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乘宝性论35

第35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造论

仁波切 译讲

今天我们讲《宝性论》。这一品主要讲如来的事业,前面已经讲了如来的事业任运自成、毫无间断地在众生界当中现前,前面从略说和广说两个方面阐述。今天这样的道理以比喻来决定,分成四个科判:

己二(以比喻决定)分四:一、总括以比喻分类;二、对应意义各自本体;三、以说必要摄义;四、复次归纳宣说差别。

有人会想:佛陀以无有生灭而言具有无为法的法相,那么如何能乃至轮回存在间事业任运自成不间断趋入?为了遣除生起这种怀疑的迷乱而对佛陀不可思议的境界生起信解,以多种明显比喻宣讲。

为什么用比喻来讲呢?这里有一个疑问:有些人认为,佛陀是无生无灭的无为法的法相,那他怎么会在乃至轮回存在之间事业任运自成、永不间断,为什么是这样呢?这只能用比喻来说明,为了遣除这样的怀疑,让大家对佛不可思议的行境生起真正的定解,下面以九种比喻说明,就像前面讲如来藏的时候也是用九种比喻和九种意义来阐述一样,这里也是讲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前面也提过,有一部经典叫做《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这个比较重要。这里的九种比喻基本上在这部经里已经提过,它有不同的版本,有法护的,也有菩提流支的版本,里面九种比喻讲得比较清楚,只不过中间有一些广略不同,以下有个别内容,魏译当中个别没有、个别有,对照、比较的时候容易发现。

庚一、总括以比喻分类:

如帝释天鼓,雨云与梵天,

日轮如意宝,回响虚空地。

如来的事业以无分别、任运自成、不间断的方式相应所化缘分趋入,能表示它的比喻有九种:

以九种比喻略说佛陀的事业如何任运自成

1、身体示现无量幻变,就像帝释于天界中不动而于人间显现影像劝勉人们行善一样。

2、语言宣说种种教言犹如天鼓宣说四法印利益天人一样。

3、意智慧周遍一切有情犹如云遍及一切降下雨水成熟庄稼一样。

4、身语的种种幻化事业就像梵天于自处不动但他的幻化可令欲界天人们见到而受益一样。

5、意智慧散射无量犹如日光次第遣除黑暗一样。

6、依靠意密行他利犹如摩尼宝无有分别而赐所需求一样。

7、依靠语密行他利犹如回响不成立真实也宣说种种意义一样。

8、依靠身密行他利犹如虚空周遍一切但不成立有为的色法。

9、转依的悲心成办他利之理,犹如大地作为一切所依而饶益。

这里总共有九种比喻,为什么前面讲如来的事业是在没有分别念的情况下任运自成、不断地于所化众生面前可以趋入?很多人认为:如果事业必须要趋入众生界当中,那肯定要有思维;没有思维怎么会任运自成地趋入众生界呢?为了遣除这样的怀疑,在略说的时候有九种比喻。

第一个比喻:帝释。如来身体的幻变无边无际,就像天界的帝释天。他在没有任何动摇的情况下在我们人世间能显现他的影像,依靠他人们行善而趋入善趣,这是第一个比喻。

第二个比喻:天鼓。佛陀的语言会宣说种种遣除众生烦恼的教言,但这也是在没有任何分别念的情况下可以在众生界宣说。如同天人的天鼓自然说法,没有勤作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发出四法印的声音,利益无量天人。佛陀说法的语言也是如此。

第三个比喻:雨云。佛陀的意智慧在有情界当中周遍地成熟众生相续,就像天上的云遍于整个天空,没有勤作、没有分别念的情况下可以降下雨水,成熟地上各种不同的庄稼和植物。

第四个比喻:梵天。佛陀的身体和语言的事业,也是在没有动摇、没有勤作的情况下可以利益众生,就像梵天,他自己在住处毫不动摇,但是他的化身可以到欲界天利益天人。

第五个比喻:日轮。佛陀的意智慧能遣除众生心里的愚痴黑暗,就像日光在没有分别念的情况下次第、次第地照耀世界、遣除世间一切黑暗一样。

第六个比喻:如意宝。佛陀秘密的意行、秘密的智慧无勤当中可以利益众生,如意宝也是一样,没有分别念的情况下可以赐予一切众生的所需和财物。

第七个比喻:回响。佛陀语言的秘密可以利益众生,相当于空谷回响,本体不成立,但是可以宣说种种不同的意义。

第八个比喻:虚空。佛陀身体的秘密利益众生,就像虚空周遍一切,但是不属于一种有为法的色法一样。

第九个比喻:地。佛的大悲心利益众生就像大地一样,没有勤作、没有分别念的情况下自然而然饶益万物,成为一切有情世界的依处。

这个教证很出名,用九个比喻来宣讲,这是略说,下面一一广说。

庚二(对应意义各自本体)分九:一、以天王喻决定示现神变之理;二、以天鼓喻决定宣说教言之理;三、以云喻决定智悲周遍之理;四、以梵天喻决定幻化之理;五、以日轮喻决定智慧散射之理;六、以宝珠喻决定意密;七、以回响喻决定语密;八、以虚空喻决定身密;九、以大地喻决定大悲趋入之理。

