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乘宝性论27

第27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造论

仁波切 译讲

等会讲完课以后,我们一起来念诵《上师供》,纪念麦彭仁波切圆寂109年。麦彭仁波切是公元1912年圆寂的。对我们金刚降魔洲来讲,从一开始就有麦彭仁波切的纪念法会,那个时候在桑耶塔,只有几个人。每年藏历四月二十九号在那里念麦彭仁波切的祈祷文,一直到现在基本上没有间断过,应该三十多年了。

今天也是特别殊胜的日子,如果大家对麦彭仁波切和全知法王如意宝以无二无别的信心来祈祷,那么传承上师的意传加持、智慧和大悲自然而然会融入我们相续。昨天《圣大解脱经》里讲了,我们亲近佛陀,佛陀也亲近我们,我们保护佛法,佛陀也保护我们,所以我们要经常祈祷。

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和法王如意宝,观想的时候,完全可以以一个身相来观想。2018年法王涅槃法会时,发了个小小的法王如意宝的像。我刚刚也得到一个麦彭仁波切的像,据说是清代的,缘起很好。刚刚在下面时一个人给我的。原来法王有一个麦彭仁波切的像作为祈祷的所依。现在网上也有卖,不知道网上卖的怎么样,我们这里的确实是当时法王亲自开过光的,所以我想是很好的。

以后按理来讲,释迦牟尼佛的像、自己本尊的像,还有上师的像……上师的像,现在比较方便,有照片。以前修上师瑜伽时,每个人自己专门有一个秘密的小小的像,一般不给别人看。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时,当中的手印、装束跟我手中的麦彭仁波切一模一样。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法王如意宝都是一样的,我们以后要经常祈祷上师,而且跟上师有关的特殊法会时,如果特别观想和祈祷,会得到更多的加持。

麦彭仁波切祈祷文短视频

包括做各种供品,法会的时候,好多道友特别从汉地进了好多花。我觉得这个没必要,中间很折腾,其实意幻观想也可以。现在学院每次开完法会就有一大堆花,整个经堂都铺满了,以后也没有特别的必要。不过,有一部分发心人员供佛像、供灯、供花,在这个方面很认真,也非常好。

一般来讲,以前藏地的老修行人,最珍贵的佛像和唐卡,一般不会轻易摆出来。如果是闭关、修特殊的法时,在初八、三十等特别殊胜的节日里,会把唐卡挂起来,平时就把它藏起来。这样也很好,如果平时在自己佛堂里面看惯了,就觉得无所谓了;假如今天是初八,才把最珍贵的佛像摆出来,自己会更加猛厉地祈祷。

以前小的时候,我隔壁有一个喇嘛。每到初八、三十,这时我也很向往,总跑到他们家:今天能不能给我看一下?尤其是他们家有一个唐卡。那个时候根本见不到唐卡,应该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过年时,也就是三十号那一天,他们家会把唐卡摆出来,除此之外一年之中都见不到,最珍贵的东西一年只能见一次。

以后你们当主持的时候,不要把寺院最珍贵的东西放在佛堂里面,不然大家不是很珍惜。印度鹿野苑也是这样,一年当中只有一次或者两次,在佛的特别节日的时候,才给大家提供朝拜佛牙舍利的机会,平时很难见到。

人呢,经常给他看,他不会珍惜;如果一年中只有一两次机会,可能会更加珍惜,前去朝拜。我有些嘎乌盒里面的东西从来不给别人看,经常给别人看的话,别人觉得习以为常,没啥感觉。

今天再给大家看一下麦彭仁波切的像,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众笑)。这个很重要,确实有一些很珍贵的唐卡,我一般不会轻易摆出来。

还要说明一下,唐卡应该是从下面往上卷。现在很多人不太会,有些人是从上往下卷,这是不太合理的。是卷上去,从头往下卷就颠倒了,不好。

另外,出家人一定要学会佛堂的摆放庄严。如果是在家人,我觉得情有可原。有些人大大小小的全部放在那里,一大堆,不是很好看,佛堂要庄严。以前藏地也这样,“他们家的佛像肯定摆得很好,因为有出家人”,在家人水平不是很高。出家人不管是摆唐卡、摆佛像、摆供品,都要如理如法,不要把所有的都放在那里,没有审美观,这样不好。

华智仁波切在前行里讲了,如果佛堂摆设特别庄严,虽然诸佛菩萨没有净秽分别念,但是自己能圆满资粮,有非常大的功德。我们作为修行人,不管是寺院里面的佛像,或者是自己佛堂里面供桌上的佛像,或者是自己平时在任何地方,佛像和唐卡都应该摆放得很庄严,一看就特别清净、特别美观,这种行为很重要。

那我不多说,今天时间也许会长一点,后面念诵不要太长了,不然……

接下来讲《宝性论》,前面讲了殊胜化身的安立——十二相,以什么因缘而示现化身?前面讲主要是以大悲心为因,照见这个世界;显现什么样呢?十二相;在什么地方呢?所有不清净的刹土当中都能显现;显现的时间有没有差别呢?乃至轮回未空之间一直显现。

