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辅导丨释量论·成量品广释43

《释量论·成量品广释》第43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学习法称论师所造的《释量论·成量品》。

《成量品》安立了佛陀为量士夫,对于佛弟子来讲,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修行解脱道主要依止的导师是佛陀,佛陀就是觉悟者。觉悟者有很多,有些是邪的觉悟者,比如很多外道;有些是觉悟不究竟,比如小乘的有学无学,虽然也是真实的觉悟者,但是没有究竟,最究竟的觉悟者是佛陀。我们不能依止邪的觉悟者,因为要走正确让自己真实觉悟的道路,所以邪的觉悟者不堪作为我们的导师。部分证悟的小乘修行者,因为内心无明习气没有消尽的缘故,也没有办法真实见到究竟的本性,所以无法宣说引导众生趋向于究竟觉悟的方法。

只有最圆满的觉悟者才可以真实作为我们导师,我们现在的导师就是贤劫第四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安立佛陀为觉悟者,我们就知道了,如果自己要走觉悟之道,必须依止殊胜的导师,我们生生世世在轮回的流转过程当中,值遇了佛陀等善知识,听闻一些教义,修行一些资粮。如果我们具有宿善,今生当中可能不需要很多的根据,就会对于三宝的自性和修行的正法产生清净坚固的信心;如果我们没有很深的宿善,或者虽然有宿善,但是并没有成熟,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学习一些教言。比如我们前世的善根可能不是很强劲,可以通过学修《成量品》等经论,来让自己生起信心。即便我们有宿善,也可以通过《成量品》来苏醒种性。

这些对于修行者来讲很重要。我们相续当中有很多分别念,外在的环境也有很多邪说和似是而非的观点,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我们修行的心,让我们的道心退失。如果我们的道心退失了,在修解脱道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障碍。本来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当中获得解脱,因为这些障碍的出现没办法排解,所以导致了停滞。我们学习了这样的教言之后,也有可能出现障碍,因为内心当中有了对治的能力,所以它出现的时间会非常短暂,出现之后,由于我们内心存在道的本体的缘故,很快就会消失了。即便不能马上消失,但是我们忆念所学习的正理的缘故,也可以对治邪知邪见。因此真实的学修佛理很关键。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尤其是依靠正量的经论,可以让我们成为正信者。佛法本身是讲实相的,作为修行者的我们,如果真实的缘佛陀所讲的正道受持,我们相续当中的信心是清净而稳固的,作为信仰者也可以成为具有智慧、慈悲,或者具有佛法理念正信的佛弟子,这是非常关键的。

尤其是我们学习佛陀如何成佛。《成量品》当中,安立佛陀为量士夫的时候,也讲了佛陀是怎样一步步的成为量士夫,他从非量士夫成为量士夫的修行过程,每个步骤都经得起观察,都是正确无误的。佛陀成为量士夫的每个步骤都是有迹可循的。就像现在我们到了印度,在佛陀的出生地、成佛地等等,每个地方都有遗迹可循。我们可以知道佛陀出生后,在这里证道、传法、入灭。

我们通过学习《成量品》,对于另一种佛陀如何成佛的轨迹可以完全了知。因为对于凡夫人来讲,如果没有找到切实可信的依据,内心当中的怀疑还是存在,没办法无缘无故就消失了。如果找到了合理的根据,我们相续当中没有理由存在很稳固的邪知邪见,也不会不相信。让我们生起高质量信心的途径,主是学习经得起观察的殊胜正道。

前面是欲等顺式依道说,后来是救等逆式说能知。通过佛陀宣说了四谛法要,安立佛陀为救护者。佛陀在世间当中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可以成为众生的依怙?佛陀到底为众生做了什么贡献,成为最究竟的导师?佛陀最根本的贡献,就是上师在讲记中讲的一样,佛陀并没有像现在的科学家那样告诉我们怎么样打造科技,打造很多好产品的教言。即便是我们拥有了这些,有些对我们解脱毫无利益,有些对于众生的福祉有很大的伤害,会引发贪嗔痴等等,佛陀给我们做的最究竟的救护,并不是说因为拥有了非常厉害的飞机大炮等等,所以很安全,这样就把我们救护了。

虽然从某种意义来讲,这种科技也算是一种救护的手段,但是救护要分暂时、究竟,有没有副作用等等,佛陀的救护完全是从我们的本性和流转轮回的根本原因着手,找到了原因,然后把流转轮回的所有因素完全消灭,我们就不会在轮回当中流转。不单单是我们不会再流转,而且可以把众生从一切的无明、烦恼、恐怖当中彻底救护了。如果内心当中得到了自在,我们也不需要再依靠外在的东西提供保护。

大恩上师也说,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要保护自己,不需要每天身上带把手枪,或者别几把刀子。修行者的内心自在了,完全不需要这些。奔公甲格西在出家之前,身上带着好几把刀,还是觉得不安全。后来出家之后,身上一把刀都没有,却一个敌人都没有了。