辛一(以天王喻决定示现神变之理)分三:一、虽无分别也成他利之理;二、善加对应宣说彼理;三、归纳宣说无生灭之理。

壬一(虽无分别也成他利之理)分二:一、解说能表喻本体;二、解说所表义本体。

癸一(解说能表喻本体)分四:一、清净大地显现影像之理;二、依彼行善业之理;三、依彼业获得所求果位之理;四、无勤成义之理。

子一、清净大地显现影像之理:

比喻是天王,意义是佛陀,二者以能表示和所表示来讲,今天主要讲这两个内容,很重要的。

这里讲一个比喻,但这个比喻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些论师认为是假设句,按理来讲这样的显现不一定有帝释天在人世间的显现只是一个假设。还有人认为,众生福报非常好的时候,在南赡部洲个别众生面前也会显现。有些论师认为,当年印度教和印度民间也有各种这样的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个神话故事是当时人们比较认同的,以这个认同的比喻来说明佛的事业无有间断。

不管怎么样都可以,因为现在这个时代,包括电视、电影,微信、微博,其实在这个世间当中我们不一定能想得通的很多问题可以呈现。比如我们看电影、电视,电视机上面没有任何人和世界的物体,天人也好、鬼神也好,什么都没有,但是因缘具足的时候在里面什么都可以显现,而且依靠它让我们产生好的分别念、不好的分别念,让我们做各种不同的事。现在有些国家所有需要宣传的、所有教育的内容全部都可以加在新闻媒体和娱乐活动当中,人们看到的时候自然而然得到吸引,心逐渐逐渐被它转化,最后慢慢达到自己的效果,这也是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的。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对这些不可思议的道理,或者难以理解的道理,应该比较有新的体会。但是人们还是比较……如果我们看到一些历史上特别不可思议的事情,或者现在媒体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好像偏要相信;如果是佛教或者个别宗教当中有些不可思议的境界,他非要去质疑、有疑问、不相信,这可能跟每个众生自己的福报、自己的因缘有一定的关系。

前面的注释当中掉了一段:整个南赡部洲的大地变成琉璃之宝,在无垢的如金子一般的大地上有山王,山王上面有三十三天、帝释天王,还有无量的天女、眷属。前面有一段在有些版本上没有,到时候要加上。

犹如净琉璃,自性此地上,

净故见天王,天女会众俱。

美妙尊胜宫,彼天境处外,

无量宫种种,以及众天物。

犹如住于三十三天的天王帝释及天女等无量眷属会众,主要处所美妙的尊胜宫地基是四宝所成,具有四梯阶,柱子由金银琉璃水晶所造,柱底、柱顶等由砗磲等所造,有一百零一殿宇,每一殿宇也各有七楼阁等严饰,彼天境处以外见喜城由金网环绕诸方,围墙由金银琉璃所造,有四堵精美短墙,九百九十九扇门,所有门也是以众多珍宝饰品点缀,每一门也各有五百执持武器的守卫,所有道路也是遍铺金沙等。天王的无量宫有轮宝等种种庄严,另外天人们的奇珍异宝所成的楼阁由殿宇及凉亭、台阶均悦意的网状天窗等精致严饰,天人们享受妙欲的悦意林苑,如意树如愿出现饮食服饰鲜花乐器等,八功德水盁满的池塘,种种鲜花、飞禽装点的湖泊,所有道路也是遍满握着种种乐器的美丽天女,大地也均遍布曼达罗花等多种天物受用,在人间人们可以善见这些的影像。

犹如净琉璃,自性此地上:先讲一个比喻,整个世界变成琉璃一样非常光滑、清净自性的大地,有缘的人净故见天王,因为这里特别清净,而且在这样的琉璃地上,依靠种种因缘,天王帝释天所有的影像在这里能看得到。整个三十三天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器世界里面有很多宫殿、无量殿,天王的尊胜宫。其实帝释天是天王当中最大的天王,还有三十二个大天王。他们每一个天王有不同的宫殿,还有不同的花园、娱乐园、游戏园,还有八功德水,各种包括阶梯、楼梯,特别美妙的环境。见到帝释天王有众天女围绕,美妙的尊胜宫,天界以外的地方有无量的天宫、天人,以及有金银琉璃等七宝组成的各种特别美妙的鲜花、各种琥珀,还有天人美妙的供品、装饰等等。一般来讲,很难以相信的世间之物在天宫当中能看到这些天物。

