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乘宝性论03

第3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造论

仁波切 译讲

【课前发愿】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上师开示】

藏传佛教有些念经的一直这样……(上师念诵),这是一种运动,可能是。(众笑)

这样很好,今天讲《宝性论》。《宝性论》之前稍微说一下,这里的道友稍微行为要如理如法,也没有什么,大家要如理如法地修行,好一点。

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方面,明天有《宝性论》的一堂课,中间没有。我的课从6月4号讲《释迦牟尼佛的修法仪轨》中的实修窍诀,有同步翻译。

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学习大乘佛法,应该要具备 的一是,自己要经常修行,每一个佛教徒,最好自己上等的有禅修,安住在本性中。中等的应该经常思维法义。如果不能这样,要经常念诵咒语,这很重要。

尤其禅修、修行不能间断 。对每个人来讲,不管你在哪里,在都市还是寂静地,虽然每个人做不到十全十美,烦恼习气出来时,不能如法。但毕竟选择了佛教,那么在有生之年,应该尽量修持 佛法。如果想要在相续中,不修持 不行的。。因为无始以来的串习,而善法可能只是这辈子如闪电般短暂 的修学的机会,力量极其薄弱 。对比时,烦恼的非理作意力量更强大,如果没有长期修行,没有办法战胜烦恼怨敌,半途而废是因没有好好祈祷,祈祷很重要,应该经常祈祷本尊护法。

除了修行,还应该借助外在的力量,就象莲花生大士一样的猛 厉的本尊。有人说“格日仁波切”,祈祷,“上师仁波切知”这里的上师一般指莲花生大士。

喇嘛钦也是一种藏语,如同那么不达雅——是梵语顶礼佛陀的意思 。

格日仁波切,就是祈祷莲花生大士的意思 。主是藏地家喻户晓的,早上起来,晚上睡觉时,平时行为中,要经常祈祷,这是修行圆满的一个法。

不能好好修行的话,不要说利益众生,可能自身难保。到处有河,变成泥菩萨的可能很大。

另一方面,度众生主要是说法。

每年,包括我这边认识的法师堪布有时间外出,给大家讲经说法。藏地的很多寺院中,供不应求,大家特别向往。

我们这边也是有些需求的。包括道场和寺院。如果需要有一些讲经说法的,比如讲《入行论》或者讲《入中论》或者《前行》或者《净土三经》《金刚经》,我想很多法师是擅长的。长的一年半看,短的一两个月。

堪布堪姆只有放假时,可以讲一两个月。如果有一些法师完全可以讲,我们这边可以安排,不需要会供养。

以前法师出去时,包括路费,我经常也会出一部分。自己我们一般不是其他的,接受供养呀,不是希求的,唯一以法为主。

人太少也不行,至少十人以上吧。

我们以这种方式来,但有些地方不同吧。比如出家人的道场讲一些戒律,在家人的道场讲一些其他的,你们可以以书信的方式来联系。

我以个人的名义,有认识的很多的法师,大法师,小法师都认识,看你的状况和需要,是幺儿 园的学校还是大学,还是研究生,看长期还是短期。这是很有必要的。

有些地方难遇善知识,希求但找不到。

一方面有一些新法师,刚有热情,可以锻炼一下,也可以看看这个人怎么样。如果他是弘法,还是其他的,如果有其他的心太态,以后就不派了。

如果没有上堪布堪姆,有时以法师的名义也是可以的,有的是助理法师有的是辅导员。

求法和传法如果没有结上因缘,众生永远在河边干渴。但也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当然这个通过比较哪一种途径都可以。个人而言,三十多年来,是这样的一个观点吧。尽心尽力地满足。

当然这不一定是你所需求的是如理如实的,但我们尽量满足。大家也可以通过不同途径。

法师们如果身体可以的情况下,学的时间长一点,出家的时间长一点的话,可能好一点。但也不一定,我们在刚开始出家,也有这样的意乐,也与有关寺院结上善缘,所以在这方面关注一下。

(上师念传承)

