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丨释量论·成量品广释11

前面讲过,这次讲《释量论•成量品》有两个目的:第一证成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所谓量士夫,就是整个世间唯一十全十美、千真万确的人,具体讲就是佛陀的智慧、悲心、能力在世间无与伦比。当然,这并非佛教徒以偏执心赞扬,而是以正理成立的,其论证方法在《成量品》中有具体宣说。现在世间很多人都不知道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故很有必要学习这样的论典。

第二建立前生后世存在。地球上有非常多的人不知道生命的真相,他们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像春天的花和秋天的云一样,是突然出现的,离开后一切都销声匿迹了,再也没有所谓的后世。这是特别大的邪见,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作为佛教徒,以及其他少数宗教的信徒,虽然认为前世后世存在,但存在的道理并不清楚。所以,都有必要学习这部论典。

持任何一种观点,尤其有关生命真相的问题,一定要有可靠的依据。如果你不承许前世后世,就要举出可靠的理由;若你所举出的理由没有说服力,则应放弃自己的观点。当然,和佛教徒探讨、辩论是最好的途径。在世界上,有关前生后世存在的证据特别多,很多案例、理证都颠扑不破,但很多人都以偏执心不接受,其实这就是自己的愚昧,并非智者的表现。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盲目地忽略了最关键的问题,只有佛教徒和其他少数宗教的信徒比较明智。当然这并非自赞毁他,若大家能平心静气地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就能发现人的心识是不断延续的。有些人因为受环境和教育影响,从小到大都坚信前后世存在,这是非常好的!若对这个道理没有产生定解,即使已经出家,也听过很多讲座,看过很多书,意义也不是很大。因此,每一个人都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到底承不承许前后世?

下面继续论证前后世存在,讲“宣说彼者无随灭”的第二个科判。

辰二(别破身常有)分二:真实说及除彼疑。

巳一、真实说:

近取无变异,不变近取果,

如泥无变异,不变瓶子等。

何事无变异,转变何事彼,

彼近取非理,如黄野黄牛。

身心亦如是。

极个别外道认为,心的近取因或主因是身体,而且身体是常有的。当然,他们所认为的常有,并非人永远不死,而是说身体一直是恒常不变的,就像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所认为那样:从小到老、从生到死都是这个身体;昨天的身体就是今天的身体,今天的身体就是明天的身体,明天的身体就是后天的身体……这种观点肯定不合理,下面进行遮破。

既然身体是恒常不变的,那就不可能产生心识的果,因为恒常不变的法产生任何一法都不合理,为什么呢?近取因无有变化之故。由于近取因身体没有变异,就不可能移位到或转变为近取果的本体,如同泥土,在泥土自性没有改变而存在的同时,不可能转变成瓶子等。任何一个事物没有改变,转变或产生其他某一事物,即它作为另一事物的近取因,是不合理的。就像黄牛与野黄牛、水与火、柱子与瓶子等一样毫无瓜葛。大家都清楚,在世间当中,瓶子产生柱子、柱子产生黄牛、黄牛产生山羊等是不合理的。同样的道理,身体和心识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即它们之间不可能有随存随灭的近取因和近取果的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身心集聚在一起,但有些人因为心态比较好,或修行境界比较高,故当身体有特别大的改变时,比如身体受伤、切断肢体等,心一点都不会动摇;而有些人身体一点都没有受伤等变化,心却特别烦乱、浮躁、痛苦,这样的现象特别多。因此,身体和心识之间的关系,并非近取因和近取果的关系。否则,在身体健康、吃穿等具足的条件下,心就应该快快乐乐、无忧无虑,但往往不是这样,故不能如此承许。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身体对心确实会起一些作用,比如身体受伤后,心情特别痛苦等。但是,不能以此成立身心是近取因和近取果的关系。其实,心和身的关系,就像苗芽和土壤、肥料的关系一样。也就是说,就像种子是苗芽或果实的近取因,土壤、肥料等是俱有缘一样,心的近取因是心,身体只是俱有缘。

