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丨释量论·成量品广释34

《释量论·成量品广释》第34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释量论·成量品》。

有道友说上堂课第一个科判的颂词没有听清楚,当时网络有点断续,再念一下上堂课的传承,念诵传承……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成量品》。《成量品》主要是抉择佛陀为量士夫的殊胜的论典,这里面有很多的推理,主要是通过推理的方式来证成佛陀为量士夫,然后我们如果对于佛陀为量士夫这一点完全生起诚信,第一个有些道友可能有前世的善根,有因缘,所以说他信心、信根就非常究竟,不需要学习也可以,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还有如果相续当中有很多的分别念,如果有途径,如果能通过正理来推理,他其实是可以通过推理遣除相续当中的邪见,如果没有推理,相续当中的邪见就一直存在着,时候就没办法真正的消除。

《成量品》就是通过宣说推理,针对这部分根基的有情,针对这部分的需要吧,宣讲推理。而且推理非常的严谨,里面推理也是非常敏锐的,很尖锐的一些推理。

如果我们真实的学习了懂得了熟练了这些推理方法,第一个可以遣除我们自己相续当中的很多一些邪见怀疑,还有通过这些推理可以帮助其他的修行者,或者其他的有情建立佛陀为量士夫,或者对佛陀生起信心。在对佛陀生起信心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对圣法生起信心,对于修道的僧宝生起信心,所以说其实对于我们的皈依,就是说入道最初的时候的皈依,皈依的修行方法其实也是通过理论的方式,通过推理的理证的方式来修持的。

我们在《前行》等等当中的一些皈依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仪轨,通过念诵、仪轨观修的方式生起信心,生起不退的信心,里面主要是通过理论的方式生起信心。我们如果学完了《成量品》生起了信心之后,就可以在基础上按照仪轨,皈依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好,或者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修持殊胜的皈依。

有了之后,就进入了真正的佛法的修行之门,就是趣入圣道的基石。为什么叫趣入圣道的基石?因为如果我们对于佛陀导师有了信心,正确的认知有了信心,也坚信我们能够成佛。然后如果对于正法有了信心,也坚信我们自己也可以证悟或者获得法宝,就是说道谛和灭谛的自性。

如果对于僧宝有了信心之后,对于助伴,就是说僧宝的自性也可以生起信心,就是说这些绝对是可以依赖的伙伴。就好像如果是去旅游啊,或者说去探险,或者做生意,或者这里面合作的伙伴,通过观察分析之后,是可以放心的,可以依赖的伙伴。我们在修道当中也需要可以依赖的修道的伙伴,叫做道友,或者叫做修道的助伴,僧众、僧宝。

所以说我们对这些也会生起依赖,因为在修道过程当中,除了导师之外,其实僧宝的自性、僧众的自性或者说助伴的自性,我们也需要依赖他,如果不依赖他就不行,因为他们是能够接近我们的,或者说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经过他们的帮助遣除违缘或者具足顺缘等等等等,方面也是很关键的。

所以了知完之后,我们对三宝自性了知了,什么该取,什么该舍,什么该进,什么该退,这些方面都可以了知。所以说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的续言当中也是讲了,因明论说进退为一门,就是说我们要进入这些圣道,退出邪道,做这些合理的取舍,唯一的方便就是通过因明的主要是通过《成量品》当中的这些内容进行取舍,所以说很重要很关键。

修行佛法的人应该是有智慧的人,所以说如果佛弟子他在方方面面都能够表现的很睿智,就是说时候也能够通过他的睿智、他的智慧可以影响很多人。如果长期以往,就是说一般的人、世间人认为的佛弟子都是那种盲从啊,都是没有智慧啊,很愚笨的状态,没有人愿意接近。大家就知道这一部分人不能够接近,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智慧,但是如果作为一个佛弟子,他对方方面面的世俗谛的取舍或者道理都了知的很透彻,都能够把这些道理讲清楚,能够在调伏自己的同时,也能够以理服人,这些佛法在一般的人的心目当中,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印象,就不会轻视佛法,也不会轻视修行人。

这一部分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都是上师们的事情,佛的事情上师们的事情,其实我们也是佛弟子,像这样很多人也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的影响,要不然进入学习,或者退出学习,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联系,一定的关系。所以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影响其他的人来学习真正的正理。

有的时候我们说皈依佛法也好,其实就是皈依正道,皈依真理,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把自己训练成一个有智慧的人,的的确确学习佛法的佛弟子应该有智慧,应该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心的佛弟子,没有智慧的佛弟子,时候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得起考验的佛弟子。

既然我们选择了这种修行之道,除了我们自己在佛法当中受用法义之外,其实我们还是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么好的殊胜的佛法,做一个很好的推广。做推广的时候,自己首先要有智慧,有慈悲,这种慈悲心也是智慧的慈悲,智慧也是有慈悲的智慧,如果有了智慧有了慈悲,修行者抓到了修行的关要,他在影响别人的时候,也主要是通过智慧和慈悲去引导其他的有情。别的方面也可以,但是主要的方面抓住,其他方面就好办一点,所以我们现在学习的内容就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除彼诤论科判,遣除什么诤论?遣除有关爱执,方面是轮回的因,轮回的基础的争论,因为如果没有爱就不会再有轮回,如果有爱就作为轮回的因。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对下一世身体的爱,对某一道的爱,或对我们自己五蕴的爱等等,其实这些爱都是属于能够引发后有的因素,主要的因素,除了之外,无明是属于总的因素,总的无明有了爱它才可以真正的变成投生轮回的一个条件,否则单单是无明本身它不一定引发,但是我们只是分析情况。

有没有情况,只有无明没有爱?不会有。在所有的众生相续当中,说人只有无明他没有爱,所以他还没有流转,还没有开始投生,是不存在的。我们分析的时候,如果只有无明没有爱,无明仍然没有办法起作用,如果有了爱,无明它就起作用了,它就可以通过爱的滋润,通过爱的因缘,时候他就可以投生。

还有一个投生轮回下一世也就是说业,但是业也必须是有爱的业,业必须是有贪爱的业,如果没有贪爱的业那就不会投生。比如说阿罗汉相续当中不能够说已经完全没有业了,阿罗汉相续当中还有业中,但是这种业已经没有爱的滋润了,没有贪爱,所以业不会在引发后有,因此说爱在所有的因当中,它是作为一个主要的因,它能够引后面的相续,它是后面下一世的等无间缘的缘故,前面我们已经讲了。

讲完之后,针对问题可能还有一些怀疑或一些疑惑需要遣除的,就是把问题再细化。学习佛法,大恩上师佛菩萨们也是讲过,学习佛法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之下,最好是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掌握的越细越好,最怕是学而不精,学了大概知道,但是没有细化。时候这些观点你说知道也知道一点,但是很多细微的地方不知道,有些时候这种状态就比较危险。

因为该知道的我们其实好像知道一点,但是很多关要的地方、关键的地方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说有些时候就通过这些细微的无知的缘故,就导致我们在做取舍的时候,在引导别人的时候,好像看起来是对的,但是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容易出现那种似是而非的疯狂。所以说我们就把这样似是而非的过失必须要去除掉,所以说是就是是,不能似是,非就是非,像这样必须要抛弃的。

我们不能把似是而非认为是正确的,怎么办?必须要深入学习,如果是深入学习之后,学习的很细致,相续当中的怀疑、邪见就会很少,因为他学的深嘛,他对问题的了知很深入、很深刻,所以他内心当中的怀疑或者邪见也会相对减少。

所以说智慧粗大,对人来讲,比较大的方面的一些无明或者邪见会有,但是如果他的智慧没有很深细,深层次的这些邪见烦恼,这方面没办法遣除。所以说只有他的智慧越深细,他内心当中的无明邪见也就会越少,所以说对我们修行佛法来讲,不管是小乘道也好,大乘道也好,反正这都是一个通则吧,都是总的原则。所以说如果我们自己有能力,有智慧,应该把所学习的内容尽量的细化。

而这里面大科判的下面的子科判,其实有些时候帮助我们细化,细化观念,比如前面我们讲了,贪爱,贪爱就是轮回的根本,针对问题可能还会有一些怀疑。所以说法称论师就针对问题再展开宣讲,里面除彼诤论,针对问题有一些诤论遣除掉。

子二(除彼诤论)分二:离贪不住轮回中;断除道初无有有。

第一个离贪不住轮回中,因为贪爱是轮回的因,如果贪爱是轮回的因,断了贪就应该不住轮回,通过引发的诤论要遣除。第二是断除道初无有有,道初的意思就是说证道之初,刚刚证道,证道之初应该无有有,无有有最后一个有就是三有的有,最后一个有是轮回的意思,无有有就是没有轮回。就是说按照你们的说法,刚刚证道的时候就应该没有轮回了,因为证道的时候他会断除爱,如果说在道初的时候断除了爱就应该没有三有,方面也会有一些需要细化的,或有些诤论的地方。

下面就分了两个大的科判来讲行安立。当然法称论师说了,邪见无边故,一一难尽破,所以邪见是无量无边的,一个一个去破也做不到,所以就把这些主要的核心的问题拿出来,把这些问题破掉之后,其余的这些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就可以逐渐逐渐把它破掉。

第一是离贪不住轮回中,如果贪爱是轮回的因,断贪之后应该不会住在轮回了,通过观点引发的诤论要遣除;第二是断除道初无有有,“道初”是刚刚证道,在证道之初应该是“无有有”,最后一个“有”是三有的有,也就是轮回的意思。如果没有有就是没有轮回。如果按照你们的说法,刚刚证道的时候,应该就没有轮回了,因为证道会断除爱,所以在道初时断除了爱,应该没有三有了。这方面也会有些需要细化,或者诤论的地方。因此下面分了两个大的科判来进行安立。

法称论师说:“邪见无边故,一一难尽破。”因为邪见是无量无边的,一一去破也做不到,所以把主要的核心问题拿出来破掉之后,其余的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自己逐渐把它破掉。

丑一(离贪不住轮回中)分二:真实及除彼疑虑。

“离贪不住轮回中”的科判分二,真实和除彼疑虑。首先是真实,意思是离贪不住轮回当中的意义,然后再针对问题来遣除疑虑。

寅一、真实:

许离贪者住,悲或由业感,

引中不退转。

首先看一下对方的观点,前面我们说贪爱的爱是轮回的根本因,既然爱是轮回的因,如果有爱,就会有轮回;如果爱断掉了,当然就没有轮回了。因为二者是因果关系的缘故,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所以有爱就有轮回,没有爱也应该没有轮回,因果关系是完全成立的。

下面是针对大的问题,再进一步地观察。如果离开了爱就没有轮回,会变成什么情况?只要离开了爱,应该马上没有轮回,入于无余涅槃才对。爱没有了之后,轮回也不会再有,因为二者是因果关系的缘故。我执、我见或者爱断了之后,应该马上入于涅槃,实际上有些时候不是这样,还是可以见到一些离爱的圣者还在轮回中的情况,那怎么解释已经没有爱,还在轮回当中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释到底是什么情况。“许离贪者住”,“离贪者”的“贪”是前面所讲的爱,“住”就是还住在轮回当中,承许有离贪者还住在轮回中情况。对方说,按照你们的观点离贪者应该不住轮回了,因为轮回的因就是贪爱,如果没有贪爱了,应该不住轮回。为什么还会承许离贪者住于轮回的情况?我们说,这是细化了,细化地观察时,就是“悲或由业感,引中不退转”。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由悲所牵不退转,一个是由业感牵引不退转,这就是两种不退转。“不退转”什么?平常我们讲的不退转是指圣者的果位,不是意思。地方的不退转就是说不会马上入无余涅槃的意思,指在轮回当中安住不会退转,就是不会消失,不会不住轮回,还会住轮回。

这有两种情况。第一,由悲所牵引,由悲的因缘所牵引,在轮回当中自然而然无勤地不退转,这种情况属于诸佛和菩萨们,他们内心的贪爱已经没有了。以菩萨为例,他们已经圆满现证了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空性。证悟了万法空性,还会不会贪爱三有?绝对不会。因为贪爱主要是执著万法存在的无明,所以了知了法的本性,也就不会对法有贪爱了。初地以上的菩萨已经证悟了实相,虽然不会再受到贪爱,或者无明的因缘牵引而流转,但是除了证悟实相之外,他们还有大悲心,就是由大悲牵引而修道的。

前面成立佛陀为量士夫,在顺式成立依道说的时候,第一个因就是通过大悲而积资净障,然后积资净障圆满,成立了善逝,最后由善逝而成立救护者。入道之初也是通过大悲心的牵引,否则不会进入大乘道。因为大乘道最主要的因是大悲心,所以最早入道就是通过大悲心,然后入道之后的积资净障,也是出于大悲心的增盛,自己才会拼命地积资净障,最后大悲心圆满了,就会成佛,成佛后的大悲心达到究竟,就是无缘了,这时一定会利益众生。

