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 | 大乘宝性论36

第36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造论

仁波切 译讲

还没有讲课之前有点困。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宝性论》。

《宝性论》总共分成五品,前面已经讲了三品——如来藏品、菩提品、功德品,现在是事业品。这里讲到九种比喻,前面讲到天王的比喻,随意示现各种神变的道理已经讲完了,接下来用天鼓的比喻讲决定言教,没有分别念的同时可以说法的意思。后面还有七个比喻,最好是每一个比喻的科判大家要好好分析一下,因为科判对整个颂词、注释的理解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最好是看不同的讲义、不同的解说、不同的科判,这样的话特别有帮助。

现在讲到第二个比喻,用天鼓的比喻来决定说言教之理,分为三个方面。

辛二(以天鼓喻决定说教言之理)分三:一、如天鼓般说妙法之理;二、较比喻更超胜之理;三、彼等依缘趋入之理。

壬一(如天鼓般说妙法之理)分二:一、广说喻义等同之理由;二、善加对应归纳。

癸一(广说喻义等同之理由)分三:一、无勤之理;二、依业所生之理;三、成就寂灭之理。

子一、无勤之理:

讲到天鼓没有勤作、没有分别念。大家应该知道,这一品主要讲佛陀的事业在众生界中不间断、任运自成,但是没有勤作,没有分别念,没有特别地造作,这是很重要的。以前没有学《宝性论》之前,“我在任何一个地方使劲祈祷佛陀,佛陀可能会看到我,然后过来加持我,佛陀也有勤作,像我一样的。”但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佛陀会不会加持呢?会加持,但加持的方式不像我们所想的一样,有分别念、有勤作,不是这样的,他是任运自成、无间断的,只要缘起出现都可以的。

这里讲:

如天境天人,以昔白法力,

无有勤作处,意色分别念。

无常苦无我,寂灭法鼓声,

屡屡而劝勉,放逸诸天人。

犹如天境一切天人由往昔积累善行白法善妙共业的威力所感,天鼓无有想说等勤作、舌腭等发音处及意形色相与等起分别念同时传出“诸有为法皆无常、一切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灭”的法鼓声,再三劝勉心思散乱于欲妙放逸的一切天人行善。

天界的天人,他们往昔做人时行持十善,造各种各样的白法、善法,以这样的威力所感,天鼓无有任何勤作。不像我们今天很努力地说法,很努力地做事;第二个,没有发音处。我们发出一个声音时,需要喉咙、舌头、声带震动等这些发音的部位、发音处,天鼓也没有;第三个,没有意识形态的色法,没有身体;第四个,没有分别念。这四种法天鼓是没有的。

《入诸佛境界智慧庄严光明经》当中讲了很多帝释天王平时到善法堂去给天人转falun,但是有时候天人沉迷于五欲妙乐当中,这个时候,天鼓发出声音,但是天人看不到天鼓。那天鼓发出什么声音呢?诸法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灭四法印。四法印传出来以后,天子们又喜欢听法了,因为法的劝请,帝释天自己也愿意去讲。这样的时候,天鼓没有什么所谓的分别念,没有发出声音的部位,没有所谓的勤作,没有身体和心,但是依靠天人的福德力会出现这样的显现。跟非天作战的时候天鼓也会自然而然传出声音,“愿我们天人得到胜利”,这些全是依靠一种善愿力,并不是真正有一种声音。

刚才讲到,天鼓会讲到四法印,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一切有漏法是痛苦的,一切法无有我和我所,涅槃是寂静的,四法印是很重要的。修行过程当中,四法印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实际上在佛教当中它印持一切佛的最主要、最甚深的精要。不管是声闻乘还是大乘,虽然对四法印的认知方面有所差别,但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记得2017年去清迈皇家大学时在那里讲过,2015年在一个禅修当中也讲过。虽然大小乘在四法印的内容上有点不同,但这个法作为佛教徒并不是光是字面上会说“有为法无常”,光口头上说也不行,怎么无常?自己日常生活当中怎么修无常的?有漏皆苦,所有的有漏法到底是不是苦?轮回皆苦,这个道理到底是什么样?自己应该去观察。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这些道理确实特别重要,所以,所有的这些教义还是要付诸于行动,这个很重要。

在这里讲了四法印的声音自然而然传出来,通过这样的屡屡劝请,正在放逸的天人,或者正在沉溺、散乱于五欲妙乐的天人放弃所谓的一切的散乱,然后进入修行的状态,天人也是这样。《华严经》中云:汝莫放逸,若放逸者,堕诸恶趣,后悔无及。你们不要放逸,如果放逸的话,堕入恶趣当中后悔莫及。

我们也应该这么想,在修行过程当中完全不放逸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每个人应该减少自己放逸散乱的因,包括现在用的电子设备,经常说一些闲语,这些尽量地自己对自己有所控制。如果实在没办法控制,所谓的法师,还有老师他们也是劝大家放下这些散乱。确实散乱对我们的修行、对我们的人生特别有障碍。天界有天鼓,谁放逸天鼓就自然而然发出声音;但人世间是没有的,尤其是有些环境越来越放逸,越来越受到赞叹,这是很可怕的地方。

