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丨释量论·成量品广释02

下面继续讲《释量论•成量品》,这一品主要抉择释迦牟尼佛为量士夫。前面量的法相已经确定了,下面讲在量的法相上的一些辩论。

丙三(遣除于此之辩诤)分三:唯识是量合理性;量论并非无意义;依法相说此一义。

丁一、唯识是量合理性:

识是正量性,缘所取舍事,

彼者为主故;以有境相异,

识证有别故;彼有此有故。

《释量论》的颂词,藏地很多高僧大德,以及闻思修行的群体,都共同承认非常难懂。本来因明就不好懂,再加上《释量论》更加难懂,故讲的人并不是很多。

这次宣讲,大家可以参考两种不同译本,这是非常好的,因为有些地方可能有不同解释。虽然相比之下,法尊法师的译风比较古,但有些地方可能我翻译的更难懂,或不太合理,而法尊法师翻译的却很好懂,并能说出真正的意义,因为他是公认的大译师。就像学《无量寿经》很有必要参考不同译本一样,你们也可以看一看其他译本。

虽然直接看颂词比较难,但每个颂词在《成量品释》中都标有记号————正文下面有下划线,这是按藏文原释来标注的;有些可能没有标,但注释里也找得到,自己可以去找。这样理解颂词的意义,就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前面已经确定了,量的法相是无欺的识,并以辩论的方式遣除了不容有、不遍是量非识的名起量等、过遍是识非量的已决识三种过失。以前讲因明时都学过,法相一定要远离不容有、不遍、过遍三种过失,才算是真正的法相,相信大家都清楚。

这里对方说:你们认为量的法相是无欺的识,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除了识以外,还有很多法是无欺的。比如我们的眼耳鼻舌等根,它们也可以无误缘取对境;秤对于它上面的轻重物品也不欺惑,能称出一斤、两斤等;柱子的红色、火的热性、水往下流等也无欺而存在。既然世间上有诸如此类的很多无欺现象,都不依靠心识,那你们为什么偏要把心识安立为正量呢?

答:“识是正量性,缘所取舍事,彼者为主故。”我们并不否认根等衡量外境所存在的合理性,但无欺的识安立为正量非常合理,因为你刚才说的火的热性、根取外境等,全部都是心识来决定的。如果心识没有加入,所取所舍就不能确定,(所谓所取,比如柱子是无常的,柱子是红色的,瓶子是有为法,所有肯定方面的都是所取;而所舍,比如这里没有人、没有蓝色的东西、没有红色的柱子,所有否定方面的都是所舍。)因为缘所取舍的事物主要是识。比如,这里有金子无欺存在,但它是真金是由谁来辨别的呢?当然是我们的心识。如果心识没有加入,就无法辨别。所以,只有识是正量的体性!

可见,这里有很深的意义!为什么两大理自在————法称论师和陈那论师确定量的法相后,一直到目前为止,所有理自在(指因明大师)都认为量的法相是无欺的识,就是因为它是无懈可击的。故我们要知道,诸如科学家发现外在的真理,这些全部是由心识来决定的。如果心识没有决定,外在的规律就无法判断。因此,归根结底还是心。如果心无欺,它所判断下来的一切对境全部都是无欺的。

而且,“以有境相异”————因为缘取蓝色、白色、红色等不同对境而产生不同的识相,“识证有别故”————才有以识证知的种种差别的缘故。也就是说,因为外境和识相不同的原因,而对外境有不同的辨别;或者说,因为具有境相的识或有境的相各不相同,才有认知上的种种不同。比如:这是柱子、这是瓶子等。“彼有此有故”:因为有了辨别、判断外境的心识,才有对外境的取舍的缘故。虽然有人认为:真金和假金、好人和坏人、人和动物,这些是从对境上讲的;但是,若我们的心识没有辨别、判断,这些差别就没办法分开。因为,没有主观心识的加入,就不能分析客观的事物。所以,真假等最终还是归于心。因此,唯有识是正量性!

