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乘宝性论07

第7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造论

仁波切 译讲

【课前发愿】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上师开示】

首先,可能要说一下,最近的课程。

然后明天开始,念普贤云供,在场的早上七点开始,到中午十二点,中间有一小时休息时间,然后下午两点开始到七点,中间也有一小时休息。与金萨法会差不多。

尽量要念普贤行愿品,地藏菩萨的名号和咒语。

然后,本来是想后天没有课,但是刚才突然想到,跟在家居士为主的初学者,这些人想简单地用四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作一个简单的开示。后天晚上八点钟。前面的念诵文殊赞,大概三四十分钟,怎么样成为一个佛教徒?

有的人刚学佛,不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佛教徒。是声闻法的佛教徒还是大乘的佛教徒还是世间的佛教徒,要作一个开示。

我看到大家的面孔,可能要做这个开示,也许要有这个利益。

我们佛教徒以为会懂很多佛理,但是不是。在变化,刚加入佛门的不是特别了解。但进入很长时间的不一定要听,要听也可以。同时也念一些简单的传承。

后天本来没安排,但刚看到一些人的面孔,让我生起了传法的念头。这是三号晚上。四号没有课,五号和六号这边有《修心七要》,然后后面部分再看。有没有什么样的课,到时候看。

然后我们的《宝性论》大概是再下个礼拜,8月15和16号,因为前面周一和周二讲《维摩诘经》,周四和周五讲《宝性论》,17号准备讲《论语》,也许有这么多开头,有没有结尾,但要有精进心。有时候心很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法本可能没有准备,也许是有。他们在做吧,我去年,大概上半年说过了,最近在赶。外面的自己准备。

其实懂也没什么,不懂的话你也不懂我也不懂专家也不懂,系统 地学一遍,本来想用资料用对比,但没有办法完成,中间总有事情 。如果讲了的话,中间有一些强迫作意,就好一点,因为个人的相续很不听话,如果听它的话不能做很多事情 ,

九月左右,《维摩诘经》讲完讲《楞严经》,法本刚问了相关的人,说没有,可能他们会准备吧,没有也没事,以前传法每天抄抄抄,第二天听课。现在网上下载,然后听课也是容易的。

能否成功不好说,总之是先发个愿。

今天我念《宝性论》的话,一起念。有的人比较懈怠,说一起念不断传承,一个偈一个偈地念的话,可能会断传承。可能有的人一开始听一下,然后中间就跑掉了。

本来是想一个一个念,想有的人如果懂藏语的话,中间也可以休息一下……但今天暂时一起念传承。

【上师念传承】

前面加持一个多小时,还是有点累。我如果一累的话,你们可能也不行。(传来上师吃东西的声音)哇,很好吃,呵呵~

等会儿吃。

接下来我们讲《宝性论》。现在是第一品如来藏品。

这一品主要讲:佛身能现故,真如无别故,具种故众生,恒具如来藏。我一会儿看看讲考班怎么讲。

遍于一切众生,这个道理通过十个方面述说。我们常说一切众生具佛性和如来藏。到底怎么具足,很多人不是特别清楚。从道理上,从闻思修行的智慧中得到的不太多。有一部分人对第二转法门的空性法门感兴趣,也懂得一些,但是第三转法轮,每人具足的光明,从凡夫到 圣者如何具足,不是很懂。

除了知道一切众生具足如来藏,能得法……不是很明白。

大家应该明白,众生与无情物不同,具足佛性不是简单的语言。其他的一些宗教只有一两句话解决所有的论义。不是这样的。

佛教从很多方面阐述。

己二、以总纲略说能遍:

体因果业具,入分位普行,

恒常德无别,胜义界密意。

体因果业具,入分位普行, 恒常德无别,胜义界密意。

归纳为十种意义。下面会一一讲述。从体因果等十个方面阐述。我们可以想一想,你以前对如来藏的看法是不是这样的?

