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丨释量论·成量品广释01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盎加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盎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顿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玛威桑给钦绕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涅庆日俄再爱香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头吉新拉意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德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2011年8月31日)开始讲法称论师所著的因明七论中的《释量论》。《释量论》共分四品,即自利比量品、成量品、现量品、他利比量品。这次讲第二品————《成量品》。因为,讲整个《释量论》要花很长时间,而且我也没有全部翻译,只翻译了这一品。

在宣说正文之前,我先讲三个相关的问题:

一、重译《成量品》的原因。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讲法尊法师翻译的《成量品》颂词,却要重新翻译呢?其原因是,法尊法师翻译的颂词跟麦彭仁波切的注释不好对应,因为当时法尊法师是以僧成大师的解说作为依据翻译的,而麦彭仁波切的解释方法跟格鲁派僧成大师、甲曹杰等的解释方式稍微有所不同,故用麦彭仁波切的《释量论大疏》来解释法尊法师翻译的颂词就有一定困难。

再加上,法尊法师是在1980年完成翻译的,所以有些法相名词与我翻译的《量理宝藏论》、《释量论•成量品》中的法相名词差别比较大,因为这两部论中的法相名词参考了《藏汉大辞典》。而法尊法师翻译完毕时,这部由杨化群等著名大师编辑的辞典还没有出版,故里面的法相名词跟法尊法师所用的法相名词就有一些出入。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感觉法尊法师的译本有点难懂。本身《释量论》就特别难懂,再加上法尊法师的译风比较古,所以不太好理解。以前,印光大师、蕅益大师等高僧大德都喜欢用古文写作,看过《印光法师文钞》、《蕅益大师全集》的人都知道。虽然当时的语言不是古文,但实际上文字却很难懂,可能是比较着重文笔的缘故。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我才对《释量论•成量品》作了重新翻译。

二、学习本品的重大意义和正确态度。

翻译完后,学院里面个别道友再三劝请我讲,但在因缘没有成熟时,怎么劝请也不可能成功。前一段时间去香港,有种种因缘促使我讲,再加上自己对本师释迦牟尼佛产生不退转的信心,对佛教产生坚固的定解,其来源大多是建立世尊为量士夫的《成量品》。所以,前几天我说:“虽然没有人与非人的劝请,但我的分别念一直劝请自己要讲一遍。”

当然,这之前我的分别念以自问自答的方式也有过斗争:“我讲了有没有人听得懂啊?可能很多人都会打瞌睡吧!”“即使极少数人打瞌睡、‘坐飞机’、‘坐火车’,他们也种下了善根。而且,如果这次没有讲,以后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讲。”以前也有人说:“万一您离开世间,万一您跑到别的地方去了……”确实,人身无常,一定要讲。

这次讲《成量品》,就像以前讲《般若摄颂》一样,一个礼拜讲一次,只要心不退转,慢慢就会完成,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有这个经验。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哪一部经论,只要有开端,除了特殊情况以外,都会圆满。在我的印象当中,这么多年以来,一部法已经开讲了,中间半途而废是没有的。故我相信,没有出现其他特殊情况就会圆满,也希望白方护法神随时随地都要加持、护念。

此次讲《释量论•成量品》,每次讲的内容不一定多,我也没有时间多多准备,也不引用现代各种理论,只着重解释意义。我希望在座的,尤其是自认为比较聪明的,有一定智慧的,一定要去分析。因为,若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智慧,很多人的聪明才智很容易变成邪见。如果在这样的量论面前,自己的智慧用得上,或者说有很敏锐、很尖锐的智慧,就可以算是有智慧的人。虽然与密法等高深法要相比,《释量论》并不是特别深邃,但凡夫分别念要去了解,也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通过学习因明,对知识分子来讲,能起到摧毁傲慢的作用。因为,以前自己认为这也不合理,那也不合理,但在学习因明后,却深深觉得:原来自己并不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对很多推理都糊里糊涂。

另外,听《释量论•成量品》,一定要有因明的基础,否则很难通达里面的个别内容。比如,我经常讲一些专用名词,如现量、比量、已决识、伺察意等。如果这些不明白,(在讲《量理宝藏论》时,基本上每个名词都给大家解说过。)就像在学世间学问时,不懂里面的专用名词一样,只能望文生义,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不管怎么样,这是对佛陀生起欢喜心和信心的因,听闻有很大的功德。如果实在听不懂,在我讲课时,也可多多念诵超越轮回的心咒————观音心咒。

