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 |《中观宝鬘论》63

说明:以下法师辅导笔录,为道友个人行为。如有错漏之处,向上师三宝忏悔,请道友们批评指正。

《中观宝鬘论》第六十三课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之后,现在继续宣讲《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五品僧俗学处结行的意义中真实教诲的内容——特别教诫,分了三个方面:广见行、略见行和极略见行。前面两个科判讲完了,今天讲第三个极略见行。

戊三、极略见行:

脱离诸过咎,严饰诸功德,

有情生存因,成就遍知果。

这里面主要是讲了三种因和一种果,一种果实际上就是共同遍知的佛果。这三种因第一个是“脱离诸过咎”,对于身语意的所有过失都要予以遣除,因为遣除了一切过失之后,才能够相应因,而获得最清净的断德圆满的佛果。

“严饰诸功德”,是讲的功德,前面是断过,现在是要生起种种的功德。功德分了很多种,无量无边的功德,菩萨六度也好,四摄也好,圣者七财的方式也好,总之自己要通过一切功德的方式来进行严饰。世间人通过金银珠宝严饰,那么大乘的菩萨应该通过大乘的所有功德作为严饰。

“有情生存因”,自己要发愿或者修持变成一切有情生存的因缘,生存的因素,然后通过这样一种修法就可以成就遍知果,此处主要是讲极略的践行。对一切过失要远离,对一切功德必须要获得,对于一切有情必须要发愿或通过善巧方便成为他们的依靠处。

简略而言,身语意脱离贪等一切过失,富有严饰圣者七财等一切德,以善巧方便的愿力作为成办一切有情所有利乐的依处或者生存因。

此处是从简略的方式讲身语意要脱离贪嗔痴嫉妒傲慢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一切的见、一切的非见,所有的过患都要远离,现在也要修持远离这些过失的正法或者因。

第二个方面是讲富有严饰圣者七财等一切功德,此处通过圣者七财作为例子,“等”字还包括其余的大乘应该具备的所有功德。圣者七财主要是从果位和因位两个方面观察,果位方面讲,就是圣者相续中具备的七种正法——信、戒、闻、舍、惭、愧、慧。信心、戒律、闻法、布施、惭、愧和智慧,就是圣者七财;按照因位来讲,作为一个凡夫要修持能够获得圣者七财的方便,以信心等作为生起圣者功德的修法。

所有的功德都应该立即生起,这主要是通过精进成办的。这种精进的自性就是,以前已经生起的过失必须要断掉,以前没有的过失不要生起,以前有的善法励力增长,以前没有的善法重新生起,以四正断或者四正勤的方式修持一切善道。

以善巧方面的愿力,此处主要是通过愿力,而且是通过菩萨特有的善巧方便,作为成办有情利乐的依处或者生存之因。利和乐可以说今生的安乐和后世的利益,或者今生利益和后世的安乐。“成为一切有情暂时究竟利乐依处或者生存的因”这个发愿,可以包括在前面二十颂所讲的发愿当中。前面二十颂已经发愿作为有情利乐的依处,或者一切有情四大等等生存的因,自由自在享受的因,菩萨也必须要有如是善巧方便的愿力。

《无尽慧经》中说:“我此身决定行一切有情之事,

菩萨的这样一种所依,决定应该行持对一切有情都利益的事情。

譬如,地界等四大种,此等作为种种门,种种差别、种种所缘、种种资具、种种受用,令其近享用、全享用,如是我四大聚合之此身种种门、种种差别……种种受用,广为一切有情之生存因。”

这也是在讲前面第三种修法有情生存因,就好像四大种能够变成一切有情的享受处一样,所以现在我的四大聚合的身体种种方便、种种差别等等,都能够成为一切有情的受用之处。详细的内容在前面发愿文中讲得比较系统,广为一切有情之生存因。

依靠这样的方便与智慧迅速成为遍知果位。

通过方便和智慧摄受或者圆满修持,当它成熟稳固之后,就可以成为遍知果位,就可以获得佛果。所以通过这三种因就可以成就遍知佛果,略讲的时候是三种因,实际上在三种因当中,如果广大开显,还有很多很多差别法需要了知,需要修持。

丙四、此法不仅于国王亦教诫他众:

“此法”,在《宝鬘论》中所讲到的所有修法,实际上不单单是对国王的教诫,也是对其余发了菩提心的菩萨的教诫,也有些是对声闻缘觉的教诫,甚至于是对于还没办法生起解脱意乐的暂时断种姓者的教诫。

对于断种姓者是如何教诫的?这些人虽然没有办法发起求解脱的意乐,但他们对于善趣的安乐还是有兴趣的。那么菩萨为了成办这一类众生的利益,专门宣讲了增上生的修法。在《经庄严论》中讲五种种姓的时候,对于一阐提断种姓者,菩萨如何利益呢?按照有些经典的说法,如果有决定种姓,菩萨对他们还是要普遍饶益的。如果是断了种姓,没办法真正求解脱道,那么就对他们开示十善业道,让他们修持断除恶业,获得善趣的安乐,这就是菩萨饶益的方式。因为如果真的有断种姓,他们是绝对无法趣入解脱道的,对于这种人来讲,只有通过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获得增上生的安乐来进行饶益。因此,对于各式各样的众生都有方法进行饶益。

此法非独为,国王一人说,

亦欲如应利,其余众生说。

《宝鬘论》这部法并不是单单为国王一个人宣讲的,名义上虽是教王宝鬘论或者诫王宝鬘论,是教诫国王的宝鬘论,当时当机者确实是给乐行贤王宣讲的,在词句中比较明显的就是乐行贤王。但是,是不是单单给国王一个人宣讲的呢?对一个人做饶益并非没有利益,菩萨为了一个人的相续当中生起善根,也可以在千百劫中给他做利益的事情,何况造一部论典呢?!从总的原则上来看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有能力教化很多众生的时候,那就不会限制于一个人的所化,对于一个人的所化造一个论典。这部论典就很明显,比较直接的词句是对国王宣讲的,而实际上间接的意义或者其余意义,可以对所有发菩提心的菩萨和其余众生宣讲。所以说“亦欲如应利”,也想要如应地利益众生,如应地度化其余众生,而宣讲了像宝鬘一样殊胜的证法和教法。

