难之又难,因此要全力以赴闻思修行。

如果我们珍惜身体是为了修行正法,内心对于修行正法的意乐非常热切,那么,为了正法服务而珍惜利济这个能够行持正法的身体,也是理所当然。既然如此,就更应当珍爱正法。

本文从第一品到后面杂说等等,对于增上生决定胜的一切法进行了宣讲。总的来讲,增上生、决定胜的教法很难值遇,尤其是听闻具有殊胜菩提心、具有殊胜证悟的大乘上师所阐释的教言及修行窍诀,更加难以值遇。

很多人都能够遇到佛法,比如有机会翻阅大藏经等法本,有些人就认为,我只要看这些就够了,我只要通过次第学习就够了,觉得长时间依止上师不是太重要。实际上《大藏经》或其它经论中所讲的内容,我们自己看时,也许只能够理解到很肤浅的一层,要通过这么肤浅的一层来调伏自相续,打破相续中的种种烦恼,力量是绝对不够的,必须要依止上师,听闻佛法,才会明白怎样正确理解佛法。上师证悟得很深,或者说上师理解得很深,讲解正法时也能够让听者产生很深的定解,这种效果远比自己一个人钻研学习要好得多。所以,如果有幸听闻上师教言的时候就应该珍惜,全力以赴地闻思修行。

经中说:“当于数百劫罕见,此微妙法生欢喜,欲求解脱求功德,切莫寻觅世间事。”

经典当中讲:应该对数百劫中非常罕见的微妙正法产生大欢喜心。如果想要追求解脱,想要追求功德,就不能寻觅世间的事,因为寻觅世间的一切事物是不可能让我们获得解脱和功德果的,就像压榨河边的沙子永远没办法榨出油来。所以说,如果我们要从世间法中寻求解脱道和功德法,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真地想要得解脱、求功德,就应该对数百劫当中非常罕见的微妙法产生欢喜心、希求心,才能真正通过正因产生正果。

因此,如果不具备闻法等,显然得不到善妙的所依身体,即使侥幸得到,也会成为不知取舍的愚者。

如果没有闻法、思维法、修行法,不具备闻思修的功德,想要获得善妙的所依身体是很困难的,因为所依身体是一种果,是一种异熟,必定要具备它的因。如果因具备了它的果就可以获得,如果因不具备便永远没办法获得果。

能够闻思修佛法的身体称之为善妙身体,并不是整个世间的人身都能够称之为善妙身体。世间的人身有贤善的、有下劣的。有些人以人身来造罪,有些人以人身来虚度,这些不叫善妙身体。这种下劣的身体、下劣的人身,它的因也不怎么严格。真正要获得闲暇的身体,因非常严格。严格的因来自于对佛法的听闻、思维和实修。有了闻思修的因,就可以获得闲睱的身体,如果不具备这个因,就不可能获得这个所依身体。

“即使侥幸得到,也会成为不知取舍的愚者”。从因果来讲,没有什么是侥幸的,但是观待总的殊妙因来讲,也可以用侥幸来形容某些人身。比如说打猎的猎人等,他们得到了人身,有些甚至还生在有佛法的地方,有机会听闻佛法,但对佛法根本不产生信心,反而颠倒取舍因果,从这个方面可以称之为侥幸获得的人身。这些人侥幸获得人身之后对于善和恶等也完全不知道怎样去取,怎样去舍,反而自以为是地行使很多颠倒的法,这就称之为不知取舍的愚者。

以上是从身体和正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做取舍等方面进行观察,下面宣讲另外一层意思。

再有,《教王经》中也说:“不应为身而哀伤,于此授予薪衣食,为长久利积福德,我之伴侣唯善恶。”

在这层意思中主要说我们要以拥有身体而安乐,不应该为了身体而哀伤。有时在宣讲了很多身体的过患之后,听闻者容易跟随法义,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哀伤的心情,产生想抛弃的心情等等。但是在佛陀的教言中也讲过,即便身体有很多过患,是很多痛苦之器、痛苦的来源等等,也不应该为身体而哀伤,主要要看我们怎样使用这个身体,怎样看待这个身体。如果唯一用身体造罪,它当然应该是哀伤之处。如果能够善巧使用身体,还是可以以此身体而修持佛法。

“与此授予薪衣食”。这个身体,如果它能够配合我们修正法,就可以给它授予薪(工钱)、衣食等等。

“为长久利积福德”。为了长久的利益,依靠身体来积累福德,这也是唯一在我们这个身体上使用的。观察过患要依靠现在这个身体,成办利益还是要依靠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善巧使用就成了解脱的舟,不善巧使用就变成了轮回的锚。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使用这个身体,很有可能依靠这个身体而长久在轮回中流转。所以我们对于这个身体应该善巧使用。

“我之伴侣唯善恶”。修行者真正的伴侣就是善恶。其余的法都没办法跟随我们,真正能够长久跟随的就只有善恶而已。好修行人生生世世与善业和安乐相随,恶劣的修行人或者一般人生生世世与恶业和痛苦相随。这些因缘还是由于不知道取舍之处。如果知道取舍之处,就能够使用身体来修行善法,否则的话就会依靠这个身体造很多罪业。

丁二、教诫依四法因果之理:

故如己依法,如法而修行,

如行依智慧,如慧依智者。

所谓的四法因果,就是颂词中所讲的四个法。四个法成为因果之间的关系,所以叫做四法因果之理。

“故如己依法”。“故如己”的意思是说,就好像我们非常珍惜爱重自己的身体一样,对于正法也应该如是爱重,应该像珍惜自己一样地去依止正法。

“如法而修行”。真正的法,它的基础来自于如法而修行、如理如是地修行。我们应该像对法恭敬一样,对于如理的修行也要产生恭敬心。

“如行依智慧”。就好像对修行如是恭敬一样,我们也要通过这种心理来恭敬智慧,因为要如理修行必须以智慧为前提。所以,我们对如理修行是怎样恭敬的,对于智慧也如是恭敬。

“如慧依智者”。“智者”就是上师善知识的意思。智慧依靠于上师,依靠于善知识。就像我们对于智慧的恭敬心一样,对上师善知识也要产生非常清净的信心和恭敬心。

这叫四法因果之理。如上所说,法、如理修行、智慧和智者四种就是四法,这四法就是因果。法依靠如理修行,如理修行依靠智慧,智慧依靠智者。我们对于四法因果要如理如实地了知、如理如实地修行。

