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宝性论释》 第8课

《大乘宝性论释•善说日光》 第8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科判梳理

课前开示

  1. 上课是比较累的,但是人生难得、寿命无常,遇到佛法更是稀有难得。所以,不能松散放逸。如果自己对自己有强制性的要求,就不得不完成。

  2. 虽然没有惩罚措施,也没有做各种各样有吸引力的宣传,然而大家都依靠佛的加持力和自己的信心力,依靠现在的各种因缘力,坚持上课,这一点值得珍惜。

  3. 法王如意宝在1988年秋天至冬天期间,大概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传讲了《大乘经庄严论》,上师也用了四年讲了111课。麦彭仁波切说,听闻该论可以得到所有大乘法的功德,学习《宝性论》也是同样的,所以大家要以欢喜心接受弥勒菩萨的宝典。

  4. 大家都知道众生有一种佛性,就是佛的本性。但这个佛性,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它的本体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果是什么?它的业是什么?它的各种功德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比较陌生,所以,这次我们还是应该系统地学习。

  5. 注释的作者——朵洛瓦西日加参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通过学习他的注释以及其他高僧大德们的注释,我们也应该大致地了解《宝性论》里面所讲到的如来藏的甚深密意。

宣讲论颂


辛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分二:一、所得果之义;二、能得业之义。

壬一(所得果之义)分三:一、断除所断颠倒之理;二、以断而得四果之理;三、以得而解脱二边之理。


癸一、断除所断颠倒之理

科判分析:

上一科判已经略说了如来藏的果和如来藏的业的共同点。它的果有常、乐、我、净这四种;它的业和它的作用就是对轮回的出离以及对涅槃的向往和发愿。

这一科判主要是从得果的意义、能得业的意义两个方面具体进行宣说。

首先是得果的意义,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方面讲断除所断颠倒之理,也就是断除四种颠倒,安立常、乐、我、净(如来藏)的果。

略摄此等果,是以于法身,

遣除四颠倒,对治而安立。

颂词释义:

简略地说,如来藏的果通过对法的信解信、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等持(禅定)和悲心四个因,即是能清净如来藏的四个因。依次遣除不清净、无我、痛苦、无常四种颠倒(也叫四种障碍);获得以对治而安立的净、我、乐、常,也即现前净波罗蜜多、我波罗蜜多、乐波罗蜜多、常波罗蜜多四种功德波罗蜜多。


重点分析:

1.这四种波罗蜜多现前的关键是什么?

它们现前的关键是“信”,信仰或者信心很重要。如果没有信心,理解这样甚深的大乘佛法会非常非常难。

《胜鬘经》云:“或有众生信佛语故,起常想、乐想、我想、净想,非颠倒见,是名正见。”就是说,如果众生对佛语有信心,就能得到常、乐、我、净这四种果,这是非颠倒见,也就是正见。


2.常、乐、我、净四种果实际上是针对大欲者外道、声闻、独觉而安立的。

对大欲者讲大乘佛法,使他们对大乘佛法产生清净的心,然后断除不净的相,最后获得净波罗蜜多的果位;对于外道,因为外道有我执,所以给他们宣讲无我的智慧,最后也得到我波罗蜜多的道理;对于声闻而言,他们比较怕大乘空性法门,通过禅定获得乐波罗蜜多的境界;对于缘觉而言,给他们也讲一些清净的法,最后他们也得到常波罗蜜多的境界。


3.这里的常乐我净与平时说的常乐我净不同。

平时的常乐我净是四种颠倒,但是在这里变成了正面的常乐我净,也即获得一种最究竟的常、乐、我、净的果位。所以,佛教要闻思不同论典中所表达的不同的意义,如果我们一概而论,其表达的意义却是不相同的,这需要我们去分析。


4.这样的常、乐、我、净,一般的外道众生很难通达其中的意义。

(1)《大般涅槃经》的比喻。

1)给生盲(从来没有见到太阳和色法的盲人)讲牛奶:我们跟他说像贝壳一样,因为他没有看到过贝壳,可能认为像吹的海螺一样,就把牛奶耽著成一种声音;如果给他讲牛奶像大米,他只有触觉,摸过大米,一粒一粒软软的,那他也会认为大米是这样的;如果我们跟他说像白雪一样,他就会认为牛奶像雪一样很清凉;如果给他讲像仙鹤一样的话,他又会把牛奶耽著成一种鸟叫的声音等等……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管怎么说,诸如外道、大欲者这样的人,是很难通达“常、乐、我、净”的意义。