此处所说的教言《宝鬘论》这一法门不单单是为了国王一人所说,一方面讲述了任命执行国王各项事宜的人员等,一方面也想不同程度地利益其余在家出家的有情,依靠清净的意乐而阐明。

此处所说的教言《宝鬘论》或者《教王宝鬘论》,一方面讲述了国王怎样任命大臣、应该怎样做事情等,对国王和成办国政方面做了一些教诫;另一方面,也想如应或不同程度地利益其余在家或出家的有情。依靠清净的意乐而阐明,发心动机是非常清净无垢的。

因此,所有其余众生也应当如理如法实地修行本论中所说的增上生与决定胜之一切正道。

既然本论的所化对境并不单单是国王一人——如果是国王一人,国王去世之后这部论典就要报废了,而且对其余众生都是可以利益的,所以,其余接触到本论典的众生也应该如理如实地了知、听闻,如理如实地实地修行本论中所宣讲的增上生和决定胜的一切正道。根据不同众生的根性,有些可以完全受持,有些利根的修行者对本论的所有内容都可以一时间当中受持;有些对本论当中的一品、二品或某个方面侧重的教言会比较相应。如果比较相应的话,就可以听闻、思维全论之后,选择和自己的意乐非常符合的教言进行实地修持。

总之这部论典并不是只让我们增长知识的,主要是教诫我们懂得如何修行的方法,懂得之后要对照法本如理如实地去修持。

丙五(劝勉国王身体力行)分二:一、平时理当思维论义;二、教诫归纳为八种主要功德而实行。

丁一、平时理当思维论义:

为令自他众,成就正等觉,

国王于此论,日日当思维。

为了让自己和其他的众生都能够成就殊胜的果,尤其是最终能够成就正等觉的佛果,那么对于能够成就正等觉佛果的妙法,尤其本论中所宣讲的菩提心和空性慧等等一切菩萨六度的修法,应当日日思维。

此论也有能诠和所诠。能诠是本论的颂词等词句,对于词句也要去观察识别;所诠是词句所表达的意义,对于词义,日日当中都应该思维。就是说不能够听完之后就放下了,应该日日思维它的意义,对里面所讲的菩提心、空性慧等等,应该锲而不舍地进行修行或者串习。

为什么要日日思维?因为凡夫人的记忆力有限,凡夫人的领会力有限,有的时候是次第地领会的,如果记忆力有限的话,当听完之后,当时听的时候似乎是听懂了,也知道怎么做了,但是如果没有长时间地去串习,很快就会忘掉自己所听的内容。所以,如果我们听完之后不思考,或者听完之后不再看书,昨天所讲的内容可能已经不记得了,那么学完之后,放上十天半个月或者一两个月之后,就全部忘掉了,可能只是稍微有一点印象讲了什么,对于真正的词句意义就会忘掉,忘掉之后又怎么能放在心中反复思考呢?而不思考的话,就不知道该怎么样调伏自己的内心。所以说日日思维是非常关键的。

龙树在这部论典中讲了很多佛法的道理,对增上生、决定胜都讲得很清楚,所以说,我们应该对论典中所讲的内容日日思维。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每天思维本论当中的词句和意义,有时候似乎觉得不现实。但是,我们应该日日思维佛法的意义,对于整个佛法如果能经常性地串习,那么修法的力量就不会马上消失。而如果没有日日思维,比如说我们放假一两个月,在一两个月当中根本不看法本,根本不思维,两个月之后自己的心相续就很生疏了,就觉得自己对于法的距离好像很远,再把法本拿起来看的时候就会感觉很陌生。如果经常性地串习,即便是以前学过的论典,现在拿来看的时候也不觉得很生疏,有这样一种串习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想,到底怎么样学习佛法的方式好呢?很多道友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是益西彭措堪布那样教学好?还是索达吉堪布这种教学方法好?我自己认为都好,并不是和稀泥式地说都好。益西彭措堪布那样慢慢地讲,慢慢地让大家体会,感觉好像几年没讲完一部论典。这样的学习方法,就是不用着急,反正讲得内容慢,一遍又一遍地看,一遍又一遍地复习,这样复习完之后印象会很深刻。而且在一遍一遍看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涉及到其他的内容,这时就会去查资料或者讨论等,确实真正很踏实地学了之后,印象会非常深刻,用的时候就能够直接使用,所以这样也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式。

上师仁波切的方式是一部论一部论地接着讲,讲完一部论马上讲下一部,有些道友认为这样是囫囵吞枣,讲完之后没有什么收获,没什么很深刻的感觉。那这样是不是不好?我觉得这样也好,因为我们在学的时候虽然感觉好像是囫囵吞枣一样,没有深入地去挖掘每一个词句的直接和间接的意义,没有讨论。但是我们在学佛法的时候,也需要一个广大的思维。广大思维的意思就是,我们在学这部论典的时候也不是听完一遍就算了,观待有基础的人或者比较自觉的人来讲,每天学的内容会仔细看,所以这种学习方式也不是完全过一次。在他思考的时候,学的时候或者通过考试的方式、讲考的方式,还会自然而然地去努力。这样学完一部论之后,对这部论当中所讲的内容大概了知了,然后马上学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在很多年之后就了知了很多论典。好像看起来哪个都没有完全通达,哪个都没有很清楚,但是我们学了之后和没有学的感觉是完全不相同的。比如学《俱舍论》,好像当时也没有下很多功夫,但是现在讲到一个内容的时候,大概就知道讲的什么内容或者在哪个地方讲的这部分内容,和没学的完全不一样。

打个比喻讲,《现观庄严论》对我们来讲是全然陌生的一部论,当我看到《现观庄严论》的颂词时,不知道在讲什么,如果是学过的,虽然当时没有非常地下功夫学,但是学过、讲过或者思考过、背诵过,一看之后就知道大概是讲什么意思。所以从这方面讲,这样学完一遍之后,当很多年再回头的时候,实际上很多内容都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而了知。所以我觉得都是好的,就看我们怎么样去趣入这种方式,如果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有这样的排斥心就不对了。

