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课堂丨释量论·成量品广释24

下面继续讲《释量论•成量品》。

辛三、修习方便说导师:

众相多方便,长时修习中,

彼过及功德,亦成极明性。

心亦明显故,因习已断除。

佛陀行他利,胜麟角喻等。

为彼故修法,承许是导师。

对方提出疑问:即使佛陀远离贪执,怎么能成为遍知呢?因为声缘阿罗汉也证悟了无我。

驳:佛陀经过多生累劫修行,现前悲智圆满的果位,成为遍知,是有依据的。概而言之,以真理或智慧断除所有轮回痛苦,这一点依靠教证和理证,以事势理可以成立。具体则为:在三大阿僧祇劫等漫长时日中,佛陀为了趋入众多道位或众多所知相,修习了无垢智慧等持等多之又多的方便,或者说,佛陀在因地探索万事万物的本质,无数次通达空性无我,并修持了布施、持戒等众多方便。就像长期串习开车、造房、设计等工巧明,必定会远离过失、生起功德一样,菩萨相续的最细微的过失以及其对治的功德变得极其鲜明,并依靠对治的智慧自然灭除那些所断。因为心越来越明显、智慧越来越锐利,轮回之因我执无明的最细微习气也已断尽,而获得最无上的智慧。就像杲日当空,黑暗无机可乘一样,烦恼障及其习气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佛陀行持利益他众,麟角喻独觉、声闻阿罗汉都无法与之相比。正因为如此修习方便是为了给众生指明正道,所以才因取果名,将宣说之因——修习方便承许为导师。

本科判是“加行圆满说导师”,概而言之,即以加行圆满作为能立,成立佛陀是正量。所谓“加行圆满”,就是为了获得给众生宣说正道的无垢智慧,而勤修方便(无我空性),并使之圆满。导师是指已经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无余断除一切障碍、圆满一切功德的觉悟者。他在因地修行时,修持智慧和利他的加行,将来加行圆满、可成就圆满正等觉果位,因立果名,因位时亦可称之为导师。就像读师范学校可以成为老师,因取果名,读书时也可以称为老师。

通过学习本颂,我们皆应深信:在此世界曾出现过一位佛陀,他在多生累劫当中积累资粮、修学智慧和大悲,终于断除所有障碍,现前一切智慧。因此,我们也不要把对佛陀的信心简单化,就像学术界的人所说那样:“释迦牟尼佛是净饭王子,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他和我们一样都是人。”虽然佛陀在人道众生面前显现人的形象,但他并不是“人”那么简单,这从佛陀的传记——全知麦彭仁波切所造的《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中可以了知。最近我在看汉文《大藏经》中马鸣菩萨所造的《佛所行赞》,共二十八品,以诗歌的形式赞述佛陀的一生。读后就会知道,甘地等名人根本无法与佛陀相比。现在很多人把佛当作一般的人、把法当作一般的知识,作为长期随学佛陀的人,实在看不过去,希望他们先从正面了解,再下结论。

己二、结尾:

证成初生故,此二说为因。

如果有人说:陈那论师以“加行示众说导师”说明,直接对众生宣说遣除痛苦方法者叫导师,这很明显是从果方面安立的,而你们说导师从因方面安立,这两种说法难道不相违吗?

答:虽然从表面上看,陈那论师似乎是在说果位,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意,其意是说,获得佛果后可以引导众生,但这必须依赖加行圆满,所以因立果名,将因位修习方便取名为导师。而且,麦彭仁波切在本品注释前说,法称论师造本品,是根据陈那论师《集量论》的皈敬颂“敬礼定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的意义。因此,为了证成正量之果的本体善逝和救护,先应宣说善逝和救护的能立——欲利和导师,因为在所立或果成就之前这两种能立决定要产生的缘故,才说它们是产生量士夫的因或依据。所以,这里的说法与陈那论师的观点不但不相违,而且非常吻合。

至此,“因圆满”通过“意乐圆满”和“加行圆满”已经宣讲完毕。其中,意乐圆满主要讲悲心究竟,加行圆满主要讲由悲心引发修习无我,直至彻底证悟空性。因为因是圆满的,果也会圆满,下面就从果圆满方面进一步建立佛陀是量士夫。

戊二(果圆满)分二:自利圆满说善逝;他利圆满说救护。

己一(自利圆满说善逝)分二:略说以及广宣说。

庚一、略说:

断因具三德,即是善逝性。

如果有人问:由这两种能立又怎么能证明佛陀是量士夫呢?

