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丨释量论·成量品广释13

《释量论•成量品》当中,现在讲身体和心识之间的关系,下面继续遮破对方的观点。

辰二(观察能依生灭破)分二:观察灭式而遮破;观察增式而遮破。

巳一、观察灭式而遮破:

对方承许:心存在于身体当中,在同一时间,身体和心识有能依所依的关系,并且心从身体产生。对此观点,我们观察能依的心识是有的法还是没有的法进行了遮破,现在再从能依心识的生和灭两方面来进行观察,以彻底破除。

若事依他灭,彼住因作何?

纵彼无他灭,住因皆无力。

有依悉具住,诸生皆有依,

是故一切事,有时亦不灭。

有人认为:心存在于身体当中,因为依靠身体有心的存在,没有身体心就不存在。其实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可以这样观察:依靠身体的心识是自己毁灭呢,还是依靠他法来毁灭?简而言之,能依是自灭还是他灭?

“若事依他灭,彼住因作何?”如果能依的心等事物,依靠其他因缘使自己毁灭,那它的安住因————所依身体等,对它的安住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为,若灭因没有与之接触,则不需要身体等让其安住;若灭因与之接触,遭遇了灭顶之灾,身体等则无法让其安住。

“纵彼无他灭,住因皆无力。”即使心等事物,在没有其他灭因的情况下自己毁灭,那让它安住的所依身体等因,都根本不具备让它安住的能力,因为无法令它安住。也就是说,心等自生自灭故,身体等让其不灭亡无能为力。

“有依悉具住,诸生皆有依,是故一切事,有时亦不灭。”假设身等能够令心等事物安住,那一切有所依的法都具有安住性,因为所依令其安住的缘故;而凡是产生的法都有所依。

外道承许:功德等所有法依赖于实体,实体依赖于常有的极微尘。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瓶子能起到装水的作用,这是所谓的功德,但这一功德也依赖于瓶子这一实体,而瓶子这一实体归根结底还是由极微尘组成的,所以最终依赖于常有的极微。外道还承许:心等也依赖于常有的我。正因为他们承许,无论是外器世间还是内情世间,一切万法都依赖常法而存在,那所依就能令一切万法安住。因为所依常有,能依的内心外物等一切法,就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毁灭,而变成了常有不变之法。这是对方所不敢承许的。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可以了知:无论心识是自灭还是他灭,所依都不成立。若所依能令能依安住,那一切法永远也不会毁灭,而成为常有,因为凡是产生的法都具有所依,故皆具安住性。因此,外道的观点根本不合理!

现在世间人们认为:心从身体中产生,但身体暂时不改变,最后才改变。这种说法也不合理。因为,暂时不改变的身体也不能产生心。为什么呢?不改变故,不改变则不能产生果法。若转计改变以后能产生心,那改变的时间到底是多少?是一天、一月还是一年后?所以,这种观点也不成立。

总之,在同一时间当中,不可能有能生所生的关系,因为任何逻辑推理都不承许因果同时存在。否则,有种子没有毁灭却会产生苗芽等诸多过失。在世间,连愚笨的农民也不会如此承许。因此,依靠身体产生心的说法,只是世间愚人的论调,或不了义之说,实际上根本不能成立。

若是自灭性,令彼住他何?

设非自灭性,令其住他何?

此颂跟前面两颂的推理方式有相同之处,但侧重点不相同。如果能依心自己的本体刹那刹那毁灭,是自灭的本性,那令它安住的他法到底是什么呢?因为根本无法让它安住。或者说,它从来没有安住过,即生即灭,所以所依身体根本起不到任何安住的作用。假设不具有自己毁灭特征的本性,那么让它安住的他法是什么呢?因为它的本体不灭,从形成那一刹那开始就有了永恒的自性,所以根本不需要任何他法让它安住。

通过以上理证,能遮破身体和心识在同一时间当中,有能依所依或能生所生关系的观点,也可破除一切同时的能依所依。

现在世间,很多人认为:依靠身体产生心,身体是心的因。因为生命诞生时,先有胚胎后有心识;生命终结时,先身体出现问题后心识毁灭。所以,只要这一辈子过得快乐就可以了!其实,这是非常可怜的!因为连人存在后世的道理都不明白。为什么很多正信佛教徒,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当中,都觉得幸运呢?因为,他们依靠颠扑不破的正理,找到了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方向,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