法性、真如、种性有不同的名称,有不同的意义,实际是如来藏的意义。

1、体

本体:如来藏其实是清净的,每个众生具有清净的如来藏,眼睛看不到测不到,但是具足的。

《大般涅槃经》:譬如初月虽不可见不得言无。佛性亦尔。一切凡夫虽不得见。亦不得言无佛性也。

这句话,我们自性的清净真如和佛性一定是具足的。这是本体。

2、因

这里的因并不是如来藏产生的因,而是清净之后能发现的因是可以得到的。

3、果

本有的法界远离了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之后的果地,这个果是什么?是获得佛果时才能显现。

4、业

业之义:功力或作用力。具有如来藏是指见到轮回过患马上生起出离心,见到涅槃的功德马上生起希求心。如果没有如来藏,是不会有这样的心的。

5、具

具有信解界性真如等因方面的功德,还有神变神通等果方面的功德。

6、入

趋入:如来藏要趋入凡夫的真如,佛法的真如,佛的真如,这三个真如。

7、分位

分位:清净位,不清净位和 极清净位 三个分位。

8、普行

普行:如来藏普行于所有的行之中,凡夫是有如来藏,菩萨时有,佛时也有,所以周遍一切。

9、恒常德

恒常之义:不论是凡夫还是菩萨,不会因为不同而染污或清净,是恒常不变的。

10、无别

无别之义:在佛地时得到的断证功德,在因地时也是存在的,不是从天上突然掉到我的身上。而是无离无合,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

胜义界密意:

这就是如来藏的真正密意,通过以上的道理可以明白。

这次学习《宝性论》主要放在认识如来藏方面。佛教徒经常讲如来藏,但前面的十个意义可能很难答得上。如果有人问什么是如来藏,你答上面十点,可能他迷惑了。

真正的本意在讲述时,有的人不一定懂。我们不是为了让人迷惑,为了让人明白,应该按弥勒菩萨的教义,也应该让人明白,自己也应该明白。

现在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常问。如果你懂了如来藏,则有些问题不问自答,自然解开。

(上师吃苹果)

刚才我吃的苹果是凡夫位,现在是菩萨位,最后是佛位。刚才是染污位,现在是清净,最后是极为清净。

今天有点累了,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刚才是略说,下面是广说。

刚才十个意义应该按十个科判来讲,但合并之后有八个意义。

己三(广说总纲义)分八:一、本体及因清净之义;二、果及业成就之义;三、具众功德之义;四、以行人分类趋入之义;五、分析分位唯名之义;六、如虚空般普行之义;七、恒常无变之义;八、功 德无别之义。

庚一(本体及因清净之义)分二:一、共同宣说所净能净;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

辛一、共同宣说所净能净:

如宝空水净,自性恒无染,

信法殊胜慧,等持悲所生。

所净是如来藏的本体,能净是它的因。

颂词是:如宝空水净,自性恒无染, 信法殊胜慧,等持悲所生。大概意思 是,所净是如来藏,通过三个方面作比喻。珠宝、虚空、水的自性都是清净的,如此如来藏也是清净无染的。

能净方面:

虽然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意宝一样、虚空一样、水一样,这些比喻非常甚深。不象有的人在讲考时随便讲一个比喻。

1、第一个因信法

就是信解大乘法。首先有信心,光有信心不够,要证悟无二慧。

2、殊胜慧,就是证悟无我的殊胜智慧。

3、等持悲所生。

光有智慧不行,因为无有禅定,心一直动摇,长期下去,会有一些三摩定,就是等持。

4、缘众生生起大悲心。

通过上面的四个因,能清净如来藏上面的所有的客尘。

障碍清净之后,本体就会现前。

摩尼宝珠本来是清净的,但有微尘要清净。虚空是本来清净的,但有云雾需要清净,水是清净的,但有水垢不能清净,如果用净水器就会清净。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和空性的智慧,或者入虚空藏的等持和缘众生的大悲等这四个方面才能让如来藏现前。