在心识与身体关系的问题上,极个别人觉得这是特别简单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应该说是极其深奥的。在佛教当中,显宗和密宗的不同派别,对身心的描述都不相同。但上上对下下是有违害的,也就是说上乘观点更为究竟。因此,在智慧没有成熟之前,想下一个最终的结论也是不可能的。虽然心理学家等智者都在研究、分析心识,但与佛教相比并不透彻、究竟,这一点我们敢大胆地说,因为有可靠的理由。

但顺世外道为主的很多人都认为,心是从身体当中产生的。其实这并没有可靠的依据,因为心从身体当中产生,要么从父母的身体当中产生,要么从自己的身体当中产生。如果是从父母的身体当中产生,那么自己的心识就与父母的身体有随存随灭的关系,父母的身体随时随地存在的时候都应当产生心识,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如果是从自己的身体当中产生,即便成为尸体,也应该产生,但事实也不是如此。因此,心识不可能从身体当中产生,它的延续依靠心识。

但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死以后没有后世,包括电影、电视等传媒当中,都是这样宣传的。其实,人死以后有下一世,就像今天过后有明天一样,是不容置疑的。但人类的智慧都用在发展外在的物质上,其成果也让人惊讶,而探讨内心的真相方面,连有后世都不清楚,这不得不让智者扼腕叹息。因此,大家对这些问题还是应该关注!

巳二、除彼疑:

彼因俱有缘,生果即并存,

如火红铜液。

假设对方说:如果身体和心识不是近取因和近取果的关系,那它们两者为什么有并存的决定性呢?

他们认为,身体和心识肯定有因果关系,否则不可能有心的时候有身,有身的时候有心。当然,他们并不认为,有尸体时也有心,梦中的识到什么地方身体也到什么地方。现在也有很多人认为,心识就是身体或大脑的复制品。其实这是不合理的,下面进行答复。

答:由众生业力牵引,在父母交合之际,心识投生于红白明点融合之中而昏厥;而其身体的近取因则存在于凝酪等心识的俱有缘中,从而完成投生。

所以,虽然很多回忆前世的人知道前世是谁,以及前世在何处死亡等,但死后投胎接受另一个身体的过程却不清楚。实际上,这就像自己知道睡着以前,而不清楚怎样睡着一样。以前,我很想了知自己是如何被麻醉的,多次努力都没有成功,醒来后只记得医生的脸模模糊糊,之后就记不得了。就像这样,只能记得入胎之前,而不可能记得入胎之后。中阴法门讲,中阴身在进入一个类似房屋的东西后,或到自己起贪心的男人或女人处就昏厥了。若欲详细了解这方面的道理,可参阅《闻解脱》等中阴法门。

正因为身心聚合之果,是宿业或引业之因引生的,故乃至业的引力尚未完结之前一直并存;就像由红铜自己前面的同类近取因中产生的铜,依靠火的俱有缘熔化以后成为熔液,当时火与红铜的液体并存一样。在此期间,前一刹那心是后一刹那心的近取因、是后一刹那身的俱有缘,前一刹那身是后一刹那身的近取因、是后一刹那心的俱有缘。而一旦宿业穷尽,心就以另外的形式投生,身就变成尸体;就像红铜的液体与火分离之后,火要么熄灭、要么作为他用,红铜的液体要么恢复到固体的状态、要么以其他火继续熬炼一样。

这以上,“破许非同时所依”这一科判已宣讲完毕,也遮破了对方所承许的,非同时的身心有能依所依之近取因果关系的观点。

另外,尽管五根识需要以根为缘的时而出现、时而不出现,但单单的意识并没有不存在的阶段,它不观待五根每一个以及五根聚合也会出现,因此心的相续与身体随存随灭没有依据。而心相续不以自己前面同类作为前提不会产生是成立的,后来持续产生也是成立的,依此则能推翻顺世外道等认为前世后世不存在的邪念。

