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乘宝性论05

第5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造论

仁波切 译讲

【课前发愿】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上师开示】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转法轮中的三转法轮的内容,也就是唯一补处大势至弥勒菩萨所造的《宝性论》,前面讲了一部分内容。本论一共五品,前面有几个金刚杵,佛,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第一品是总说品,接下来是如来藏品,功德十一品来分的。

上次五月底讲到前面部分,当然这个《宝性论》与其他有些修行方面不相同,有点难懂一点。我看到现在的佛教徒喜欢听一些和许论前行等,稍微难懂一点,其实这不是最难的,有的人觉得难,比较而言可能会不想那么多吧,平时讲个加行,开示,佛经,都比较关注。而此论这么甚深,有特别大的功德和教义,尤其要懂得佛陀二转和三转法轮,尤其是三转是不可缺少的。但与其他的法门比较起来,可能不那么专注。

所以现在的佛教处于什么水平,应该清楚。当然现在听课的人,对甚深法门有信解信,不止今天听课的人,我比较清楚市场是怎么样的。浊世,修法也好,修行也好,比较深一点,要么不听,要么听一段见时间就怯懦退失信心。

我希望有这个机会的话,听圆满比较好。

对我而言,我也说过,少几个人和多几个人,现场线上线下都没有感觉,但对个人而言,得到这个人身当中,得到大乘佛法是怎么样的机缘 ,值 得思考 。

尤其现在与以往的很多时代相比,比较方便,这么好的机会,大概会有多少天多少月,这可能是很难预料 吧。一旦失去机会时,可能就会想到抓住机遇 ,有这种认知的话,可能就来不及了。

所以今天讲本论前,稍微说一下。

下面继续讲,前面讲了佛宝,有八个功德。法宝有八个功德,僧宝有四个、六个、两个不同的功德。

佛宝,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就是我们的皈依处。

己三(彼等对应广说)分四:一、广说证悟如所有之理;二、广说证悟尽所有之理;三、彼等亦说为清净;四、宣说一切中最殊胜皈依处。

庚一、广说证悟如所有之理:

证众寂法性,故为如所有,

彼亦自性净,烦恼本尽故。

首先讲如所有智,在其他论典中可能会讲佛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这里讲菩萨,圣者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从这个方面成为我们皈依的对境。

【上师念传承】

如所有智的意思是:证众寂法性,故为如所有,彼亦自性净,烦恼本尽故。

这里讲到,获得圣者果位的菩萨,他有一个现量见到法性的智慧。就是证悟一切众生的心的本性,包括自己在内的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是什么样呢?就像《中论》中所讲,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这样一个远离四边八戏的本体,这就是如所有智。就是我和众生的心的本来面目如实通达 。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证悟心的本性时,本来就如大幻化网一样,清净光明平等的,心的本性,以中观的推理方法也好,或者通过上师的直指,心性本来是清净光明,包括障碍烦恼的本身也是从来不生不灭的。所以说,这样的智慧叫如所有智。

就象《华严经》中也讲: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有这么一个教证,以前也用过,一切法本来是无生无灭的,如果我们能通达 ,则离佛遥远。认识心性,在《景德传灯录》中,有一个弟子问佛是什么样?

师答:心即是佛。

问:这样的心有没有烦恼?

师答:这种烦恼是离一切自性。

通过这种道理,也可能完全了知,心的本性是清净无垢的,不生不灭的。不仅心的本体这样,经常我们以为心上有贪嗔为主的猛烈烦恼,本身也是清净无垢的。

要了解真正的心的本体就是这样的。

禅宗经常这样讲。无著引用《胜鬘经》与佛的对话,心的习气善也好恶也好,本来也是不生不灭的,一般人难以通达 其意义。

这么多芸芸众生没有认识其本体,一直轮回,感受生老等痛苦。

这是如所有智,即与众生的心的本体和烦恼的本体,无生无灭。

庚二、广说证悟尽所有之理:

证所知究竟,慧见众生具,

遍知之法性,故为尽所有。

尽所有智是什样呢?