菩萨怎么利益众生?如果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根本看不到,也没办法利益我们。那怎么办?通过大悲心牵引,以及愿力的缘故,他会重新来到众生的身边,也就是说投生在轮回当中,这样才可以去救度众生,只有给他们讲法,通过言传或者身教的方式帮助众生获得解脱。前面我们讲了,如果导师我们没办法见到,好像上帝的状态一样,想要真正引导的我们,还是很困难。虽然释迦牟尼佛已经证悟了,但是他还会重新在轮回当中投生。菩萨们已经离开了轮回,虽然他们有能力不住轮回,但是不住轮回,不意味着一定住于某个净土,这只是不住轮回的一个体现而已。

还有是身体在地方,心安住在实相是状态,对他来讲轮回不存在,也不会再流转了。由于大悲心增盛的缘故,他还会显现在我们身边,通过大悲心投生到轮回当中,指引众生趋向于解脱。通过大悲心的牵引,他不会退转,也不会入于无余涅槃当中。如果按照共同乘无余涅槃的观念来讲,就是灰身灭智了。身体没有了,“智”就是心识,心识也没有了,五蕴不会再存在,有情就消失在法界当中了。以前张三还存在,入于无余涅槃之后,人就相当于在轮回当中户口注销了,人死了,户口也销了,以后再也找不到他的踪迹了。从无余涅槃的观点来看,终极目标就是离开流转轮回的痛苦,因为有情的相续就是流转蕴,所以小乘最高的果位就是流转的蕴最后完全消失了,这时入于了无余涅槃,这就是无余涅槃大概的概念,所以无余涅槃就是代表有情彻底消失,不会再存在了。

虽然菩萨不会再贪爱轮回,虽然已经超离了轮回,但是也不会住于无余涅槃,主要是他通过大悲心为因的牵引,所以不会退转。此处不退转的意思就是不会入于无余涅槃,安住于状态,在悲心的牵引下,在轮回当中不退转。

第二,由业感牵引,就是说通过业感的牵引,然后以这样的因缘无勤或自然地在轮回当中不退转。这种情况是针对小乘的阿罗汉。前面是讲大乘菩萨,既然菩萨也没有流转,都是通过大悲心住在轮回当中,佛陀更不用讲了,佛陀的大悲心已经究竟了,不可能再通过业惑等不自在地流转轮回。第大乘是通过大悲心而安住轮回,第二种是由业感。“由业感”是什么意思?在我们似是而非的观念当中,阿罗汉应该已经获得了究竟的解脱,他们已经获得了无学道,小乘到了无学,已经修学圆满了,没有什么再修学的。按理来讲,如果没有了贪爱,应该马上入灭才对。为什么他会不退转,还在继续安住?因为有业感,我们说,阿罗汉还有业感吗?还有。

业感是什么?就是被上一世的业所招感的因所牵引,然后不退转。阿罗汉分为两种,一是有余阿罗汉,一是无余阿罗汉。我们现在讲的是有余阿罗汉,无余罗汉前面讲了,已经灰身灭智,达到了他的终极目标。虽然从大乘的智慧来观察,小乘所谓的无余涅槃还不是真实的无余涅槃,当然粗大的五蕴不存在了,但是心识的刹那,还有色法最小无分微尘、无分刹那,还没有完全打破执著。因为它的因还存在,所以通过因还会重新生起心识、身体等等,他是属于有余,我们地方讲的就是有余罗汉。

有余罗汉有没有贪爱?有余阿罗汉他整个三界的烦恼完全消尽一点都没有了,所有三界的爱不会再有了没有三界的爱了是这样的,所有三界的爱没有了,就方面就讲达到有余涅槃,啊然后有余还剩下什么,还剩下这些就是说他的有漏的身体就前一世带来的前一世的因带来的有漏身体现在安住的有漏身体还存在,因为现在有漏的身体它是通过前世的业牵引的,前世的业牵引的是这样的,所以前世业牵引如果它的因缘还没有尽,比如说他前世投生这一世身体的寿命比如说是80年,80年他阿罗汉他可能在40岁的时候他可能就证悟了有余阿罗汉了是这样,还剩下了40年的时间,这种状态还是说他是属于有余的,他的什么他的相续当中还有一些业还没有消尽,还有一些就是说有漏身体显现还没有消尽是这样的,所以说像这样就是说是他仍然还会通过业感就前一世的业感宿业的招感的牵引在当中不退转,不退转的意思就是说他的在轮回啊在轮回当中还会安住,就是在轮回当中还会安住,还没有完全的说我证悟了有余涅槃,我证悟了阿罗汉,马上就入无余涅槃,不是这样的,这种情况是属于有余阿罗汉位,有余阿罗汉位他是什么状况,就内心当中完全断尽了三有的种子,所有的这种三有的就是说有我啊我执啊俱生的,遍计的早就断了,啊俱生的我执只有是阿罗汉的时候彻底断的,整个三界的烦恼彻底断了,所以说他后世不会再通过任何的因缘再投生三界不会有了,但是就是说前一世的业还没有消尽所以现在他相续当中他就是说其实现在的状态当中完全是上一世的所上一世的那种因所牵引的所形成的身体它还会在轮回当中继续安住一段时间,然后他在安住的时间当中他相续当中是干干净净的,就是说什么干干净净?所有的三界的爱没有了,所有的三界的烦恼一点都不剩,哎方面是干干净净的,所以他在剩下的一段时间当中前一世所引发出来的有漏的身体还会就是说再流转一段时间再延续一段时间,但是在延续的相续当中没有三界的烦恼,什么都没有是这样,所以说叫有余涅槃位,所以说有余涅槃位就叫由业感牵引中无勤安住而不退转,不退转意思就是说不会马上入于无余涅槃的意思,不退转的意思就是不会马消失,不会马上消失叫不退转,他仍然还会就是说还会安住一段时间,轮回当中还会安住一段时间,所以情况我们必须要了解,但是安住的过程当中就是说如果是佛菩萨,他们相续当中不会有痛苦,完全没有痛苦,(第一个录音30分钟)因为他就是说是大悲心牵引的嘛然后就说阿罗汉他还会心的痛苦没有了就是说内心的心识上面的痛苦没有了但是身体的痛苦还会有身体的痛苦还会有但是他会不会像我们凡夫一样严重的痛苦在本来就是说有苦再加上贪执啊身体啊再加上我执啊等等然后众生就是通过受苦而引发通过受苦而引发无明,通过受苦在引发下一世的业啊,他不会有,所以他虽然是受苦苦的感受阿罗汉是有,阿罗汉是有的但是他不会通过苦来引生烦恼不会再引生烦恼不会有了是这样的,所以说像这样就是说身体还会延续,方面就是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要了知的因为他的相续当中因为前世的业还没有消尽还会因为前世的业没有消尽的缘故身体还会亚旭一段时间30

《成量品》第34课30~45分钟李鸿打

身体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因为它部分是有漏的,所以有漏的五蕴还会再延续,然后到了入灭的时候,时候身体就消失了,他的心识入于无余涅槃的境界当中,身体也会消失。

有些时候是阿罗汉他自己就像我们看到一些传记当中,比如说阿难尊者他在入灭的时候,他就在恒河的河中央部位的上空他自己用火烧掉,然后自己就用火来烧,然后遗体一边一半。有些阿罗汉他自己入灭之前在虚空当中示现神变,在空中就把自己的身体烧尽了。有些是他留遗体,弟子负责火化。

反正不管怎么样,他自己入灭的时候,他已经安住在无余涅槃的状态当中,他自己不再相续,没有再流转的相续。所以时候,两种情况,一个是大悲牵引,还会在轮回当中继续安住;第二个就是通过业感的牵引,他还会安住,就好像烧柴一样。火烧木柴,乃至于柴存在期间,它火还是会一直烧柴,火不会退转。它还会一直烧下去,乃至于把所有的柴烧尽为止,它是这样的。

众生的火的状态,就是不停地加柴,不停地加柴。不停地加柴,它火就一直烧烧。阿罗汉的相续是什么,就它是最后一根柴了,反正他就是没烧完之前,他还会烧一段时间,但是他不会再投入新的柴,他烧完之后就再也没有了,但是众生就是不断地加柴,我们在不断地耽著身体,我们在轮回火的延续上面,我们不断地加柴,不断地加柴,有些时候,反正就是说轮回的火不会熄灭,而阿罗汉他已经停止了,他已经停止加柴了,因为他三界的烦恼没有了,所以时候是最后一根柴,最后一根柴还是要烧完,烧完之后,不会再有了,大概就是这种情况。所以火存在期间,它不会退转。所以阿罗汉业,前世所造的业没有消尽之前,他还会安住在轮回的当中安住身心的状态,他还不会马上趋入无余涅槃,所以里面我们要把问题分清楚,分清楚之后就知道了,离贪不等于马上就入于无余涅槃,其实我们也知道,为什么佛陀没有贪爱,菩萨没有贪爱,他还会在轮回当中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样的,我们就知道了,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不是通过业惑,也不是通过贪爱,是通过什么,他是通过大悲心,但是这种大悲心当然是智慧摄持的,智慧摄持的大悲心,如果说,因为它的这种什么智慧摄持的,就是他无分别智慧摄持的大悲心,大悲心就很纯净,有力量的大悲心,现在我们相续当中,凡夫人,我们也是修道,但大悲还是个相似的大悲心,为什么?因为这种大悲心还没有那种无分别智慧摄持,所以后面还要讲问题,因此说我们现在投生,可能也有一些悲心的愿力,但是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内心当中还存在贪爱的缘故,方面就是说滋润了业,这种业牵引我们投生。

但是佛和菩萨们,他们就是因为大悲心而投生的,所以方面是大悲心的投生,它没有别的,不会有别的贪爱,也不会有别的一些原因引发的,所以它在轮回当中安住的时候,也不会有这些很多的痛苦,很多的烦恼,这些他不会有,所以我们学完之后,其实我们也不用怕,因为有些道友在学习菩萨道的时候,我们还要一直在轮回当中安住,要度化很多众生,有的时候就害怕,为什么会害怕?因为他是按照当前自己的担忧,当前自己的境界,当前自己的心量,害怕痛苦的心,把作为标准说,如果按照标准投生,哪不就很可怕吗?现在我都很难面对当前的很多很多事情,如果还让我投生无数次,哪想想看都非常恐怖。但是我们就错了。菩萨的投生不是按照当前我们这种状态投生的。真正菩萨的投生,他已经完全没有这种状态了,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菩萨的境界是怎么回事?比如说颂词学完之后,他的投生怎么回事,大悲心,他是大悲心的牵引,大悲心的牵引其实就不是通过贪爱牵引的,也不是通过我执牵引的,也不是通过其他的业不由自主牵引的,这些都没有了,纯粹通过很清净的大悲心牵引的,如果是通过大悲心牵引的投生,也不会有当前我现在的很多担忧,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担忧就是说,是参照了当前我的心态,如果我们参照现在我的心态去说,我要投生,或参照现在我的心态说,让你把眼睛挖出来布施,对不对,你今天要把手砍下来布施了,那我当然想,不行,但是不是这样,其实到了那种能够布施手脚的时候,能够布施那种眼睛的时候,其实内心当中早就已经证悟了空性了,那种状态当中不会有现在这种担心。

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些学好之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发愿,没有什么担心的。所以不是让我们现在这种状态当中去做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做不到,佛陀也不开许。所以现在对我们而言,就是说知道菩萨是这样投生的,所以除了知道这样投生的方式,对菩萨们生起信心,对道本身生起之外,对于以后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发愿,这样生生世世安住轮回,然后乃至于众生没有度尽之前,一直在轮回当中也不会有什么样担心,也不会羡慕阿罗汉这种状态,我也想那样安住在无余涅槃当中,谁都不管,因为这些众生根本度不了。我们也不用想,因为到了菩萨那种高的状态的时候,其他的能力,他的度化众生的大悲心,他的智慧,他的神通,还有他的能力完全和现在这种心态不一样了,和现在我们的境界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面。所以我们有些时候的操心是瞎操心,也是不了知实际情况担忧而已。但是我们学完之后,就不担心了。如果我们不担心,我们就可以放开心量地发愿,有的时候我们发愿是有保留的,为什么,担心自己在投生过程当中如果受了伤害怎么办?如果我也生起烦恼怎么办?如果又受到伤害怎么办?其实这些都不需要,他如果能够达到大悲心投生的状态,如果能够达到那种悲心投生的那种境界的时候,这些担心都是不需要的。所以只有当我们慢慢把心修上去,大乘的境界生起来之后,就会发现完全不需要担心,就是说第一个是这样。