如果人的心清净,有时候也能看到世间当中各种清净的现象。《续高僧传》当中的昙鸾大师(以前在不同的书里面介绍过),他从小生长在五台山附近的地方,经常听到一些比较神奇的佛教故事,后来他去山上确实也能看到很多比较神奇的景象。十几岁出家,出家以后在寺院里面特别喜欢学习四论,像《中论》、《十二门论》、《百法名门论》,还有《大智度论》。其中他对《大集经》很有信心,特别感兴趣,后来逐字逐句做了一些注释,中间出现违缘——生病,生病的时候只有中间把注疏放下来,出去看病。有一次在他清净的显现当中看到了六欲界所有的天,见到以后他的病全部痊愈了,已经得以清净。

所以,可能有些人觉得怎么在我们的大地上能看见天王?不管三十三天也好,六欲天也好,还有其他本尊的显相,有时候只要心清净也能看得到。这是一个清净的显现,人们可以见到,这是第一个道理。

第二个道理,依靠这样清净的景象,可以让人们行持善法。现在都是在天王的比喻上讲的。

子二、依彼行善业之理:

尔后男女众,安住地上者,

得见彼显相,而发如是愿,

愿我等不久,犹如此天王。

是为获得彼,真实行善住。

之后,赡部洲的男女等众住于地上的所有人们得以见到三十三天的无量财富显相,欢喜乐求,并发下“愿我等不久也速得如同具有圆满受用的此帝释天王一样”如是多种愿。他们是为了获得帝释天的增上生果而真实行持守护一分戒等善法而住。

在这个时候,刚才前面讲的南赡部洲的善男信女看到三十三天的帝释天王在赡部洲的琉璃地上,他的所有的影像都看得清清楚楚。现在民间也是这样,很多人愿意转天界,比如“我要生天”,他看到帝释天有那么丰富的财产、美妙的形象、悦耳的声音,应有尽有,人们看到这种景象之后,他们发这样的愿,发什么愿呢?愿我等不久,犹如此天王。他们发愿:愿我不久的将来很快能圆满受用,转生为帝释天,具足各种各样所有天人的美妙。

以前难陀跑到天界去,看到天界很多欲妙的时候,他也发愿行持善法,准备转生到天界,当时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就像是这样,是为获得彼,真实行善住。人们为了获得帝释天善趣的福报和果位,真正地行持善法。因为想要转生到天界或者人间,至少守八关斋戒、居士戒,守一分别解脱戒以上才能有这个机会,所以他们就开始受戒、布施、供养、行善。

刚才第一个比喻是,在人间显现这样清净的显相,人们看到清净的显相以后,依靠这样清净的显相大家都行持善法,这是第二层比喻。

子三、依彼业获得所欲果位之理:

彼等依善业,虽不了此相,

如是显现理,此逝转天界。

那些男女依靠为了获得以认真行持守戒等诸善业而仅仅显现见到帝释天等这些的影像,并不是天等事物来到此处。虽然并不真实了知如是显现的道理,但对影像执为本体而行善,因此从地上人间去世会如自所求转生天界。

刚才讲的这些人们为了获得天界的福报,他们在人世间经常行持持戒、布施等善业。他们虽然不知道这是一种影像,认为人世间显现的是真正的帝释天的世界,其实他们看到的不是真正的帝释天的世界,看到的是帝释天的一个影像,包括里面显现的一切都是一种形象。就像有些人在电视里看到明星打广告的时候,依靠影像产生极大的兴趣,一直非常努力地想获得这样的财物,或者庄严的身相。包括网络上的很多虚拟世界,其实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都在争取,很多虚拟世界根本丝毫也不存在,但还是有人去希求,其实是徒劳无益的。

刚才讲到,人们虽然不知道真相——所显现的只是帝释天的影像,但还是在争取,一直把它当作真实的。所以,最后人们依靠这样的影像、依靠这样的道理,人们在人世间做了很多善事,种了转生天界的因,以这样的原因,后来离开人间的时候还是有机会转生到天界当中去。这是第三个方面的比喻。

第四个比喻,无勤的道理:

子四、无勤成义之理:

彼相无分别,亦无有动摇,

然于地上者,具有大意义。

琉璃地上呈现帝释等相,它无有令赡部洲人行善之想法动机的分别念,无有勤作动摇,然而住在地上人间者真实行善并辗转得到所求果位,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刚才琉璃大地上呈现的帝释天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包括他的眷属、他的宫殿、显现的因缘,所有的这些实际上是在没有分别的情况下、各种因缘具足的情况下显现的。当时南赡部洲的人们正在看着所有这些景象时,帝释天在尊胜宫当中从来没有动摇过,然而在地上的人们确实无欺看到,而且看到以后,大家确实会行持善法。