2)“盲人摸象”:一群盲人各自摸大象,有些人摸到大象尾巴的时候说大象就像棍棒一样;有些人摸到肚子的时候说大象就像墙壁一样;有些人摸到耳朵的时候说大象像一片叶子一样……每个人都会摸到大象身体各个不同的部位。因此,大象到底像什么,他们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所以,凡夫讲常乐我净、胜义谛、菩提、如来的境界等等时,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分别念,用自己所听到的名词来作判断,但是真正能通达的可能不是特别多。

(2)所以,一般来讲,常、乐、我、净的道理,只有得到一定境界以后才能真正感受到。

但是如麦彭仁波切所言:在凡夫地,依靠闻思的能力,智慧逐渐成熟后,能以总相的方式感受佛和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界。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在因地(资粮道与加行道),也可以相似感受佛菩萨的境界。

癸二、以此而得四果之理

科判分析:

这一科判分别宣说如何得到如来藏的四果——常、乐、我、净。

彼性清净故,断习气故净,

灭我无我戏,是故为胜我。

颂词释义:

彼性清净故,断习气故净:究竟的法身(如来藏的果),应该现前所有菩提功德、灭尽所有障碍。从整个众生的总法来看,是自性清净,每个众生都具足。从别法来讲,如本师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等佛陀,对一切万法已经断除了所有的烦恼障、所知障以及习气客尘,是离垢清净。此二者即为净波罗蜜多。

灭我无我戏,是故为胜我:最后现前如来藏的时候,会根本上灭除外道常有自在的“我”,以及世间各种各样的“我”的执着,内道声闻缘觉和圣者相续中“无我”的戏论也要断掉。断掉后称为“殊胜的我”,或是“我波罗蜜多”、“大我波罗蜜多”。


重点分析:

1.净波罗蜜多

(1)《大方便佛报恩经》老鹰追鸽子的公案。

有一个老鹰追赶鸽子,鸽子特别恐怖到处躲,躲在舍利子影子里,还是非常恐惧,后来躲到佛的影子里,没有任何恐惧。这是因为佛于三大阿僧祇劫中积累资粮、行菩萨道,断除二障碍而获得究竟果位。而阿罗汉通过六十劫修法,只断除了烦恼障,证得人无我。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2)乔美仁波切给人治病的故事。

乔美仁波切常常说“但愿您的眼睛不要生病!”这句话治愈了很多众生的眼病。有一个喇嘛觉得自己也有这个能力,他也对病人也重复这句话,却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3)世间中也有福报的差别。

比如两个相同的项目,依靠同样的产品与经营模式,一个人因为有福报,做得非常成功;另一个人没有福报,虽然也用同样的方式做,却无法成功。

(4)佛、菩萨、声闻和众生在离垢清净方面有差别。

佛、菩萨和声闻,习气的所断还是有一定的差别:菩萨和声闻,无论是讲经说法,还是度化众生,表面看似相同,实际对众生带来的利益是不相同的,佛和菩萨也有差别(在下一堂课清净与不清净的不同阶段,会详细宣讲)。众生有自性清净,但没有离垢清净。凡夫有各种障碍,度化众生的能力非常有限,其原因是没有获得大清净波罗蜜多的果位。当获得大清净波罗蜜多的果位时,习气便荡然无存。


2.我波罗蜜多

(1)外道常有自在的我和世间人各种各样我的执着都是边执,内道声闻缘觉的无我的非抉择灭也是一种边执。

(2)外道经典里也有 “如来藏”、“我”、“无我”,但是与佛教所讲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在《首楞严经》中,佛陀对大慧菩萨讲了很多这方面的道理。佛教所讲的如来藏,远离四边八戏,并非恒常不变、不可毁坏的一种坚固的东西,我波罗蜜多也并非我们凡夫非常坚实的一种我执。


3.修行次第

首先破掉坚实的我执,达到“无我”,然后再把这个“无我”彻底清净,清净后虽然也称之为“无我”,但这个“无我”实际上是“胜我”,不是凡夫阶段的“有我”,也不是声闻缘觉的“无我”。那它是什么呢?得到之时才知道,言语无法表达。虽然我波罗蜜多也称之为“我”,但与我们现在的“我”完全不同。

