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乘宝性论14

第14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造论

仁波切 译讲

【课前发愿】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药吃了吗?真的吗?是不是我在入定当中?老了,糊涂了!

【上师念传承】

接下来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然后一起学习大乘《宝性论》。虽然今年讲得不是特别多,上半年不多,下半年还有其他的课程,半个月讲一次离得有点远。

下礼拜讲《论语》,再下礼拜讲《宝性论》。也可以吧,如果能坚持 的人,隔一百天也没有关系,不能坚持的人……所以暂时两个礼拜当中讲一堂课。

《宝性论》现在大家知道,讲的是什么呢?

是如来藏品,有十个功德。以八个科判讲的,现在是第八个科判中,一切功德无二无别。

上一节课讲到法身、如来,圣谛,涅槃。功德无二无别。除成佛之外,无有第二个涅槃。

我们的大恩上师,无上正等觉导师法王说到这埋在,在众生面前示现涅槃,色身融入法界。

我们提到过,具体有什么样的缘起。

如果有,他说除成佛之外无有涅槃,那么应该思考 一个问题,以什么缘起,在恰好这里,从13岁到七十来岁时一直转法轮,甚至五六十年代最紧张 的时代,在山里,黑帐篷里白帐篷里,色达很多地方都有法王转法轮的地方,一直讲到这里示现圆寂 。

不管见过没有见过法王的人,都应该有甚深的思考 吧。为什么是这样?讲的过程中没有示现圆寂,恰好讲到除佛之外无有涅槃,有没有其他的寓义?

我也一直在思考 这个问题。

我们今天进一步讲下去。

从整个我们听闻大乘佛法的缘分来讲,我们今天的在座的各位,应该是非常有福报的。

听闻佛陀的三转甚深法义,如来藏的教义,有幸听闻,应该是值得欢喜 的一件大事。这样的听闻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事经》是玄奘法师翻译的,记录了很多故事。它讲到:于佛法律中,获得于正信,增长根坚固,邪教不能转。

如果在佛法中获得正信的话,不管是慧根和信根,念根,定根,自然而然会增长。邪念邪教根本不会摧毁。

长期听闻这样的大乘佛法,非常有必要。

人身非常难得,听闻佛法不是常有的事,年轻时因为教育和读书,没有读这个大乘佛法的机会。可能会因为年老的时候,诸根不清楚,还有自己的内心不堪能等,不一定有机会听闻大乘佛法。

这是一个可能在中间吧,人生中,中间的一段,如同云间的阳光一样。这时,不但是听闻,应该对正法生起真正的信心。

有了信心,智慧正见增上,这时对众生的大悲心和菩提心也容易 增上的。

我想听闻大乘《宝性论》的话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大家以欢喜 心的心态来听闻。

辛二(广说彼等本体)分三:一、广说名称差别;二、广说意义本体;三、以比喻决定彼等。

壬一(广说名称差别)分二:

一、以四义说四名之理;二、与彼等意义对应解说。

癸一、以四义说四名之理:

略摄无漏界,以四义类别,

可知法身等,四种名差别。

以四义宣说四名:

略摄无漏界,以四义类别,可知法身等,四种名差别。这里我们用简单的语言来讲,有一个叫无漏的法界如来藏,即众生相续中具有的,无垢染的,无漏的,如来藏实际 是以四种意义来宣说。

下面会讲,无别,种性等。

以四种意义的类别,可以了知法身等,前面有四种法——如来、法身、圣谛(圣者的胜义谛)、涅槃。来了知四种名称的差别。

这里是提一下,真正的对应在下一个颂词当中。

怎么对应呢?