今天我们讲一下弥勒菩萨所造的《宝性论》。通达 其中的道理不是那么容易 。听闻时要有信心,对佛性和如来藏,要想懂得如来藏的渴求心。

我们听闻任何佛法,不是那么容易 。包括前面的后面的念诵。听课的整个过程,可能让凡夫的心自愿休息,可能我们宁可散乱,做一些无意义的事。真正如理如法地听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痛苦的。

包括梵音而听受,虽然不能直接听到我的语言,但我看这些听众是很稳重的。刚开始基本到最后是一样的人。而且大家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非常坚持 。

而且听闻中文的人稍微有一点变化 。但总体上是对求法的意乐是比较强的。我觉得这是应该的,包括我个人,花的时间是比较多的。比如下午一堂课,我自己要准备,翻译不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包括翻译和校对,虽然不是最后的定稿,还有一些修改。以前的译师也是通过讲述而做最后的定稿。但前面的翻译不讲,中间也是自己先要看一遍,要跟藏文对一遍,再看有没有相关的资料参考。虽然 人不多,但为了为听众负责,我对外语组这边先讲一遍,其实我下午自己要看,要参考,要对照,要对外语这边讲一遍。我们的思路会比较连贯一点。我真实在课堂上要讲一遍,分享之后我要听一遍辅导。

所以一堂课我花了很多时间,不是因为我翻译的就走马观花,对我而言是不负责任,对你们而言,听一课很累。前面没有,后面没有,中间稍微听一下就飞了。这也太准时了。

有的人非要八点听一下,不到九点就跑了。如果世间法不一定这样,出世间的习气是不是太薄弱了。

我个人不是说大话,在86年开始学《宝性论》我到现在还是很认真地对待。下面的人认真记笔记,轮到讲考,也是很认真 的。

所以做什么事,要先以智慧选择,中间要认真,不 要没有原则 ,听了两三遍就听不懂,就追求 其他的知识,这样的串习,来世的做人做事不一定很圆满。

所以我希望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做好。《格言》中也讲,一个脚 没有站稳,抬起另一脚 ,容易 摔倒。

这是人的品质,很重要,稳重要离不开其智慧,这一点很重要。就象树的树根与树干一样,《二规》中也是这样讲的。

乙二(广说分支)分二:一、广说所得三宝之分支;二、广说得法四处之分支。

丙一(广说所得三宝之分支)分三:一、三宝各自本体;二、安立三皈处之理;三、以释词解说。

丁一(三宝各自本体)分三:一、究竟皈处佛宝本体;二、佛之圣教法宝本体;三、受持佛法者僧宝本体。

戊一(究竟皈处佛宝本体)分三:一、以赞叹而真实宣说;二、分析彼义而宣说;三、以对应而广说。

先广说,广说得法是四个金刚处。

……

我们学习本论时,一定要懂得其分析方法,跟前面的《大乘经庄严论》的有些风格相同,弥勒菩萨的论典,有些大德将其比喻为波浪式的。

因为整个波浪是前浪推后浪,或者每一个浪花,表面看是一样的,但实际 上,其形状、本流都不相同。

或者天上降下来的雪花,看着一样,实际每一个形状都不同。

所以没有仔细分析时,每一个科判都相同——

前面略说,中间广说,后面对应。好象翻来复去都是这样,大概整个意思是这样的

可能没有深入分析时,是这样相同的,但真正看,当然弥勒菩萨造论,不象我们写文章一样,不会有重复等过失。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学得细一点深一点透彻一点,这样才能真正通达 其中的意义。

三宝中,平时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

平时我们认为佛是色身,或者化身。

我们基本认为佛陀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样子就是唐卡或者塑像。这是凡夫人心中的佛。但真正要 皈依的是法身佛。

法身佛的特点和色身佛是有差别的。这里宣讲了义的佛。

有的人对大乘佛教了解不多,尤其佛教徒,一辈子学习佛教,快要离开人世了,对基本的尚且不懂,所以闻思非常有必要。

当然闻思不是听一课两课就可以了。浩如烟海,就象龙猛 菩萨去龙宫阅读经论的故事。

己一、以赞叹真实宣说:

无初中末寂,佛自觉觉已,

为未觉觉说,无畏恒常道,

持胜智悲剑,金刚斩苦苗,

见林绕疑墙,尽摧佛前礼。

先讲佛宝。首先以赞叹来宣说佛的功德,以六个或者八个来赞叹。

1、无有初、中、灭2、寂灭3、自觉。这三者是智的功德。4、现量证悟一切所知,因此智慧圆满。5、后面是智悲力的功德。

下面字面上稍微讲一下。

实体有六个功德,反体方面讲有八个功德。

以佛陀具足功德的方面赞叹佛陀。

1、无有初、中、灭。是指佛陀没有开示没有产生,中间没有安住过,最后不会有任何毁灭。这样的话,他已经所谓的有为法的三种法相全部没有,变成无为法。这是平时我们赞叹佛陀不是这样的。

有的人想怎么佛没有初中末?不是降生说法涅槃吗?这不是的,这是色身的佛。

法身佛是无为法,无生无灭,无生的话不会有住,无住的话不会有灭。

无初中末,有一部经典前些日子用过。《如来不可思议经》,有说是《度一切如来境界智严经》,17年,专门有一个乾隆皇帝的御抄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在拍卖。现在有珍贵的东西,第一想要拍卖。主要讲如来藏。、也就是说,真正的佛是不生不灭,当时集聚了很多佛菩萨,文殊菩萨祈请宣说的。一开始没有产生,后来没有灭。有方便的话看一下。无著菩萨的注释中,以九个比喻引用了。宝译的也引用了此中的内容。

我们有必要了知佛无生无灭。如来在众生面前显现有生有灭,《无想经》:如来无上王,无生亦无灭,为诸众生故,示现于生灭。

如来确实在本性中是无生无灭的,但为了度化众生,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生有灭的。但这并不是如来的真正实相,只是显现而已。

这是第一个功德。

2、寂灭——心的分别 念都没有的话,就是寂灭。这对应的是任运自成。

3、自觉。佛不需要依靠其他的比喻、理论,包括最后不是依善知识,而是依自己本有的本智即本来的智慧。汉文中对本来和智慧没有特别分,佛以自己的本智而觉悟。

后面会讲,不是依他缘而证悟的,

这三方面是从自利方面讲佛的功德。

4、完全通达 现量通达 万法的真相。

也就是具足如此上面的三个功德,因此智慧圆满。

5、佛陀是为了使没有证悟者,芸芸众生是很可怜的,不知道有 和我所执是实执。佛对没有觉悟的众生宣说觉悟之法,也就是对轮回中无有畏惧的不会退转的。

不象有的人下半年就退转了,就象讲考时,感觉无常感很强。这个人很不错,希望很大,过一段时间气色不好……其实有时候闻思修行与人的福报 是有关的。 福报 好的一点的人一直死不了,虽然人生中多次奄奄一息,最后还是活过来了。福报 不好的人,一开始神采奕奕,最后一蹶不振没办法了。

世间人确实有退转的,包括声闻,《俱舍论》中讲到退法阿罗汉,这里也有,是退法凡夫。今天好一点,明天退……

佛宣说无畏的恒常的不退的道,这是悲心圆满。

6、下面是威力圆满。

力有四句:佛受执这样殊胜的智悲宝剑与金刚,然后分别摧毁斩断,拿着智悲宝剑轮回中痛苦的妙药,当然是以慈悲心摄受,以智慧来斩断。

然后以智悲金刚摧毁邪见解密林围绕的怀疑的坚墙,金刚是无所不摧的,它能摧毁我和我所执——萨迦耶见的密林,常见的密林,断见的密林。为什么以密林为喻?是因为密林中很容易迷路。