麦彭仁波切在前面的注释里面,还讲了一组辩论。问:唯识宗认为唯识无境,正量怎么安立呢?答:因为由稳固习气所生的识现似外境,对此如何判断也无欺存在,故在观现世识的对境中,能起作用的显现无欺这一点也不可否认而成立,依此即能做名言之事(取舍等),因此承不承认外境没有任何差别。概而言之,不管承不承许唯识,都存在识的境相或者相分,只要按照识的判断能得到境义,就承许这样的识是量。所以,不管是经部宗还是唯识宗,都承认量最终归于心识。

总之,在释迦牟尼佛成立为量士夫之前,大家一定要了知量的定义,及量建立在心上的道理。若了知这个道理,就会知道人的价值观特别重要。如果价值观是正确的,那所确定的生活方向和目标也是正确的。如果心识出了问题,那意识所判断的外在事物的本性,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生活方向、目标等都会搞错。因此,现代社会特别需要正确的教育。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池田大作和汤恩比(或汤因比)博士在讲教育时,非常关心道德问题,认为在学校里面若没有道德教育,仅仅传授社会上谋生所需的知识,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无有用处的。

正因如此,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见解。如果见解正,所判断的就是正量,也不会有欺惑。如果见解不正,比如前世后世本来存在,而我的主观意识不承认,认为前世后世存在是非量,那实际上就是自己出问题了,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就好像一个人发疯了,但他还认为自己精神正常一样。所以,在这里还是有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需要大家关注!

丁二、量论并非无意义:

由自知自体,依名言为量,

论能遣愚痴。

我们讲量是无欺的识,对方辩论道:你们所谓的量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是自本体就成立对对境不欺惑呢,还是需要依靠他缘成立无欺?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所有的因明————量论就没有用了,因为依靠自己就不需要外面的法本。如果依靠他缘,他缘的成立还要依靠他缘,那就变成无穷无尽了,最终一直找不到结论。

还有,你们说量是无欺的心识,那识自身无欺是自力来决定的,还是依靠他因来决定的?如果依靠自力来决定,那就不需要量或因明的论典,因为自力而决定的缘故。如果依靠他因来决定,则自己不具备无欺性,他者也绝对办不到这一点。

再者,如果以刹那、粗细等来详细观察,心识和外境都得不到,那造量论就无有价值了,因为不存在量。如果不加观察,量和非量之间的差别就不成立。

既然如此,那学因明还有什么用呢?还是安住自心,修持大圆满或明心见性的禅宗法门吧!因为量根本不成立,学也没有必要。

下面对这三种辩论进行答复:其实,你们并不了知自决定和他决定之间的关系。有些现量依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成立,比如我现量见到母亲,一下子就能生起决定,这是真实无欺的,并不需要依靠他力来了知。因为这是从小到现在长期串习所致,故不需要依靠推理————这个老太太是我的母亲,她是某某的缘故,犹如什么什么。其次,因为心特别专注,依靠自力也能决定。比如我心对前面的柱子特别专注,那就能无误了知。最后,没有距离太远、境界太乱、太相似、显现速度太快等内外错乱因缘,依靠自力也能生起决定。

但有些现量要依靠他力才能生起决定,比如我今天看见那边有红色的东西,但不知是红色的宝珠还是红色的花,就去摸一摸,之后才了知:这肯定不是宝珠,宝珠并没这么软,最后就能生起肯定是红花的决定。这种无欺的量,是依靠他力————接触得到的。还有,我今天看到天空中灰蒙蒙的,但不知是烟还是乌云,后来通过观察,才知不是烟是乌云。因为,这里火都没有,哪里会有烟啊!这也是依靠他力而生起的决定。

而比量的无欺识,完全是自决定。(其实,自决定和他决定的道理,在讲《量理宝藏论》时已经讲过,不知大家有没有印象?在因明当中,这两个法相比较重要。若能参考《量理宝藏论》,理解这个辩论就比较容易。)

