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乘宝性论08

第8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造论

仁波切 译讲

【课前发愿】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上师打了个哈欠~

前面有点累,所以讲课的时候经常有点不想讲课,想好好睡觉。在这上面就这样……呼呼……呵呵

上课也是比较累的,你们累,我也累。但我想人身难得,寿命无常,遇到佛法是非常非常难,所以我是很努力 地,强制性地安排课程,否则 ,反正有很多的散乱事,慢慢慢慢就越来越懈怠了。有强制性的话不得不完成。

尤其现在我的课比较自由,如果这里一个人也不想来,我也没有办法,如果我专门带一个班,如果不来我会惩罚,开除。所有的班,在十几年二十年前就交给堪布堪姆了,我也看不出谁不来,大多数会来吧,我也没有惩罚的机制。虽然我没有任何要求来,但大家自觉来。虽然我们没有各种各样的宣传,但是依靠佛的加持力和信心力和各种因缘力,所以也在上课。这点值得珍惜。

接下来继续讲弥勒菩萨的《宝性论》。一方面听这个法的功德非常大,大乘佛法的辑要。大乘经庄严论,用了四年讲。原来法王88年秋天和冬天大概四个月讲,后来我们翻译传讲用了四年,总共讲了111课。

所以我们当时觉得对大乘佛法生起了很大信心,我个人也学到了很多。再加上麦彭仁波切说,听闻得到所有大乘法的功德,这个也是同样,讲过。所以大家要以欢喜 心接受弥勒菩萨的宝典,非常难得。

这品正在讲如来藏品。

佛教徒也好,非佛教徒学者经常讲众生有如来藏,到底是什么也许并不清楚。大家知道众生有佛性,但不知道它以什么方式存在,它的因它的果它的业和功德,大多数人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我们共同学习。

我想很多人会有前所未有的定解吧,不是我的威力,是《宝性论》的内容。而且注释的作者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德,它的注释以及其他高僧大备的注释应该大致了解,《宝性论》中甚深的如来藏的密意。

前面介绍到了如来藏通过十个方面阐述,前面讲到本体和因缘,这堂课讲到如来藏的果和作用。第二个问题要叙述。

上一节课已经略说了它的共同点,如来藏的果和业有什么共同点呢?果有常乐我净的果,业和作用是什么呢?因为有对轮回的出离和对涅槃的向往和发愿。

今天继续讲到如来藏的具体的果进行宣说,得果的意义和能得果两方面。

庚二(果及业成就之义)分二:一、共同宣说 所得能得;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

辛一、共同宣说所得能得:

净我乐常德,波罗蜜多果,

厌苦欲得寂,发愿之业者。

此颂词第7课已经学习完毕

辛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分二:一、所得果 之义;二、能得业之义。

壬一(所得果之义)分三:一、断除所断颠倒 之理;二、以断而得四果之理;三、以得而解脱二 边之理。

癸一、断除所断颠倒之理:

略摄此等果,是以于法身,

遣除四颠倒,对治而安立。

断除四种颠倒,安立如来藏的果。

别人问如来藏的果是什么,因缘是什么?我们佛教徒应该不看书,“学是学过,《宝性论》中有,我回去找找法本,确实忘记了,明天给你回答好不好?”有的人回答不上来,身上似乎痒痒的,“我有事,不和你说了,我走了,拜拜的……”这样不合理。

即使不能了如指掌,但对于如来藏具体是什么法要知道。

如来藏的果是什么呢?