第二个就阿罗汉他就有余阿罗汉和无余阿罗汉,所以我们慢慢学完,以前可能是大概听到过有余的罗汉和无余罗汉的名词,但究竟是怎么样的,就说是不太清楚,但是通过学习,这段时间法义的学习,对于有余和无余的这些方面,他们的境界,各自的状态都有一些了解。以方面是真实。

寅二(除彼疑虑)分三:除以业住之诤论;除以悲住之诤论;宣说住亦无过失。

遣除缘的疑虑。

因为前面我们不是说了,通过大悲牵引的不退转,安住轮回,和通过业牵引的安住轮回,有这两个,所以前两个科判,第一个是由业引发的安住轮回的还有一些细微的一些疑惑,他说要遣除掉;第二个通过大悲心所牵引安住轮回的疑惑、诤论,遣除掉;第三个就是了知完之后,宣说住亦无过失,即便是通过大悲心安住轮回,通过业住轮回,其实也没有过失。没有这种通过爱安住轮回当中的过失,都没有。

所以这里面的法义,其实我们可以展开,展开之后,就是对我们现在的修学,对小乘的认知,对大乘道的认知,对我们道心等等,其实都有这种直接的关系。我们如果学完之后,就可以自动地把学到的东西放在我们所学习的这些《入行论》,学习到的这些《大乘经庄严论》,学习到的很多很多这些修法当中去,就了知了这里面是意思,它的核心思想是这样的,了知之后再去修学,就更加有信心了,更加对于所修的法本身也会产生一个真实殊胜的信心。

卯一、除以业住之诤论:

超越有爱业,非能引其余,

俱有缘尽故。

这里面也是有问答,因为遣除诤论,有问答。如果说断除轮回的因,三有的烦恼已经断掉了,三界的烦恼已经断掉了,因为阿罗汉他其实虽然是有余,整个三界的烦恼都没有了,他相续很清净,非常非常清净,三毒一点都没有,俱生的烦恼一点都没有,所以阿罗汉他为什么是我们的皈依境,为什么是皈依境?为什么是我们礼敬的对象?因为他内心当中就安住道谛,或者他就安住灭谛当中,或者就是说这样的阿罗汉相续当中没有三毒,完全没有烦恼,没有三毒,所以也是我们礼敬的对象,他也是我们皈依的对境。

有余阿罗汉,他是属于僧宝当中,他虽然有无学,但是他还是属于僧众之一,僧宝自性,他不是佛宝自性,虽然他的名词当中有一个菩提,声闻菩提,他有一个佛的名称在里面,但是他不是那种意义上面的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所以就是说,他在三宝当中不能作为佛宝,他可以作为僧宝的自性来进行安立,所以我们在皈依境的图当中,皈依境的右边是大乘的僧众,左边是小乘的僧众,就是属于阿罗汉。

如果说阿罗汉已经断尽了三界的烦恼,如果我们知道三毒的过患,如果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相续当中的三毒对我们的干扰,其实我们对于断除三毒的圣者,当然就是应该礼敬了,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学完了大乘道之后,觉得有必要吗?有必要去礼敬他吗?有必要皈依他吗?好像我们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其实就是说,从某些角度来讲,阿罗汉他的的确确是我们皈依的地方,是应该我们敬礼的地方,他通过这种法宝的修行,他已经安住在圣僧的自性当中,他完完全全把三毒灭掉了,不是说压制,完全连根都拔掉了,实际上这样就是说俱生我执一点都没有,所以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圣者,阿罗汉的功德他也是非常的殊胜的。

但是如果和那种大乘道来比,和菩萨来比,当然就是说不究竟了,因为他的一个道本身不究竟,所以他必须,再说小乘道他修到究竟之后,他不能够自动地跳到大乘道当中去,所以他就相当于这里面的道走到究竟的时候,就到了阿罗汉,然后如果你要进大乘,必须还要换一条路,然后重新发菩提心,到了这样的大乘道中来,而菩萨不是这样的,菩萨的道,刚刚开始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大乘道,所以他如果走究竟了,他会途需不需要调换?他中途不需要调换,他只要走究竟就成佛了,而小乘道,你走到究竟之后,道不行,重新再调转一条道,必须要重新发菩提心,把你自己调整到大乘道当中,然后再把走究竟,所以相当于他就是多走了一段路。多走了一段路,重新调整到大乘道当中,但是对于有些修行者来讲,必须这样。他没办法直接就上大乘的高速路,他必须要走一段省道,必须要走一段其他的道,才能够上去。

像这样,如果是已经是大乘种姓的众生,就像我们有的时候经常告诉我们,不要发小乘心,不要进入小乘道,为什么?因为不需要这样走,你跟前就是大乘道,就是大乘的高速路,你为什么还要重新跑到其他地方绕,然后再上高速?不需要,所以告诉这些大乘修行者,不需要走小乘的路,你直接上大乘路就行了,但是有些不行,有些人他就对修行就住得比较偏远,高速路口离他就是远,他是必须要走一段他自己的路之后,才能上高速路,但是对我们来讲,是不是需要的。所以很多地方,《大乘经庄严论》也好,《入行论》也好,很多很多地方都告诉我们,就是说对于大乘种姓的修行者来讲,直接发菩提心,直接大悲心,虽然刚开始发的时候有点困难,但是一定要了知它的大乘的原理、功德,而且对于大乘道的修行者来讲,有些时候也会讲一些声闻乘的,这些小乘道的一些过患,过失。如果你发起小乘心如何如何,他也会讲这些,所以就是怕我们不知道,就是我们刚开始上道,不清楚,觉得这条路还是不错,风景也优美,好像看起来还不错,我们是不是就走这条路,但是有些人就是说,那些有经验的人就是说,不要走,其实你绕远了,最后你还会回到这来,所以现在你直接走这条路就行了。这条路刚开始看起来不好走,但是上去之后,我们就发现就是一个真正的快速路,所以时候就需要谁来告诉我们,就需要佛、菩萨们,需要上师们告诉我们,这条路不能走,小乘道不能走,

你必须直接走大乘道,有些人他有种姓,有种姓他就直接就上去了,是这样的。像这样有些时候通过教义,通过很多辩论呐教证呐,通过这些方面告诉我们,直接上大乘,不要发小乘心的原因,不是说它是不好,不是说它是邪道,它邪道有的时候说是歧途,它是针对什么来讲?是针对你明明可以直接上大乘的人,你去走小乘道,针对根据说是歧途,而不是说它就是修来修去就修成外道了,或者修成一个凡夫众生了,绝对不可能这样的,所以,我们就知道了路,有些人的根基啊是属于小乘种姓的根基,小乘种姓他直接发大乘发不了。他就首先通过小乘,把小乘走究竟,走究竟之后在这那个状态当中调整就可以了,因为前面再没有路了,必须要调整,必须要调到大乘道上面来,所以,里面就讲了问题,如果说三毒已断尽了,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什么叫断除轮回之因,什么叫断除三毒的有余罗汉,非常了不起的圣者,就是说他们既然已经断除了三有的业,断除了三有的投生,投生轮回的三有的烦恼已经断尽了。但是,因为它是有余嘛,有余的阿罗汉仍然可以看到业的功能的缘故,比如说有些阿罗汉还在受报啊,或者有些阿罗汉七岁、八岁就得到阿罗汉果了,但是他的寿命没有终结之前,他还会一直在世间中安住,不管他是经常在山间打坐也好还是到处去利益众生也好,反正看他还在轮回当中,前面已经讲了,这是因为他的宿业的、引业的原因,因为业的能力加上业的功能,他还在安住轮回,未来,就是下一世他会不会也是因为业的能力继续让他投生三有?归纳起来,既然他是因为业的原因,他没办法悟入涅槃,他还在轮回中安住。未来啊他会不会因为业继续流转三有?继续投生三有?我们说是不会的。断除以业住之争论,是这样的。既然有业,会不会继续安住?我们说这是阶段性的,这段住完之后再不会有了。原因是什么?超越有爱业,他已经超越了有爱,超越了有爱,是断句了。超越有爱要断句,业非能引其余,就是说超越有爱了,业非引其余,超越有爱,有爱就是三有的爱,什么三有的爱?前面我们已经学了,三种爱当中“有爱”,三有的爱,三有的爱 这方面还有欲爱、坏爱,三种爱,有爱是属于主要的,是总的,叫有爱,对三有的贪爱,对下一世某一道的贪爱,或是投生下一世的某种业的贪爱,某种因的贪爱,这样通过有爱,可以继续投生,但是他自己超越了有爱,阿罗汉已经超越了对三有的,对下一世的身体、下一世的道、对于下一世的牵引的道的因,业的贪爱的缘故,超越有爱,所以说他现在相续当中正存在的这种业,他的宿业吧,现在相续当中存在业,非能引其余,这种业,相续当中剩余的这种业,它其实是没有的爱的滋润的业,这种业非能引其余,它不会再牵引其余的后有,所以说现在我们的业能够牵引,现在我们相续当中的业,它是能够牵引后有的业,但是阿罗汉他安住这种业,它是不会再牵引后有的业,是不一样的。所以说为什么有时候说现在我们所修行的最核心的就是要断除爱取,断除烦恼,断除爱,当然爱包括贪嗔痴,也包括我,对我的执着,大乘道来讲,可能对万法的执着,象这样,这种业非能引其余,超越有爱的缘故,他相续当中残留的,让现在阿罗汉现在住于轮回当中这种业,其实不能够牵引其余的后世,因为他对后世没有兴趣了,他对能够牵引后世的业也不会有兴趣了,所以说他对后世的果,必须要投生的下一世的地方也没有兴趣,然后能够帮助他去往后世的业因,也没有兴趣,比如说,我去放生,我放生,我是带着这种爱,什么爱?贪爱,烦恼去放生,这种其实对于业因本身有种贪爱,所以说它还会牵引到后世,但是这些阿罗汉有余阿罗汉,对于后世的投生处,不管六道当中任何一道,他都不会有兴趣,然后就是说对于投生的业因,他也没有兴趣,没有贪爱了,所以就是“非能引其余”,方面是一个原因。然后是“俱有缘尽故”,就是能够投生后世的俱有缘也不会有了。一个是主因也没有,一个是做为俱有缘的这些也不会有了,俱有缘的这些爱、对五蕴的耽执等等,这些方面都已经穷尽了,不会再有这些。所以俱有缘尽了的缘故,他不会再投生了。所以业本身来讲,是直接通过爱滋润的业牵引投生到后世当中。业虽然还存在,但是业的俱有缘-爱,没有了,所以业也不会再有能力了,就像种子一样。虽然种还存在,但是你不给他浇水,种子发不了芽。前面比喻当中我们也讲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地方叫俱有缘?地方的俱有缘其实就是爱。爱就是业的俱有缘,他虽然相续当中还存在业,但是业没有再继续用爱的水去浇灌、去滋润他。所以业的种子缺少了水的浇灌,逐渐就干涸了,就没有能力了。水不是一段时间不浇,是永远不浇了,永远停止给他浇水了。所以他虽然还残存一些业没有成熟,但是业永远不会再成熟了,因为他的爱取已经断了的缘故。所以方面来讲,他虽然有业,但还会不会在后一世还住轮回?不会了。原因我们就知道得很清楚,他超越有爱了,超越三有的爱。对于有爱,他对我们投生后一世的力量、功能,能够认识得比较直观了。虽然有业,但是如果没有有爱,业也不会起作用。像这样,虽然我们在忏罪,虽然我们在消业,或者我们在取舍,但是如果我们相续当中的爱还存在,相当于还是在不断地滋润。也许我们对恶业不会再怎么,但是我们对这些有漏的善业可能还会有一些贪爱,或者对于善趣还有贪爱,仍然还是轮回的因。方面来讲,修行当中应该了知他的本性而断除无明。因为没有无明的缘故,就不会有爱了。因此我们就知道了,虽然有业但是下一世不会再流转了。所以我们现在主要是要通过般若的空性。小乘道当中的般若,一部分是人无我,人无我属于般若的一部分。大乘道当中,是人无我和法无我的两部分,“照见五蕴皆空”嘛。现在我们学的《入行论》第九品智慧,其实也是让我们了知一切万法的自性,五蕴的本性不存在,像这样是了知实相的。备注主要是大乘的一些有学和无学,对方的意思首先是对方的观点,或者我们的分别念,就是说是这样的,如果大悲心,大悲心是什么,大悲心就是救护众生的心,大悲心就是救护众生的心,救护众生的心,即便是你前面说了,他通过大悲,他通过这样大悲安住,不是以贪欲,是离贪的,也就是说他是一个离贪的悲心,如果是一个离贪的悲心,悲心是什么,大悲心那就是要救护众生的心,那如果救护众生的心,也就是他有个所缘的,他没有离开众生存在的,或者说没有离开众生的认知,没有离开众生的见,那也就是说没有离开众生的执着,他认为众生是存在而是需要帮助的,如果说是没有离开,没有离开对众生的执着,当众生痛苦的时候,他也会痛苦,如果就是说看到众生的时候,有些时候他也会耽执,贪执,有时候伤害众生的人,他也会嗔恨啊,时候大悲心还是有过失的,还会又回到贪爱当中去,其实虽然说,其实虽然你说是离贪的悲心,但是他认为就说,所谓的离贪的悲心其实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不存在,如果你看我们分析分析,大悲心他是没有离开众生的,因为他肯定要缘众生嘛,缘众生去救护嘛,是这样,因为对众生,对整个三界轮回众生的,他的救护的心,才不离开他们,所以如果没有大悲心肯定是不离开众生的,如果你离开了众生,那不叫大悲心了,大悲心就肯定是不离开众生的,也就是说你没有离开,没有断除对众生的执着,就是说没有离开对众生的执着,当你看到众生受苦的时候,你就会升起贪爱,如果伤害众生的时候,别人伤害众生的时候,你会对伤害众生的这些有情也是会嗔恨,所以说这样其实你,虽然说是离贪的大悲,但是如果大悲就不可能离贪,离贪的大悲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的意思是这样的,当然也是似是而非的讲法而已,有的时候,我们就怕似是而非,像看起来好像有道理的,其实这里面的细节没有了知,我们要了解佛法当中的细节,为什么要闻思,闻思的原因就说是这样的,也是上师经常讲,大经论,大经大论要学习,大经大论对这些问题讲的很透彻,如果我们在学法过程当中,对这些问题知道的很清楚,自己相续当中也不会有很多的分别,即便升起来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学习得来的智慧可以消化掉,然后别人有这样的,别人通过这样的观点来影响你的时候,你自己不会被影响。但是如果你发现它哪一天你使上力了,它的作用是非常之大了,是这样的。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我们要用使的上力的方法来对治来修习压制这些大的烦恼,在过程当中我们要不断的去培训,培训就说我更深的能力就是空性,空性智慧,空性一旦相应了就可以说从根本上断掉,它完全知道它的本性,不是说你的东西有什么过失,不是说你舍有什么过患,我们不会耽着你,不会喜欢你了,不是从舍本身上面怎么去用功,而是他完全就知道它不存在,它舍本身不存在是这样的,时候它是怎么样的它用的力道不一样,它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我们一旦从实像上从根本上了知了他从本性之后的那种断掉烦恼的,断掉了调伏烦恼的能力,是这样的!可能是我们现在的福德也欠缺一点,智慧对空性的认知啊可能没有真正产生定解,还是说没有多训练,所以说一旦相应了之后它的这种能力是非常大的,即便是当空它可以完完全全让烦恼不起,为什么?因为就是知道他的本性是无自性的是空性的,没什么可耽着的,没有本体你去贪什么?你认为它实有存在你才会贪,认为它实有存在你才会嗔,但是他都知道它是无自性了,就不存在贪和嗔的基础了,所以说贪爱?从侧面讲可以完全瓦解掉,就是说我们比较说什么?对我们修行者来讲是比较深层次的调伏的方法,比较高级的方法;方面我们一定要掌握,但是在掌握最高超的剑术之前,就是这些初级入门的东西也要用,因为我们要用这些初级的防身啊,虽然初级的东西,高超的剑术也没有学到啊,初级的东西没有学到,现些东西不学也不用,就说如果遇到危险的时候也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说最高标准就是我们一定要学习到最圆满的修行的方法,但是在之前能够保护我们的一些,能压制烦恼的这些慈悲观也好,因果观也好,这些我们也要用心的去学,把这些掌握好,经常使用,也可以让我们保持在一个正念当中,可以让我们争取很多的时间来修行,更了解于教法,里面就是这么讲的。

