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乘宝性论06

第6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造论

仁波切 译讲

【课前发愿】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上师念传承】

昨天前面有几个人断传承,我下面为大家补一下传承。

下面我们讲《宝性论》,讲《宝性论》之前稍微说一下。

一、我们听受这样的法,应该对法有信心。当然为了对法、佛、上师产生信心的话,也是我们修行过程中,要对三宝的信心。我们刚好得到了法王如意宝93年时珍贵的视频 。这个视频主要是对佛宝、法宝和僧宝产生清净心和意乐信和不退转信的道理。

我想下周的课程,准备可能用在课程中的一堂课。当然这一课不一定在课堂上放,可能,先大概跟大家讲一下。讲完之后,自己要学习。全部加起来有一百分钟,包括英语的翻译。

这样一个礼拜之中,一百分的课要听完。如果听不完,如果不学,则下一堂课不要听我的课。这个逻辑大家明白了吧?

下周一二不变,周三讲法王的教言。大概和大家介绍,然后,接下来从7月31到8月7日之前,每个人必须通过视频或者文字,会提供相应的资料。如果觉得看不完,因为看的话法王用藏语讲的,用英文翻译的。也有汉文,但不是同传,包括校传翻译是一百分钟。

如果不愿意学就不要听我的课,如果愿意学,今天三宝品刚好讲完,法王对三宝有一种特殊的传讲方式,列为《心髓秘诀》。包括山上山下的,如果想自己得到法,31号的课可以听受。当然是自由的。

我自己觉得对三宝要起信心,长期修行,需要福报 ,也需要上师的加持。如果没有传承上师的加持,你再怎么聪明有其他的功德,也不一定成功。所以,如果各方面因缘具足,要学一下。

看一下简单的片头,有兴趣的话,再介绍,再学习。

【放视频】

刚才看到的视频,主要是应该是93年,离现在26年了,法王去加拿大时的一个视频。其实有个别的法王的留下 的非常珍贵的视频。这里讲的应该跟我们现在的《宝性论》的三宝品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缘起也比较好。所以我想到时候跟大家讲一下。

周三讲。周四和周五还是讲《宝性论》。普贤云供我的课不间断 。因为刚上课就放松不太合理。其他堪布堪姆的课可能没有,大家做好准备。

应该认真地,这样对自己可能生生世世带来不利。虽然各地有高僧大德,求法修行是自由的。完全是可以的,但是一般来讲,人要稳重地住在一个对自己适应修行的地方是很好的。

象我个人而言,有时总结自己的人生。法王在世时依止了二十个年前,在这个过程中,一心一意地,当时也有许多高僧大德,当然我也有信心,但我一次也没有去过。有一个堪布,我想见一见,但也没有去。

当然人与人不同。如果有信心清净心的人,越多依止上师越好,。反过来,对一个上师好好依止。藏地汉地或者别的地方善知识都有,包括屠夫和其他道中也有善知识的形象。但是好好闻思是很重要的。

昨天三个金刚处讲完了,今天讲其他的金刚处。无论讲到哪个方面,有特殊的意义。

对法有信心的前提下,不管是听哪方面的法要,对自己的心相续有帮助的。

就像《大宝积经》:于如来圣教,敬心而听法,于法恭敬已,速悟大菩提。

如果有恭敬心,有很大的觉悟。如果没有恭敬心,以邪知来听,以前有个大德说,如果没有依法而行,佛法反而成为堕落的因。

所以我们如果没有依法而行,反而不利。如果依法而行,则如妇女以狗牙成佛,以欢喜心和信心得法是很重要的。

不管是三宝的金刚处也好,后面的菩提功德事业等四品,也是非常殊胜的。

佛法真的是很好的,在自相续中的改变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以不欢喜 或者勉强的心或者邪 知邪见和怀疑听,法再殊胜也是得不到的。

我们经常讲闻法的规律,应该具足什么断除什么,应该如是而听受。

就从中获得出世间清净之处成就三宝而言,广说得法四处分支:

丙二(广说得法四处之分支)分三:

一、共同宣说;二、各自本体;三、彼等功德。

丁一(共同宣说)分四:一、四处成为圣者境之理;二、宣说彼等亦不可思议;三、广说其理由;四、推 理因缘安立。

戊一、四处成为圣者境之理:

有无垢真如,无垢佛德业,

彼生妙三宝,见胜义者境。

四个金刚处来说,有共同的特点和各自的特点和功德。这个科判是朵我巴的科判。共同宣说有四个方面。今天全部讲完,不一一念了。

一、四处成为圣者境之理;

这里讲后面的四品,其实是圣者的境界。这里的圣者不是一般的菩萨声闻缘觉,应该是大圣者佛陀的境界。

怎么是佛的境界呢?

有无垢真如,无垢佛德业, 彼生妙三宝,见胜义者境。

从字面上看,有垢真如是如来藏,无垢真如是菩提。无垢佛的功德,功德品。无垢事业是佛的事业。这是四个金刚处,能产生非常胜妙的佛法僧三宝。这个道理,只有见胜义谛的佛陀的境界,而不是其他的菩萨声闻等,更何况是凡夫人的境界?

简单地讲,我们即将要讲的四个金刚处,产生前面的三个金刚处。

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上下是联接的。无著菩萨也讲得比较清楚。叫威仪在那个时候后卫时翻译的,这里也讲得比较清楚。所以它们的逻辑因果关系是这样的。

这些道理,只有佛的境界。

下面广说。

1、所谓有垢之真如是指如来藏。其实它是法界真如在没有脱离烦恼之皮壳,一直藏在烦恼当中,这样的众生位叫如来藏的阶段。

2、无垢真如是指,因为有烦恼障的障碍,通达 我们修行,通过认识本性,慢慢将客尘清净,后来如来藏的本体现前,变成菩提。也叫菩提金刚处。

3、无垢佛陀的功德是指,我们即将在功德品中讲的,就是法身真实义所享受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叫作法身的离系果,有三十二个离系果,离开了障碍而现前的果。然后佛的妙相,包括佛的三十二相,共六十四种法是佛特有的功德,色身和法身的功德,或者是离系的功德和异熟的功德。

这些专业名词要记得,不然不一定配得上佛教徒的名称。这是佛的五个功德。

4、第四个金刚处是无垢的佛事业,是指依靠真实成就十力、十八不共法等那些功德的威力,可以离系而任运自成不间断成办利益众生。大乘佛教就是利益众生。佛也是除了利益众生没有什么的,佛的主要事业就是依靠不共的功德来饶益无量的众生,这叫作事业。

这四种法叫因缘四处。为什么呢?如来藏是因,菩提和功德,事业为缘。依靠四者产生佛法僧三宝。

我们可能会想怎么会依靠它们产生呢?是不是三宝产生后面的好一点?不是这样的。先有如来藏,修行得菩提,成佛之后 具足功德,然后才能利益众生。凡夫利益众生只是相似地利益众生,菩萨和声闻也是不究竟的。只有佛的事业才是。这才在世间出现三宝。

因地积累资粮,成就所有的功德之后,才在世间有佛法、法宝和僧宝。这样出现了三宝。

这个道理,唯有断证功德圆满的如来、佛陀才能彻知。

大家学习时,比较深一点的还是必要的,也不是特别深吧。佛教徒如果不懂,叫什么徒呢?如来藏、色身、法身……如果不懂的话,可能有点……

这个颂词已经明白了对吧?

笔什么?明白了是吧?谁说的明白?你等会儿讲一下哈。讲考的时候。接下来我们讲彼等不可思议。

戊二、宣说彼等亦不可思议:

此三宝种姓,见一切者境,

彼四依次第,四因不可思。

金刚处不可思议,怎么不可思议呢?