身体与正法同样要珍惜,所以要像自身一样珍重依止正法,

不管有没有学习佛法,一般众生凡夫对于自己身体都非常珍重。学习了正法之后,就知道身体和正法都是非常难得的,尤其是正法更是殊妙,我们对身体和正法应该同样珍惜。就像我们对于自身很珍重一样,我们也要通过这样一种心态来依止正法。

正法依赖于如理修行,因此要按照法理而修行,

想要正法与内心成为无二无别,必须要如理修行。如果没有如理修行,我们的心是心,法是法,二者之间就显得毫无关系了。只有如理修行之后,我们的心才变成正法的状态。

为什么要观察修,为什么要安住修?是为了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这种方便,让法融入心,让心变成正法的状态。当心变成正法状态之后,就会如理如法地取舍。比如我们的相续变成出离心,那么我们一切所作所为都会为了解脱而奋发;如果我们的心通过修行之后,变成了菩提心,完全转变成利他的状态;如果修空性,我们的心就与空性无二无别。以前我们的心处于有实执的状态,通过实执造很多罪业,通过修行之后,心就变成了空性,就会对一切万法的实相如理如实地安住。就像现在我们安住在一切贪嗔痴中一样,之后我们就会安住在空性当中。

很多修行有成的大成就者就是这样的。有些大德示现相续当中充满了出离心,他的行为是怎么样的?完全如理如法。如果有些大德示现相续当中充满菩提心,他的行为会是怎样呢?唯一利他,对众生非常慈悲,一心一意利益众生;很多大德修行之后相续变成了空性,变成了大圆满,或者说证悟了空性、证悟了大圆满,相续中充满了空性的人,他对所有的法都不执著,非常自在地行持利益众生的事业。这些就来自于如理修行。

如果不如理修行的话,正法就是书本上的正法,或者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上。只有如理修行之后,通过方便才能够把法融入到我们内心中,所以说如理修行是非常关键的,正法依靠如理修行才能够安住在我们内心当中。所以要按照法理而修行,我们对正法是怎样珍视的,对如理修行就要这么珍视。

上师经常讲不要把正法作为一种知识来学习,这是很关键的窍诀。如果我们把正法当成知识,因为这是我不知道的领域,我需要去涉猎它,了解它,或者我需要去学习它。如果是这样,学完之后也许通达或了知了某些内容,但因为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这种知识,学完之后很有可能放弃。如果把学法当成修行,听闻之后就会想怎样修这个法,怎样善巧地安住它的本体等等,就会深入得多,这样一种心态就很纯净,根本不可能听闻一次两次大概了知之后就会满足,所以必须要按照正法而修行。

而如理修行依赖于智慧,为此理当像如理修行正法一样,生起智慧与恭敬心。

要如理修行,没有智慧是不行的。修什么法都需要智慧,比如修习万法无常、寿命无常,必须要善巧通达如何趋入无常修习的关要,必须依照智慧观察而通达。如果修持空性慧,更需要智慧。

这里讲得很清楚,是如理修行,不是盲修瞎练。盲修瞎练,也许你随便想一套,自己去修就可以。如果真正要如理如法地修行,必须要有很清净的智慧。有些道友善根深厚,比较努力,对于修法非常有意乐。那么,我们对于如理修行是怎么恭敬的,对于智慧就应如是恭敬。因为如理修行是依靠智慧而生起的,所以我们要像如理修行正法一样,如是升起对智慧的希求和恭敬心。

而要生起智慧又依赖于善知识,因此,应当像恭敬智慧一样恭敬依止智者上师,务必要修学以上四法。

生起智慧的近因是什么呢?善知识。有些人认为生起智慧不一定依靠善知识,那要看你生起什么样的智慧。如果要生起清净、无垢、纯净的智慧,必须依靠上师;如果要生起证悟的智慧,必须依止上师。如果不想生起清净的智慧、证悟的智慧,只是想像世间一些治学者一样,生起这样的智慧,就不一定依靠上师了。所以说,首先要明确我们到底想生起什么样的智慧,我们生起的智慧要满足什么样的标准。如果单单为了了知大概意思以作谈资的话,当然不一定依靠上师,不一定依靠智者。真的要生起如上师相续一样的智慧,像佛菩萨相续一样的智慧,必须依止智者上师。所以,我们对智慧是怎样恭敬的,对智者上师就应该如是恭敬。

综上所述,我们的心要依靠正法,正法要依靠修行,修行要依靠智慧,智慧要依靠上师,这就是前后的因果关系。我们对此四种因果法必须要了知,必须要产生如理如实的态度,然后去随学。

马鸣阿阇黎亲言:“唯一精进徒劳已,智慧伴转成大义。”

马鸣菩萨说:我们要修行正法,唯一精进徒劳而已。对于正法有精进心当然很好,如果不精进根本得不到正法,但是也要看你是如何精进的。如果没有善巧方便,没有智慧的摄受,你唯一的精进也只是徒劳而已。“徒劳”的意思就是指花费很大的功夫,仅仅收获一点点,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利益。有些没有智慧的人很精进,那他是不是完全没有利益?绝对不可能完全没有利益。但是观待通过智慧摄受而在今生获得大义果的方面,唯一盲修瞎练的这种精进就没有什么大意义,成了徒劳而已。“徒劳而已”在这里是对于下劣的法使用的否定词。

“智慧伴”是说我们在精进的时候,如果能够以如何精进的智慧作为助伴,就会“转成大义”,你这个精进就会转成大意义。一方面,精进绝对是一个修学者的美德,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要素。慈诚罗珠堪布讲过,修学者不怕没有智慧就怕没有精进。他是从鞭策大家要精进这个角度来讲的。如果有精进,而且依靠善知识学习的话,没有智慧的人也会逐渐逐渐升起智慧。另一方面,如果观待智慧的角度,单单精进没有智慧做助伴也不行,智慧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又有精进又懂得如何精进,智慧、精进二者和合起来就会变成大义。

