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宝性论释》 第5课

《大乘宝性论释•善说日光》 第5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科判梳理

科判分析

前面学习了佛宝的八个功德、法宝的八个功德,在学习“受持佛法者僧宝本体”中作者通过赞叹僧宝是真实具足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功德的不退转菩萨,而对此殊胜的皈依境以清净信心顶礼,并通过圣者的各别自证智缘对境法性真如清净贪著障和缘对境有法清净质碍障而摄为二种功德,本科判“彼等对应广说”从广说如所有智、广说尽所有智、清净的各别自证、僧宝是最殊胜的皈依处四个方面来宣讲,首先宣讲广说证悟如所有之理。

宣讲论颂

己三(彼等对应广说)分四:一、广说证悟如所有之理;二、广说证悟尽所有之理;三、彼等亦说为清净;四、宣说一切中最殊胜皈依处。


庚一、广说证悟如所有之理

要点:

在其他论典中讲佛陀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这里讲的是圣者的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从功德方面讲是值得皈依的对境。

证众寂法性,故为如所有,

彼亦自性净,烦恼本尽故。

颂词释义:

获得圣者果位的菩萨,有现量见到法性的智慧,这种智慧证悟一切众生,包括自己在内的心的本性,这种智慧叫如所有智,因为证悟的心自性完全清净光明的缘故及证悟客姓的烦恼本来无生而灭尽的缘故。

重点分析:

1、心的本性是什么?

就像《中论》所讲: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远离四边八戏的本体。是我和众生的心的本来面目。

2、为何证悟心的本性就是如所有智?

1)证悟心的本性时,就像《大幻化网》当中所说,心的本性是清净的、光明的、平等的。无论是以中观的推理方法还是通过上师直指认识时,心性本来是清净的光明的,而且心性上面遮障的障碍,习气、烦恼障从来也是不生不灭的,这样的智慧叫如所有智。即我和众生心的本体,包括烦恼的本体,全部一五一十地通达的智慧就是如所有智。

2)教证:《华严经》:“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一切法本来就无生无灭,如果能真正通达,则离佛的如所有智不遥远了。这种证悟也可以说是认识心性。

3)公案:《景德传灯录》中,一个弟子问师父:“到底佛是什么样子的?”师父回答:“即心即佛。”弟子问:“心有烦恼吗?”师父答:“烦恼离一切自性。”通过这种道理完全能了知心的本体完全清净无垢、不生不灭的。我们经常认为心上的贪嗔痴三毒烦恼,也是不生不灭、清净无垢的。

3、认识心的本性则断除轮回。

无著引用《胜鬘经》中胜鬘夫人与佛陀的对话,习气、烦恼、善、恶,实际上本来不生不灭的,这种道理一般的众生难以通达其意义。虽然本体是这样的,但芸芸众生因为没有认识到自心的本体,所以一直漂泊在无边无际的轮回大海当中,一直感受生老死病等无量的痛苦,原因就在这里。


庚二、广说证悟尽所有之理

证所知究竟,慧见众生具,

遍知之法性,故为尽所有。

颂词释义:

得地菩萨证悟一切所知万法,完全彻底通达名言中的一切万法的实相--真如,并通达所有的三界众生具有遍知的如来藏,将来可以开花结果,现在以隐蔽式具功德宝藏的方式周遍于所有众生,通达这样的道理,叫做尽所有智。

重点分析:

1、什么是真如?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就是诸法实相,宇宙万有的本体,恒常如此,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即无为法。亦即一切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亦称佛性、法身、如来藏、实相、法界、法性、圆成实性等。”--摘自【《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2、此处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与其他大乘论点有何不同?

1)其他大乘论典中所讲到的尽所有智,是指通达世俗中万事万物的法;通达胜义中与空性无二无别的一切万法,叫如所有智。

2)但这里稍有不同,本论是指通达我和众生心的本来面目叫如所有智;而这样的如来藏智遍及所有三界众生,是尽所有智。

3)此处的尽所有智,是在一地菩萨以上直到十地之间具有。

教证:《大般涅槃经》“众生有心,有心可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何者具有如来藏?