实际上我们如果能够这样思维的话,哪个方法都是好的,要看我们有怎么样的因缘,怎么样趣入而已。我觉得这样一遍一遍学完之后确实很有印象,有印象之后再去思考的时候,为什么这个地方要讲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其他地方讲得很清楚,我再去参考,一下就可以知道整个意义,所以这属于一种广大的方式,强制性地让我们了知很多,让我们学习很多,对扩展我们的思维是很有帮助的。当我们听到很多之后,思维会打开,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思考的方法就不会这么狭隘了,因为其他论典很多讲解的方式、思维方式都学过,思维的时候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趣入意义,也是非常好的。

所以,对于日日当思维的问题,到底应该怎么样思维,或者怎么样去观待颂词的意义,主要还是日日要思维法义,因为本论当中好像是从颂词的角度来讲,和其他论典是不相同的,但是从意义上面都有相通之处,而且《宝鬘论》也是把佛经当中的精华归纳在一起所宣讲的教言,所以,我们每天思维法义和每天思维本论,没有大的出入。

此论为了自一切有情无余成就究竟真实圆满大菩提果位而造,

这部论典是为了一切有情都能够最终成佛,而造了这样一种词句,或者造了这样殊胜的修法。

因此国王,对于增上生决定胜如何修行次第的这一教言,不要束之高阁,理所应当如同穷人得宝藏般每日念念不忘思维修行,

既然这部论典能够让众生成佛,那么发了菩提心的国王算是个菩萨国王,所以对于增上生决定胜的道理,或者增上生决定胜的修持次第的教言,在看到之后或者学过一遍之后,不要束之高阁,理所应当犹如穷人得到宝藏一样,每日念念不忘思维修行。一个穷人得到宝藏之后,每天时时刻刻都会想到宝藏,怎么样去使用。现在我们也犹如一个穷人,因为相续中的正法太少了,我们学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内心中正法占的比例还是相当少的,和其余的世间知识和其他杂念妄念烦恼比较起来,佛法这一块在我们的内心中应该说只占了很少一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本来也就是穷人了,现在已经得到了大宝藏,就应该念念不忘,思维修行。

下面讲为什么必须要念念不忘而修行的根据。

清晨听闻时就像太阳升起一般,似乎心里一清二楚,如熊熊烈火,但如果没有实地修持而融入相续,没过多久便如日落西山般忘得一干二净,结果所断的黑暗会再度笼罩。

此处讲有时候听法是清晨的时候听的,如果清晨的时候听闻,感觉就像太阳生起一般,太阳生起时所有的物体很明显一下子可以显现出来,我们听完的时候,觉得这样一种菩萨道的道理,一下子就在内心当中明显出来,觉得很清晰,似乎心里一清二楚,好像熊熊烈火一般。

但如果没有实地修持而融入相续,没有通过再度思维,没有通过实地修持把法义融入相续,没过多久就会像日落西山一样忘得一干二净。听闻的时候像早上的太阳,似乎一切都是很光明的,但是太阳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一下子就消失了,消失之后黑暗会再度笼罩。

所以,我们听闻的时候觉得心里很亮堂,有很多感觉,但是如果没有思维,没有好好去深入,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有的时候不要说是早上晚上的差别,就是出门之后就不知道了,讲完之后只要一出门,讲的什么道理、内容全部忘得干干净净,凡夫人就是这样的一种本性,知道自己是这种本性,那我们就不能做很高的行为了。我们是这样健忘的本性,既然是健忘,那么诸佛菩萨所开示的增强记忆的方式,或者强迫性的让我们记住法义的方法,都需要采纳,要再再地听,再再地思维,再再地修行。

那天在山上老和尚给我们开示的时候说,上师你讲了这么多菩提心,我听都听熟了。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听都听熟了,很多法义不要说是修习,大家就是再再听的话,都知道慈悲心很重要,不能够发嗔恨等等。现在的意思就是这样。对我们来讲,法义应该再再去熟悉,熟悉之后我们就会知道怎么样去观察这种作意,尤其最后通过思维修行的时候,这样修行的功德会非常稳固。有时候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生起一些感觉,或者生起这样的觉受,实际上很难忘记的,对于法义体会很深入的话,即便很长时间没有修行,没有刻意去串习打坐,这样一种温度也很难消失。但是如果单单是听闻,那就会很快消失的,感觉马上就会消失,所以,我们应该反复地去串习法义。

《劝发胜心经》中说跟随词句的理解如同咀嚼树皮一般,而深思意义就像真正感受到树的营养味道一样。

《劝发胜心经》中讲,单单是词句上面理解,就像咀嚼树皮。有的地方引用《劝发胜心经》的时候说不是树皮,是甘蔗皮。树皮和甘蔗皮应该有差别。甘蔗皮是外面的一层表皮,咀嚼的时候没什么味道,真正的精华没有吃到。只是跟随词句理解的话,只能够理解很肤浅的内容。而深思意义就像真正感受到树的营养味道一样,树的营养味道就是甘蔗的内涵、甘蔗的精华。我们要思维意义,不跟随词句是不行的,词句是能够开显意义的方便,犹如手指和月亮的关系一样。所以说意义很重要,但把词句抛弃了,也没办法离开词句去了解一个实际的意义,尤其很多佛法的深奥含义都是通过词句开显的。但是并没有让我们一直一味地跟随词句,停留在词句的表面上,我们应该跟随词句而深思词句所表达的意义,如果能够深思意义,就能够感受到法义,感受到佛法的真实义,就好像品尝甘蔗的内涵一样,直接能够感受到树的营养味道或者甘蔗的甜味。这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别。

同样,聋子弹奏乐器,他人虽然能听到,可是其本人却全然不闻,不修法也与之相同。

好像一个聋子能够很善巧地弹奏乐器,别人能够听到,能享受到,但是他自己全然不闻。不修法能够讲法的人也与此相同,自己能够讲解,讲解之后也许听的人一下能够得到很大的受用,而且通过你的讲解也许可以趣入到善行当中,但如果讲解者自己没有去实修,就像聋子弹奏乐器一样,能够就让别人听到,但是自己完全不能够享用法义,这是很可惜的。