又有精进又有智慧是最好的。有些人有智慧没有精进,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但是越往后越差,越往后学就越往下堕。因为他有智慧的缘故,觉得这个也懂那个也懂,容易产生傲慢。刚开始的智慧如果没有精进心来摄受,他的智慧就会逐渐逐渐衰落,转成愚痴之心。所以说,有些修行者精进和智慧兼具,有些有精进没有智慧,有些有智慧没有精进,还有些又没有智慧又没有精进,有这样的差别。

对于我们来讲,这两种法或四种法都是很关键的,都必须要了知,要在内心生起无伪的定解。此处是让我们知道精进和智慧之间有这样一种密切的联系,如果有智慧做助伴,一个人的精进就会转成大义。

由智慧中可以实现一切愿望,同样,具有智慧者也会如愿以偿。

因为有智慧的缘故,修行者知道该如何取舍,会按照因果规律行事,之后什么样的愿都能够如愿以偿。

是不是单单了知就叫做智慧呢?有的时候,了知很多法的人可以叫智者,或者说有智慧。但是按照《格言宝藏论》及其它一些论典的观点,什么叫有智慧?通达之后如理地去做,这才是拥有智慧的人的做法。

因果的道理已经通达,通达之后不去实行,那就不是有智慧的人。为什么?因为安乐的果或遣除恶趣的果,必须要了知之后去做才能够成办。从所知的角度来讲,了知因果之理当然是一种智者,但是了知之后不做,眼睁睁地看着安乐果近在眼前却得不到,看着火坑却往里跳,这就不是真正有智慧之人的所作所为。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了知之后如理行持之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定义智慧,就可以很清楚地认知这句注释:有智慧的人可以实现一切愿望,会如愿以偿,因为他知道道理之后能够或者非常愿意去实行。

《般若摄颂》中云:“贤善弟子敬上师,恒常当依诸智师,善巧功德由彼生,宣说智慧波罗蜜。”

贤善的弟子是指堪为成熟法器的弟子。堪为法器的贤善弟子应该恭敬上师,恒常依止有智慧的上师,因为很多善巧的功德是由依止上师而生。“由彼生”即是依靠上师而生。“宣说智慧波罗蜜”,对于上师也能够安立很多功德,也能够宣说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说,我们如果想要增上功德的话,还是应该对善巧上师产生恭敬心,然后长时间地依止。这是非常关键的。

丙二(教诲依止善知识)分二:一、不依上师之过患;二、上师之法相。

丁一、不依上师之过患:

清净慈具慧,由辩利益说,

谁虑己恶劣,彼亦毁自利。

前面两句讲上师的法相,上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后面两句是说,在这样的上师面前,如果通过其余的因缘不依止的话,会毁坏自利。这叫做不依上师的过患。

首先讲第一句,上师是如何利益众生的。

“清净”指上师没有贪嗔痴等杂染法,相续处于如是清净的状态;

“慈”指对众生、弟子具有慈爱心,具有仁慈的心;

“具慧”指具有能够调伏弟子的智慧。或者说知道如何分辨法和非法,如何如理如实地宣讲法的自相和共相等;

“由辩利益说”,因为具备法无碍之辩才的缘故,上师能够以饶益弟子、利益众生的方式宣讲正法。

这二句颂词讲上师很清净,有慈心、有智慧、有辩才,能够利益众生而宣讲正法,对于这样一种上师,应该可以放心依止。但是面对这样的上师,有些弟子还是有顾虑。顾虑什么?“谁虑己恶劣”。有些弟子顾虑到自己很恶劣,或如下面所讲的种姓不好、相貌丑陋等等,由此认为自己不能够依止上师,抛弃正法,“彼亦毁自利”,这种心态会毁坏自己的利益,不可能得到自利。

甲曹杰大师有另外一种解释的方式:顾虑依止上师之后自己会变得恶劣。他认为自己方方面面都很好,担心如果长期依止这个上师,自己会变得恶劣起来,所以就不依止上师,从而失坏正法,也会毁坏自己的利益。

颂词从这两个方面理解都可以。从本注释来讲,是一种自轻凌,觉得自己没有资格依止上师。世尊出世的时候有一些低种姓、下劣种姓的人,因为佛陀是高贵种姓,弟子也都是一些高贵的种姓,觉得自己这样的人不应该依止佛陀出家。后来佛陀给他们宣讲道理之后,他们才放心依止,最后得到阿罗汉果等等,有很多这样的公案。

“谁虑己恶劣”只是从一个侧面来讲。总的来说,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缘不依止上师,都会有过患,最主要的过患就是毁坏自利,自己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生生世世获得善趣的机会完全失毁了。

作为真正渴求正法的人,在自然而然值遇胜任宣说取舍的上师时,理应喜出望外、毕恭毕敬而依止。

众生种姓苏醒、善根萌发的时候就会渴求正法,渴求获得解脱。对于真正渴求正法的人,通过上师的加持和自己的善业力值遇上师,而且这个上师是具相的、可以宣说取舍的上师,这时候理应喜出望外,毕恭毕敬地依止,就像遇到大宝藏一样。

这样的上师不是为了谋求名闻利养等,无有贪等垢染,德行圣洁,慈爱弟子,智慧高超,无所不知,有能力依靠观待、法尔、作用、证成四种道理的辩才,通过问答的方式为一切所化众生宣讲。

前面讲过应该选择能宣讲取舍的上师,下面接着讲上师的标准。首先是清净,不是为了谋求名闻利养。他彻底抛弃了名闻利养等等,一心一意为了利益弟子,为了把正法真正传扬下去,有这样一种清净的心态,没有贪等垢染;其次,德行圣洁,慈爱弟子,他对弟子非常慈爱;第三,具慧——智慧高超、无所不知;第四,有能力依靠观待理、法尔理、作用理、证成理四种道理的辩才,通过问答的方式对一切众生宣讲正法。