证所知究竟,慧见众生具,遍知之法性,故为尽所有。

得地菩萨证知一切所知万法,通达一切,并且对所知万法的实相——真如,其究竟就是实相,已经彻底通达了。这里讲的尽所有智,就是名言上的一切万法,名言中也分为真如实相,也通达 了。

这种智慧就是菩萨的智慧,并且通达三界众生有遍知的如来藏,将来会开花结果,此时隐藏,遍于一切众生。

我们常讲如来藏功德遍于一切众生,通达 这个道理就是尽所有智。与其他大乘论典中的不同。其他论典中是通达世俗万事的法就是尽如有智,通达 空性胜义的法就是如所有智。

此处,如来藏的本性通达为如所有智 ,且这样的如来藏遍于所有的众生,就是尽所有智。

这样的尽所有智,是一地到十地之间的尽所有智。然后《大般涅槃经》中说:故言有酥。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普遍的说法,众生具如来藏,对于有生命的众生,可以成佛的众生,具有如来藏。

世间所说包括草森之类的植物,有没有如来藏?按此理来推,不具足。比如一根树草一个石头,能否成佛,从事物本身来看,是不可能的。

当然有个别大乘经典中,从觉悟者来看,一切法性也可以称之为如来藏,称为显空无二的自性,那么一切万法也有如来藏本义的自性。全知无垢光尊者有所分析。现在共称的众生,一旦获得了一地,就会证悟到每个众生具有如来藏,就能了知。我们凡夫俗地,按推理的方式知道,通过圣教量通达 个道理。

庚三、彼等亦说为清净:

如是证悟者,各别自智见,

无垢界无著,无碍故彼净。

如是证悟者,各别自智见,无垢界无著,无碍故彼净。

刚才讲到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有这样智慧的人,依靠各别自证能如理照见,就是众生具有如来藏的本性这种法界。这种法界实际 上,这种菩萨通达 万法自性时,与它有障碍的烦恼障还有二取的所知障全部没有。因为菩萨有这样的清净正见,即二种智慧都具有。这种菩萨具有清净的各别自证,无有二取和二障,这种菩萨不同地而言。我们有时说,菩萨是不是完全像佛一样清净二障?不是的。但与凡夫而言,断除的二障不完全相同。

《华严经》讲过:民间一切事,照见我们所有的世间,不起虚妄的颠倒想,证悟实相的话,能照见万法的实相,不象我们经常产生非理作意,经常产生颠倒分别念,轮回的众生真的很可怜,一方面身体受各种业力逼近,不由自主产生各种痛苦。更重要的是内心得不到自在,修行很长时间,越来越倒退,最后可能自己会堕落,甚至连堕落也不知道。三界的众生非常可怜,我们非常羡慕 得地的菩萨,他们不论在轮回中显现何相,本身没有苦恼,没有焦虑的心。

看起来和我们人和动物一样,但其内心已经获得自在。包括世间修行十年八年的人,也同样得到一些境界。

我们讲到圣者境界时,是特别羡慕 。

我可能《宝性论》刚开始可能,真正在道场里闻思就是学习它,当时是85年,开法会,法王灌顶。后来法王讲中观庄严论,讲完法王第一次去兴龙,他带着很多堪布,当时法王的堪布来这里闻思一年两年也有。算的时间,有的说是堪布,实际 呆的时间不长,按现在的条件,可能辅导员也难当。个别的是老堪布。当时是六十七年代培养出来的,有的和我差不多,只不过在前面两三年来学院的。

我们和几个老堪布一起,在山谷里,那时常住不到七十人,全部集中起来,相当于现在中等教室的人一样,当时夏天,很有感受。当时学《宝性论》,学《入行论》,学《大乘阿毗达磨》,有时夏天去坛城上辅导,有时去厕所上面好象不好说,就是男众银行上面去辅导。应该那时不象现在这么多,房子也不多,整个山里是很清静的。对《宝性论》还是很有感觉的,感恩三宝和护法神的加持, 三十年后还有重新学习的机会。

有福报可能闻思的时间长一点,每个人的福报 业力不同,就讲到其中的有些内容,虽然是圣者的境界,但听起来还是很有感觉的。大家清楚。

庚四、宣说一切中最殊胜皈依处:

智见清净故,佛智无上故,

不退之圣者,众生皈依处。

智见清净故,佛智无上故,不退之圣者,众生皈依处。

刚才讲到,僧众具有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能照见万法实相,从断上是清净故,从得和证方面,佛智无上故。佛的二智非常接受。菩萨通达 的智慧与佛的智慧非常近。