我们也没有见到,佛陀出门的时候带很多保镖,或者很多高科技的武器,否则不安全,完全没有。佛陀的无畏不是说无知者无畏,他完全遍知一切,根本没有畏惧的因素。众生内心因为有我,害怕我受到损害,所以才会感到畏惧。如果已经了知了真相,不会有畏惧。

10我们到了陌生的环境,或者黑黢黢的房子里面,就会很害怕。为什么害怕呢?因为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就会畏怖,如果知道了那就没什么可畏怖的。所以佛陀他对一切万法的本性如是已经了知了,有什么可畏怖。佛陀的十八不共当中,也有很多四无畏等特点。所以就在佛陀无畏的同时,他也把很多无畏的方法告诉我们,这个方法是什么?也不是说制造很多武器让我们无畏,并不是说我们的国防体系很坚固而无畏,完全是每个众生内心当中的畏惧的根源的这个我,佛陀告诉我们完全就是虚妄分别。他这个畏惧的源泉不是有什么坚实的基础,畏惧的源泉从头到尾就是错觉,所以佛陀也致力于宣讲我们自己的恐怖的来源,这个我执它是个错觉。虽然是错觉,但是因为我们很长时间以来把它当成真实的了,所以就说了知到真实的消亡过程需要不断的修行正法,坚固对它的认知。然后修行真实的消除错误观念的方法,就好像我们在梦中很恐怖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想这个是做梦,但是这个只是知道做梦,它的畏惧还不一定消除。首先知道这个是假的,是梦境,但是要彻底的从这种状态当中出来,其实也是必须要致力于苏醒的方便,要让自己醒过来。醒过来之后不单单是从认知上面,知道这个是假的,而且的的确确是从畏惧的梦境当中醒来了。修道也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我是不存在的,这个恐怖痛苦来源的我没有,这个就是认知,就象我们在梦中有了认知的知见了。但是虽然有知见,仍然在梦中,仍然在感受外境的影响,还是没办法完全的摆脱。但是你认知之后它的痛苦就会减弱,但是还是没办法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认知这个无我,然后再去修行无我,再去现证本性,集积净障等等,做很多的修行,这样,当涸确确是个梦而已,没有损失什么,也没什么害怕的。所以当我们真实的从迷惑当中觉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任何的东西,可以威胁我们,没有了。因为完完全全知道了本性,完全知道无我,没有我,也没有被恐吓者,也没有畏惧的来源,外境是不是让我们恐怖的来源,那不一定的。所以同样东西,当你对它的本性了知之后,他还是在这存在着,但是不会再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威胁了,同样一条绳子,当你迷惑的时候,在你的眼中它是一条蛇,它就是以恐怖的对境的方式而存在着,当你觉悟之后,当你真实的看清这绵本质之后,绳子还在这,认识它的本性时你的心境变了之后,你不会觉得它会是威胁,对我是恐怖的来源。所以当我们真实证悟了无我实相之后,有可能我们还在轮回当中继续的生活工作,但是你不会再感受到威胁了,张三也不是你的威胁,李四也不是你的威胁,都不是你的威胁,因为一方面你已经了知了万法本性的缘故,这方面不会再构成威胁,所以佛陀致力于做了这个事情,这个最清净最伟大的事业,所以值得我们去皈依,他是我们的导师,既然皈依他,那我们就承认是导师,导师是什么意思?并不是说他就是升官发财的对境。

成量品43课60-75、90-96分钟

如果不想这些它自然而然就会成熟,如果你想了,它就会局限在这了。所以说,我们现在,在修善法的时候,尽量要知道菩萨是怎么想的、菩萨和我们的差别在哪里?这就是之所以他成为菩萨,而我们成为凡夫的最重要的思考的方法。

如果我们经常想到别人的报答,那你就只能当一个凡夫人。心量就决定了你只能当这个凡夫人,你当不了科长,你的心量只能当一个小小的职员而已。如果我们自己是希求后世,你的这个心量也没有办法成为菩萨。真正要成为菩萨,必须要把你的心量量出来,你就是那样一种宽阔的胸怀,那你就可以当菩萨。所以说菩萨他不是说我去开一个后门、争取一个名额,必须你自己要达到那种状态,没有人给你发证书。你的内心达到了这种状态了,你就真正成为菩萨了。

所以,我们要训练。虽然很勉强、很痛苦,可能这个过程也很挣扎。但是我们还是要去训练、要习惯。习惯什么?习惯不要去希求、不要去希求别人的报答。我做这个事情我不要希求报答。有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带出来了,今天我帮这个人的时候,马上脑子里就开始链接:他以后怎么样报答我。我做这个布施的时候,脑子里马上链接后世怎么怎么样有钱等等,都是自动链接。但是我们要终止,不要再链接了。我们就要想:我就是利他的,不带任何的功利、没有任何的条件,我就是为利益众生。所以说,我的这个善根就是要利益所有众生的,我这个善根自己不受用,我要让所有众生来受用,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如果这样去训练,我们的心慢慢就变成菩萨心了。这就是真实的、货真价实的菩萨。而不打引号的菩萨了。