依靠对法无碍的辩才而大有利益地宣说取舍善恶。

因为对正法通达无碍的缘故,依靠法无碍的辩才能够大有利益地宣说取舍善恶。如果上师对正法不是很通达,他利益众生的范围就会窄一点。虽然有些上师很慈悲,也具备其它的功德、精进等等,也能够利益很多众生,在佛教史中这种例子也是很多的。但是对于想要了知佛法深义的弟子,这样的上师就难以摄受。如果真正要广泛摄受弟子,对正法的通达就应该达到无碍的程度,依靠对法无碍的辩才,就可以很广、很深、很细致地宣讲善恶取舍的道理,相合弟子的相续一个一个进行分别,如此,对于正法弘扬,对于弟子相续的调伏,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说上师应该有这样一种智慧。

作为所化弟子,如果担忧自己种姓下贱、一贫如洗、相貌丑陋等而舍弃正法,或者诋毁上师等由宿业或偶然的因缘所致而感到羞愧,害怕,由此势必会导致失坏眼前与长远的安乐,以此障碍也会毁灭自利,所以务必要毫不迟疑地恭敬依止上师。

此处主要是打消我们的疑惑,也就是颂词所讲的“谁虑己恶劣”。

有些所化弟子,他是通过某些因缘而退失的。什么因缘?担忧自己种姓下劣,担忧自己太穷而没办法依止上师,或者因自己相貌丑陋而舍弃正法。

这里的舍弃善法特指因离开上师的缘故而舍弃正法,因为此处主要讲不依止上师的过患。依止上师可以得到正法,不依止上师就得不到正法,所以这里是从依止上师角度来观察舍弃正法的因缘,也包括诋毁上师等宿业或偶然的因缘。

有的时候弟子内心会产生恶分别、恶念,或者在谈论的时候诋毁自己的上师。因为诋毁了上师,觉得自己再没办法依止上师了,从而永远离开上师。这种情况有时是宿业引发,有时是某种偶然的因缘所致。不管通过宿业引发也好,还是偶尔因缘所致也好,如果因此而感到羞愧害怕,就会导致失坏眼前与长远利益,不会再依止上师。

但是从标准善知识的法相来看,一些具有证悟的上师,他会知道弟子对其诋毁完全是因为内心业力现前,或因为不了知实际情况而导致的。如果弟子能够真心实意地忏悔,真正的善知识绝对会接受,会一如既往地摄受,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的羞愧、害怕都是多余的。观待上师来讲,只要一个弟子能够从罪恶中脱离,从宿业中解脱,都是上师乐意看到的事情。不管这个弟子以前怎样恶劣,怎样不听教言,如果从此之后能够真实地改正,上师一定会帮助他。

一个真正有慈悲心、菩提心的上师,他来到世上的唯一目的,就是利益所化众生。弟子能够依止他,就说明肯定与上师有宿缘。上师的智慧广大,对于弟子偶尔的反复,偶尔因烦恼引发所造的罪业,上师完全是清楚的,而且完全有容忍的心量。如果连容忍的心量都没有,那就没有资格做上师了。

作为弟子来讲,应该把这些顾虑打消掉,该忏悔的忏悔,不要永远把自己放在羞愧害怕的心态中出不来,觉得自己再没有脸面依止上师、呆在上师面前了,甚至离开。一旦离开,就会失坏眼前和长远的安乐。这样的障碍也会毁灭自利,所以说遇到上师的时候应该毫不迟疑一心一意地恭敬依止。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善知识,有很多上师,对于这些上师都好好地通过清净心对待,通过清净心恭敬,这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偶尔由于宿业或者烦恼引发,做了一些不如法的事情,只要好好忏悔,上师就会很乐意地接受。我自己也做过很多错事,认识到不对的时候,有的时候拿供品,有时不拿供品,赶紧去上师那里好好忏悔。每次忏悔完之后,上师显得非常高兴,很欢喜。我自己有这个体会,相信在座的很多道友也绝对是一样的。总之你自己愿意从恶业当中脱离的话,上师绝对会接受,因为他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利益他的弟子。

所以,能够从始至终都很清净地依止当然最好,如果中间出现一些问题,就好好地忏悔,最关键的是毫不迟疑地、长时间地恭敬依止。即便在中间出现一些魔障、一些违缘,我们也不要为暂时的障碍所困,应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毫不迟疑或者更加恭敬地依止自己的上师。

丁二、上师之法相:

善知识法相,略说当了知,

知足悲具戒,有除烦恼慧,

彼等若教诲,汝应知恭敬。

前面讲了上师的一些法相,但主要是从上师如何利益众生、对利益众生的上师应该毫不迟疑的依止等角度观察。现在这个颂词主要是讲上师的法相。

“略说当了知。”对于上师的法相,通过略说的方式应该了知。如果广说,法相是很多的。《庄严经论》讲了十种法相,其他经典如《大圆满前行》也讲了很多种法相。如果略说上师的法相,可以归摄为下面四种:“知足悲具戒,有除烦恼慧”。第一是“知足”,“悲”是第二种,“具戒”是第三种,“有除烦恼慧”是第四种。

“彼等若教诲,汝应知恭敬。”具有这样法相的上师,对自己进行教诲的时候,应该恭恭敬敬地去领受,恭恭敬敬地去依止。

下面具体讲四种法相。第一种,知足。上师对一切欲妙没有很大的兴趣,有知足少欲的功德。知足少欲的功德在很多论典中都讲过,是共同的法相。不管是小乘的善知识,还是大乘或密乘的善知识,知足少欲的意乐在内心当中一定要出现,但行为中不一定这样示现。也就是说,有些大乘上师或者善知识,内心完全具备知足少欲的功德,但为了广大利众的缘故,不一定示现资具寡少的行为。不管示现也好,不示现也好,知足少欲的本体、功德在相续当中绝对要具备,而且在大乘当中,它是以增上的方式具备。第一个法相就是知足。

第二种,悲。如果上师对弟子没有悲心的话,他的所作所为很有可能相合于自利而去;如果对弟子有悲心的话,他的所作所为都是考虑怎样利益弟子,只要能够利益弟子的他就去做,没有利益的就完全抛弃,所以第二个法相是悲。这个悲字如果往深里理解,是与地道功德相联系的,因为圣者的悲心和凡夫的悲心毕竟有很大不同。所以要讲很深的话,可以理解为圣者的悲心圆满。

第三,具戒,具备清净的戒律。如果是小乘上师,要具备清净的别解脱戒;如果是大乘的菩萨、大乘的上师,则需具备三聚净戒,也就是对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戒律很清净地守持。

