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宝性论释》 第9课

《大乘宝性论释•善说日光》 第9课

觉囊全知朵洛瓦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科判梳理

课前开示

1.对听法者的要求:不管听什么法,最好能善始善终。

学习是比较苦恼的事,但确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学习带来的利益是其他任何事情都难以代替的。所以,我们应有一种求知不倦的精神,即使在世间法的求学过程中,也能了悟很多出世间的道理。因此,每个人要保证自己的修行善始善终,既可以令世界得到真实的和平,也可以使内心的贪嗔痴得到止息。

2.不要忘记对上师三宝的祈祷:祈祷莲师的功德和利益不可思议。

我们在课前课后要多念连师心咒,平时也应该经常祈祷。法王如意宝曾说,如果我们在高山、悬崖或其他一些清净之地,用动听、悦耳的声音唱诵莲师心咒,此处所有听闻到的众生都能暂时解除一切恐怖、违缘,究竟获得清净刹土的果位。依靠莲花生大士威猛的加持力,一方面可以平息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各种暴乱,以及人们心中的不平衡状态;另一方面,也能一如既往地加持我们个人所学的法得以圆满。共同祈祷的加持,将如火焰一般令整个世间的许多不安、纷争、暴躁心态以及各种障碍消于法界。我们要一心一意祈祷邬金莲花生大士,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

3.珍惜闻法因缘,切莫空耗人身:

大家应该重视这部法!对于很多人来讲,即生值遇听闻此法的机会应该觉得无比欢喜。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由于各自环境、教育等因缘所致,不要说如来藏的本来面目,甚至连人有前生后世都不知道。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我们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大乘论典,茫然地来到这个世界,又迷迷糊糊地离开,即生没有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还可能造下了弥天大罪,这样是非常可惜的。如果我们对“众生是如何具足如来藏”这么重要的事都从来没有去关注过,人生真的太遗憾了……

4.学习《宝性论》避免入歧途:

关于“如来藏学说”,现在一些学术界的人,通过某种治学方式进行研究,因为没有信仰,以及没有特别深入地闻思修行的缘故,到最后,他们的研究举步维艰,修行也停滞不前,最终对“众生本来具足如来藏”的这些道理似是而非,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甚至许多佛教徒情况也不乐观。有些人耽著于人天乘,做点简单的积累福报等善法;有些人虽然念佛诵经,却带有自私自利的发愿;有些人,则仅仅是为求今生的健康而烧香、拜佛、转绕等等。而真正有次第性地、且能静下心来学习大乘空性法门与如来藏法门的人,实在是凤毛鳞角。

5.学习方法:

学习如来藏法门的时候,应该认真听闻和记录:比如哪些关键的地方,上师们是如何讲的;哪些道理有哪些不同的说法、观点等等,多参考不同的经论及相关的注释。如果对于每天所学内容,结合不同大德的论著、不同的注释进行参考学习,最终会有全面认知,这是在闻思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行为。

内容归摄

本节课继续学习如来藏品。如来藏总共有十种法,或者归纳起来有八种法,前面已经讲完了三种法:本体和意义、作用和果、具有的功德。本节课主要讲后面三种法:以行人分类趋入之理,分位唯名之义和如虚空般普行之义。


宣讲论颂

庚四(以行人分类趋入之义)分二:一、以三所依趋入宣说之理;二、彼等亦次第清净之理。


辛一、以三所依趋入宣说之理

科判分析:

“以行人分类趋入之义”主要是从所依身及次第清净两个方面来分类的。虽然如来藏在本体上是无别之真如,但因所依补特伽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真如。所以,以所依趋入的道理,可以宣说如来藏有趋入之理。


分别入凡圣,圆佛之真如,

见真于众生,说此如来藏。

颂词释义:

分别入凡圣,圆佛之真如:如来藏以所依的不同,可以分为趋入异生凡夫的真如、圣者的真如、圆满佛陀的真如这三种真如,见真于众生,说此如来藏:现量照见真如的一切种智的遍知佛陀为所化的有缘众生极其明了宣说此如来藏法界自性清净。


重难点分析:

1.如来藏的实相,从补特伽罗层面可以分三类,但如来藏本体没有什么区别。


2.如来藏以所依不同分为三类:

(1)异生凡夫的真如:即有垢如来藏;指没见道前的补特伽罗,虽然具有清净无染的自性真如,但同时也是有垢的如来藏。

(2)圣者的真如:即半垢染半清净的如来藏;指从一地到十地之间菩萨的真如。

(3)圆满佛陀的真如:即非常清净无垢染的如来藏。


3.佛陀宣说的对象:对有缘的众生如是宣说,而无缘众生——诸如外道、大欲者、声闻行人等,不能明白如来藏的真实义。


4.教证:《广普经》云:“法性如大海,不记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法性如同大海,像无记法一样并没有是非,凡夫、圣者、佛陀三者在如来藏本体上没有高下之分,唯一以心的垢染是否泯灭而有差别,依此可了知其证悟与否,判断是凡夫异生,或是圣者,或是佛陀,可谓易如反掌。