像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化身,虽然在我们面前有灭度的现象,但是在其他所化众生面前同时示现有降生、转法LUN,也有示现其它的,包括出家、苦行等等,所以,佛陀的十二相应该说是没有穷尽的。这样的话,佛的法身也是恒常的,报身也是恒常的,化身也是恒常的,但化身的恒常并不是一成不变、刹那不变,这种恒常是指没有断灭、没有间断。如果不在这边显现度化众生,又在另外一个地方度化众生,甚至在同一时间当中有各种显现利益众生,我们对化身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以前,我们认为佛陀涅槃就没有了,就像世间一个人死了一样,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佛陀的化身在不同的众生面前显现各种身相利益众生,这个大家要明白。

今天紧接着讲,这样的化身会次第调化众生,分三个方面。首先,普通人入小乘之理:普通人依靠化身,佛陀度化众生的方式是什么呢?并不是对所有的人传同一个法门,要求全部众生都接受,不是这样的。根据不同的众生,对声闻缘觉的众生、对大乘的众生,都有不同的法门来成熟、调化。首先怎么度化一般普通人呢?是这样的:

子二(彼之作用次第引导所化之理)分三:一、普通人入小乘之理;二、小乘者以大乘成熟之理;三、大乘者行解脱之理。

丑一、普通人入小乘之理:

知无常苦空,寂音之方便,

令众厌三有,趋入于涅槃。

了知宣说“诸有为法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最寂乐”大法印之法音调化所化之方便的佛陀为贪恋轮回的所化众生宣说三有的诸多过患,令他们生起厌离而首先趋入仅以寂灭轮回过患而涅槃的声闻缘觉道。

实际上,佛陀依靠他的智慧完全了知: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所有有漏的法都是痛苦的;所有的法是无我的;最终的涅槃是寂静的。佛陀完全通达这样的道理,通达之后,以这种声音的方便方法让有缘众生逐渐逐渐知道轮回的过患,继而对整个三界轮回产生厌离心,最后趣入声闻或者缘觉的寂静涅槃。

四法印之万法无常

小乘并不是不好,是暂时的梯阶。根据每个众生的不同根基,佛陀应机说法,先讲万法无常这一基本道理。万法无常很重要,作为佛教徒,并不单是理论上说,还要经常思维无常,这就是一种修行。如果没有修行无常,只是理论上或者字面上的理解,对你没有什么大的利益。作为初学者,无常的道理很重要,有时候依靠理论来修行无常,有时候不用直接修,现实生活中处处是无常的。

《成实论》中有一句话:“众生以利益因缘,便相亲爱。无有决定。”我觉得很对,实际上不管什么众生,主要是以利益为因缘,彼此间关系非常亲密、亲爱;如果没有利益,可能你们之间也会有一些怨恨,所以是没有决定的。我们认为:这个人对我非常好,我们关系非常亲密,形影不离,特别好。但过两天因为小小的事情,很有可能反目成仇,变成不共戴天的敌人,关系很不好。以前邱吉尔也说过,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敌人,也没有绝对的朋友,只有绝对的利益关系。以前我们有一次在色达,有一个政府官员开会的时候也说过,我当时确实觉得是对的。他让我们宗教人士一定要注意: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但是绝对的利益是有的,政府也好、个人也好,这个利益一定要看清楚。

真正的大乘佛法对个人利益不一定很重视。如果不是大乘佛教徒,或者虽然是大乘佛教徒,但修得不好、做得不好,因为世间的一切亲怨、高低得失都是无常的,痛苦很有可能也会随之而来。

《佛所行赞》中也说:“如是观三界,无常无有主,众苦常炽然,智者岂愿乐。”三界一切的法实际上没有主人,全是无常的,因为无常的缘故,痛苦经常燃烧我们,有智慧的人怎么会对轮回法产生兴趣呢?对世间的任何一个法,不管是荣华富贵,还是崇高美满,终会有无常。所以在座的大家,也不要对轮回的有漏法特别抱着希望,包括你的感情、财富、名声、相貌,虽然今天拥有,但再过一段时间就不一定了。

如果内心深处对无常或者有漏皆苦的道理很明白,进一步地想到佛陀所说的万法无我空性的道理,最后就知道,最究竟的涅槃实际上是寂灭的。

有些人认为佛教说一切都是苦,是悲观主义。实际上也不是这样的,暂时来讲轮回当中有乐和苦,应该是苦的成分多一点,但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世间万法的真相,那个时候才是真的很快乐,这就叫涅槃,这就叫寂静。即使我们还没有到声闻、缘觉等圣者的果位,如果你基本上知道心的本来面目,或者知道万事万物的真相,那在人生当中无论发生什么,对你来讲也是乐意接受,好像没有发生一样。我们提前知道整个世俗法没有什么可靠的时候,一旦你自己的身体、你的亲人、你的生活发生变化,变成无常,你会更加明白:大慈大悲的佛陀早就说过,大慈大悲的上师们早就给我们说过,说的这些理论今天在我的身上已经体现了,只不过我以前没有亲身体会而已,今天我真的明白了——除此之外,不会“我想自杀,无法面对,崩溃了”,不会这样的。