遍主无勤等,佛语普周遍,

无余所化众,于有缘说法。

同样,遍主圆满佛陀远离欲求说此法之想的勤作等,但相应众生各自缘分趋入的佛语周遍于无余所化众生,对三种姓的具缘者宣说广大三乘法。

刚才是比喻上讲,这里是意义。遍主,即大慈大悲的佛陀,佛陀在说法的过程当中,像天鼓一样,远离了勤作、发音处、意色——意识形态的身体、分别念。在远离这些的情况下,佛陀的语言周遍于一切有缘众生。天人他只是在天界,比如说三十三天,则天鼓的声音仅限于三十三天;如果是其他的天界,也仅限于那个地方。但佛陀并不是这样的,可以说整个世间当中很难以寻找,佛陀如果在一个地方说法,则佛陀的说法可周遍于整个世间,在有缘者面前一定会宣说三乘的法。

这里大家也应该知道,实际上佛陀对众生没有偏袒的执著,并不是这个人对我有信心,这个人对我有欢喜心,我要给他讲得深一点,我要给他讲得广一点,没有这样的。但是因为所化众生的根基不同,佛陀所传授的法,下面的众生得到的程度完全是不相同的。所以这里也是讲,佛语周遍于所有有缘者的众生。

子二、由业所生之理:

如天境天人,鼓声自业生,

能仁所说法,亦由自业生。

犹如天境天人们的天鼓声宣说四法印,是由天人往昔各自积累善法的共业所生。同理,世间中,能仁圆满佛陀相应所化意乐宣说无量法门也是由众生各自积累广大善业的威力所生。

天界的天人们的鼓声,也就是说,前面讲到的四法印的声音,是哪里、是谁创造的呢?还是谁怎么做的呢?就像《入行论》里面讲的,地狱里面所有的狱卒和所有的兵器是众生业力现前的。同样的道理,天人依靠天鼓宣说四法印,实际上这是天人的共业,他们往昔行持白法的业力而产生;并不是在那里真的有一种固定的像机器人一样,或者专门有一个天王敲鼓,没有这样的,全部都是依靠自己的业而产生的。

同样的道理,世间当中的圆满佛陀,他在不同根基的众生面前宣说了各种的法,那这些法依靠什么而来的呢?其实是我们众生自己的业力——业的威力而现前的,佛陀的发愿肯定是有的,但是众生自己的信心显现的。所以,我们大家要知道,如果做好事有善的果报,如果做恶事有恶的果报;这些果报种什么样的因,显现什么样的果,这是众生自己的生活当中可以出现的。

大家应该可以看得出来,天人确实依靠他的福德力显现的都是四法印的声音,其他众生依靠业力现前黑暗、现前痛苦,也是这样的业。两个人同样到了喇荣,一个人觉得“哇,这里很快乐,修行各方面很方便,这里的善知识们都是诸佛菩萨的化现,这里的金刚道友都是特别有修行的,有清净戒律的”;可能有个别人一看,“这里的法师也不行,道友也不行,环境也不行”,他有很多痛苦的因,其实真的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天界的所有的一切是天界的共业产生,人间所有的一切是人间的共业产生。但共业当中也有不共的业,这个大家应该明白。人间当中,两个人同样是人,一个人觉得麻辣豆腐难吃得要命,一个觉得这很好吃;两个人去一个餐厅,一个人觉得今天吃得特别好,他回来的时候还要往那个小餐厅看两眼,一个人觉得这个餐厅太差了,以后再也不来了。其实这应该与自己不共的业有一定的关系。

子三、成就寂灭之理:

离勤处身心,鼓声令行寂,

远离勤作等,此法令成寂。

如同远离想说的勤作、发声部位及意形身体、动机分别心的天鼓声使天人行持寂灭放逸。同样,远离勤作等四法、相应各自缘分所说的此法也是使无量所化众生的相续成就寂灭涅槃的果位。

这里也是跟鼓声比较,比如说鼓声第一个是远离了勤作。谁也没有像汉地和尚敲钟那样,咚咚咚……藏地敲的话还是有要求的,要念经,中间有时间的差别。它没有这样的勤作,发声的部位——所谓的“处”也没有,意形的身体没有,分别念的动机也没有。即便这四种法没有,但依靠鼓声,当天人听到四法印的时候心里很欢喜,一下子就把原来沉溺于五欲的放逸的状态全部灭尽。天鼓还是很好的。

同样的道理,远离了勤作、发音处、身体、分别念的佛语,众生根据各自的情况能得到,得到以后,能寂灭众生相续当中烦恼的热火、烦恼的痛苦,获得各自自己的成就。

就像《摄大乘论》中云:譬摩尼天鼓,无思成自事,如此不分别,种种佛事成。比如摩尼宝、天鼓,虽然没有思维,但是依靠自己的因缘可以成办自事。同样,没有分别的情况下,佛陀的种种事也能成办。有时我们闻思,我们祈祷佛陀也好,祈祷上师也好,能给我们带来寂静或者寂灭,但是这种寂灭并不是因为佛陀或者上师特别有勤作、特别有分别念地专注你,不一定这样的,但是依靠自己长期地修学,慢慢减掉了自己的散乱。所以我们自己也应该勤奋地种下种子,熏习善的习气,这个真的很重要。我们很多人无始以来沉溺在轮回当中,不好的习气非常多,好的习气少之又少,那我们在这样漫漫无边的轮回当中,如果没有经常观修善的习气,相续当中很多恶的种子慢慢就开始开花,慢慢成熟,有这个可能性。