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慈悲心他一定是具备的,所以我们自己在修道的时候,也是是致力于具备这个。“他利前利成”,他因为没有带功利的思想的缘故,即便他的自利圆满了,他还是在不间断地做利他的事情。这就证明他相续当中具有慈悲心。

对这个推理我们要去思维,法称论师的智慧真的是很特殊、很殊胜,所以一想的时候就知道佛陀的相续当中真的是具有一种慈悲心。其实也是告诉我们,我们要成佛的话,也必须要具备这种和他相似的善因。然后我们再去看《入行论》、《修心八颂》、《修心七要》、《佛子行》等这些大乘的论典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菩萨的思想,看到《大乘经庄严论》的时候,就能够慢慢了解菩提心是怎么回事。所以,怎么样叫作一心利他不求自己的利益的很多很多的教义就能够了解。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摄集彼之一切义。前面把逆式的推理推完了,下面就是摄集前面的要义而宣讲:

依悲说善妙,依智说真谛,

具能立说彼,亦具正加行,

是故成量性。

这个就是归纳了,摄集彼之一切义,最后来讲,最后这一句“是故成量性”是重点,所以说,把佛陀成立为正量的本性。那么为什么、是什么样的原因“是故成量性”呢?“依悲说善妙,依智说真谛,具能立”。

首先来讲“依悲说善妙”,佛陀依靠他相续当中的大悲心,不间断地宣说善妙之道,佛陀就讲到了四谛、让众生得到暂时利益和究竟利益的方法,这是依靠悲心给众生宣讲了很多很多的善妙之道。所有的善妙之道首先在世俗谛中是符合于因果之道,胜义当中是符合于实相之道,这就叫做善妙之道。

佛陀所讲的佛法是非常朴实的,没有一个是故弄玄虚的。朴实一个方面来讲就是在世俗谛当中如是因如是果,没有什么什么恐吓我们,它就是如实地宣讲,无常就如实宣讲无常,空就如实宣讲空,不净就如实宣讲不净,如是因如是果,就如是如是地安立、如是如是地宣讲。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的、无我的,如是安立、如是宣讲。每个众生具有佛性就如是宣讲。所以这个方面都叫做善妙之道。

依悲说善妙,佛陀有大悲心的缘故,因为他有大悲心所以不间断地说善妙的法。如果没有悲心不一定讲。虽然有些时候有些人有技能、有某种窍诀,他就是不说,没有想要利益众生的心他就不说。比如有些时候我们去吃饭的时候,你问他这个菜是怎么做的?他会说:这是我们商业的秘密,这个不能讲,如果讲了之后你去开个店,不是把我们生意挤垮了吗?所以有些时候他就不愿意讲这些东西。所以善妙的东西很多时候他会有所保留。在医术方面也是,师父传徒弟的时候留一手,徒弟再传他的徒弟的时候又留一手,最后慢慢慢慢就没有了。还有以前的说法就说师父传的时候留一个绝招,就怕徒弟学了绝招之后会胜过他、把他打败。所以他要留一手。徒弟再传的时候又要留一手。所以很多善妙的东西如果没有大悲心的话,可能就不一定讲。所以很多技艺、经验、方方面面的善妙之道,有的时候不愿意讲。

但是依悲说善妙,佛陀他老人家他在修学这些,在因地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做代价然后去求法,以所有的黄金、财富为代价去求法,有的时候求一个四句偈、一个偈颂,有的时候是求半个偈颂。他求这个法是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呢?他其实就是为了利他。所以他千辛万苦求到的法,最早的时候就是通过悲心引发去求法、修道的。所以说他自己获得一种证悟之后,他会毫无保留的。

我们说为什么有些人不讲密法?为什么怎么怎么样。其实有些是不到根基,根基不到给他宣讲是害他。并不是佛陀吝啬。而是说对方目前来讲条件还不够,所以佛陀会引导他、慢慢让他具足条件,一旦他具足了条件,一刹那都不会耽误,马上给他讲。佛陀就是很迫切、很迫切地想让所有众生都要获得最究竟的安乐。但是因为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福德智慧有限,所以这些最究竟的法、最直接证悟的法,也必须要让它的受众达到了能够接受这个法的程度才给他讲。如果他没达到这个程度而给他讲,会把他压死,或者他会崩溃掉,他没办法接受。

所以,佛陀他具有慈悲心,同时也具有善妙的智慧。他是智悲双运的。并不是说我很慈悲,作为亿万富翁的父亲就把所有的钱全都交给三岁的儿子,我很慈悲把这些全部给你。他根本不懂得怎么驾驭。这个是慈悲吗?看起来好像是,但是这样是缺少智慧的。所以佛陀也不可能因为对众生慈悲,所以一古脑地把所有的窍诀、秘诀都给他讲。众生根本就接受不了。这样也不是一种真慈悲。所以他这种慈悲,一定是愿意的,他没有一个真正要保留,他真的是愿意的。这就是通过悲心宣讲善妙之道,如果没有悲心,不一定宣讲。他可能会有所保留的。