卯二、除以悲住之诤论:

通过悲心安住于轮回的争论。

知苦无相违,前行趋入者,

实法悲悯生,非与有情系。

主要是针对悲心啊,前面是针对业,阿罗汉相续当中的业,是针对菩萨相续当中的悲心。像这样就一般来讲,有一阿罗汉他通过悲心安住于轮回是没有的,他通过残余的业安住的,他不讲残余的业只讲悲悯, 只有符合条件是这样的,我们不能说阿罗汉他没有悲,他是通过悲安住的,他主要是通过残余的业安住的,就是说菩萨主要是通过悲心安住的。这是大乘的佛、菩萨有这样的特性。所以里面的悲住主要是大乘的有学和无学。

首先是对方的观点或者我们的分别念。如果大悲心,大悲心是什么?大悲心就是救护众生的心。救护众生的心即便是你前面说了他通过大悲安住不是以贪欲,是离贪的,也就是说他是离贪的悲心了。那如果是离贪的悲心,悲心是什么?大悲心就是要救护众生的心,如果是救护众生的心,也就是它有个所缘的,它没有离开众生存在,或者说没有离开众生的这样认知,没有离开众生的见,也就是说没有离开对众生的执著,他认为众生是存在而且需要帮助的。

如果说没有离开对众生的执著,当众生痛苦的时候他也会痛苦,看到众生的时候有些时候也会耽执贪执,有的时候伤害众生的人他也会嗔恨,时候其实大悲心还是有过失的,还会又回到贪爱当中去了。他意思就是说,虽然你说是离贪的悲心,但是他认为所谓离贪的悲心其实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不存在?你看我们分析悲心:大悲心是没有离开众生的,因为他肯定要缘众生,缘众生去救护嘛,就是对整个三界轮回众生的救护的心你才不离开他们。所以说如果你这样,大悲心可能是不离开众生的,如果你离开了众生那不叫大悲心了,大悲心肯定是不离开众生的,也就是说你没有离开没有断除对众生的执著。

没有离开对众生的执著,当你看到众生受苦的时候你就会生起贪爱,如果别人伤害众生的时候,你就会对伤害他的这些有情也生起嗔恨。所以这样,其实你虽然说是离贪的大悲,但是如果有大悲就不可能离贪,如果是大悲就不可能离贪,所以离贪的大悲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他的意思是这样的。

当然也是似是而非的讲法而已,有的时候我们就怕似是而非,看起来好像有道理的,但其实这里面的细节没有了知。所以说我们要了解佛法当中的细节,为什么要闻思?闻思的原因就是这样的。为什么有的时候上师经常讲:大经大论要学习,大经大论其实对这些问题讲的很透彻。如果我们在学法过程当中对这些问题知道得很清楚,自己相续当中也不会有很多的分别,即便生起来之后也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智慧可以消化掉。然后别人通过这样观点来影响你的时候,你自己不会被影响,反过去还可以影响他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面法称论师讲得很清楚:“知苦无相违,前行趋入者,实法悲悯生,非与有情系。”

非与有情系就不和众生的人见、我见相联系,它是和什么联系?它是和智慧相联系的,和它的实相联系的。所以说如果和实相相联而生起了悲心,它就不会有过失。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看:知苦无相违,什么叫知苦?苦就是苦谛,知苦不单单是知道众生的痛苦,而是知道苦谛。知道众生的痛苦,狭义的平时我们认为的知道众生的痛苦,不外乎就是说众生很可怜嘛——他今天又生病又没有药费了;或某某哪个地方的孤儿院他们又没有大米了,好像就这方面觉得很苦那种。地方是苦谛,而不是平常意义上的狭义上的苦。

苦谛的范围就广了。前面我们讲了苦谛的法相是什么?苦谛的法相:无常、苦、空、无我,这就是苦谛自己的本性,苦谛的本性就是无常、苦、空、无我的。所以说因为菩萨的悲心他是知苦,他是完全了知苦谛的,和知苦无相违的,和苦谛无相违。

什么是和苦谛相违?和苦谛相违的就是颠倒,比如说无常的,本来是无常,不相违的就是苦谛就是无常的,这是不相违的。然后和苦谛相违是什么?和苦谛相违就是你把无常的东西执为常有,本来它是苦的,无常、苦、空、无我嘛,本来它是痛苦的自性我们就随顺它、了知它是痛苦的自性,但是你颠倒过去的时候它又是安乐的自性,你认为轮回是安乐的。然后空,本来是无我所的,你认为有我所;本来是无我,你认为有我,方面就是颠倒的,就是相违的。相违的时候当然你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颠倒想。

但是菩萨的智慧不是这样,菩萨的悲心不这样的,菩萨的悲心是知苦无相违,完全了知苦谛,完全和苦谛的本性没有丝毫的相违,什么意思?完全安住在苦谛的无常、苦、空、无我,他对无常、苦、空、无我是完全了知的,了知无常、苦、空、无我就是随顺了苦谛的实相,完完全全随顺苦谛的实相。所以他这种会不会有那种颠倒想?不会有的。

知苦无相违的意思是很重要的,知苦无相违其实换句话来讲就是智慧,换句话来讲就是了知实相的智慧,了知苦谛的智慧,了知了众生的本性它是无常的,了知了众生的本性是苦的,了知众生的本性是无我所的,了知众生的本性是无我的。这一系列的了知其实就是相应于了实相,相应到苦谛本身的实相了知的。

了知完之后知苦无相违,在这种智慧的牵引之下前行,知苦无相违就是在知苦无相违的这种智慧的前行,通过前行前前的行为而趣入,前行是什么意思?前行就是通过前面的智慧为因,前面那种行为为因,后面那个悲心跟随而趣入,它后面的悲心是跟随前面的行为牵引而趣入的。所以他的前提是什么?他是以什么为前行的?他是以了知众生、了知苦谛的实相为前行的。

前面是了知了众生的实相,后面生起了悲心。你看它和什么相顺?它和什么相应?他悲心是知苦无相违的前行而趣入者,实法悲悯生,实法也可以了知是真实状况,也可以了知真实的,也可以了知说心上面的有实法。什么叫心上面有实法?就如实地了知,如实地了知生悲心的对境它是什么什么状况,我随顺而产生了悲悯生。

所以说,你看这里面一系列讲下来之后,他悲心不可能有你所讲的大的过失——有贪爱,他没有贪爱,为什么没贪爱?因为他是随顺了知了众生的实相??(68分18秒)为前行趣入的大悲心,所以他的前导是智慧,是相应于实相的智慧,是相应于众生本性的智慧,怎么可能有我见?有众生见?怎么可能对众生有贪执?没有什么贪执的,因为他了知了苦谛,整个轮回苦的相续。苦谛的事相我们学了就是流转蕴,然后苦谛的法相就是无常、苦、空、无我。所以了知完之后他是完全随顺了实相的,完全了知了有情的本体。它的基了知完之后产生了悲心,所以说是没有过患的,他是不会对众生产生贪执的。

如果你颠倒了就可以产生贪执,你认为众生是常有的,你认为轮回是安乐的,你认为有我,你认为有我所,那你就会产生颠倒。你就会看到众生,看到你喜欢的或者说是关心的人时候你会生贪爱,如果去伤害他你会生嗔心,这种生贪生嗔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颠倒,对苦谛的不了知你会颠倒。众生就是这样的,众生就没有了知无常、苦、空、无我,所以说他就开始颠倒了,开始有集谛了,就生起贪爱了。

但是如果你了知了怎么样?你了知,当然就不会有了,完完全全了知了实相你还会产生什么贪爱?完全一分析完之后就知道了,这里面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就要通过这样分析。所以菩萨的悲心不会有贪爱的,虽然他利益众生,他利益众生的悲心是以智慧为前导,他是了知万法的本性为前导的,方面的悲心有的时候也叫缘法的悲心。

缘法就是众生本来是什么状态,缘它的法产生的悲心。因为在《入中论》当中有三种大悲,一个是缘有情的大悲;一个是缘法的大悲;一个是无缘的大悲。

缘无缘的大悲当然就了知万法空性,完完全全知道无所缘而生起来的;缘法的悲心主要就是讲了知众生是刹那生灭的,没有本体,没有真实的状态,完全知道五蕴犹如动水月一样刹那刹那生灭;缘有情的悲心就看到众生可怜生起了悲心。

现在很多的悲心都是看到众生很可怜,特别可怜生起了悲心。但是更深一步的悲心就是缘了了知众生的相续当中流转的本体,就是缘法。其实,进一步通过有情的五蕴了知五蕴法,缘法就是了知它的五蕴法,了知它的五蕴法是相续的是假立的,它没有常有的,它是苦的,等等,缘的流转蕴本身的悲心就是缘法的悲心。因为他认知得更深细了。进一步来讲,如果了知了五蕴空性就是缘无缘的悲心。