再者,若深入细致地分析,按照经教中所说认真观察:处于睡眠等时刻,次第粗大的心虽然已经消失,但细微的心并不会消失;即使通过修行使细心消失,在没有得到很高成就之前,阿赖耶识也不会消失;就算阿赖耶识消失(在成佛时,阿赖耶识上不清净的法全部会灭尽),可是光明的心————如来藏的本来面目(在密宗当中,依靠上师的窍诀认识它,就获得了证悟觉性的见解)永不会消失。因此心绝不可能中断,为此智慧连续不断也是成立的,因为从无始时来就存在的界性或心的种子若荡然无存,则不可能出现解脱和迷惑。关于这些道理,其余乘中以越来越明显的方式予以阐述,即上上乘较下下乘宣说得更详细、更具体。

《经庄严论》中也说:“许心自性恒光明,彼客尘过而染上,法性心外之他心,非是光明说自性。”意谓:心的自性恒时具足光明,但彼已被客尘过患所染,故除了心的法性之外的他心都不是所谓的光明,因而说自性光明。正因为众生的明心已被客尘所染,故皆不能如实照见。但我们一定要明白,自相续的贪嗔痴只是偶尔的客尘(故可遣除),而真心并非如此。若进一步学习密宗的教言,则会了知我们心的本体丝毫也未被染污过。这方面的道理,无垢光尊者和麦彭仁波切在相关大圆满教言中,引用《宝性论》和《大幻化网》的教证进行过详细论述。

至于前世心与后世心的对接,我们可以用种子和苗芽的关系来了知,虽然心识并非有形物,但在缘起上基本一致。当然,心识比较难以了达,这也是《俱舍论》讲五蕴时,把色蕴放在前面,心识放在后面的原因。那众生的苦乐显现为什么有很大差别呢?这是由阿赖耶识上的习气决定的。至于阿赖耶识,若认识它的本体,则成为涅槃的根本;若没有认识它的本体,则成为轮回的根本。因此,我有时将阿赖耶识直译为普基,是说它是一切万法的基础。唐玄奘将阿赖耶识译为藏识,是说它藏有出生一切万法的种子。在心识当中,阿赖耶识最微妙、最难懂。故麦彭仁波切说,上述这所有正理归根到底必须要证成此义————心的自性是光明,而以分别流转三界。

若真正证悟了心性,就会像很多禅宗和密宗的大德一样,高高兴兴地唱起金刚歌或悟道歌。对没有证悟的人来讲,虽然光明的心一直陪伴着他,也不可能认识其本来面目,因此痛苦无量无边。当然,证悟心性的层次不相同,有的证悟无上大圆满,有的证悟无分刹那。但要获得证悟,必须首先树立前世后世的正见。而要懂得心识的前后际一直不断存在的道理,也要有特别细微的智慧。否则,以很粗浅的分别念来进行推断,也很难以搞清楚。确实心极其深奥,要认识它的本来面目,要了知它的来龙去脉,并不那么容易,唯有依靠佛法才能懂得它的真相。若人们能依靠佛法,明白前世后世存在等道理则不会很困难!

现在很多智者通过科学研究,也找到了很多前世后世存在的依据。我以前说过,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史蒂文森博士研究了四十多年,找到了二千多个前后世存在的真实案例。离开世间后,他的研究事业由塔克尔博士继承,后来塔克尔博士写了一本特别出名的书,叫《当你的小孩想起前世》(此书汉译本,由林群华翻译,台湾人本自然出版社出版)。书中记载了大量前世后世存在的真实案例,涉及五大洲的众多国家。对这些案例他并没有以宗教徒的身份,或片面的观点来进行分析。若不承认事实就另当别论,若承认事实,就不得不承认前世后世存在。

在全世界,此类案例非常多。对有信仰的人来讲,并不会觉得稀奇,而没有信仰的人往往认为,这是宗教的说教或与宗教有关。其实,很多案例所涉及的人员都没有宗教信仰,甚至有些家长还因自己的孩子能回忆前世深感不安,并再三叮嘱新闻记者和研究者们,不要将之公布于众,否则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如果是有信仰的人,不但不会以之为耻,反而会以之为荣。