癸二、与彼等意义对应解说:

佛法无有别,获得彼种姓,

无妄无欺性,自性本寂灭。

首先讲这个颂词:

佛法无有别,获得彼种姓,无妄无欺性,自性本寂灭。

1、佛法无有别

这里是说,佛陀的法是什么呢?佛陀不共的比如说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是佛陀特有的功德。这些功德,实际并不是成佛时才有,而因地时没有。不是的。佛陀果法时,十力四无畏,在因地时,以无分别 的方式,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这就叫作法身。

法身是什么呢?就是众生所证悟的胜义谛,就是如来藏,就是法身。并不是得佛果时有,众生时没有。

《不增不减经》: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胜义谛即是众生界的如来藏,即是法身。这是第一个,我们刚才讲了,无别,佛法无别。

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懂得,不要觉得可能与我没有什么关系。

真正了解三转法轮一定要了解,二转是了解是空性的,密法中本来清净时,好象本体空性叫法身,自性光明叫报身,好象是从空的角度来讲的。

三转不同,是具足如海般的非常多的佛法。佛的不共的功德。包括十力四无畏,都是智慧,智慧具足时,叫作法身。以无别来说明法身。

2、获得彼种性。

现量获得如来的种性,就是安住法性的意义。如来是如实而来,如实而去。

《大智度论》: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皆有涅槃性。

金也好,银也好,众生的佛性在界性中存在。

《大乘起信论》的注释,慧远大师有其它的说法,引用过《大智度论》。

引用时,稍微有点不同,比较准确的引用是这个教言。这里讲到,如来是无始以来就是有的。不是今天发现这个众生有如来,不管发现还是没有发现,都是具足如来,以佛的种性对应如来。

3、无妄无欺性

如来藏真实具足, 无有虚妄,没有变化,所以没有欺惑。人为什么欺妄,就是因这他是变化的,这是圣者的胜义谛。

4、自性本寂灭

如来藏具足了所有的功德,远离了所有的客尘,就是涅槃。

以上述四种法,分别宣说法身,如来,圣谛,涅槃。这四个道理的话,已经讲了。

所以有时佛教中,经常遇到涅槃法身如来圣谛混在一起分不清楚,有时好象有差别,有时没有差别。按《宝性论》还是有细微的差别,应该清楚。

壬二(广说意义本体)分二;

一、广说无二之义;二、广说涅槃之义。

癸二、广说无二之义:

诸相正等觉,断垢及习气,

佛陀与涅槃,胜义无二性。

上述四种功德是无二的。如何无二呢?

诸相正等觉,断垢及习气, 佛陀与涅槃,胜义无二性。

有两个方面,一是佛陀,一是涅槃。佛陀的层面,讲圆满正功德。从涅槃方面,讲断功德,断除一切习气的断功德。

抉择到佛的果位时,依靠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时,叫佛陀。此时,无余一个不剩下地,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细微的习气,称为涅槃。

虽然果位安立为佛陀,证悟安立为涅槃。实际在清净的法界是一味一体的。佛的各别自证,圣者的各别自证无有二法。所有的圆满一切智慧的正等觉和涅槃,完全是一味一体的。

从这个层面,正觉和涅槃,一个是从断的方面,一个是从证的方面,其实二者是一样的。

如同擦拭明镜时,上面的所有的尘垢洗净时,叫断得。上面的微尘洗掉之后能现出影像,就叫证得。

其实上,如果这两者不具足,不可能显现影像。如果两者具足,意义无二无别的。

所以在因明论中讲,我们相续中的智慧增上时,障碍自然断掉。虽然智慧和增益是相违 的法,但并不是如阳光和黑暗 一样,不是在外面的两个微尘进行碰撞。

相续中一旦障碍遣除,智慧自然现前。

这在因明论中有不同的差别。所以这里讲涅槃和正觉佛陀也好,或者断得和证得,也是一起的。

我们讲《现观庄严论》时,关于断得和证得,三大时会讲得比较清楚。

广说有两个。

癸二、广说涅槃之义:

一切相无数,无思无垢德,

无别相解脱,解脱即如来。

一切相无数,无思无垢德,无别相解脱,解脱即如来。

1、一切相

如来的种性具有无量的功德,包括菩萨的,等等,具足一切相的功德,包括十力四无畏,一切相的功德具足,叫一切相。

2、无数

从别法上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比如十力是总的十种法十种智慧,其中一个了知处和非处,实际上是有无数的法,无数的法如来的智慧一一通达 。这样的话,可以说是无数的。比如象恒河沙数的劫一样,佛陀无所不知,从别法上讲,也是无量无边的。从广大方面讲。

3、无思:从甚深方面不思维,难以了知的甚深的道理,比如阿罗汉不能了知的,佛陀能了知,佛陀所知是最深奥的。有的人说自己是凡夫人,我不懂。这是明智的,不要什么都不懂,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与阿罗汉相比,我有烦恼障我是不懂的。我与科学家相比,有很多不懂的。这还是有智慧的,至少是知道自己不懂。如果不懂装懂,以为自己是一切智智,这是不太合理的。

一般凡夫人,没有学习大藏经的甚深教义的话,以为自己教了三十多年,是副教授,只不过竞争对手压不下来,虽然有很多名称,到底自己精通多少很难说,尤其没有学习空性法门没有学习大藏经,以为自己是明白的,至少是可以的。

我以前与很多老师辩论,觉得自己有智慧,很傲慢。后来看到这些大藏经,一次一次摧毁傲慢。最后好象前辈的圣者,不说佛,陈那论师等,尤其学一下因明七论,现在只是学一下量理宝藏论,其实它是最简单的。学显句话时,学着学着,自以为智慧的人,在那里越不过去,所以深奥不可思议。这是甚深的功德。

还有清净的功德。

清净烦恼障和所知障。

5、这些功德,是如来藏法性中一直不增不减的方式,以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这就是法身原解脱 ,解脱 就是如来。如理如实已经证悟了,甚深、广大、清净,这样的道理完全明白的话,就是真正的解脱 ,为什么被轮回束缚,就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如果知道了就是解脱 。

声闻和大乘的解脱 ,在说法理论上有一定的差别。

声闻乘是共同乘, 是普通人能接受的规则 。大乘,尤其 是三转法轮,本来如此,人们不了解而已。

《涅槃经》中第四卷,有迦叶尊者问释迦佛,你说大乘佛法的教义,如来早就获得了证悟,为什么断除烦恼海,示现成家出家?接受耶输陀罗,后来罗候罗,示现成佛,转法轮。

佛陀回答。大概是说,实际上一切万法本来这样,那么我也是已经获得了证悟,并不是断除了烦恼海,现前了正等觉。我是未断除烦恼海,本来现前正等觉。只是在众生面前来到南瞻部洲,示现婴儿,只是对当时的世间人,而显现的。实际 上,佛陀的真正的证悟并不是这样的。

这一点只有佛陀在后转法轮中有这样的甚深的教义,如果一转二转不明白,这些是不能明白不能讲的。

现空无二要么是黑色,要么是白色,转来转去没办法。实际不是这样的。

《大宝积经》:如来出世。若不出世。法不增减,不遍增减。诸法自性,本性常住。

我们经常说,不管如来出世没有,法的本体就是这样的。小乘行人完全不是这样的。

现在世界上大多人以为佛教徒是声闻乘的观点,对佛教的规律有一点打破。为什么呢?声闻乘产生嗔恨心,觉得很大。对大乘和密乘来说,嗔恨心还是很好的,因为大圆镜智。一方面是妙观察 智。如一家人夫妻吵架,两人嗔恨心非常重,说明有爱。有妙观察 。如果没有嗔恨心,说明没有爱,早就死完了。

所以大乘的妙用,大乘的妙力,与声闻乘是完全不相同的,但只是个别人了知,不是所有的人知道。

如佛教徒说,这个人脾气越来越大,大圆镜智越来越明显 ,不会这样说。但修行人,瑜伽的嗔恨心如水纹一样,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