1)按大乘论典普遍的说法,众生具有如来藏。也就是将来可以成佛的众生具有如来藏,按这个道理来推理,草木之类的植物是不具足如来藏的。一根草,一棵树,一块石头,它们将来是否能成佛?从事物本身角度讲是不可能的。

2)有个别大乘经典中,从一些觉悟者的自现,即从万法唯心造的理念来推,一切法性也可以称为如来藏或是称为现空无二的自性。从自性和本体方面来推,一切万法也具有如来藏的自性,这一点,在全知麦彭仁波切和无垢光尊者的个别论典中有所分析。

3)尽所有智的这些众生是指一般的共称的众生。这些众生一旦获得一地菩萨就会证悟(了知)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我们凡夫俗地可以通过推理、教证或圣教量了知众生具有如来藏的道理。


庚三、彼等亦说为清净

要点:

上述两种尽所有和如所有智慧的所见也可以说为极其清净。

如是证悟者,各别自智见,

无垢界无著,无碍故彼净。

颂词释义:

有这样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菩萨,依靠各别自证,能如理如实地照见无垢法界--众生具如来藏的本性法界。通达万法自性的时候,贪心等烦恼障和二取等所知障全部没有了,即这种菩萨具有清净的各别自证,没有能所二取,也没有我执等。

重点分析:

1、菩萨证悟的实相是不是和佛一样完全清净?

1)不是的,因为断除障垢的程度不同,所以菩萨不如佛证悟的清净圆满,但远远超过阿罗汉和凡夫。

2)教证:《华严经》云:“明见一切世,不起虚妄倒。”意思是照见所有的世间,也不起虚妄的颠倒相。这种境界虽然不如佛陀圆满,但是远远超过罗汉和凡夫。

2、菩萨与凡夫的差异。

1)菩萨证悟实相,能明见一切事,不起虚幻的颠倒想。不像我们凡夫经常起颠倒分别念,身体被业力逼迫,内心也得不到自在,修行很久时间,越来越倒退,连自己堕落也不知道。

2)所以我们特别羡慕得地菩萨,不管是在轮回当中如何示现各种现象,他们本身是没有苦恼,没有焦虑的心,外表看似和我们一样的,但是他的内心完全获得自在。


庚四、宣说一切中最殊胜皈依处

科判分析:

宣说救度一切有情脱离轮回苦受的最为殊胜的皈依处。

智见清净故,佛智无上故,

不退之圣者,众生皈依处。

颂词释义:

僧众具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能照见一切万法的实相。从断德方面是已经清净烦恼障和所知障,从证德方面,已与佛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非常接近。因为断除障碍,证悟了实相,以这个缘故,会获得心、位、念均不退转的圣者果位,这样的不退转圣者称为三界轮回的皈依处、怙主、引导者。

重点分析:

1、为什么说不退转僧众是所有众生的皈依处?

1)这样的菩萨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断除障碍、证悟了实相,以这个缘故获得不退转圣者果位,像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不管谁去皈依、祈祷、忆念、供养,都会获得无量无边功德。

2)教证:《华严经》:“我于无数众苦厄,常能救护诸群生,心念礼敬若称名,一切应时皆解脱”。意即观音菩萨在无数的苦厄世界,常能救护一切众生,若能对菩萨心中忆念,口称名号,并时常恭敬顶礼,则解除一切痛苦、畏惧、苦难,自然获得解脱。

2、相续中一定要生起不退转信。

1)当我们遇到困境灾难的时候,一定要用真正的信心来祈祷三宝、依法修行,所有的障碍违缘自然而然会消失。

2)因为我们还没有得到不退转的果位,有时虽然初心很好,想好好修行、出离轮回,想依靠佛法获得一定力量去度化众生,但由于现实与愿望的差距,到了五六十岁后才发现当初很多事情没有看透,过于天真幼稚。除非一些悟性高的人,刚开始就对生活、修行以及人生有特别深刻的解读和认知,否则,人生苦短,走了几次弯路后很难再回头重新开始。

3)因此,真正的皈依处就是三宝,尤其是遇到上师三宝,不管遇到任何事情,自己有非常坚定的不退转的信心,将来会在很快时间内获得不退转果位。否则,今天似乎很有信心地念诵、祈祷,第二天信心全部退失,但修行又不得不继续下去,这种修行效果不是很好,到最后回首修行之路,自己也不会满意。


丁二(安立三皈依之理)分三:一、观待必要安立三种之理;二、后两种非永久皈依处之理;三、抉择胜义皈依处。

科判分析:

这是广说三宝的第二大科判,主要讲为什么皈依的道理,分为三个方面:观待必要而安立三种的道理,法宝和僧宝不是究竟的皈依,以及对胜义皈依处的抉择。


戊一、观待必要安立三种之理

依佛法弟子,信解于三乘,

及三作用众,安立三皈处。

颂词释义:

佛法僧三宝,也可以说是三种事。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弟子(大乘圣者弟子,或佛的小乘弟子)这三种意义,宣说了它的功德之后,产生了三种作用或三种意义。