以前,麦彭仁波切给龢沙格西的辩论书中说:如果你对辩论的甚深道理实在听不懂,就多多念诵超越轮回的心咒。意思是,如果你在辩论中,自己的智慧实在没办法用,对更甚深的闻思修行的意义一点都听不懂,经常糊里糊涂,那就悄悄地念观音心咒。故在座的道友,若实在听不懂,听了半个小时一句话都不明白,那就不要出声地默默念诵。六种念诵当中,有一种连嘴唇都不能动,可以这种方式念诵超越轮回的心咒。因为实在听不懂,只有这样了。

但我想,只要大家认真去看应该没有问题。1987年,上师率众去五台山回来后,开讲《文殊大圆满》和《释量论大疏》,并亲自主持讲考因明,学院里面有很多法师参加。在我的印象里,我每次去上课时,所有词、义、科判,都在心里非常清楚地浮现,虽然我只轮到讲考两次。否则,在上师面前讲考是非常困难的。

记得上师讲《释量论大疏》,从头到尾花了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当时上师每天下午两点钟上课。虽然过了二十多年,但现在有些颂词和科判,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比如:这一点特别难;这个颂词要注意;这个颂词的内容,在甲曹杰的注疏里面比较清楚,在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当中比较深刻……

因此,真正想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生起理性的信心和智慧的人,一定要用出自己最高的智慧。我们对世间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经常有一些分别念,不断去探索、研究,那现在对自己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应该生起不可退转、不可摧毁的信心。生起这种信心有两种途径,一要学习大慈大悲的佛陀救度众生的发心与行为,二要通过理论观察真正知道佛陀是量士夫。当然,后者也是本次学习的目的。

此次宣讲,无论是通过网络、光盘还是现场听受,可能很多老菩萨,刚刚皈依的人,不一定听得懂,只能种下善根。而有些人与此法有前世的缘分,再加上自己有特别好的智慧、善根,我想部分内容应该会明白。因此,此次共同学习也很有必要!

这次学习没有什么要求,你们也不要有特别大的压力。我昨天一说,明天讲《释量论•成量品》,还必须讲考,大多数人都特别失望,好像明天就要判死刑了一样。其实,也不用那么害怕!

三、简略介绍因明的历史渊源。

大家都知道,因明的创始者是世亲论师四大弟子之一的陈那论师。在对世尊生起极大的恭敬心和欢喜心后,他意识到以理证的方式对佛陀生起信心很重要,于是准备造一部论典,并在石板上(或说土粉里)写下这样一个偈颂:“敬礼定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为成量故从自论,集诸散说汇为一。”然后就到城市里面化缘去了。

回来时,一位外道婆罗门已经把它擦掉了。然后他又第二次写,写完了以后又去化缘,但又被这位外道婆罗门擦掉。最后他申明:如果是嬉戏,或者开玩笑,最好不要擦,我有一定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不合理,希望现身辩论。后来这位婆罗门就出现了,于是他们开始用理论来进行辩论。婆罗门屡辩屡败后,显示神变烧毁陈那论师的资具,逃之夭夭。

当时陈那论师生起厌离心,他想:连一个众生都度不了,那么多众生就更不用说了。于是他把写偈子的石板扔到空中,想等它落下时,就舍弃身体趣入涅槃。但等了半天,这个扔到空中的石板始终没有掉下来。抬头一看,文殊菩萨抓住石板安坐在空中。他抱怨说:您为什么不早显现?我现在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连一个众生都度化不了,更何况说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再说我准备用这部论典来利益众生,看来这部论典也利益不了众生。文殊菩萨告诉他:你要利益众生,只要写出来,它就会变成世间的眼目,而且我也会生生世世观照、保护你。从此之后,他有任何问题,只要一忆念,文殊菩萨就会现前。后来他就造了《集量论》。

对世尊成立为量士夫来讲,这个偈颂的前两句“敬礼定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非常重要!若要对其详细解说,可能需要以后面整个论体来进行论证。简而言之,陈那论师顶礼的真正成为正量或定量的士夫佛陀,具有因圆满和果圆满。所谓因圆满,即“欲利生”和“大师”。“欲利生”是意乐圆满,指佛陀于无量劫前发大悲菩提心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大师”是加行圆满,指佛陀行持六度万行。所谓果圆满,即“善逝”和“救护者”。“善逝”是自利圆满,指佛陀具有断除一切障碍、圆满一切证悟的断证功德。“救护者”是利他圆满,指佛陀以种种佛法甘露饶益无量无边众生,将众生从轮回大海中救度出来,引入涅槃城。总之,陈那论师以两种圆满建立佛尊是量士夫。