声闻乘不会这么说,贪嗔慢是最可怕 的。所以大乘的道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了知。

真正的解脱,它从现量证悟真如的角度也是如来。

壬三(以比喻决定彼等)分二:

一、以图画比喻决定;二、以太阳比喻决定。

癸一、以图画比喻决定:

犹如绘画者,精通各有别,

知某分支者,去他处不定。

下面以两个比喻说明。

一、

犹如绘画者,精通各有别,知某分支者,去他处不定。

比如有绘画 的人,是个团队,是不同的人。有的人只能把头画得精通 ,有的人画手,有的人画脚 ,有的人画眼睛,有的人画鼻子耳朵,就象学习一样。

全部不会画,只会画一部分。比如看医生,一会儿去这个科看,一会儿看眼科……

比如有二十人画。其中画头的人到别处去,画画肯定不会成功。

这是总说。

其中一个画家去别处,因为是组织 性团队性,如果一个去别处,则画得不圆满。

下面以比喻来讲。

复次君主王,赐布命彼等,

汝等所有人,于此绘吾像。

复次君主王,赐布命彼等, 汝等所有人,于此绘吾像。

比如一个国王给了一个画画的布,让所有的人画一个完整的国王的庄严的形象。我本身如何庄严,也要画得一样。

有的人照相说,你一定要给我照好啊,不是照相的技术原因,自己长得不好看。

这个国王不知道长得怎么样。

我们世间中,也有这样的类似的。

以前汉地有一个叫作李克荣,好象是后唐时代,国王是独眼龙,脚也是缺的,有一次让画家。当时没有照相馆和ipad,画家把他画得特别庄严英俊,当给皇上看时,他说不象我,你故意的。

就杀掉了画家。

另外一个著名的画家来画,他因为有教训,就原原本本画得特别丑陋,皇上一看特别生气,如果世人知道,就不欢喜 ,就把他杀掉了。

另外一个人,也不是特别好看,也不是……依靠一种善巧方法,比如这个眼瞎,就侧着画,缺脚放在石头上,或者凳子上。从画家的角度没有错,他特别满意,说这次把我画得很好,给了很多奖赏。

这里提供一下几个照片。

一个是拿破仑,西方的,个子特别矮小,一米。但他骑着马,自己特别开心。

这里有很多故事。

有沃巴活佛的故事,对甚深的中观和现观是可以的,但做人不太懂,听到一些好话,就真以为是这样的。

他有一些新衣服,本来很难看,弟子故意说成好的,就象君主一样没有智慧,以为是真的。

还有,再提供一下,西方一个画家陆本斯,他有才华,他的画是刚才的《宝性论》中所讲,是团队性的画画,他的画栩栩如生,非常生动。

去西班牙和欧美,能看到他的画像。

有一个当时看的,《圣经》中杀害两岁左右儿童的画面,人们看了,一直想看着它。

而且它里面相当于现在的动画。有学者说,如果今天出现,应该是动画的科学家吧,

他的很多画画,自己做简单的笔录,然后在他的团队弟子中,开始进行细致的画,有的画头有的画脚,不断地画。

画家们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包括我们炉霍的画师,也是三百多年前,有些唐卡中,随便拍一个树叶或者一个人。现在用机器扩大时,很小的叶子上有飞禽等非常不可思议的。

