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宝性论释》 第7课

《大乘宝性论释•善说日光》 第7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科判梳理


宣讲论颂


己二、以总纲略说能遍

科判分析:

己一讲了法界周遍的道理,现在讲己二:以总纲略说能遍,如来藏能遍于一切众生,通过下面十个角度展开叙述。


体因果业具,入分位普行,

恒常德无别,胜义界密意。

颂词释义:

此处简单阐述了如来藏的本体、因、果、业、具、入、分位、普行、恒常、功德无别,共十个方面,后面会广说。

重难点分析:

第一,本体之义。讲到了如来藏的本体。前面的颂词讲了“法身”、“真如”或“种姓”,这三个词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意义,但实际上都是如来藏的意思——它的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每个众生都具有清净的如来藏,虽然我们自己的肉眼看不到、分别念测不到,但实际上都是具足的。《大般涅槃经》云:“譬如初月,虽不可见,不得言无,佛性亦尔。一切凡夫,虽不得见,亦不得言,无佛性也。”

第二,因之义。如来藏的因是什么呢?如来藏的因,可以通过信心、智慧、悲心、等持四个方面来理解,他们能遣除如来藏的客尘(或者说四种障碍),这样才能现见如来藏,所以是近因。这里所说的因,并不是指产生如来藏的因,而是指通过这些因清理了如来藏客尘以后,可以发现如来藏,从而得到如来藏。

第三,果之义。如来藏的果,指本有的法界远离了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客尘,现前真正的佛地。下面会讲四种功德的佛地,即如来藏的果。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如来藏,但在获得佛果的时候才能显现。

第四,业之义。如来藏的业是指它的功用,见到轮回过患,马上产生出离心,见到涅槃功德,即生希求之心。正因为有了如来藏,才有这样的心态,否则是不可能有的。

第五,具之义。指如来藏具有对大乘佛法的信解等因方面的功德,以及如来藏本体显现时,在世间显现各种神通神变等果方面的功德。

第六,趋入之义。如来藏要趋入什么样的法呢?趋入凡夫的真如、圣者的真如、佛的真如。因为有了如来藏,有机会趋入这三种真如。

第七,分位之义。如来藏的分位是什么呢?不清净位、清净位和极为清净位,分别对应凡夫位、菩萨位和佛地这三个阶段。

第八,普行之义。无论在凡夫、菩萨或佛地,如来藏能普遍于一切,普现于所有分位当中。无论是凡夫、菩萨或佛陀,都具有如来藏,它能周遍一切。

第九,恒常之义。不管是凡夫位、菩萨位或佛位,如来藏的本体从未改变。不会因凡夫的过失而染污,也不会因菩萨的功德而清净,它的本体是无来无去、恒常存在的。

第十,无别之义。因真如恒常不变,虽然显现上是在最后佛地才得到这些断证功德,而实际上在我们因地时,它就以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着。并非我们最后成佛的时候,突然从天上掉下一个功德到身上,而是从凡夫地一直到佛地之间,究竟断证功德都以无离无合、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


己三(广说总纲义)分八:一、本体及因清净之义;二、果及业成就之义;三、具众功德之义;四、以行人分类趋入之义;五、分析分位唯名之义;六、如虚空般普行之义;七、恒常无变之义;八、功德无别之义。

科判分析:

上面是略说,这里是广说。以上讲了十个意义,本应以十个科判来说,科判把本体与因清净合为一个科判,果与业合为一个科判,共八个科判。


庚一(本体及因清净之义)分二:一、共同宣说所净能净;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


辛一、共同宣说所净能净

科判分析:

所净,即如来藏的本体;能净,即能清净客尘的因。


如宝空水净,自性恒无染,

信法殊胜慧,等持悲所生。

颂词释义:

所净,通过三个方面作比喻,分别是如同如意宝珠自性清净、虚空自性清净与水自性清净,来说明如来藏法界也是自性恒常无有垢染,清净就是本性义。

从能净方面讲,虽然我们每个众生都具有似如意宝、虚空、水一样清净的如来藏,但是需要能净的因,清净的如来藏才能显现。能净的法中,第一个因是信解大乘法。第二个因是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殊胜智慧。第三个因是具足安乐的等持(禅定),佛教中若无等持,仅有智慧是不行的,如果心一直散乱与动摇,智慧无法持续和增长。诸如虚空藏三昧、楞严三昧等如海的等持,是清净如来藏的第三个因。第四个是缘众生生起极大的大悲心。通过以上四因,可以清净如来藏上所有的客尘。

重难点分析:

1、比喻说明:

如摩尼宝珠本来清净,但上面如有微尘遮障则需要遣除;虚空本来清净,但虚空中如有云雾也需要驱散;水本来清净,但水若已经被染着或有浊垢,通过净水机过滤,水的清净本体则会自然呈现。同理,我们对大乘佛法具足信心,具有空性智慧,住于诸法安乐,入于虚空藏的等持,和缘众生的大悲,这四法具足便可以清净如来藏,如来藏能真正现前。

2、四因的重要性:

大乘修行人应具足此四因,也是修行成就的四个因,即信心、智慧、禅定、大悲心。这四法很重要,大家应认真思维。有此四因,菩萨的离系果自然而然可以现前。


辛二(解说各自本体)分二:一、所净本体之义;二、能净因之义。

科判分析:

以上是各自的本体的共同宣说。这里分别剖析如来藏之本体以及能清净的因。


壬一、所净本体之义


威力不变异,润体自性故,

与珠宝虚空,水功德同法。

颂词释义:

如来藏自性清净是从此品开头的颂词所讲的三种推理得来:佛法遍现、真如无别、佛种恒具之缘故,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如来藏(如来法身)能力有哪些?

1、具有能实现一切所愿、一切所想的威力。如同世间摩尼宝珠,如以诚心祈祷,则能满众生所愿。如来藏亦如是,愿求所行,应有尽有,如同宝藏。这是第一个以如意宝藏来比喻。

2、真如在任何阶段自性未曾变异过,如虚空一般。早上和晚上的虚空无别,仅是有云和无云的不同,虚空本体没有任何差别,如来藏也是如此。

3、佛性如来藏能周遍一切众生,正因为如此,慈悲可以滋润我们的本性。如果我们的本性上不具备一点悲心和慈心,那么将来我们成佛时的大悲心将会无缘无故产生,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常说“智悲双运”,无论悲或方便,这些功德都是本具的,就如同水的本体是滋润的,有湿润之性。

通过上面所讲三种比喻,能够了知如来藏具有满愿的功德、不变的功德、慈悲润化的功德。

重难点分析:

1、如来藏具有实现所愿的威力:

因有如来藏的缘故,学出世间法,能学有所成,学世间法也能挖掘出潜力。世间某些专业,因受前世业力所限,再怎么努力也难有起色,但多多少少能掌握一些。比如我学习英语或日语,因如来藏上存有英语、日语的种子,也会有所收获。如果没有种子,再努力也徒劳无益,就如石头什么都无法学。

不同种类的众生,色蕴的遮障作用是有差别的。人类色蕴的遮障不是很厚,但某些动物的身躯非常愚痴,遮障得很厉害,这种身躯的作用力使得潜在种子功能很难以迅速开发,一旦这种笨拙的色蕴换掉,种子潜力将得以显露。

2、不轻众生:

每个众生都具足这些功德。即使路边可怜的乞丐,他也本具如来藏。《妙法莲华经》里面讲过,常不轻菩萨不敢轻视任何一个众生,因为众生都具足佛性,现在是“小佛”,以后会变成“大佛”,所以对每个众生都特别尊重。

3、应通达自性如来藏:

(1)如来藏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坏灭。《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云:“譬如劫尽火,不能烧虚空,如是老病死,不能烧法界。”如末劫火无法燃烧无为法的虚空,同样在生死轮回中,即使众生感受到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痛苦,但这些痛苦之火根本无法烧毁如来藏(法界)的本体。

(2)每个人都可能与痛苦不期而遇,生活就是如此。如果我们真正通达自己的佛性始终无有变化,那么,显现中如梦如幻的各种变化,便不会对自心有损坏,所以通达自心很重要。莲花生大士说过:“如果通达自性,即使牧人也能解脱;如果没有通达自性,即使班智达,也是迷惑懵懂的。”


壬二(能净因之义)分二:一、断除所断四障之理;二、以对治成佛子之理。

科判分析:

如来藏的本体是通过什么方式清净,令其现前的呢?能净之因。


癸一、断除所断四障之理


嗔法及我见,畏惧轮回苦,

无视众生利,大欲者外道,

声缘之四障,净因胜解等,

法即有四种。

颂词释义:

如来藏要得以清净,需要断除“嗔法”、“我见”、“畏惧轮回苦”和“无视众生利”四种障碍。分别是哪些人具足呢?嗔恨是大欲者具足,我见是外道具足,畏惧轮回苦是声闻具足,无视众生利是缘觉具足。如何清净这四种障碍呢?要依靠胜解信、智慧、等持和大悲这四种法得以清净。

重难点分析:

分析四种所断障碍、障碍具足者及障碍对治:

1、所断障碍:嗔法

现前如来藏的最大障碍,首当其冲的就是嗔恨心。

嗔恨的危害:《入行论》云:“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嗔恨心是摧毁一切善根的根本。嗔恨心重的人,往往令人生畏。哪怕是学了十年二十年的佛教徒,甚至是发心人员、出家人,产生嗔恨时,仍然大言不惭、无所顾忌。原因有二:一是傲慢滋长,二是愚痴。长此以往,连对大乘佛法都生不起信心,更别说对上师三宝产生信心了。嗔恨心是障碍如来藏的根本因,如果要现前如来藏,首先要断除嗔恨心。

障碍具足者:嗔法是谁具足呢?大欲者。大欲者又名“阐提”,即断种性者。

如何断除:近因是依止善知识、闻思修行大乘佛法,当生起真正的信心时才能断除嗔法。对于修行者而言,在小乘佛法里,贪心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而在大乘佛教中,不管是对法还是对人,哪怕产生一刹那的嗔恨心,也足以摧毁一切功德,具有此等嗔恨心的人就称为大欲者。这种嗔恨心源于自私自利,也就是断善根、断种性的阐提,其后果非常可怕。自相续不调柔的人,应该通过大乘佛法里的祈祷、忏悔来逐渐改变,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见到如来藏的本来面目。

2、所断障碍:我见,包含了“我”和“我所见”

障碍具足者:一般数论外道、胜论外道等外道具有这种“我”和“我所见”的观点。

如何断除:我见可以依证悟无我的智慧来加以断除。

教证:《大智度论》中云:“若信诸法空,是则顺于理,若不信法空,一切皆违失。”如果我们证悟了万法空性的智慧,其行为将随顺真理,如果没有证悟或不相信这种真理,所作所为就会像有些唯物主义及不承认空性理论者一样有诸多过失。因此“我见”大多在外道相续中存在,因为他们没有机会通达一切万法,无有人无我、法无我的境界。

3、所断障碍:畏惧轮回苦

障碍具足者:因畏惧轮回的痛苦,声闻、缘觉唯独希求自己获得寂灭涅槃,而不愿长期居住于轮回。

如何断除:这种畏惧可由通达虚空藏三摩地的境界来断除。若能恒时安住于三摩地的境界,对轮回中所谓的痛苦会安之若素,无所畏惧。在出定位,一般来讲,一颗包容的心能接纳一切,更何况具足出世间的首楞严三摩地境界,根本不会希求自私自利的心,会安住于更为广大的法界本性之中。

4、所断障碍:无视众生利

障碍具足者:一般来说,缘觉既不希求佛果,也不愿度化众生,唯独希求自己获得十二缘起的证悟。除了极少数的缘觉,会对个别的有缘众生示现种种神变,但也并非大量的度化众生,《百业经》对此有类似的宣说。

如何断除:学习大乘佛教。当相续中生起真实无伪的大悲心时,有大悲心的佛子不会只想安住于缘觉的等持,或者唯独希求自我的解脱,而是走上大乘佛道的修行之路。

法相名词:

【阐提】在梵文和藏文中,对“阐提”有好几种分类。第一种是断种性、不能成佛的人——“无性阐提”,当然,这是不了义的说法;第二种是“断善阐提”——断了善根的阐提,如因嗔恨心而暂时断了善根的阐提;第三种叫“大悲阐提”,因大悲殷重之故,一直住于轮回而不求涅槃和佛果。


癸二、以对治成佛子之理


信解胜乘种,慧生佛法母,

禅乐胎处悲,乳母佛生子。

颂词释义:

偈颂以比喻的方式讲了,对大乘佛法的信解,犹如种子一样;智慧产生佛法,犹如母亲一样;禅乐,禅即等持,犹如胎处一样;大悲心,犹如乳母一样。只要这四法具足,就能产生佛子。为什么要用这几个比喻呢?一般来讲,转轮王降生于世间,首先需要父亲的种子,其次需要母亲,之后入胎需要胎藏,降生后需要乳母的喂养,才能真正地变成转轮王。这是以转轮王作比喻的方式对本颂进行了宣说。

重难点分析:

1、信解

若要变成菩萨,首先要对大乘佛法具备殊胜信心,如同能产生殊胜功德的种子一样。

(1)依靠信心趣入大乘:

《宗镜录》云:“佛法如海,唯信能入。信则道原功德母,一切善法由之生。”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我们对大乘佛法一定要具足信心,如果不具足信心,就没办法趋入大乘佛道。

(2)依靠信心得到加持:

昨天在课堂上讲到了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通过一个多小时的视频,法王亲口传授佛法,如果有信心肯定会得到法王的传承加持。

如果传承上师的加持入于心间,修行便容易获得成就。就好比本身具有种子,要经灌溉浇水后,种子才有成长和成熟的机会。虽然我们具有如来藏的种子,但若没有上师的加持给以“灌溉”,也许这辈子很难苏醒自己的佛性。

(3)依靠信心遣除罪业:

《入大乘论》云:“所作重恶业,能深自悔责,敬信大乘法,拔除诸罪根。”如果我们造了非常严重的罪业,能清净忏悔的因是什么?就是信仰大乘佛法。如果虔信大乘佛法,那么罪业的根本也能彻底拔除。我们对大乘佛法有了信仰,并开始闻思以后,虽然以前有心无心地造了很多罪业,但是这些深重的罪业皆可通过信心得以遣除。

相关教证:“若安住于真如中,能遣除一切罪障”。

2、慧生

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能产生佛陀的一切法,就像世间人的生母一样,有了种子,还需要生母才能出生,所以,证悟的智慧是不可或缺的。

如何产生证悟的智慧:并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需要闻思修行。

3、虚空藏等禅乐

禅乐增上如胎处,没有胎藏,孩子也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因此禅定也是必须的。修行中需要学会禅定,若心不能安住,就无法修行。

4、大悲心

大悲心如哺育孩子的乳母。释迦牟尼佛传记中记载,佛降生以后有四种乳母:刚开始给予乳汁的乳母、沐浴清洁的乳母、给予饮食吃喝的乳母以及负责生活起居的乳母,每种两位共八位乳母。大悲心像乳母一般,如果不具备大悲心,将很难度化众生、增长功德。

教证:《入中论》从初、中、后三个方面讲到大悲心的重要性。菩萨见到可怜众生时,大悲心自然生起。对世间人和一些声闻乘人来说,无论看到众生如何痛苦,也没有任何感受。而相续中具有大悲心的大乘佛子,则不忍心众生受苦,如母亲见到自己的独子遭受痛苦时,感到痛心而无法忍受。

依靠悲心发起方便:

大乘佛子会依靠种种方便,饶益正在遭受巨痛的众生。如《华严经》云:“了知诸群生,愚痴颠倒惑,种种身方便,度脱众生类。”佛陀看到众生处于愚痴颠倒的状态中,恒时在常乐我净中打转,于是根据每个众生不同的习气爱好,示现各种各样的身相来度化。

我们也应如此,众生的习气意乐千差万别,无法通过同一种方法解决所有众生的问题,为此,我们应以种种方便方法,因机施教度化,这就是悲心的力量!佛教最关键的核心就是悲心,有了悲心,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办,反之,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庚二(果及业成就之义)分二:一、共同宣说所得能得;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


辛一、共同宣说所得能得:

科判分析:

共同宣说如来藏的果与业。


净我乐常德,波罗蜜多果,

厌苦欲得寂,发愿之业者。

颂词释义:

如来藏的果即是如来的波罗蜜多。波罗蜜多分为净波罗蜜多、我波罗蜜多、乐波罗蜜多及常波罗蜜多四种。常乐我净的果需要通过什么样的功力来发现?或者说,此四种究竟所得的波罗蜜多依靠什么才能得到?厌苦和欲得寂。

重难点分析:

1、四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意为已到达究竟彼岸,此处是指,得到超离净与不净的大清净波罗蜜多、超离我与无我的大无我波罗蜜多、超离乐与不乐的大乐波罗蜜多,以及超离常与无常的常波罗蜜多。意思是,超越常乐我净所有相似的边之后,所获得的大境界果位。

2、如来藏的功力:

(1)厌苦:我们自相续当中有佛性,所以会对轮回产生厌离心。

(2)获得寂灭:当我们明白佛法、涅槃等不可思议之功德,自己也会想要得到佛菩萨般的成就。因为身处轮回中无有任何实义,而我们相续中有如来藏的功力,所以想要得到常乐我净的最高境界。

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在因地修行过程中发愿,在诸佛菩萨前发菩提心,念《普贤行愿品》发愿早日脱离轮回获得佛果、现前诸佛菩萨一切功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以上称之为“业”,同时说明我们具有如来藏。如来藏的作用是令我们发愿,避苦求乐。

3、为何众生避苦求乐:

众生喜欢得到安乐,希望远离痛苦,这其实是如来藏的另一种显现方式。动物也是如此,它们之所以想要离苦得乐,同样是如来藏的作用。如果众生没有如来藏,不会有这些本能。


编写:定解G84

审核:定解G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