其实人们都希求一种美好的生活,如果我们看到有一个特别圆满的生存方式,很多人都会追求。不过现在世间当中宣传的有些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东西,但是人们都比较愚笨,比如电视上很多广告,其实广告毕竟是广告,很多有虚假的成份,也有各种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不管是药物的宣传,或者美容产品、保健产品,各个厂家有一些不共的特点,大多数可能特别会表演、能吸引人,而且用特别有吸引力的人给我们打广告。打广告之后,觉得如果自己没有得到,活在人间没有意义一样。原来苹果手机现世时,有些人哪怕卖肾也一定要得到,但现在无所谓,不管苹果、三星、华为,基本上差不多,没有也可以生存。

魔王波旬跟佛陀辩论时说过,“其实人们的心我比你更精通”,他精通的是什么点呢?主要是人们的贪嗔痴他特别精通,如果哪些方面呈现,容易令人们沉迷、沉沦。所以现在人世间当中,行持善法顺缘少之又少,行持恶法在人世间当中的“顺缘”多之又多,在这个背后有众生的福报、魔力的加持,还有我们无始以来自己习气的延续等等,有各种不同的因缘。有了这些因缘以后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吸引力也是特别不一般,这样一来人们经常都迷茫,或者沉溺在很难以苏醒过来的网络之中。

这一点现在可以看得出来,当然这是从反面来讲的。如果从正面来讲,帝释天在没有任何分别动摇的情况下,地上的人们也会行持善法,行持善法以后确实得到一些果位。比如说我们通过视频、音频,或者通过无线的传播来宣说佛法,有信心和有因缘的人,通过我们的直播或者转播得到法的道理,得到以后相续中的烦恼逐渐减少,行持善法,最后确实也得到很好的效果。

我以前在这里传法的时候,当时外面很多人也在接受,有些人比我们现场的人还要精进、还要勤奋,因为他们觉得这很难得,但是自己真正去寂静的地方希求妙法,可能各方面的因缘都不能现前。这样的话,抓住这样的机遇,好几年当中把我们该学的有些法不但从理论上学,而且实际上学得也很好,学完了以后修得也很好。

如果用智慧详详细细观察,讲者在这里,听者在与我们相隔成千上万公里以外的地方得到法义很难以想象,尤其在古时候很难以想象。我们住在一个山沟里面,说法者在山沟里面,没有任何动摇的情况之下,很多人依靠这种因缘——不管是音频或者视频,得到真正的法理,而且依靠这种法理,他将来来世的命运会有所变化。

古时候用帝释天、梵天这样的比喻,有一些宗教觉得这是天主的加持、上帝的加持,包括我们说这是天人的加持、佛的加持,但实际上具有正能量的智慧传播,应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因缘,这种不可思议的因缘有些确实显现在琉璃大地上,有些显现在电视的匣子里面,有些显现在电脑上、IPAD上,有些显现在自己手机的屏幕上面,各种各样的。我们现在往善的方向还是往恶的方向迈步,其实很多人应该自己有自由,但是没有一定的福报、福分,善事很难以坚持下去,中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因缘,不得不暂停;如果有福报,很长时间可以把善的事业延续下去。

我个人确实依靠上师如意宝和本尊、空行、护法的加持,一生当中把善的力量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如果对自己的人生打分确实比较满意,会对自己打及格。我看自己同龄的人,真正能坚持讲经说法三四十年还是有点难的。所以,特别感谢所有有缘的人、无缘的人,甚至各种制造违缘的鬼神、人和非人,应该都是一种好的因缘。我们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应该将所有修行的顺缘、恶缘全部以一种感恩的心来对待,如此则相合于《修心七要》的究竟密意。

这里讲到,虽然没有分别,但还是有意义的。以上讲到的是关于帝释天的四个比喻,下面在意义方面也同样有四个方面,完全可以对应。

癸二(解说所表义本体)分四:一、清净心显现色身之理;二、成就所求果位之理;三、无勤也有义之理;四、次第得究竟法身之理。

子一、清净心显现色身之理:

信等无有垢,修信等功德,

自心现佛陀,妙相具随好。

散步及站立,安坐及安眠,

作种种威仪,宣说寂灭法。

不说而入定,行种种幻变,

具大威光尊,众生得现见。

如同比喻一样,信心精进等做到无有违品不信等垢染,次第修行信心、精进、正念等功德而使自心清净,显现圆满佛陀的色身也是以三十二妙相庄严,具足八十随好。有时散步、站立、安坐、睡眠,还有行走等,作种种威仪,对所化众生宣说寂灭涅槃法,有时不说法而向内真实安住入定,示现神变等行种种幻变,具有光环而示现大威光等无量神变,有缘众生得以现见。