再者,按世间名言来讲,根本不需要像对方所说那样,以刹那、粗细来观察境与有境,如果这样观察,那就已经破坏名言了。而且,以名言量成立的法,中观的胜义观察也遮破不了,故根本不需要那么细致地观察。因为针对世间心识来讲,就是这样显现、这样见闻觉知。

因此,所有正量就是由能量自身符合所量自身实情而证知其本体的识。所以,在名言中,将与事实相符的识安立为正量即可(“由自知自体,依名言为量”)。

另外,“由自知自体,依名言为量”也可这样解释:先通过自证现量知道自己的本体,(这不需要依靠他力,自己完全明白。)再依后起之名言量决定所量对境,这就是正量。比如:缘柱子红色的根现量,先由自证现量证知自体,再由后起之名言量证知是红色。

可见,量的论典(即因明论典)还是有必要。因为,有些人根本不知量与非量,在这些人面前,依靠量的理论就可以对他们进行说明。而对方学了因明以后,也会知道“原来是这个道理”。比如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对有些人来讲,他已深信不疑,那不学因明也可以。而有些人的见解已经出了问题,他根本不信这一套,那学也没有用。但有一部分人,没学因明时怀疑重重,学习以后就能遣除相续中的愚痴黑暗(“论能遣愚痴”)。所以,学习因明论典并非没有意义,应该说有非常大的利益。因为,以前不知正量的人,通过学习就能知道量即无欺识等。故在座的人,一定要明白学习《成量品》及因明的意义。

以前大多数人认为:释迦牟尼佛是传说中的神,或《西游记》里面所讲到的如来佛祖,即把佛当作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根本不知他是特别伟大的断证功德圆满的量士夫。如果这些人能用自己所有的智慧来进行学习,并跟我们进行探讨、辩论,最终就会像从云中出现阳光一样,不但能遣除自相续的痴暗,还能照亮整个世界。因此,量论没有必要的过失绝对没有,而且非常有必要。

丁三(依法相说此一义)分二:真实说及断疑虑。

戊一、真实说:

明未知义尔。

陈那论师阿阇黎在其他因明论典中,确定量的法相时,并没有用无欺的识,用的是明(指明了、明确)未知义。但要知道,他认为的量的法相是明确未知义的心识,并非指外境。也就是说,以前不了知,而新生符合真理的识,就叫量的法相。

但对方说:陈那论师说量的法相是明未知义,法称论师说是无欺之识,一个量具有两种法相,难道不矛盾吗?是否两位大师————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的思想有冲突?但法称论师解释陈那论师因明的究竟密意,应该不会有矛盾。那是两者都承认、两者都不承认,还是只承认其中之一呢?

驳:并不矛盾,明未知义也是(“明未知义尔”)量的法相。对此尽管出现了三种观点:一、印度坚堪布等认为:观察名言量的法相是无欺的识,观察胜义量的法相是明未知义。二、格鲁派甲曹杰等认为:量的法相既是无欺的识又是明未知义,即这两个定义的聚合才是量的法相。他在因明注疏中,还驳斥了其他所有观点,并以很多理由建立了自己的观点。三、萨迦派的果仁巴、萨迦班智达等认为:无欺的识和明未知义只不过词语不同,意义完全是一样的。但麦彭仁波切在《释量论大疏》里面讲,最后这种观点是非常合理的。

如果认为:既然你们承认最后这种观点,那就会出现量有两种法相的过失。

驳:并没有这样的过失。因为这两种法相只是词句稍有不同,意义没有任何差别。为什么呢?因为你对任何一个事物判断时,无欺的识实际上已经明白了未知义。比如,我的心识决定这里有蓝色的花,这是无欺的识;而我以前并不知道,刚刚通过现量发现,这就是明未知义。所以,没有任何过失。