第四,有除烦恼慧,具备遣除弟子烦恼的智慧。什么时候该遣除弟子的烦恼,应该通过什么方式遣除,上师对此非常善巧通达。有时我们觉得该遣除的上师没有遣除,不该遣除的时候上师在遣除,但实际上什么时候该做、应该怎样做,对于证道的上师或者登地的上师来讲,他自己是非常清楚的。普通的凡夫善知识,也许具备遣除烦恼的智慧,但是到底时间到不到,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遣除,不一定能够通达。遇到类似情况,他只有通过经论当中的说法来帮助弟子。这样也没什么错误,因为毕竟是依靠经论来行持的,但严格来说,如果没有甚深的证悟,真正要彻底根除众生的烦恼还是很难做到的。

严格来讲,这四个法相都要具备甚深的功德才能做得到,所以上师如果具备这些法相的话,就应该好好地恭敬。“彼等若教诲”,具备这四种法相的上师如果教诲我们,我们就可以肯定,他绝对是一心一意利益自己的,不可能通过烦恼心等其余作意来教诲我们。所以,当遇到上师教诲我们的时候,不管当时自己觉得应不应该批评,“汝应知恭敬”,都应该恭恭敬敬地听受。如果对上师有这样一种信心的时候,什么样的法都能成为教诲自己的方便,都能够遣除自己的障碍。

如果对上师没有清净的信心,上师在教诲自己的时候,也许自己内心会不服,产生某种抵触心理或者其它的想法等。从依止上师的角度来观察,这种态度是不正确的。

那么,真正的善知识到底该是怎样的呢?

关于善知识的法相,略而言之就是下面所说的这些,请原原本本了解。

真正的善知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法相?简单归纳就是下面所讲的四种,应该原原本本地理解。

也就是说,不求名闻利养,知足少欲,

这是第一条。对于名闻利养完全看破,没有丝毫兴趣,而且对名闻利养的害处非常清晰地了知。菩萨相续中如果有很强烈的大悲心,对于名闻利养这方面是不会有很大兴趣。

一般来讲,共同的法相应该是没有执著。如果是一个菩萨,都不用讲他有没有知足少欲的功德,肯定有知足少欲的功德。但是作为共同的法相,上师必须要具备的条件,从共同的乘、共同的标准来讲,知足少欲还是可以作为第一个条件。

有自代他苦的强烈悲心,

这是第二条,具悲。具悲,就是具备自代他苦的强烈悲心,也就是说,他人的痛苦我来代受;或者,为了利益众生虽然要感受很多痛苦,但是我也能够承受。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悲心,他就可以长时间、有很大耐心地教化弟子。如果没有自代他苦的悲心,也许短时间内能教化弟子,而且前提还是弟子很听话,当弟子不听话或者遇到很多麻烦和障碍的时候,就不一定能够坚持下去。所以说强烈的悲心,有一种自代他苦的悲心,有一种耐心的自性,也就是度化众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耐心承受的自性。这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对于大乘善知识来讲,这种悲心绝对不可缺少。

具备严禁恶行、摄集善法、饶益有情三戒,

这是第三条,具戒。此处是针对大乘上师,所以只讲了三聚净戒,第一是严禁恶行戒,第二是摄集善法戒,第三是饶益有情戒,上师必须很清净地守持这三条戒律。如果能够具备这三条戒律,这个上师的功德必定很圆满,因为一切的恶行都严禁,所有的善法都修持,而且能够圆满饶益有情,这就是很标准的菩萨。

并且拥有遣除弟子相续烦恼的闻思修慧。

第四条,上师拥有能够遣除弟子相续烦恼的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三种智慧都能够生起,这样的上师就能够善巧地遣除弟子的烦恼。如果没有这种智慧的话,弟子生起烦恼的时候不知道怎么遣除,或者如前面所讲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遣除,就没办法调伏弟子的烦恼,无法做到真正的利益众生。

我们应当百般寻觅、以三喜依止这样的上师。

我们应该百般寻觅这样的上师,最后通过三种欢喜的方式依止上师。三喜是指财物供养、身语承侍和修行正法这三种让上师生欢喜的方式。很多经典讲到依止法的时候都提过三喜依止。

首先是以财物供养上师,令上师生欢喜。这一点和前面所讲的知足少欲并不矛盾。作为一个真正的上师,财富对他来讲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你能够以财富供养上师,就说明你对法、对上师有恭敬心,有起码的舍心和慷慨的心,这是表明弟子法器的一种相。

此外,上师如果具备悲心的话,虽然他自己并不需要财物,但是为了圆满你自己的福德和资粮,他会接受你的供养。所以说显现上供养之后上师很高兴,但并不是像一般人那样,给很多钱他就高兴。一个标准的善知识,他对财富方面是绝对没有兴趣的,但是为了圆满你的功德或福德,为了增长你相续当中的善心、增长你的福德等等,有时上师会很欢喜地纳受。

不同的上师显现也不同,有些上师接受供养很高兴、很欢喜,有些上师拿到财物之后就扔在一边,甚至放在面前理都不理。一般来讲,道友供养某位活佛,如果活佛不理你的话,你会觉得好像没有做什么福德。如果活佛笑嘻嘻地接受,塞到怀里,显得很高兴,供养者就会觉得自己功德圆满,做了一个大福德,供养者自己内心也非常欢喜,从而产生很清净的信心。

所以说,上师或者大德菩萨利益众生时有很多善巧方便,我们自己觉得应该这样做、那样做,只是我们的分别心而已。我们用分别心来判断上师的行为,是绝对不现实的。从这个方面观察,通过财产使上师欢喜,这是很大的一种方便。

第二是身语承侍上师,也就是给上师做事,比如做上师的侍者,或者给上师打扫房子、做饭等,也能够让上师欢喜。此外,为上师的事业发心,做得很好很圆满,上师也会很高兴,这都是以身语的方式来承侍上师。我没有很多钱,但是我把上师的事情做好,上师看到后很欢喜,就会得到上师的加持。