以前的画家郎卡杰,据说境现中见到了莲花生大士,因为宗派的原因,画画时,会把有些传承上师的画像,不方便时,在眼睛里甚至画一个莲花生大士。

我不是特别清楚。

但取出一片叶子扩大之后,有那么多细微的东西。现在还没有模糊,那么清晰,这是我们亲眼目睹的,有团队在做研究。

主要是因为他自己来画,其他的由不同的团队。现在有的青海四川,包括尼泊尔的著名的老画家,名声好,有些是自己画的,其他是的团队画的。

所以请唐卡时,说某大画家画的,其实不一定的。

有个人从尼泊尔背了一大唐卡,说是大画家画的。我一方面很欢喜,但一方面觉得,会不会只有眼睛是画家画的。

这可能是团队画的,有这样的。

还有上世纪的梵高,他的画完全不同,他的画像自己一个人画。因为特别穷。请不起别人,谁知道一百年后他的画卖得那么好。

其实很不公平的。听说他在感情上有一些问题,女朋友跑了,把自己的耳朵割 了下来,画了像,把耳朵放在信封里,艺术家有时有一些疯狂的行为。

有的是梵高这样的一个人画的, 有的是团队画的。

这是重要的比喻。

彼等听从命,尽力行画事,

正当行彼等,一人赴他境。

因彼往他境,不全故彼画,

一切诸分支,不能皆圆满。

彼等听从命,尽力行画事, 正当行彼等,一人赴他境。因彼往他境,不全故彼画, 一切诸分支,不能皆圆满。

下面继续讲。

国王让画我的像。下面的人画画。

其中有一个人去了别处,因为他的出去缘故,而画像不全。

现在的团队管理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其他没办法。本来一切具足,但没有一个头,就肯定难看。

所以最后,这个画是不能圆满的。

确实一个团队式的画画,少了一个重要的人,是不圆满的。可能每个部位都是重要的,如果一只眼没有就变成瞎子了。缺少了任何一处,都不圆满。

这比喻成什么呢?

能绘一切者,具施戒忍等,

一切相之最,空性说成像。

能绘一切者,具施戒忍等, 一切相之最,空性说成像。

每一个波罗密多都是一个画家,如果少一个不圆满,如果全部具足,就现前一切法身。

空性是具有一切方便的空性,不是单空的,不是光是从离四边八戏的一个空。是具有一切方便的最之空。

一切相之最,一切相具足的话,是什么样?如《时轮金刚》所讲的空性,或者大悲空性,所有的方便具足,六波罗密多的空性智慧全部具足,这种显空双运的法,就是法身。

所以这里的法身,不是二转中的法身。

一个画师不具足,画是不完善的。同理,持戒不具足是不圆满的,布施不具足是不圆满的。

有的人说只要如如不动安住就可以的话,最重要的六个人不具足的画像,没有国王的相。如果已经具足了,除了一个之外,也是不圆满的。

所以,大家应该在这里知道,要具足一切法。

《大集经》:若有一行不成就者。不名具足如来正法。是故要当具足诸行。名为成就无上菩提。

如果一行不具足,不叫正法。全部具足就是成就无上菩提的因。

这里是一切方便具足的空性法身,这个很重要。

接下来用日轮来比喻。

癸二(以日轮比喻决定)分二:

一、以四种同法说明与日轮等同;二、佛外无究竟涅槃之理。

子一、以四种同法说明与日轮等同:

慧智及解脱,明射清净故,

无异故与光,光辉日轮同。

慧智及解脱,明射清净故, 无异故与光,光辉日轮同。

一个是如所有智的妙慧,还有尽所有智的,还有解脱 功德的妙法。

这三者,分别是什么呢?

如所有智能打破一切黑暗 ,有光明。尽所有智,不仅能打破黑暗 ,还能照射。清净解脱 能清净所有的障碍,这二者是无异的,无二无别。

能明、能射、能净的缘故这三种无二无别,所以可以用太阳的比喻,一是光明、 放光、太阳清净这三者无二无别的,是故与太阳是同法。

这个偈颂,是除了佛以外,没有其他的涅槃。这是很多大德引用的,没有成佛之前,不能有涅槃。如同光和光辉,不能见日轮。

如果没有得到,世间的不算是真正的涅槃。除了光和光芒之外没有其他的太阳。涅槃是获得法身果位的。

《悲华经 》:如来光明,殊于日月,能于恶世,演大智慧。

其实最究竟的成就是获得佛果。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