所以,佛陀讲到的四法印的道理特别重要。光是说特别重要,如果法没有融入心,可能也没啥感觉,比如你人在课堂当中,心散乱在其它方面,对四法印没有完全明白,那法就是法,人就是人,中间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法融入心,在生活当中处处都会体验佛陀金刚语的殊胜之处。

接下来讲小乘者以大乘成熟之理。刚才已经入了小乘,还要进一步趣入大乘,得以成熟。

丑二、小乘者以大乘成熟之理:

入于寂道者,具得涅槃想,

宣说法华等,法之真实性。

彼等除前执,方便智慧摄,

成熟于胜乘。

对于入于能灭轮回苦之方便声闻缘觉道而获得阿罗汉及辟支佛果、具有虽然没有获得究竟果位但也证得了涅槃之想者,宣说《妙法白莲花经》、《大涅槃经》等讲诸法真实性空性大悲双运之乘是唯一的,依它行至的涅槃也是唯一的,使那些声闻缘觉去除先前没有获得究竟涅槃以为已获得的执著,依靠想救护一切有情大悲方便与证悟诸法空性的智慧摄持福慧二资粮,而使他们安置、成熟于三乘中最殊胜的大乘正道中。

这里说,刚开始声闻、缘觉、阿罗汉,他们觉得已经入于自宗寂灭的道——虽然没有得到最究竟的佛果,但他自己认为已经获得了最寂灭。佛陀大慈大悲,对这些众生宣说就像《法华经》里讲到的究竟一乘的道理,还有《涅槃经》《狮吼经》等大乘经典,说明声闻缘觉最终还是要趣入大乘。和我们学过的《定解宝灯论》中所讲的一样,有些是资粮道趣入,有些是在不同的分位趣入,有不同说法。佛陀宣说了法华等法的真实性,告诉这些众生:实际上,你们现在得到的寂灭涅槃并不是究竟的,还要进一步趣入大乘,证悟法无我。

如果你想成佛,必须要发大乘菩提心

彼等除前执,这些声闻缘觉以前认为自己得到了最究竟涅槃的果位,通过宣说法的真实义,佛陀断除了他们以前自私自利的心,断除了他们认为已得最究竟涅槃的心,之后方便智慧摄,然后进一步以大悲菩提心的方便和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摄持,继续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发愿救护一切众生,这样就在殊胜的大乘当中得以成熟。

《妙法莲华经》中也讲过:“今为汝说实,汝所得非灭,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当时包括舍利子在内的阿罗汉,认为佛陀跟我实际上得到的都是最究竟的果位,但佛陀能如是度化众生,为什么我不能?——显现上他们好像不知道佛和阿罗汉之间的差别。后来佛陀告诉他们,其实你们这样的得果相当于是走一个遥远的路,中间给你幻化出一个幻城一样,在这里休息一段时间,疲劳稍解、休息好了以后,再继续赶路,声闻缘觉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今天告诉你实相:其实你所得到的声闻缘觉的果不是最究竟的寂灭,所以为了获得佛的一切智慧,你现在要发大菩提心、以大精进来继续行持。

在《法华经》等很多经典里,我们前面也说过,如果你没有得佛果,不能得涅槃,就像远离了光和光芒,不能见到太阳。《宝性论》中也有一个偈颂,和这里讲的一样,究竟的涅槃是佛果,如果没有得到佛果,没办法获得最寂灭的果位。《法华经》中也讲到,声闻缘觉正在入灭的时候,十方诸佛的心间发出无量的光,让他出定,用佛法的妙音劝他开始入于大乘。所以,我们要知道,现在可能有些教派只是成就一个“人无我”的寂灭,这不是最究竟的涅槃,应该进一步发大乘菩提心。所以,如果你想成佛,必须要发大乘菩提心,如果没有发大乘菩提心,那成佛是“无有是处”的。

这是讲到小乘趣入大乘的道理。然后趣入、得到大乘以后,在大乘的境界当中得到解脱。

丑三、大乘者行于解脱之理:

授记大菩提。

如是以大乘道逐渐令成熟而获得八地等行者得授记,于某刹土,名号为某,于某时某劫成佛,眷属有这么多,正法住世这么久……获得三解脱菩提中最殊胜的无上法王授记。如云“承许以刹土,名眷属法住世。”