虽然甲曹杰说:如果承认两个法相,就存在两个法,但实际上也是没有的。如果真正存在具有独立特点的两个法相,那就存在两个法,但这两个法相只是不同词而已,所表达的意义完全是一样的。比如,汉语叫茶杯,藏文叫“加破”,两个词虽然不相同,但实际上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所以,不会有这个过失。

戊二、断疑虑:

证知自体已,知总相得之。

意谓于自相,不知而知故。

观察自相故。

刚才我们讲,量的法相是无欺的识和明未知义两者。对方说:“证知自体已,知总相得之。”比如,以现量的心识证知蓝色对境的自体以后,又生起“我看见了蓝色的花(或蓝色的茶瓶或蓝色的茶杯),它的形状是什么样”之类的认知,即第一刹那现量见,第二刹那生起总相概念。而这个总相也具足“明未知义”这一法相,或者说也应该算是量,因为以前在分别念中不知道这个蓝色的东西,后来已经现前了。那这样,量的法相“明未知义”,就已经过遍于先知道自相、后知道总相的已决识。

驳:(在因明当中,很多时候都是以与对方观点互相辩论的方式来进行论证的。)这种过失绝对没有。因为,“意谓于自相,不知而知故。”即:所谓“义”,指对境自相,而“明未知义”,意图是指对境自相先前不知而重新了知,因此没有这种过失。也就是说,你们所讲的用无欺的现量识来知道自相是明未知义,因为以前不知道是蓝色的东西,后来已经知道了,而后来才知总相的已决识并不是明未知义,因为对外境自相并没有任何新的认知。

有人问:怎么知道“义”指自相呢?

答:“观察自相故”,即这里的观察全部是以自相作为主体来说的。在因明当中,自相很重要,特别是在分析量时,并不是以总相为主,因为总相有欺惑性。故《释量论》中说:判断不起功用的法是没有用的,就像有贪欲的人不会谈论石女儿一样,因为对满足欲望不起任何作用。因此,这里所讲的无欺识和明未知义,也与自相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得到自相就叫无欺,如果得不到自相,光有总相也没有用。

前面已经讲了量,这很重要!为什么《成量品》当中先讲量的法相呢?因为下面要证成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如果对所谓的量一点都不知道,那说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也不会有很深的认识。通过学习量的概念,即使对细节的辩论,以及自决定、他决定等不太懂,如果了知量在自相上无有欺惑,那对量士夫佛陀就会生起信心。

当然,自相有物质的自相和心识的自相两种。但物质存在与否,与心识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量归根结底还是心识,即最后归于自相存在的心识。以前给大家讲过,所谓自相,就是现量了知的对境。比如火的本性是热性的,树木是刹那无常的,这些都是法的自相。在学因明时,如果不懂自相、总相等专业术语,而把自相理解成相貌端严等,那就很困难!

乙二(是故说佛为正量)分二:一、安立成量之自宗;二、破许自生量他宗。

丙一、安立成量之自宗:

具彼佛为量。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因为佛陀具足前面所说的量的法相,所以佛陀是正量或量士夫。

这很关键!通过这次闻思,若能认真学习,每一个人都能生起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的定解,从此就会摆脱迷信。现在南方有些人,只要看见天尊像,根本不管是观音菩萨,还是释迦牟尼佛,或黄财神,或道教为主的其他宗教的天尊,就开始合掌礼拜,这就是迷信。而在本品,释迦牟尼佛成为量士夫,确实有特别深的理论。依靠这样的论证,就会知道释迦牟尼佛真正是世间的明目,他所留下来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是正确的。

那这是怎么成立的呢?概而言之,就是《集量论》的顶礼句:“敬礼定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而其含义以《成量品》来阐述。

如果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成为量士夫呢?

答:因为佛陀具足上面刚讲的正量的法相。大家都知道,前面讲正量是无欺的心识,而佛陀完全具足这样的法相,所以佛陀是正量或量士夫。

有人还问:佛陀怎么具足正量的法相呢?