现在社会,有人有地位、有财富、有端严的相貌,表面看来过得很风光,人们也撒下羡慕、赞叹的花雨。可是,从他们的见解、所作所为来看,目光却很短浅。因为,始终为了短暂几十年的一生而奋斗。到底这种生活方式有无实义呢?相信当他们静下心来反思时,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巳二(观察增式而遮破)分二:真破以及破他理。

午一(真破)分二、真实及破彼答复。

未一、真实:

身体无增减,以心行差别,

慧等增及减,此非灯光等,

存诸所依中。

身体的四大没有增长或损减。即身体不是特别好,几天就长好几斤肉;也不是身体特别差,几天就变得特别憔悴,就像人们平常说的,还过得去,老样子。但在此时,以内心之行的差别,信心、悲心、智慧,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贪心、嗔心、痴心等,却时而增上、时而减退。也就是说,在所依没有差别的时候,能依却有很大改变。因此,身体和心识之间的关系,与酥油灯和灯光、身体和身体的影子、种子和苗芽之间的关系并不相同,这三对之间有随存随灭的因果关系,若所依种子等毁坏,能依苗芽等就不可能存在。如果身体和心识之间,有随存随灭的因果关系,那身体平平淡淡时,心也会平平淡淡,一旦身体有什么变化,心也会随之而变。但是,身在没有差异的情况下,心却有很大差别。所以,依靠身体产生心的说法是不一定的。以因明术语来讲,对方的推理属于三种似因中的不定因。

在这方面,大家应该经常思考,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怀疑:在死亡后,我的心真的会延续下去吗?在生活中,人们也经常说:若来世真的存在,我就可以报答你的恩德……一听就知道,在原则上他根本不承认来世,只是假设。若能认真学习本论,怀疑就可遣除。可惜的是,在讲因明时,很少有人听得懂。

现在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无视来世,经常以不知生、焉知死来搪塞。甚至一谈到死,就觉得讨厌,认为很不吉祥,而不愿意听。其实,天天说吉祥也没有用,因为谁也逃不掉生老死病。若在开刀、死亡等不幸降临时,在你耳边说:“愿您吉祥!”可能还会火上加油,让心情一落千丈。虽然很多事情并不一定吉祥,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所以提前就要从多方面思维,以做好准备,不然到时就会手忙脚乱。

未二、破彼答复:

由彼此亦胜,非无利于心。

有时贪欲等,依强等而增,

乃由苦乐生。彼亦调适等,

内义近中生。

如果对方说:通过摄生术等让身体强壮时,智慧等也会大大增加,所以心识是从身体当中产生的。

驳:“由彼此亦胜。”由身体强壮与四大调和这一点,的确也会使此心与以前相比有所超胜,比如经常吃营养药,吃穿住都很舒适,因为调理得当,身体慢慢就会强壮起来,而身对心有一定的影响,之后智慧也开始变得敏锐,信心等也大大增长。在生活中,很多人在衣食无忧,没有担心、忧虑时,都聪明伶俐;而在生活条件差、遭遇坎坷时,却糊里糊涂。其实,这并不能说明心由身体产生。因为,这是心识将四大调和的身体作为所取境导致的。而其根源,则是每位凡夫众生都特别执著自己四大组合的身体,比如认为这是我的身体等。

因明论典中讲,在身体当中,意识就像放在中间的玻璃球,五根识就像安在五方的五道门或五个窗户,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因为身体四大调和,身识产生乐受,意识也变得有条不紊,此时无论是学习还是运用工巧学、因明学、内明学以及语文、数学等学问,都得心应手。

“非无利于心。”但并非身体对心没有饶益,而仅由身体强壮使心有所不同,因为,若身体没有作为心的所取境,即便它强壮、衰弱,意识也不会由此而产生功德、过失,就像他人的身体一样。因此,身体并不是心的近取因,而是能饶益的俱有缘。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身心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在大脑受损时,会造成心识迷惑;在身体安然无恙时,心识极其清晰。但这并不能说明心识从身体当中产生,只不过起到外缘的作用而已,就像种子和土壤之间的关系一样。