虽然我在家乡没有大的密林,但去找耗牛,牛难找,自己也难以回来。有时候下午傍晚很害怕,因为其中有人熊猛虎,所以在见解的密林中,根本没有路。

没有去过的人不知道,有些旅游的地方也有原始森林,还是很可怕 的。就象般若经说,到达 密林的边缘。

我亲身在密林中迷路过,所以有强烈的感触。

为见解的密林所围绕的墙,这是高墙,是怀疑的墙,对三宝怀疑……这种墙,如果有智慧和悲心的金刚,全部都摧毁了。这种摧毁者就是佛陀。是威力圆满。

智慧方面有三个功德,后面智悲力三个功德,共有六个功德,因此于具足上述六个功德的佛陀前,三门恭敬顶礼。让其力量融入我们的心相续,让我们获得无有任何痛苦的大乐之舟。

这是从能所的层面,下面是从所所的层面来讲,从功德的方面赞叹佛陀。

下面要分析其意义,也是前面的功德,只不过方式有点不同。

己二、分析彼义宣说:

无为任运成,非依他缘证,

具足智悲力,具二利佛陀。

一共具足上面自利和他利两方面功德。自利方面是三个,利他方面是三个,实体有六个。反体加上自利和他利,共有八种功德,我们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要背诵,讲考班,明天可以抽,要背下来。

以前我86年,第一个背的教证就是这个,打卦抽到我,我背下来,被堪布点赞。当时是这样的,现在是强的意思 。我希望全部不能背的话……

这是很重要的,我们经常认为的佛陀是色身方面的,这还是不相同的。

八个功德再说一下。

1、无为法——凡是不是因缘而生的,当然不是说佛陀是无为法。如果无为法是佛陀的话,虚空抉择灭和非抉择灭都变成佛陀了。大乘阿毗达磨中有许多法要变成佛陀了。

是不依因缘,无有造作迁变的法,是无为法。

下面也可以讲。

《宗镜录》:佛身无为。不生不灭。

因无有生灭,可以称为无为法。

2、因无有勤作而任运自成的功德,这不是造作, 是自然而然具足。其实自然与任运自成还是有差别的。

任运自成,比如有人有福报 ,不用去找钱,很快乐地。有的佛教徒就是,不作上班,但钱任运自成而来。相貌也是一样,不用天天特别痛苦地,自然美妙庄严。

好象所愿,佛陀的事业和一切都是任运自成。不是依靠勤作。

不是说,佛陀特别有钱,而是这个功德。主要从事业上也可以表现出来。

3、非依靠他缘证悟的功德;不是依靠推理、文字。我们证悟可能要依靠其他,但佛依自然本智而证悟的。

有人认为,佛当时特别饿,幸好遇到婆罗门女……这只是世间的描述,智慧法身并不是这样的。

这是三个自利方面的功德。

4、他利方面, 是具足智悲力,如同庵摩罗树一样,一下通达 无碍。这是智慧圆满。

5、有的众生很痛苦,对他们安置……有这样的非常亲切的心,这是悲心的功德;

6、最后是力。刚以宝剑和金刚为喻。当然个别讲义说智和悲分开,但这个不分开也可以,依靠智悲力,遣除相续中的苦因苦果的能力。我们很想度众生,但我们智力有限,能力有限,时间有限,度众生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有的道友学了大乘佛教特别心切,发心时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出去弘法不是那么简单。希望你们弘法的人要做好准备。

有的人说要建道场。在这里依靠上师如意宝的威德力,有很多因缘,是比较可以的。而出去弘法没有这么简单。所有的事情 让自己承担时,才知道文殊菩萨真的很伟大,佛陀伟大,传承上师不简单。

以前出去时,觉得应该可以的,后来觉得不是那样的。

有的道友出去弘法利生,想要提前得传承,接寺院,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容易接得到的。稍微有点成就时,罗刹女也来了,智慧不简单,悲心不简单,什么都不简单。

具二利者为佛陀。

(上师背教证)

刚开始学习时,对佛陀有新的认识,懂得佛陀不是色身的佛陀。包括《入法身论》中说,以法身见佛,真正见如来。

《金刚经》中“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当时《功德经》中说,佛陀回来时,莲花色比丘尼,一起去见佛陀。她想先去见,但因佛教规定为先比丘见,才能轮到比丘尼。她于是变成国王,排在前面。她特别得意。