趣入了大乘以后,从一地到八地之间逐渐逐渐得到不同的功德。一般来讲,利根菩萨在加行道忍位的时候得到授记,中根在一地菩萨时得到无生法忍的授记,最钝根者在八地时得到授记。佛会对你的刹土进行授记,是什么样的刹土、刹土的名称是什么;也会有佛号的授记,你当时的佛号是什么;还有你成佛的时间、劫数;还有你成佛时的眷属,有多少菩萨、有多少阿罗汉;你当时所转的法LUN是什么样的——像释迦牟尼佛三转法LUN,但不一定每一个佛都是三转法LUN,根据不同众生会转不同的法LUN等等——也会得到这样的授记。

这里所讲到的授记是获得最究竟果位的授记。《妙法莲华经》第六品授记品,讲到很多佛陀对他眷属的授记,包括提婆达多,到了第八品有对五百弟子的授记,很多声闻也得到授记。有一个《金光明经》的注释,慧沼撰著,其中讲到授记有四种:一是未发心,还没有发心的时候也有得到授记的;正在发心的时候也有得到授记的;秘密授记;最后得无生法忍的授记,讲了这四种授记。

授记

藏传佛教很多上师的传记当中,记载了某个伏藏品对这位大德是如何授记的。有些确实是,不管是他的名字、还是他的事业,都非常相应,没有什么怀疑,确实特别清楚。包括法王如意宝,两百多年前的相关的授记,好像在当时一个人写下来的一样,非常有意义。但有些可能也只是比较相似。

不管怎么样,佛教当中有不同的授记。这里的授记讲的是大菩提的授记、成佛的授记。其他的授记也有,一些高僧大德经常在不同的世界当中,包括他在这里住世的时间、所化众生的数目,甚至前往哪些地方等,这些也有授记。

授记的另一个词可以叫预言,有一些伏藏品记载了:铁马年发生什么、铁龙年发生什么。汉地有些风水大师,学易经的对天文方面有研究的人,他们对整个未来的这些时代,包括一些国家的国王,很多兴衰得失都有不同的授记。有些确实在后人看来特别稀有,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授记。我们不能说所谓的授记,都是佛陀授记或者成佛的授记,不一定的,在世间当中也有授记。

但有些人不要认为哪里有相同的名字就认为“我得到授记”,相同的肯定很多的,包括我们念《真实名经》,也许你的名字全部都有,那你认为“我已经在某个经里面得授记了,某个伏藏大师授记的”,这样也不一定吧,也许可能有一些魔王的名称也有你的很难说。我们一般普通人不能认为自己真的是像得地的菩萨,或者说非常了不起的上师一样。

当然,一般有一些上师、道友经常监督时,有些人说话各方面会比较注意;有些人没有监督,到了自己的世界就为所欲为,什么都会说出来,什么都会做出来,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表里如一,言行举止如理如法,如果自己真的有了功德,说出来也可以;但是根本没有的这些,写传记,很多各种各样的东西全部加在自己头上,甚至在网上下载一个莲花帽贴到自己头上……现在很多寺院做金子的法座,有些人就把网上的金子法座下载了,贴在自己下面。有些凡夫人做的光、自己的光,比释迦牟尼佛的光还要好。通过电脑,似乎自己真的变成佛一样,这样特别可笑,大家一定要注意。

尤其我们作为佛教徒,如果看到别人太过分的行为,应该要有责任,每个人要有责任说出来。根本不是对他的授记,有些人就说“莲花生大师这里对我授记、那里对我授记”。有些没有闻法的弟子,看到一个高僧大德有某些方面的功德的时候,他就觉得自己的上师也缺这一点,然后想尽一切办法;有些弟子,别的上师做什么稍微有点成功,自己也拼命去做。其实也不一定,每个上师的弘法事业不一定完全相同,全部一模一样地拷贝也不一定很好。现在21世纪的人在这些方面比较聪明,对甚深广大的大乘法方面比较散乱缺少。

所以,“大授记”也是一地菩萨以上得到的,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大菩提的授记。一般来讲,授记确实不是那么容易,不要认为自己的名字、自己的事业有点相同,一定会是“莲花生大师早就看到我了”,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尤其是身边有个别没有分析能力的弟子一直吹。有些上师身边的人很关键,如果本身是有智慧的人,上师的言行举止很如法;如果没有智慧,有些上师的很多行为,经常会被他的侍者、弟子、亲戚所转变。虽然有些是高僧大德,但自己有主张、有能力的人不是很多,不被他转是很少的。上师们身边的人说,“啊,你真的是佛啊,你真的是菩萨啊,你看这部经里面也有你的授记,那部论里面也有你的授记,我看起来你马上要飞了”,那个上师也是,“真的这样啊”,把披单作为翅膀,飞过去了,飞到一定的时候飞不出去,掉下来了,那可能有点麻烦哦!