刚才讲到,清净的琉璃地能显现天王的身相,我们清净的心则能显现佛菩萨的影像。

这里说,如同刚才讲的大地的比喻一样,我们众生的心有信心、有精进,还有正知正念、智慧、禅定,这样的心完全清净,没有被其他违品垢染所遮障。第一个基础,我们信心的依处——心得以清净,心清净以后继续修行,信心、精进、正念等等,这些善法的功德力可以显现圆满佛陀的身相,具有三十二妙相和八十随好的身相完全可以看得到、能见得到。

见的方式各种各样,有时候在清净的心当中看到佛陀正在散步,有时候是站立的,有时候是安坐的,有时候是睡眠的,比如像涅槃卧式。还有各种各样行住坐卧的威仪,比如用餐也好,跟别人说法也好,或者摸顶也好,度众生也好等等;还有时候宣说寂灭法——寂灭我们相续当中各种烦恼的法;还有时候看见佛不说法,直接入定;还有佛陀一个佛身能幻化出无数佛的身体,利益很多众生等等。具有威光和光环的佛陀,在众生根基不同的情况下,有缘者经常见到如来的色身。

历代的高僧大德还有善男信女,在他们的境界当中经常能看得到佛陀的显相,就像天王的影像一样,佛陀的影像也是自己心清净的一种相。虽然佛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从了义和真实义的角度来讲,这些现相都不用;但暂时从真世俗来讲,见到佛陀的身相应该是具有功德的,而且每个人根据信心不同能见到,不管是在梦里面也好,觉受当中也好,白天平时生活当中都能够见得到如来的身相。

以前智者大师亲自入于如来的法华大会,见到佛陀的金色身相。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当中也记载,当年玄奘到印度的时候,他打听到有一个地方叫佛影窟——有佛影像的一个山洞,据说有佛陀当时在这里降伏恶龙的形象,后来有缘者经常能看到佛的形象和影像。当时玄奘大师很想去,但很多人,包括他的随同者都不敢去,因为这个地方很危险,有盗贼、有猛兽,有各种违缘,基本上去了以后就不可能再回来了。他想:我到了印度,如果不去佛影窟,特别可惜、没有什么意义,路上死就死了,我还是要去。玄奘大师就一人前往,没有人陪同。他到处问,有一个老人说可以带路,便一起上路。结果路上遇到了五个强盗:你难道没有听说这里有我们这些赫赫有名的强盗吗?法师说:我听说过,但我怕什么?你们都是人,我连猛兽都不怕,为什么要怕人?他们问:你为什么不怕?他说:为了见佛陀的影像,我心绝对不会退失。他们觉得有点好奇,就跟法师一起到了洞前。五个强盗和带路的向导待在门口,玄奘大师自己一个人进去了。刚开始没有见到,他就一边祈祷、一边顶礼,逐渐开始有微弱的光线,接着整个洞里大放光芒,最后释迦牟尼佛及其眷属的身相,包括精舍的样子,全部展现在眼前。于是,他让强盗和向导进来看,那些强盗看了以后,对佛生起极大的信心。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见到,不知道是那个向导老人,还是强盗中的一个,其他人马上放下武器,当场皈依,历史当中有这样的。

自古以来,佛教的历史当中,只要心清净,应该能见到佛菩萨和本尊的像,如果个人对上师、对某个法特别有信心,应该会显现各种不同的、特别稀有的一些梦境,这一定会是有的。

这是第一个科判,从比喻上引申出在显现的境界当中能看到佛像的道理。

子二、成就所求果位之理:

见彼亦希求,为佛极力行,

彼因真实行,能得所求果。

见到清净自心显现的色身后也具有希求得佛果的欲乐而为了迅速获得佛果极力行持听闻等善法,如此能成就佛果的因意乐发菩提心,加行真实修行六度等,次第串习,从而能获得所欲求的究竟果等佛果。

见到了这样佛的色相以后,看到佛以后,我们不能“我要发财、我要升官、我要庄严”,不是这样的,应该为了佛果、为了做佛,闻思修行,精进行持善法。为佛极力行,要做佛,怎么样做呢?佛的因是发菩提心,先从内心发起度一切众生、追求佛果的心,然后实际行动当中行持布施、持戒等六波罗蜜多,不能言行相悖,要言行一致,这样一来,可以获得自己所求的佛果。