所以修行大乘佛法的人,要具足修行成就的四个因:信心智慧禅定和大悲心。

大家要好好地想一想。

下面分开宣说,如来藏的本体和因分别是什么。希望对科判要非常认真地研究。一点不讲考的人书上是不画的,讲考的道友书上认真地画着。就像饿牛专注绿草一样,如果耗牛饿得非常厉害,前面放了绿草,就会非常专注地吃。所以一定要把讲记的意义、科判的意义等轮廓分析清楚。

上等者从不散乱,中等者偶尔散乱偶尔专注,下等者一上课就睡觉,一下课就醒过来了,这就是三种人的闻法方式。

辛二(解说各自本体)分二:一、所净本体之义;二、能净因之义。

壬一、所净本体之义:

威力不变异,润体自性故,

与珠宝虚空,水功德同法。

弥勒菩萨的造论方式很有意义。

一开始略说,再广说,再广说,再广说,最后总结,非常清楚。

三种比喻怎么对应呢?

威力不变异,润体自性故, 与珠宝虚空,水功德同法。

意思是说,刚才提到的如来藏的自性非常清净,佛示遍现,真如无别,佛种恒具的缘故,一切众生恒具如来藏,这三种推理。下面也是一样的。

如来的法身有什么能力呢?

1、具有实现一切所想的威力——与摩尼宝一样,你做什么,如来藏上面是有的。现在的专家也不知道,如来藏也是一样,发什么愿,做什么如来藏上面就象宝库一样,都具有的,学出世间法可以学出来,学世间法也可以挖掘出来,如果学某一个专业的话,与前世的业力有关。不然很难开发。

比如我学英语,还是如来藏上有英语的种子,日语也是一样,如果没有种子,如石头一样,怎么学也没用。

众生的话,还是有自己的色蕴,蕴的遮障不是很厚的,我讲人,象动物,身躯非常愚痴,很难开发,换个身体是可以的。所以第一个是如意宝来比喻。

2、真如——在任何阶段,自性就象虚空一样的。虚空整体没有任何差别一样的,与虚空一样,早上的晚上的,本体没有不同。

3、润体自性——与水功德同法

佛性如来藏周遍一切众生,所以能滋润一切众生。我们常说智悲双运,这样的功德是有的。就像水一样,湿润、润滑一样的。

以上面的三种法,知道如来藏有满愿的、不变的、润滑的功德。

我们看到乞丐可怜,也具足如来藏。常不轻菩萨经常说不要轻视众生,这个原因也是这样的。因为他们都是佛,将来会变成大佛,所以对众生非常尊重。如来藏在任何时候都不坏的。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譬如劫尽火,不能烧虚空,如是老病死,不能烧法界。

这里的法界应该指如来藏,比如末劫法无法烧坏如来藏的虚空。即使感受生老死病的各种痛苦,但也不会烧坏如来藏的本体。这在大乘论典中讲得非常细致。

生活可能就是这样,经常遇到个人或者集体,个人有上午下午心态不同,有时产生畏惧感有时悲伤,有时确实遇到各种麻烦,包括走投无路,修行人也是一样,但如果真正通达 佛性,则如梦如幻对自性无有损坏 。如果我们认识了这个本体,确实是无增无减、无来无去的自性,这是如来藏的本有特点。

这不是某个上师的说法,你用自己的智慧观察自己的心,自己对自己的心还是有所了悟的,通达自心还是很重要的。莲师说过:如果通达自心,即使牧人也得到解脱,如果没有通达即使班智达也迷惑。

如果认识了,会知道显现是菩提,没有显现就是众生位,即使是众生位,心的光明和本体,上面的十种法每个人都具足,不用在别人的身上看,你的身上是否具足,天授的身上具不具足,兹氏的相续中是不是具足……不用这么想,看自己的相续中是否具足,来这样了解。

这是所净的本体。

如来藏的本体知道了吗?知道的话等会儿讲考。上次不是有人说知道了,他紧张 得眼镜掉了好多次……

如来藏这样的本体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它清净呢?