此三宝种姓,见一切者境, 彼四依次第,四因不可思。

这里讲产生三宝的种性,因也好,或者说《俱舍论》中的界,或者种子,无著菩萨有宣说的。

三宝的因是什么呢?就是见一切万法者是谁呢?是佛陀,是佛陀的对境。这和讲完的颂词的最后两句相似。

此三宝种性,也就是三宝的因,就是见一切智智——佛陀的行境。

彼四依次第——有垢真如,无垢真如,功德和事业。或者如来藏菩提功德和事业。这四个,依次第是不可思议的。

后面按次第来讲,其理由不可思议。只有佛的境界,我们菩萨也好声闻缘觉也好,很难以通达 。

它有四个不可思议呢?其理由在下面广说。

戊三、广说其理由:

若问:四种理由是什么?

清净具染故,无染清净故,

无分之法故,任运无念故。

四个金刚处是不可思议的。有的人觉得《宝性论》头越来越大了。其实不算难,如果你听《俱舍论》第六品,中观应成派的几个因,听了可能头更大。

稍有佛教常识的人,不是特别难的。

四种理由究竟是什么呢?

清净具染故,无染清净故, 无分之法故,任运无念故。

1、清净具染故

有垢真如界性之义:就是如来藏,也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呢?因为自性是清净的,但是它的上面被客尘——二障染污的。本来是清净的,又染污,二种法表面看是相违 的,可以是难以理解的,不可思议的。声闻缘觉是很难通达 的,凡夫是更不用说了。

所以凡夫和声闻缘觉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客尘是很难证悟的,烦恼也是很难证悟的。

看着是矛盾的。其实不矛盾。就像虚空是清净的,但是云雾出现了。就像《辩法法性论》中讲得清楚。

《如来藏经》: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佛说跟我没有差别。所以《如来藏经》是《宝性论》的重要依据和经典。表面看是众生为佛,但有障碍。佛怎么有障碍呢?其实没有相违之处。这是第一个。

《吉祥鬘请问经》中也云:“天女,此二法难以证悟,心自性光明难以证悟,心真实随烦恼难以证悟。天女, 你能听闻此二法,是具大妙法之菩萨。天女,其余声闻缘觉当以信心于如来前证悟此二法。”

2、无染清净故

无垢真如菩提之义:丝毫垢染也不存在,但这种菩提不是无缘无故,通过三大阿僧祇劫修来的。好像有相违 之处,但了知心性光明的人来说是不相违的。虽然人人具有清净的佛性,但有暂时的客尘,通过修道遣除,并不矛盾。就象金子生锈,通达 其他方式清除显露 本性也不矛盾。

3、无分之法故

无垢佛功德之义是指,凡夫地已经具足十力等各种佛的功德,这些功德以不可分割的方式存在。这些不可分割的方式存在,又不能展现,表面看也是矛盾的。

该有功德具足,但众生看起来丝毫没有,完全是凡夫俗地,看着相违,实不相违。

这里有 《华严经》的教证,引用得不是特别广,无著菩萨的传著中说,有一个特别大的经卷,全部的信心摄于其中,变成特别微小的微尘,谁也看不出来。以智慧打破之后,展现其功德时,最微细时并不是不存在功德,只是没有发现而已。通达 这种比喻,众生被无明障垢遮障什么也看不到,通过修道之后可以显现。

就像芯片不一定能发现,一旦发现,原来小小的芯片已经具足。所以同样,众生的功德浓缩成很细的习气式的,在如来藏里保存,谁也发现不了。他的习气那么重,成熟 时会展现其功德的。

《华严经》讲的功德具足,但不相违 。隐藏的东西暂时看不出来,一旦展现并不是突然出现,而是一直存在。

4、任运无念故

佛事业之义不可思议:得到佛果时,因为佛的功德缘故,没有任何勤作下,随众生根基不同,无勤而成办。比如有的人喜欢听课就讲经说法,有 人喜欢神变就显现神变……但这种佛没有分别 念,无念。一般世间的常识,是先有理想规划目标,然后实现目标时,中间一定要努力 ,要奋斗,要付出。但是佛没有这样的勤作,忆念也没有。一般人很难以理解。但佛无勤中成办,在不同众生前示现不同的法要。随机利益他们。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我于诸众生,无有差别心。以器不同故,所说有分别。