答:在世间中,正量就是根据如何判断能无欺获得外境的识,从这个角度来讲,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诸佛完全与正量相同。比如,我的识决定这里有蓝白红三种东西,去寻找时也无欺存在,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把这个识称为正量;同样,按照释迦牟尼佛的决定,众生获得人天果位的增上生和阿罗汉、菩萨、佛陀果位的决定胜,也真实无欺,故佛陀是正量。到底是怎样的呢?因为佛陀具足最殊胜的不欺,即佛陀所宣说的苦集灭道四谛等法理真实存在,没有任何欺惑,所以才说佛陀是正量。

可见,这里佛陀成立为量,是以与量相同的理论来进行论述的。概而言之,就像识所决定的外境无有欺惑一样,释迦牟尼佛决定的增上生和决定胜也无有欺惑。对这样的理论,大家以后与人辩论时,一定要会说。若对此有疑惑,下面还要以逆式和顺式两种方法,来成立释迦牟尼佛为量,故不用怀疑。

为遣非生者,而说成量性。

故待彼能立,是量实合理。

按照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我先接着前面的论题讲,颂词放在后面解释,之后大家看讲义就比较好懂。

刚才我们说:因为心识决定的蓝白红三种东西无欺存在,所以心识是正量;同样,释迦牟尼佛决定的四谛等真理无欺存在,所以佛陀是量士夫或者正量。

对方反驳道:那释迦牟尼佛成为正量就是假立的,并非真正成立,因为你们说是相同的缘故。比如,识决定蓝色是量,与此相同,应该无欺的识是量,而释迦牟尼佛并不一定是量。

驳:他是最顶峰、最合理的正量。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释迦牟尼佛修行达至究竟消除一切迷乱而现前的无分别智慧,没有任何欺惑。与此相较,其余正量只是相似的有境。比如,我们认为现量心识决定的蓝色是真实存在的,虽然暂时可以这么说,但究竟来讲,并非真实存在,因为根本经不起观察。而释迦牟尼佛的无分别智慧抉择的,根本不会有任何欺惑,所以佛陀是最高的正量。

对方反驳说:《量理宝藏论》云:“部分相似普皆有,一切相同悉不具。”就像说我跟某人相同,但我毕竟不是此人一样,所以佛陀也不是正量。

驳:不会有这个过失。虽然从世间共称的角度来讲,现量和比量是量,但与已达最高层次的佛陀智慧比较起来,这只算是一种非量。因为,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恒时没有任何欺惑,比如:释迦牟尼佛说有决定会有,说没有决定没有。而一般人的相续中,只能偶尔具足无欺的识,故不能将之称为正量。否则,就会有具足现量和比量的一切人和动物都是量士夫的过失。

有人问:那为什么要说释迦牟尼佛与无欺之识————正量一模一样呢?

答:这是观待世间人们都知道的现量和比量安立的,因为在世间名言中,现量和比量是最可靠的,人们也以此判断、取舍真假的事物,但与佛陀永不分离的无分别智慧————最究竟的无欺识或真现量比较起来,还是具有欺惑性,所以要唯一安立佛陀是正量或量士夫。

在因明当中,佛陀成为正量有两层含义:第一,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量的法相,所以佛陀是正量;第二,因为佛陀具足最究竟的无欺识————无分别智,(从究竟角度来讲,佛陀的无分别智慧是远离能取所取的不可思议智慧,不能称为识;但从外境和有境来分析时,它毕竟属于有境,所以在名称上也可以这样称呼。)所以佛陀是正量。概而言之,因为佛陀具足最高深、最精确、最圆满的智慧,所以他是量士夫。