但是我们取一个中间的,为什么取中间的不取无缘大悲?因为里面虽然讲到了一些菩萨的大悲心,但是也可以,就我们了知他的五蕴本身生起了悲心,只是说明什么情况?只是说明我们不会对悲心的对象生起烦恼,就够了,完全就够了,反正我不会生起烦恼。为什么不会生起烦恼?因为我是跟随了知苦无相违的实相以为前行趣入的大悲心,这种实法相应于实相的这种悲悯,这样产生的。

这样产生之后怎么可能有贪爱?怎么可能有嗔恚?是不是?贪爱、嗔恚的产生纯粹只是以颠倒的状态。前面讲的,如果耽著,把无常当作为常啊,这些方面如果耽著有我、我所这方面就有。但是菩萨他是了知了,自己首先安住了知苦谛,然后再了知众生的本性苦谛,自己也没有我,也没有我所,然后众生也了知没有我,没有我所,一切的蕴相续都没有我,没有我所,都是无常、苦的,你看这种实相状态当中引发的大悲心怎么可能产生贪爱?完全不可能。

所以我们要修悲心也是要这样去修,其实也是告诉我们要这样去修悲心,这样修悲心我们就对于有情,完全不管是什么样的有情,只是缘他的相续,只是缘他的法,只是缘他的五蕴,(五蕴就是法),如果只是缘他的五蕴,不管我跟前的是我所谓的——贴个标签是我的亲人,贴个标签那个是我的怨敌,时候你可能修的时候只是缘他的标签,一看,是我的亲人多修一点悲心,那个是我的怨敌干脆就不管他了。不会,时候你只缘他的五蕴修,不管是亲人、怨敌,反正他的五蕴相续就是无常、苦、空、无我的,如果你相应实相,那你的悲心就平等了。五蕴是平等的,其他外在的东西都是颠倒的,你没有看他的表象,你是缘他的实相,缘他的实相去修悲心就不会有偏颇,悲心也会很清净,不会被过患所染污。这方面我们也是至少要从方面去修,当然看到众生可怜,是引导我们修悲心的入门的,或者基础的这样的因素。

但是我们随着修行的进步,还是要缘他五蕴的相续、还是缘他的本性空性等等,一步一步的去把自己的悲心深入。其实这样悲心的深入,当我们修到无缘悲的时候,其实和实相也就相应了,就是我们在本性当中在如来藏本性当中其实就有本来悲心的状态。如果我们的悲心不深入那个深度,其实很难引出来自己相续当中这种实相,和实相相关的、和无分别智慧相关的大悲心。所以悲心的修行其实也是一步一步深入靠近我们心性的,靠近我们实相的。如果这样修下去之后,慢慢其实一步一步地就可以趣入到我们相续当中去了。

方面来讲,实法悲悯生,这种悲悯的产生是和实法、和真实义实相,有情的实相相应的,他没有无明在里面,他没有无明的状态怎么可能因为无明又产生了贪爱?因为贪爱是缘无明产生的,因为有了无明不了知,然后开始对他生贪,但是他已经了知了实相,怎么可能还有贪爱?所以,没有。方面就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说我们如果这样修,我们在悲心当中也没有无明成分,我们了知了他的本性空而修悲心,了知他的五蕴的相续,五蕴的相续是刹那的是假立的,无我我所的,这样去修就是相应于法的本性。

还是要缘就缘它的本性的相续啊,还是缘它的本性空性啊一步一步地去把自己的悲心啊悲心就深入,其实这种悲心的深入当我们修到无缘悲的时候其实和实相已经相应了,就是我们在本性当中在如来藏本性当中它其实就有本来的悲心的状态,如果我们的悲心不是深入到那个深度其实很难以引出来无明自己相续当中的那种实相和实相相关的这种和无分别智慧相关的那种大悲心是这样,所以说这些悲心的修行它也是其实也是一步一步深入靠近我们心性的,靠近我们实相的,如果这样修下去之后慢慢慢慢其实一步一步地就可以趋入到我们相续当中去了。所以方面来讲实法悲悯生,他这种悲悯的产生和实法和真实义实相,有情的实相相应的,他没有无明在里面,他没有无明状态他怎么可能因为无明又产生贪爱,因为贪爱是缘无明产生的,因为有了无明不了知,然后开始对他产生贪爱,但是他已经了知了实相了怎么可能还有贪没有,方面也讲得很清楚了,(第二个录音15:00)所以说我们如果这样修我们在悲心当中也没有无明产生是这样,我们了知了它的本性空而修悲心了知他的五蕴的相续啊它是五蕴的相续是刹那的是假立无我我所的这样去修确实相应于它的法的本性,所以这样去修行它其实也是不会有别的过患产生在里面,非与有情系,所以说并没有和有情的颠倒的比如说人我见啊然后就是说众生见啊寿者见,其实不管是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都是讲有情认为有情实有都是人我都是和人我相关联的是这样的本来没有我他认为有我,我就是实有的意思啊,人是实有的众生是实有,你看本来它是无常你认为它实有,认为它常认为它实有认为它快乐等等,方面是颠倒,有我有我所是颠倒嘛,他不是随顺苦谛本性的,所以苦谛本性就是无常苦空无我的所以说如果相应了它不可能和有情的这样人我见和众生见寿者见像这样和这些相应,其实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它很多时候都是讲人我的异名,就人我见的异名,它不管是它只是侧面不一样而已它就是讲人我的异名而已,所以怎么可能与有情相系和有情的见相系,悲心不可能和有情的见相系,所以悲心是很清净的悲心,菩萨的悲心很清净,虽然菩萨也就是说虽然菩萨走近众生他又回来了但是他不会有贪执,他因为了知了实相,了知了整个轮回的实相,他自己的本性众生的本性整个轮回的本性完完全全了知了,他了知了实相之后他回来只是游舞而已,啊只是度化有情而已,他不会在当中就是说是生起恐怖啊或者说生起这样重新又生起烦恼啊不会的是这样,所以说原因何在,原因就是因为他了知了实相,他悲心是和无分别智他的悲心和智慧相应于实相的智慧相应的,现在我们还没生起无分别智,所以说我们那种和无分别智相应的那种悲心啊大悲啊胜义菩提心还没有产生,什么时候就是说我生起来了和无分别智相应的菩提心和大悲心就会生起来,现在我们就现在我们的大悲心也是相似的,无分别智的空性也是相似,但是你两个因素都要引进来我们尽量地以了知一切众生万法的本性空性方面来生起大悲或者说尽量地以了知一切有情的就流转蕴本身的苦谛的自性来生起大悲,时候就是说不会和有情相系,不会和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相系相联系是这样的。所以方面就说明什么就说明他很清净,说明悲心很清净没有过失,也就反方面就说明只有这样的悲心修下去它是一个很清净的随顺于解脱道的悲心,如果没有达到这些我们别的其他的修心带来的带着感情的成分的悲心啊带着别的悲心啊可能还是有一些过患的,虽然他能够对众生修悲心也好,但是如果没有抓住它的扼要没有抓住它的核心,所以修行可能还会走一段时间的弯路,但如果我们了知了这些把法义学的比较透彻之后,其实它直接和悲心的修法就相应了,然后如果我们在上路去修的时候就把用上去就把修上去之后我们就找到一个真实的虽然我在缘众生在修大悲,但是我们知道众生他不是实有的他也不是别的状态,他就是无常的他就是苦啊无常苦空无我的他就是无自性的等等等等,这样修行他就直接和真实的大悲心和大乘道的悲心就相应了否则它有过失还没办法直接和大乘道挂钩,一方面就是遣除了悲住的诤论其实也是说明了修悲心它的清净的原理,为什么菩萨的悲心是很清净的,为什么不被过患所污染的原因就是和实相相应,他了知了本性了知了自己本性这样的,下面继续来讲啊下面继续讲悲心合理的颂词,上师也讲了这些问题很关键所以我们也需要好好去分析,好好去分析把这些东西分析完之后完全消化变成我变成自己的智慧,时候我们随时使用的时候都会直接和清净的悲心本体相应,

非彼本性法,增益自他贪。

仅知苦相续,即将生悲心。

痴乃过之本,彼亦执有情,

彼无则非由,过因中起嗔,

故许悲无过。

颂词继续来讲啊,因为以前上师也经常提到,经常提到如果我们把这些中观啊因明啊把这里面的道理如果能够完全理解,再去看那些再去学《入行论》再去学《前行》啊这里面的道理就很容易懂,很简单很容易懂是这样的,的的确确是这样。因为这里面其他的很多修法当中它不一定尤其是引导文啊,很多引导文它有的时候不会讲原理,为什么是这样的原理它不会讲,直接就是讲它的修法是这样。如果我们欠缺这一点相续当中带着疑虑很多疑虑还没有遣除去修法的时候,总觉得修是在修,好像感觉到哪个地方不踏实是这样的,所以但是如果我们了知完之后,哎再去修道时候就感觉就没有什么疑惑的地方,真正修大悲就应该是这样修的,所以修空性就是应该这样修的,这样了知完之后对自己修行,修法本身修法的质量本身它是一个很高的很大的提升,所以对我们来讲当然是需要的,平常我们总是说质量质量不要以数量为主,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质量是吧,也不是我在上座之前喊十声口号,我这一坐要以质量为主,你喊口号有些不起作用是吧,因为你它的关键问题还是没有抓住,虽然我很想以质量为主,但是就是说这些它的要素如果不知道没有学习就是很困难,但是如果就是说它原理方面也了知得很透彻,然后该发起的菩提心或者其他的也发起来了,哎时候在前提下再去谈质量,那就有了一个真实的基础了,否则没有前提谈质量只是一个愿望,只是一个愿望可能是我希望能够以质量为主,但其实还是没办法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学习啊,见解就是说是不断地提升,见解越高,修行就越深是这样。就是说首先我们看,非彼本性法,增益自他贪,仅知苦相续,即将生悲心。对方就问了,缘有情的这些就是说是人我相应的见解和缘法的一些悲心这里面讲缘法的悲心法其实就是五蕴,五蕴就叫法,就是说和缘法的悲心到底有什么差别,他就是想知道一下了这样的差别。其实前面的颂词当中也是讲了,只不过颂词再进一步深化而已,比如说他说打比喻讲都是同样看到了一群牛,看到一群牛之后,就是说是认为看到牛之后认为牛就非常好产生贪心,和认为牛很可怜,像这样就生起悲心,二者好像都是有执著,都是认为牛缘牛有执著,到底是怎么样差别到底怎么样做才能够离开就是说颠倒的缘有情的见,而安住在缘法的悲心的状态当中,到底怎么样才能够做得到?下面就告诉我们这样的原因,非彼本性法,增益自他贪,什么叫首先来讲就是说是那种缘有情的见解它其实是缘有情就是人见我见众生见这方面缘有情的见解其实是增益,什么叫增益,非彼本性法就叫增益,就非彼本性法就是说不是它的本性然后你安住别的状态它就是叫做增益,叫做人见我见。比如说人你人本来是就是说我本来是不存在的,人也本来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认为人存在实有,叫人见,众生他不存在我们认为他存在,叫众生见。我没有本来是无我的我们认为有我叫我见是这样的。所谓的寿者也是一样的,就具有寿命的人啊,具有寿命的人啊寿者命者或者说寿者,像这样就说本来就是具有寿命的人他也是无实有,但是我们认为他是实有存在,所以这些都是属于众生见都是属于人我的范围,就是说这些非彼本性法,本来这些不是它的本性,本来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些才是它的本性,但是我们认为有人有我有众生有寿者,像这样就不是它的本性,就是说非彼本性法,就是说就是增益啊,没有安住它的本性而安立别的状态就它的增益。就是说有了增益之后就是说自他贪,就对于自己和对于他人产生贪爱认为他存在,其实就是生起了贪爱就增益自他贪了,其实就是我见,啊叫我见或者叫有情见,啊叫有情见。就是说没有安住没有缘它的本性而安住而生起别的想法,叫增益自他贪叫做有情见,哎这方面叫缘有情的见也叫有情见认为有情实有存在,为什么?因为有情的本性其实是不存在的,人我是假的,有情其实是不存在但是我们认为他存在叫做增益,叫增益。所以像这样没有安住本性的法叫增益,增益在状态当中就生起了对自己的认为实有的贪执对众生认为实有的贪执,叫有情见。然后什么是缘法的悲心,仅知苦相续,即将生悲心。仅仅了知啊就是说苦谛啊众生痛苦的它是一个相续假立的法,啊就是说流转蕴嘛,流转蕴其实了知了比如说前面的颂词当中讲了,了知了苦的本性,了知了无常苦空无我,完完全全地了知了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其实了知无常苦空无我之后就完全知道了什么?完全知道有情是假立的,因为无我就是说无常的嘛没有常有的嘛,它是苦的嘛它也是无我和无我所的,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所,所以既然没有我我所那就没有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了,就没有这些了,所以说就是说了知了它苦的相续安住,仅仅因为了知苦的相续而生起的悲心就缘法的悲心,所以为什么叫缘法的悲心?法就是五蕴的相续就是它就只是刹那生灭的,它是刹那生灭是假立的法没有实有没有没有实有不是恒常的这方面其实就是它的本性,也就是说随顺于它的本性生起的悲心那就是缘法的悲心,所以说差别就很大了,一个是安住颠倒,一个是安住实相。按照颠倒生起的是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是有情的见,然后安住随顺实相安住就是缘法悲心。因为他悲心是因为了知了众生的本性,而众生自己并不知道,众生安住在颠倒或者说因为他缘法知道了相续啊五蕴的相续苦谛的相续它其实只是一个刹那生灭的法没有实有,没有恒常没有实有状态,没有我我所,他了知了之后,看到众生他不知道众生安住在相反的颠倒,时候他就生起悲心了,哎本来就是说不存在不存在这些的东西不存在我我所的,然后你认为有我我所,本来是无常的认为是常有,等等等等,像这样就开始就是说是对他生起悲心,所以这种悲心是缘法的悲心。按照《入中论》的观点三种大悲的观点来讲这种缘法的悲心主要是啊他如果要对应,就说是阿罗汉会有这种,阿罗汉他会有缘法的悲心,他可以生起来,为什么,阿罗汉他完全可以了知众生的五蕴啊,因为阿罗汉他是证悟阿罗汉,他必须要证悟四谛十六行相,他必须要如实地了知无常证悟无常、证悟苦、证悟空、证悟无我,所以说阿罗汉完全是证悟的,他对实相四谛十六行相完全通达,所以说他缘他可以生起缘法的悲心,阿罗汉可以生起缘法的悲心是这样,但时候我们在用什么我们在其实地方前面讲他是可以用共同乘来解释问题。因为我们在区别我们在区别缘有情的见和悲心缘法的悲心的差别,而大乘的悲心他是不共的,但是我们说是不是大乘就是不知道那当然不是,他悲心越圆满他下面下面的悲心上面上面都圆满。比如说一般的众生生起的悲心主要是缘有情的大悲,缘有情的大悲是什么意思,就看到有情的表面,看到众生啊他没有观察他的相续是无常的啊是苦啊或者说是空无我的,一般的老百姓一般的世间人的悲心他是缘有情,只是看有情本身,也就是说相应到有情见,所以像这样很苦他的确很苦很可怜没有钱了很穷啊,又生病了,他只是缘这方面生起的悲心,这是一般人生起的悲心。这一般人生起的悲心阿罗汉可不可以有,当然也可以有,菩萨当然也可以有,对不对,所以说是最共同的。而就是说缘法的悲心三乘大悲中缘法的悲心就是阿罗汉就有了,一般人没有,一般人观察不了五蕴的或者苦谛的流转蕴当中无常苦空无我,没有能力了,超越了他能力了,但阿罗汉有,阿罗汉可以生起的,因为为什么?他的境界恰好就可以了知这一切他就了知这一切,他了知四谛十六行相嘛,他完完全全了知无常苦空无我,所以阿罗汉可以生起。再往阿罗汉可以生起菩萨能吗,当然也能菩萨,也完全了知啊菩萨也了知是无常苦空无我,所以说阿罗汉可以生起的那种缘法的悲心,菩萨相续当中也有。再往上那就没有了,再往上只有菩萨啊才有了,就缘无缘的悲心,缘无缘就是说法无我的空性,不单单是人无我他完全了知,法无我空性他进一步也了知了,就是菩萨的不共境界。所以说《入中论》当中讲无缘悲它主要是大乘不共的,但是缘法的悲心也可以有,但主要对应的时候啊也可以对应阿罗汉,可以对应阿罗汉这样的,就是说是在在这样对应的时候就增益自他贪的时候