以前法王如意宝去印度菩提伽耶,在那里待了四五天,有一天是10月29号,法王念《愿海精髓》发愿。还有一次,在菩提迦耶正在发愿的时候,法王入定一段时间说:“我将来成佛,佛号叫做光明吉祥如来,你们谁愿意当我的首批眷属?”当时人不是很多,大家肯定都举手,“好的好的”,但真的是这样的吗?不知道是了义的、还是不了义的,反正有过这么一回事。法王说缘起很好,不管怎么样,那个时候肯定举手的嘛,这个缘起比较容易。

下面讲彼等摄义,前面讲自性身、受用圆满身、化身的意义归摄,首先是三身分为三种的理由:

壬三(彼等摄义)分二:一、对应理由摄为三;二、对应实相摄为二。

癸一、对应理由摄为三:

甚深圆满力,随凡义引故,

依如此等数,深广大本性。

细微难证而甚深的缘故、具足成办他利的圆满威力的缘故,随顺凡夫异生心想之义宣说而将他们从轮回中引导出来的缘故,应当了知依如三这些数目的身对应甚深本性身、广大受用圆满身、大本性化身。

为什么分这三者呢?因为非常细微难证的缘故所以甚深,这是一个原因,因为法身非常甚深难以证悟;第二个,具足成办利益他人的威力的缘故,安立报身;化身的原因,随顺凡夫的意乐而宣说佛法,以意乐之义而说法,把他们从轮回当中解脱出来、引出来,有三个原因。一个是甚深,一个是具有圆满的威力,还有应机说法的缘故,因为这三个缘故,应当了知,依如此数目而分别对应甚深本性身、广大受用圆满身、大本性化身。

意思就是说,因为甚深、有度化众生的威力,还有应机施教的三个原因,分别安立本性身或自性身、受用圆满身和化身,三身的原因是这样的。

如果有些人讲为什么佛的身分为法身、报身和化身呢?因为没有法身不行,细微难证的缘故是甚深的;为什么安立报身呢?报身成办利他,尤其对于清净菩萨有特别的威力;为什么安立化身呢?化身肯定需要,否则怎么能根据不同众生应机施教呢?所以安立三身的原因是这样的。如果有人问安立三身的原因,学过这些法后,我们能回答。

有些人也可以问,你们佛教不是有一个叫法身和色身吗?为什么分为两个身呢?下面说分为二身的原因也是有的。

癸二、对应实相摄为二:

于此初法身,后者即色身,

如色住虚空,色身住法身。

在讲佛身的此时,要了知第一甚深身即法身,因为是诸法的自性,不是他证的行境。后面的受用圆满身与化身是色身,因为随缘显现于所化前的缘故。它们也如同种种有为的色法住于无为法虚空界中一样,后面的色身种种显现住于第一法身无变界中。

前面讲到法身是最甚深的缘故,为什么安立法身呢?真正一切万法最究竟的实相是法身,一般凡夫人根本没办法了知,甚深的缘故初法身。本性身实际上是法身,有时候讲本性身,有时候讲法身。

后面的受用圆满身和化身,在所化众生面前显现不同的色相,有清净和不清净的现象,所以叫色身。法身和色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就像世间的柱子、瓶子各种各样的色法住在虚空中,如果虚空没有色法没办法,色法没有虚空也没办法表现出它的现相。前段时间说过,法身和色身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虽然虚空没有本体,但是没有虚空的话,色身没办法显现。同样的道理,报身和化身的色身,实际上住在不变法界的法身当中,这两个之间的关系很重要。没有学《宝性论》的话,很多人都不知道三身,有些人想得太简单,有些人想得……

法身和色身之间的关系,《金光明经》中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佛的真法身像虚空一样,虚空当中不同的物品显现各种各样的,相当于水月。大家都知道水月在不同的水当中会显现不同的月形,所以色身应该是所化众生的不同。如果所化众生是清净的,像一地菩萨以上,在其面前会显现报身的各种各样的形象;如果是不清净的所化众生,在他们面前会显现化身的种种形象。有一个偈颂说“法身如虚空无生,报身如日月无灭”,可能跟这里的意义不是很相同。意思就是说我们经常把法身比作虚空,色身比作彩虹或日月,或者月影,这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经常要祈祷的时候,我们现在祈祷的是色身,文殊菩萨或者释迦牟尼佛的色身,但色身背后的本体是跟法身无二无别,并不是除了法身以外另外有一个色身,并不是这样的。

这以上我们把第五个问题,以三身而趣入之理讲完了,现在这一品当中的第六个大问题,也就是说菩提是恒常的,三身、菩提是恒常的道理,后面讲不可思议。略说恒常的理由——这里讲,色身和法身都是恒常的,法身恒常,大家都可以理解,但色身恒常不合理吧?其实也是合理的。下面色身总共有七个理由,法身有三个理由,后面分别广说。

先略说:

庚六(彼等恒常之义)分二:一、略说恒常之理由;二、广说彼义。

辛一、略说恒常之理由:

无量因与众无尽,悲神变智具圆满,

法之自在摧死魔,无体世怙故恒常。

1、由于是由一无所贪而受持妙法等无量因所形成之果的缘故,色身行持他利恒常不间。

2、由于亲口承诺调化无余众生、所化众生无尽的缘故,色身利他恒常不间断。

3、由于成办他利的动机悲悯一切有情的大悲不间断的缘故,色身行持他利恒常不间断。

4、由于成办他利的方便神境通神足通获得自在的缘故,色身行持他利恒常不间断。

5、由于具有了知轮涅自性无二的智慧而永无厌烦的缘故,色身行持他他利恒常不间断。

6、由于具足无漏等持圆满安乐而不为痛苦所害的缘故,色身行持他利恒常不间断。

7、由于以诸法之自在入于世间界也永不为其过患所染的缘故色身行持他利恒常不间断。

8、由于证得无死果位摧毁死主魔的缘故,法身无变恒常。

9、由于原本无为而无有有为之本体的缘故,法身无变恒常。

10、由于直至后际成为一切世间之依怙的缘故,法身无变恒常,总之,以上十种理由说明如来的此三身恒常。

首先色身恒常有七个理由:

无量因:佛陀在因时地为了受持妙法,做各种各样的无量无边的因,因为他的因特别特别多,那果一定会是常有的。《大智度论》中云:“无善不集,无苦不行,皆集一切诸佛功德。”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任何善法没有一个不积集的,任何苦行没有一个是不行的,最终变成这样的佛的功德。因此,我们说色身的行持利他应该是恒常的。因无量的原因,果不会穷尽,这是第一个原因。

众无尽:佛陀亲自承诺过,他所度化的众生无量无边,作为一个佛所度的众生无量无边,那他自己的色身怎么会间断呢?所以,色身利他是恒常不会间断的。乃至蚂蚁以上的众生他都要度,众生度不尽,佛陀的誓愿也是不会灭尽的。第二个原因,因为众生无尽,所以是恒常的。

佛陀要成办利他,最根本的动机就是大悲心,大悲心从来没有间断,那色身不可能间断,因为悲心是利他的因,悲心没有间断。很多利他事业间断,大多数的原因是因为大悲心不足。刚开始大悲心不错,“我要发愿在这里讲课”,过一段时间遇到违缘,碰鼻子的时候,再也不敢去了,再也不敢讲了。有些法师以前出去弘法,后来遇到一些事情,现在问他能不能再去讲经说法,死活不去,“不行,怎么样都不敢去了”,大悲心不足。

佛具有大悲心,但会不会像有些人本来想住世,但最后生命无法维持——就死了,佛会不会这样的?不会的,他有神境通、神足通,多劫中住世都没有问题,因此色身行持利他不会有间断的。

虽然是无间断的,但是有没有利益呢?会不会到一定时候生厌离心呢?不会的,因为佛陀了知轮回和涅槃是无二无别的。小乘害怕轮回,最后自己趣入寂灭,但是佛陀不会的,他懂得轮涅无二。因为具足智慧的缘故,不会因此生厌离心而趣入涅槃,不会的,因此色身行持利他是不会间断的。

具足圆满,他在利他的过程当中没有有漏的法,而且经常处于快乐当中,不会被世间的痛苦所害,哪怕去无间地狱也是快快乐乐的,不会“这里也不敢去、那个也不敢”。现有很多人最害怕人,害怕处理不好,害怕待不下来,自己没有信心。如果信心十足,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都没有什么。到哪里去都觉得很复杂,说这个复杂、那个复杂。其实爱说复杂的人,他自己很复杂。真的,有些人说“没有想到这个地方特别复杂”,只要有凡夫人肯定有一些复杂,但是只要有大悲心,不一定很复杂。自己没有智慧,会产生痛苦;没有无漏的智慧,最后受不了——但是佛陀不会这样,他有这样的等持,有这样的禅定。前面是智慧,这里是禅定。

因为佛陀对万法都已经精通,获得法自在,那住在世间当中多少劫,对他来讲没有轮回的过患所染,“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轮回的法对他没有染污。所以从色身方面有七个不间断。

《宝性论》看起来简单,但学着学着会引发很多思考,非常有意义。

后面是三个法身不间断:

摧死魔,佛陀已经证得了无死的果位,断除了所有细微的习气障,不会有生老死病,因此法身恒常无变。

佛陀证得了无为法的果位,也就是现前了无为法的无体的本体,所以法身恒常不变。

佛陀乃至世间际之间,成为所有的没有依怙的众生的依怙。佛陀不是折磨别人、危害别人,不是这样的,佛陀不管法身、色身,从哪个层面都是救护众生的主尊,所以他的法身是恒常无变的。

因此总共有十个理由,色身七个,法身三个。

下面跟前面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再次进行广说。

我前面是不是讲得太广了?应该现在广讲好一点。这样的话好像有点……本来是先少吃一点,最好吃的东西在后面,结果我先把这个吃饱了,后面来最好吃的东西的时候吃不下去。人参果是最好吃的,我们藏地有些人比较聪明,请客的时候,先不提供人参果,先给菜、包子,等人吃饱了,最后才把人参果、酥油汤拿出来,这个时候,别人很想吃但是已经吃饱了。所以,最高贵的请客的时候,你不要把肚子全部填满了,应该善于观察,一般来讲最好吃的东西放在后面。我身边有些人经常是这样的,饿了马上先吃完了,最后来了好吃的东西时,很后悔。

