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就懂的《宝性论》07

《首楞严经》中云:“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在顶礼句的加倍摄持、发愿下,愿我们能真正听懂、认知、通达如来藏光明本性的意义,认识自心的本面,了解凡夫阶段的各种染污状况。

复习回顾

就像上师课堂上吃桃子一样,刚吃的时候是不清净的凡夫阶位,吃到一半是不净净位的菩萨阶位,吃完了就是极清净的佛陀阶位。

从世俗分看修道确实有过程和变化。通过开启如来藏的四因方法,来清净自相续中的烦恼、与道相应,最终开显如来藏的全分功德。

我们要认知如来藏的本面实相,所以本论分为五品。

第一品宣说所证法界如来藏,是全论经典的精华品,通过三个理证、十个意义、九个比喻来证明解释如来藏的体性。

上节课学习了所证法界之义中的法界周遍之义,即运用作用理、观待理和法尔理,来证明佛陀的法身在众生成就后可现前、自他真如无有差别、众生皆具如来藏。

关于种性

有一个重要的话题需要讨论——关于种性。

《毛诃子经》中说,在长宽各一由旬的地方堆满了土丸子,随取一个丸子说:这是声闻种性、这是缘觉种性,这是菩萨种性、这是凡夫种姓……如是丸子能取尽说完,但众生的界性永不穷尽,千差万别。

我们要想理解他人,就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约束人家,每个人的想法、习气和爱好都不尽相同,这也是佛陀根据众生八万四千种根基宣说八万四千种法门的悲心和善巧。

从入道的角度讲,有三乘入道行人,而安立为三乘种性;在修道过程中,有决定安住大乘种姓,及在大乘中不定、会退转的种姓;在果位上有暂时和究竟两种。

《大乘庄严经论》云:“由界及由信,由行及由果,由此四差别,应知有性体。”由界、信、行、果各自的差别不同,造就了千差万别的众生。就像所有的道友长得都不一样,即使是双胞胎,在人生阅历、喜好打扮等方面也不同。这就是界性的差别。

讲到界性的种性差别后,在修学解脱道中就要成就相续中的圣者种性。

有部宗的《毗婆沙论》中认为,圣者的特点是知足少欲;

经部宗认为,圣者的特点是在心相续中具有菩提的种子、向往修持菩提;

大乘唯识宗认为,想成就圣者位,要以自相续中的法性力而得,种下善根,最终成就果位;

中观宗也是《宝性论》的观点,认为圣者是成就了义如来藏性,有自性住种性和随增种性。即我们本具清净光明如来藏,只是被客尘遮障,通过依止善知识、发菩提心、积资净障、发清净愿等一系列的过程来修行,就可使相续中的圣者种性成熟,随因缘而增上,所以叫随增种性。

无种性者

后面会着重讲,对如来藏不认知的四类有情。其中最严重的是大欲有情,即阐提众生,阐提是梵语,指无种性者。无种性与如来藏种性周遍一切众看似相违矛盾。是不是有的有情有种性,有的没有种性呢?

无种性有四种解释方法:

一、因造了严重的无间罪等严重罪业,导致暂时没有缘分,成就解脱果。由此从微加否定的角度说此类众生没有种性。

比如有人到了月底,朋友叫他去消费,他说“我没有钱”。是真的身无分文吗?不一定。但为什么说没钱呢?这就是微加否定词。觉得自己钱太少了,不能随意挥霍。同理,无种性者不是没有善根,而是善根太微弱。因造五无间罪和各种极大恶行,而离成就佛道太遥远了。

二、被邪见束缚的人。

《四百论》云:“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如果被邪见控制相续,则很难生起修道的心,一切努力都会变成颠倒的因,所以很难获得成就。

三、执著心特别强的人。

执著名闻利养、世间享受福报、人天有漏快乐等,而不愿修行解脱道。解脱对他来说遥遥无期,而成为无种性者。

四、善根特别薄弱。

虽有一点点修行解脱正道的缘分,但特别不稳定。一旦遇到退失道心的因缘就不学法不修了,令相续中蒙上很多罪业烦恼。

总之,众生千差万别、有情形形色色,万千世界纷繁复杂。如此,我们应接受众生的变化和差异,了解彼此的不同。

广说十种意义

虽然众生在暂时的现相上千差万别,长相、性格及爱好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皆具如来藏、佛性。

下面以十种意义解释说明佛性之义。以八个科判讲述——本体和因结合在一起,果和业结合在一起。

以总纲略说能遍

己二、以总纲略说能遍:

体因果业具,入分位普行,

恒常德无别,胜义界密意。

一、本体义:

如来藏的本体是法界真如自性清净的本性。

如想了知頞摩罗果,要介绍它的样子、特点。或给他人介绍电脑、手机等任何物件,要介绍其功能、自性等,这就叫本体。

二、因义:

指能成就、现前如来藏的显露方法。我们在修道中,通过信解、智慧、禅定、大悲,就可去除如来藏的客尘障垢而显露本性。如能让太阳光展现出的因,是风吹散乌云等。总之,使之显露事物本体的方法就是因。

三、果义:

当如来藏远离所有的客尘,通过因遣除了障垢后,最终现前具有功德的法相。

就像乌云消散,太阳就能显现,能光照大地、成熟万物庄稼。

四、业义

指具备种性的缘故。具备了如来藏的功德种性,就会有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业。

比如介绍电脑的本体,因为我有了电脑,就可用它办公做各种事情,就是电脑的功能业,即法所表现的特征。

这个科判告诉我们,以自己的状态就能推知自己必定具有如来藏的特性。

五、具义:

指具有的因果功德性。指在因的分位具有的功德和果的分位具有的功德。

比如,白天在乌云遮障的阶段太阳没有显露,但世界还是呈现光亮;等乌云消散,太阳光芒照耀大地就会感受到温暖。尤其在高原,阴天与晴天的温差还是很大的。

六、趋入义:

广义而言,众生各自的秉性爱好不同,但总的来说趋入现证如来藏有三类行人。所以讲了三类行人有三种法性的分类。

七、分位义

如苹果未吃的阶段、吃到一半和全部吃完的阶段。即按照分位阶段来解释修道现证如来藏的过程。

八、普行义:

说明如来藏周遍于一切有情相续、普遍行持的周遍之理。

九、恒常义:

如来藏虽有不同分位,但本性无有变化,是常恒的大无为法。

十、无别义:

指如来藏的功德与本体无二无别,如太阳的光芒不在其他地方,只在太阳本身上具足。所有的功德法(十力、四无畏等)都是如来藏上本具的功德。

【总结】

具有大信心者了解这十种意义,就会对如来藏生起极大的胜解心,会坚信自他均具有如来藏。对整个的证成内容也会生起决定性的信解。

下面以喻义结合的方式通达。

广说总纲

己三(广说总纲义)分八:

一、本体及因清净 之义;二、果及业成就之义;三、具众功德之义;四、以行人分类趋入之义;五、分析分位唯名之义;六、如虚空般普行之义;七、恒常无变之义;八、功德无别之义。

本体及清净

庚一(本体及因清净之义)分二

一、共同宣说所净能净;二、解说各自本体差别。

辛一、共同宣说所净能净:

如宝空水净,自性恒无染,

信法殊胜慧,等持悲所生。

此处讲真正的修道过程按照了义观点而言,并不是能生所生的因果法。我们修行、现证涅槃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种子生苗芽是从无到有,生出的过程不是无为法,是有为法、有生住异灭。

能净所净指本来如是,只不过因客尘我们无法看到,所以要清净客尘显露本面。如此会显示如来藏大无为法的特点。

颂词前两句说明如来藏的所净本体的体性,用比喻来描述它的体性特征。颂词后两句是分析能净的因。

如宝空水净:运用了三个比喻——宝、空、水。

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如同宝珠一样。宝珠即便被重重泥沙等包裹或封闭,但本性是清净无染的;

指自性清净的虚空,虽暂时有空气好坏等不同分别,但虚空的本性是无有质碍、自性清净、不会被乌云遮障,也不会被PM2.5染污,更不会被高楼大厦所占据,自性无改的;

指自性清净,比如海水河水等不能被我们直接饮用,需要经过滤水器的净化。既然能过滤干净,说明其自性是清净的,只是暂时有杂质而已。

通过此三比喻来说明自性如来藏界是无有染污的。

信法殊胜慧,等持悲所生:

能够净除染污现前如来藏清净本性的方法——能净。

1、信法:指信解大乘法。信为道源功德母,无有信心则不能趋入、获得修道的顺缘。

2、殊胜慧:指要证悟殊胜无我的智慧,才能了解万法的真实本面。

3、等持:指具有大乐的等持,才能现证并护持境界。即由定生慧,无定的安住是无法起现、成就解脱境界的。

4、大悲:即缘有情的大悲心,能成熟究竟自利利他的功德。

由四种能净之因,最终能显露大菩提——离系果。因为已离开障碍,遣除系缚,最终获得果法。

【总结】

本体就是自性清净,以三个比喻来说明;因指用四个法来成熟、成就、现前本体。

接下来(下一课),为说明此理,再从各个角度进行解释。

公 告

从本课开始,每课课后会几道思考题(今天会将前面六课的题目作补充),欢迎读者踊跃答题,请将答案写在留言区(答案要注明是第几课哟)。

我们将根据答案的质量和速度,在整理习题集时,选用您的答案,并标注您的名字。

随喜您的参与~

本课课后思考题

1、 有情总的而言,一共有多少种性?

2、 什么叫禅提众生?有几种禅提分类?无种性者有几种情况?

3、 如来藏以十种意义来分析,有哪十义?

4、 如来藏的本体清净,可以怎么样的比喻来表明?

第一课思考题

1、学习《宝性论》的意义?

2、关于本论作者的几种说法。

3、与至尊弥勒菩萨结缘的意义?

4、此论如何在人间弘扬的?

5、藏传佛教对弥勒五论的安立?

第二课思考题

1、宝性论论名的梵文、藏文、汉文如何对应解释的?

2、七金刚处是什么?

3、七金刚处的能得法、所得法是什么?两者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4、本论的宣讲方式。

第三课思考题

1、佛宝本体的八种功德是什么?

2、佛宝为什么是究竟的大无为法?

3、解释颂词中“绕疑墙”的含义。

4、如何从密宗的角度推知“基果无别”之理?

第四课思考题

1、法宝有哪八种功德?

2、法宝八种功德有哪三种解释方法?

3、灭谛的三种功德是什么?

4、道谛的三种功德是什么?

第五课思考题

1、什么是僧宝?

2、圣僧和凡僧的区别是什么?

3、僧宝功德的四种解释是什么?

4、什么叫无上智慧?

5、菩萨以哪十种功德超胜声闻、缘觉?

第六课思考题

1、为什么四种金刚处是圣者的境界?

2、安立四金刚处的四个理由是什么?

3、成立法界周遍的三理分别是什么?

4、《如来藏大纲狮吼论》中对“如来藏”是如何解释的?

5、“如来藏”有哪些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