所以我们平时只要有机会,如果有正式的课要多听一下,因为以前在这方面的机缘比较少。如果有真正善知识的引导也可以听善知识的,如果实在这方面因缘不具足,其实现在的音频、视频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起到真正善知识的作用。如果你自己有信心,可以通过网络来听很多课,听课的时候,你以同样的恭敬心和欢喜心如理如法地听受,虽然不一定能得到传承,没有传承以后想给别人传授的话不一定很好,但至少是依靠这些音频真正能通达佛教的教义,对你改变心相续真正起作用。原来没有听法之前你的相续非常刚强难化,听了法之后马上有变化,这说明是闻法的作用。

癸二、善加对应归纳:

天城法鼓声,因生赐无畏,

惑赴沙场时,胜非天除戏。

世间禅无色,因生尽摧毁,

众生烦恼苦,说寂无上道。

犹如由天界城市中传出法鼓声的因所生能赐予无畏施,是指天人们在以嗔恨烦恼为与非天斗争而赴战场时“愿天人无畏”的声音能遣除战胜非天军队的怖畏。当天人以贪心烦恼贪恋嬉戏享受欲妙的安乐时,四法印的声音能遣除放逸。同样,于无量所化世间,依靠佛陀的说法而增上修行禅定无色定等持善根之因所生能完全摧毁一切众生烦恼痛苦的畏惧,由详细宣说寂灭涅槃无上道之理能使他们获得其果位。

这里讲到,天界的天城当中,当时传出四法印的声音;跟非天作战的时候传出赐予无畏的声音,它会说,“让天人获得胜利,让非天得以失败”,这样的声音自然传出来。本来天人上战场的时候心相续有特别猛厉的嗔恨心,而且与非天作战的心非常强烈,但是听到天鼓声的时候,相续中的嗔恨心慢慢没有了,自然而然获得胜利,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他们平时在外面经常以贪心沉迷于世间的欲乐,这个时候又同时听到四法印的声音,依靠四法印的力量,息灭相续当中的散乱。所以,他们依靠天鼓声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利益。

同样的道理,依靠大慈大悲的佛陀所宣说的世间出世间的四禅、四无色的禅定的因缘而修行,修行以后摧毁众生相续当中的烦恼和痛苦。佛陀说了寂灭的无上的道,而使他们获得相应的果位。这里“禅”是四禅,“无色”是四无色的禅定。

这里已经谈到了,天人依靠天鼓声也算是一种修行,当然天界没有特别好的修行,只不过是过分的散乱依靠天人的福报而显现天鼓声,依此可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那我们世间也依靠一种修行——修禅定、修无我的道理来摧毁自相续当中的烦恼和痛苦,这是无上道最根本的修行。

所以我们要重视修行,不管学五论的也好,学密续的也好,学加行预科的道友们,不能想“以后再修行”,不知道到时候真的要修行有没有机缘也很难说,现在每天至少自己安排一点点时间,要观心修行。其实不修行的人永远都不修,闭眼的时候、离开人间的时候可能除了一大堆怨气以外没有什么修行的境界,这真的很可怕。人生那么短暂,地水火风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此起彼伏,我们的生命如此脆弱,里里外外的违缘就像汹涌澎湃的波涛一样,一直向我们冲过来。这个时候,自己尽量少一些琐事。

有些人该修的不修,不该说的、不该做的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来浪费自己的人身。我们也没有把握,如果有生死自在的把握,你整天玩手机、整天弄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可以,但生命那么短暂,很多人遇到佛法那么晚,现在稍有机会的时候,好多时间被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所占据。尤其是金刚道友说一些是是非非,天天想一些贪嗔嫉妒傲慢的事,所作所为对今生来世没有什么意义。如果真正的修行人,对其他任何事情看得淡,不会放在眼里,最重要的是自己即生成就的法。今生即便得不到成就,我们应该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来世获得人身,自己有把握确实很重要。

现在我们这边也有部分要求一年当中闭关,光说闭关到处乱跑不叫闭关,一定要有闭关的时间。像这边要求十个月,三百天左右,放假的两个月不算,我们也开许。当然闭关的基础至少要学三部论,像中观这些,不然刚来就闭关变成什么样都不知道,连基本的加行、基本闻思的基础都没有,直接闭关的话有一点危险性。当然闭关者有些人每年都闭关一百天、两百天,有些至少也三百天,这是每年都有。当然是在各个堪布、堪姆认可的情况下,并不是自己加上一个闭关的名字,然后门锁上,人都跑了。这不叫闭关,这叫房子闭关,让老鼠闭关,一大堆老鼠在里面跳舞唱歌,你自己跑出去了。真正有一些闭关的话,还是时间要长一点。闭关三年、十年,这样是开许的。有一定的闻思基础,堪布、堪姆觉得这是真正想修行的人,不是光说说而已。

