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宝性论释》 第1课

《大乘宝性论释•善说日光》 第1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学习本论的意义】

学习本论对修行有着不可估量的利益,即使没有通达其中最深奥的意义,但若能以信心与欢喜心,接受这个传承,学习这部法要,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因为这是弥勒菩萨亲造的究竟一乘法门、是宣讲如来藏思想方面极其重要且著名的论典之故。如果真的有信仰,相信如来教法,那么学习这部论典的确是意义非凡。

【传讲方式及参考依据】

1、以修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宣讲《宝性论》的颂词。

2、以觉囊派朵洛瓦尊者造的《宝性论释》作为参考依据,科判和大致内容以此为主。

【学习本论的功德利益】

作为佛教徒,应经常布施、持戒,修持慈悲心和空性,由此来提升自己的智慧和境界。如果以如理如法的行为来听受、闻思、修行,功德也不可估量。而具有智慧的人听闻《宝性论》一句偈颂并产生信解的功德远远超过修禅、持戒、布施等功德。

《希求菩提者,金刹严宝珠,等同刹尘数,每日恒供佛。他闻此一句,闻已复信解,此得施生善,更多之福德。》以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金银财宝恒时供养佛陀的功德。

《具慧求无上,菩提多劫中,身语无勤做,守护无垢戒。他闻此一句,闻已复信解,此得戒生善,更多之福德。》多劫受持清净戒的功德。

《谁此除三有,惑火修禅天,梵住至究竟,无变菩提法。他闻此一句,闻已复信解,此得禅生善,更多之福德》摧毁三界的烦恼和无明、修习禅定、住于梵天的四梵住的功德。

【上师对学习本论的要求】

1、课后应该要有讲考,即使没有参与讲考,也希望善始善终地圆满这部论典。

2、做任何事情,不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坚持不懈都很重要!

3、应尽量参考如《法界赞》、《宝性论》等有关第三转法轮的佛教经典及注释,并认真思维与分析如来藏思想。

4、作为凡夫,想完全通达佛性确实并非易事。尽管如此,但若精勤闻思,以总相的方式全方位了解众生相续中希有难得、甚深微妙的如来藏,应该也不是特别困难,所以大家应当努力精进。

5、不管是山上山下,还是世界各地的任何人,但愿每个人通过学习《宝性论》,都对“众生本具如来藏”的道理一定要懂得,并产生定解。

【释疑众生本具如来藏之道理】

上师引用教证理证说明三转法轮精华。

1、佛陀在第一转法轮当中,宣说了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也即声闻乘的法,这是比较共同的基础法门;

2、第二转法轮,是宣说般若法门——将现有轮涅所摄的一切万法抉择为空性,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所有一切法都不存在,远离四边八戏;

3、第三转法轮,佛陀宣讲了如来藏——一切万法并不完全是空空如也,如来藏及其妙用与光明,在每一个众生的心相续,从凡夫位乃至最后成佛之间一直是存在的。如果我们一味抉择 “一切都是空”,认为什么都不存在,最后就堕入了断空,或者一切都变成无生之法,则很多人对佛法的信心和兴趣也可能一并失去了。

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讲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先说“色即是空”,第二转法轮当中把色抉择为空性;然后“空即是色”,到了第三转法轮的时候,实际上“空”并不是单空,它还是“色”。“色不异空”的道理在事部和行部中进行了宣讲,最后在瑜伽部中抉择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即“空”与世俗万法融为一体。

5、遣除凡夫在学佛之后不能够成佛的疑惑。

众生本具真正的如来藏,通过修行最终现前佛果。因为佛果不可能无因无缘、平白无故地产生,如果能产生,就有从无因当中产生的过失。如果能从无因当中产生,就应承许一切当中产生一切,或者非时也能产生一切等诸如此类的过失。