如果你能够讲,能够让别人体会,本来对自己修行来讲,是很好的基础。能够把法义讲出来,思所生慧——通过思维所产生的智慧,应该说在内心中是有一定基础的,如果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串习再去修习,实际上比一般的人、初学的人或没有体会句意的人去修行时,那就来得直接多了。但是能够去思维,知道意义,却不去修行,就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宝鬘论》和《宝鬘论注释》从头到尾的思想,并不偏向闻思,也不完全偏向于修行,也就是说,教导修行者闻思修行必须要结合。没有闻思,那修行没有意义;而闻思到一定程度不修行,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问题我们讲了很多次,我们闻思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修法。我现在把要修的法知道得很清楚,抉择得很清晰,最后到时间的时候就要去串习,就要去实修。因此,如果我们掌握了主要的意义,对闻思修就不可能偏废。

再者,《华严经》中也用不饮水就无法解渴的比喻来说明未修行的后果。

在《华严经》等很多经典当中讲,一个人很干渴必须要饮水,他到了水边始终不饮用的话,就始终解决不了干渴的问题。现在我们相续就像干渴者一样,能够解渴的就是佛法。我们基本上通过寻找已经得到了妙法,水现在已经端在手上,或者说装水的大壶就在我们面前,这时候就看你喝还是不喝,现在我们听闻了正法、思维了正法,基本上到了要解渴的时候,这时候就要看你修行还是不修行,如果修行那就能够遣除内心中的种种烦恼,如果不修行,那么还是和没有找到水的人本质上差不多。没找到水的人很干渴,找到水不喝的人也还是干渴,从这种本质来讲完全相同。不学佛法的人,没有办法调伏内心当中的烦恼。学了佛法不修持的人,也还是没办法调伏内心的烦恼,从本质上来讲完全相同。因此说,我们学习佛法还是要为了调伏内心的烦恼而奋发。

《三摩地王经》中云:“我说极其善妙法,汝听若未如理修,犹如患者持药囊,自之疾病无法愈。”

我所宣讲的非常殊胜的妙法,如果你们听了之后没有如理地作意,没有如理去修持,就好像一个病人虽然拿到了装有很多妙药的药囊,自己不服用的话,那么疾病还是没办法痊愈的。佛陀的大悲就体现在证悟之后给我们宣讲佛法,除了这个大悲之外,再没有其他大悲心了,开示能够证悟的正法就是最大的慈悲心,除此之外佛陀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大悲。我们自己听闻、接触到佛法之后,还是应该体会到佛陀的初衷,或者说上师善知识摄受我们的初衷是什么?实际上给我们传法的意义就是让我们修持法义,让我们去实践法义而得到解脱,并不是满足于弟子听了多少法或怎么怎么样,实际上听闻法主要是为了能生起正见而修持,从这方面还是要深深地思维。

这位大尊者的所有中观论典均是在大悲心的驱使下,普遍教诲一切有情。

这位大尊者就是讲龙树菩萨。龙树菩萨造了很多论典,而中观论典是一大类。喇拉曲智仁波切认为《中观宝鬘论》应该是属于龙树六论之一。所有论典都是在大悲心的驱使下,为了利益有情,普遍教诲一切有情的。

原因是:所有众生都具有如来藏,

为什么说大悲心驱使下普遍教诲一切有情,为什么有这样一种意义在里面?就是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如果是一类众生具有如来藏,一类众生不具有如来藏,那么这样一种中观论典或者大乘教义就不能够普遍教诲一切有情。对有如来藏的众生来讲,这样一种中观论典可以让他成佛;对没有如来藏的人来讲,就没办法成佛。

能够普遍教诲一切有情,就是因为一切有情都具有如来藏的缘故。实际上这也是有些利根众生发菩提心的重要依据。《大幻化网•光明藏论》中说,就是因为一切有情都具备如来藏佛性的缘故,所以众生发菩提心的时候才勇猛,如果了知一些众生不能成佛,那他发的菩提心就不会很坚固。正是因为对于一切有情有如来藏这一点产生了坚不可摇的信心,知道一切有情既然都普遍具有如来藏,那么我发菩提心就能救度所有众生,一切众生都要普遍救度。有这样的基础,所发的菩提心就非常的稳固,非常的坚固。如果认为一部分人不具备如来藏,从这个角度安立发心就不一定有这么坚固,或者不一定会生起这么圆满的菩提心。

正因为佛陀的因除了成佛以外不可能变成其他,所以究竟所得唯有无上菩提,关于这一点许多经中均有宣说,并且前文中也稍加作了阐述。

佛陀的因就是如来藏。既然有了佛陀的因,那它的果必定是成佛,因为因是佛陀的因的缘故。如果不是佛陀的因,它的果不一定是佛果了,但就是因为一切有情都具有如来藏,它作为佛陀的因缘,所以果除了成佛之外,是不可能变成其他的。

所以究竟的所得唯有无上菩提。此处讲究竟的所得,讲的时候不排除暂时的所得。暂时分三乘的时候,那么暂时的声闻种姓和缘觉种姓,就可以获得声闻罗汉和缘觉罗汉的果。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藏的缘故,究竟的所得唯有佛果,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关于这一点许多经中都有宣讲,尤其是了义的经典。二转法轮中也讲究竟一乘,三转法轮中也讲究竟一乘,很多经典中都有宣讲。而且前文中对这个问题也稍加作了阐述。

《文殊根本续》中云:“一切诸宗派,佛说解脱因,密宗成就因,乃我本身造。”

所有的宗派——所有的小乘宗派、大乘显宗宗派和密教的宗派,佛陀宣讲解脱的因,还有密宗成就的因,乃我本身造。对照前后文来看,“我”字就是如来藏本身,因为具备佛性、具备如来藏的缘故,才可以显现其余所有法。如果有如来藏,就有了迷惑和解脱的因。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一切诸宗派”也可以解释成一切内外宗派。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外道宗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佛教宗派?就是因为有本基如来藏的缘故,有它作为迷惑的基。迷惑的程度有差别,就会显现很多根性,就会出现很多宗派。所以轮回的基也是如来藏,涅槃的基还是如来藏,获得阿罗汉还是如来藏作为基,获得菩萨还是如来藏作为基,成佛仍然是如来藏作为基,这些问题汉地的很多大德讲解得很清楚,很透彻。如果没有如来藏,众生迷惑了什么?众生被什么迷惑了?如果没有如来藏,众生怎么样获得佛果,怎么样解脱?所以有如来藏才可能对如来藏迷惑,对如来藏迷惑才可能显现众生,才显现各种各样不同的境界,十法界才可以一个一个显现。此处所讲的解脱的因也好,成就的因也好,都是因为如来藏本身而显现、而造的。