下面讲理由:有些时候,依靠可爱的对境或自己身体强壮会增长贪心,依靠丑恶的对境或自己身体衰弱会增长嗔恨,其实这是心将身体的苦受、乐受作为所取境而产生的。对一般人来讲,在身体健康时,会有快乐的感受,缘此会产生非理作意的贪心;在身体生病时,会产生痛苦的感受,缘此会产生非理作意的嗔恨。但是,若认为身体健康、强壮,就会产生贪心,那就有阿罗汉等圣者也会产生贪心的过失。如果身体衰弱就会产生嗔恨,那安忍沙门也应该有嗔恨心。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讲《俱舍论》时讲过:获得阿罗汉果位的释迦桑摩比丘尼被未生怨王强奸,没有产生任何乐受,佛陀说她没有犯根本戒。有一个人特别喜欢莲花色比丘尼,这个人藏在床榻底下,后来突然起来与她作不净行。那个时候,莲花色比丘尼已经获得了阿罗汉果位,在空中示现各种各样的神通、神变,后来这个人特别害怕,然后大地裂开活活堕到地狱当中,《毗奈耶经》里面有这些公案。

以前讲《金刚经》时,也讲过《贤愚经》中记载的安忍故事。在无数劫前,歌利王(即迦梨王)带着大臣、王妃、宫女在山中游玩。当时歌利王觉得疲劳,便躺下休息。宫女们仍到处游玩、观赏。后来她们看见一位端坐思维的仙人,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就向他顶礼、供养、求法。仙人觉得宫女们很可怜,便为她们说法。国王醒来四处寻找,见到宫女坐在仙人面前听法,生起了极大的嗔恨心。他一一寻问仙人是否获得四空定、四无量心、四禅,仙人都回答说“未得”。国王说:既然你是一位凡夫,那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怎能让我相信你没有染污心呢!并问:你到底在这里做什么?仙人说:我在这里修行安忍。国王拔出剑凶狠地说,我要看你到底能不能忍得了,便削掉了仙人的手、脚、耳、鼻。仙人的五百弟子飞于虚空问:您受如是苦,是否忘失了忍辱?仙人回答:心丝毫也没有变异。国王惊讶地问:以何为证?仙人即说谛实语:若忍辱不虚,身当复还。说完身体就恢复如初。国王非常害怕,便在仙人前忏悔。仙人发愿说:我成佛后,先度化你。当时山中的龙王鬼神非常不满歌利王的恶行,纷纷驾驭大云雾、雷电霹雳来伤害他,但都被仙人遮止了。从此之后,歌利王就经常供养仙人。在讲完这个公案后,佛陀告诉大家:仙人就是我的前生,国王就是憍陈如。(可见,有时干坏事,遇到好的对境,也变成好事。)

以前,有人对我说:“慈诚罗珠堪布的智慧很高,他写的《前世今生论》有一些非常尖锐的推理。”我说:“因为他有很高的智慧,所以才能善巧运用、包装法称论师的盖世才华。”其实,他所说的尖锐推理,就是指证成身体是心识的俱有缘而非近取因的理证。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都不懂这个道理,甚至不愿学习因明,所以邪见也不能妥善解决。若能放下成见,认真学习《释量论•成量品》,心理学等学科所谓的疑难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彼亦调适等,内义近中生。”身体调适、四大和合,以及“等”字所包括的身体不调、四大不和,即是内在的意义(即“内义”)。这样的内在之义接近自心的境而存在,即心执著身体,把内在的所触————身体调适或不调适当作所取境,从中苦受、乐受、贪欲、嗔恨等心的差别(即“彼”)才如此产生。若对内义没有执著,就像阿罗汉、菩萨、佛陀一样,对自己的身体毫无耽执,那也不可能产生这些心识。

所以,若没有把身体当做我或我所,很多烦恼都不会有。比如,世间的人彼此执著时,在爱妻生病或痛苦时,自己经常会产生烦恼,甚至愿为之而死;若两人离婚,再也没有感情可言,对方是死是活都不会挂碍。因此,想消灭贪嗔等烦恼,务必向圣者学习,放下对身体的执著。当然,身体对心识的产生只起外缘的作用,这在前面再三讲过。

午二、破他理:

依此即是说,身等失念等,

内义别中生,识致改变故。

如心别有者,闻虎见血等,

而现昏迷等。

前面也讲了,因为将身体执著为所取境,缘内在所触差别,才形成了贪心、嗔恨等各种各样心的差别。若对身体没有执著,如执为我所等,那依靠它就不会产生贪心、嗔恨等。依靠这一正理也能说明,身体遭受的瘟疫、麻风病、肿瘤、溃烂、脊椎病、眼病、耳病、鼻病、醉酒、中毒等,导致丧失忆念、迷惑、疯狂以及散乱等,都是由内义————所触的差别作为所取境中产生的身识和意识,造成不同以住的改变的缘故。

表面看来,身体与心识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是身体出现多喝酒的因缘以后导致心迷醉的……但是,身体并非心识的近取因。刚才也讲了,身体作为心的所取境,当内义呈现不同差别,即身体有变异时,执著它的能取心也会产生改变。

有人会想:不可能吧!身体和心识一定有因果关系,不然身体喝多了酒,心怎么会迷乱呢?

其实这是不一定的,法称论师举例说:因为心相续的差别,有些胆子比较小的人,听说来了老虎、盗贼,或者看见别人身体受伤流血等,也会出现昏迷等情况。在战场上,有些士兵看见别人打枪,自己根本没有中子弹,也吓得昏倒在地。有些人看到尸体,心马上会出现反应,而昏厥过去。实际上,老虎等来了的声音以及尸体、鲜血等,根本不是心识的近取因,而是俱有缘。

今年四月,浙江有一位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在自家阳台上玩过年时买的玩具————一副可怕的鬼脸。一不小心,面具掉了下去,刚好落在一位正在散步的老太太的身边。她一看到,吓得昏了过去。别人赶忙把她送到医院,将近一个礼拜身体才恢复。孩子的母亲还专程到医院向老太太道歉,孩子也非常后悔,从此再也不玩这种玩具了。听说,今年有一位美国年轻人,带着女朋友在一个地方看恐怖片,当场吓得昏厥过去,很长时间才清醒过来。其实,鬼脸面具和恐怖的情景只是俱有缘,缘此产生了极为恐惧的心,才吓得昏倒过去,所以心的近取因还是心。

以前,学院有个别人经常担心小偷,看见路上的牦牛也大声说小偷来了。大家一看,根本没有小偷,唯有一头在津津有味吃着草的牦牛。她特别不好意思。所以,心的近取因是心,而不是身体等物质。

在平时生活中,有时我们的身体什么疾病都没有,吃穿住也很不错,但心情却特别糟糕,比如烦躁不安、想发脾气、谁都看不惯等,以饮咖啡、喝普洱茶等方式调节也不能排遣。有时虽然压力重重,频频发生不顺之事,但心却特别自在,想得很开。有些人病得非常严重,但心却很快乐,还能做修行等诸多善事。有些人生活条件无比优越,却烦恼重重,过得很不开心。因此,心识与身体等物质并没有随存随灭的关系,就像水不能让油灯燃烧一样,身体对心识只能起到外缘的作用。

通过详细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众生从无始以来,其心一直在不断地流转。今世我们为人,心识依靠人的身体而住。几十年后,心就会离开身体,随着善恶业而投生善趣、恶趣,或往生清净刹土。如果明白这样的道理,自然而然会对佛教的因果规律生起正信,进而对科学无法解释的诸多现象,得出圆满的答案。

实在说,佛教的教法————中观、因明等理论和证法————自心出生佛法的境界,现在人们都很需要。若拥有,人心就会有着落,人生就会有归宿;反之,则会一味为金钱、感情等而奔波,最终一无所得,就像现在很多世间人一样。因此,希望大家利用自己的智慧,挖掘佛教矿山中的无价之宝,以遣除生活的贫瘠!

总之,对心识来讲,所取境身体并非近取因,而是俱有缘。同理,看见美丽的色法心里产生贪心等所缘缘导致心的种种差别也应该这样来理解。在了知物质与心识虽然会互相影响,但并非无则不生的关系后,我们就会刨根问底,寻找心的来源,而这恰恰是最应该得到的东西!