所以,如果我们在自己修行过程当中见到本尊、见到自己的上师,这个时候发愿很重要。《入大乘论》后面会讲,有些人不会发愿,织布的人见到本尊的时候希望我变成织布的人。所以,我们如果见到本尊,如果你特别想买一辆车,本尊问你希求什么,“哦,我买一辆车”,或者“我特别喜欢吃什么东西”,这样其实意义不大。所以,我们自己稍微有一点境界时,去到一些寺院、可以得到一些所求的地方时,或者在高僧大德的面前时,应该发菩提心,这个很重要。

以前八十年代时,给很多佛教徒加持的时候,大家的所求基本上都是希望“给我加持家庭平安”“让我升官发财”……世间的愿比较多一点。而最近很多人在发愿的时候,也是经常听到:能够利益众生,相续当中生起菩提心,能弘扬正法,自相续生起真正大圆满的境界——很多人发的善愿比较广大。发什么样的愿得什么样的果,这确实也是很重要的。这里讲,见到如来的时候要发菩提心。

下面讲无勤之理。

子三、无勤也有义之理:

彼现亦无有,分别及动摇,

如此于世间,亦以大义住。

清净心显现的佛陀也无有“如此这般利益众生”的想法等起分别念,永远无有以勤作动摇,这般见到佛陀于世间中所化直接行持广大善根,间接获得一切智,因此以重大意义而安住。

刚才讲到佛陀在有缘众生面前现前,包括他的色身也现前。其实佛陀没有一个分别念,“今天某个人对我祈祷,所以我到他那里去现一现”,正在这个时候,“在另外一地方,有一个人也在祈祷,我应该对他很好;有一个人诽谤我,我要呵斥他”,没有这样的分别念,没有这样的动摇。因为佛陀三个阿僧祇劫发愿力的原因,加上众生自己的心清净,这两个因缘具足的时候,佛陀可以在这些有缘众生面前现前。

所以,在世间当中,如果依靠佛陀的身相,自己发菩提心回向善根,这样其实也是有非常大的意义。有时候我们朝拜神山、念经、念咒语、作回向、见到本尊,这些虽然是如梦如幻的,胜义当中没有真正的所见能见,世俗当中也是如梦如幻,但对我们相续当中遣除烦恼、获得正果,确实是有意义的,不是没有意义。

《华严经》中云:“如来普现前,令众生信喜,佛体不可得,彼亦无所见。”如来现前,令众生产生信心和欢喜心,最终佛的本体不可得,也是没有什么所见。如来可以现前,让众生生起欢喜心,但最究竟来讲了不可得。虽然了不可得,但是在名言世俗当中见到如来的相,或者境界当中呈现如来的相,当然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见到佛像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昨天来了一个出家的客人,我们两个关系比较好。我之前给他准备了一个很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像,想供养他。在等他的时候,我看那佛像,好像越来越庄严。他来了以后,我一边跟他聊天、一边看那佛像,有点舍不得,就中途站起来,马上换成了文殊菩萨像。(师笑)有时候这种吝啬的心,和自己前面的发愿有点……反正也有这种情况,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

昨天,我舍不得供佛。原来有一次布施乞丐时,我本来想拿一块钱,结果从钱包里拿出一百块钱,再放回去也是很难的。有时候会这样,自己布施也好、供养也好。

子四、次第获得究竟法身之理:

异生虽不知,此乃自心现,

如此见色身,彼等亦具义。

次第依见彼,安住此乘者,

将以慧眼见,内胜义法身,

凡夫异生虽然不知道色身的无量幻变,这只是自心清净显现胜义佛陀的影像,而不是究竟的佛陀,但这样见到佛陀的色身对见者的那些所化也是有大意义。逐渐依靠见到色身而为了获得佛果安住此甚深大乘并修道的具缘者,将以入定无分别智慧眼现量明见内在各别自证胜义心自性光明法身具一切殊胜相之空性。

这里说,世间的凡夫异生、凡夫人根本不知道如来身相的幻化显相,全部都是心的清净显现的一种影像,自心清净的一种影像。就像世间人不知道他所看到的帝释天原来是一个影像,不是最究竟的佛陀。但是见到佛这样相好庄严的、真正的身体,或者见到佛像、见到佛加持的幻化的身相,对见者来讲,彼等亦具义,还是有非常大的意义。

我经常这样想,我们佛教徒真的还是很幸运的,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能看到佛像、看到佛经、看到佛寺、看到佛的追随者僧众,这些从胜义来讲了不可得,但是我们还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就像麦彭仁波切《智慧品》里所讲的一样,众生能取所取没有消于法界之前,一直有因果的利害、一直有利有害。所以,我想无论学得好、学得不好,有些是很好的佛教徒,有些是比较好,有些是很差劲,不管怎么样,在有生之年,我们能见到三宝所依就很幸运了。我个人是这么想的,要求不能太高,要求太高、太完美主义很痛苦。在末法时代,自己有这样的福报应该已经心满意足,再怎么差劲,就像《妙法莲华经》里所讲,哪怕以散乱心踏入寺院,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我们以散乱心见佛寺、佛庙,确实也是很有意义的。