“依智说真谛”,然后依靠智慧宣讲万法的真实、真谛。比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四谛。这里是依智,前面是依悲,善妙之道和真谛其实意义差不多。差别在哪里?关键字是悲和智。一个通过悲来说,一个通过智来说。如果你有悲心没有智慧也不行,我很想利他,但是我能力不够,我都不懂,我很想帮助你,但是这个问题我也不懂,不懂就没有办法通过智慧来给别人宣讲真谛。而佛陀两方面都有。

依悲说善妙之道、依智说真谛之道。真谛是万法的真实,他自己了知了。悲心就是他愿意说,他可以说善妙之道;然后他自己通达了,有智慧,所以就宣讲智慧之道。所以有时候我们说整个大乘佛法的核心:一个是大悲、一个是智慧。在佛陀的本意上面就完全的体现了。在修道的时候也是体现了。

现在我们在入道的时候,一个是致力于生起大悲心,通过方方面面地努力,一定要让我们生起真实无伪的大悲心。第二个要想方设法生起智慧。因为它就是核心,别的东西都是次要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主要的扔了,然后去抓次要的。如果没有福报的人,他就会觉得我这个是真的、我这个是最好的。虽然上师老人家一直在讲大悲、智慧,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很稀有的。如果没有福报的人就会觉得没有兴趣。有福报的人就会发现,这里面的确是大悲和智慧,所以我的精力、我的时间、我的资源都要用在追求和生起大悲和智慧上面。

具能立,这样一种安立佛陀以悲心说善妙、以智慧说真谛的果位、而且自利他利圆满,是具有能立的,是具有根据的。真正有根据来说佛陀由悲心说善妙、通过智慧而说真谛。前面通过宣讲四谛的法,或者前面说即便他自利圆满了也不间断佛法的事业,已经证成了他是具有能立的。这个能立是具有因的。不是说随随便便讲:我们的导师是悲心圆满、我们的导师智慧圆满。如果没有根据,那不行。所以这个方面具有能立。

而且他们的修行也可以成立。那怎么样在因地的时候修持了,果位功德也是圆满了,因位的时候也是圆满的。导师的自性和修持欲利他的自性其实是完全安立了。所以说他也是具有这样一种能立的因的。完完全全有这种安立佛陀为善逝、佛陀为救护者的一种量士夫的能立,这样都有。而且佛陀的智慧和大悲也不是无因而生。为什么不是无因而生呢?因为他前面在最早的时候发利他心,这个就是大悲心的一种因,然后他在导师位的时候,第二个的时候,他修了智慧,说它是智慧的因,这些方面都有能立。

我们也是再再地讲,我们要获得佛一样的智慧,我们也必须要具备成佛的因缘,我们也必须要修大悲、也必须要修无我空性。如果没有这个,我们现在所修的道,可能只是一个远道,而不是近道。我们现在的修的可能是间接因,而不是直接因。间接因就缓慢了,直接因就迅速。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信修道的核心、抓住修道的扼要,这个非常关键。

“说彼,亦具正加行”。说彼的彼字,就是说佛陀为了利益众生,自始自终都给众生宣讲真实之道,彼字就是真实之道。众生的根基不圆满的时候宣讲四谛,众生的根基圆满了,宣讲般若波罗蜜多,如果众生的根基究竟圆满了,宣讲如来藏。如果是超利根的人,宣讲密乘生圆次第、大圆满等等。如果连入道的根基都不够,就给他们宣讲十善业道。这些当中有些是最接近成佛的因,有些是暂时的、相当于阿罗汉一样得到化城休息的一种因,这些方面都有。所以说佛陀自始至终给众生宣讲真实之道。十善业也是符合世俗谛的真实之道,小乘的四谛法门当然是真实之道,般若波罗蜜多---真实之道,如来藏---真实之道,然后能够很迅速地证道的密乘教育也是真实之道。所以,这样来讲的时候,说彼就是自始至终地给众生宣讲真实之道。

这个也“亦具正加行”,也是说明:佛陀也是具备真实加行的精进、而且也达到了究竟。佛陀能够宣讲真实之道,说明他以前修过这个,而且为了这个道精进修持,修了之后达到圆满。这个方面完完全全都可以证成的。

“是故成量性”。所以就成立佛陀是正量之性。佛陀是正量之性这里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像有些时候所说佛陀是正量却没有根据。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说佛陀是正量,其实也是驳斥了外道所谓的自然量---自然的、不能观察的量。外道说他们的本师是量士夫,那量士夫有没有能够成立的根据呢?他们讲了一些禁不起观察的根据,而且他们说是自然量。自然量的意思就是说,天然就是量,而怎样成为量的过程一个都找不到。怎么样成量的?没有。找不到成量的过程。

但是这里安立佛陀是量士夫,完完全全一步一步最究竟量的每一个过程都清清楚楚。他先不是量,后来通过修行变成了量。这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禁得起观察、都禁得起分析。

