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就懂的《宝性论》12

此处是对以上的比喻作总结

癸二(解说彼等差别)分二:一、无变远离生灭之差别;二、改变对应三火之差别。

子一、无变远离生灭之差别:

以业惑水等,非令此真成,

死病老烈火,亦不会焚烧。

1、颂词前两句讲不依此而生之理:业惑的水并不能出生光明如来藏,它只能出生客尘。"真成"的真指自性心性如来藏、真如法性。因为法性是大无为法,故无法出生。

2、颂词后两句讲不依此而灭之理:老死病等一切火也不会令如来藏毁灭。

如来藏不依此而生、不依此而灭,所以是无生无灭的自性。所有的比喻综合在一起,即一切可依如来藏而生、依如来藏而灭,但如来藏的自性无生亦无灭。

三火分别对应什么

子二、改变对应三火之差别:

当知劫末火,地狱平常火,

依次如死火,病火与老火。

地狱火、劫末法、平常火分别对应死火、病火和老火。《胜鬘经》云:“根坏谓死,根生谓生。”

了解这些对应后,会明白诸法的相通性。

比如有情在临终时,诸根坏灭,粗大的分别念会慢慢融入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融入第七识,第七识融入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融入法性光明如来藏;每晚的梦境前,会从阿赖耶中起现第六意识,形成梦境的习气,和中阴的过程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基本每天都会起现这些过程,但却没有认识。

明白这些道理,就要把心性和客尘分离开来,要努力在梦境中认识自心,知道梦都是假的;要在生活中认识自己的心性,知道所有的境遇都是假的,不管被人辱骂、欺负、欺骗都是无常虚假的。这些如同客人而已,我不要再忍耐再被欺惑了。值遇正法的善缘成熟了,我们必须要磨炼要成熟,如果当下能安住,那当下就能明心见性。如果当下不能安住,终有一天也能明现心的本性。

这就是告诉我们,因障碍不清净分位无边之理。

【总结】

障碍存在的不清净的分位就是成住坏空。

有两个比喻:一个是四大依法而住、虚空不依四大而住之理,另一个是三火不能焚烧虚空之理。

二者将如来藏比喻为同一个内容——虚空。最后我们明白,一切法依虚空生、一切法依虚空灭,但虚空不生亦不灭。

虽然不变

但显现变化

壬二(不清净清净分位亦无变之理)分二:

一、 真实宣说不以生等改变之义;二、认清十地佛子功德。

癸一(真实宣说不以生等改变之义)分二:

一、 无变亦显现变化之理;二、广说彼义。

虽然万法无生,但如何显现变化?为什么会显现变化?

子一、无变亦显现变化之理:

解脱生死与病老,如实证悟此自性,

离生等祸以彼因,具慧悲众故依存。

菩萨是真正从生老病死中获得解脱的圣者,而凡夫还有生老病死。所以用成住坏空来比喻分析说明此理。

菩萨没有凡夫的轮回分段生死,因为圣者菩萨通过修行已断除了遍计二障,所以一旦登地就不再退转于轮回中,由此就没有业和烦恼形成的轮回中蕴界处的产生。但他可以愿力、禅定力、不可思议力而投生轮回。

总之,没有轮回业力的生,就没有轮回业力暂时穷尽的死,不会这一期寿命中的病和变异之老。

解脱生死与病老,如实证悟此自性:如实证悟了什么自性呢?证悟了真如空性、平等、周遍的三种自性。

按《大乘经庄严论》来说,菩萨的空性分与佛陀是一致的,但光明分不如佛陀,所以在明增圆满上还要有进步。法王如意宝曾比喻:如一百米处看一个人和站在一米处看一个人,一百米处看的是菩萨,虽然见到法性但不清晰,还不能看清楚这个人的每一个细节。成佛后就如一米处见一个人,清清楚楚,没有任何的不了解。