因为法器不同的缘故,还是有不同的分别 。其实从佛的角度,没有对众生的差别,他是一视同仁大悲同缘,但众生的心不同。有些众生对佛有特别的信心, 这种众生得到……有些对佛也没有信心。如善星比丘在佛前呆了24年。但是“我比你还精通佛法”,所以无法饶益众生。

所以事业是不相违的,看着不可思议,其实从佛的事业层面讲是任运自成的。也不一定要有分别和思念。

《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里也运用了一些,在无著的里面也运用了,总共有32种不同的佛的事业。

总之佛陀功德不可思,佛法功德不可思,僧众功德不可思,深信不可思议者,获得不可思功德……

这些不可思议的因缘是什么呢?下面讲。

戊四、因缘之安立:

所证及证悟,证支令证故,

依次一净因,三处是为缘。

所证及证悟,证支令证故, 依次一净因,三处是为缘。

四个金刚处是产生三宝的因缘,哪些是因哪些是缘?一个是因,三个是缘。

《大乘经庄严论》的思路逻辑非常严密 。如果有的人对三宝和佛教的道理产生邪见,最好运用你的智慧去观察和分析。原来佛教不是那么简单!建议分别 念重的人学因明,学大乘法。

我们不说中观和空性等,只学这些,你也知道,原来三宝菩提不是那么简单,光在理论上就不是那么简单。

四个因缘如下。

1、所证

有垢的真如,就是如来藏,就是所要证悟,所要清净的。证悟的本体上讲就是所证。

2、证悟

菩提就是要证悟的本体,证悟就要证菩提。

3、证支

功德就是证悟 的支分。得到菩提之后,它的功德,离系和成熟 的功德就会自然具足。

有了这样的功德做什么呢?

4、令证

让众生证悟,佛就是要让众生证悟。不要想证悟之后很快乐,没有烦恼。现在的人就是关心自己的烦恼,别的不关心。什么能减轻自己的压力和烦恼,就喜欢听,如果不是,就没有感觉。

这里让众生感受无漏的大乐,非常重要。

依次一净因,三处是为缘。

依次看,第一是因,后面三个是缘。这个因缘关系,这是总的特点。

所证的法界的意义和证悟本体的菩提的意义,后面是证悟菩提的功德意义,能证悟的事业,分别为第一二三四品,最后是利益品,应该没有放在这个科判当中。

现在讲第一品,有垢真如——如来藏。

总品中有三宝,后面分别是四品, 最后是宝性论的功德。这是基本的框架。

昨天我看到辅导员在提问,提问是很好的。有的辅导员是有活力的,有些辅导课大家看着特别痛苦的样子,大多是开心的。我希望还是要提些问题,让每天的时间有意义。

以上为总说品,以下为第一、如来藏品

戊一(所证法界之义)分八:

一、法界周遍之理;二、以总纲略说能遍;三、广说总纲义;四、解说之 摄义承接;五、依承接以比喻宣说;六、以信心证悟 教之义;七、认清所证之空性;八、以彼等解说之必要。

己一、法界周遍之理:

佛身遍现故,真如无别故,

具种故众生,恒具如来藏。

一、佛性周遍一切的道理。

佛身遍现故,真如无别故, 具种故众生,恒具如来藏。

这个《如来狮吼论》中讲到,麦彭仁波切之前藏传中有解释如来藏,但是没有这么重视。我很早讲过这个如来狮吼论,现在记得,这是重要的内容。

因为以下四个原因,众生恒具如来藏。共有三个推理,所以众生具有如来藏。

1、佛身遍现故

这是观待理,一般由果来推因。

也就是我们的佛的功德,法身的功德,佛果没有因是不会产生的。因是什么?就是如来藏。

所以由果推因,知道众生有如来藏,不可能无缘无故产生。

2、真如无别故

这是真如理。众生和心的真如是无二无别。不管是不清净的众生和清净的佛陀无二无别,这是法尔理的推理。以法尔理的推理,众生具有如来藏。这是从体上分。刚才是果。

3、 具种故

众生是具有佛的种子,现在就具有种子。看如来的传记可以看出,以前佛变成义成王子也好……因为凡夫地有这个种子,最后变成佛陀。这是由因推果,叫作用理。

观待理,法尔理和作用理这三个推理,三界当中所有的众生具有如来藏,依靠如藏现前佛果是合理的。

《宗镜录》: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何等为三。一者如来法身。遍在一切众生心识。二者真如之体。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三者一切众生。皆悉等有真如佛性。