因为断方面断除了障碍,证方面证悟了实相,所以获得了不退转,心也不退,念也不退转,就是不退转的圣者,就是称为一切三界轮回的怙主、引导者,皈依处,这样的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其他的经典中也讲到了,比如说,智、功德、平等……也讲了很多。包括我们的梵文和汉译本中,也在这上面增加了许多不退转菩萨的功德。

其实不退转菩萨是所有众生的皈依证,就像观世音菩萨等,谁来供养都得到无量功德。

就象《华严经 》:我于无数众苦厄,常能救护诸群生,心念礼敬若称名,一切应时皆解脱。

所以我们在对观音菩萨等作顶礼、念诵名号等时,则一切痛苦畏惧苦难,获得解脱 。

所以我们为什么祈祷三宝?三宝确实是一般众生而言,当你遇到困境、破产灾难时,要祈祷佛,同时依法修行,这样全部违缘障碍会消失。

不然在座很多人没有得到不退转的果位,刚开始初心很好,我好好修行,我好好学法,即生成就。有些不说即生成就,要获得佛法的力量去度众生。有这样的美好心愿,但修行不是只有美好愿意就行,要有实际 行动付出。

现实与愿意,不论世出世间法,还是有差距的。

有些大学生刚毕业,热血青年,他们“我一定要度众生,我一定要成就,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是大乘学者大学生。但真正修行不是那么简单。到了五六十年才知道,我原来天真幼稚,但如果现在做,只有等下一辈子了,。了知天命时,基本糊涂 了。

可以说人生苦短。当然有一些悟性高的人,对人生有深度的解读和认知,这样也是非常好,少走弯路。本来人生就很短,走了几次弯路时,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回途了,很难的。所以真正的皈依处就是三宝。尤其我们遇到了上师三宝,不管遇到任何事情 ,自己要有坚定的不退转的信心,这样很快时间会获得不退转的果位。不然,我们今天好像很有信心的样子,祈祷念诵, 明天信心就全部退完了,一点没有了,这样的修行不得不走下去,但效果不是很好的。回头看时,不是非常满意吧,这是非常重要。

以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照见对境,清净贪著障与质碍障,因此与佛陀的无上智慧所见接近,为此现量见到法性、于圆满菩提不退转的圣者,成为救度一切有情脱离轮回苦受的皈依处。

《宝性论》虽然难懂,但是非常重要。我是这样认为的。

丁二(安立三皈依之理)分三:一、观待必要安立三种之理;二、后两种非永久皈依处之理;三、抉择胜义皈依处。

戊一、观待必要安立三种之理:

依佛法弟子,信解于三乘,

及三作用众,安立三皈处。

依佛法弟子,信解于三乘,及三作用众,安立三皈处。

这里是说,下面是第二大科判,主要是为什么有在种皈依的观待和道理。法宝和僧宝不是究竟的皈依。

这个颂词意思说,三种意义。佛法僧三宝,实际上可以叫三种事,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大乘僧者弟子,或者我们所谓小乘僧者,这三者是三种意义。这三种意义宝了功德之后,产生了三种作用,或者成了三种意义。

意思是,宣说了佛的八种功德。则大乘菩萨对之产生胜解信,对佛有供养恭敬承侍的作用,有的译本说供养,有的说是功德,有的说是作用,应该比较相同吧。

1、佛陀:是大乘佛子希求的,很想成为二足尊,所以三皈依处中佛陀安立为第一皈依处。

2、法宝:引起了缘觉行人的注意,因为他是依靠缘起空性的修行,所以缘起法对他的成就,经常说法宝离贪二足尊,因此缘觉行人产生信心皈依。

3、僧宝:僧宝的功德,声闻乘对之产生了信心,种种至尊的道理,会希求这样的功德,或者起这样的作用。所以从果方面讲,大乘的菩萨,最后获得了佛的果,缘觉通过缘起空性获得了独觉的果位,声闻修行之后,获得了八种或四种圣者的果位,因此安立了三皈依处。

为什么安立三皈依呢?是有原因的。

大乘菩萨直接皈依佛,缘觉乘直接皈依法,声闻直接皈依僧。当然有人全部皈依。

有的人对佛不是那么有信心,但对法有信心,就像有些学者,就皈依法。有些人对法觉得太深了,不懂,那些来加持的,佛像拿一大堆,对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有信心,对法没有。