略摄此等果,是以于法身, 遣除四颠倒,对治而安立。

如来藏的果应该通过前面讲到的,对法的信解信,还有证悟无我的智慧、等持和悲心四个因,是能清净如来藏的四个因,通过这四个因,能对法身上具足的四种颠倒——无常痛苦无我等四种颠倒,能获得什么呢?对治安立,能对治性地——净我乐常,即四种波罗蜜多能现前。它们现前的关键是心,信仰或者信心很重要 。

在无著菩萨的注释中引用《胜鬘经》的教证,

或有对众生信佛语故

起常想 乐想 我想 净想

非颠倒见 是名正见

若众生对佛语有信心,则能得到果。这是正见,最根本的是信解信和对佛语的信心,《宝性论》后面也会讲,有的人依靠信心证悟胜义谛,如果没有信心,这样甚深的大乘佛法非常难。

依靠信心力能通达得到四种果。

这四种果针对 大愚者、外道、声闻、缘觉对应。

对大愚者讲大乘法,让他产生清净的心,净不净的相,获得果位。对外道,有我执,给他们宣讲无我的智慧,最后也得到最后的我波罗密多的道理,对声闻而讲,应该是他们比较怕大乘的一些空性法门,通过禅定得到乐波罗密多的境界。对缘觉讲一些所谓的清净的法,让他们得到常波罗密多的境界。

这样的话,我们对四种行人而言,其实是针对这四种人,获得了这种常乐我净,所以前面讲过,平时这是四种颠倒,但是这里,常乐我净变成了一种正面的,也就是一种我们需要获得的最究竟的我和乐和清净的果位。

所以佛教的闻思应该不同的论典中有不同的意义,我们有时可能一概而论所表达的内容是完全不相同的,我们应该去分析。

当然这里的常乐我净按照涅槃经和大乘无上经中所说有提到,但对于外道和一般的众生很难通达 其意义。

其中《涅槃经》中说,这样的意义人们很难通达 。有个比喻,生盲从来没有见过色法,给他讲乳汁,我们说它象贝壳一样,他没有见过,以为是吹海螺的声音一样。我们说像大米,他就有触 觉,摸过软软的一条条的,我们说像雪一样,他就以为雪是清凉的,没见过。如果说像仙鹤一样,可能耽著成鸟叫的声音一样。

所以我们对外道和大愚者,很难通达 。

就像盲人摸象,一群盲人各自摸着大象,有的人摸尾巴以为像棍棒 ,摸鼻子,摸身体……各不同的位置,各说纷芸,没有统一。

我们有时讲胜义谛,有时讲菩提,如来的境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分别念,根据听来的名词来判断 ,真正通达 比较难。要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感受到。

但在凡夫地,依靠闻思智慧以总相的方式,感受到佛和菩萨的境界,这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也应该是可以的。

这是如来藏的果——常乐我净。

下面看它们怎么得。

癸二、以此而得四果之理:

彼性清净故,断习气故净,

灭我无我戏,是故为胜我。

彼性清净故,断习气故净, 灭我无我戏,是故为胜我。

首先是净波罗密多和我波罗密多,这两个。

来了一个《论语》,孔子来了。等会儿再说。

彼性清净故

究竟的法身或如来藏的果,应该现前所有菩提,灭尽所有的障碍,从总法上讲,是自性清净的,每个众生具足。从别法上讲,所有的万法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习气和客尘,获得了清净,离垢清净也好,普皆清净。

就是众和本身的如来藏的清净,当得果时,客尘也清净,这两者就是净波罗密多。

众生有自性清净,但离垢清净。佛和菩萨习气有没有断,有一定的差别。

以前用过吧,《报佛恩经》中,有一个老鹰追赶鸽子,鸽子恐怖到处躲,躲在舍利子影子里,还是恐惧,后来躲到佛的影子里,没有恐惧。

舍利子问佛, 为什么我们的影子是一样的,一样黑乎乎的,为什么在您的影子下会不害怕,在我的影子下会害怕?

佛通过三大阿僧祇劫断除障碍,积累资粮,阿罗汉通过六十劫修法,证得人无我,断除烦恼障,其实是不一样的。二者是有差别的。

不管是讲经说法,还是度化众生,还是看着一模一样,但带给众生的利益不同。

以前法王常讲,乔美仁波切说,你的眼睛最好没有病,可以治众生的病。另一个喇嘛说他也这样,但根本起不到作用。

世间中人有福报的差别,有的人做非常成功,依靠禅定或模式,另一个没有福报 的人,学着他,一模一样地,但无法成功。这是世间的福报 。

佛和众生也是有差别的。可能下一堂课,对于清净不清净要讲。

凡夫人有障碍,所以度众生时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原因是什么?因为没有获得大清净波罗密多的果位,佛是清净而无有这些障碍。