下面色身广说有八个原因,前面是七个,这里将其中的一个分成了两个。

辛二(广说彼义)分三:一、色身恒常之理由;二、法身恒常之理由;三、彼等总摄义。

壬一、色身常有之理由:

舍身命受用,受持妙法故,

普利众生故,初誓究竟故。

1、佛陀,由于曾在因地学道阶段无有贪执完全施舍头颅等身体寿命、及珍宝等受用而受持妙法无量因所成就的缘故,色身恒常不间断。

2、由于成办广大普利尽所有众生的缘故,色身恒常不间断。

3、依于自己初始所立下“要救度众生无余脱离轮回”誓言之义究竟、所化无尽的缘故,色身恒常不间断。

刚才讲因无量,佛陀在因地时为了求法,头目脑髓等自己的身体,最珍贵的王位、财宝,所有一切的一切,为了求得菩提给过无数次。《华严经》中也是讲:“头目手足等,难舍悉能施,无量无数劫,专求佛菩提。”无量无边的劫当中舍弃自己的头、眼睛、手脚、自己最珍贵的身体,在这样漫长时间当中一直求佛果,有这样的因。既然有这样无量的因,那果——色身肯定是具足的,所以色身恒常不会间断。

为了成办天下所有众生的利益的缘故,他也发了这个心,所以他恒常具足不会间断。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不会几年以后离开,虽然离开了这里,也会到那里去度化众生,所以色身不会间断。

第二、第三个理由包括在刚才“所化众生无边”里面。最初发愿要度化天下无边的所有众生,这个誓愿没有究竟之前,佛陀不会示现灭度,所以他的所化众生无尽的缘故,色身也是恒常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是前面第二个因的广说。

佛陀即清净,大悲趋入故,

神通足示现,彼住行持故。

4、由于圆满佛陀以清净烦恼障、净除所知障的大悲不间断趋入所有众生的缘故,色身恒常不间断。

5、由于转成一、幻化多等神境通及神足等持自在而应机示现色身相,即是佛陀乃至轮回存在间安住,能不间断行持的缘故,色身恒常不间断。

为什么佛陀的大悲清净呢?断除了烦恼障,净除了所知障,以这个缘故,大悲不会间断。我们很想度化众生,但是没有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最后大悲没办法清净,大悲不清净,动力就没有了,动机成了问题。大悲不间断,所以色身不间断。

佛陀具有一变成多、多变成一,上变成下、下变成上,火变成水等等各种各样的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神境通,或者神足通的等持。这是一种等持,以这种等持完全可以住世。虽然有大悲,但如果没有神足通,自己没办法维持自己的寿命,但是佛陀是有的,只不过显现上示现涅槃。《长阿含经》当中讲,当时佛陀接近涅槃时,再三告诉阿难尊者:我因为有四神足通,住世一个大劫都没有问题。如此说了三遍,但是魔王波旬一直在阿难的耳边遮蔽这种声音,阿难没有听到,后来显现上佛陀示现圆寂。

其实高僧大德的传记,包括佛陀,显现上他们很随顺世间。世亲论师示现圆寂也很奇怪,这么简单的事情,一个人出家人种地有什么呀?世亲论师为什么显现上示现圆寂?佛陀也是,看起来好像阿难不回答他就示现圆寂。按理来讲佛陀不圆寂也是可以的,但其实佛陀、阿罗汉,包括很多上师们,到最后要示现一种现象的时候,总是有一个理由,这个理由会依靠比较特殊的因缘。

这是讲到神足通圆满的缘故,住在轮回当中行持利他,所以色身恒常不断。

依智而解脱,轮涅执二故,

恒具无量定,圆满安乐故。

行于世间中,不染世法故。

6、以清净智慧解脱诸有轮回与寂灭涅槃自性执二、证悟无二而对他利无有厌倦的缘故,色身恒常不间断。

7、由于恒时具足不可思议无量等持的无漏圆满安乐而无有苦行痛苦所害的缘故,色身恒常不间断。

8、由于为利他安住世间,随他们的缘分而行持不染烦恼业痛苦等世间法的缘故,色身恒常不间断。

两种色身恒常不间断利益众生。

因为佛陀有智慧,不像声闻缘觉趣入寂灭,他们对轮回没有厌倦心,轮回和涅槃如梦如幻,无二无别,那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很害怕,“我住在轮回当中,这些众生太野蛮了,我不想待了,我要去寂静涅槃”,经常看到别人的行为,马上受不了,说明智慧不是很够。如果真的有轮涅无二的智慧,那在轮回当中不会生任何厌烦心。

恒时具足不可思议的等持,而且这种等持处于一种非常圆满快乐的境界当中,“恒具无量定”,是无有生灭的非常快乐的禅定,这样的话,世间的这些痛苦、烦恼对他来讲没有任何损害,所以色身是恒常不变的。这是第六个,因为刚才第一个和二个都是为了众生无边。