如果实在做不到,一年闭关一百天;或者平时止语,挂个止语牌,有些人挂个止语牌到处说话,这样也不太好。如果真的不能止语,最好把牌拿下来,不然不太好;但如果真的止语也是很好的。像以前藏传佛教的很多大德,都说嘴是一切祸害的来源,依靠嘴诽谤别人、说别人过失、接电话,很不好。这里大多数真正入班的喇嘛和觉姆已经收了手机,我原来想过很多次,但是要长期这样做工作量比较大,现在暂时还没有说。但是大多数的人来讲很自觉,基本上除了发心人员以外,平时也不爱上网,不爱做各种游戏。确实也是,我想我们很多人在这里已经对城市的各种各样的眼花缭乱的事情已经看透了,然后来到寂静的地方,否则在这里搞世间八法确实不值得。

所以法师们也是带领大家修行,哪怕你在这里待个十年八年,真正佛法的美味并不是别人说说。理论上我也会讲得来,你们也讲得来,但是理论上讲不一定能调伏自己的相续,一定要反反复复地思维和观修,法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我是修行最差的,但至少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串习,基本上没有放弃。翻译也好,讲课也好,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我有没有烦恼呢?烦恼还是很深重的,害不害怕恶趣呢?也特别害怕。但是比以前好一点的是,住在哪里基本上都能适应,住在城市里面也可以,住在寂静的地方也可以,住在自己家里也可以,住在外面的宾馆也好,住在山洞也好,好像都比较……以前我不是这样的,出去的时候想回来,回来以后又想出去,好像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其实我觉得这是法的力量,慢慢对住处也适应,慢慢对人,不管什么样的人,对你好的人,对你不好的人,无因诽谤的人,无因赞叹的人也好,形形色色什么样的都能接受。

麦彭仁波切的《二规教言论》里面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好和不好的全部都能接受,成了一种眼界开阔的,这个时候才进入人的行列当中。原来刚来的时候,一赞叹特别开心,我今天受到赞叹了,别人说一点你的过失特别痛苦。现在有没有这方面的增减呢?有是有,相比以前可能会好一点,也许是修行的力量,也许是人老了没啥感觉,孔子也是这样说的。因为年轻的时候辩别能力、五根识的受比较强,分析得比较清楚;然后人慢慢六根退化,感受慢慢淡化,也许是这样的。不管怎么样,我自己觉得确实修行很重要;如果没有修行,光是理论上讲,可能并不是非常有利的。

这里讲到,刚才听到佛陀这样的四法印也有这样的作用,主要讲这个道理。

壬二(较比喻更超胜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广说差别。

癸一、略说:

遍众生利乐,具足三神变,

是故能仁音,胜天物铙钹。

因为,1、相应各自意乐周遍无量所化众生而不是相似;2、以究竟至决定胜果位而利益;3、暂时得增上生欢喜而令他们安乐;4、具足神境神变、记说神变及示导神变三种神变而出离痛苦。由于具备这四种功德法的缘故能仁圆满佛陀的说法妙音比相似、不是一定利、乐、出离的天物铙钹声更为超胜。

首先讲天人的天鼓跟佛陀的妙音还是有差别的。哪些方面有差别呢?

1、佛陀的声音根据众生的意乐不同周遍于整个世界,不是片面的;

2、佛陀这样的言说不像天鼓一样,为众生带来决定胜的果位;

3、佛陀这样的声音,暂时来讲令众生得到增上生,也就是获得人天的快乐、人天的安乐;

4、佛陀这样的声音、他的妙音,具足三种神变。第一个神变叫做神境神变,也叫做神通神变,意思就是说佛陀的身体幻化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十方世界示现种种形象利益众生。第二个叫记说神变,实际上是佛陀依靠一种无分别的智慧,深入众生的心,照耀心里面所有的黑暗,所以这是依靠佛的智慧——虽然这里说记说神变,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说法,以佛陀的智慧照耀众生的心来利益众生。第三个示导神变,佛陀依靠语言的比喻、推理,这样来让众生出离苦海,获得解脱,是这样的一种教诲,主要侧重于语言方面。这三种神变,佛陀都已具足。

这里是略说。广说的时候,在黄宝生《梵汉对勘究竟一乘宝性论》的原文当中也有刚才讲到的这三个神变。所以《宝性论》的原文中,有时候略说是颂词,广说是长行文,这样的现象比较多。我在这里略说的时候好像已经广说了,那也没办法(师笑)。本来这里是略说,刚才只要说“三神变”就可以。

