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宝性论释》 第4课

科判梳理

课前开示

《宝性论》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

1、本论的重要性

《宝性论》宣说了第三转法轮最了义的如来藏本体,教义非常接近于密宗的道理。密宗所讲的清净和光明,在这部论里讲得比较清楚。所以,藏传佛教各个教派的大德对《宝性论》都非常赞叹,并广泛弘扬。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因为有如来藏的缘故,就有被开发的机会,可以从中挖出很多智慧和悲心。

2、学习方法

(1)《宝性论》的参考书和世界范围内的弘扬情况

1)汉语:

  • 江波翻译的贾曹杰的《宝性论大疏》,翻译比较广;

  • 谈锡永,通过梵文、藏文进行对比翻译;

  • 黄宝生,对比梵文翻译;

  • 益西彭措堪布,翻译过《宝性论》的注释,有讲记;

  • 智诚堪布的讲记;

  • 相对于藏传佛教而言,汉文的参考书不是特别多。

2)英文:创古仁波切、宗萨仁波切、竹清嘉措仁波切都讲过。

3)日文:有无著菩萨的注释,并有梵文的版本。

4)藏地的讲记比较多,各自解释的观点也许稍有差异,但基本的意趣没有什么差别。

(2)认真研讨

1)希望大家在学习《宝性论》的时候,应该多参考一下、多思维一下。

2)讲考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们上学之后,不停地考试,最后,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是通过考试得到的。依靠考试强迫在自相续中产生一些智慧。

3)僧大德、菩萨、阿罗汉,能任运自成地开发和显现智慧,我们一般凡夫还是需要依靠苦修和勤学来增长自己的智慧,这是普遍规律。

要点

《宝性论》中的三宝和平常的认知不同:

1、平常的认知中,色身的佛与佛像是佛宝;教法和证法叫做法宝;出家僧团叫僧宝。这只是相似的三宝。

2、宝性论:佛宝——具有二利的八种或六种实体功德;法宝——是灭谛和道谛所摄,具有六种或者八种功德;僧宝——具有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所摄的智慧。这是真正的三宝,是众生究竟的皈依之处,其中佛宝又是最究竟的皈依处。


宣讲论颂

戊二(彼之圣教法宝本体)分四:一、以赞叹真实宣说;二、分析彼义而宣说;三、彼等归摄为二谛;四、彼等对应而广说。

科判分析:前面已经讲了佛宝,今天开始讲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圣教法宝之本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讲,第一,是以赞叹的方式来真实宣说法宝的本体。


己一、以赞叹真实宣说

非无有二俱,非俱无可择,

远离诸释词,各别自证寂。

要点:这里讲“正法”从灭谛所摄的角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颂词释义:

无思:“非无有二俱,非俱无可择”,法界真如胜义谛远离四边——有、无、二俱、非俱,无法思维、思量、思择。

“远离诸释词”:真如的本体,用我们的语言、名称、推理、比喻等任何言辞,都无法诠表,不可言说,远离一切言辞。

“各别自证”:真如法性不是依靠比喻、推理而表明的,也不依靠他证,而是各别自证。

“寂”分二功德:

1)是寂灭轮回根本的业惑二者故,是不二

2)指寂灭轮回之因的非理作意故,是无分别

“无思”、“无二”、“无分别”三者,均为灭谛所摄。


重难点分析:

1、颂词“非无有二俱,非俱”的四边指的是什么?

1)非无——法界真如胜义谛依靠各别自证而现前时,是无欺存在的。正法不是像石女儿子、龟毛、兔角那样不存在。在各别自证智慧面前,圣者们的证悟是有的,不堕于“无”的断边。

2)非有——世俗客尘法是无生的、不存在的,不堕于“有”的边。或者说,所证悟的真如也没有丝毫实有的法,微尘许也不存在。若存在“有”边,那就堕入常边了。

3)非二俱——有和无都不存在,则两者“俱”也不可能,因为两者是互绝相违,所以非“二俱”。

4)非非俱——“二俱”不可得,则“非俱”也不可得。也即由不成立有无二俱故,破除有无二俱之外的非二俱边也不可思惟衡量,是故从四边戏论中解脱。


【互绝相违】相违之一种。彼此互相排除。不能同一者,如柱与瓶,常与无常。—— 《佛学名相》

2、这里的“各别自证”指的是什么?