说彼亦具正加行。

成量品 第43课 15-30分钟 75-95分钟

并不是说哦他就是升官发财的好像就是帮助我升官发财的对境,有时候就磕个头许个愿这样的,确实不是,导师的意思是什么,引导我们觉悟的,引导我们觉悟的这个善知识称之为导师,所以说既然是导师就说明了既然我们皈依了佛陀既然我们承认佛陀是我们的导师,那就是说怎么样才能够变成我们的导师而不是这个佛陀而不是就是说升官发财的别的财神等等,他不是什么财神不是缘故什么他就是导师,所以我们要认清楚这个导师的含义,就是在引导我们趋向解脱的,不是引导我们就像世间的导师,哦博士生导师引导你当博士,或者就是说什么金融的导师就是说引导你去当什么总裁等等,那不是这样的,就是说佛法当中的导师一定是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就引导我们至于解脱,我们自己的心也应该志求于解脱,如果就是说我们的心不想求解脱,这方面的这个习气没有苏醒,佛陀对我们来讲不是导师,为什么不是导师,因为这个所谓的导师是双方面的双方面的,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解脱我们志求于解脱者就他可以引导,他就成为我们的导师,因为是我自己也想解脱,我把佛陀当成引导者,他变成导师。如果我们没有志求于这个,他不是我们的导师是这样,他可能就是神,他可能就是前面讲陪福报的对境而已,除了这个之外没有什么额外的这个含义,对我们来讲仅仅是如此而已了,就是说意思是我们讲这些主要是说既然就我们承许皈依佛,佛陀作为导师来皈依,对我们也有反省,也有内观,既然是导师那我应该我承认佛陀是导师我自己应该走觉悟之道,应该让佛陀的教言来引导我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教言来引导我走觉悟之道,这方面我们的方向就会逐渐逐渐趋于正确是这样。就前面我们讲到了四谛,真正可以引导可以救护众生的就是佛陀讲的四谛法,如果我们如理如是地学修四谛,我们一定可以得到救度是这样的,所以说就是说佛陀讲的这个救护的法还有就佛陀讲了救护法,只是佛陀他的事情做完了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自己是不是听了这个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救护,这个就是说是这个也要分层次,当然可以种下救护的因缘,但是你能不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当中或者说你自己是不是很努力去配合,这个也直接关系到自己得到救护的速度,如果我们对于四谛法学了,就是说听闻了思维了,然后我们也去实际地修持,这个时候这个法对我们来讲就是直接的很迅速地可以救度的方法,如果我们只是于满足只是满足于听闻那这样可能就不会,因为它的因素并没有真实圆满成熟的缘故,所以这方面的这个道理我们都要去思维,如果把这些道理思维清楚之后,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我皈依了佛法之后,为什么有些时候没有进展,因为或者说有些时候我们自己有了见解之后还有烦恼,其实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掉是这样的,这个很多很多这些道理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思维都可以明了,知道之后那我们就不会再有这些邪分别念,不会再有这些邪见,这方面我们就可以顺着这个清净的见解一直修下去。前面我们已经学完了就是说是四谛,很重要的一大块儿非常非常重要,也很殊胜的缘故佛陀讲四谛的这个意义18:46,法称论师也把这个关于佛陀的这个四谛的意义开显得特别的明了,非常地明了是这样的,所以说讲解四谛每个论师这些他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开显,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开显,可能有些就是说侧重于开显苦谛,有些可能侧重于开显集谛,有些论典可能侧重于开显灭谛,有些可能侧重于开显道谛等等,有些可能就是说四谛的关联,有的时候就法称论师就把四谛如何能够救护我们的原理这些道理地讲得特别的清楚,有什么疑惑他都帮我们遣除了,所以说我们就对于四谛本身是救护能力殊胜正道我们也可以产生信心,所以说佛陀就是救护者,这方面可以很明了的可以成立。下面我们今天要讲也是最后一部分内容,第二个科判

戊二、说由救护知善逝

前面是通过四谛来知道救护,第二个问题说由救护知善逝,因为救护者已经成立了嘛,救护者佛陀已经完全成立了,所以说通过佛陀是救护者能够了知佛陀是善逝,佛陀就是善逝,这个颂词这个科判下面就讲这个内容。就是说是这个怎么讲颂词当中讲