离生等祸:证悟法界周遍平等空性真如之理,就远离了业和烦恼、投生轮回的灾祸。没有轮回的灾祸,则现见万法是清净周遍无染的。

以彼因,具慧悲众故依存:本身已证悟了超离轮回、自性不变之理,但显现上会有变化。怎么变化呢?彼因——一五一十地以法界智慧为因;具悲——具慧之后而等流出大悲心。因智悲是双运的空性大悲藏,看到众生没有证悟这样的道理,没有脱离痛苦而生悲心;——圣者本可超离轮回,但会住于轮回中利益众生。如主人有一个客栈但不开张,不赚钱,专门为客人提供一个休憩处,然后引导帮助成就他们。就像我们的达尔玛巴拉、大饭店等,不以自我盈利为目的,完全为了成办利他的事业,但自利却不求自得。

《维摩诘经》云:“或示老病死,成就诸群生,了知如幻化,通达无有碍。”

菩萨示现住于轮回有生老病死,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但在他利时自利不求而得,会不断增上菩萨地道的功德,最终成就佛果。

这里有两个问答。

1、不清净和清净分位两中,如来藏为什么不变?即如来藏怎么变成两分了呢?

其实如来藏没有变成两分,只是有净除一些障垢及一些还没有净除障垢的分位情况,而称为两分。这是圣者菩萨见到了真如法性,超越了轮回生老病死之苦的阶段。

2、为什么菩萨不变而示现变化呢?

因为大悲心。不变是说明有超离轮回的智慧,住于轮回是因大悲心。这就是“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倒驾慈航的境界。

博朵瓦格西说:“于六趣中随生何趣,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是病者病,是死者死,非彼不应,忽尔而起,是生死相或生死性,住生死时,必不能越。”

《经庄严论》中也说,菩萨在一地二地以愿力受生,三至七地以禅定力受生,七八九三清净地以不可思议力受生轮回。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般若摄颂》亦云:“勇士所行依般若,真超三界非解脱,虽除烦恼示投生,无老病死示死殁。”

虽然在菩萨的境界中没有生老病死,但会示现生老病死,就像法王如意宝示现从生病到涅槃一样,上师最后留给我们《宝性论》的教言就是“诸佛之外无涅槃”。

圣者之智

将上面的总说分为两段,分别讲智和悲。

子二(广说彼义)分二:不以痛苦变化之理;二、 由悲心显现变化之理。

丑一、不以痛苦变化之理:

第一讲智

圣者已根除,死病老痛苦,

以业惑感生,彼无故无彼。

圣者已根除,死病老痛苦:圣者菩萨已经根除轮回中的死病老的痛苦,而获得意生身,会有不可思议的生死现象。

以业惑感生:他不会以非理作意、业惑烦恼等因缘而转生轮回。

彼无故无彼:菩萨无有轮回的因,第一个“彼无“是无有非理作意,业和烦恼的因。第二个“彼”是没有轮回中流转投生蕴界处的痛苦。

这个颂词也非常重要,要背下来。是忆念菩萨的大智和大悲之理。

圣者之悲

丑二、由悲心显现变化之理:

第二讲悲

真见真如故,已超越生等,

然悲尊示现,生死及老病。

菩萨真实现见法界真如本性,即法界不生不灭不变的真如本性,已超越轮回生老病死的流转。“然悲尊示现”,即大悲尊者示现在轮回中有生老病死。

《入中论》云:“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菩萨为度化众生以大悲心随转于世间而度化有情。《中观庄严论自释》亦云:“先求真理智,胜解胜义已,缘恶见世界,遍发大悲心。”菩萨缘法界的一切有情,看他们生起邪见烦恼而如此痛苦不堪、愚痴深重、流转轮回,才入世转法轮。佛陀也是为此示现十二相成道,三转法轮而利益众生。

这讲到了大悲、大愿、大行。来分析菩萨的不可思议性。

下面分别分析十地佛子的功德,下节课学习。

课后思考题

1、能毁世间万法有三种火,是哪三种火?

2、三种火对应有情衰败死亡的哪些现象?

3、佛性如来藏为何不会被三火所摧毁?

4、请以喻义结合的方式说明,万法依如来藏而有生灭,而如来藏无有生灭的道理。

5、为什么三界中,内有情在生死流转中不断生、不断灭呢?

6、众生如何随因缘流转生死?什么叫客尘?什么是轮回?形成轮回的最根本因是什么?

7、菩萨所证得的不变之义是怎样的?菩萨为什么会示现于轮回的变化相?菩萨有生老病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