其实是最共同的。而缘法的悲心,阿罗汉就有了,一般人没有。一般人观察不了五蕴的或者苦谛的流转蕴当中无常、苦、空、无我,他没有能力了,超越他的能力了,而阿罗汉有,阿罗汉可以生起的。为什么?他的境界恰好就可以了知这一切,他了知四谛、十六形相,他完完全全了知无常、苦、空、无我,所以阿罗汉可以生起。

阿罗汉可以生起,菩萨能吗?当然。菩萨完全了知的,菩萨了知无常、苦、空、无我,所以说阿罗汉能够生起的缘法的悲心,菩萨也有。再往上那就没有了,再往上那就只有菩萨才有了,就是缘无缘的悲心,就是法无我空性,不单单是人无我他完全了知,法无我空性他也进一步了知了,就是菩萨的不共境界。

所以说颂词当中讲的无缘悲,主要是大乘的不共的,但是缘法的悲心也可以有,但主要对应的时候,也可以对应阿罗汉。

(清晰录音90分从此开始)在这样对应的时候,增益自他贪,对应的时候,仅知苦相续,即将生悲心,然后即将生起悲心。增益自他贪,仅知苦相续,即将生悲心,方面就完全分析了、分别了二者之间的差别,二者之间的差别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完全全的就可以了知。所以辨别了缘有情的见解和缘法的悲心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差别,就分析的很清楚。

然后下面我们再进一步看,痴乃过之本,彼亦执有情,彼无则非由,过因中起嗔,故许悲无过。下面进一步讲悲心是没有过失的,为什么悲心没有过失?进一步的讲,痴乃过之本,痴就是无明,无明其实就是一切过患的根本,就是说不了知无常、苦、空、无我等等,不了知这一切,然后这些就是一切过失的根本。

彼亦执有情,就是在无明、我执的状态当中,他因为不了知有情的本性,所以说就执著有情,他就开始缘有情生执著,执著的时候就开始生起了贪心啊、嗔心啊,这方面就生起来了。在《中观四百论》当中也是有说法,意思就是说好像命根它是一切根的根本一样,比如说眼根、耳根,这些根它们的根本就是命根,有了命根这一切都有,如果命根一失坏了,这些根就都坏了,所以命根是一切根的根本。

所以同样的道理,愚痴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贪心和嗔心的根本其实就是无明,所以说痴乃过之本,就是说无明愚痴其实是一切过患的根本。我们稍微分析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所谓的无明就是不了知它的真实情况,就是增益,就是前面讲就是不了知实际情况。

如果不了知实际情况,就会把本来是无我的你认为是有我,本来是无常的认为是常,好了如果把颠倒认知之后,他就可以在基础上,因为他本来是不存在认为它有,所以说谁要伤害我,伤害我所,我的这些,我的家人,我所的这些,时候我们就会生嗔心,谁对我好我就生贪爱。所以我对我自己的状态,就生起认为我存在,那就是一个贪,然后伤害我那就是一个嗔。

所以因为无明,认为有我,在基础上然后就可以有贪心、嗔心。或者就是说杯子、瓶子等等,这些东西本来是无常的、刹那的,但是我们认为它是实有的,是常有的,在基础上,我得到了,我认为它是实有的,我得到了之后,我就会对它生贪心,然后如果我丢了之后我就不高兴,或者谁把它打碎了我就会嗔心。

所以贪心和嗔心都是非理作意,非理作意本来它本性不是一个值得贪的值得嗔的状态,但是我们觉得,我们认为它是可以有一个可贪、可嗔的本体存在,本体就是无明,就认为它实有,认为它是存在的。所以说你认为它存在之后,在它基础上就可以安立贪和嗔。

所以如果说无明没有了,然后打破了无明,你知道它是空性的了,也知道是无常的了,也知道它是空无我的了,时候无我所的时候,时候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之后,我们拥有了也不会生贪,丢失了或者损坏了,或者谁阻止我得到的时候,我也不会生嗔。时候你看,无明一破,其它的就破了,如果无明有了,其他就有了。

所以里面讲的很清楚,痴乃过之本,也就是因为原因,我们要把对治的根本放在破他的颠倒执上面,就是了知它的本性,了知它的实相,就可以真实的破掉这些过患的根本。痴乃过之本,彼亦执有情,在时候他就可以执著有情的存在,执著有情见。

彼无则非由,过因中起嗔,就是说无明,执有情见,无明如果不存在,我执不存在,或者说执有情见不存在,或者无明不存在,则非由,就不会由过因中起嗔,就是说对我、对我的一些亲友产生过失的因当中起嗔。嗔心对我造成一些过失,然后对我的亲友造成一定的过失,或者对我喜欢的东西造成一定的过失,在这些过患的因当中,以过失为因,产生嗔心,肯定都是这样的。

当然反过去讲的时候,为什么会生嗔?因为我贪他,贪我自己,贪我的东西,贪我的亲友,所以说嗔心,在《入行论》当中,在第六品当中也是讲了,贪心是嗔心的粮食,因为你贪了所以才会生嗔,如果你不贪,如果我对东西不贪,比如说我的垃圾,我一口袋垃圾,小偷过来偷走了,我觉得无所谓了,对它没有一贪执,所以他偷走之后我不会生起嗔恨心。

但是如果是我的一个很宝贝的东西,很喜欢的东西,比如说手机或者别的东西,本来喜欢它,然后被别人偷走了,马上就生起嗔心。所以贪心是嗔心的粮食,所以如果你一直贪一直贪,当然你生起嗔心的机会就无穷多。如果你对你自己的身体贪,那谁伤害它,你就会嗔。如果对你的感受很贪执,谁伤害它你就会嗔,肯定是这样的。

如果你放弃了对它的贪执了,无所谓,就像垃圾一样,如果伤害它损害它,拿走了怎么样,随便你拿到哪去,你拿到美国去都不管你。像这样,讲的时候我们就说,如果你越贪他就越嗔,反过来因为你对东西越贪,破坏它就会越嗔。如果不贪,他就不会嗔,那为什么会贪?贪的原因是认为它实有,认为它是我和我的,时候你看,他一个因关系一下过来过来。

如果没有无明,没有执著东西实有存在的这种想法,就不会有生贪心,不会有贪心他就不会生嗔心。所以说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时候缘法的悲心,为什么缘法的悲心是彼无?因为他了知了相续,了知了苦相续是无常的,是苦的,是空无我的。所以说从了知了之后,没有这些,没有就不会因为缘它产生过患,因为它产生嗔心,也不会产生过患。

所以说故许悲无过,这样缘法的悲心是很清净的悲心,没有过失,没有过患。没有什么过患?不会有无明染污的过患,不会有缘有情的过患,所以悲心肯定是清净的。所以如果我们平时的时候,我们修悲心,前面要修一个舍无量心,其实也是原理差不多,只不过它的方法不一样。方式方法主要是把怨敌了知他对我们的恩德,而生起利益他的心,对我们过度贪欲的,贪著的亲属,这方面观他的过失,观平等,它的方法是这样的。

咱们地方悲心的原理是什么?地方悲心的原理主要是了知它的本性,随顺它的法性去修,缘法嘛,法就是无常啊,法就是刹那生灭,了知法无我和无我所,所以是相应于它的本性去修的。时候也可以安立没有过患、清净、平等的对境。如果是相应于空性去修,那就更清净了,完全都是平等的,连它的显现法本身也是不执著的。

所以如果能够安住这样去生悲心,那就是缘无缘的悲心。一切有情本来是无常的,众生颠倒执为常有,时候对他生起悲心,本来是苦的,认为乐,然后去追求,时候对他生起悲心。本来众生是无我无我所的,众生认为有我有我所,然后对他生起悲心。如果认为众生是无自性的,如梦如幻的,一切本性都是空性的,众生都执著是实有的,然后开始缘实有,本来是完全没有,然后本来是没有当然也不会有痛苦,一切的烦恼痛苦都没有。

但是众生就是在完全没有的状态当中,就硬生生的生起了一个认为它有,然后在有上面开始延伸,不断的去延伸痛苦的因和痛苦,你看多冤枉。像这样如果菩萨或者我们修行的时候,完完全全了知了空性,就是完全可以没有的,或者本性就是没有,为什么众生就一定要在没有当中要生出一个我见啊,生起一个认为它实有的状态,然后再对自己本来没需要,没有苦的状态当中去硬生生的让自己去受苦。