我们刚开始修行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经过一段时间修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修行到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此时的境界已与之前完全不同。


除意自性蕴,彼因故为乐,

证悟轮与涅,等性故为常。

颂词释义:

除意自性蕴,彼因故为乐:如来藏现前的时候,无余灭尽痛苦及痛苦的因,即灭尽痛苦而断除意识形态的蕴,消除了无明习气地的烦恼和无漏业,到达乐波罗蜜多。

证悟轮与涅,等性故为常:如是证悟了轮回和寂灭涅槃在究竟意义上是自性等性的缘故,会不间断地自利和他利,即是“常波罗蜜多”(这里的“常”与凡夫分别念的“常”,涵义不同)。


重点分析:

1.乐波罗蜜多

(1)无著菩萨注释中讲了四种相:

缘相,即所缘,指缘无明而产生的烦恼,即无明习气地;因相,这种烦恼的因,即指无漏的业;生相,即有了烦恼和业而产生的相;坏相,即产生坏灭和生死。

(2)变异生死和分段生死

一般来讲,菩萨或声闻缘觉此类圣者的转生叫做变异生死,而凡夫转生叫做分段生死。圣者们不会像凡夫一样分段生死,不会今天变成旁生,明天变成人……就像《入行论·智慧品》里讲的阿罗汉为什么没有无明习气地、无漏业,为什么没有意生身,有这些方面的辩论。

声闻和缘觉相续中有烦恼和业两种习气。有这两种习气就产生意识形态相关的一种蕴,在清净刹土中幻化身体,或者以比较自由自在身相来投生,这与我们凡夫依靠有漏的业,或者贪嗔痴等严重的烦恼而投生,是完全不同的。

(3)佛教中对不同层次的烦恼和业的习气,有很多描述。

1)过去世烦恼非常深重者,此生也会有同样的烦恼习气。如难陀以前当过国王,证得阿罗汉果位,贪心依然比较重;舍利弗很多生做过蝎子,因此在证得阿罗汉果位后,还会有一些嗔恨心习气;有些阿罗汉以前当过婆罗门,有傲慢心;有些阿罗汉像周利盘陀尊者则比较愚痴……

2)再如业的习气,牛身比丘往昔做过牛,获得阿罗汉果位后,有时候还是爱奔跑;迦叶尊者以前喜欢跳舞,获得阿罗汉果位后,还会在不同场合跳舞;阿难尊者往昔当过歌手,获证阿罗汉果位后依然爱唱歌……

3)很多道友,包括堪布、堪姆等出家人,平时看上去很寂静,但遇特殊因缘,比如耍坝子的时候,就开始动起来了。出家前特别熟悉某个领域,可能出家后还会自然而然地专注于此。学佛之后戒荤食,但有时看到肉食就特别馋。甚至根本不会说话特别小的孩子,在摇篮里听到流行歌就不断地按节奏跳。甚至可能动物也是有这种习气。

这些让众生一方面深信前生后世,有一些甚深的因缘;另一方面,对生死的这种关系还是很容易生起定解信。


2.常波罗蜜多

(1)轮回和涅槃是平等的。

在证悟之前,我们会认为:去掉轮回的不清净过患后,得到涅槃的清净功德,这是“证悟”。然而从实相上讲,所去掉的这个轮回也是丝毫没有的,是不减的,由此没有堕于“断边”;从究竟意义上讲,涅槃的功德全部具足,所以毫无增上,由此也没有堕入“常边”。

(2)“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到达轮涅无二的境界,就是常波罗密多。


癸三、以得而解脱二边之理

科判分析:

以此“常乐我净”之果断除二边,解脱二边之理。

以慧无余断爱我,爱众悲尊非得寂,

此依智悲觉方便,圣者不住轮涅边。

颂词释义:

以慧无余断爱我,爱众悲尊非得寂:如来藏现前之时,证悟了大无我的智慧,超越了声闻缘觉的无我的智慧,这种智慧完全断除了包括外道和所有世间人对五蕴及“我”的执着,以及声闻缘觉对“无我”的执著,不堕“有”边。又以慈爱一切众生的大悲心来利益自他,不会像声闻缘觉一样一味地希求寂灭。

此依智悲觉方便,圣者不住轮涅边:由于具足了无我智慧以及不偏众生的大悲心,以此两种方便就可以获得无上殊胜的菩提。这样的圣者既不会住于三有,也不会趋入涅槃。


重点分析:

1.大乘佛教最究竟的思想是什么?