最后如来藏的果现前时,从根本上灭外道 的常有自在的我,各种遍执,还有世间人的我和执著。内道声闻缘觉,有无我的非抉择灭,也是一种边。到达最高的佛的境界时,外道的声闻等无我的戏论都要断掉,这时叫殊胜的我,或者是我波罗密多。

大我波罗密多,寿楞严经中佛对大慧菩萨说,佛教讲的如来藏和外道讲的(外道也叫如来藏,我,无我),佛教是远离了四边八戏,不是常有的不会毁坏的坚固的东西,到达我波罗密多时,不是凡夫的的坚实的我执。现在世间中一定要把坚实的我执破了,最后有一种无我,当有一中无我时,是一种坚实的胜我。

那时你可能就会知道,现在也许可能不清楚吧,但这个我和净见的我不同。

开始是山是山水是水,后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后来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代表不同。

这是我波罗密多。

第三是乐波罗密多,第四是常波罗密多。

除意自性蕴,彼因故为乐,

证悟轮与涅,等性故为常。

我们得到等性的乐波罗密多……

不要跪着,一开始有的人听课会跪着,觉得很难得,以后肯定是不会跪的。呵呵~

你在喝什么?茶?一会儿说水一会儿说茶。

如来藏现前时,它无余灭尽痛苦和痛苦的因,一个是断除什么样的痛苦呢?

意是自性和一种蕴,一种身体也可以说,产生也可以说,意识形态的没有一种肉身一样的,

那时断除了痛苦本性的意识形态的,灭尽痛苦而断除意识形态的一种蕴。这是苦方面讲的。

苦因是集谛,所有的集谛也会断,集谛消除了无明习气地的烦恼和无漏的业。这时到达 乐波罗密多。

乐波罗密多,并不是特别开心,好快乐!

一般声闻缘觉相续中存在的一些意识形态的痛苦的业和烦恼。

无著菩萨的注释说三种相。

一是缘相。所缘的意思 ,缘无明而产生的一种烦恼,也就是无明习气地。

一是因相。就是烦恼的因,业,无漏的业。

还有生相。有了业和烦恼之后产生的。

还有坏相。坏灭的意思 。

一般来讲,菩萨或者声闻缘觉,叫遍异生死。凡夫的生死叫分段生死。圣者没有分段生死。我们凡夫一段一段的,今天变成旁生。他们有一种意识形态。阿罗汉虽然没有真正的业,为什么没有无明习气地?为什么有意生身?有这些辩论。

声闻和缘觉有这样的习气,有烦恼。一个是烦恼的习气,一个是业的习气,就产生意识形态的一种蕴。也就是在清净中幻化的自由自在的投生,并不是有漏的业,也不是贪嗔痴的烦恼。

烦恼的习气,就是以前烦恼深重的人有。就像难陀当过国王,出家得了阿罗汉,还是贪心比较重。

舍利子很多世当过蝎子,因为这个原因,所有一点嗔恨心。

有些阿罗汉当过婆罗门,有傲慢心。周利盘陀有愚痴心。这是烦恼的习气。

业的习气,以前当过牛,就爱奔跑。伽叶尊者跳舞,当过阿罗还是喜欢跳舞 。有的喜欢唱歌。有时我们很多道友,包括一些堪布堪姆,平时看不出来,听法时特别寂静 ,在一些特殊因缘时,比如耍坝子时,就动起来了。

包括一些藏族的堪布,有一些爱好和习气,也是业和烦恼的习气不可思议吧。

不是我们无始以来的吧,今生当中,比如出家前某个领域特别熟悉,之后还是这样。

有的人学佛之后不吃荤,看到肉食时特别馋,很难修安忍,甚至我们可能,包括现在有些特别小的孩子,根本不能说话,放在摇篮里,放着流行歌,在摇篮里按着节奏跳。

一方面前生后世有一些甚深的因缘,另一方面,怎么讲呢?可能对生死的这种关系,还是很容易 生起定解信,甚至可能动物也是有这种习气。

今年春天我看到一个断舍品,你们可能会有感觉,看一下。

【放视频】

声音是不是有点小?声音好像跟它的节奏有点不像在手机和电脑 上的。有的些是迈克尔的转世,有的说是他的粉丝的转世,反正动物也是不可思议的,总之可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能不能再放一下?