救护知真如,稳固及无余,

殊胜智慧成,逝即证义故,

胜外有无学。

这个颂词当中讲的救护知真如,救护前面讲因为这个救护就是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因为前面我们讲了救护者,所以说就是说我们已经确定了佛陀是救护者了,所以说可以通过前面这个救护依靠这个作为能知能够通过这个救护作为能知来了知佛陀是善逝,因为他是救护者的缘故所以说他是善逝是这样的,他就通过救护等的逆式说能知嘛通过逆式说能知,就是说是这个救护通过救护能够了知能够证成能够了知佛陀就是善逝,怎么样知,救护知真如,既然是救护他能够就是说是给众生做广大的救护就说明他有很殊胜的智慧,所以这里面就讲到佛陀具有三种殊胜的智慧的缘故称之为善逝,就是在救护本体当中他既然能够做这么清净的这么广大的究竟的利他,能够救护众生,就说明他自己内心当中是完全自利已经圆满的了,他如果自利没有圆满也没有办法说这么了义这么究竟的救护之道就是这样的,所以说第就是知真如,这个“知”字也可以对应科判当中的救护知善逝这个知,通过救护来能够了知佛陀是善逝。还有知真如也可以就是说因为佛陀完全能了知真如所以说这个方面就是安立为善逝的根据,佛陀已经完全现前了证知了万法的真实义,一切万法的真实它就通过一切万法的本性和一切万法的显现可以分为如所有法和尽所有法是这样的,如所有法就是说佛陀的智慧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嘛,所以说对如所有法的了知的智慧叫如所有智,对尽所有法了知这个智慧叫尽所有智。就是说如所有法那就是一切万法的本性,比如说这个空性或者说是这个佛性等等,这方面都是属于如所有法,对于一切万法的本性如实地了知这个叫做如所有智,知真如。然后对于万法的显现,不管是清净的和不清净的显现,方方面面就是说完全了知,比如说在我面前所现前的一滴水,或者说是一片树叶或者说什么,佛陀就是他的智慧在一刹那当中可以完全地了知这个一滴水的所有的信息,没有什么就遗漏的,这个就是尽所有法,尽其所有,尽其所有这个一切法的所有的方方面面尽其所有,一刹那当中就了知了,不是通过推理,不是佛陀到图书馆去查了很多资料终于发现了这有什么秘密,他没有这样的, 完全是通过遍知的现量的智慧刹那之间完全照见是这样,他无分别智当中同时照见。所以说对于就是说显现的尽其所有的尽其所有的一切的侧面都了知这个叫做尽所有智。首先就是说我们知道善逝有这个三种,安立三种这个善逝,善妙而逝、然后不退而逝、然后无余而逝是这样的。就是说是善妙而逝怎么样安立为善妙而逝?这个要知真如,佛陀完全了知了真如一切万法的真实的本性实相完全通达了,这个叫真如。就是说是这个这方面就是叫了知真如这方面就叫做这个善妙而逝的意思。就是说是这个前面我们讲佛陀因为他以前就是在学修的过程当中他发了菩提心之后所修行的核心就是无我空性,无我空性其实就是一切万法的究竟本性,所以说就是说不单单是学修而且是现证了,不单单是部分地现证而且是究竟地、圆满地现证,所以说这个通过知真如安立善妙而逝,这个善逝就是善妙而逝,从证义24:23的方面讲的。

第二个是稳固,就是说佛陀的佛陀他自己所现前的对万法真性的了知不被任何的一些逆品还有其他的智慧所印夺24:39,不会就是说那种这个被荫蔽,所以他的这个智慧是非常稳固的极其稳固,所以这个方面就叫做不退,他不会不退转,不会因为就是说我正在路上走突然出现违缘然后就是说是这个退转了或者说停滞了,他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干扰而退失,所以说极其稳固,像这样极其稳固的缘故叫不退而逝,他不会退转的不会退失的是这样的。所以说有些时候我们相续当中这些福德智慧很多见解正见它有的都会退失,它不稳固是这样它就是说会变化它会就是说变化不是很稳固的自性,没达到究竟都是不稳固的是这样的。所以有些时候这些有学道的智慧它虽然不会那种退失但是它不是稳固, 为什么不稳固,因为没达到究竟,不究竟的缘故他会变化,所以说就是非稳固。而佛陀的这种就是说是这个他已经不会再变化了, 不会再变化因为他达到究竟的缘故,所以说从这方面讲叫做不退。

然后第三个叫无余,无余就是对于这个真性对于真性也好对于万法的这个显现也好等等像这样就是说是这个没有剩下,完全了知,因为他对于这个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个显现法对这个显现法的这个认知取决于我们对它的本性的了知的深浅,如果就是说是这个我们对它的本性不了知,我们就只能够看它表面,这万法的就是法的表面是这样,比如说一朵花,或者说杯子或者说一栋房子、一辆车,像这样如果我们没有了知它的本性对我们来讲只能够看到表面是这样,其他的信息就没办法了知了。但是如果有些人去分析其实这朵花它是就是说很多的一些分子组成的,它是很多这些原子组成的,这个时候慢慢慢慢就深入到它的这个比较就是说它的内涵上面,如果你对这个了知得越多对这朵花的信息他就了知越多,不单单是表面的信息,而且它里面的一些这个状态他也了知了是这样,所以说就是说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 凡夫众生对五蕴粗大的五蕴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本性缘故,所以只能够就是说很粗大的就是说是这个色身显现或者说我们粗大的心识仅此而已,没办法深入,但是就像这些圣者有学圣者也好无学的圣者也好,他们对于这个五蕴皆空这一点了知了,所以对这个本性了知导致他对这个世俗的显现的智慧也是很深刻的是这样,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这个它的万法的显现的本质就是如所有法,对它的本质了知得越多尽所有智就了知得越多是这样的,像这样如果我们对如所有的本体彻底地了知了,它尽所有的所有的每方面他都不可能遗漏的不可能遗漏是这样,所以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菩萨入定位他见到实相出定位他的智慧一定会广大,以前不了知的对缘起诸法的显现对因缘对因果方面的显现像这样因为他有了入定见实相的智慧,所以他出定之后,他的这个尽所有智当然菩萨位的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和佛不,只是取个名字,在《宝性论》当中讲到僧宝的自性当中僧宝自性当中讲也是从僧宝从如所有智尽所有智来讲僧宝,但是那个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和佛的如所有智尽、所有智还有就是说,在僧宝自性的那种如所有智还是因还是个部分的,可能说取个名字,就是说入定见实相的这个如所有法,出定的时候他的世俗的智慧增上这个叫做尽所有智,这样讲也有。所以说就是说我们对本性的了知越透彻,对于显现的一些缘起也就越清楚,所以说佛陀为什么是遍知一切的,为什么是遍知一切?佛陀为什么会不懂这些就是说是科技方面的问题,对不对?他不可能不懂,是因为像这样,就是说佛陀不讲的原因主要是这个对我们的解脱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的缘故佛陀没有讲,所以说这个原理前面我们讲了,如果你对它的本性越了知对这些世俗当中的一些缘起法的显现它的功能它怎么样一些构造他就越清楚的是这样的。所以说这个称之为遍知一切的。为什么是无余而逝,因为佛陀对于一切万法的本性就究竟的如所有的本性无不了知的缘故,所以说就导致和如所有因为如所有是的本性相当于胜义谛尽所有相当于世俗的显现是这样的,所以说如果对它的本性因为就是说二者之间它这个法性是周遍一切有法的,就是说这个胜义谛它是周遍一切世俗的,法性周遍一切有法,所以当你了知一切法性的时候,和这个法性无二的有法的自性你就完全了知了,刹那当中就完全了知,根本不需要去不需要去思维不需要去分别是这样的,刹那之间就了知是这样的,所以说为什么可以无余为什么会有没有剩下的余就是剩下的意思30