法王来时,有的人在最前面迎接。一样的。

莲花色比丘尼,以为自己第一个见如来。佛陀说,第一个见我的是须菩提,因为他在观想,安住于不生不灭的法性当中。他根本没有出来,而比丘尼排队神变等……

所以真正见到上师,对见到上师非常重视,其实真正见上师,是上师的智慧和密意融入一体,这是很重要的。不然为了见上师打架,不一定是很好的。即使见了,密意不一定见了。

有的道友上课从来不来,这是非常善根者,是和须菩提一模一样的,即使来了,也是坐在最后最后,甚至特意坐在柱子最后,也许是眼不见心不烦吧。也许和须菩提一样,按前行的教证,以欢喜 的眼神见说法者,饮用甘露一样。

有的人特意躲着,也许是有什么其他目的,我也特别开心,这样肯定是如须菩提一样的同学。

这里真正的佛陀,确实是法身。

我们也经常讲,不离上师,也是离上师的色身,但上师即使不是成就者,三世诸佛和总集,上师如意宝如何如何,祈祷时是这样的吧。

龙钦宁提说,显现为根本上师,实际 是三世诸佛。法身是同一体的,法身是与自己有缘见的。

为什么修上师瑜伽后面会安住一会儿呢?就是真正了义的上师就在那里,当下融入上师的密意和智慧,融为一体。

这是佛陀的功德。

下面是讲进行对应,不广讲了。

己三、彼等对应广说:

是无初中末,自性故无为,

寂灭法身故,名谓任运成。

以赞叹宣说作为因,之后以无为任运成是宣说的内容。

为什么是无为呢?为什么任运成?为什么具大悲?

1、为什么无为呢?因为真正的佛陀是无有初中末这样的有为法生住灭的自性者,业和烦恼没有的话,因此是无为法。就象阿罗汉,也象因缘无为法,如虚空。不是因缘而生,无有造作。还有意生身无为,如灭尽定,佛陀也不会有。不可思议的投生的无为,佛也没有。不可思议的无为佛陀也可以讲这样的功德吧, 示现是,但不以任何因缘造作。

不是说佛是无为法,如虚空一样,但佛的无为法,与真如法性一味一体而言。

2、为什么任运成?因为佛的身体和语言,各种戏论,身体也没有了,语言的戏论边也没有了,心的分别勤作也没有了。

因为法身安立的缘故,它是任运自成。

并没有勤作,就象《入中论》中比喻,如《入中论》:如是佛住法性身,现前虽然无功用,由众生善与愿力,事业恒转不思议。

因为佛陀的善和愿力,最后他的事业任运自成。这是凡夫分别 念难以想象的不可思议的。

这是第二个,为什么任运自成?因为寂灭法身的缘故。

各别自证故,非依他缘证,

证此三故智,说道故为悲。

威力以智悲,断除苦惑故,

前三成自利,后三成他利。

3、由于以各别自证的缘故,非依他缘。凡夫人可能依推理估计等,佛陀依靠各别自证、现前智慧。这是非依他缘。

4、证悟如此具足上面的三个道理,所以智慧圆满,

5、因为为了可怜的众生宣说了这些道理,让他们获得解脱 ,这些苦因和苦果的,对众生宣说世出世间的道,所以是悲。

6、具足威力的事业圆满,因为断除众生的痛苦,这是威力。

7、其中前三者叫自利,为什么呢?因为懂得了无为法,懂得了非依他缘,所以断除一切有漏法,具足无漏大乐,所以是究竟自利圆满。

8、为什么后面三者是他利圆满?因为以智慧照见所化界,如果没有悲心的话,不能趋入,如果没有能力也不行,所以才能任运自成,因此具足智悲力三个方面。

我们一定要记得,虽然觉得不多,但不要迷茫,要知道佛陀是什么,具足的功德是什么,不要只放在文字上。如果萨迦格言中说,知识落在文字 上,武器忘在家里,是没有用的。

要有定解和心的开悟,原来不懂,现在完全明白,以后随时随地不拿法本,有的人法本找不到,翻翻翻,要放在头脑 里,心里,手机里慢慢来吧。

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