其实,对佛陀产生信心有两种情况:第一,依靠前世的福报和善根力,与生俱来就知道佛陀是真正的量士夫,从来不会产生疑惑、邪见。第二,依靠正理————法称论师等的理论反反复复作观察,或者学习佛陀的传记和佛陀所说的经典,从而认识佛陀的智慧是最精确、最无谬的。当然,要认识这样的道理,肯定需要一定的过程,但最终就不会退转。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有出家人诽谤佛法,这是因为他们只是表面了解佛法,并没有学得特别深入、特别精通的原因。如果真正对佛陀是量士夫生起不退转的信心,那么即使身体被砍成一块一块的,也不会对佛法产生邪见或者毁谤。而通过因明,就能让佛陀是量士夫的定解深入骨髓,故一定要认真学习。

在所有量当中,世尊至高无上,他所说的语言百分之百正确。就像眼睛没有任何损害,眼识抉择的花就无欺存在一样。同样,佛陀以无垢智慧抉择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和前世后世存在的理论,以及诸法空性的道理等都无有欺惑。既然佛陀对特别细微的法都无有欺惑,那粗大的东西就更不用说了。比如,很远地方的毛发都能见得到,身边的绳索肯定能见到。同样,最小的微尘、远离一切戏论的法性都能见到,那世间人所想的这些东西肯定能了知。

但现在世间有些人,在特别粗大的分别念支配下,却以极粗鲁的语言乱说,比如:释迦牟尼佛这里说的不对,前后有矛盾,法称论师说的也有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野蛮人连基本的逻辑推理都不懂,如果真的能用细微的推理来进行观察,他们绝对不会这样说。如果真能说得出来,我们也会在不同场合中让大家说,因为佛教最开放,言论最自由。释迦牟尼佛早就说过:你们不要因为我是佛陀,就一味以恭敬心来接受我的教言,一定要像提炼纯金般再三观察后再作决定。

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中,佛陀是最早主张民主和言论自由的人。所以,不管是知识分子还是其他人,如果真能说出佛法的瑕疵,我们也会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接受。根本不会神神秘秘地说:佛陀始终看不到、摸不着,语言也没有、相也没有。相反,我们会把所有经论全部摆在你前面,让你明白佛陀完全是正确的。

下面解释颂词:“为遣非生者,而说成量性。”意谓:为了遣除外道所说,“自在天等本师不是由能成立的因产生,而自然是量”,才说佛陀成为正量。在世间中,也有人认为佛陀是无有产生的实法,所以要说释迦牟尼佛成为正量,并非以前一直是量。即:佛陀原来是一个凡夫人,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炼后,变成了拥有最高无欺识的量士夫。总之,为了遣除外道所许自己的本师自然是量,以及世间人们认为的释迦牟尼佛无有产生等非议和邪见,陈那论师等说“成量性”。

按照小乘的观点,释迦牟尼佛的智慧也是无常的,这完全可以成立,在因明论典当中也是这样讲的。按照《宝性论》等大乘论典的观点,佛陀的智慧是无为法,这也可以成立。所以,在有实宗等所化面前,我们就可以说:以前佛陀有分别念,到了加行道以后,就变成无分别了。

“故待彼能立,是量实合理。”因此,观待佛为正量的能立————因圆满和果圆满,而说佛陀是正量或量士夫,实际上是非常合理的。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在学了《成量品》以后,在任何人面前讲佛陀最值得依赖,不会光以不可思议、佛陀很伟大等词来搪塞;也不会以“阿弥陀佛,不要这样说”等来劝阻别人诽谤佛法,甚至无可奈何地捂着耳朵跑了。而会与他们辩论,并在这些分别念很重的世间人面前,成立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是最高、最无欺的识。正因如此,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才建立这样的理论。

《成量品》只有两百多个颂词,语言并不多,但智者所说的语言非常精确,依此完全可以成立佛为量士夫。而愚者说得再多,也没有什么用。东汉《说苑》讲得很好,云:“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意思是,君子所说的语言虽然不多,但里面有实质性,而小人虽然说得特别多,但全是空虚的。就像这样,法称论师以简短本品,从顺逆两方面证成了释迦牟尼佛为量士夫,并破斥了各种邪说谬论。因此,其意义非常深远!