这里讲,如果见到佛寺以后,依靠佛的身相,逐渐安住在大乘的见修行果上,不断修行,最后会得到入定无分别的智慧眼,以这样的智慧眼,真正能见到众生相续当中如来藏光明空性无二无别的境界。我们先看到佛像、佛经、寺院、僧人,以这么一个因缘趋入佛教、趋入大乘,学得越来越深,最后真正能见到自相续的佛,并不是另外的、外面旷野上的佛像——先用外在的影像,就像先看到帝释天的幻化,结果真正的帝释天不在人间,在三十三天;但人们依靠这种因缘,可以转生到三十三天,获得天人的果位。我们也是一样,在因地的时候、在人世间的时候,依靠善知识的引导行持善法。

这里个别道友,已经学了十年、二十年、二三十年,他们大多数的境界比较稳固,佛教的修行已经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像前面所讲的任运自成一样,行住坐卧基本在修行当中。当然,很多人以前听过五部大论、显密宗的理论比较多,但修行还不够,以后不能浪费人身。有时候很多事情真的是浪费人身,得一次人身很不容易,如果这次没有舍弃天灵盖,没有解脱的把握,没有得到解脱的境界,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得到现在这样的人身,多少万年以后能不能得到也很难说。

所以,一方面要闻思;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到的法要不断修行。哪怕是短短时间中,修行还是很重要的。以后的教学方式,对年轻人、刚开始的修学者来讲,闻思很重要,不然现在所谓的佛教徒,对文字的道理、对佛理一窍不通,所作所为、所言所思,好多都与佛的教理相悖、相违,这样不太好;但是,也不能放弃修行,不然每个人的人身很短暂,当离开人世间的时候,一无所获也是非常遗憾的。

壬二、善加对应宣说彼理:

地离余惨境,无垢之琉璃,

明妙具珠宝,离垢妙功德。

上平净故现,种种天王影,

渐离地功德,彼复不显现。

犹如赡部洲整个大地远离悬崖、深渊等其余悲惨处而无垢的琉璃自性光明、形状美妙等具有珠宝离垢殊妙功德,上面平坦如掌,由于它清净明澈无垢的缘故如镜面般,其中映现出天王的尊胜宫等种种,天王帝释及彼天以外多种无量天物受用的影像,最后逐渐离开了地的明澈等功德的缘故那些影像也不再显现。

这里说,南赡部洲整个大地如果远离了各种各样的垢染、悬崖、深渊,凹凸不平、比较悲惨的各种垢染全部都没有,那就变成无垢之琉璃,就像《维摩诘经·国土品》里面讲的一样,人世间可能很难清净,但一旦这些全部远离,就变成特别清净美妙的琉璃地,具有特别庄严美妙的功德。

在这样平坦如掌、特别清净的上面,就像镜子一样,其中可以显现帝释天,可以显现其他天王,还有帝释天的宫殿、尊胜宫等,全部都可以显现。这些显现虽然是一种影像,但是完全可以显现;有些因缘不具足、渐渐离开的时候,地上显现的这些各种形象也没有了,就像我们把电视机关了,所有里面的景象一下子就没有了。停电了或者关了电视,电视机里的影像就不现;因缘如果没有集聚,就都不现。

为得彼事乐,斋戒布施等,

男女之众人,以信散花等。

为得净琉璃,心现能仁王,

具有极喜心,佛子发大心。

人们依靠显相为了获得具有帝释受用的事物而乐于受八关斋戒等戒律、布施、供养等的男女众人以信解希求获得天王之心而散花香等作供养,行持种种善行。同样,为了获得如清净垢染之琉璃般的清净自心显现的能仁王,具有对佛极其欢喜之心的佛子菩萨们也像人们为了获得天王果位而行善一样,发殊胜大菩提心而精进行持六度。犹如不清净大地不现影像一样不具缘分者不会见佛陀。

一般来讲,人们看到帝释天影像的时候,为了得到天界的快乐,会在实际行动当中受八关斋戒、供养、持戒等等,行持这些善事。这些善男信女为了得到天王的果位,顶礼、供养、散花,做种种行善。这是从帝释天,或者其他宗教的角度,为了生天堂,为了获得最高的境界或果位,人们都会这样的。