这说明,大乘道的所诠精华见解,就是证悟二无我的空性大悲藏,而行为则包括波罗蜜多及回向等。

大乘道所诠释的精华见解,就是证悟二无我的空性大悲藏,那么真正的见解精要绝对是证悟二无我。人我和法我都不存在的空性,和空性无二无别的大悲宝藏,二者无二无别的自性,就是见解的精华。行为就包括波罗蜜多和回向等。波罗蜜多有的时候主要代表广大的方面,回向也属于广大方面,所以一方面是甚深的二无我空性,另一方面是广大的波罗蜜多、回向地道等修法,所有大乘的见行就可以如是含摄。

由于需要依靠二大资粮来断除二障及习气,故而在增上生品中详细讲解了实执法与补特伽罗的过患,

需要依靠二大资粮——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来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二障以及二障的习气。在第一品增上生品中也详细讲解了实执法与补特伽罗的过患,因为这些属于人我执和法我执。

尤其俱生我执是轮回的根本,如果没有断除俱生我执,就连暂时的解脱也无法获得,更不必说遍知佛果了。

在我执当中有遍计我执与俱生我执。尤其是俱生我执,它就是一切轮回的真实的因,一切轮回的根本的因。所以如果没有断除俱生我执,连暂时的解脱也没法获得,更不要说遍知佛果,所以要认清楚俱生我执的本性,要知道断除俱生我执的方便而修行,最后断掉俱生我执就可以暂时获得解脱果,再修持下去就可以获得遍知佛果。

为此才一再宣说了它的过患,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

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宣讲实执的过患、俱生我执的过患,再再地宣讲过患,会让凡夫初学者对这个问题真正重视起来。我们修道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认识轮回的根本因,然后通过修行断除根本因,对于所有修行者来讲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为了让我们对这个问题产生一个足够的重视心,所以有佛陀的论典,尤其是《宝鬘论》中对于实执的过患、俱生我执的过患,再再地做了宣讲。实际上凡夫的心就是这样,对于一个法,如果别人很重视,一而再再而三讲的话,就会觉得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或者很重要的法。认为这个法很重要的时候,才会投入时间精力去研究修持,这才有基础,如果泛泛带过去就认为不一定重要。虽然我们认为不一定重要的问题,可能有些是很重要的,但是为了对治我们的习气,菩萨也是很耐心地宣讲很多教义,尤其有必要的时候对一个教言再再地宣讲,这样也并不会犯重复的过失,因为有大必要的缘故。

特殊情况,对于欲求殊胜解脱——遍知佛果者,教诲归纳大乘究竟道果而加以修行,而对下等求解脱的声缘种姓者相应宣说各自的道果,

特殊情况,对于想要追求殊胜解脱遍知佛果的大乘行者来讲,就是教诲归纳所有大乘道果而加以修持。最初的时候发起利他心、菩提心,然后趋入二无我空性,通过六度回向等等所有的甚深见和广大行的修法,全部教诲,全部开始实地修持;对于下等种姓、暂时的种姓、求解脱道的声缘种姓者,相应他们的根基意乐也宣说了各自的小乘道果。

它的道实际上也不是大乘以外的,因此建立整个大乘都是佛语,从而制止那些声闻部诽谤大乘,令们生起信心。

实际上小乘的声缘道离开大乘以外,也不是单独成立的。在《广论》当也讲过,所有的道都是成佛的方便。声闻缘觉的小乘法道也是成佛的方便,只不过一个是直接成佛,一个是间接成佛,大乘的道是直接成佛,二乘的道是间接成佛,所以没有离开大乘以外的道而建立的,整个大乘都是佛语。

通过这样建立之后,就可以制止有些声闻部诽谤大乘的现象,也能够让他们对大乘的教义产生信心。

二障:十二支中我执无明有俱生与遍计两种,从中产生贪等一切烦恼,是故唯一是烦恼障,

前面讲了空性,下面再附带宣讲一下二障的问题。

十二缘起支中第一支是我执无明,有俱生和遍计两种。从遍计和俱生无明中会产生贪嗔痴等一切烦恼,所以唯一是烦恼障。通过我执无明或者说通过俱生遍计无明产生了贪嗔痴等,绝对属于烦恼障所摄,是烦恼障的范围。

菩萨的烦恼称为分别念,

菩萨的烦恼是怎样的?实际意义上菩萨的烦恼都是称之为分别念,理由在前面已经讲过。登地以上菩萨的烦恼不会现行,从这方面讲就是没有烦恼,所以有时候就把烦恼称之为分别念,把分别念安立成烦恼的名称。

对一切法有三轮等实执,大多数称为烦恼之名,但实际上都是所知障。

有时候菩萨对一切法有三轮二取等执著,很多时候都称为烦恼,大多数称为烦恼之名,三门的实执也称之为烦恼,实际上真正认真归摄的时候,它属于所知障。

对于小士道平凡种姓授予暂时的人天之因——增上生法。

前面对大乘的特殊悲心者授予了广大甚深的见行,对于小乘种姓授予了声缘的教法。现在讲对于小士道的众生,对于平凡种姓的众生,授予暂时的人天之因——增上生法。怎么样获得人天的果位,怎么样脱离恶趣而获得善趣,这方面的法称之为纯粹的增上生法。

在小士道中也有唯下士道和共下士道。只是追求后世的圆满,只是追求人天的安乐,这叫作唯下士的种姓。如果是唯下士的种姓,就给他们授予人天之因,让们获得人天善趣,这也是本论中的一些内容。本论对于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这三种对境,都宣讲了不同教法。

丁二、教诫归纳为八种主要功德而实行:

持戒敬上师,安忍无嫉妒,

离悭无所求,具足利他财。

利济贫困者,胜摄弃非胜,

恒常持正法,为得大菩提。

把教诫归摄为八种主要的功德而进行实行。八种主要的功德在这里面没有标示,在甲曹杰大师的注释中也没有讲八种功德。

在颂词中不好真正去确定到底是哪八种功德,有可能是八句话里每句话一种;也有可能是:持戒第一,敬上师第二,安忍第三,无嫉妒第四,离悭无所求第五,具足利他财、利济贫困者是第六,胜摄弃非胜第七,恒常持正法第八为得大菩提是总的果或总的所求,也许这样分也是可以的。

下面一个一个进行观察。

八种主要的修行,第一是“持戒”,要守持清净的戒律。戒律是一切功德的基础,如果没有戒律做基础,修持很多善法都无法累积,就像没有大地这些法就没办法生长一样,所以一个修行者相续中如果缺少了清净的戒体,没有清净戒体做所依、做任持的话,那么其余增上生、决定胜的功德等等都没有办法通过累积的方式来增长,所以第一是持戒。

第二是“敬上师”,对于给我们宣讲正法的殊胜上师,必须要真心实意地恭敬,内心当中发起恭敬心来恭敬上师,恭敬善知识。

第三是“安忍”,对于应该忍受之法,对于其他的痛苦等等,必须要忍受。

第四是“无嫉妒”,见到别人圆满的时候就没有嫉妒的热恼。

第五是“离悭无所求”,离悭就是相续当中没有悭吝。对于布施修法的回报、异熟果没有追求,叫离悭无所求。

第六是“具足利他财,利济贫困者”,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来讲,他的财富完全是利益他人的财富。菩萨如果要积累财富,绝对是用来利他的。以前上师讲的时候,具足利他财也可理解为圣者七财,圣者七财也是具足利他的财富。利济贫困者,如果按照第一种解释,菩萨的所有财富都用来利济贫困者,圣者七财也用来利济相续贫困、心贫困的众生,所以作为一类宣讲。

第七是“胜摄弃非胜”,这作为一类宣讲。要依止善知识,而要抛弃其余的恶知识。什么叫做胜摄?我们通过努力发愿等等要被殊胜的上师摄受,这叫做胜摄;弃非胜,不具备上师法相的伪善之士或恶友、恶知识,叫非胜,不是真正殊胜的对境,对于非真正殊胜的依止处必须要抛弃。因为如果你不抛弃恶知识,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见行,会影响到自己的修法。所以在《心性休息》中讲,如果依靠恶劣的恶知识或恶友,就会失毁信士所有的资粮,恶知识会带很多信士趣向恶趣,失坏一切,所以对于恶知识必须要抛弃。

第八是“恒常持正法”,对教法和证法恒常地听闻,恒常地守持。

最后“为得大菩提”,修持前面都是为了得到大菩提,我们总的意乐必须要通过清净的菩提心,是为了得到大菩提果位而开始修持。如果我们真的是为了得到大菩提,这个心应该是很清净的,应该是一种大士的作意、意乐。

这里把教诫归纳成八种主要功德而实行。

护持断除十不善及从属的戒律,

这是第一类,我们要护持戒律。护持戒律中,我们要断除十不善业,十不善业属于一种的安立。还有从属于十善业或断除十不善道的戒律,具体观待于居士、出家人的戒律,这些称之为从属的戒律。

以三欢喜恭敬依止正道的真商主——殊胜上师,

三欢喜昨天也讲过了,通过三种欢喜的方式,恭恭敬敬地依止趣入正道的真实的商主——殊胜上师。引导我们趋向于宝洲的引导者或怙主,就是殊胜上师,必须要真实地恭敬。

具有不被损害、痛苦等扰乱相续的安忍,

损害和痛苦,有可能来自于其他有情的伤害,有可能来自于修圣法而苦行,有可能来自于听闻甚深的正见,总之,我们需要具有安忍,不被痛苦和损害等扰乱相续,能够如如不动。

无论见到他人何等圆满,也不会有强烈的嫉妒心,

这方面讲要远离嫉妒,见到别人圆满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清净的作意,应该产生欢喜心、随喜心。见到别人不管是哪个方面圆满的,即便是听到某个道友在昨天晚上梦中得到本尊加持了,证悟了,听到这种消息的时候,我们都不要产生嫉妒心——觉得他怎么可能证悟呢,他不可能证悟,我证悟还差不多,像这样就是没有办法接受事实,但是这么多修行者,你敢保证每个人都比你低吗?一些大的僧团中或者道场当中藏龙卧虎得绝对太多了,有可能显现一般的情况,也有可能显现比一般更下劣的情况,也有可能显现品学兼优的情况,在这三个层次当中,到底哪一个是具有真实修行的人?谁也不敢肯定。

对于别人财富的圆满,对于别人的相貌圆满,对于别人修证圆满,听到的时候都应该产生欢喜,毕竟自己是发了菩提心,那么我发心的时候愿一切众生成佛,是有这个心的。像《入行论》中讲,如果你不愿众生得利,岂愿彼获觉?你肯定不愿意看到某某人获得正等觉果位。我们发菩提心就是愿众生成佛,每个众生都成佛,但是当别人获得一点恭敬、获得圆满的时候,而且是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时,我们如果都没有办法忍受的话,那就是根本没有菩提心的表现。

真正观察细节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到底是有没有菩提心,看到别人圆满,到底是不思考的方式马上产生一种嫉妒,还是马上产生欢喜心?如果真正听到别人方方面面都很圆满的时候,内心一下子涌现非常真实的欢喜,就说明真正没有嫉妒,是真正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而且这样一种对境,有可能来自于自己很不喜欢的人,自己的怨敌。听到怨敌得到圆满的时候,对一般众生来讲是嗔恨的因缘,但是如果我们听到怨敌或听到其他自己不喜欢的人,获得修证功德的时候,还能够产生真正的欢喜心的话,就说明内心中的菩提心应该是有的。否则,不要说菩提心,有时连嫉妒心都没有真正地压住,这样的话,是否生起来了菩提心,还有待观察。