一方面是证悟无我的万法实相;另一方面,对世间众多尚未证悟实相而仍在受苦的众生,生起极大的悲心,并且以实际行动去度化他们。


2.教证:

《大般若经》云:“诸菩萨摩诃萨,若观生死而起厌怖,欣乐涅槃则堕于非道。”如果菩萨看到轮回,并且生起恐怖心、厌烦心,而喜欢趋入涅槃的话,那么这个菩萨没有入于真正的道,这样的话不能利乐一切有情,而且也不能通达如来的甚深境界。

反过来说,菩萨摩诃萨也应该对轮回无有厌足,涅槃无有向往。这样的话,一方面是利益有情,一方面通达如来的甚深教义。


3.观察自己是否是真正的大乘佛教徒?

现在很多人学习都堕入非法道,自己想获得寂灭,往生极乐世界,从来没有想到过众生。希求寂灭、厌离轮回对声闻乘行者来说是合理的,但从大乘佛教的角度来讲不合理。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选择一个非常寂静、安逸、快乐的地方,即使是特别不悦意的地方,只要对众生有利、对正法有利,我们也愿意呆在那里。

上师赞叹很多发心人员去偏僻地方发心做支教、做慈善、当义工、做志愿者。表面看起来,这些事情“佛法的味道”并不浓郁,但间接来看,他们通过各种世间道的方法让很多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否则,一开始就让自己完全沉寂在出世间道中享受寂静或寂灭,也是不可取的。


壬二(能得作业之义)分二:一、若无法界应成不证舍取;二、有种姓故证悟功过之作用。

科判分析:

如来藏之果已宣讲完,这个科判讲如来藏的业,分两个方面:如果无有法界或者如来藏应成不证舍取;如果有如来藏或者种姓,证悟它的功过的作用。


癸一、若无法界应成不证舍取

设若无佛性,于苦不厌离,

不欲乐涅槃,亦无希求愿。

颂词释义:

设若无佛性,于苦不厌离:假设众生没有佛性、如来藏、自性法性清净,当看到众生和六道轮回的种种痛苦,从来也不会生起丝毫的厌离心。

不欲乐涅槃,亦无希求愿:同时,见到涅槃、佛陀以及清净刹土无量无边的功德,也没有什么向往之心,更不会发愿、希求。


要点:

这里指显现上的涅槃,像阿弥陀佛的净土一样。亦或是对得到无有苦乐、寂灭的最高境界,也没有任何向往之心。


重点分析:

若无如来藏则不会厌离轮回、希求涅槃。

(1)教证:《胜鬘经》云:“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 ,乐求涅槃”,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如来藏,不会对轮回的痛苦产生起厌离之心,也不会对清净涅槃境界有意乐。

(2)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些众生刚来到清净的佛教道场,便会逐渐对佛的庄严身相、对某个善知识讲经说法、对某个法本的甚深法义生起向往之心。而看到身边的人堕落、去世,也会渐渐领悟轮回的痛苦。


癸二、有种姓故证悟功过之作用

见有痛苦过,涅槃安乐德,

此有种姓故,无种姓无故。

颂词释义:

见有痛苦过:见到轮回的痛苦,便对轮回产生厌离心。

涅槃安乐德:见到寂灭涅槃的功德,便对涅槃产生向往心。

此有种姓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众生皆有如来藏,有这样种姓的缘故。

无种姓无故:如果众生没有如来藏,就不会产生出离心和向往心。


重点分析:

1.“一阐提”是不是真的没有如来藏?

“一阐提”,即所谓断了如来种姓、断了善根的人。“没有如来藏”,“这个人一点佛性都没有”仅仅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就如《大乘经庄严论》所讲:有些人对大乘佛法造了严重的诽谤之业,他的佛性暂时被深重业障所遮蔽而看不到,称为“无种姓者”。他们即使看到了轮回之苦,也生不起厌离心;看到了涅槃的功德也生不起向往之心,虽然他们如来藏依然具足,但可能还要再过几百个劫才会成熟。