学习参考资料

一、佛教常识:

1.三世诸佛: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称为三世。在佛教成立的当时,释迦牟尼佛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一切佛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称为未来佛。三世诸佛,即指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

2.三大阿僧祇劫:为菩萨修行成满至于佛果所须经历之时间。又作三阿僧祇劫、三无数大劫、三无数劫、三劫。阿僧祇,意为无量数、无央数;劫,为极长远之时间名称,有大、中、小三劫之别。三度之阿僧祇大劫,即称三大阿僧祇劫。于三大劫中,释迦佛值遇无数佛。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载:于初劫之时,逢事七万五千佛;第二劫之时,逢事七万六千佛;第三劫之时,逢事七万七千佛。

3.八万四千法藏:指佛所说之全部教法。又作八万四千度门、八万四千法聚、八万四千法蕴。举其大数,又称八万法藏、八万藏。藏者,包藏之义。就能诠之教谓法藏,就所诠之义谓法门,故又称为八万四千法门、八万法门。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之病,佛为对治其病而说八万四千法门。所谓八万四千度门,据慧远之《维摩义记•卷七》所载:乃佛之三百五十功德门中各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门。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门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门,一变为十,总成八万四千度门。

4.陈那论师:西元五六世纪时人。印度佛教因明论集大成者。一说陈那为南印度香至国人,属婆罗门种姓。初习外道教旨,又入小乘犊子部;后师事世亲,研究大小乘佛教;曾自一阿阇梨受明咒,深得秘法;至乌荼国修习禅定。能言善道,折服诸多外道,因与尼夜耶学派辩论而著称于世,于那烂陀寺讲说俱舍论、唯识、因明学说。后受文殊菩萨之劝诫撰述《集量论》。未久,历游南印度降伏外道诸论师,复兴已荒废之道场,常行十二头陀行,示寂于乌荼国森林中之洞窟。有关陈那生平,另一说以其为南印度案达罗国人,受国王供养,证阿罗汉果,依文殊菩萨之启示遂起兼济之志。师讲说因明论,宣畅《瑜伽师地论》。

二、法相名词:

1.总相:亦名共相,乃分别念所取之对境,分为义总相或义共相与声总相或名言共相两种。所谓声总相,就是脑海或分别心中浮现的名称、语言;而义总相,则指脑海或分别心中出现的对境形相,如颜色、形状、性质等。

2.已决识:亦名回忆,乃了解已了解之了别,分为随现量已决识与随比量已决识两种,比如:现量见柱子后,依之产生这是柱子的认识;比量知柱子无常后,依之生起柱子是无常的认知。

3.伺察意:即认定前所未知的隐蔽分与事实相符,可理解为相合实际的估计、怀疑、犹豫。分为无理由伺察意、颠倒理由伺察意、不定理由伺察意三种,比如:平白无故地认为祖辈古老的井中有水;依靠不定因、不成因而一口咬定所立真实;虽然不懂三相推理,却由所作因而了达无常性。

三、重点、难点、疑点:

1.为什么两大理自在确定的量的法相说法不一而实质无别呢?这是因为,明未知之义的识也是对某自相不欺惑,凡是不欺之识也都是明未知义。

2.唯佛是量:因佛具足量的法相,故佛为正量。具体而言,因为佛陀具备最殊胜不欺的特点,即佛陀开示的四谛等法理,能让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究竟之利————增上生、决定胜的果位,丝毫无有欺惑,故佛陀是正量。或者说,相对世间众所周知的现量和比量而言,佛陀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修持六度万行,现前断除一切障垢的智慧最高、最深、最广、最圆满、最究竟、最无欺,所以唯有佛陀是量士夫。

四、思维与辩论:

1.详细分析“唯识是量合理性、量论并非无意义、依法相说此一义”三种观点的合理性。

2.以辩论的方式,安立佛陀成立为量士夫的自宗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