远离难以割舍资具的吝啬,从不希求回报异熟果,

要远离吝啬心。吝啬心有的时候很明显,有的是不明显。当我们高兴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愿意给,什么东西都愿意布施;不高兴的时候,什么都不愿意给,什么都不愿意布施,这就是一种不稳定的心态,随着自己的身体,随着自己的心情,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我们要努力做到《庄严经论》中所讲得一样,在不作意的情况下,或遇到重大的违缘时,还能够坚持这样的善心,这就算是一个标准,就算一个量。比如别人给你来个突然袭击时,内心还是这么稳定。有很严厉的违缘出现的时候,还能够保持这种状态。我们应该以此为目标,而千万不要以现在自己内心的心情,因为现在我们是处于和平时代,或者相对来讲违缘比较少了,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能够慷慨布施,都认为自己没有悭吝心,但是过一段时间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心态是多么不稳定。有时候感觉这个人比较投缘,给他两块钱,有的人觉得很讨厌,就不给钱,随情绪而左右。

所以华智仁波切讲,不要宣扬暂时的功德,不要宣讲偶尔的出离心,这些是靠不住的。我们凡夫人的心不通过长时间地串习,长期地修习,偶尔听了一段时间法,偶尔能够和正法相应做一些善法,这不是值得夸耀之处,不是吹嘘之处。真正要做一个好的修行者,是默默地去做,按照佛经当中每一个修法的界限去修,有的是总界限,有的是分别的界限,达到界限的时候,再说也不迟,但很多人达到界限的时候不一定会宣讲,所以,还是应脚踏实地去修持,宣不宣讲都是次要的问题,而且从不希求回报,从不希求异熟果。

并非是为自利而积蓄财产,拥有的是利他之财。

积蓄财产完全不是为了自利,也是为了利他,也是为了广大地利益众生。

经过一番观察而对那些缺乏饮食资具等的人们,以必需品予以利济,

世界上有很多缺乏饮食资具等等各种各样的人们,对他们应该有一种利益心,而且应该以必需品予以利济。

这与声闻比丘的资具加持“是自己或道友”的情况截然不同,菩萨不仅已避免依靠出家资具的堕罪,而且是在积累大福德资粮。

声闻比丘的资具加持“是自己的或是道友的”,在做加持的时候会有一种仪轨,有的时候是自己的资具,有的时候资具多,就必须说是某某道友的,这样加持作意,把东西想成别人的,只是为了避免堕罪而已;而菩萨在作意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菩萨作意这东西是别人的,是众生的,这样作意并不是为了对资具加持,并不是为了避免堕罪,他想东西是众生的,确确实实就是想因缘成熟了必须要把东西布施给众生。

前段时间上师讲《广论》的时候就是这样讲的:真正观察和作意的时候,菩萨如果有想法:现在我利益众生,我的身体在内全部属于众生,所以家里的东西,都是众生放在我家里的,我不能把东西执著为是我自己的,不应有这种自相的执著。这样作意的时候,因缘成熟就应该布施,东西既然是别人寄放在我家里的,那么别人取的时候理所应当给别人。菩萨不仅已经避免了依靠出家资具的堕罪,而且是在积累大福德资粮。菩萨的作意是在积累巨大的福德资粮,而对小乘而言就完全是为了避免堕罪。

《菩萨别解脱经》中云:“舍利子,此外,菩萨于诸法作他所想,微物亦不取,何以故?从近取即所弃……舍弃身体。”

此外菩萨于诸法作他所想,菩萨应该把所有东西都作为众生的物品、他人的物品来想,对于微物乃至微尘一样的东西也不执取为自己的东西。这个问题在《广论》中也讲了,有些辩论、疑惑等,此处我们就不讲了,可以看资料,上师和宗喀巴大师都讲了很多。对于众生的东西我需不需要请示众生再用?我这样用的时候犯不犯盗戒?这方面有很多作意,《广论》讲得很清楚,可以去翻阅。此处就是说菩萨应该把物品全部作为是众生的东西想。

何以故?从近取即所弃……舍弃身体。没有见到原文,中间的这些意义到底引发了什么含义,就不太清楚。

马鸣阿阇黎亲言:“何者贪著诸财物,未生殊胜菩提心,胜心不与过同住,犹如大海不存尸。”

任何一个行者如果贪恋财物,认为财物是自己的,有一个是自己东西的想法,这样的人就没办法生起殊胜菩提心。真正生起殊胜菩提心,利益众生的胜心产生的时候,绝对不可能与过患同住。按照此处的意义来讲,“过”是指贪著自己的财物,贪著财物是自己的。

如果内心真正产生了胜心、利他心,连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作意都没有自在,没办法说我要以这个身体和心为我自己做事,这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内心如果真实产生了殊胜菩提心,就绝对没有自私自利的作意,这些过患不可能和胜心同时存在。有自私心的时候,就不可能有胜心;有殊胜菩提心的时候,不可能有自私心。就好像大海不存尸一样,大海不和尸体共住,所以说菩萨的功德、菩萨的胜心也不可能与过患共住。

这里是讲菩萨积累的财产,全部都是利益众生的财产,全部都是众生的财物。

道的违缘与顺缘友伴的取舍:

道的违缘是恶友、恶知识。道的顺缘是善友、善知识。对于这方面的取舍问题:

蒙受上师或阿阇黎等殊胜大德亲自摄受,恒常形影不离。

这叫胜摄,“胜”是指殊胜的上师、殊胜的阿阇黎、殊胜的大德,被他们所摄受就变成了修道的顺缘。我们亲近大德、善知识,依止大德、善知识,这就是修道的顺缘。很多内心的邪见或者不如法的行为,通过恭敬依止善知识,都可以直接间接在短时间或长时间内予以遣除,所以应该恒常形影不离殊胜善知识。

“非胜”是指耽著轮回、唯一追求世间八法、见行颠倒的恶友恶知识,他们就是佛教的盗匪,要拒之千里。

“非胜”,指不是殊胜对境,不是殊胜善知识,是对于轮回的法非常耽著,而且一生当中唯一追求世间八法,见解和行为都是颠倒的恶友恶知识。这些恶友恶知识在佛法中就是佛教的盗匪,偷什么呢?偷盗抢劫的就是善法、善根。如果我们依靠佛教盗匪,依止的时间越长,内心的财富就会被抢得越多,被偷得越多,最后内心中一无所剩,所以要对佛教的盗匪拒之千里,不能依止。