2.具足四轮,便可快速趋至涅槃。

《亲友书》中讲:身处圣地、依止善知识、发大宏愿,造甚深殊胜之福德,此人很快能到达自己所向往之地,这称为具有四轮。

一些修行者依靠一种巧妙的因缘,如来藏的功德会立刻现前。原来是“一阐提”,仿佛没有一丝佛性,但后来显露佛性,也可以成为十分虔诚,有信心、智慧、禅定和大悲心的人。


庚三(具众功德之义)分二:一、共同宣说因果功德;二、解脱各自本体差别。

科判分析:

此科判宣讲如来藏的功德:分为共同宣说、各自宣说两个方面。首先是共同宣说因地及果地的功德,然后分别宣说。


辛一、共同宣说因果功德

如大海无量,德宝无尽处,

具无别功德,本性故如灯。

颂词释义:

如大海无量,德宝无尽处:如同大海的无量、德宝、无尽一样,如来藏具有广阔无边的信解、无量的智慧和等持、大悲水。

具无别功德,本性故如灯:如来藏现前法身果时,会具五通、无漏智慧、无漏断,此三种功德分别对应灯的光、暖热和颜色。


重点分析:

1.以大海比喻如来藏因地的功德。

(1)首先,大海是以水积聚的集合体,是为广阔无垠的水器,即“无量”。如来藏具广阔无边的信心、信解。《入行论》云:“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所有善的根本,或者说是它的“器”,就是信心。

(2)其次,大海里面有珊瑚、玛瑙之类各种各样的珍宝,即“德宝”。大海当中有无数各种各样的珍宝。而如来藏具有人无我、法无我等无量的智慧,还有楞严等持、三摩地等持等各种等持。

(3)再次,大海中有许许多多的水,即“无尽”。再者,大海是由无穷之水组成,而如来藏有滋润万物的大悲水。


2.以灯比喻如来藏果地的功德。

(1)五通也就是天眼通、天耳通等五种神通。

(2)无漏智慧即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等究竟的智慧。

(3)无漏断(德),即漏尽通,其中,无漏断之“断”,意为断除一切障碍。


辛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分二:一、具因功德之义;二、具果功德之义。


壬一、具因功德之义

摄法身佛智,大悲界性故,

以器珍宝水,说与大海同。

颂词释义:

摄法身佛智,大悲界性故:从意义上讲,众生位时,如来藏无余摄集清净法身的因、清净佛智慧身的因,以及如来大悲的因。

以器珍宝水,说与大海同:具足法身、佛智、大悲此三种因,即是前面所讲的信心、智慧和等持、大悲,相当于水器、珍宝和水的比喻,说明法界与大海等同。


重点分析:

1.界的含义

《俱舍论》里解释“界”和“因”是同一个意思。


2.比喻对应意义

(1)信心:水器具有承载的作用,所以,信心比作水器,能承载一切功德。

(2)智慧和等持:珍宝具足势力及威力,虽然钻石、珊瑚等珍宝看起来很小,却具有强大的威神力。同样,入于等持时,可以具足智慧解决任何问题。

(3)大悲:水有滋润万物的特点,如同水具有滋润的力量,大悲心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


壬二、具果功德之义

无垢处神通,智无垢真如,

无别故与灯,光暖色同法。

颂词释义:

无垢处神通,智无垢真如:如来藏现前获得菩提的时候,足有五通、无漏的智慧、无垢真如无余转依的断德(即漏尽通)。

无别故与灯,光暖色同法:这三个功德与佛地无二无别,就像灯与光芒、暖热和颜色无法分开一样。


重点分析:

1.比喻对应意义

(1)光芒:就像灯光能遣除黑暗、照耀世界,同样,他心通、天眼通等能照见之前看不到的东西。

(2)温暖:灯的暖热能无余烧毁灯芯与灯油,无漏的智慧就像灯的暖热一样,此处的“热”在藏文中是“热、暖”的意思。虽然热与暖并不能完全烧毁灯芯灯油,但是从无著菩萨的注释来看,从比喻的意义方面讲,无漏的智慧是能烧毁业及烦恼的一切法。

(3)颜色:灯色与灯光有相同之处,可以遣除所有的垢染,具有清净、无垢、光明的特点。漏尽通也同样具足这三个特点,分别断除了烦恼障和所知障,对应清净、无垢;断除一切障碍现前一切智慧的最高境界,对应光明。


2.教证

在汉文的《不增不减经》中也有同样的一些比喻:“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用了光、触(这里热没有说,用触来比喻)、颜色。意思是如来藏功德与灯一样,对果法有无二无别的功德。


编写:定解G82

审核:定解G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