《成量品》第43课30~45分钟李鸿打

为什么没有剩下呢?余就是剩下的意思,无余而逝就是佛陀的一种了知了没有剩下的意思,没有什么遗漏的,就叫无余而逝。所以这个方面就是说,因为他对于万法,这个真如的一种深入和完全究竟了达的缘故,就称之为无余。那么殊胜智慧成,前面讲到的这个真如、稳固、善妙而逝,不退而逝,无余而逝等等,像这样的话就是说,三种殊胜的智慧都可以成立,完全可以成立,就是殊胜智慧成。三种殊胜的智慧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完全成立。

逝是什么意思呢?逝即证义故。善逝,像这样的一种证义就是说,完全可以善巧,或就是说,就是完完全全可以成熟,称之为善逝。这个逝是什么意思呢?逝这个地方就叫证的意义,就了知证的一种智慧,证的意义就叫作逝。所以这种善逝,它主要是通过一种梵语翻译过来的时候,就是翻译成善逝,因为有的时候我们说善逝,有些时候上师讲,逝好像就是去世的意思,走了,去世了,等等。但是这里面就是说,善逝,这个逝字就是证义,证的意义。那么就是说,善逝就是对于这个所证的,完全就很殊胜,这个方面非常殊胜,这个叫作善逝,而且就是说,这个完全很殊胜的这个意义完全可以殊胜之后可以成立的缘故,叫善逝。

所以逝即证义故,那么就是说,这个善逝它本身来讲,它可以通过断德的方面来安立善逝,也可以通过证德的方面安立善逝。《成量品》刚开始不久的时候,它是通过这种断德,断除了一些过患的侧面来讲,它安立了善逝的本性。那么最后结束的时候,它又通过这个证悟的方面安立了一种善逝的本体。其实二者之间,我们就前面再再讲过,断和证它就是完全不可分的,你断多少,障碍也可以证得了智慧,那如果说所有的障碍都断掉了,所有的证悟也就圆满了。或者反过来讲,你证悟了多少智慧,就取决你断掉了多少障碍。所以如果你证了这么多,就说明你相续当中该断的一种违品,或者说该断的这些都已经断掉了。所以如果说是遍知一切,就说明所有的障碍就断尽了,所以断和证二者之间是一体的两面,它绝对就是同等的。不可能说,所有的这些障碍断掉了,但是证悟的功德还没有,或者还不圆满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不可能存在。所以就说我们在讲,密宗当中在讲,或者禅宗当中在讲这些见性成佛的时候,如果他说真正的一些所断的都断掉了之后,那么他的证悟也绝对是圆满的,不可能就是说,你获得了一种所有该断的断掉了,但是证悟不圆满,这个不可能的。所以如果说是他的一种证悟圆满之后,他的功德,他该获得的功德也是获得报身和化身也是都获得的。所以也不可能有只是证悟法身,报身和化身没有的情况,绝对也不可能存在。所以断和证二者之间,就是这样一种关系,有的时候说断,有的时候说证,它只不过在描述的时候,分开描述,但其实二者之间就是一体的。逝即证义故。