有的人对大势至菩萨等有信心,对声闻众弟子有信心,对法和佛不一定有信心,我的上师特别好,佛我不管,法我也不管……当然最开始有信心,最后有没有,也是非常关键的。

可能有的人对三宝都有信心,有的人对法的信心强一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信心吧。不管怎么样,皈依三宝,每一个功德不同。

象《心地观经》佛宝的功德有四,法宝的功德有六,僧宝的功德有三方面吧。讲了非常多的。像《大庄严经论》中也讲了,僧众的功德不可思量,如果以语言赞叹,佛也难以衡量。

《四童子三昧经》:能归依佛者,彼人得大利,百千诸劫数,更不见诸苦。

这种烦恼能对治,这种痛苦对他而言容易断除。我想皈依佛可能需要因缘。有的人皈依后不一定有那么多感受。但大多数人有依怙。有的人在很快时间中,违缘等消失无迹。当然持有邪见和边见的人也没有什么用的。比如对非常贫穷的人讲黄金的功德可能也是天方夜谭吧。

有信心的人对佛宝和僧宝是有差别吧。

《大智度论》中讲,若人爱敬佛,亦当爱敬僧,不当有分别,同皆为宝故。

对佛有敬仰,对僧也有敬仰,不应该对佛宝和僧宝有大差别。因为二者都是三宝中的宝。关于宝,下面也有许多道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皈依时,对三宝要有信心最好。作为我们有生之年中变成了三宝弟子,我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你们也许和我有同感,也许没有。这是我多生累劫中非常有福报的。包括我去非洲,其他国家,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如果我业力现前,转生到没有三宝之地,还是很可怜的。如果有皈依的机会……刚有人说要皈依,我在这里念一下三宝的名号……

【上师授皈依】

人生中有些道理,划过去可以,但有些道理,在内心中要有改变。依靠物质等其他解决是不能的。因为人是身心二种元素组成的。如果穿着能解决一些,但内心痛苦要解决,需要一些与之相应的法,烦恼恐怖要消失,三宝是重要的。

戊二、后两种(法与僧)非永久皈依处之理:

舍欺有法故,无故有畏故,

二法及圣众,非胜永皈处。

舍欺有法故,无故有畏故,二法及圣众,非胜永皈处。

佛宝是最究竟的,法宝和僧宝不是究竟的皈依处。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些过失。

佛法包括教法和证法。

1、教法:是由名称、词句、文字组合归集的教法,这是我们通达……只是总相上通达 的概念而已,其实没有通达 真实意义。如果真正通达 时,全部要舍弃,就像过了河的船一样是所舍的缘故。渡河是船很重要,但是它毕竟是文字相,所以要舍弃。

2、证法:证法包括能证的法和所证的法,能证的法就是道谛。就是一地到十地之间菩萨相续中的功德。但这毕竟是有为法,有生住灭的法相,是无常常的、欺惑性的,所以不究竟。

3、第三是“无故”,灭谛,所证的灭法是究竟佛陀,但按照声闻在相续中,这种灭谛叫抉择灭,通过观察 ,烦恼灭了,便是无有的东西,与佛果相比,不是究竟的,但是灭了烦恼和痛苦。

4、僧:所谓僧众,也是不究竟的,叫“有为故”,就象阿罗汉,本来烦恼和痛苦是没有的,但是阿罗汉按照经典中,从大的方面,生老死病已经离开了,但细微处,比如异形身,小乘没有办法对治这些,就像刽子手拿着宝剑看到一样,非常害怕。小乘行人,对于个别有为法的心还是有恐怖的。包括菩萨,当然这里是夸张的,不一定非常害怕,但不象佛一样,因为佛获得了四种无畏。

有的人假装说我对生老死病一点不害怕,说得有点早。就像菩萨还对细微的法有恐惧之心,我们一点不怕还是有困难的。去年有一个人说不怕狗,经常摸狗的头,后来有一只黑色的狗咬着他,咬得比较厉害,从此不敢说不怕狗,也不敢和狗交朋友了。

只有佛陀才不害怕。

教法和证法不究竟、甚深,象声闻缘觉不用说了,他们是害怕的。大乘行者也对细微的有为法还是有恐惧的,他们都有畏惧的心,所以并不是最究竟的皈依处。

这些基本常识,佛教徒不懂的话,是比较悲哀的。

戊三、抉择胜义皈依处:

胜义诸众生,皈处唯一佛,

能仁法身故,僧究竟亦彼。

胜义诸众生,皈处唯一佛,能仁法身故,僧究竟亦彼。

这不是中观的胜义谛,是指究竟意义上众生的皈依处,就是唯一的佛陀,唯一的佛宝。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具足了法宝和僧宝的所有功德。怎么具足呢?