当时他也说:为了成立佛陀是量士夫,我从自己所著的《理门论》等论典中,将零散的理论全部汇集起来,造了这部《集量论》。因此,后学者要真正对佛陀生起信心,一定要学《集量论》。其实,陈那论师有108个论著,但后来真正被世人留下来的并不是很多。

后来法称论师看到《集量论》,就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当他打听到陈那论师的主要弟子是自在军论师后,就在自在军论师前听闻《集量论》。第一次听的时候,就跟自在军论师差不多;第二次听时,就已经超越了自在军论师;后来完全通达了陈那论师的究竟密意。尔后就造了《释量论》等因明论典。

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都包括在印度二胜六庄严中,陈那论师是量论的创始者,法称论师是量论的弘扬者。在二胜六庄严期间,印度佛教是最辉煌、最灿烂的时期。当时外道虽然非常兴盛,但以那烂陀寺为主的很多寺院的班智达都能通过正理辩伏外道。所以,在整个历史上,要通过辩论来了解佛法,还是需要学习这样的量论或因明论。在这个时代,人们都看重金钱,真正与佛教辩论的人并不是很多。万一有,若佛教徒对佛陀成立为正量的理论都没有,那就非常可惜!

藏传佛教中,在萨迦班智达期间,印度的因明,尤其世尊成立为量士夫的理论非常兴盛。后来宗喀巴大师看到《释量论•成量品》,就泪流满面,对世尊生起了不可思议的信心。他说:虽然藏地雪域有这么好的论典,但现在很多人对世尊成为量士夫的真理了解得并不多。于是进行广弘。麦彭仁波切及其弟子也特别重视因明,上师如意宝在讲因明时经常说:因明的核心就是《成量品》,如果《成量品》懂了,就会知道既然佛法是佛陀说的,那就绝对是正确的。当然,这是通过理证来论证的,并不是说,因为佛陀是我的导师,所以他是正确的。

现在末法时代,人们的分别念特别多,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经常生起各种各样的邪知邪见,此时就需要以这种理论来摧毁。当然,在听闻过程中,有些道理不一定非常懂。因为在印度,法称论师将《释量论》造完后,很多寺院都去学习,但谁都看不懂、听不懂。很多人纷纷说:这是一部邪论,不知里面到底说了什么。听说有些人还按印度的传统,把这部论当作不合格论,拴在狗尾巴上。

不过法称论师早就在《释量论》后面的颂词当中,以很悲哀的语气说过:“如众河流归大海,吾论隐没于自身。”意思是,就像所有河流都归于大海一样,虽然我以论典的方式宣说了这样的理论、智慧,但谁都不能懂得,最终只有融入自己。当然,后来的智者们也完全懂得了它的意义!

下面正式宣讲《释量论•成量品》的正文。

《成量品》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宣说佛为量士夫;二、广说彼为量能立;三、如是宣说之必要。

甲一(宣说佛为量士夫)分二:宣说量之总法相;是故说佛为正量。

乙一(宣说量之总法相)分三:宣说正量之法相;其中否定成立理;遣除于此之辩诤。

丙一、宣说正量之法相:

说世尊是量士夫,首先要明白量的法相。所谓量,以世间语言来讲,就是正确的意思,也叫真理,法称论师则云:

量即无欺识。

所谓量,就是无有欺惑的心识,简而言之,即无欺之识。

当然,量也有在外境上不欺惑的法。但是,外境上的法要不欺惑,也需要以识来判断。如果识没有进行判断,就不会知道到底是欺惑还是不欺惑。比如,我的眼睛看见了外面蓝色的东西,产生了一个蓝色的识,这种蓝识所决定的外境,具有蓝色方面的不欺惑。所以,所谓的量最终还是归于识。

对这里所谓的量,如果有些人刚开始学不太懂,就叫正量,(其实,量子力学里面的量,与此也有接近之处,但完全不一样。)可理解为正确的心识。当然,除了识的正确以外,还有很多是正确的,比如火的热性,柱子刹那刹那无常,水不断向下流淌等。在自然界有很多规律都是正确的,但全部是用识来决定的。故大家要知道,真正的真理是用识来决定的,最后都归于识。我们可以看看,世间上任何一个正确的东西,没有以识来决定的有没有?没有。所以,这里量的法相确定为无欺之识,即根本不会欺惑或欺骗的识叫量。