因为这个缘故,能仁佛陀的妙音远远胜过片面的、得不到究竟利益、得不到究竟安乐、得不到出离的天人的铙钹声。因为天人的铙钹声,只有个别的天人听到,是比较相似的、片面的,只是暂时的利益、暂时的快乐、暂时的出离散乱——与佛陀的语言比较起来,确实天鼓声跟佛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有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世间的老师的演讲、其他宗教的开示,从某种意义上看,确实讲得很好、很有道理。但是从深度上讲,断除自相续上真正二障的开示,我觉得唯一在佛陀的教言当中。这一点,大家要认认真真地看。现在什么样的学说、演讲比比皆是、非常多,但是没有一定的智慧,可能不一定能分析。现在各个宗教也会讲,讲大悲、讲慈善等讲很多,但真正讲无我的时候、真正讲缘起空性的时候,真正讲利他的时候,别人的利他是什么样的。在这些关键的问题上,作为佛教徒也不能模糊,看看别人怎么讲的。对于比较相似的点,自己都搞不清楚,就会认为“天界的声音看起来可以,他们也会讲无常、无我,不错啊!”但实际上天界的无常、无我,只是暂时出离他们的散乱,对于真正有深度的人世间的这个法,很难讲。所以,大家也应该明白。

下面广说,刚才前面讲了四个方面,在这里把这四个问题进行广说。

癸二、广说差别:

天界大鼓声,不入住地耳,

佛鼓声遍行,轮回地下界。

在无量的天界,大鼓声周遍而行,但它不会传入安住地上众生的耳中,是片面的,而佛陀的说法鼓声应时也周遍普行所化住于轮回中的地下世界,所以不是片面的,由此超胜。

刚才讲到,天人的天界的鼓声,仅限于那个天界的众生能听得到,不会传到欲界。像三十三天的鼓声,范围只能在三十三天,不可能传到欲天、禅天;而佛陀的法鼓声,只要佛陀一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地下天上的所有众生、有缘的众生都能听得到,所以范围上还是有差别的。

以前讲过,当时目犍连有一次在佛陀面前听课,他想:佛陀的声音到底能多远呢?于是突然从座位上跑了,专门去观察佛陀的声音。他经过须弥山、四大洲、铁围山等等无量无边的世界,越过九十九个恒河沙数的佛土,在那里有一位光明如来。这时候,他的神变没有了——本来目犍连是神变第一。在他很痛苦的时候,依靠佛陀的加持,他又回来了。

佛陀的声音不增不减,一直在整个世间中传播。我们觉得人世间才有,或者在佛陀身边才有;但真正佛陀的妙音,我们学过大乘经典,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有缘者都能听得到。这样一来,佛陀的声音跟天鼓声,范围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这是第一个。

天界多铙钹,为增欲火传,

悲尊一妙音,为灭苦火入。

天界天人的数多俱胝种铙钹也为了增上贪恋欲妙安乐之火而传出,所以并非利益,而大悲尊主圆满佛陀仅一种说法妙音也为善灭所化有缘众生的痛苦熊熊烈火及因、获得涅槃而趋入,所以是利益,由此也超胜。

第二个,这里说,天界大多数乐器的声音,包括铙钹、鼓声,所有的这些,当然有一部分像前面所说的,可以息灭散乱、放逸,但是也有一部分毕竟是一种音乐,毕竟是一种声音,可能增长天人的贪欲,火上加油——本来也是一直在放逸,听到声音的时候……现在有些人也是,本来还是可以的,后来放音乐、看电视,越来越没有正知正念了。

所以,有时候世间的乐器……包括念《普贤行愿品》的时候,有时候放的是很悲惨的音乐(众笑)。本来在那个时候大家供佛,应该有一种欢愉的表情好一点,但有时候特别悲伤、悲惨。有时候是带有一种女性化的、女性很喜欢的,但男性不一定喜欢,这个可能是提供者有差别。

以前法王在世的时候,有时候音乐放得还可以,有时候好像“嘟嘟嘟……”,各种声音放出来。在那种场合当中,包括念经的也好、程控室也好,满足所有的意愿,当然也有困难,但有时候还是应以轻松的、欢快的声音供佛,不是很凄凉、很凄惨的。甚至有的时候是以前演世尊广传的时候,有时候是魔王的声音,有时候是非常悲戚的声音,因为每一个背景音乐都不同,本来人很欢悦的,这时放一个悲戚的音乐,整个情况都变了。

你看天人,这些音乐反而增长他们的贪欲。其实世间的很多音乐,可能除了比较少数的以外,自古以来好多音乐都是和情感这方面有关系。各个民族,包括非洲也是,我问了,他们也是这样的,很多地方跟个人当时的历史、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有个人当时的情绪,有一定的关系,是这样的声音。

天人的音乐,像刚才所说,鼓声本来是宣说无我、无常——它的背景音乐说的是无我、无常,但放出来的声音也许增长天人的贪欲,不知道。

但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佛陀的妙音,根据不同的众生,确实对所有的众生都是趋入涅槃、趋入寂灭、断除痛苦和烦恼的音。所以《方广大庄严经》云:若有得闻佛,微妙甚深法,速除烦恼患,苦蕴亦皆尽。如果我们听到佛的甚深微妙法,那相续中的痛苦、烦恼会慢慢断除,而且苦蕴也是慢慢灭尽——佛法起这样的作用。所以我们经常听听佛法,听听佛语,包括一些佛教的歌曲,自相续当中的烦恼、痛苦慢慢都会减少。当然业力非常深重、正在增长烦恼的时候,佛语也好、佛身也好,确实很难断除众生正在现前的业力的相续,这有一定的困难。