下面讲能净之因。分两方面。

壬二(能净因之义)分二:

一、断除所断四障之理;二、以对治成佛子之理。

癸一、断除所断四障之理:

嗔法及我见,畏惧轮回苦,

无视众生利,大欲者外道,

声缘之四障,净因胜解等,

法即有四种。

首先,如来藏要清净要断除四个障碍。

嗔法及我见,畏惧轮回苦,无视众生利,大欲者外道,声缘之四障,净因胜解等,法即有四种。

这样的如来藏的障碍有四法,一个是嗔法、我见和畏惧轮回之理。

嗔恨大乘法大愚者具足、人等我见外道具足、因畏惧轮回痛苦声闻具足……

怎么办呢?通过四种法能得以清净。

1、四种障碍:

嗔恨心,本来如《入行论》所讲的一样,是摧毁善根的根本。真的嗔恨心严重的人是很可怕 的。有的佛教徒学了很多年,甚至发心人员,出家人,一产生嗔恨心,我很大的,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可能一方面是自己的傲慢长养的,一方面是愚痴长养的。

嗔恨心是不清净如来藏的根本。

禅提是断种性的,梵文藏文里有好几个意义,楞严经里有无种性的禅提,这是不了义的,第二个断善根的禅提,还有大悲禅提,一直于轮回中不求佛果。

大乘法大愚者具足,梵文和藏文也可以,阐提有几种:大悲 ,因为大悲心特别强烈,一直在轮回中不求佛果的,这些人对大乘法的嗔恨心。

依靠什么来断除?依止大乘法和善知识,

近因是依止善知识闻思修大乘法,升起真正信心时才能断除。确实修行者,尤其是大乘里嗔恨是摧毁一切的法,贪心到不是那么严重,大乘佛法不管是对人还是对法,具有嗔恨是大愚者,其实是来自于自私自利,来自于断善根 断种性的阐提。

自相续不调柔的人,应该通过对大乘佛法忏悔等。

2、我见,外道具足。这种我见如何解决?应该是智慧

——证悟无我的智慧来解决,如果有了智慧,这些我见常见和断见就不会存在,因为这些都是不符合正理的邪见。

《大智度论 》:若信诸法空,是则顺于理,若不信法空,一切皆违失。

在外道的相续中,因没有机会通达无我的正见。

3、畏惧轮回是声闻希求自我获得涅槃,这些是要通达入虚空藏等三摩定,才能断除对轮回的畏惧。

出定位一个包容的心能接纳一切,更何况三摩定呢?不会希求,只会安住更广大的法界。

4、缘觉不求佛果,也不度众生,只求十二缘起的证悟。只有极个别的缘觉在有缘个别众生前示现神变,并不是大量地度众生。如何呢?应该学习大乘佛教,有了大悲心的佛子,是不会自己安住于缘觉的等持之中,也不会求自我的解脱 。

断除四种障碍如是解释。

当然在其他的解释中,也有……正定具……断种性的、不定种性的、确定种性的三种。比如邪定者是对惩罚者,不定者是对大愚者和外道,缘觉是后面来讲的,但不一定是这样对应的。我们可以用前面的四种方法来分析,应该可以。

具足,怎么办呢?通过四种法能得以清净。而求自己寂乐、无视成办众生利,依次是大贪欲者、外道、声闻、缘觉现前如来藏的四种障碍。

下面讲依对治成佛子。这个很重要。

癸二、以对治成佛子之理:

信解胜乘种,慧生佛法母,

禅乐胎处悲,乳母佛生子。

信解胜乘种,慧生佛法母, 禅乐胎处悲,乳母佛生子。

这里主要讲到信解信,相当于种子,智慧产生佛法如同母亲,禅乐是等持,就像胎处一样,大悲心如乳母一样,这四者可以产生佛子。

因为转轮王要降生,需要种子,第二需要母亲,还有需要入胎时的胎藏,降生之后需乳母抚养。

1、信解胜乘种

对大乘佛法有殊胜的信心,如同我们说的种子一样。

《宗镜录》: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信则道原功德母,一切善法由之生。

意思是对大乘佛法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就没办法入。所以佛教徒信心特别重要。

你看我们昨天讲法王如意宝讲了缘三宝的信心,我听说很多人受到了法王的加持。如果以前没有见过,没有结上善缘,这种行为我相信应该能和法王结上善缘。

原因是一个人梦中见到,可能没有那么清楚。一个多小时的对话,或者对你传授 佛法,如果有信心,是会得到加持。

看起来一般般,但上师的加持融入我们的心,很多修行是容易 成功的。本来有种子,在其上灌溉水的话,种子有成长的机会。

虽然 我们有如来藏的种子,如果没有加持,可能一辈子很难以苏醒自己的佛性。

不管是传承上师的身口意,对自己会带来不可方思的威力。

所以对在乘的胜解信很重要。

还有的一个说法,《入大乘论》:所作重恶业,能深自悔责,敬信大乘法,拔除诸罪根。

如果信仰大乘佛法,根本上对罪根会遣除。可能会造一些有形无形的罪业,通过信心可以遣除。

以前用过,如果安住真如的话,也可以遣除一切罪障,在《大光明藏经》中有的。

这里也是一样,对大乘佛法有清净的信心,也能遣除罪障。

《华严经》:信为道源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法。如果没有信心,就无从说起。没办法的。

2、慧生佛法母

很多佛教徒很想开悟,没有智慧的话是不行的。就像没有母亲,孩子很难生出来。克隆并不是真正的生育。

3、禅乐胎处

如果孩子来到世界,没有胎藏是不可能的。所以禅定是很重要的,心不能安住没办法修行。

4、悲,乳母佛生子

大悲犹如能抚育的乳母,释迦牟尼佛降生之后,传记中有四个乳母——给予乳法的,沐浴的两个……相当于大悲心。如果没有大悲心,很难以度化众生,难以增长功德。

如《入中论》中讲以初中后三个方面讲大悲心的功德。看到人特别可怜,大悲心就会生起,声闻看到众生可怜也不会生起,菩萨就不会忍心。就像母亲将独生子,感受任何痛苦都不忍心一样,看到众生痛苦,想以种种方法来饶益他。

《华严经》:了知诸群生,愚痴颠倒惑,种种身方便,度脱众生类。

佛陀看到众生,习气爱好不同,所以以不同形象来度化众生。我们也一样,通过一种方法来度化众生是不可能的,要以种种方便方法来度化,这也是悲心的力量。

佛教中的悲心,有了一切好说,没有的话,一切纸上谈兵。

前面讲了体和因,下面再讲一个颂词。果和业一起讲。

庚二(果及业成就之义)分二:一、共同宣说 所得能得;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

辛一、共同宣说所得能得:

净我乐常德,波罗蜜多果,

厌苦欲得寂,发愿之业者。

首先宣说如来藏的果和业是什么呢?

如来藏的果是什么?前面讲了,是如来的波罗蜜多,有净、果、乐、常波罗密多。

是什么意思呢?本来常乐我 净是颠倒的,但最后要获得,相违 吗?不相违 ,这里的净是大清净,是到彼岸,我 和无 我都超离了,乐和大乐,常和无常都远离了,所有的边都超越之后的大境界的果位。

在《神鬘经》和《佛无上义经》中都讲了,后者中是次第讲的,大乘时才能获得佛果,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立的解释方法。

这叫作如来藏的果。常乐我净到彼岸,波罗密多。

第二是究竟的所得,因为产生厌离心。有的居士一吵架就要出家,要到寂静处去,说明你的如来藏,不然怎么会这样想?

还有获得寂灭,知道了功德之后很想自己得到,想得到最常乐我净的如来境界,这也是如来藏的功力,所以要发愿,早日脱离轮回获得佛果,得到诸佛菩萨的一切功德,度化众生。

这就是业,不是业力的业,文字相同,意义不同。

所以系统 的闻思很重要,不然如来藏的常乐我净理解成平时的四个颠倒就不好了。

这里的业也是业力的业,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就更可笑了。

作用是什么呢?会发愿,会避苦求乐,苦有轮回的痛苦,乐有佛法的快乐,为什么动物是会离苦得乐,也是如来藏的作用。

今天就讲到这里。

下次的《宝性论》也加一个同步的韩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