后面说世尊为量士夫,就是因为世尊具足无欺识这一量的法相,永远不欺惑众生。而且,如果世尊成立为量,那他所说的话就不会欺惑我们。比如世尊说因果不虚,这个因果不虚的道理就不会欺惑我们;说人有前世后世,这也不会有欺惑。为什么呢?因为世尊是量士夫。拿世间的比喻来讲,我是一个大家非常信任的真正的好人,那我所说的话大家百分之百都会信任。

因此,在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量,这非常重要!而且,因明学也叫量学,即有关量的学问。故五部大论里面,所谓因明论就是量的论典,因为量就是因明的意思。

丙二、其中否定成立理、

起功用不欺。名起亦如是,

显示所欲故;说者能为境,

何义心中明,彼名乃量性。

下面通过辩论来否定一些不合理的说法。

有些人问:你们说量的法相或定义是无欺的识,所谓的无欺指的是在心前显现吗?即对有境心识来讲,是不是只要有境相显现就算无欺呢?如果境相存在就成立为无欺,那这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在眼睛面前的二月显现,这是无分别识的错乱;把花色的绳子看作毒蛇,这是分别识的颠倒现象……这样量和非量根本无法安立,因为颠倒识也成为量了。如果单单执著为获得对境才算无欺,则现量比量都成了取境而未获得、获得而未取境的结局,即现比二量都不成其为量了,因为境与有境都是刹那无常的缘故。这样的话,所谓量的法相就无法建立。

驳:并非心前显现的全部成为无欺,一定要起功用。而且,分成刹那来观察也没有必要。因为,不欺惑有三个方面:一是作者不欺,二是对境不欺,三是方式不欺。所谓作者不欺,指现量和比量这两种识不欺惑;所谓对境无欺,指自相的对境无有欺惑,最后真正得到能起功用的自相;所谓方式无欺,指心识决定为有就必定无欺存在,决定为无也决定不存在。若具足这三种条件,就成为真正的不欺惑。所以,量是无欺之识的法相是可以成立的。

有人又说:如果不欺惑之识是量的法相,那就有不遍的过失,因为依靠名言(包括声音、文字)而起的名起量也能得到对境,但与心识并没有关系。

驳:并没有不遍于名起量的过失。因为,名起量可理解为三种:第一种是由声音生起的耳识,第二种是缘声音心里产生“它是柱子”、“它是瓶子”等分别念,第三种是与心识没有关系的名(文字)声(声音)之相。

如果指的是第一种————五种根识当中的耳识,那它就包括在现量当中,因为五种根识都是现量,都属于心识,因此没有不遍的过失。

如果是第二种,也可以包括在比量当中。颂云:“名起亦如是(名起量亦不欺惑),显示所欲故。”因为,缘声音生起的分别心,显示了说者想要表达的意义。比如,我口里说“瓶子”,作为说者来讲,这是他所表达的内涵,作为听者来讲,听到这个声音之后,心里自然而然会产生瓶子的总相概念,故这个总相就是一种比量。它是什么比量呢?因果关系的比量。因为,这种概念(所谓的名起量)是依靠声音产生的。

那它怎么会是比量呢?颂云:“说者能为境(说者以语言能够表达欲说之境义),何义心中明,彼名乃量性。”意思是,说者说“柱子”的时候,语言表达的就是自相的柱子,即自相的柱子是说者的对境,作为听者来讲,心面前就明现这个语言的意义,故对于听者心前显现的意义来讲,彼名言即语言就是正量(以是成立彼之三相故,即因三相具足是正因)。也就是说,依靠说者的声音,听者生起了真正了解说者心意的概念,这种分别念的显现归根结底还是心,故属于比量当中。包括心识前显现的闪电、图案、共相等,虽然没有获得外境,但从显现的侧面来讲,也可归为无欺的识。

可能有人会讲:如果是这样,那梦中的迷乱显现和二月也会成为正量。

:不管是二月还是梦境,从显现的侧面来讲,就是自己的心识(学《量理宝藏论》第一品时讲过),因为除了心识以外,并没有二月,也没有梦中的对境,所以可以成立为正量。当然,心外的自相在名言中一点都不成立,从这个层面来讲,就是非量。而从显现上讲,显现归根结底属于心,故这种显现的自相分就可以称为量,而且没有任何过失(自证成立之故)。