他好像不太愿意,应该可以。

有声音的时候没有……

谢谢,这个道理,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所以我们断除了这个习气,包括圣者的意形身也好,烦恼的无明习气地,无漏业吧,全部断除了就是乐波罗密多。

证悟了轮回和涅槃全部是等性的(这是不是有个错别字?)自利和他利,这时就是常波罗密多。

轮回和涅槃通达 了本性,本来它们就是平等的,去掉了轮回以后,怎么说呢?轮回的不清净过患 去掉,获得了涅槃。但在实相上,不见的。

究竟上讲,轮回和涅槃的功德是具足的,毫无增上,所以没有断除常的边。

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到达轮涅无二的境界,就是常波罗密多。

癸三、以得而解脱二边之理:

以慧无余断爱我,爱众悲尊非得寂,

此依智悲觉方便,圣者不住轮涅边。

如来藏现前时,超越了大无我的智慧,完全断除了五蕴也好,自己也好,包括外道 的我执,声闻的也好,全部断除。这时不会堕入有的边。

这是用我们的智慧来断除我执。

我们的大悲心来利益自他。因此具足了无我的智慧,和不偏众生的大悲,获得了大菩提,既不住三有,也不会住于涅槃。

大乘佛教的究竟思想,一是证悟无我。万法的实相如理如实地证悟了。

另一方面,没有证悟的众生那么多,对他们生起极大的悲心,在实际 行动中去度化他。

《大般若经》:诸菩萨摩诃萨。若观生死而起厌怖。欣乐涅盘则堕非道。不能利乐一切有情,通达如来甚深境界。

这样的话,不能利乐于一切有情,也不能通达 如来的甚深境界。反过来。菩萨摩诃萨,应该对轮回无有厌足,对涅槃无有向往,才能通达 。

现在有的人学习佛法,大多数 是堕于一种非法道,为什么呢?想要自己获得一种寂灭,好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从来没有想到众生。对极乐世界特别向往,同时对轮回特别害怕,有一种恐惧心或者厌烦心。

当然从声闻乘来讲是合理的,但从大乘佛教来讲是不合理的。

所以在座的应该扪心自问,我学的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如果是小乘佛法,好好修行,就可以了。

那天我和大家有一个民意调查时,还是有一点不舒服,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发愿去度众生——我还是好好修修加行,修修密法,在寺院里吃好穿好就行, 这样有点可惜。

学习佛法并不是像大学生,一定买个好车好房子,找个好伴侣过一生。这是他的理想和梦想,这样的梦想,实现也可以,不能实现也可以。

从大乘来讲,不是希求寂静安逸的地方,但对众生有利就愿意呆在那里。

我特别感谢有一些发心人员,刚开始与自己想的不同,有的教书,有的去偏僻处做义工,志愿 者,看着佛法的味道不是很浓,觉得是不是有意义呢?但是从间接意义上看,从世间道上,让更多人得到利益。

不然,我们从出世间道上获得寂灭是不行的。

为什么有的人示现在家相?因为在家相比较顺眼,度众生。当然出家相也是一样的,不是要求出家人还俗现在家相。

在家相是以在家相做菩萨事,这是菩萨大出家,出家大菩萨。

佛教的真正意义是智悲双运——依靠智慧不会住在涅槃中,也不会住在轮回中,在轮回中住,也不会痛苦。

所以,你三年八年十年也好,发心时,一定要想到大菩萨的精神 ,直接间接饶益很多众生。这样想,对个人而言,也是容易的。

如果心里愿意,或者能接受,很多事情就能成办。

壬二(能得作业之义)分二:一、若无法界应成不证舍取;二、有种姓故证悟功过之作用。

癸一、若无法界应成不证舍取:

设若无佛性,于苦不厌离,

不欲乐涅槃,亦无希求愿。

如来藏的业:

一、设若无佛性,假设众生没有佛性,没有如来藏,没有自性法性清净,这样我们看到六道轮回痛苦时,不会生起丝毫的厌离心。

没有如来藏时,没有什么感觉的,同时看到佛陀的无量功德,也没有向往的心。

当然是显现的涅槃,或者最后得到无有苦乐的境界。也不会发愿和去希求,不会这样。一般来讲,正因为如果如来藏没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会这样的。

《胜鬘经》: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众生看到涅槃,一些清净的道场,哇,这里好舒服呀。慢慢对佛的庄严身相,对善知识的讲经说法,对法本的意义生起向往之心。

对看到有些人死了,有的人堕落了,哇,轮回真的很痛苦的。

有的人到了尸陀林生起出离心。

如果没有如来藏,看到尸陀林也没有感觉的。

癸二、有种姓故证悟功过之作用:

见有痛苦过,涅槃安乐德,

此有种姓故,无种姓无故。

二、有功过的作用:

见有痛苦过,涅槃安乐德, 此有种姓故,无种姓无故。

意思是说,见到轮回的痛苦,涅槃的功德,对轮回产生厌烦心,对涅槃有向往心。这是为什么?此为种性故。

如果没有如来藏,不会产生这样的心。

对于断了善根 的人,没有如来藏只是说法上有,"这个人一点佛性没有",。就像《大乘庄严经》中说,有的人恶劣,暂时佛性看不到,说他是无种性者,看到轮回的过患 也生不起厌烦心,看到涅槃也没有向往心。是不是如来藏不会成熟 呢?不是的,过多少劫还是会成熟 的。

有的人对家人特别着急,想度化他。遇到他只有几十年,一辈子想让他学佛,那不一定,下辈子再努力 ,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是不是说他没有佛性呢?不是的,有的。也许通过不同的方式出现他的如来藏——在一殊胜的地方,依止善知识,发大宏愿,生大福德,可以迅速到达目的地,是四轮。

有些人暂时看不到具足四轮,但一旦在一个殊胜的地方,依止善知识,念普贤行愿品,发心积累福德,杀人的特别坏的人,到了一个殊胜的地方,依止了善知识,积累福德,交了五十块钱请僧众念经,具足了四轮,巧妙 的因缘,马上现前了。

以前好像一点佛性也没有,但后来有智慧,有禅定,有大悲心。

后面讲佛的因地和佛地的功德全部现前。

原来一点也没有,后来有这些。

如云“身处随圣之境地,依于殊胜之正士,已发宏愿积大福,此四大轮汝具足。”

功德今天讲还是明天讲?

好吧,今天讲,可能要讲一个小时。开玩笑。

庚三(具众功德之义)分二:一、共同宣说因 果功德;二、解脱各自本体差别。

辛一、共同宣说因果功德:

如大海无量,德宝无尽处,

具无别功德,本性故如灯。

业已经讲完了,具逻辑性的。

如来藏具有果的原因,有这样的作用吧,已经讲完了。

下面讲如来藏的功德。

共同宣说和各自宣说。

先共同宣说:如大海无量,德宝无尽处, 具无别功德,本性故如灯。

这里用大海的比喻和灯的比喻,来说明如来藏有因地的功德的 果地的功德。

大海无量,得宝和无尽三个比喻。

大海广大无边,有很多少积聚在那里,大海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水器。

第二有很多珍宝。

第三是大海有很多水。

如来藏一样,它具有广阔无边的信心,《入行论》: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所有的善,其实它的根本,它的器就是信心。

我们如来藏就像大海的水器,所存在的所依赖的地方,信心具足。

然后大海中有各种无量的珍宝,如来藏具有无量的智慧,人无我和法无我。有等持,如同大海的珍宝一样。

如来藏有滋润万物的大悲的水。

如来藏具有这四种功德,要记住。

前面的四个法还是很重要的,我们慢慢思考 时,确实知道,我具有如来藏,因为我对圣谛有信心,我有无量的智慧可以挖掘出来,我有禅定可以引发,所以从因地我有如来藏的功德。