“自证”,是内心的证悟;“他证”,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根识而证悟。如同讲“佛宝”时所说的一样——“不依靠他缘而证悟”,这里是不依他证而证悟。在圣者们的“各别自证”面前,这种证悟是存在的。

3、了知正法本体所具的三个功德皆为灭谛所摄。

灭谛:指所有烦恼全部灭尽,从而现前智慧的本体。

通达正法的本体一定是圣者各别自证的智慧行境,是远离四边及言思的,因此具有不可思量寂灭轮回根本及因的无二无分别的特点。

1)不可思量

其中,

(1)无思:指远离四边八戏;

(2)远离诸释词:即远离言语的对境;

(3)各别自证的对境,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是“不可思量”,即分别念无法思维,语言无法表达,凡夫无法揣测的圣者各别自证行境。这是法宝的第一个功德。

教证:《华严经》:“佛法微妙难可量,一切言说莫能及”,佛法微妙不可思议,无法用言语表达。

《入楞伽经》:“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如是观世间,心转证无我”,意思也与此相同。正法本体不是有,不是无,不是有无二俱,也不是非有非无,最后心转入了无我的智慧(灭谛),才是真正的“正法本体”。

2)无二

寂灭了轮回的所有根本——业和烦恼,现前如来藏本性,故无二。这是法宝的第二个功德。

3)无分别

寂灭了所有业和烦恼的根本因——非理作意,因此无分别。这是法宝的第三个功德。

以上宣说了灭谛所摄正法的三个功德。


下面宣讲道谛所摄同样也具有三个功德:

无垢具智光,于诸所缘境,

摧破贪嗔痴,正法日前礼。

要点:道谛所摄也有三个特点。


颂词释义:

“无垢具智光”“无垢”:以无有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习气的障垢故,是清净;包括随眠烦恼习气在内的烦恼障全部清净,故清净无垢。(对应烦恼障)

“具智光”:远离一切所知障并现前智慧的光芒,故为光明。(对应所知障)

“于诸所缘境,摧破贪嗔痴” “对治”:于一切所缘对境,摧破欲求贪爱净、嗔恨不净、于中等愚昧的一切翳暗,因此成对治。

“正法日前礼”:作者弥勒菩萨在如日轮般道谛所摄的正法前净信顶礼。


重难点分析:

1、为何将 “于诸所缘境,摧破贪嗔痴”称之为对治?

从对镜的层面来讲:凡夫往往会因可爱的对境而感到清净、欢喜,从而产生贪心;对不悦意、不清净、不可爱的对境产生嗔恨心;对中等的平庸对境,会产生愚痴心。因此针对对镜而言,摧破此贪嗔痴三者,可以叫做“对治”。

2、道谛所摄的三功德是什么?

1)清净:摧毁三毒中的烦恼障。

2)光明:摧毁三毒中的所知障。

这二者主要是从有境层面而言的。

3)对治:对治一切所缘对境,摧毁贪嗔痴三毒。

此是从对镜层面而言的,摧破贪嗔痴三者。因为可以对治三毒,因此称之为道谛所摄。

3、这里为何将道谛比喻成日轮而未将灭谛也作此比喻?

1)将道谛比喻成日轮,有三个原因,后面会具体讲到。

2)从颂词中的“正法日”一词,间接可知灭谛也可以用日轮来比喻。因为正法有道谛所摄的正法与灭谛所摄的正法两种。因此,虽然字面上看,其他注释中好像直接在如日轮般道谛所摄的正法前净信顶礼,但实际上间接也可以对灭谛所摄,因为以正法比喻成日轮的缘故。


【所知障】二障之一。世人由于不知法空,而执著诸法,产生种种错误的知识,障碍菩提的生起,故称为障。经云:“法执不除,生所知障,障碍菩提。”——【《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烦恼障】世人由于不知我空,执著有我,有我而有贪嗔痴等烦恼,于是障碍涅槃的显现,故称为障。二障之一。——【《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己二、分析彼义而宣说:

科判分析:下面是总结何为正法,并分析其意义。

无思二分别,净明对治品,

所能离贪者,具二谛相法。

要点:这里宣说了正法的法相。实体有六种功德,反体有八种功德。虽说分为实体与反体二者,但反体功德可包括在实体的六种功德当中。


颂词释义:

“无思二分别”“无思”“无二”“无分别”是灭谛所摄的三个功德。

“净明对治品”“清净”“光明”“对治”是道谛所摄的三个功德,共六种功德。

“所能离贪者,具二谛相法”:从反体角度来分:前三种是果(所离贪的灭谛),后三种是因(能离贪的道谛)。

“所能离贪者”所离贪者,灭谛所摄的功德是远离所贪的,贪欲在灭谛中是完全灭尽的,所以,灭谛是从所离的贪欲角度来说的;能离贪者,从能离的贪欲角度而言,则是依靠道谛而远离贪欲。

“具二谛相法”:连同具足清净之二谛的法相——灭谛与道谛,总共具备八种功德。


重难点分析:

1、何为实体的六种功德?

1)灭谛的三种功德:“无思二分别”

(1)无思:因为言语无法表达、思维不能辨别,是各别自证的行境,因此称为不可思维、不可思量的功德。

(2)无二:即无业与烦恼。证得灭谛之后——比如进入灭尽定的时候,是无有业和烦恼的,所以具有“无二”的功德。

(3)无分别:没有业和烦恼的根本因——非理作意。众生有常、乐、我、净的非理作意,证得灭谛之后,非理作意不复存在。

2)道谛的三种功德:“净明对治品”

(1)远离烦恼障的“清净”功德;

(2)远离所知障的智慧“光明”功德;

(3)摧破三毒黑暗的“对治”功德。

2、何为正法?与此有何不同解释?

1)正法:具足二谛(灭谛和道谛)的法即为正法。从实体的角度分为六种功德,从反体的角度分为八种功德。

教证:唐译和无著菩萨的注释中都引用了《佛说不增不减经》的一个教证:“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如来的法身是清凉的,不以二法故,不以分别故。

2)和世亲论师观点的不同

(1)世亲论师《俱舍论》:“佛之妙法有二种,教法证法之体性,持教法者唯讲经,持证法者唯修行。”

(2)此处的“正法”:为灭谛和道谛所摄、具足八种或六种功德的法。

3、如何运用?

以后修行时,大家应该希求得到这样的正法,并如理如法地依靠正法来修行和度化众生,这才是最了义、最究竟的法。最好如萨迦班智达所说“自己所需诸论典,每日之中记一句,如同蜂蜜及蚁窝,不久即将成智者。”


己三、彼等归摄为二谛

远离贪欲者,灭谛道谛摄,

彼等依次第,三三功德知。

颂词释义:

“远离贪欲者,灭谛道谛摄”:远离贪欲者,是由灭谛和道谛所摄。

“彼等依次第,三三功德知”:如前所说,灭谛所摄三种功德:无思、无二、无别;道谛所摄三种功德:清净、光明、对治。按照次第,这就是三(道谛三种)三(灭谛三种)功德,理应完全了知。


重难点分析:

1、为何把法宝称之为离贪者?

我们在皈依时经常说:“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佛陀的智慧、悲心和威力等各方面在世间是最超胜的。法宝能让我们远离一切欲望,如果远离了欲望,解脱便水到渠成。欲望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因此远离贪欲者称为法宝,由灭谛和道谛所摄。

2、法宝的力量

1)无论是我们相续当中的痛苦也好,或是欲望也罢,正法都能为我们灭除,这就是它的力量。

2)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痛苦的本性,也没有认识到正法的力量。若能真正认识正法,无论世间当中的何种畏惧与痛苦皆能毁灭。所以,此处所谓的离欲,就是灭谛和道谛所摄,当我们真正通达了灭谛和道谛所摄之正法,那么,世间当中的痛苦,对我们而言便是无利无害的。

教证:《大宝积经》有云:“若知寂灭甘露者,能尽一切诸有相,是为真实如来子,寂灭能除世间畏。”如果知道如甘露一般的正法体相,那么,世间诸相皆可灭尽。当我们对佛法全然通达时,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时,不管你外在形象如何,实则已经成为佛陀真正的长子,能灭除世间各种各样的怖畏、恐惧和痛苦。


己四、彼等对应解说理由:

科判分析:对以上的道理——对应,加以解说。即以先前赞叹宣说的正法功德为根据以及其后所说的分类依次安立并作宣说。

非择非诠故,圣知故无思,

寂无二分别,净等三如日。

要点:这里讲对应的道理,与前面颂词的意义比较相似,但反体上有所不同。此处通过对应,将正法的功德宣讲得非常清楚。


颂词释义:

“非择非诠故,圣知故无思”:无可思量(无思)有三个特点:

“非择”:远离四边,即非有、非无、非有无二俱、非二非俱。

“非诠”:用言语、名言、比喻、推理等都无法表达。

“圣知”,即是圣者各别自证的行境。

此为“无思”,是灭谛所摄的第一个功德。

“寂无二分别”:

“无二”:第二个功德,寂灭业与烦恼。

“无分别”:是第三个功德,无有非理作意。

以上便是灭谛所摄的三种功德。

“净等三如日”:

“净”,即清净。“净等”,是指远离烦恼障的清净、远离所知障的光明与远离三毒的对治,是道谛所摄的三种功德。具此三种功德的正法,如日轮一般。

综上,灭谛所摄的三种法以及道谛所摄的三种法,合起来共六种法,我们应该对此恭敬顶礼。


重难点分析:

1、此处为何称之为“非诠”?

“无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灭虚空体,各别自证智行境,三世佛母我敬礼。”般若智慧无法思维、无法言说、不生不灭,如同虚空般无有自性,他是三世诸佛的母亲,所以称为非诠,即无法诠表。

2、为什么此处以“日轮”比喻正法?

1)日轮的本体无有烟、雾、云等各种遮障和不净,本体是清净的,同样,道谛也远离一切烦恼的障垢,本体清净;

2)与日轮能照亮色法相同,道谛法也能照亮一切法的实相;

3)如同日轮能对治、遣除黑暗,道谛法也可以遣除一切意识的黑暗。


戊三(受持佛法者僧宝本体)分三:一、以赞叹真实宣说;二、证成彼等摄为二功德;三、彼等对应而广说。

己一、以赞叹真实宣说

科判分析:首先,以赞叹的方式来宣说僧宝。


要点:这里的“僧宝”并不是指所有的僧众,而是指佛菩萨相续当中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

尽所有智、如所有智:以前所说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是指化身佛相续当中的智慧。如所有智是指通达万法的实相、通达空性的胜义谛智慧;尽所有智指精通显现的世俗法,包括通达业因果、轮回以及三宝的智慧。但在此处,二智的含义有所不同。

心性即光明,见惑无本性,

真证诸众生,无我寂灭边。

颂词释义:

首先讲如所有智具有的三个特点。

“心性即光明”: 菩萨不退转之心是以对治自性现前光明。

“见惑无本性”: 不退转菩萨因现前自性光明故,能照见烦恼的本体本来无生。

“真证诸众生,无我寂灭边”: 菩萨具足真实如实证悟一切众生之自性人无我与法无我寂灭边或戏论法性而了知如所有的智慧。


重难点分析:

1、具体来讲如所有智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1)“心性即光明”:《大乘经庄严论》和《入行论》中,包括加行道、大资粮道在内的也称为菩萨。但此处的僧众,是指一地以上到十地之间的不退转菩萨。不退转菩萨的心,已经现前了光明。当然,每个众生都有自性光明,只是暂时还没有现前而已。而一地以上的菩萨已能现前自性光明,这是第一个特点;

2)“见惑无本性”:这样的菩萨能照见所有以贪嗔痴为主的烦恼、疑惑,如同虚空一样,无有任何本性,这是第二个特点;

3)“真证诸众生,无我寂灭边”:一切众生虽然在名言中有我执和法执,但菩萨已真正证悟了在胜义中这些执著全部寂灭,是故远离一切边,这是第三个特点。

具足以上三个特点的智慧,叫做如所有智。

2、《宝性论》与中观所讲如所有智的差别。

中观的如所有智,指通达万法的实相、通达空性的胜义谛智慧。在《宝性论》里的解释更接近于密宗的智慧。


颂词总义:

具足了如所有智的一地以上的菩萨,已完全认识自心,认识到烦恼无有本体,并照见所有众生本具显空不二的智慧。此处的显空无二,也可以说是显现光明和空性无二,众生悉皆无我。

具见佛随行,一切无障慧,

具见无量众,有境智前礼。

颂词释义:

“具见佛随行,一切”: 一地以上的菩萨照见了所有众生都具足如来藏,这样的佛性周遍于所有的众生,上至诸佛菩萨、梵天帝释,下至蝼蚁昆虫。正如《华严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种照见佛性随行于一切众生的智慧,叫做尽所有智。

“无障慧,具见无量众,有境智前礼”: 无有障碍的智慧,具有见到无量无边的众生的有境智慧,如前所讲,既照见光明智慧和空性无二无别,又了知如来藏遍于一切众生。具有此等有境智慧的菩萨,在这里称为僧伽。比如文殊菩萨,其相续中拥有既见到自性光明和一切众生的心相续本质的如所有智,又具有能见到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的尽所有智。在这样的有境智慧面前顶礼,即是向僧众顶礼之意。


重难点分析:

1、此处所讲的僧众指什么?

如上师如意宝的《大圆满道歌》中说:自然本智为诸多智慧所围绕。实际上,智慧本无众多类别,因乃一个本体;但从反体来讲,自然本智又有成所作智、平等性智等诸多反体。就像是中间一个智慧本体被四周诸多反体所围绕一样,因此可以叫“僧众”。这里的“僧”,并非出家僧众之意,而是从成为应供处的对境来说。

2、菩萨和凡夫区别。

1)《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常乐寂静法。深入真实地,究竟住法界。”意即,菩萨摩诃萨经常处于常乐我净的状态,深入于真实究竟的觉性如如不动。

2)而凡夫则常常处于不快乐、无常、不究竟的世俗层面,心情跌宕起伏、变化多端。


己二、证成彼等摄为二功德

上面宣说了具有两种功德的僧宝,下面讲如何证成。

如所尽所有,内智见清净,

具慧不退僧,具无上功德。

颂词释义:

具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僧宝,依靠各别自证的智慧所见清净,具有这种智慧的不退转僧(如文殊菩萨)具有无上功德,超离一切声闻缘觉。


重难点分析:

1、此处僧宝具有的功德

1)如所有智:具足如所有智的菩萨与众不同,是依靠各别自证见到所有众生的内心真如(或者自相续当中的自性光明),同时清净贪著障(烦恼障)。这是从所缘对境的法性宣说的。

2)尽所有智:从所缘对境的有法,即世俗法方面,僧伽以尽所有智了知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这种各别自证的智慧能够遣除质碍障(或称所知障)。

从智慧层面讲,是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从断除障碍层面讲,是断除贪执障碍和质碍障碍。

2、其他经论中解释的僧宝功德

僧宝也可以具足六种或八种功德:

1)智慧方面:具有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各别自证的智慧,此为具足三种智慧;

2)断除障碍方面:断除贪执的障碍、断除质碍的障碍、断除低劣的障碍,此为断除三种障碍;具足三种智慧,称为智慧;断除障碍,称为解脱。

因此,僧宝也有反体的八个功德,实体共六个功德。也可以这样讲。


【课后开示:】


一、闻思修行、弘扬佛法是核心中的核心。

二、无畏布施:要在合理、科学、如法的基础上,救护众生生命,多做无畏布施。若是有一天我离开世间,若身体被保留下来,有人想参观就必须先放生,也许能起到一点作用,这是我的愿望。

三、助学等慈善:对可怜的贫困学生、病人或者孤寡老人而言,哪怕给予一点安慰和一丝微笑,对他们也很有帮助。

四、读书会等善法:一定要做一些融入社会的善法,比如办读书会,让佛教徒和非佛教徒都能参加,这样的善法对很多人来说会特别珍贵。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其他宗教服务社会的理念和做法,以及国内外帮助社会的先进方法,尤其对非佛教徒传递好的理念。利益众生是佛陀千百万劫中最重要的事业,从浅到深,有各种不同层次的方式。

五、往生助念:一旦我们离开人间,不论是否佛教徒都需要助念,因此希望各个地方加以重视,坚持积极发心。助念非常有意义。每个人都会离开这个世间,这时候哪怕只有三四个人念“阿弥陀佛”,功德也非同小可。以前我编过《助念往生仪轨》,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六、学习国学:现在的孩童,需要从小进行道德教育,否则实在很可怜。


编写:定解G84

审核:定解G50

终审:定解G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