如果是第三种,认为是语言文字的自相,那这并不是正量。颂云:

非具境性因。

对方认为:这样的名起量能证知对境,诸如通过圣教(指佛陀的经教)了达隐蔽事,故单单的名称、单单的名言也是正量。比如佛陀说:“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依靠这个偈颂,就会知道因果不虚的道理。但它既不是现量也不是比量,只是圣教量。所以,不是心识的语言文字也是正量。

驳:“非具境性因”,即单单的名称根本不是量,因为它根本不具足了解对境真相或真理的理由。比如你们引用的佛陀的四句话,它根本没有了解真理的理由。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名言跟因果不虚的真理之间没有彼彼所生的关系,也就是说,并非有了这样的名言,就必定会产生这个真理;而且,它们之间同体的关系也没有,即这四句话与因果不虚的真理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不需要心识,依靠这个偈颂自然而然就会懂得这个道理,但并没有这样的情况。因此,这种名起量并不能成为真实的量。

有些人问:佛陀的言教也是量,依靠它能推测最隐蔽的法,但它既不是比量也不是现量,那它是什么量呢?

答:我们将佛陀的言教称为第三量————圣教量,但它也需要心识的配合,如果现量和比量的心识都不存在,即使佛陀所讲的真理完全是无欺的,任何人也没办法证实它,因为需要以三观察清净的圣言来比量之故。所以,只有将佛陀的真实语言,跟我们的相续结合起来,才能知道是无欺的。《释量论》当中还讲,圣教量和比量的根本是现量,这在因明当中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与现量的心识没有任何关系,那就找不到任何一个正确的东西。

这不仅是因明的说法,我觉得任何科学家都不得不承许。因为任何科学的发明或发现,都与心识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心识没有来抉择,真理就无法显现,所以真理与发现者的心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点,学因明的人一定要懂得。否则,《释量论》的核心道理就没有明白。因此,所谓的圣教量跟我们的心识是有关系的。

有些人还说:我怀疑在紫青山沟(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右面的山沟)里面有水,去取的话也能得到,诸如此类的都是量。

驳: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虽然有时通过怀疑也能得到,但并非永远都是这样。而所谓的量,永远都是如此,不会有时候对,有时候不对。就像世间人,有时说实话,有时说假话,那是不是量士夫呢?不是。在世间当中,农民种地收割庄稼,也是偶尔得到、偶尔得不到,他们犹豫不决的心也不叫量。而成为量士夫的世尊完全不是这样。所以在名言中,只要是正量,时时刻刻都不会欺惑。

另外,有些人说:若无欺之识是量的法相,那就有过遍的过失,因为已决识也不欺惑外境。但大家都知道,已决识是非量,不是正量。

颂云:

取已所取故,世俗不承许。

作者反驳说:这根本不叫量。因为,已决识是在第一刹那断定对境后,第二刹那、第三刹那……再去缘取已经缘取的对境之故。所以,在这个场合中,世俗识或定解或已决识不被承许为正量。因为,前面的正量早就已将无欺之事做完了,已决识只是依靠它的力量了知而已。

故大家要了知,虽然已决识是心识,在寻找时对境也不欺惑而存在:比如第一刹那认为对境是蓝色,过三四个刹那再去认识,还是原来认识的对境;但它并不是正量,因为并不是依靠自力来了知的。如果是第一刹那的识,就是无欺的识。如果是第二刹那的识,它的对境早就认识完了,只不过依靠前面量的力量后来了知罢了。因此,已决识不是量,量的法相也没有过遍的过失。

当然表面上看来,这些辩论与世尊成立为量士夫,不一定有直接的关系,但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量的时候,一定要离开不容有、不遍、过遍三种过失。如果我们知道量是正确的心识,就能在现量和比量的范围中,建立世尊为量士夫。(在讲因明时,暂时不用讲世尊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其实,世尊成立为量士夫非常容易,无论是科学家等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普通世间人,在他们面前,我们完全能成立释迦牟尼佛为量士夫。现在我们正在通过正理的途径成立佛陀是正量,这对很多人来讲,尤其现在社会当中,是特别重要的!不过以前没有学过因明的人,稍微有一点陌生。但看大家的表情还很不错,听得津津有味。