答:佛陀能无有任何颠倒地如实照见万事万物的真相,并恒时如如不动安住于二利圆满的果位中,所以说他是量士夫。

下面先讲两种能立产生的善逝之果,也就是说,量士夫佛陀所具备的自利圆满。所谓自利圆满,是指从根本上断除痛苦的因——无明烦恼等一切障碍和习气,并具足三种功德,而这就是善逝的体性。在梵语中,善逝叫“色嘎达”,引申出来则具备三种特征:善妙而逝、不退而逝、无余而逝。下面一一宣说,希望大家都能了达佛陀十种名号当中的“善逝”的意义。

庚二(广宣说)分三:善妙不退无余逝。

辛一、善妙而逝:

非苦所依故,即善彼由见,

无我或修行。

获得佛果时,再不会成为痛苦的所依,或者说五蕴、集谛等痛苦的所依已经永远断尽,所以称为善妙而逝、庄严而逝、可赞而逝,或善妙而断、庄严而断、可赞而断。因为,先以理决定,再不断修持,进而于见道现见能断除一切痛苦之根本的无我,或在修道位修行所见之义,从而无余断除我执烦恼习气等所有障碍,而任运自成获得最高、最究竟的智慧境界。所以所谓善逝,就是所获得或所前往的果位,没有痛苦、非常善妙,因为已经以无漏智慧断除了相续中最细微的习气。就像一个世间人,若其身材、长相、穿着、打扮等方面没有缺陷、极其出众,人们就会以最庄严、最漂亮等词语来赞叹一样。

通过学习《释量论》,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对佛陀的真正面目有所认识。现在尤其在南方,很多人将佛和神混为一谈,这是没有学习所致。因此,很有必要了解佛陀通过多生累劫积资净障所获得的圆满功德。若真正了解,我想没有一个人会不赞叹、不称其为善逝的。

从正面了解佛陀后,不但会赞叹佛像、佛经、佛陀的事迹,对佛陀的追随者也会由衷地赞叹,因为他们是趋向无我大道的行者,与前往轮回苦海的流浪者迥然有别。这也是供养、赞叹僧众有很大功德,诽谤、损害僧众有很大过失的原因。不过,现在很多人都不懂得这样的道理,认为出家人和在家人除了衣服不同外,并没什么差别。这种误解,归根结底是由不了解佛法所致。

辛二、不退而逝:

生过即兴起,称为复退转,

已断我见种,是不退转性。

彼谛异体性。

在这里,法称论师通过宣说退转和不退转,以及佛陀所获得的智慧本性,来阐明善逝的第二种特征——不退而逝。

凡夫人因为不间断产生贪嗔痴等烦恼,而不断在轮回中投生,接连兴起轮回,比如时而转生人间、天界、阿修罗,时而转生旁生、饿鬼、地狱,这样反复起伏,就叫做复退转。而佛陀完全证悟了无我智慧,已经断除了所有轮回的种子和习气,不再转生轮回,就像种子被火烧坏,不能产生苗芽一样,所以是不复退转性。为什么佛陀连苦集的细微过患也无有再度产生的机会呢?因为,佛陀已经证悟最究竟的境界,完全与万事万物的实相真谛融为一体,与之相违或异体的境界再也不会产生。就像染料不能涂抹虚空,阳光所在之处不存在黑暗一样,佛陀证悟这样的本性之故,完全超越预流圣者等。其实,不仅佛陀,大乘一地以上的菩萨也不会退转,所以也超越这两天聪明伶俐、过两天糊里糊涂的凡夫人,以及某些小乘圣者。如 《入中论》云:“如有翳眼所缘事,不能害于无翳识,如是诸离净智识,非能害于无垢慧。”

在这里,我特别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智慧、精力真正用在佛法上,随着时间的推延,就会产生不退转的信心:佛陀是量士夫并非一句空话,因为其宣讲世俗、胜义二谛,以及万事万物的真相,无人能及。

辛三(无余而逝)分二:真实以及除彼诤。

壬一、真实:

身语意之染,无恼及无病,

说道不明余,修故无余断。

声缘阿罗汉没有断尽而剩余下来的染法,它的本体并不存在轮回因的烦恼,即非烦恼性,并不是生等痛苦疾病的所依,因此为无病,这样的染法,还有对究竟宣说三乘之道心不明了。而佛陀在三大阿僧祇劫当中极度修习无我的缘故,这些染法等所断已经无余断除,所以两者有很大的差别。

一般来讲,染法指轮回的因,但声缘阿罗汉的染法并非轮回之因,因为其来源于所知障所属的无明习气地。具体而言:身的染法指时而跳跃、时而撞到猛象等,因为以前当猴子等的习气还没有完全断除;语的染法指与娼妓交谈,时而发笑,以及以“贱女”、“贱种”等词来说别人的过失;意的染法指不是恒常入定在无记的心态中于莽林中迷路等,即使入定也有不知道的情况,比如舍利弗不知华杰施主有出家的善根,目犍连不知母亲转生在聚光佛的刹土等。

另外,声闻缘觉阿罗汉对大乘无我等甚深教义也不明确。这些都是他们没有断尽,而剩余下来的习气。

而佛陀已经完全断除人法的执著,连最细微的习气都已清净,所以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大彻大悟者,自然其所抉择的真理也不会有任何不合理之处。

作为随学者,皆应以理证之道坚信佛陀是量士夫。有些人吹毛求疵,总在别人讲话中寻找毛病,我认为这些方面运用智慧完全没有必要,应该运用在因明方面,以对世尊和佛法产生正信。

禅宗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在学习因明阶段,肯定会有疑惑,但若依靠思维、观察、交谈、探讨、辩论等方式来遣除,就能产生定解,之后对佛陀、佛法以及文殊菩萨等追随者,就会产生不退转信。有了这样的信心,修持皈依等佛法就非常真切。

