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就懂的《宝性论》17

绘画喻

壬三(以比喻决定彼等)分二:一、以图画比喻决定;二、以太阳比喻决定。

癸一、以图画比喻决定:

指众人共同作一幅画。

犹如绘画者,精通各有别,

知某分支者,去他处不定。

犹如众人要共同绘制一幅精美的作品,其中每个画师各有所长,有的擅长画头,有的擅长画手等等。因为各自支分是不同的,如果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人离开,那么,一幅完整的绘画就无法展示出来。

这就是各自的专长和表现对整体的影响。

复次君主王,赐布命彼等,

汝等所有人,于此绘吾像。

有一个大国王,他让这些画师共同绘制一幅他的身像,并且赐予布绢等工具给他们作画用。于是画师们开始着手绘制了。

彼等听从命,尽力行画事,

正当行彼等,一人赴他境。

众人听从国王的命令,尽心尽力地制作绘画。

大家正在进行绘制时,有一个画师突然离开,去了其他地方。

因彼往他境,不全故彼画,

一切诸分支,不能皆圆满。

绘画过程中因为一个画师离开,如果他是画头的,那这幅画没有头,国王能满意吗?如果是画手的,所画的国王没有手,可以吗?

要令国王满意,需要所有的画师和他们所画的支分聚集在一起,这样一幅圆满的画像才能表现出来。否则,缺少一个支分,画作都不能圆满。

这个比喻说明的意义是:

能绘一切者,具施戒忍等,

一切相之最,空性说成像。

由分析诸画师的比喻来说明,断与证的功德本来是双融、不可分割的,在真正现证如来法界境界时,首先要发菩提心,中间积累两种资粮——缺少任何一个资粮都不行,最后才能现前圆满功德果位。

如果有一个法缺少,都不能圆满地成就佛果。

能绘一切者:指包括具布施、持戒、安忍,及等字包括的其他的三度——精进、静虑和智慧,需要六度具足。

一切相之最:但在一切相中,什么是最殊胜的呢?一切功德中,什么是最殊胜的呢?

空性说成像:空性是一切相和功德中最殊胜的。如果六波罗蜜多没有被空性摄持,则无法导向佛果,无法成佛,无法成就佛果的一切功德。

空性如同整幅画作的画龙点睛之笔,画作才可以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由此说成像——画像就完美具全了。

说到画师,他们有不同的分工。如同在医学院学习的阶段,学生们有共同的基础课程,但在医院治病时则术业有专攻,有的看眼科,有的看鼻科等等……各自都有不同的科室。

哪怕一个牙医,最开始也要学习所有的医学基础理论,否则一个牙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所以,只不过他们在实践运用时各自有所不同。

医生虽有不同的科室,但在治疗疾病时,要有整体的治疗方案,对于重大特殊的病例,则要很多个科室共同会诊。

就像布施侧重于断除吝啬心,持戒侧重于断除恶心,安忍侧重于断除嗔恨心等等,有各自不同的善巧和功能性,但都要以智慧度统摄。

绘画也同样如此。就像上师讲到的,晋王李克用因相貌似平平,而且还少一只眼睛。他俘虏的画师中,有的画得过于真实,把他的独眼画出来了,他非常生气就杀了那个画师;有的画又得过于完美,太不真实,最后也被杀掉了。最后一个画师,将李克用失明的眼睛用八角扇挡住,通过画其侧面并表现得很威武,结果李克用非常满意,还对画师作了奖赏。

上师也讲到了炉霍——唐卡大师郎卡吉的家乡,郎卡吉在梦境中得到了莲师的加持,莲师赐予他画笔,由此成熟了不可思议的绘画技巧。于是他发愿在任何一副作品中都要有莲师,但他所处的年代不允他许画宁玛的作品,于是他把莲师画在佛菩萨的瞳仁中等各种隐蔽的地方,由此被后人称为毫毛画师。在微观中可以展现伟大的宏观世界,非常了不起。

画师和画像的比喻,分别对应什么道理呢?