第二个是说佛语与天人的鼓声和音乐有一定的差别。

天妙铙钹声,增心掉举因,

悲尊如来语,劝专思等持。

天界布局美妙,仅听到也会悦意的铙钹的多种声音也是增上心掉举散乱于对境的因,所以并非安乐,而大悲尊主如来语成为能劝勉所化众生专心思维于静虑等持之因,所以是安乐,由此也超胜。

第三个是说,天界非常美妙的各种乐器声,包括铙钹声,有一部分给众生相续当中带来快乐、熄灭散乱,但是多数也是增长一些掉举、散乱的因,一听到之后……有时候我们也是这样的,刚开始要听一个佛的乐器、声音,佛法方面的,慢慢电脑一打开——因为我们的相续当中的习气很丰富,然后一播到以前喜欢的歌,就不可收拾了,每天不断、不断……最后自己迷失方向。有些道友真是这样,刚开始很想好好修行、好好做一点事,但慢慢最后自己都可能也没办法控制自己。所以,尤其是一些世间习气比较重一点的、年轻一点的人,首先一定要以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的相续,不然刚开始想稍微放松一下,慢慢各种习气纷至沓来,那个时候想控制、想断除,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天人的这些都变成散乱和掉举的因,而本尊如来的语言、本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四法印、等持、无我等,让众生的心专心致志入于等持中,今生来世都获得快乐,决定是这样的。但这可能确实也需要福报,有福报的话,在这方面还是可以的;如果没有福报,刚开始比较努力,但慢慢又被世间的散乱占据了我们整个心的空间,也有这样的情况。

所以,如来的语言比天界的鼓声超胜。

总之诸世间,天地安乐因,

彼遍照世间,尽依妙音宣。

总而言之,天物铙钹不是出离,无余世间界中能断除天人住地之人等痛苦、增上无漏大乐之因,那就是以具三神变周遍照亮无余世界的佛语妙音,依靠它所宣说能出离痛苦,由此也超胜。

第四个,刚才看到好像汉文中有几个字需要改。意思是,总而言之,天界的不管是铙钹、天鼓,这些并不是完全能出离,也不能断除人间和天界的痛苦——世间的、天界的这些不是断除痛苦的因、增上快乐的因;那真正断除痛苦、增上快乐的因是什么呢?佛陀具有身语意三种神变,三种神变的光可以照亮世界,依靠这种妙音,众生能真正出离苦海,获得解脱,所以远远超胜天界所有的快乐。天界——包括天鼓声,这些根本比不上。而且佛语暂时、究竟都开示了特别殊胜的道。

《大庄严论经》:佛语至天道,及以解脱道,此语决定至,中间终无错。我觉得这个说得很好。佛语至始至终千真万确,刚开始讲到人天的道,然后讲解脱道,不管是人天道,还是解脱道,如果按照佛语去做,中间是不会有错谬的。

佛教当中,可以说,哪怕是佛陀的语言,我们也有权去观察。观察的时候,有些我们认为佛陀不太合理的话,是对个别众生根基而讲,这种在佛教中叫不了义的法;最了义的的法,不管什么样的学者,完全可以观察,观察以后都会觉得正确,这叫了义的法。而其他宗教的有些教主,他们的语言没有这样的,“我要观察教主所说的话哪些正确、哪些不正确”,基本上没有这样的。佛教有些地方完全可以适宜现在人的辨证模式,我们对佛陀所有的道理都可以观察。观察的时候,有一部分不在我们的范围当中,是非常深细的道理;有一部分是我们的五根的范畴或者我们心识的范畴,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但是最究竟来讲,好像不太相合,但佛陀当时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理由讲得很清楚。

所以不管印度、汉地,还有其他大德们,对佛语解释的时候,完全可以解释得通,不需要转弯,这个话怎么讲、那个话怎么讲,这是佛教独一无二的。其他宗教,“对教主怎么可以辩驳呢?”佛教里,包括上师所说的话,如果不合理,也可以辩驳,但其他宗教不一定可以。

到今天,佛陀的语言确实很精妙,大家可以长期观察。

壬三、彼等依缘趋入之理:

犹如诸聋人,不闻细微声,

具有天耳者,亦非闻一切。

细微殊胜法,细微智行境,

亦唯无烦恼,具慧者得闻。

如同无有耳根的聋子不会听闻到细微声音一样,不具缘分者听不到佛语妙音。声音的一切差别也不会传入得天耳者的耳中,有些会传入。同样,佛陀极其细深殊胜法是微细智慧者的行境,也不是一切所化种姓众生都能听到,只是无有烦恼、具有殊胜智慧及大缘分的有些人才能得以听闻。

世间当中,比如没有耳根的聋子,他不会听到细微的声音;如果耳聋比较严重,那不要说细微的,可能粗大的声音也没有能力接受。同样的道理,世间当中有些没有缘份的人,对佛没有信心的话,佛陀的八万四千法门,也没办法听到,甚至有些可能捂着耳朵离开。这是第一个,耳聋者对细微的声音没办法。