第三个是如理如法修行供养。不管背诵也好,考试也好,或者修禅定、修加行、念咒语、念经,能够如理如实地按照上师的教言去做,就是法供养。

三种供养都能够让上师欢喜,这就是三喜依止。我们首先要寻找上师,找到之后就好好地依止上师,这就是大义。而且,通过上师的教言而懂得取舍。不单单是学习教言而已,实际上我们依止上师如果仅仅满足于听到教言,后来就很有可能舍弃。

《山法宝鬘论》中讲过,有些弟子依止上师的时候不善巧,觉得依止上师就是为了听法,什么时候听完法什么时候就可以走。札嘎仁波切说,不能这样作意。我们依止上师是为了得到上师的功德,听法只是依止上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诚然,依止上师要听法,这是绝对的,但也要学习上师身语意的行为,要让上师生欢喜之后得到上师的加持,并使加持融入自心,让自己得到解脱。

我们依止上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解脱。如果我们把目标定在解脱,而不是定在听法,我们在依止的时候就会很善巧。为什么?因为我是从上师那里获得解脱,既然这样,我就要想方设法地让上师生起欢喜心。只要能够让我获得开悟、获得解脱,任何事我都可以做。如果是这样,即便我在闻法方面不行,但是我的目标是解脱,我就从身语承侍或者其他方面去做,总之,给上师做事都是能够加持我解脱的方便。如果能够这样依止,不管闻思修也好,做事也好,目标就是让上师生欢喜,目标定得高了,我们自己的行为自然而然就会如法。否则,如果把目标定得很低,或者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定依止上师的目标,就很有可能在中途出现很多违缘,出现很多麻烦。

所以,发现具相上师的时候应该好好依止,好好观察。但是我们在依止上师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内心的魔障或外在的魔障,让上师和弟子之间产生隔阂,或者自己因为各种因缘不想再依止。对照这里的教言来看,这不是一种善相。有时候当出现不想依止的想法时,这些要离开的理由,在自己想的时候,不管怎么观察,都觉得千真万确。但从结果来看,或者从更长远的角度观察,那些都不一定是真正如理的理由。那些理由有时是内心烦恼现前,有时是魔障的加持显现。一个弟子要想真正获得利益,还是要长时间地依止一个上师。只要是符合法相标准的善知识,依止的时间越长,自己得到的利益就越稳定,得到的利益就越大。刚依止的时候当然看不出来,如果长期观察,利益就会慢慢慢慢凸显出来。

有的弟子依止两三年后没有很大收效,就觉得肯定和上师不相应,马上换一个。换一个之后两三年又觉得不行,继续换,换来换去。我们一辈子能有几个两三年?结果最后到死都没有得到利益。而有些弟子能够很稳定地依止,最后就可以得到大利益。所以,修行正法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并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如果是一两天的事情,那我们观察到不妥,就可以马上换一位。

当然,也不是说遇到一位上师无论如何就必须要依止他,也有观察一两天之后觉得不妥马上就换的情况,米拉日巴尊者就有这种示现,他发现与这个上师不是非常相应,于是换了另外一个,马上就获得相应。类似的例子也有很多。但这样的情况我们一般不好观察,只能按照法王和仁波切的教言尽量长久,尽量稳定,这样的方式会比较好。

如果这些上师对你谆谆教诲,你要明确了知,恭敬实行。

如果具备这些法相的上师对你很真诚地教诲时,要了知上师在通过利益心来利益自己,不管自己知道与否,一定是对自己有利益的,应该在明确了知之后,恭敬实行。

《般若摄颂》中云:“一切佛法依上师,功德胜主佛所说。”

《般若摄颂》中说:所有的佛法都是依靠上师而获得的。“功德胜主”指佛陀,是对佛陀的一种赞叹。功德胜主佛陀宣讲说一切佛法都是依靠上师而得。有时把这个名字安立成上师,有时叫善知识。一切佛法依靠善知识而得,这是功德胜主佛所说的。

此外,关于依师的详细方式当从《华严经》等中得知。

详细的依止上师的方式在《华严经》中讲得很清楚。此外,《大圆满前行》对依止上师的方式讲得很清晰,《大圆满心性休息》《菩提道次第广论》《事师五十颂》和《如意宝藏论•依止上师品》也讲了很多。对于这些经论中所讲的依止上师的详细方式,都应该好好地去学习,然后观察对照自己,看看哪个方面做得不对,哪个方面作意不对。

我们想要学习如何正确地依止上师,广大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每一部论典的着重点都不太一样。我们把这些依止法一个一个详详细细地看过之后,自然就知道应该怎样去做。

除了看经论中所讲的依止上师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应该学习高僧大德如何依止上师的公案,看看大德到底是怎么做的,对自己绝对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大德的示现,分析他们为何这样依止,依止之后如何获得成就,中间出过什么问题,内心出现过什么邪念,行为上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得过什么样不好的果报等等,各个方面都要了知,之后总结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依止。也就是说,不但要看相关的经典和论典,还要看大德的传记,之后结合自己的相续,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做,之后就应该按照自己所明确的理路,如实修行如实依止。

《三摩地王经》云:“恒常随观佛陀教,永远莫依罪恶友,广依贤善之友伴……”

《三摩地王经》当中讲,应该恒常随观佛陀的教义,永远不要依靠罪恶的恶友,就是能够产生罪恶的邪知识和邪友。“广依贤善之友伴”,应该广依贤善的友伴,就是对正法有信心、有理解的人,像这样贤善的友伴应该长时间依止他。

丙三(教诲见行圆满成就胜果)分二:一、真实教诲;二、特别教诫。

丁一、真实教诲:

依此圆满规,成就最胜果。

依靠圆满的法规,就可以成就最胜的佛果。这句颂词首先略讲真实教诲,如果你具备这个因就会成就这个果。你的果很善妙,后面了知因的时候也就会产生欢喜。

要想达到所求的目的,通达如理实修下文中所说的无倒教言法规的圆满方便,便可获得一切成就之最——能成办一切利益的佛果。

如果我们想要达到所求的目的,就要实修下面将会讲到的广见行、略见行、极略见行中的教言。如果实修这些圆满方便的话,就可以获得一切成就之最——能成办一切利益的佛果。

为了对果位产生兴趣而首先宣说,由此一来对因就不会有怯懦。

佛果是最殊胜的果位。首先宣讲果,让我们知道修行能够产生这么好的果位,对果位产生兴趣之后,对后面所讲因位的修法就不会产生恐怖心或不敢趋入的怯懦心。

丁二(特别教诫)分三:一、广见行;二、略见行;三、极略见行。

戊一、广见行:

于众实柔语,安详具威严,

具理不轻毁,自在善妙言。

善调离随眠,庄严心寂静,

无掉不拖延,无谄决定行。

这几句颂词就是讲作为一个修行者应该行持的一些见行。

“于众实柔语”,对于众生恒常宣讲谛实语,恒常宣讲诚实的语言、柔和的语言。

“安详具威严”,通过杜绝各种恶业,让别人感觉这个人有安全、安详的气氛。“具威严”指不能随随便便地暴露内心当中的所有想法。你的行为如果暴露太多,别人知道所有底细之后,就不会对你产生恭敬心。如果自己该隐藏的隐藏,就有一种威严的气势,对利益众生或行持佛法来讲都是有利的助缘。

“具理不轻毁”,主要指对弟子传法时的态度。“具理”即具有理证,如理次第地宣讲。“不轻毁”,指对于他众没有轻毁的心态。

“自在善妙言”,“自在”是指在趋入外境的时候,能够自在驾驭自己的六根或五根等诸根。注释中讲,这也是智慧深遂的表现。“善妙言”,指善妙的语言,能够利益自他的善妙语言。

“善调”主要是讲能够善加调伏根本烦恼。

“离随眠”,随烦恼都可以离开。

“庄严”,指通过布施等善行让自己很庄严。

“心寂静”,内心能够得以调伏而寂静。

“无掉”,无掉举,分别念鲜少。

“不拖延”,很决断,该做的事情马上就做,不要拖延。尤其对修法者来讲,拖延的毛病必须要认知改正。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很多善法都无法实行。所以,修行者应该有不拖延的良好习性,要成办的事情马上做完。

“无谄”,对众生没有歪歪曲曲的不好的想法。

“决定行”,自己的行为决定都是依靠正知正念、善巧方便摄受之后而行持。

作者教诲道:对于一切有情说话应当温文尔雅,无有虚谈妄言,杜绝伤人的粗语,

对一切有情说话的时候最好能够温文尔雅,令别人生欢喜。谈话的时候没有虚谈妄言,杜绝伤人的粗语。这些都是属于语言方面的规范,麦彭仁波切的《君规教言论》中有专门的观察语言品,修行人在说话的方式上也有很多要求和标准。

如果与谁交往,要给人一种舒适安全感,神情安详,宁静和蔼,这是成为福德之因的身语威仪,

和人交往的时候,要尽量给别人一种舒适安全感,也就是说,应该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值得信赖,有安全感,很真诚等等。如果交往的时候别人老是对你不放心,觉得有一种威胁感,就说明你的身语方面还没有完全修好。给人安全感实际是一种果。我们在交往的时候,可以尽心地从内心发出真诚心,以利益众生的发心来做事,谈话交往的时候对方就能够感觉到你的真诚,感受到舒适和安全。这是成为福德之因的身语威仪。

不论对谁也好,在别人面前不要将自己暴露无遗,要威严可畏,深不可测。

不管对什么人,在别人面前不要把自己完全暴露,内心有什么烦恼不要马上说出来。有时,该发露的时候就发露,不该发露的时候,不要完全暴露自己。这是以烦恼为例。除此之外,自己的想法、计划,还有自己的功德、梦兆,得到的验相、体验等等,是不能够完全暴露的。如果自己善于隐藏的话,外表会显得威严可畏,深不可测,这也是有必要性的。

对于堪为法器品行贤良的眷属次第说法,对他众不可轻凌藐视,要善加摄受。

这是讲“具理不轻毁”。如果眷属是品行贤良的法器,就应该对他们次第宣讲正法。对他众不可以轻凌,不可以看不起,要善加摄受。

当五根趋入对境时,不可放逸无度随烦恼而转,要具备自我控制的正知正念,在此由于智慧锐利故解释谓为“自在”也是妥当的。

所谓的自在怎样解释?五根趋入对境的时候,不能放逸无度,不能随烦恼而转,具备自我控制的正知正念,这就是一种自在。自己对于烦恼的生起,能够驾驭能够控制,有正知正念,就称为自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观察,把智慧锐利解释为自在也是可以的。

如云:“对于讲经说法等要详察细审才出口,并非不经观察。”

以讲经说法为例,所有话语都应该详察细审之后才能出口。讲经说法时,如果不经观察马上说出来,有可能误解法义,或者达不到解释经义的必要性。所以上师也是再再要求讲经说法之前好好看句义,把意义理解得差不多之后才可以解释。有些大德说:在讲法之前如果不仔细看九遍的话,我是不会讲的。九遍当然是一种泛词,其实就是强调要很仔细、很严谨地观察之后再开始讲。如果讲经说法时随便讲、乱讲,诸佛菩萨看着不高兴,上师也不高兴,对于讲经者没有利益,对听讲者更是没有丝毫利益。所以说“讲经说法等要详察细审之后才出口,并非不经观察”。

在其他场合说话也要详尽观察,观察场合、观察听众、观察别人的意乐,观察完之后再讲,绝对是善巧者。如果不经观察随便乱讲,这是一种疯狂的行为,根本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不是不经观察的草率言词而要具有实义。有些人表面上说的仁慈语言也是杂有过失的,因此应当说不杂过失的善妙之语。

这还是讲“自在善妙言”。有些人表面说了一些仁慈语言,其实夹杂了一些过失。所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尽量不杂过失,尽量宣讲善妙之语,这是很关键的。当然,要求每个众生都不杂过失地宣讲,是很困难的。因为过失有粗层次、浅层次、细微等等很多种,很难掌握,只能尽量不夹杂比较粗大的烦恼,不要有欺骗别人意乐等,从这个角度把握应当也是可以的。