先要懂得理论,因为信心需要智慧的长养,否则容易褪色变质。比如,今天对某位上师信心特别大,身口意及房子等一切的一切都供养了,但过一段时间却产生后悔心,甚至诽谤。若信心依靠智慧而生起,就会深入骨髓,达至不退转的境界。因此,希望更多人都能依靠《成量品》产生理性的信心。

学习参考资料

一、法相名词:

1.善逝

又曰好去。诸佛十号之一。十号之第一曰如来,第五曰善逝。如来者,乘如实之道而善来娑婆界之义,善逝者,如实去彼岸不再退没生死海之义,以此二名显来往自在之德。

智度论二曰:“佛一切智为大车,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名好去。”

大乘义章二十末曰:“言善逝者,此从德义以立其名。善者名好,逝者名去,如来好去,故名善逝。”

菩萨持地经一曰:“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故名善逝。”

法蕴足论二卷四页云:“言善逝者,谓佛成就极乐安隐,无艰无难,往趣妙法,故名善逝。又贪嗔痴及余烦恼所生种种难往趣法、如来于彼永断遍知,如多罗树、永断根顶,无复遗余;皆得当来永不生法。故名善逝。又如过去诸佛世尊、皆乘如实无虚妄道,趣出世间殊胜功德,一至永至,无复退还;今佛亦然。故名善逝。”

2.无明习气地

“无明”就是障碍证悟殊胜如来藏的无明。“习气”即无明体,是烦恼微细的习气,“地”是比喻,因为无明是能作障碍的所依,故立名为地。四果罗汉和大乘一到十地的菩萨还有无明习气地、无漏业、意生身和不可思议变易死,他们虽然远离了轮回中的分段生死,但还没有解脱变易生死。

二、重点、难点、疑点:

1.如何理解佛陀较声缘阿罗汉更为超胜的特点“无余断除习气”?

《大智度论》云:“断一切烦恼习”者,“烦恼”名略说则三毒,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烦恼”。“烦恼习”名烦恼残气,若身业、口业不随智慧,似从烦恼起;不知他心者,见其所起,生不净心,是非实烦恼,久习烦恼故,起如是业。譬如久锁脚人,卒得解脱,行时虽无有锁,犹有习在。如乳母衣,久故垢着,虽以淳灰净浣,虽无有垢,垢气犹在;衣如圣人心,垢如诸烦恼,虽以智慧水浣,烦恼垢气犹在。如是诸余贤圣虽能断烦恼,不能断习。

问曰:诸阿罗汉、辟支佛同用无漏智,断诸烦恼;习,何以有尽、不尽?

答曰:先已说智慧力薄,如世间火;诸佛力大,如劫尽火。今当更答:声闻、辟支佛集诸功德、智能不久,或一世、二世、三世;佛智慧、功德,于无量阿僧祇劫广修广习,善法久熏故,于烦恼习无复余气。复次,佛于一切诸功德皆已摄尽故,乃至诸烦恼习气永尽无余。何以故?诸善法功德消诸烦恼故。诸阿罗汉于此功德不尽得故,但断世间爱,直入涅盘。复次,佛断结使智慧力甚利,用十力为大刀,以无碍智直过故,断诸结使尽无复遗余。譬如人有重罪,国王大瞋,诛其七世根本,令无遗余;佛亦如是,于烦恼重贼,诛拔根本,令无遗余。以是故说:“欲以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当习行般若波罗蜜。”

2.如何理解善逝的三种特点,试以比喻说明。

(1)善妙而逝

《释量论》:喻为士夫庄严的身体;以此与其余外道等区分开来。《入行论广释》:喻为相貌庄严之士夫,无有瑕疵;意指此断德圆满庄严非其它外道所能及。《随念三宝经》:喻为冠如美玉之士夫;以此简别轮回凡夫,以三有众生皆未超出苦因与苦果的缘故。

(2)不退而逝

《释量论》:喻为传染病痊愈;意指佛陀完全胜过预流圣者等,而不再退转。《入行论广释》:喻为已患过天花的病人,病愈后永不再染此病;意指超越了得预流、一来等果的小乘行人境界。《随念三宝经》:喻为解脱麻疹之人,终生不会复发;以此简别未断我见种子的外道之道,彼等纵然修至非想非非想天也不能超出三有藩篱。

(3)无余而逝

《释量论》:喻为满满当当的瓶子;意指无余断除所有染法等所断。《入行论广释》:喻为一个盛满甘露的宝瓶,无一丝空隙;意指超过了声缘罗汉。《随念三宝经》:喻为宝瓶以物质充满,没有任何不充足的地方;以此简别声缘,一切断证功德无余圆满,没有获得的功德丝毫没有。

三、思维与辩论:

1.佛的功德为何远胜声缘罗汉?

2.如何从加行方便称“导师”?与陈那论师所说“加行示众说导师”是否相违?取名的必要是什么?

3.罗汉所剩的三门染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染法的特性及原因,佛为何无有任何染法及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