还有,即便是世间当中最好的天耳通,具有天耳通的天人也并不是能听到世间所有的声音,部分可以听得到,部分听不到,因为世间有漏的神通毕竟是有限的。

佛陀细微的法,是有智慧人的行境,是得地的菩萨,或者有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听闻。对于甚深、微妙、光明、离戏的法,从来没有闻思过、没有一点善根习气的人,让他听的话,他也是雾里云里,根本没办法了知。所以最殊胜的、最细微的佛陀甚深法,一定要有甚深的智慧才能听得到;而且一定要没有散乱心,没有烦恼,具有智慧,具有缘份的人才能听得到。

质直慧求义,堪为闻法器

佛法真的是这样,《四百论》当中也是这样讲:具慧的、正直的人,才是闻法器。如果烦恼特别深重,一会嗔恨心很严重,一会贪心很严重,一会嫉妒心特别强,那佛法的甚深道理,哪有接受的机会?一会被贪心所扰,一会被嗔心所扰,烦恼特别可怕,所以没办法;如果没有一点智慧,也没办法听受,这么甚深的法,怎么能接受呢?什么都不懂,肯定是没办法的;还有缘份也很重要,如果没有缘份,可能遇不到佛法,即使遇到佛法,不一定生起信心,即使生起信心,不一定遇到善知识。

这所有的因缘具足,也确实是很难得的。《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云:具胝劫数难值佛,所说正法亦难闻,刹那暂遇若依行,彼人必证菩提果。这个说得很好,其实遇到佛很难,闻法也是很难,但是这么难上加难的事,如果依靠善知识,依靠一些好的因缘,真正有依止的机会的话,其实短短的时间中也有证果的机会。我刚才也讲了,如果我们很好地修行,自己有正知正见,确实是在一个道场里,待的时间不一定很长,但最后自己相续当中真正有佛法的境界,不是很困难的。我们看到那些高僧大德们的传记,不管是男众、女众,他们以前是一个普通人,甚至可能是烦恼很重的人;但因为后来法入于自己的相续,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改变了其他千千万万众生的命运,这并不需要多少多少劫。

我是真的这样想的。我们看到很多高僧大德,不管汉传的、藏传的、印度传承的这些大德们,刚开始趋入正法的时候,确实跟普通人一模一样,就像米拉日巴所说:像我这样的都是这样的,但是如我这样努力的话,都会变成我这样的。不过,米拉日巴的语句,没有我“这样这样”难听的语句,但是因为我时间比较紧,所以这样省略地讲。

前面也讲了,法是没有主人的。最近我一直强调这个,心里也是这样想:法是没有主人的,但看谁有精进、谁有信心、谁有智慧来接受。法就是免费的如意宝,放在这里,但是有邪见的人一看,“哇,没有什么意义”,所以理都不理如意宝,把旁边的一块石头捡走了。然而有信心的人能接受一部分,能得到一部分,如果真正有信心,短短的时间中都会得到。所以法没有主人,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接受能力有差别、缘份有差别、智慧也有差别。如果我们能一心一意地投入、接受,那法很容易得到。

这里讲了天鼓的比喻。下面是第三个比喻,用云的比喻来决定智慧和大悲周遍的道理,有四个对应的方法。

辛三(以云喻决定智悲周遍之理)分四:一、对应增长庄稼之同法;二、对应器成之同法;三、对应无观待之同法;四、对应灭火之同法。

壬一(对应增长庄稼之同法)分二:一、略说无勤之理;二、广说依缘趋入之理。

癸一、略说无勤之理:

第一个是增长庄稼。云肯定能增长庄稼,佛陀的智悲的云也是增长我们众生相续中的善根庄稼。

这里略说、广说看起来一样,都是两个颂词。如果略说一个颂词、广说两个颂词,还比较可以。两个都是一样的大小,说这是大人、这是小人,其实两个个子一样……

犹如夏季云,庄稼茂盛因,

雨露无勤中,持续降大地。

大悲云中降,佛陀妙法雨,

众善庄稼因,无有分别念。

犹如夏季层层浓云密布,成为田地庄稼茂盛生长之因的雨水蕴无勤中连续降到大地上。同样,无量大悲云中降下佛陀遍知的妙法大雨成为众生田地善法无尽庄稼之因也是在无有等起分别念及勤作的同时任运自成。

就像夏天的时候,层层乌云密布,就像这几天一样,整个藏地的天空中,到处是乌云密布,一下雨的时候,就倾盆大雨,特别多的雨水。其实对庄稼来讲,这是能成长、茂盛的因,是很好的;而且这样的雨露没有勤作,天空当中的云也没有想“现在庄稼干旱了,我去滋润一下”,没有这样的想法;雨露、雨水也没有想“我要下去”。但是因为农民的福报、众生的因缘等各方面,雨水持续地降到大地上,大地上的草木、庄稼、植物都可以自然成长,自然而然茂盛。同样的道理,从意义上讲,大慈大悲佛陀慈悲的、大悲的云当中降下佛法的四法印,或者八万四千法门的雨水。当雨水自然而然降下的时候,所有众生相续当中善根的庄稼也可以无勤当中得以增长。但是佛陀有没有分别念呢?没有。佛法有没有分别念呢?没有。这是任运自成的。