从果地看,具无边功德。

果地的话,从灯的比喻来讲。如来藏现前果时,有五通——天眼通和天耳通等,无漏的智慧——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无漏断——漏尽通。这三者分别 对应灯的光、灯的暖和灯的色。

这说明它具足果地的功德。

下面分别 宣说,有两个颂词。

辛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分二:一、具因功 德之义;二、具果功德之义。

壬一、具因功德之义:

摄法身佛智,大悲界性故,

以器珍宝水,说与大海同。

一、摄法身佛智,大悲界性故, 以器珍宝水,说与大海同。

因地还是以大海的比喻,大海一是水器,一个是珍宝,一个是水,三者功德具足。如来藏的因,无余清净法身的因,还有清净佛的智慧身的因,还有如来的大悲的因。

这个界和因是一个意思 。

如来藏具有法身的因,佛的因和大悲的因,这就是所谓的信心,佛智,大悲,也相当于水器、珍宝和水。

水器有承载的作用,珍宝有实力威力,水有滋润万物。

信心一般承载一切功德,如水器一样。

智慧和等持有一定的威力,珍宝看着很少,但很有力量,比如珊瑚。

水有滋润的力量,大悲心很容易 润滑,起到这个作用。

因地和大海比较相同,这是理论方面逻辑性很强的,知识分子要想一想,为什么每一个众生具有如来藏。佛教的道理在这里。

有的人说我对佛教特别有信心,后来越来越看不懂。我说这是很好的,这样不会轻易诽谤,我都看不懂……很有意思 的。

壬二、具果功德之义:

无垢处神通,智无垢真如,

无别故与灯,光暖色同法。

二是从果地方面。

无垢处神通,智无垢真如, 无别故与灯,光暖色同法。

如来藏现前时,具有五通、无漏智、无垢真如、 无余转依之断的功德,这三者无二无别的缘故,不要说佛,声闻缘觉也有相似的三种功德。这与佛地其实是无二无别的。

就像灯的灯光和暖热和颜色 ,其实是不能分开的。为什么有这样的比喻?

灯的光,能遣除黑暗 ,或者照耀世界。同样的道理,有他心通天眼通,这样的通,以前看不到能看到。灯光对应。

无漏的智慧就像灯的暖热,可以无余烧毁灯芯和油。热,在藏文中说热和暖。藏文和汉文,热和暖并不是能完全烧毁,但从意义上看,能烧毁它的等性和油。有了无漏的智慧,能烧毁一切业和烦恼。

无垢真如转依的断德,有三个特点——清净的,光明的,无垢的。这三个也分别断除烦恼障,所知障和二障。

灯的颜色——灯色,灯色和光有相同的地方吧

灯色有清净的无垢的,因为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光明是从本身来讲,自己也是断除一切障碍,现前一切智慧的最高的境界,具足这样,所以以灯来比喻。

因此如来藏的功德,大家应该清楚。因功德和果功德这两方面来分析。

这个功德,汉文的《不增不减经》中有同样的比喻,光,热没有说,一个是光,一个是触 。

热是以触来比喻,颜色 是同样的。

如来藏的功德与灯一样,对果法有无二无别的功德,当然对我们而言,对果法的功德,现在比较遥远,但因法的功德,我们每个人都具足,信心悲心……最重要的功德,这四种法,大家要记着。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

今天是佛欢喜日,又是盂兰盆节。目犍连看到母亲在恶鬼里受苦,通过说法超度。我们有的父母在,有的已经不在了……我们今天通过听法和念诵一起,念普贤行愿品时,回向所有的老母有情,回向众生,为了报答恩德。是对父母感恩的日子,身的父母,传承的上师等智慧的父母也是有恩德的,今天的这堂课,也算是木兰盆大法会。下面我们一起开法会,一起念普贤行愿品作回向,下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