有多个画师对应在修道中要圆满六度万行及十波罗蜜多。如画师们共同作画一样;

画出国王的圆满身,比喻为最后能究竟成就法身佛的一切功德。

缺少一个画师如同缺一个方便。比如有的人只修六度里的布施,有的只修方便而不修智慧,这样一来,修行是有所缺失和偏颇的。

只有圆满具足六波罗密多并善巧双运,才能成就佛果。所以修行解脱道中一法都不能少。

日轮喻

癸二(以日轮比喻决定)分二:一、以四种同法说明与日轮等同;二、佛外无究竟涅槃之理。

子一、以四种同法说明与日轮等同:

慧智及解脱,明射清净故,

无异故与光,光线日轮同。

颂词前两句:与前边介绍的四种功德——一切相、无数、无思、无垢。无别的是什么呢?妙慧、本智和解脱。

颂词后两句:妙慧、本智和解脱与明、射、清净——能明、能射、能净无有差异。如同光,光线、日轮,是相同的本体。

看表格就能明白:左边是义,右边是喻。

义有三点:慧、智、解脱;喻也有三点:光明、放光、太阳清净。

分别对应

1、慧:指能明,即佛陀如所有智的妙慧能打破一切黑暗。比喻成太阳的光明能打破黑暗。

2、智:比喻佛陀的尽所有智能照耀万物——清清明明、了然照耀一切。比喻以日轮的光芒能照耀万物、成熟庄稼。

3、解脱:指能净的功德,能清净一切障碍。最终现前法身的般若智,解脱与法身无二无别,不可分割。比喻太阳能清净远离遮障,光明、放光和清净与日轮本身不可分割。所以,最终现前的功德法与本来的如来藏性是不能分割的,不是别别的异体。

总结:佛外无涅槃

通过这样的内容,现在做一个大的总结 :

子二、佛外无究竟涅槃之理:

故未成佛前,不能得涅槃,

如离光光线,不能见日轮。

由此而言,离开如来藏的法身不能得到涅槃。在没有现前究竟的佛果前,众生没有显露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在没有去除客尘障垢前,是不能获得究竟涅槃的。如同离开了光明的放光,无法获得清净的日轮一样,它们是无二无别的。

《胜鬘经》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言涅槃者,即是如来清净法身。”《大乘起信论》亦云:“从本以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

众生无始来就具足这样的心性——大常、大乐、大我、大净,它是过于恒河沙数劫也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的究竟法性,只不过众生的心被客尘遮障而没有认知到这样的法性,所以需要有一个学佛修行的过程来认知并证悟。

“佛”字左边是“人”,意思是学佛首先要转生人道,获得暇满难得的人身,知道善恶之理,生起正知正见,在人格良好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修佛道;

“弗”字是象形字,弯弯曲曲的样子表示我们要经过各种考验和磨砺的过程;

最后两竖表示贯穿整个五道十地的二资粮,只有圆满福慧二资才能成佛,才能大彻大悟,获得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

成佛就是现证涅槃,涅槃是从断得的角度说——远离障垢;成佛就是获得功德,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涅槃,涅槃之外没有佛。所以,究竟而言,断证无有差别。现前的法身成就之相就是与自己本具如来藏的功德无有二致的全法行。

由以上的十义,最终讲到功德无别义,成熟果法和本自具足的因法是一致的。这些分析过后,明白十义有不同的特点。

但最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十法界众生同一佛性,众生与佛没有差别,不是别别他体之法,此为究竟之理。

即一乘道、一乘果、一乘涅槃——一切有情究竟成佛。

《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课后思考题

1、 请分析图画的比喻,来解释画师代表的是什么含义?画师所绘制的国王身相是什么?缺少画师指的是什么?画师齐全指的是什么?

2、 与涅槃一切相,无思无垢无德四种功德相应的三法是什么?这三法分别有什么特点?如何运用日轮的比喻分别对应说明三法与本体无别的道理?

3、 证成“佛之外无有究竟涅槃”的推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