当然众生也要祈祷,这方面需要依靠一种因缘;否则佛陀的法雨不一定能降到有缘众生的心。我去非洲的时候想:为什么菩萨都不来这里?连观音菩萨也不来,文殊菩萨也没有来,佛陀也没有来,善知识也没有来,特别可惜。所以众生的福德、大慈大悲佛陀的慈悲的因缘,有时候还是很关键的;如果没有这方面,可能众生相续中不一定得到利益。

这是略说。

癸二、广说依缘趋入之理:

如世入善道,风生云降雨,

悲风众善增,佛云降法雨。

于有大智悲,不染变不变,

住空定持海,佛云善稼因。

犹如世间众生趋入善业道,不放逸行持,依靠人天的威力风缓缓搅拌产生的云聚中逐渐降下雨水。同样,所化众生也是由信心、精进等善法增上而从佛陀大悲之风搅拌的云中降下妙法大雨,这般如云的理由也是为利住于三有轮回的所化刹土而依靠拥有的真实大智大悲,以智慧证悟所有无我的缘故,不染变化的轮回过患,以慈悲摄受众生的缘故不染不变的涅槃过患,安住于虚空的境界中,成为具有无漏禅定、总持无量门的大海,能仁王圆满佛陀的云,是增长善法无尽庄稼的因。

这里和前面的意思基本一样。依靠世间人的种种——行持十善、修六度、不放逸、持戒、布施,同时依靠天人的威力,可能在世间当中缓缓出现一些微风,然后慢慢吹动云聚,从云聚当中逐渐降下雨水,自然风调雨顺。这是自然的缘起,当然现在的科学家不一定会这么说,但实际上众生的福德因缘自然具足的时候,风调雨顺,天气自然比较正常。

同样的道理,所化众生的信心、精进、善根越来越增上的时候,佛陀大悲的风慢慢吹动佛的相续当中的智慧的云,智慧的云当中降下雨水般的甘霖,让千千万万的众生得到滋润、获得解脱。

这样的方式是什么呢?于有大智悲,不染变不变,住空定持海,佛云善稼因。佛陀怎么样把大智大悲趋入于世间?就像我们以前讲的一样:智不住三有,悲不滞涅槃。佛陀因为有智慧的原因不堕入三有的边,有大悲的原因也不会像声闻缘觉那样堕入涅槃的边。为了利益众生,在整个三有轮回的世间当中,佛陀依靠大慈大悲显现,以大智慧来通达一切万物,通达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的,所以不会被变化的轮回的过患染污;佛陀以大慈心能摄受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为这个原因,也不会染不变的涅槃,不会染上像声闻缘觉那样的涅槃,经常处于像虚空一样的空性的境界当中,成就无量无边的禅定、总持、等持等如海的功德。以这样的原因,依靠佛陀的云能成熟或者增长无量众生的庄稼,可以增长、成为一切庄稼的因。其实佛陀没有任何分别、没有任何勤作,没有实质性的东西饶益众生,但依靠这种因缘能成熟众生,不断地增上众生相续当中的善根。这样的因缘,我们应该明白。

我相信很多人这次学了《宝性论》,对佛陀应该有进一步的了解。以前想象的佛陀的观念是没有学过宗派的人的一种认知法。什么宗派都没学过,包括大乘的法没有学过的人,随顺世间,认为佛陀有一种有相的东西。

昨天有人问我,佛教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我说,从大的方面讲,佛教是无神论,因为不承认造物主一样的神;但也不是完全连人格神也不承认,佛教当中也承认很多鬼神。所以佛教到底是唯心,还是唯物?不能完全说是唯物者,也不能完全说是唯心者,要么两者都是,要么两者都不是,就像《入中论》中讲的一样:在般若空性中,有情和世界都没有;在对法论当中,两者都有。

所以唯物也好、唯心也好,有神也好、无神也好,应该要分析。不然像西方的个别宗教,“那是有神论者、那是无神论者”,恐怕也不对。所谓的无神论者,实际上也在不断地承认有些神的存在。包括有些无神论者,他们经常对鬼神有描述,有时候也承认人死了以后变成鬼、变成神,像现在传统文化中,给他烧纸……反正承认很多的道理,其实这不是究竟的观点。佛教最究竟的观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承认鬼神的存在,但是真正的自然神,或者说像西方个别宗教承认的那样的神是没有的。心也是这样的,佛陀承不承认有心呢?也承认,也承认名言中万法唯心造的道理。那是不是唯心论呢?也不是。如果是唯心论的观点,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心识?主要以这样的推理来说。所以每一种观点的角色,如果自己认为是这样的,就以这种道理来推别的宗派,恐怕不太合理。

不管怎么样,佛教的这些道理,包括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在名言当中,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物,在印度金刚座成就的这样一个人也出现过;但真正了义佛度化众生的方式,也是按照《宝性论》里面讲的,这在任何理论中都可以立得住。这一点大家应该好好地思维。

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