三个道理,一是有如来的法身,二是无二无别,三是众生有等同的如来藏。当时用这个相同的宣讲了道理。以推理的方式讲每一众生具有如来藏。这不仅是推理,在修学的过程中,以因果和体三个方面了解,如来藏是具足的,很重要的。希望颂词能背诵。

因为真如如来藏很需要背这个教理,这个很重要。

当然众生现在不知道,就像上师的《文殊大圆满》中讲到,虽然 有菩提,但我们不了解。

就象傅大士说过: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时时和心的本体佛性在一起,如果稍微了知,佛性很容易 体现,但我们不一定知道。

另一方面,因为如来藏具有界性,所以将来可以开发。如果没有这个功能,再怎么努力 也没有用。

《法身赞》:有性若有功,则见于真金,无性若有功,困而无所获。

如果我们有这种界性,通过这种功劳可以见到纯金,如果界上面没有的放在,有什么样的功夫也是徒劳无益。

同理,我们具有如来藏,所以行持善法,到时候佛性是会呈现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功德,则众生的佛性很难显现。就象山上有金子你下功夫是可能得到的,如果没有,如何下功夫也没有意义。

我在想,有的人虽然笨一点,但通过长期努力 有进步,就是佛性的缘故。包括动物通过训练有进步,如果没有,是不会有用的。

有些西方人觉得为什么会这样,是比较迷茫的,以为是基因上的差别等说法。如果用大乘佛教的前世和后世的道理结合,就更好了。

我们刚才用的偈颂,下一堂课讲考时要背着讲,不要看着讲。希望大家做好准备。

因为众生确实具有如来藏,就像《喜金刚续》:众生本来佛,然以客尘遮,除彼乃真佛。

包括《二观察续》也讲得清楚。

下面不用特别广说,稍微讲一下。

佛智入众生,性无垢无二,

佛种择果故,众具如来藏。

此偈颂在有些梵文和译中,在前面的偈颂中,有些跟前面的刚刚的偈颂合在一起。也许是翻译当中……后面的字数多一些,可能有长行文,但很多译本有摘录。包括无著菩萨也没有怎么解释。意思 与前面的颂词基本相同。

第一句是佛的智慧入于每一众生,每一众生在因地具有如来藏。第二句与佛性无二无别。第三句,佛性成熟 才能出现果。所以每一个众生具有如来藏,具体虽然在藏文中有不同注释,但观点也不是特别明显 的不同,稍有不同而已。

这个如来藏的道理,可以通过不同的推理,或者依靠信心来理解也可以。

如果认识信心,则不管是叫如来藏,或者有垢真如,或者法界性都是可以的。

有大德在造论时经常顶礼自己的心性,如果悟到其本体就是佛。这是很高的境界。

《首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因为对祈祷如来藏,祈祷自己的心性,祈祷佛菩提,与佛菩提无二无别的信心,通过祈祷祈求,不要入邪道,不要半途而废,不要对如来藏的法义不深入反而退失。这和密法有点相同的,有的说法是听之前要灌顶 的。

在听这些法时,有的人也会出现障碍,所以要祈祷佛菩萨,也要祈祷如来藏。就像萨绕哈巴讲,祝福如来藏就是祈祷本性,在缘起不坏的因缘下,不共的谛实力加持我的相续,我在这样的大乘妙道中永远不退失。而且所学的知识在今生来世用于利益众生。

如果只是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玩得舒服,暂时有意义,但不是在乘佛子的意义。

因缘不可思议,缘起不可思议,依此,说法的因缘会成就,会心想事成。心里一直想,一直想,善的恶的,一直想都会成的。

所以我们要好好发愿,好吧?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