无有嗔恨善于调伏内心,经过观察彻底断除所有怀恨等随眠,

内心没有嗔恨,善于调伏内心,而且经过观察彻底断除怀恨等随眠烦恼。

以慷慨布施的福德使得自己庄严无比,内心的分别妄念自然息灭。

如果能够慷慨布施,以此福德能够使自己很庄严。庄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指后世异熟果显得很庄严;另一方面指自己的行为很庄严,就是说,不管现在你的身体是不是变得很庄严,能够慷慨布施,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庄严的行为。由此,内心的分别妄念能够自然息灭。

不存在心思旁骛的掉举,无有反复无常的现象,因而稳重坚定,做事不拖泥带水,始终坚持不懈,因此从不拖延。

“掉举”指心思旁骛,胡思乱想。因为心趋入正法的缘故,不存在心思旁骛的掉举。无有反复无常的现象,自己内心很稳定、很稳重、很坚定,做事也不拖泥带水,很果断。“始终坚持不懈”,事情一旦开始做,就能够坚持到底,因此从不拖延。

对于他众不怀欺惑之心,为此说无谄,

与他众交往时根本没有欺惑、欺骗的意乐在里面,具备无谄的品行。

心聪智明,以善巧方便而决定一切事。

做事的时候,都是通过善巧方便来决定,所以跟心聪智明联系在一起观察。

这些出自于《慧海请问经》等。

这些应该修持的见行都是出自于佛经。

《三摩地王经》中云:“无散极温和,适度动听语,引导具缘士,堪受亦生起。”

对一个修道者来讲,应该具备以下这些美德。

“无散”,没有散乱。

“极温和”,以温和的心来对待众生,接触的时候说话方式都很温和。

“适度动听语”,所说的话也是适度的,要宣讲动听的语言。“适度”有多少、高低、缓急等等很多适度的方式。

“引导具缘士,堪受亦生起”,如果能够这样引导具缘的士夫,对方也堪能接受。“亦生起”, 通过菩萨的引导,他也能够生起这样的体悟和觉受,也能够生起这样一种殊胜功德。

戊二、略见行:

决定如满月,光彩如秋日,

深沉如大海,坚固如须弥。

观待前面来讲,此处讲比较概略的见行。

“决定如满月”,如果能够通过菩提心来摄受,决定让人生起犹如见到满月一样的欢喜心。就是说,菩萨如果能够修持善妙正法的话,绝对能够让别人生起欢喜心。

“光彩如秋日”,相续中具备遣除烦恼的智慧,它的光芒犹如秋天的太阳一样。秋天的太阳没有什么障垢,它的力量很强,温度很高。菩萨相续中如果具备遣除烦恼的智慧,他也能达到光彩强烈的状态,犹如秋日一样。

“深沉如大海”,深沉主要是讲他的功德,功德宝藏犹如大海一样深沉,非常多。

“坚固如须弥”,他的身语意的状态,如如不动犹如须弥山一样。

这几句颂词都是从果方面来讲的,“决定”、“光彩”、“深沉”、“坚固”都是从果方面来讲,它的因包含在里面,所以叫略见行。

以慈悲菩提心等来使内心纯熟,如同秋季的满月一般,寂静调伏,以慈爱众生、善巧方便决定令人见而生喜。

如果一个人能够修持慈悲菩提心,调伏自心来使自心成熟的话,犹如秋季的满月一样寂静,调伏一切烦恼,而且慈爱众生、具善巧方便,决定令人见而生喜。此处是从决定令人见而生喜的方面讲犹如满月。

《月灯经》中云:“含笑调柔如满月,于诸长辈及新生,恒常诚实而言说,温存无有我慢心。”

“新生”指后辈、后生。《月灯经》中讲:菩萨应该含笑调柔,犹如满月一样,对于长辈也好,后辈也好,恒常诚实而言说词语,温存无有我慢心。这个教证主要讲犹如满月。

犹如秋天的太阳光芒万丈一般,威光耀眼,并现前证悟二无我的胜义菩提心。由于远离障碍之云,从而具足遣除他众愚痴的威力。

此处讲光彩犹如秋日一样。菩萨现前证悟了二无我空性的胜义菩提心,很清净,远离了烦恼障所知障的障碍之云,所以具足遣除他众愚痴的威力,犹如秋天的太阳一般光芒万丈,威光耀眼。

《妙臂经》中云:“具有贪等烦恼聚,普称内心乃轮回,解脱惑如水晶月,尽越有海之边际。”

《妙臂经》中讲,因为内心具有贪嗔痴等烦恼聚的缘故,这个人就处于轮回当中。如果能够把贪嗔痴等根本随眠惑解脱,就如同水晶月一样极其清净,能够尽越有海的边际。

由于方便智慧圆满而拥有他心无法容纳、甚深如海的功德藏,

这一句是讲“深沉如大海”。他的方便智慧圆满,拥有他心无法容纳、甚深如海的功德宝藏,深沉犹如大海一样。

借助精进及禅定等力量,身语意的功德一成不变稳如山王,谁也无法转变。

这叫“坚固如须弥”。菩萨借助精进和禅定等力量,身语意的功德完全不会改变,非常非常得稳重,这叫做“坚固如须弥”。

下面引用论典说明。

《经庄严论》中云:“恶朋及重苦,闻深不能退,譬如螽翅风,不动须弥海。”

这是《经庄严论》第二十一品《觉分品》当中的颂词,指恶朋、重苦、闻深是三种退缘。

第一种退缘是恶朋。通过恶劣的友伴,恶知识或者恶友,从而退转;

第二种退缘是重苦。在轮回当中感受很严厉的痛苦的时候,他会退;

第三种退缘是闻深,听闻很甚深的教言,比如空性。

但是,恶朋、重苦、闻深都不能让菩萨从菩提心或者菩萨行当中退失。

“譬如螽翅风,不动须弥海”。“螽”就是螽斯,是一种绿色的小虫子,善于跳跃,吃庄稼,好像是一种害虫;“翅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虫子在扇翅膀的时候能够鼓起一点风。螽斯的翅膀所鼓动的那一点风,能不能动摇须弥山,能不能动摇大海?根本不可能。这个颂词是说,恶朋、重苦和闻深这三种退缘就像螽翅风一样,根本没办法动摇菩萨的菩提心。此处是从分别的角度来观察。唐译直接用螽斯翅风的比喻来宣讲不能动摇须弥山和大海的意义。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