所以说菩萨他了知了空性之后,他对空性、对法的认识越深,他的悲心就越深,因为阿罗汉或者菩萨他了知了缘法的悲心,了知了五蕴的生灭,了知了苦谛的自性,他可以生起很深的悲心。如果了知了空性而生起的悲心就更深入了,随着他对于法性的不断的深入和证悟,他的悲心也就越来越深,因为他的基础越来越深入的缘故。

所以说如果只是缘有情的悲心,没有缘法和缘无缘的悲心,如果有情他痛的在地上打滚的时候,我心就很纠结,想帮助他。如果他好的时候,我们的悲心也就消失了,他好了还生什么悲心。像这样悲心很浅,他只是缘我们认为很苦很苦的众生,他如果苦一消失了,他就不会有悲心了,也不缘一个健康的人生悲心,也不会缘一个很富裕的人修什么悲心,也不会缘一个很快乐的人修什么悲心,天人更不必说,肯定不会修悲心了,因为我自己都想去。

所以有的时候只是缘有情的悲心,只是缘他粗大的苦,所以他的深度深不到哪去,所以说必须要进一步的去缘法的悲心,如果了知了一切有情都是刹那生灭,众生不了知,然后活生生冤枉的受苦,冤枉的流转,时候悲心就有深度了。

如果能缘他究竟的本性,他本来一切都是佛,对不对,不单单是空性的,一切众生都是佛,全都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具有功德的,但是众生完全不知道,一点都不知道,也就是说我如果对众生具有如来藏这一点知道的越清楚越明确,对感受越强烈,对众生的悲心也就越强烈,肯定是这样的。

我对如来藏没什么感觉,众生有如来藏哪又咋样,像这样没什么感觉,如果我没感觉,那我从方面,从最深的程度生的悲心也是没办法很深的。所以像这样,也是为什么空性和悲心之间的关系,法和悲心之间的关系,有情的苦和悲心之间的关系,三层关系。

三层关系我们分析完之后,我们就知道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以现在缘有情的悲心,逐渐过渡到缘法的悲心,再过渡到缘无缘的悲心,这样就可以和实相相应,时候悲心就很深,非常非常的稳固,很清净,没有丝毫执著的垢染。

所以故许悲无过,有什么过患?这种缘法的悲心不会有过患,缘无缘的悲心就更加没有过患了。但是这些不可能无因无缘的出现,必须要我们引发它,但是要引发它必须要知道方法,方法就来自于学习,如果你不学习你不知道方法,不知道方法你不会刻意去引导它出现,时候不引导它出现,它也不可能无因无缘的就出现。

所以说我们还是要不断的去观修啊,尤其是要前期的学习,对问题本身了知的很清楚很透彻,我们就可以真实的去修行和安住。所以时候就讲了问题,就是缘悲住轮回。虽然他是离贪的,但是有悲心可以住于轮回。但住于轮回当中有没有过失?住于轮回当中不会有过失,这里面也是可以说故许悲无过。

但后面科判当中直接要说,这样安住是没有过失的,所以下面我们就讲第三个:

卯三、宣说住亦无过失:

住亦无过失,也就是说不管是以业而住轮回不会有过失,还是以悲而住也没有过失。因为前面我们两个分科判当中,就是第一、第二个科判当中,第一个科判以业住轮回,第二个是以悲住轮回。不管是以业住轮回还是以悲住轮回,都没有过失。

并非无解脱,昔行灭尽已,

不结生余故。行力若未尽,

彼住无过患。

并非无解脱,里面也是讲了对方的观点。对方的观点就是说对方的问题,不管是业住于轮回,还是以大悲住于轮回,只要是住于轮回就说明他没有从轮回当中解脱,如果没有从轮回当中解脱,就说明他和凡夫一样,还是仍然会被生老病死,贪嗔痴烦恼等等的过患所染污,所以说这些通过业住轮回和悲住轮回的,这些相续当中也是有过患的,有垢染的,有过失的,不会完全没有过患。

下面我们就讲了,并不是这样的,看起来好像是只要在轮回当中,不可能不生过患,有些时候甚至于通过我们自己不清净的眼睛,也看到佛在轮回当中,菩萨在轮回当中,还有很调伏了烦恼的阿罗汉在轮回当中,我们觉得还应该是有过患吧,他们也有吃饭、睡觉,还有很多这些事情,是不是他们也有过患?有的时候我们会产生思想。

但是如果我们从深层次了知他的原因之后,我们就知道如果是真正的离贪者,通过悲心或者通过这种身语的业住于轮回当中这些圣者们,他们是不会被轮回的过患所染污的。

并非无解脱,所以他们虽然在轮回当中,但并不是没有解脱,没有解脱什么?并不是没有解脱这些过患,他已经解脱了过患了,所有的过患其实已经解脱了,并不是没有解脱的。

下面讲,昔行灭尽已,不结生余故。行力若未尽,彼住无过患。这里面是讲两个问题,就是说以前的行,就是行业,以前的行已经灭尽了,如果已经灭尽的时候不结生余故,是什么意思?讲无余涅槃。无余涅槃,就是以前的前一世的业叫习行,就是说宿业吧,因为这一世阿罗汉的身体,他五蕴的身体是前一世的行业,前一世的业引发的,所以说如果他到了今世当中,有余涅槃,他自己这一世的寿命终结了,阿罗汉他应该不会主动去自杀的,虽然获得了阿罗汉,但是他不会自杀,他也会等到他的寿命终结。

所以前面我们讲,也许他七岁就证悟阿罗汉了,但是他可能寿命是八十岁,在过程当中他还会一直在轮回当中,还住于世间,他自己修行护持证悟,安住在寂灭的安乐,享受他自己无漏的智慧,他也会利益一部分的众生,引导一部分众生皈依三宝啊,修行解脱道,灭除烦恼啊,修禅定啊,或引导他们趋向于阿罗汉果位,他们也会在剩余的时间当中做这些事情。

所以说时候,他八十岁,到八十岁了好了,他就去世了,在世间当中我们看到他去世了,去世之后以前的业灭尽了,因为他相续当中早就把后一世的投生轮回的业早就清除了,没有了,他因为没有爱,没有三界的爱,所有的三毒没有了。相续当中后世的业是清净的,没有的,投生后世的业是没有的,现在,前世的业到八十岁为止也用尽了也没有了,时候后有也不投生了,让他继续住下去的因缘也没有了,这一世让他住下去的因缘也终结了,因为他前一世的业在这用尽了。

然后投生后一世的业早就已经尽了,然后在状态当中怎么办?状态当中,昔行灭尽故,以前的行业灭尽之后,不结生余故,他就不会再结生后一世的后有了。所以像这样,如果是以前的业,习行,就是宿业已经灭尽完之后,如果是这种情况,不结生余故,不再结生后世,后有不会再结生了。

然后第二种情况,行力若未尽,彼住无过患。行力,行,不管是前世的业,力量还没有穷尽,还是说大悲心的力量没有穷尽,时候彼住无过患,虽然他住在轮回当中,住在世间当中,但是还是不会有过患,彼住无过患,他不会有过患。

为什么不会有过患?因为作为有余阿罗汉来讲,他虽然仍然住在世间当中,但是他没有三毒,没有我执,没有三毒,没有爱,所以说这方面的过患是没有的。然后如果行力若未尽,就是说前世的宿业如果没有尽,还住在世间当中的时候,他不会有过患。然后如果是愿力未尽,大悲心未尽,菩萨的悲心是不会穷尽的,反正菩萨的悲心不会穷尽,如果他不会穷尽,未尽,菩萨和佛虽然住于世间,但是也不会被轮回的过患所染污,也不会有过患。

就是说如果他的业尽了,他不会结生其余,如果他的业没有尽,他即便是正在住于轮回过程当中的时候,他也不会再被轮回的这些过患所染污。虽然有些时候会有些苦,还有一些残余的苦要感受,但是这些贪嗔痴,还有其他的一些过患是完全没有的,三界的烦恼断尽了。只是会剩下蕴的延续,和剩下一些苦受要感受,除了之外就没别的。

心当中当然没有痛苦,因为在苦当中有两种苦,一个是身体的苦,一个是心的苦,内心当中的苦阿罗汉不会有的。为什么不会有?因为内心当中的苦都是忧虑、恐惧这些方面引发的,但是他已经证悟实相了,证悟实相之后他不会再有忧虑,忧虑啥,也不会有恐怖,没咐恐怖的。

所以内心的痛苦阿罗汉是没有的,只剩下身体的痛苦,因为身体还在这儿,断除了忧虑断除了恐怖,但是实际上粗大的身体在出定位的时候还是存在的,他自己还存在,粗大的身体还会显现,还会显现就有接触外境,接触外境之后他还会有苦受,但是内心当中的苦受不会有了,内心当中的苦受就是忧虑,还有这些恐怖,这些担心,这些不会有的,没有什么担心的,因为他了知实相,内心的痛苦没有,但是身体的痛苦还会有。

这方面即便住于轮回当中,还继续住于世间,除了这一点苦受之外别的已经没有了。然后愿力住于轮回,永远不会有,一切过患没有,生老病死这些都不会有。所以大恩上师也引用了《经庄严论》的观点,就是说菩萨他入轮回的时候,就好像在逛花园一样,有吃、有喝,也有看的这些戏剧啊,他没有什么痛苦,他投生就像逛花园一样。《宝性论》当中讲的时候,一地以上的菩萨也是这样,没有生老病死,这些全都已经灭尽了,像这样也没有后业的投生,所以说他即便是在轮回当中,他不会被过患所染污,连身体的苦也没有。

阿罗汉的心的苦没有了,身体的苦还有,但是菩萨身心俱无苦,他的心早就不苦了,然后身体也不会有苦。因此说在《入中论》当中也是引用了一些经典的观点,即便是有人用刀去砍菩萨的身体,打个比喻,就好像一大片娑罗树林,有人去砍其中一棵,别的树不会想它很苦,马上会砍我了,这些方面不会有,即便砍它的身体不会有痛苦,就像这样一样,我们知道树不会有痛苦。

通过比喻就说明,即便有人用刀子砍菩萨的身体的时候,或者他用刀子割自己身体布施的时候,他不会有任何苦受,身体的痛苦没有的。甚至于以前慈诚罗珠讲座的时候也专门说过,一地以上的菩萨他会专门修叫喜乐定,修喜乐定,任何东西、任何兵器接触到自己的身体,只是产生快乐,就是很稀有的。

所以说不管什么东西,你扇耳光他也只是产生乐受,你用刀割他也是产生乐受,他不会产生苦受,所以他不是麻木了,他不是那种,他一直是产生安乐的。所以你割耳朵、割鼻子、挖眼睛,他就是产生快乐而已,所以他有什么好恐怖的。

所以讲这些的时候我们也哪一天到状态的时候,那就是随便割,不管怎么样,反复割都无所谓,因为有这样的功德时候,安忍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还有这些菩萨们一次一次布施自己的身体,他其实没有什么,没有什么真实的痛苦,他有的时候专门修禅定。

还有说法,布施波罗蜜到究竟了,他这种布施的习气特别的强烈了,布施身体就像布施菜一样,反正无论如何都是说明他没有痛苦的。所谓有痛苦,有的时候很痛苦啊,佛传当中讲布施了身体,割了身体很痛苦的时候,有的时候用谛实语,有的时候用天人的甘露,把他的身体平复了。时候大德们解释主要是加行道的时候,加行道的时候他割身体的时候很苦,他就会观地狱的痛苦,就是说我痛苦和地狱的痛苦没法比。

《入中论》当中也这样讲,这种主要是加行道,资粮道、加行道的时候,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安忍,但是到见道之后根本不必要,他根本没有痛苦。所以有什么过患?没有什么过患。身体也是因为福德的缘故,他无数劫修福德,所以因为福德的缘故,福德引身适,入行论当中讲的,智巧令心安,所以他智慧很善巧心也很安乐,所以说福德的缘故,身体也很安乐。所以身体也安乐,心也安乐,那我无数次投生轮回,再转回来有什么恐怖的?没什么恐怖的。

所以说彼住无过患,如果是以悲心引发住于轮回,不会有过患,所以我们不用担心,不要把自己现在的状态去想,菩萨很苦,今天又被割一次手,明天又怎么怎么样,好像很苦很苦,时候不用担心的。所以如果我们知道了菩萨状态的时候,我们也发愿我们总有一天要达到状态。

所以我们学完之后知道了菩萨的境界,我们就知道一方面生信心,一方面自己可以发愿。所以说不管是业力未尽然后住于轮回没有过患,还是说通过大悲未尽住于轮回都没有过患。

悲心微弱故,亦无住大勤。

彼者大悲心,于他前安住。

对方说,既然住于轮回没有过患,前面说了嘛,阿罗汉?余,有余阿罗汉住于轮回,没有什么过患,既然没有过患,为什么阿罗汉他只想住于无余涅槃,他为什么不安住轮回度化众生?都没有过患,为什么只有菩萨他有悲心回来,然后阿罗汉不愿意回来了。为什么这样,什么原因?里面也是分析一下,也说明大小乘差别。