但无论如何,事实是不容否认的。原北大副校长、国宝级大学者季羡林先生,在《忆往述怀》一书中,有一篇《我的母亲》的散文,文中讲:他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母亲突然去世。赶回家后,只看到一具黑棺材,没有见到母亲的面容。当时他特别伤心。有一天夜里,宁叔叔告诉他,宁大婶被他母亲的灵魂附体了,希望他去看看。到宁大叔家后,看见宁大婶闭着眼睛坐着,但她以他母亲的声音说:儿啊!娘苦苦等了你八年,你一直不回来,娘心里是什么滋味啊?!他“母亲”一直喋喋不休地讲了很多。当时季羡林半信半疑,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季羡林说:娘!你不应该找宁大婶!你不该麻烦她!他“母亲”说:是啊!我要走了。之后宁大婶睁开眼睛,木然、愕然地坐在那里。他回到家里,一直哭到天明。

如果我用龙猛菩萨、寂天菩萨的教证,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佛教徒的说法。但是,作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工作者,他亲笔写下来的亲身经历,是否也要受到同等待遇呢?这是很多人都需要思考的。另外,清华大学的教授,著名翻译家、文学研究家和作家,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也记述了一些自己见闻觉知的“怪、力、乱、神”现象

一般来讲,在尸体没有处理之前,或在死亡七天之内,亡者会经常去看生前的亲朋好友。若懂得这个道理,为他念观音心咒和阿弥陀佛名号,自己就不会受干扰。我每当关系特别好的人死后,都会在几天当中,为他们念一百遍或一千遍观音心咒。对亡者来讲这是无上之宝,因为生时积累的财富等已无济于事,而以善心为他念观音心咒,却能得到非常大的加持。藏地有一种说法,为亡者念一句观音心咒有一匹马的价值。以前一匹马相当现在一辆轿车,故价值极大!

按佛教讲,世间各种奇怪现象,如附体、还魂等,都有各自的原因,也可以相应对治法对治。但很多人都不了知,这是非常可惜的!

学习参考资料

一、佛教常识:

1.三界: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系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之分类,故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领域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㈠欲界,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㈡色界,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㈢无色界,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三界可细分为二十五有(界),若将色界之那含天(即净居天)析而为五(即五那含天),则共为“二十九有”。

此三界之果报虽有优劣、苦乐等差别,但属迷界,系众生生死轮回之趣,故为圣者所厌弃。故《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能于三界狱,勉出诸众生。”即劝三界诸有情莫以三界为安,当勤求解脱。

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1932~2003):本论译讲者————索达吉堪布的根本上师。当今世界最大的佛学院————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创立者,及首任院长。莲花生大师与文殊菩萨无二无别的真实化身,曾示现为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的姨母————众生主母。藏传佛教再弘期的发起者和领军人物。毕生致力于讲经说法、培育僧才、广弘佛法。对佛法重兴于藏汉两地,乃至兴盛于全世界,厥功甚伟!其提出的著名院训为:“团结和合、清净戒律、闻思修行、弘法利生。”其最大的心愿是:“将凡与之结下仇缘或亲缘的所有众生都引到极乐世界。”

二、法相名词:

1.阿赖耶识: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此亦为唯心论之一种。至于阿赖耶识为清净之真识,或染污之妄识,乃佛学界所争论之一大问题。

据成《成识论•卷二》所举,阿赖耶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即︰㈠能藏,谓第八识善于自体中含藏一切万法之种子。㈡所藏,指现行熏种子义而说,亦即此识为七转识熏习诸法种子之场所。㈢执藏,谓第八识恒被第七末那识妄执为实我、实法,故又称我爱执藏。

此外,窥基根据《成唯识论》所述,于所著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就自相、因相、果相三相,举出阿赖耶识体之三位,即︰㈠我爱执藏现行位,指第八识之自相而言。因第八识自无始以来,恒被第七识爱执为我,故称我爱执藏现行位。下自凡夫,上至七地以前之菩萨,或二乘中之有学圣者皆属此位。㈡善恶业果位,指第八识之果相而言。因第八识系由无始以来之善恶业所招感之异熟果,故称善恶业果位。此位通至十地菩萨之金刚心,或二乘之无学圣者。㈢相续执持位,指第八识之因相而言。此位通至佛果以及尽未来际。因第八识执持色心之万法种子,令五根不断失,故称相续执持位。依此,从凡夫以至佛之转迷开悟,第八识为众生所依止,故阿赖耶识又称所知依。护法之唯识思想,由其弟子戒贤论师传予玄奘,而盛行于我国。