虽然佛陀行于世间当中,但随着不同的缘分而度化,轮回的痛苦、烦恼不会对他有染污。一般我们讲世间八法,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凡夫人愿意获得快乐、赞叹、称扬、利益,而不愿意受到毁坏、讥毁、衰败和痛苦。这些对佛陀而言没什么差别,世间的痛苦对他来讲,就像莲花不被淤泥染污一样。完全沉在轮回当中,不会有任何苦恼,这是第七个或者第八个原因。

下面简单讲一下法身:

壬二、法身恒常之理由:

无死得住寂,无死魔行故,

无为之自性,能仁本灭故。

恒成无依者,依怙等之故。

如来的法身现前从究竟对治的角度是不变恒常,因为无有以业与烦恼死迁,获得安住于无余寂灭生灭之殊胜涅槃处的果位永远无有死主魔出没的缘故。自性也是恒常,因为具有不是以因缘现行造作之自性的能仁法身原本是善灭一切有为法相的本性的缘故。无欺也是恒常,因为恒常不间断成为无量无依众生之究竟依怙、友军等的缘故。

为什么如来的法身不会有毁灭?因为佛陀是断证究竟的,把业和烦恼的魔早就已经遣除了,所以得到了最究竟、最寂灭的涅槃,不可能有死魔。我们有死亡的魔,死魔现前的时候不得不离开;佛早就把所有的死魔摧毁了,摧毁以后,哪里有死亡魔呢?没有这样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无为之自性,能仁本灭故。也就是说他已经获得了无为法,前面讲自性身的时候,也有无为的特点,无为的原因不会生老死病,轮回的本性实际上就是法身,所有的有为法的现象都已经摧毁了,因此法身是恒常的。

第三个原因,佛陀的法身是恒常的,为什么恒常呢?他的本性无始以来原本就是救护一切众生的,无有怙主众生的怙主,无有依靠众生的依靠,无有皈依处众生的皈依主尊,这样的本体永远是不会变化的,所以是恒常的。

法身恒常的三个原因是这样讲的。

恒常最后有一个总结:

壬三、彼等总摄义:

以初七种因,色身恒常性,

后三是本师,法身恒常性。

以“无量因……”最初的七种原因,是说色身恒常不间断利他,“摧死魔……”后面三种原因是说本师佛陀的法身无变恒常。

总结起来,前面以无量的因、无量的众生、大悲、神足通等七个原因说色身恒常不间断;后面有三个原因,以无死的、无为的、恒常成为怙主的三个原因,说明本师佛陀的法身也是恒常不变的。《现观庄严论》中说:“自性不间断,相续恒常性。”色身、法身都是恒常的,这两个原因在注释当中讲了,自性不间断,相续恒常性。

这里应该明白,显现上众生是无常的,佛的色身也是无常的,但这种无常只是在我们面前无常,不管是从法身的层面、色身的层面,真正的相续间断是没有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今天我们学的:佛的色身是恒常的,法身是恒常的。这个一定要记住,不然大多数人能理解法身恒常,不一定能理解色身恒常。为什么呢?因为报身有时候显现、有时候不显现,化身佛经常会有生灭,在我们面前刹那刹那的恒常不成立,但是相续不断。

所以色身是相续不断的,法身是自性恒常,这两个的概念一定要清楚。如果清楚了,就像《妙法莲华经》里讲的,佛也不会有灭的,法也不会有灭的,我们在轮回当中不会有厌离心。

度化众生需要恒常的“大悲力”

没有厌离心很重要,《大宝积经》中有一句话很重要:“大悲力故,堪忍众恶,不染生死,亦无疲厌。”如果有了恒常的大悲力,那他不会惧怕“众恶”,他能堪忍各种恶缘,生死轮回对他不会有染污,也不会有疲倦性。我们度众生有厌离心,说明大乘佛教学得不好,稍微做一点事情就生厌离心,“不想做了,太可怕了、太复杂了、太麻烦了、太恶劣了”……有些人所有的名词全部是负面的;但如果你具有大悲心的话,“太好了、太棒了、太妙了、太快乐了、太殊胜了、太微妙了、太太好了……”等等等等,不管人与事,都是“太好、太妙、太清净、太殊胜”,应该会有这样的。所以最根本的是要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自相续的镜子已经染污,那看到的全部都是模糊的或者黑暗的;如果镜子特别明亮、特别清净,那就显得格外美丽。所以每个人的境界非常有关系,外境是自心的投射,自心的反光,你自己内心的障碍越来越清净,外面的世界越来越清净;如果你内心偶尔会遮蔽……

刚才我让老师父做一个面块,我说你今天做得很好吃,他说这是你自己的心清净。“这是你自己的心清净”,所以他间接说,做得不好吃的时候是你的心不清净,跟他的技术没有什么关系。这句话说得对。(众笑)

好,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