悲心微弱故,亦无住大勤,就是说阿罗汉他虽然住于轮回没有过患了,但是他并没有训练大悲,他没有刻意的去训练大悲,他的悲心很微弱,虽然他有可能有缘法的悲心,但是他没有真实的训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反复安住轮回,反复投生轮回的这种大悲心没有训练过。也就是说,在《定解宝灯论》当中讲,内外因缘没有齐全,内因缘没有齐全就是因为他的种性没有苏醒,他不是大乘种性。

种性苏醒的时候有大乘种性和小乘种性,小乘种性当中有声闻种性、缘觉种性。所以一方面来讲,他的种性没有苏醒,他是下根者,还有外面的因缘不具足,也没有这些大乘的上师来讲,即便有他也听不进去。像这样,内外因缘不齐全的缘故,他没有刻意的训练大悲,亦无住大勤,也没有训练长期住于轮回的大精进,大勤,大精进。

因为只有菩萨有这样的大精进,为了利益众生,只要有众生他就不会离开轮回,这种为了安住轮回而精进修行的这种心,这种踊跃的心是没有的,所以他因为种性的缘故,根基、种性,他在苏醒种性的时候,小乘比大乘的根基,就是属于下根。

然后种性也没有苏醒大乘种性,也没有长时间的刻意去训练大悲心,所以这些都没有,悲心很微弱的缘故,虽然他住于轮回没有过患,他也不会这样投生,也不会想要长期安住轮回利益众生,因为他没有训练。因为投生轮回当中,要不然通过业来投生,要不然就通过悲愿来投生,但是阿罗汉他悲心没有训练过,业也没有了,最后一世了嘛,业也没有了,现在在轮回当中安住是因为前世的业。

所以他这一世终结之后,后世的业没有了,也不会通过业来投生了,大悲心没有训练,也不会通过悲心来投生了,所以他就没办法投生。所以暂时会安住净土当中,等待一万个劫然后再出定,再发菩提心。如果按照小乘的观点,也不是说生于净土,他直接就入灭了,就是有情众生?消失了。

然后彼者大悲心,于他前安住。大乘不一样,大乘虽然也没有过患,但是大乘他愿意安住轮回,原因他是训练大悲,第一个他是大乘种性,内外因缘都具足的,当然大乘种性也是很多很多世的训练,训练之后逐渐逐渐也是形成大悲,但是他最根本的种性,每个众生都有如来藏,当然我们不说。

像这样暂时苏醒的时候,苏醒的是大乘的种性,然后以大乘的善知识来教导他,他也刻意的训练大悲心,训练大悲心之后,然后以大悲心成熟的缘故,于他前,他就是众生,在众生面前一直安住,这一世去世了,下一世又来,或者说一个时间当中幻化无数的身体,身体灭了,另外的身体又降生,或者正在安住等等等等。

所以说于他前安住,不断的引导众生,不断的去牵引众生趋向于解脱,方面就是二者之间的差别,因此说同样住于轮回,都没有过患,但是菩萨就可以反复来,但是阿罗汉就没有心力,也没有训练过,方面就是二者之间的差别。在《定解定灯论》第二个问题当中,虽然二乘有没有证悟法无我,但是其实这里面的原因,为什么没有证悟的原因也是讲了很多,没有大悲心啊,或者是说种性,还有其他善知识不具足啊,这方面其实是说明了对究竟实相的证悟,只有菩萨可以,他因缘具足的缘故,而阿罗汉暂时没有。

第二个科判是断除道初无有有,就是刚开始证道的时候,不会有,无有有就是不会有三有的这种说法,就可以断除轮回。

丑二(断除道初无有有)分二:略说以及广宣说。

寅一、略说:

离坏聚见故,初道无有有。

俱生未断故,若断岂有有?

因为轮回的因就是坏聚见,如果获得了小乘的初果,就是道初嘛,就是圣道之初,获得了初果之后,他应该不会再住于世间了,为什么?因为他已经断除了我执,或者已经证悟了,或者已经获得了见道的时候,他已经远离了坏聚见。远离了坏聚见的缘故,应该在一获得圣道,马上就会从轮回当中消失,他就不会再继续流转,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从小乘的侧面来讲,即便获得了见道,见道有的时候讲预流相而已,但是有的时候直接讲预流果也可以,因为在四相四果当中,其实真正的见道应该是预流相,就是预流果之前的,预流相才是真实的见道。但是有的时候预流果也可以说,因为预流相一过马上是预流果。

从四果的侧面来讲,第一果就是预流果,但是从八果的侧面来讲,第一果是属于预流相。预流相、预流果,然后一来相、一来果,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说,真正的见道应该是预流相,预流果也可以说。

为什么叫预流?预就是进入的意思,流就是圣者流,就是刚刚已经进入了圣者流当中了,圣者的行列,刚刚进入到圣者的行列叫做预流,刚刚列入圣者的行列当中,叫做预流,就是初果。

初果必须也要证悟无我,离坏聚见故,什么叫坏聚见?坏聚见也叫我见,萨迦耶见,萨迦耶见是梵语,萨迦耶见翻译过来叫坏聚见。坏聚见有的时候也翻译成我见,或者说身见。坏和聚,坏聚见,坏是什么?五蕴是无常的,叫坏,聚就是说五蕴是集聚的,叫聚。其实坏聚就是五蕴的意思,把五蕴执为我的见叫做坏聚见,就是把五蕴执为我,叫做我见,为什么?

因为五蕴本身是坏,是聚的自性,它的本性是坏的,就是无常的,五蕴是无常的,本性也是聚的,蕴就是聚的意思,所以说坏聚就是五蕴,但是它本来没有我的,但是把坏聚执为我的见,就叫坏聚见也叫我见、萨迦耶见。

见道的时候他肯定要证悟无我,离坏聚见故,初道无有有,初道就是刚刚入道的时候,应该没有三有了。但是我们说并不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不是这样的,因为见完道之后,他其实还会七返,人天,就是说他会人间、天道,人间、天道,人间主要是善趣,主要是人间、天道,人间、天道,七返之后他才会证道,证阿罗汉果。

所以说预流相,他因为欲界的烦恼还没有断尽,虽然见道了,欲界的烦恼没有断尽,他还会七返人天。然后第二果之后,一来,一来还会一返,就是说一次天一次人,然后就可以证道了,还会一来欲界。

然后不来,不来只是不来欲界而已,他相续当中色、无色界的烦恼还没有断尽,只有阿罗汉才是真正的出离三界了。所以如果真实这样讲的时候,他已经断了坏聚见的缘故,应该出道就不会再有三有了。我们说不是,为什么?俱生未断故,若断岂有有?因为见道预流果的时候,时候他虽然断除了遍计我执,但是俱生我执没有断。

因为我们的我执有两种,一个是俱生我执,一个是遍计我执。遍计我执主要是学习一般的外道的知识所产生的一些执著叫遍计执,然后俱生我执主要是说有情的本来俱生,与生俱来的,不通过学习也有的这种,叫做俱生我执。

他的俱生我执没有断的缘故,若断,如果断了遍计我执,还会流转,如果俱生我执断了,若断,岂有有,难道还有三有吗?就没有三有了。这相概念我们要知道,见道的圣者,小乘当中就是说圣者还在流转,还在轮回当中流转,有的时候我们就觉得矛盾,圣者还流转?圣者他虽然是圣者,他虽然是见道,他已经是圣者了,但是还没从轮回当中出离,因为他三界的烦恼没有断尽,所以说圣者他还会继续流转一段时间。

但是时候圣者的相续当中他是证悟了无我的,证悟了无我之后他成为圣者,但是相续当中的业还没穷尽,业仍然还牵引他在三有当中,当然恶趣是不会堕了,时候只是善趣当中,人天啊或者人间和欲界天,还有色界、无色界天,这几个地方还会流转一段时间。

但虽然是在善趣,但也还在轮回当中,所以时候我们说圣者他还会流转的原因主要是指。大乘不用讲,主要是小乘,小乘即便是获得了见道,他是圣者还是在轮回当中,他不是凡夫了,获得见道之后,他已经远离了凡夫他是圣者了。但是圣者不等于离开了三界了,是关系。所以是不是没有离开三界一定是凡夫?那也不一定。比如说见道啊,一来果啊,他已经是圣者了,但是还没有离开三界,真的离开三界,又是圣者又离开三界是阿罗汉,只有阿罗汉才符合条件。

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俱生我执和遍计我执。遍计我执主要是学习外道,有些世间的知识也算,甚至于有些时候小乘的一些观点也算。但不管怎么样,这些遍计执,主要是通过熏习这些,我们说就外道为主吧,但是到了见道的时候,他必须要断遍计执,也就是说如果断遍计执,一定是圣者,断了遍计执的就是圣者了。

然后要获得出三界必须要断俱生执,就是关系,因为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遍计执,障住我们是获得不了见道的,所以说要获得见道必须要断俱生执,证悟是要证悟,见道是要见道,俱生无我要见道,但是断是断遍计我执。然后剩余的这种是见道的俱生无我,但是要断掉俱生无我的执著必须要到无学道,见完无我还要修,通过修无我,然后最后到了无学道,才真正断尽了他的种子了。

所以时候我们并不是说见道的遍计无我空就可以断掉无我,他必须要见道俱生我空才能断掉遍计我执,然后剩余的必须要修道,然后到无学道的时候才能够真实的永远断掉。

寅二(广宣说)分二:宣说俱生我见体;彼无无有有之理。

卯一、宣说俱生我见体:

什么是俱生我见?

若欲愿安乐,欲求不受苦,

凡是思我心,俱生有情见,

什么叫俱生我?就是说若欲,如果想要愿安乐的这种心生起来了,或者说若欲求不得,不受苦的心生起来了,和我相应,凡是思我心,我想要安乐,我想要不受苦,凡是有这种思我想要安乐,想要不受苦的这种心,那就是有情见。

我们在上堂课当中讲了,想要离苦得乐的所依,我虽然是不存在,虽然有争议,方面也要精勤,就是说常有的解脱者虽然不存在,但是苦乐所依的我存在,我也是需要精勤修持要断除的,也就是讲俱生的执著。俱生的执著,就是我想要安乐,我不要受苦的这种心就叫做俱有有情,为什么?

因为凡是任何一个有情,他没有通过外道的熏习,比如说小猫、小狗、小孩等等,他生下来之后就有我要安乐,我不想受苦这种心,他俱生带来的,不需要谁来教他,这方面就叫做俱生我执,俱生我见。所以像这样众生来讲都俱有,没有什么理由的,想当然的认为有我的状态叫做俱生我执。

卯二、彼无无有有之理:

彼无无有有,首先是彼无,然后无有有,是这样断句的。彼无的彼字就是俱生我,彼无就是俱生我没有,然后无有有,后面有就是三有,就不会存在三有了。如果说俱生我不存在,就不会有三有的道理。

不见所谓我,毫亦不执我。

于我无爱恋,不以求乐转。

不见所谓我,首先来讲不见所谓的我,因为我是假立的,我是不存在的,如果说不见所谓的我,真正通过无我的理证观察、修行,没有见到我,就证悟了无我,毫亦不执我,然后也不会执著我。因为我执是缘我的执著,认为我有的执著叫做我执,我是对境,我执是能取,是有境。所以说我相续当中存在的,就是说有境是我执,所执著是我。

在《入中论》当中也是有这样,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像这样慧见烦恼诸过患,就是说智慧的人见到一切的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都是从我见而生,由了知我是彼境,然后了知我就是我执的对境,所以说瑜伽师先破我。因为我是对境,你把我的对境破了,我执就消灭了,所以说瑜伽师先破我,是这样的原因。

所以说不见所谓我,如果没有见到所谓的我,那也不会生起我执。于我无爱恋,如果对我没有爱恋,断掉对我的贪执,不以求乐转,他也不会有求乐的,因为前面讲我想要求乐,无余苦啊,就是俱生我嘛,如果我没有爱恋了,没有我了,他也不会为了追求后世的我安乐,然后后世不愿意离开痛苦啊,时候不会追求快乐而转了,时候不会再转轮回。

而追求快乐这种心,后世三有轮回快乐的心,就是有爱,坏爱,乐爱等等,所以这方面来讲,如果没有我了,这些都不会存在,有我就会有,没有我就不会再流转。所以说方面讲,彼无,就是说俱生我没有就没有三有的道理,这方面就讲了。

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