法宝就是教法和证法,究竟实相是什么呢?与佛法身无二无别。我们讲到法身的二十一种无漏法,与佛的法身是无二无别的。所以法身究竟时就是佛宝。

僧宝就是大乘的菩萨和小乘的声闻缘觉,他们实际 上最究竟的断证功德就是僧众。最究竟的断证功德就是佛陀的身体,除此之外没有。所以皈依佛陀,三宝的功德就都具足了。

丁三、以释词宣说:

稀有无垢故,具力世庄严,

是最殊胜故,无变故为宝。

下面解释什么叫做宝?

稀有无垢故,具力世庄严, 是最殊胜故,无变故为宝。

三种宝有六个特点,像《心地观经》中有十种功德,比如给予安乐……自己的信心更加坚定……这里的六种法在心地观经中也基本用了。

这里时间关系不细说。

六种功德在梵语中叫“绕那”——珍宝的意思 ,它在世间是非常稀有与珍宝两种含义, 此处以六种同法而说明三宝与珍宝相似。

具体来说,

1、稀有。钻石等非常罕见,同理,三宝如果没有多生累劫积累福慧二资,连三宝的名号也难听到,很难值遇,真的很难得。

有的人说,可能就是法师这么说吧。昨天我门口来了一个穿着破烂的人,说他经常讲经说法。我说难得难得,他说是是是。看起来不知道,还不错。也许今天在这里,呵呵呵……

所以今天确实稀有难得。你看人那么多,世间有七十亿。可能没有信仰的人觉得我们是佛教徒自吹,但我觉得非常难得,应该有幸运的感觉。

有的人涨了工资觉得自己好幸运呀,但这可能让你的贪心越来越大了……

2、珍宝的本性是清净无垢,同样,人们怎么吹毛求疵,也找不到过失,所以是无垢的。

3、具力。还有有能力的,比如金子钻石,放在身上可以遣队一些疾病违缘,宝物有这样的能力。神通力加持力,给我们带来快乐的能力。真的有这样的力量。但可能别人与我的信心不一定这么深。我对三宝的信心还是非常真诚。

4、庄严。世间会有装饰,这也一样,三宝带来的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等,也是庄严,就像圣者七财一样,非常珍贵。

5、最殊胜。超越了珍宝,是最殊胜的,具有很多功德。

6、不论诋毁赞叹,本体不会有改变。同样的,三宝的本体也一样,不会变得低劣或者其他的形象,比如黄金不论在哪个时代国家,它的价值永远不会改变。

我以前读师范时,有一个扎得仁钦尊者的三十颂,有个顶礼句。

当时晚自习,是参考书,藏文闻法中有两派——扎得派和狮子派,我当时对扎得派有兴趣,我对《宝性论》到底是什么呢?当时第一次看这个教证,当时是21还是22岁,马上背下来了。

这是最早还没有出家时与《宝性论》结上的缘,以后一想到就会想到当时的场景,有不同的感受。

不管怎么样,三宝以珍宝来比喻。我们应该经常恭敬心,欢喜心。就像《大庄严论经》:虽无诸珍宝,及以资生具,能信三宝者,是名第一富。

虽然没有财富资具,但有三宝的人,是世上最富贵的人。我们以前说万元户,那时特别富裕的人才叫万元户,这才是世间中最富裕的,我想佛教徒成为这样的富裕人,古卢母没有,也许有的人没有钱,有的人也许特别有钱,但如果没有三宝的信仰,有钱也是很可怜的。如果对三宝有信心,即使没有钱,也许像乞丐一样,也许人生当中最应该具足的财富。

刚才说是名第一富。成为世间最大的富翁。对三宝有信仰,马云李嘉诚不算什么的,自己应该觉得骄傲 ,应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好吧,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