我国各宗派对阿赖耶识亦有多种说法,如︰㈠地论宗,以世亲之十地经论为主要根据。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常净识,视同于佛性如来藏。㈡摄论宗,以无著之摄大乘论为主要根据,乃由真谛所译。主张如来藏缘起,阿赖耶识则为无常有漏法,乃一切烦恼之根本,并于前八识外加上阿摩罗识成为第九识,而以前八识为虚妄,九识为真实。然真谛亦参酌大乘起信论,而以阿赖耶识为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乃真妄和合之识,以第八识具有解性义为真,具有果报义为妄,故真谛之思想,乃融合真、妄二说而成。㈢法相唯识宗,以成唯识论为主要根据。玄奘为新译唯识之代表,排斥如来藏缘起,主张阿赖耶缘起,并立五种种姓,说人、法二空。此种新论说,不仅使我国之唯识思想发生新的大转变,亦影响日本之唯识思想。

2.近取因与俱有缘:主要能生物自身之质流,为物近取之性相(即定义);非是物自身之流而主要能生质者,为俱生助缘(即俱有缘)之性相。前者如出生豆芽之豆种、做成陶器之泥土、产生心识之心识等,后者如生芽需具备的水、肥、暖、湿,做成陶器因素的人工,成为心识增上缘的根身等。

三、重点、难点、疑点:

1.辨析阿赖耶识、如来藏与法身:在诸多经论中,阿赖耶识的所指并不相同,有的指染净之源的如来藏,有的指染法或轮回的根本,有的指真如法身,故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死执一义。而如来藏,一般指真如在烦恼中,也即未认识真如法身,这相当于染法或轮回根本的阿赖耶识。而真如出烦恼,也即现见了如来藏的本来面目(有时如来藏也从法身的角度讲),则谓之法身,这相当于阿赖耶识清净后的第九无垢识。

2.中阴身是如何入胎的?答:《大宝积经•佛为阿难说处胎会》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若有众生欲入胎时,因缘具足便得受身,若不具足则不受身。云何名为缘不具足?所谓父母起爱染心,中阴现前求受生处,然此父母赤白和合或前或后而不俱时,复于身中各有诸患,若如是者则不入胎。其母胎藏,或患风黄血气闭塞,或胎闭塞,或肉增结;或有碱病,或麦腹病,或蚁腰病;或如驼口,或车辕曲木,或如车轴,或车毂口,或如树叶,或曲绕旋转状如藤笋,或胎藏内犹如麦芒;或精血多泄不暂停住,或滞下流水,或胎藏路涩;或上尖下尖,或曲或浅,或复穿漏,或高或下,或复短小,及诸杂病。若如是者,不得入胎。若父母尊贵,有大福德,中阴卑贱;或中阴尊贵,有大福德,父母卑贱;或俱福德,无相感业。若如是者,亦不受胎。如是中阴欲受胎时,先起二种颠倒之心。云何为二?所谓父母和合之时,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瞋,父流胤时谓是己有;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瞋,母流胤时亦谓己有。若不起此瞋爱心者,则不受胎。

复次阿难:云何得入母胎?所谓父母起爱染心,月期调顺,中阴现前,无有如上众多过患,业缘具足便得入胎。如是中阴欲入胎时,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无有福德,二者有大福德。其无福者,觉观心起,所见境界便作是念:我今值遇风寒阴雨,大众愦闹,众威来逼;便生恐怖:我今应当入于草室及以叶室,或隐墙根,或入山泽、丛林、窟穴。复更生于种种诸想,随其所见便入母胎。大福德者亦生是念:我今值遇风寒阴雨,大众愦闹,众威来逼;亦生恐怖,即上高楼,或登大阁,或入殿堂及以床座,亦生诸余种种之想,随其所见便入母胎。’”

四、思维与辩论:

1.为什么常有的身体与无常的心识并非近取因和近取果的关系?以此如何破除心识随着身体消亡而消失的观点?

2.通过学习“破许非同时所依”这一科判,请以总结的方式阐述非同时的身心为何没有近取因与近取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