辛二、彼等亦次第清净之理

科判分析:

下面从障碍清净的层面来讲,如来藏也分为三种:

异生乃颠倒,见真谛者反,

如来则如实,无倒无戏论。

颂词释义:

异生乃颠倒,见真谛者反:异生凡夫的想、心、见解都是颠倒;现量见到四谛法性真如的圣者则与他们相反,即想、心、见无有颠倒,是真实见到;

如来则如实,无倒无戏论:如来如实照见一切法,摧毁颠倒及二障连同习气,是无有戏论性。


重难点分析:

1.何为异生?

即不同的生,今天转生到地狱,再过一段时间转生到天界,有种种不同的转生处;并且是一个一个地转生,并非依靠幻化所转生。


2.从所依分为三种行人的角度,能依法界真如也成了三种。

(1)异生凡夫,想、心、见均是颠倒:异生凡夫经常有常、乐、我、净的想颠倒;贪心、嗔心、痴心、傲慢心、嫉妒心等的心颠倒;同时因这些烦恼的存在,肯定会产生常见、断见、六十种恶见等的见颠倒。因凡夫想、心、见颠倒的缘故,所得到的如来藏并不正确。

(2)圣者菩萨因现量见到苦、集、灭、道四法的真相,而与凡夫完全相反,无论想、心、见哪一方面,都无有颠倒。

(3)作为如来,能如理如实地照见一切万法的真相,并已摧毁四种颠倒及所有烦恼障、所知障连同习气,因此是无戏论、无有颠倒心。


3.麦彭仁波切常引用《大般涅槃经》的教证:“一切众生虽不能见,十住菩萨见少分故,如来全见。”即一切众生不能见到如来藏,十住菩萨可以见到少分的如来藏,如见夜晚的色法,而如来如见白昼的色法一样,见到全部的如来藏。


庚五(分位唯名之义)分二:一、三分位立三名称之理;二、以三名摄六义之理。


辛一、三分位立三名称之理

科判分析:

三个分位,即三个阶段,意思是如来藏有三个阶段。下面颂词以三种不同的名称分别宣说了如来藏三种不同阶段。


不净不净净,极净依次第,

是名为众生,菩萨与如来。

颂词释义:

如来藏客尘不清净、不清净清净兼有、极其清净三种阶段依次以众生、菩萨与如来三种不同名称来说明。


重难点分析:

1.如来藏的三个阶段,以及所对应的不同名称:

第一阶段,是被凡夫客尘所染污的极不清净阶段,名为“众生”。

第二阶段,是半不清净半清净的阶段,名为“菩萨”;比如见道位菩萨没有得到修道或佛地的境界,而修道位的菩萨,没有得到佛道的清净,所以见道位和修道位的菩萨,一方面是登地菩萨,另一方面并未完全获得佛果,因此是又清净又不清净的。

第三阶段,是非常清净的阶段,名为“如来”。


2.教证:安慧论师的《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不净众生界,染中净菩萨,最极清净者,是说为如来。”意即,不清净的是众生界,半清净半不清净的是菩萨界,最清净就是如来。而对照此分类,我们现在处于不清净的阶段,因此叫做众生;等我们得到菩萨果位时,则会处于半清净半不清净的阶段;在获得佛果时,将是完全清净的阶段了。

《佛说不增不减经》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它从摆脱烦恼垢染的角度来宣讲不同阶段的如来藏:“众生被无边烦恼缠缚,往来生死、动荡漂流;菩萨正在从烦恼中出来,舍诸欲求、修菩提行;如来则已完全远离烦恼垢染,住清净法、得自在力。”


3.自观:

(1)通过观察自相续的烦恼而认清自已:

自己究竟是众生、菩萨还是佛,通过观察自相续的烦恼也能有所了知。如果相续中的烦恼比普通众生还重,那么无论名称再高大,也不过是“恶狗取名为狮子”或“牦牛取名为大象”,浪得虚名而已;如果自相续的烦恼得以清净,那才与佛和菩萨的境界比较接近。

(2)前生后世,以现在的感受和行为来推断,也能一清二楚。

《三世因果经》中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意思就是,现在所受的苦乐是由前世业因所感,而当下的所作所为,又可以感召来世的果。