1、宣说了佛的八种功德,则三乘当中的大乘菩萨对之产生胜解信,对佛二足尊供养、恭敬、承侍的作用。对大乘佛子来说是希求佛宝的,因为成为二足尊,宣说佛宝的功德之后产生这样的作用。

2、前面也讲了法宝的八种功德,因而法宝引起缘觉行人对法宝产生兴趣。缘觉行人依靠缘起空性修行而成就。法宝是离贪至尊,起到这样的作用后,缘觉行人产生信心去皈依。

3、僧宝的功德讲述之后,声闻乘对其产生信心,会希求这样的功德或作用。

大乘菩萨最后获得佛果,缘觉获得独觉果位,声闻获得八种或四种圣者果位,所以安立为三种皈依处。

重点分析:

1、为什么安立为三皈依?

观待众生的根基不同。大乘菩萨直接会皈依佛,佛具足一切功德。缘觉根基的众生会直接皈依法。声闻根基的众生会直接皈依僧众。有些是既皈依佛又皈依法又皈依僧。

2、对三宝的不同信心。

1)有的人对佛不是那么有信心,觉得是偶像,但对法有信心,就像有些专家、学者,就皈依法。

2)有些人对法不懂,觉得太深了,但是对释迦牟尼佛药师佛有信心,对法没有。

3)有的人对僧众,比如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等有信心,对声闻众弟子有信心,对法和佛不一定有信心。

4)总之,有的人对佛、法、僧三宝都有信心,而有的人则对三宝的信心各有侧重。因为每个人的着重点不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佛、法、僧众有不同的信心。

3、关于三宝功德的教证:

1)《心地观经》中讲了佛宝的六种功德,法宝的四种功德,僧宝的三种功德。

2)《大庄严经论》中讲“僧众功德海,无能测量者。佛尚生欣敬,自以百偈赞。”

3)《四童子三昧经》“能归依佛者,彼人得大利,百千诸劫数,更不见诸苦”。

4)《大智度论》“若人爱敬佛,亦当爱敬僧,不当有分别,同皆为宝故”。


戊二、后两种(法与僧)非永久皈依处之理

要点:

宣说“暂时的法与僧并非究竟的皈依处”

舍欺有法故,无故有畏故,

二法及圣众,非胜永皈处。

颂词释义:

“舍欺有法故”:舍故,名称、词句、文字组合归集的教法,是通达义共相的所依,但真实证道时,就像过了河的船一样是所舍的缘故。欺有法故:证法也有两种,其中能证的道法具有有为法的法相,无常、不真实、如云相般是虚妄、欺惑的有法的缘故。

“无故有畏故”:无故,所证的灭法是究竟佛陀,但按照声闻的方式如同灯火相续中断一样仅是无有烦恼与痛苦的缘故。有畏故:所谓僧,即便是灭尽有的阿罗汉也像撑着剑的刽子手一样畏惧诸行,而寻求从中出离,菩萨也是有所学,因此没有到达无畏的最高境地,这一切是因有畏而皈依佛陀的缘故。

“二法及圣众,非胜永皈处”:教法与证法二法,以及佛陀以外的其他圣者僧众是暂时的皈依处,在获得究竟时它们也不是最殊胜的永久皈依处。

重点分析:

1、为什么法宝和僧宝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1)佛法包括教法和证法。教法是用各种名称、词句、文字、语言组成,只是总相上通达的概念,并没有通达真实意义。而只有到一地菩萨以上或是佛果时,所有的文字语言都需要舍弃,就像过河之后不再需要船只。所以叫所舍故。这是第一个原因。

2)作为证法而言,证法包括能证和所证的法。能证的法是道谛,就是从一地至十地之间菩萨相续当中的功德,但这毕竟是有为法,有生住灭的法相,是无常、不真实、有欺惑性,像浮云,究竟而言是有欺惑的有法,是不究竟的。

3)“无故”,灭谛。所证的法,所证法叫灭谛,佛陀所证灭法是最究竟的。但声闻在相续中的的灭谛叫抉择灭,通过观察烦恼灭了,这种灭是无有的东西,和究竟的佛果相比,不是究竟的,只是灭了烦恼和痛苦。