《宝积经》中云:“当依说法善知识,何时亦莫依恶友,具足戒律多闻者,了知胜义之一边。”

应该依靠说法的善知识,任何时间都不要依靠恶友。如果能够依靠善知识,依靠善友,具足戒律,具足多闻,就能了知胜义的一边。对于胜义的这部分可以完全了知其殊胜意义,有时候胜义是讲空性,有时候胜义是指殊胜的意义。整个佛法当中所诠的善妙义,称之为胜义、殊胜义。所以如果能这样做,就可以了知胜义的这部分。

随后,所做究竟之事就是大德的所为,归纳而言,即应当无余听闻诸佛的教法与证法,全面受持,并弘传于他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利他而获得究竟的大菩提果。

具备这样的条件之后,大德的所为——大乘菩萨所做究竟的事业,归纳而言,就应当无余听闻诸佛的教法和证法,对于佛陀宣讲的教法,以及生起证法的方式,应全面受持,弘传于他众,受持之后为了利益众生而弘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利他而获得究竟的菩提果。

凡是追求这两种大利的具缘者务必恒常精进,大菩提是成办二利之果,其因就是地道的所有妙法。

追求自他二利的具缘者,务必要恒常精进,大菩提就是成办二利的果,它的因就是地道的所有妙法,五到十地或者地道的所有妙法就是成办二利果佛陀的因。

这以上是将论义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通过结尾的方式加以教诫。《念住经》中云:“听传妙法已,弘扬修智者,诣至无老死,至高无上处。”

把前面主要的所修和果做了教诫之后,以《念住经》证成:听闻传讲妙法之后,开始弘扬修持的智者,最后可以诣至无老病死、至高无上的解脱地,也就是佛地。从这方面教诫它的因和果都是善妙的。

经中说,在讲闻妙法时,甚至仅仅迈出一步,乃至呼吸之间受持妙法功德也是无量无边。

下面是讲闻妙法的功德。为了讲闻妙法,甚至仅仅迈出一步,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呼吸之间能够受持妙法,功德无量无边。所以我们现在听法的时候,应该有一个贤善的意乐。

法王和上师教诫说,上等修行者在迈出门时就要发心了:今天我要去听闻妙法或者讲解妙法。在出门的时候就发菩提心,这样每跨一步都是积累资粮的方便,每跨一步都是积累资粮的因。所以一个人如果懂得作意的方式,能够熟练的话,实际上他走路都会成为大乘的资粮,是为了听闻妙法而去;中等者到经堂的时候,或者听到海螺声音的时候,就会发菩提心,就会作意听闻妙法;下等者在讲闻妙法的时候,发菩提心好好地讲闻,这时候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功德。乃至于在一呼一吸之间,在这么短的时间中心无旁骛,安住在很清净的意乐当中,能够受持所讲的妙法,功德也是无量无边。这是经典讲的,是佛陀讲的,并不是一般凡夫人讲的,所以应该诚信。

这也是菩萨愿力的核心所在。

听闻、受持、传讲、弘扬、修行都是菩萨愿力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听闻之后把妙法传给他人,就是菩萨愿力的核心所在。

教王中观宝鬘论中,宣说在家出家之学处第五品释终。

以上讲完了第五品。下面是第四个科判。

甲四(末义)分二:一、由谁所造;二、由谁所译。

乙一、由谁所造:

《教王宝鬘论》,是开显一切妙法之精华义、圆满诠解本师佛陀显密所摄之教、诸多经续中授记的阿阇黎大尊者吉祥怙主、成就金刚乘殊胜禁行的圣者龙树菩萨撰著圆满。

《教王宝鬘论》是原名。本论是由谁所造呢?圣者龙树菩萨。

“妙法精华义”,就是指佛教当中的甚深见解和广大行,比如二无我空性、地道等。以《宝鬘论》为主的经典,有些着重宣讲甚深见,比如《中论》,本论对甚深见、广大行、波罗蜜多、增上生决定胜都进行了广大的宣讲,还有讲如来藏精华的《出世赞》《法界赞》,这些都是龙树菩萨所造,开显了一切妙法的精华义。

“圆满诠解本师佛陀显密所摄之教”,真正不依靠其他的讲义,不依靠其他的论典,依自力能够解释般若经、解释佛经的,在佛教史中显现两位大德,一个是龙树菩萨,一个是弥勒菩萨。这两位一位是十地菩萨,一位是一地菩萨。弥勒菩萨不依靠他力造了弥勒五论,《辩中边论》《辨法法性论》等等。龙树菩萨也不依靠他力而解释《般若经》中的甚深空性,能够圆满诠解本师密意。佛陀显密所摄的教,显教方面解释的《般若经》或者三转法轮的经典等,密教方面像《密集金刚》《五次第论》等。诸多经续,前面我们引用了《大云经》《大法鼓经》《楞伽经》《金光明经》等是显宗的经典,续部如《文殊根本续》等。

在诸多经续当中授记的阿阇黎大尊者吉祥怙主,就是龙树菩萨。成就金刚乘殊胜禁行,像圣天论师的密宗讲义和月称论师的密宗续部讲义中说,龙树菩萨完全成就了金刚乘殊胜禁行,是即身成佛的大尊者。在显教中没有直接说即身成佛,授记的时候说以后会成智源光佛。还有阿底峡尊者承许《大法鼓经》中对龙树的授记,《大法鼓经》中对龙树菩萨的授记是七地菩萨,对于成佛的方面没有明显见到。但是《文殊根本续》或者圣天论师和月称论师的一些密宗注释中,说龙树菩萨是即身成佛的。

圣者龙树菩萨撰著圆满,本论已经撰著圆满。以上对大菩提之藏《教王宝鬘论》的所有论义已经做了观察抉择。

今天就讲到这里。星期六就可以结束《中观宝鬘论》,以前上师规定,在一个大论讲完之后要发愿,明天把课诵集带上,念诵的内容也是每次讲完大论时念的《普贤行愿品》《文殊大圆满愿文》《愿海精髓》《前译教法发愿文》。明天结束的时候应该好好发愿回向,把善根好好地上供下施,把善根通过回向的方式印证,这方面是很关键的问题。明天讲完之后我们先回向,然后念发愿文,休息一会后背诵,最后简单地回向、供护法。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