学习参考资料

一、佛教常识:

1.因明七论:古印度因明家法称发扬陈那所著《集量论》的七部注释,即《释量论》、《定量论》、《理滴论》、《因滴论》、《关系论》、《悟他论》及《诤理论》。前三论释因明之本体,后四论释因明之组成部分,故有三本四支之称。

2.《理门论》:《因明正理门论》之略名,陈那造,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在弘福寺译出。

3.二胜六庄严:二胜,即弘扬戒律的功德光和释迦光;六庄严,即弘扬中观的龙树菩萨和圣天论师,弘扬因明的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弘扬唯识的无著菩萨和世亲论师。

4.释迦牟尼佛:印度迦毗罗城主净饭王之子,母曰摩耶,名呼悉多太子。诞生于城东岚毗尼园。生后七日母殁,姨母波阇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教养之。幼对于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于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又于四门出游之途上,观生老病死之相,有遁世之志。遂乘月夜令侍者车匿为伴,跨白马犍陟出家。寻跋伽婆而闻苦行出离之道,更访阿蓝迦蓝于摩揭陀国王舍城北弥楼山闻僧佉派之法,转而历问郁陀罗仙,皆不得所求之大法。去而入优娄频罗村苦行林,严苦六年,形容削瘦,极酷烈之苦。继以为苦行非解脱涅槃之道,断然改前日之行,浴于尼连禅河,以去身垢,受村女所捧之乳糜,坐正觉山菩提树下思惟曰:不得等正觉,不起此坐。思惟七七日,观四谛十二因缘之法,于是成觉者,世尊,为人天之师。时年三十五。自是以后四十余年游历四方,化导群类。西历纪元前四百八十七年,于拘尸城外娑罗双树,包于白花之香,而遂大般涅槃。

二、法相名词:

1.因明:为五明之一,梵名醯都费陀,属于论理之学科。因,指推理的根据、理由、原因;明,即显明、知识、学问。因明,意指举出理由而行论证之论理学。立宗因喻三支作法而为言论之法。例如“声无常(宗),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此三支中,以因支为最要,故云因明。《因明大疏•上本》曰:“明此因义,故曰因明。”释尊以前,足目仙人创之。至佛灭后,大乘论师陈那完成之,其书名《因明正理门论》(此乃彼由梵译汉之现存因明著作)。吾人思索事物时,天生具有一种推演能力,即根据已知事件以比较推演出未知事件。然此种比较推演之过程,若因思路混乱,界说不清,每易导致结论之偏差、颠倒,故须将此类比较推演方法,加以整理归纳,方可论究语言之过失、思索之正偏,从而导入正确之推论,此即为因明之根本要义。

2.量:有广狭二义。狭义而言,指认识事物之标准、根据;广义言之,则指认识作用之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又印度自古以来,在认知范畴中,一般皆将量知对象加以认识论证,泛称为量。此量知之主体,称为能量,或量者;被量知之事物,称为所量;量知之结果,或了知其结果,称为量知或量果。量之种类有三,即现量、比量、圣教量。

3.法相三过:即不遍、过遍、不容有。所谓不遍,即确定为某类事物的法相或特点,不周遍于该类事物;诸如,这个动物(有法),是黄牛(立宗),具有花色垂胡之故(因)。所谓过遍,即确定为某类事物的法相或特点,在其他事物上也具足;诸如,这个动物(有法),是黄牛(立宗),有头之故(因)。所谓不容有,即确定为某类事物的法相或特点,不容在此类事物上存在;诸如,这个动物(有法),是黄牛(立宗),是黄牛之故(因);或者,这匹马(有法),是黄牛(立宗),具有垂胡之故(因)。

三、重点、难点、疑点:

1.无欺需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作者不欺、对境不欺、方式不欺。作者不欺指现量和比量,对境不欺指获得自相,方式不欺指按有境心识的判断能无误获得对境。除此之外,都属于有欺。

2.三种否定远离法相三过:以非有否定(即否定非有)远离不遍名起量等之过,以别有否定(即否定别有)远离过遍已决识之过,以非可能否定(即否定不可能)远离不容有无欺之识之过。

四、思维与辩论:

1.学习因明,尤其是《成量品》,其时代意义是什么?在了解《成量品》的历史渊源与翻译等情况后,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学习才是正确的?

2.为什么“量即无欺识”能远离三种过失,具足三种否定,而成为正确的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