4)僧众方面,也不是究竟的,是“有为故”。就像阿罗汉的烦恼和痛苦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按照许多经典里说,阿罗汉从大的方面来说生老死病虽然没有了,但是有细微的不可思议投生、意生身,就像关在监狱里面的人看到刽子手拿着宝剑非常可怕一样,作为小乘行人对各别有为法还是有心的恐怖。包括菩萨,虽不一定特别害怕,但对细微的有为法的变化,投生还是有恐惧的,他们都有畏惧欺惑的心。不像佛一样,因为佛获得了四种无畏,不畏惧轮回。因此,法宝和僧宝并不是最殊胜最永恒的皈依处,究竟的皈依处就是佛陀。


意生身:谓诸有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成身。随意愿成故。如契经说:如取为缘,有漏业因续后有者,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习地为缘,无漏业因、有阿罗汉独觉已得自在菩萨、生三种意成身。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摘自【朱芾煌《法相辞典》】


戊三、抉择胜义皈依处

要点:

这里的胜义不是中观的胜义,是究竟意义上众生的皈依处。 

胜义诸众生,皈处唯一佛,

能仁法身故,僧究竟亦彼。

颂词释义:

在胜义中成为救度无量众生离苦、无灭恒常的殊胜皈依处,就是唯一的圆满佛陀。然而法与僧说为暂时的皈依处是指,他们究竟就是佛陀,如前所述“无有初中末……”为特点的能仁具足清净二谛的法相、是究竟离贪之法身的缘故,三乘的僧众也以断证来分,究竟也是现前佛陀的法身。

重点分析:

1、为什么佛宝是众生唯一、最究竟的皈依处?

因为佛宝具足了法宝和僧宝的所有功德。

2、佛宝如何具足法宝和僧宝的功德?

1)所谓的法宝是什么?实际上是教法和证法,而教法和证法的究竟实相和佛的法身无二无别。法身的二十一种无漏法,与佛的法身无二无别,因此能仁法身究竟时就是佛宝。

2)所谓的僧宝是什么?包括大乘的菩萨和小乘的声闻缘觉,究竟的断证功德叫僧众,而最究竟的断证功德就是佛陀的身体,除此之外没有再没有其他的断证功德了。

所以皈依佛宝,法宝和僧宝的所有的功德就已经具足了。


丁三,以释词宣说

要点:

解释什么叫做宝。

稀有无垢故,具力世庄严,

是最殊胜故,无变故为宝。

颂词释义:

梵语“绕那”涉及稀世之珍与珍宝两种含义,此处以六种同法而说明三宝与珍宝相似。具体来说:

稀有:资粮善法也不会值遇,稀有出现的缘故;

无垢:与珍宝清净无垢相同,因为三宝也是何时何处都无有过患之垢的缘故;

具力:与珍宝具有遣除衰败、赐予圆满的威力相同,因为三宝也具有神通等不可思议的功德威力的缘故;

世庄严:与珍宝成为世间装饰相同,因为三宝也成为一切众生善心之因而作为一切世间最殊胜庄严的缘故;

最殊胜:与珍宝比假宝殊胜相同,三宝也是超越世间,于一切法中堪为最胜的缘故;

无变:与珍宝不以赞毁等改变相同,因为三宝也是无为法自性,何时也不会以众生信不信等外缘改变的缘故。正由于与珍宝相似,因此称为宝。

重点分析:

以六种特点比喻说明三宝与珍宝相似。

1)稀有:世间当中的珍宝非常稀有难得,像珍珠,钻石非常罕见。如果没有多生累劫积累福慧二资,很难值遇三宝,所以稀有难得。要以难得之心皈依三宝,要有自豪的心,很幸运的心。

2)无垢:珍宝的本体是清净的,没有灰尘沙砾。同样的,佛法僧三宝没有少许的细微的过失,是无有垢染的。

3)具力:世间的珍宝是有能力的,比如金子、钻石,放在身上可以遣除一些毒、违缘等。同样的。祈祷、依靠三宝有不共的加持力、神通力,有带来暂时和究竟安乐的力量。

4)世间庄严:世间的珍宝,哪怕是一点点也当成各种装饰。三宝也是如此,三宝是世间庄严,带给我们的善心、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智慧这些也是世间的庄严,就像圣者七财一样的非常珍贵。

5)最殊胜:珍宝在世间最珍贵,同样的,三宝超越世间,在一切法当中最殊胜,是皈依处、顶礼处,有许多功德。

6)不变:珍宝不管是谁诋毁或赞叹,珍宝自身的本体不会有丝毫改变。同样的,不管是诽谤或是产生信心,三宝的本体也不会有丝毫改变。

教证:《大庄严论经》“虽无诸珍宝,及以资生具。能信三宝者,是名第一富”。


编写:定解G87

审核:定解G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