【上师传讲《宝性论》的特殊缘起】

十五年前,法王如意宝讲了这部论的九节课,之后,法王示现圆寂。之前,法王讲了麦彭仁波切《宝性论》的注释。后来临近开极乐法会时,法王如意宝的妹妹阿里美珠空行母也示现圆寂。

关于觉囊派的有些教理,法王在开头讲得稍微多,后面部分略讲,到略讲这部分为止,这部法就告一段落了,是这样的一个缘起。

上师以前很想讲这部法,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拖到今年。一方面是因为前年朵洛瓦的注释翻译出来了;另一方面是法王如意宝对这个版本的注释特别重视。

1985年的夏天,23岁的上师在堪布根登诺沃那里第一次听到了这部《宝性论》的注释,感到非常欢喜,每天特别认真地记笔记……,第一次对《宝性论》升起特别大的信心。

【翻译并传讲朵洛瓦尊者注释版本的因缘】

1、法王如意宝当时讲的时候也提到了觉囊派,并且很重视这部著作。藏传佛教的著作当中,觉囊派翻译的相对较少。为了学习和广弘藏传佛教各教派教义,所以翻译了这部论典。

2、当年朵洛瓦在世的时候,不论卫藏还是多康,觉囊派的教法可以说盛极一时。从显宗层面来说,觉囊派教义中的他空派或者说是如来藏思想,弘扬得非常圆满。

3、作者殊胜:作者朵洛瓦尊者是13世纪的人,住世约70年左右。代表性著作有以前学院宣讲过的《山法了义海论》,除此之外,还有汗牛充栋般数不胜数的极具加持力之殊胜论典。尊者从十几岁开始,就对中观和利他心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常与观音菩萨等许多本尊,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沟通无碍。

4、尊者在弘法过程中,曾于萨迦寺传法。萨迦寺当时并不是特别开放,除了自己本派的教法之外,不能宣说其他教法,但后来尊者跨越了这个界限。

5、翻译与弘扬:应觉囊派的堪布、大德委托,对其教派的教言与论典进行翻译与弘扬。现在觉囊派大德对自宗具窍诀性的论典与传承并未特别重视,因而导致显宗传承不太兴盛的现状。但我们应该齐心协力,毫无偏颇地共同致力于弘扬各派教法,这也是传讲觉囊派论典的原因之一。

【简介 “弥勒五论”】

藏传佛教记载:公认“弥勒五论”的作者是弥勒菩萨,造论的缘起是无著菩萨在鸡足山修行得道现见本尊后,弥勒菩萨将无著菩萨带到兜率天,为他宣讲了“弥勒五论”。即“两个庄严”——《大乘经庄严论》和《现观庄严论》,“两个辩”——《辩中边论》和《辩法法性论》,及《究竟一乘宝性论》。

汉传佛教记载:《瑜伽论记》中讲到,弥勒菩萨于夜晚降至无著菩萨的禅房,并为无著菩萨亲诵了“弥勒五论”之颂,分别是《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和《金刚般若》。

【《宝性论》的历史渊源】

《宝性论》如来藏思想的启蒙及传播。


1、学习这些甚深的如来藏法门时,应尽量参考如有关第三转法轮的佛教经典及注释,并认真思维与分析,只要认真学习大乘经论,疑惑就能迎刃而解。

2、在如今纷繁复杂的世间,更应了解不同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从修行上来说,对“众生本具如来藏”的道理, 不仅是口头上说说,内心要真正懂得并产生定解。

4、作为凡夫,想完全通达佛性确实并非易事,但若精勤闻思,以总相的方式全方位了解众生相续中希有难得、甚深微妙的如来藏,应该也不是特别困难,所以大家应当努力精进。

5、对于《宝性论》,学术界人士应深入研究、认真分析,如果学者们没有信仰的背景,研究只是浮于表面,确实难以真正契入,会感到力不从心,想试图获得真相确实举步维艰。

6、上师寄希望予21世纪的今天,集大德、发明家、研究者于一身,诸多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伟大人群出现。

编写:定解G90

审核:定解G85

终审:定解G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