学习参考资料

一、法相名词:

1.界:音译为驮都,含有层、根基、要素、基础、种族诸义。界为各种分类范畴之称呼,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而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又如地、水、火、风、空、识称为六界。此外,欲界、色界、无色界称为三界;此‘界’有接近于‘境界’之意。唯识宗即将一切法之种子称为‘界’,有要素、因之意。

2.沙门:又作沙门那、沙闻那、娑门、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勤恳、静志、净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修道、贫道、乏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于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大毗婆沙论卷六十六载,沙门可分类为下列四种:(一)胜道沙门,又作行道殊胜,如佛或独觉;以能自觉之故。(二)示道沙门,又作说道沙门、善说道义,指说道无误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随佛转大F轮之故。(三)命道沙门,又作活道沙门、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难等;以虽居‘学位’然同于‘无学’,多闻善持,具净戒禁,传法身慧命于世之故。(四)污道沙门,又作坏道沙门、为道作秽,指污染圣道而伪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盗他财物之故。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亦举出四种沙门,谓胜道沙门即‘诸善逝’,说道沙门即‘说诸正法’者,活道沙门即‘修诸善法’者,坏道沙门即‘行诸邪行’者。此外,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亦列举形服沙门、威仪欺诳沙门、贪求名闻沙门、实行沙门等四种沙门。

3.触:心所法之一。俱舍之十大地法,唯识之五遍行摄之。使根境识三者和合之心作用也。俱舍论四曰:‘触者,谓根境识和合生,能有触对。’大乘义章二曰:‘令根尘识和合名触。’十二支中之触支是也。显扬一卷三页云:触者:谓三事和合,分别为体,受依为业。如经说:有六触身。又说:眼色为缘,能起眼识。如是三法,聚集合故,能有所触。又说:触为受缘。

又,五境之一,身根所触有坚湿暖动等十一种。俱舍论一曰:‘触者有十一:谓四大种、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及冷、饥、渴。’

4.受:谓出胎之后,诸根领纳前境好恶等事,故名为受,是为出胎现在果也。瑜伽三卷七页云:受云何?谓领纳。又云:受作何业?谓爱生所依为业。五事毗婆沙论下二十页云:受云何?谓领纳性。有领纳用,名领纳性。即是领受所缘境义。此有三种。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者:若能长养诸根大种,平等受性;名为乐受。若能损减诸根大种,不平等受性;名为苦受。与二相违,非平等非不平等受性;名不苦不乐受。复次若于此受,令贪随眠,二缘随增;谓所缘故,或相应故。是名乐受。若于此受,令嗔随眠,二缘随增;谓所缘故,或相应故。是名苦受。若于此受,令痴随眠,二缘随增;谓所缘故,或相应故。名不苦不乐受。虽痴随眠,于一切受,二缘随增;而不共痴,自依而起,自力而转;多与不苦不乐受俱。余明了故,不作是说。由可意、不可意、顺舍、境有差别故;建立如是三领纳性。是故但说有三种受;而实受性,有无量种。

二、重点、难点、疑点:

1.同时并存的身心并无能依所依或能生所生关系,那么是否二者无丝毫关系?

同时存在的身和心不可能有任何关系,如果身产生同时的心,则成因果同时,会有种子未灭而有苗芽产生的过失。如果是前后刹那的身和心,则可以安立有俱有缘的饶益关系。以前刹那的心作为近取因、前刹那的身作为俱有缘,产后后刹那的心。饶益有两种:近取因的根本性饶益和俱有缘的间接性饶益。身体并不是产生心之同类相续的近取因,而是间接性饶益的俱有缘。

2.如何以观察三层随存随灭的方式破斥“心的近取因是身体”的观点?

因果关系需要以三层随存随灭来加以确定。随存的三个条件:在一个清净的地点,最初(火与烟)二者均未见到,其后看见火,随即又看到烟,果随从因而存在即是确定同品。随灭的三个条件:首先看见烟正在产生,之后看不见火,随后烟也不见了,由因消失而导致果灭亡。以上两种三个步骤的任意一种都可以确定因果关系。

一些外道不了知确定因果关系须具备此条件,所以认为心识依靠身体或父母不净种子而生,但这是不合理的。如果他们能够见到首先身心二者都不存在,之后见到有身体,之后身体中产生心识,那么就可以确定身心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对方无法见到心识,故而无法断定二者首先都不存在,之后产生身体,之后才产生心识,并且心识是从身体中产生。所以随存的三层关系无法确定,同理随灭也无法确定,实际无法建立身心间的因果关系。对方只是见到身体对心会产生一些影响,就认为心的近取因是身体,但这是不足以成立的。

三、思维与辩论:

1.以观察灭的方式,如何遮破身心同时、身是心之所依的观点?

2.以观察增的方式,如何遮破身心同时、身是心之所依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