辛二、以三名摄六义之理

科判分析:

法性本体,即如来藏本体是无有任何差别,但前面通过本性义等六个意义来趋入分析,是存在着不清净、不清净清净兼有和极其清净三个阶段,因此,也有了众生、菩萨、如来三种名称。


本性等之义,此六摄界性,

于诸三分位,是以三名说。

颂词释义:

本性等之义,此六摄界性:由以上广说本性义及“等”字包括因义、果义、作用义、具足义、趋入义,这六义摄集上面广说的自性清净法界者;

于诸三分位,是以三名说:这是指,对于不清净、不清净清净兼有、极其清净这三种阶段是仅以假立的众生、菩萨、如来三种名称分别宣说而已,而实际意义的本体丝毫也无差别。


重难点分析:

1.此六义,摄集了如来藏的界性清净的道理:

本性义,加上“等”字包括的因义、果义、作用义、具足之义——具足功德的意义,以及趋入之义,这六个意义,摄集了如来藏的界性清净的道理。


2.三种阶段对应三种名称

如来藏有不清净、不清净清净兼有和极其清净这三种阶段,与之对应有众生、菩萨和如来三种名称。虽从如来藏本体或者真如本体的层面来讲是无增无减、无有差别的,但是从所依的层面来安立,是可以有所分别。


3.教证:《现观庄严论》中云:“法界无差别,种姓不应异。由能依法异,故说彼差别。”


4.遣除诤论:

对方观点:“法性无有他体的差别,所以种姓亦不应有异体的差别。”

答辩:“因为所依之法不同,所以种姓亦有差别。”《现观庄严论》最初宣讲种姓之时,已宣说了法性本无差别,依靠补特伽罗确实可以有所分别。就比如同样是水,它在冰箱里是固态的冰;拿出放到茶壶里烧开,就成了液态的水;如果继续烧下去,就化成气态的水蒸气。所以如同水的自性不曾改变,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个阶段那样,本自清净的如来藏,也分别有众生、菩萨和佛陀的三个阶段,这是非常合理的。


庚六(如虚空般普行之义)分二:一、以无分别周遍之理;二、总相无可分之理。

科判分析:

如来藏的十八个本体中的第六个“如虚空般普行之义”,即虚空是遍于一切的,首先讲“以无分别周遍之理”。


辛一、以无分别周遍之理


如无分别性,虚空普随行,

心性无垢界,如是普行性。

颂词释义:

如无分别性,虚空普随行:犹如无有分别、无有障碍之本性的虚空。无别普皆随行周遍一切色法一样;

心性无垢界,如是普行性:心的自性光明本来无垢的法界,也如是无别普行、周遍一切行者阶段。


重难点分析:

1.了解虚空:虚空无有任何分别念、阻碍,还可以产生功用,并跟随一切色法。

瓶子内外皆有虚空,人的身体里外也有虚空——比如体内的很多障气。从外在环境来看,没有空间我们丝毫动弹不得,而且虚空是周遍于所有色法、无有障碍的,甚至还创造了很多方便,比如飞机航行等等。


2.以虚空对应如来藏:我们的心性光明本无垢染,就像虚空能遍际于所有色法一般,如来藏亦平等周遍于所有众生,包括所有人类以及一切动物,哪怕微小如蚂蚁、蚯蚓、麻雀等,也不例外。所以有些动物们虽看似愚笨,但如来藏同样周遍其相续,如同虚空遍及所有法一般。


3.教证:

《大乘经庄严论》:“虚空恒遍行,许佛亦如是,虚空遍行色,佛遍行众生。”这四句偈的意思是说,虚空是周遍的,佛性亦如是周遍,如同虚空周遍于所有色法,佛性亦如是周遍于所有众生。

《涅槃经》佛陀对五百个婆罗门说道:“之前在教法当中的确说过‘无我’,但还是承许‘有我’。何为‘有我’?因为如来藏才是真正的‘我’,所以,我也是承许‘有我’的。”度化了众多外道。后来佛陀在经中也说:“虽然我也宣说众生有佛性,是‘有法’,但这只是暂时引导众生趋入佛道的善巧方便,并非了义之说。”

《入楞伽经》中言:“无垢如来藏,远离边无边,本识在蕴中,如金银在矿。”意思是:无垢的如来藏虽已远离了有边和无边,但它仍然隐藏于凡夫或菩萨的识蕴之中,就如同金银珍宝隐没于矿石当中,当对矿石不断锤炼,真正的金银珍宝就会逐渐显露出本色。同理,我们通过不断地修行,也终将显现如来藏的本来面目。相反,如果众生不具足如来藏,则无论如何也不会令其显现。