同样的道理,为得净琉璃,心现能仁王,为了获得清净琉璃那样大地的心,如果清净,能显现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能仁王的显现,见到这些的时候,善男信女心里面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光欢喜心也不行,佛子发大心,这个大家要记住。见到上师、见到佛、见到菩萨,“我好欢喜!我好开心!”不能光这样,应该自己发大愿,发大愿以后,才能得果报,不然光是欢喜心,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有些人依止上师很多年,都没有发愿,也没有为自己的来世做很好的准备,只是做一点世俗的福德。真正最重要的是佛子发大心,发了大心以后,自己要行持六度万行,否则没什么意义。就像清净琉璃地的因缘不具足、帝释天的影像不显现;不具足因缘的这些人,佛菩萨也是显现不了的,上师也是显现不了的,最后自己发愿度众生、行善法的机会也没有,这都是一种因缘法。

壬三、归纳宣说无生灭之理:

如净琉璃地,现天王身影,

众生净心地,映现佛身影。

众前影现没,随无浊浊心,

如世显现相,不见有与坏。

比如,人间无有尘等垢、洁净的琉璃地上显现具有受用的天王身影,同理,所化众生无有不信等垢、清净的心地显现具有妙相的能仁王身影。如此于所化众生前佛陀身影显现与隐没是随着无有不信等浊清净信的自心而显现色身。有不信等浊垢不清净自心显现色身隐没,如同人世间由于大地清净不清净而显现天王影像映现与隐没但天王本身于自处没有动摇一样,因所化清净不清净而显现色身生灭但胜义法身永远不见这种“有生与坏灭”,因为是无为法无变的缘故。

如净琉璃地,现天王身影,众生净心地,映现佛身影。这个教证很出名,很多高僧大德祈祷佛、观想佛的时候经常引用。刚才第一个略说的比喻的教证和现在这里讲的这个教证,人们都喜欢用。意思就是说,人世间非常清净的琉璃地,因为非常清净、因缘具足的时候,上面可以显现帝释天王的影像;同样,所化众生的心特别清净,自己有信心、有欢喜心,自己对佛特别有信心,这样的话,佛的影像就像水中的月影一样完全能显现。

心清净真的很重要。心清净的人,不仅能看到佛,而且众生也是特别清净的;心清净的人,周围的世界也很清净,都是很美好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都是很好的,甚至其他有些事也能看得惯;如果心不清净,国土不清净,众生也不清净,事也办得特别糟糕。

我以前也讲过,包括一些发心人员,因为自己的心不清净,导致很多发心不圆满,甚至给自他留下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比较不好的印象。发心人员、工作人员,我们这样的聚会就像树上的鸟群居住一样,在整个漫长的人生长河中,聚是很少的,散是多的,这样的时候,虽然不是为自己的事情,是为僧众的事情,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没有必要。有些以前的发心人员,他们现在回想起很后悔,当时跟很多人吵架,因为自己的性格不好,给周围带来许多不平。我希望发心人员,包括法师,如果能做到是最好的。当然众生烦恼现前的时候,很难做到。

前段时间,我跟几个世间人有点小冲突,我今天也给他们道歉:作为一个出家人,我当时有些言语并不是很庄重的,我向你们道歉。虽然是他们惹的,但是我们作为大乘佛教徒,稍微有点与众不同的心态是好的。

所以心清净,佛的景象也能看得到,法也能看得到,自己心的本性也很容易看得到;如果心不清净的话,确实很难。当然,心清净、不清净,不是我们说了算,有很多因缘,“我希望我心很清净,但我业力特别深重,确实没办法,因为遥控不在自己手里,一直有特别强大的力量。我很想做好人,很想利益众生,很想让很多人欢喜,但是我的言行举止,好像只要因缘具足,都没办法。”就像《百业经》中所讲:“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

众前影现没,随无浊浊心,如世显现相,不见有与坏。就像刚才所说,天王的显现和不显现其实也有因缘具足、不具足的差别,众生面前佛的影像现前还是不现前,和众生的心不浊或者心浊有关系。如果心浊,佛也不能显现、法也不能显现,可能僧也没办法显现;如果心无浊、心很清净,自己的因缘、福德很好,则能显现。就像前面帝释天的显现和不显现,也是要看因缘是否具足。但是有一个地方不同的,是什么呢?不见有与坏。虽然佛的色身,有因缘的时候能见得到,在清净心面前能见到;不清净的心面前,就像天王不出现一样见不到,但唯一有一个事情,佛陀的法身不见有与坏,法身是无为法所摄,不管怎么样,长期存在,没有生灭。所以,佛跟天界也有不同的地方。见也好、不见也好,帝释天还是在天界存在,我们也是一样,佛的色身,见也好、不见也好,但是佛的法身永远一直存在,法身是不生不灭的。

以上,我们已经把九种比喻当中的第一个天王的比喻圆满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