龙猛菩萨也说过,如果众生没有佛性,则无成就可言,就如同从铁里不可能提炼出黄金,而在矿石中则可提炼而获得一样。


辛二、总相无可分之理


彼总法相遍,过功及究竟,

犹如虚空遍,下中上色相。

颂词释义:

彼总法相遍,过功及究竟:法界自性清净是一切法的总法相或法性的缘故,同等随入周遍于有过失的异生、具功德的菩萨及功德究竟的如来一切阶段。

犹如虚空遍,下中上色相:如同虚空随行周遍于下等土器、中等铜器、上等金器一切色法形相一样。


重难点分析:

1.如来藏的法性遍于一切法:

此处的“总法”并非《因明》中所讲的“总相法”,而是指如来藏遍于一切众生界之意。因为如来藏是总法或者是法相的缘故,而周遍于有过失的凡夫阶段、具有部分功德的菩萨阶段以及功德圆满究竟的如来阶段。因此如来藏又称之为法性或法界,它遍于次第安立的三个阶段。


2.以比喻深入理解:

犹如虚空,平等遍及下等的土器、中等的铜器以及上等的金器等一般。在世间当中,每个人都有所不同:有福报、智慧、能力的上等者;不具足福报、能力、智慧、才华的中等者;以及低贱的下等者。这些只不过是我们眼中看到的现象,而实际上,蚂蚁及以上的每个众生都具足如来藏。


3.不应轻视任何有情:

即使有些人在人们看来非常低贱,没有任何道德底线,而实际上,他们仍然具有如来藏。只是由于某些因缘,导致每个众生的心态不同,但如来藏都是相同的。

有些人没有安全感;有些人很快乐;有些人很敏感;有些人的心很平和……总之,如来藏的本体并没有差别,但是因文化背景或前世业力的不同,导致众生出现各种的差别。就像虚空随着不同的器皿而变化,如来藏随着习气也有不同的表象。常不轻菩萨之所以不轻视任何众生,就是源于他对如来藏的特殊认识。


庚七(恒时无变之义)分二:一、宣说无变之分位;二、广说彼理。


辛一、宣说无变之分位

科判分析:

通过与客尘对应分析,如来藏本体本具清净且无变化。


过失客尘性,功德性具故,

如前后亦然,无变之法性。

颂词释义:

有人认为:法界是从先前有过失变成后来具有功德的缘故,是有变化的。

过失客尘性,功德性具故:其实并不是,先前不清净阶段,烦恼等过失是可断除的客尘性,并不是自性中存在的缘故,后来清净的阶段现前力等功德,是自性中本来具足并不是突然产生的缘故。

如前后亦然,无变之法性:如先前轮回界中存在一样,后来涅槃也这样存在,永远无有变化,就是此法界的法性或自性。


重难点分析:

1.遣疑:对方认为“如来藏本来有过失,但通过修行,最终获得菩萨甚至佛的果位,这是否表明如来藏具有变化性?以前是不清净的,后来变得清净无垢,其间如来藏是否发生了变化?”

分析:表面上看,如来藏似乎存在有垢与无垢两个阶段。但实际上,就像虚空被云遮住及云开雾散的两个阶段一样,作为无为法的虚空本体从未变化过。同样,看到垢染及过失都是客尘性的——好似世间的客人不会常住在主人家,只是暂时安住而已。虽然客尘的本体无始以来已有,但同佛性相比,它是可以离开的,如同与主人相比较,客人可以离开一样。


2.如来藏的本性是什么?

如同憍陈如观客尘证悟一样,如果认识了客尘,就会了知它并非真实的本性。

如来藏是具功德性的:十力、四无畏等等佛陀所有的功德,众生在因地时全部具足,这才是如来藏真正的本性。好比金子沾染了灰尘,灰尘并不是金子真正的本性,金子本身才是。因此,如来藏从来都不会变化,以前怎样,以后也还是怎样,是无变的法性。


3.教证:《入楞伽经》云:“如衣得离垢,亦如金出矿,衣金俱不坏,心离过亦然。”如同衣服可以离开垢染,金子可以从矿中提炼一样,从本体来讲,衣服的垢染被洗掉与金子被提炼后都不会被损;心也是如此,如来藏的功德是本自具有的,永远都不会被毁坏。

龙猛菩萨的《赞法界颂》中云:“如是光明心,为贪等垢染,智火烧其垢,非彼光明性。”意思是,虽然光明的心暂时被贪心、嗔心、痴心等各种烦恼垢染所遮蔽,但是依靠修行不断提升后,智慧火可以烧毁垢染,但烧掉的垢染只是客尘,并不是真正的本性。


编写:定解G50

审核:定解G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