胜外有无学,这个胜就是超胜,那么怎么超胜外有无学呢?前面的三种证义,三种智慧,三种证义,分别超胜了外(外道)、有(有学)、无(无学),就是说胜外有无学,就是超胜了外道,超胜了有学圣者,超胜了无学圣者,那么如何超胜的呢?就分析的话,其实佛陀的一种,如果就说是综合起来统一讲的话,佛陀的一种智慧,佛陀的一种善逝的一种证悟的意义,它所证悟的是最圆满的实相,所以外道的一种根本还没有证悟,当然超胜了。有学道的一种,小乘的有学的一种智慧,他还有障碍的缘故,所以佛陀的智慧是有超胜的。无学的阿罗汉,他虽然就是说小乘当中是无学,但相续当中的所知障这些方面还没有消尽的缘故,所以这些佛陀也是超胜的,总体方面来讲都是超胜。

分别对应的话,也是超胜的。首先这个知真如,善妙而逝这一点,超胜了什么?就超胜了外道。为什么善妙而逝是指超外道呢?因为就是说外道他没有知真如,所以他没有办法,所以外道的修行没有证悟真如,没有现前真如。而就是说这个善妙而逝的特点就是知真如,他已经现证了真如,所以只要现证了真如,单凭这一点,就超胜了外道。所以这个善妙而逝,从佛陀的善妙而逝,最究竟的善妙而逝的侧面来讲,他一定是胜外道的。

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说,三种善逝,就是说小乘的有学他可以有善妙而逝,为什么就是说小乘的有学道,比如说初果以上的道到阿罗汉项之间的,小乘的有学道他可以胜外道。他可以胜外道的原因,因为他有这个善妙而逝,为什么?他知真如。知真如这个法相,也可以安立在有学道的圣者的相续当中,他当然知真如了,对不对?如果你知真如,单单是讲知真如这一点,小乘的有学道是可以有的。这样可以有的话,那么有些地方说,小乘的有学他有善妙而逝。他超过外道。既然他都超过外道了,那么佛陀的一种善妙而逝不可能不超。这从两个方面来讲。

第二个就说是稳固,稳固就是不退而逝。不退而逝,因为就是说,这个方面来讲就是胜,胜什么?就是胜有学,但从佛陀的侧面来讲,当然佛陀是一个,他已经是非常稳固了,佛陀的一种证悟是稳固的,所以他是不退的。他不退的意思是他不会动摇的缘故,他胜过了前面讲小乘的从见道,从预流项到阿罗汉项之间的七个果,叫有学,最后一个阿罗汉是无学道。所以小乘有八个果,从预流项开始,预流项、预流果、一来项、一来果、不来项、不来果、阿罗汉项、阿罗汉果。从预流项开始,因为项是小乘见道,预流项过了就是初果。然后从预流项开始到阿罗汉项之间的七个圣者位,七个圣者位,前面讲到了,它是属于有学。因为它还需要学,还有可学的。这个时候就说是这个不退而逝就可以超胜它。当然佛陀已经完全超胜了,毫无疑问。还有一个就是说,这个不退而逝,如果是从这个不退稳固的侧面来讲,小乘的无学道、阿罗汉他可以有第二个,阿罗汉可以有第二个稳固的这个法相,不退而逝,阿罗汉无学可以有。所以无常当然超胜了有学。无学超胜有学,这两个也可以这样的。

第三个是无余而逝,无余而逝这一点只有佛陀有,他是超胜阿罗汉。他从这三个方面来讲的话,就是说胜外有无学。尤其是最后这个无余,因为阿罗汉他虽然从小乘道来讲,是无学,但是他还有剩下,他烦恼障还没有断尽,他没有成遍智。没成遍智的缘故,他还有余,还有剩下的一些障垢未断。而佛陀就是说无余,障垢没什么剩下的,全都断了。然后证的智慧也是完全圆满了。所以就是说佛陀和阿罗汉的很多对话,还有佛陀在世的时候,很多的一种案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佛陀能够了知,阿罗汉就了知不了,因为他的智慧并没有达到圆满。八万劫之前的事情,八万劫之后的事情,阿罗汉了知不了。这个中间可以了知。但是佛陀就没有这样的局限性。因此说佛陀的无余而逝胜了无学,胜无学是这样,这个方面也可以如是而了知。所以通过救护,通过佛陀是救怙者来说明他具有三种殊胜智慧,具有三种殊胜智慧的缘故,所以他就是善逝,通过救护而知是善逝,你能够宣讲这么圆满的救护之道,虽然阿罗汉也讲四谛,但是他讲的四谛不是通过自力讲的,他是通过佛陀的智慧,他自己证悟之后,然后自己也可以宣讲一些,相应他自己的一种境界当中,所以就是说真实地遍知一切的只有佛陀,所以这个三种,通过救护来了知佛陀具有这样三种殊胜的智慧,而安立佛陀是善逝。

戊三、说由善逝知导师:

善逝已经成立了,通过救护者证成了佛陀是善逝。下面我们要从善逝来证成佛陀是导师。说由善逝知导师。怎么样安立他是导师呢?一般都是逆势的,从反方面来推理的。善逝已经证成了,既然善逝证成了之后,我们再通过善逝来证成佛陀是导师。这个导师就是因位的导师,他是属于那种因位的导师。因为有的时候,我们说导师的时候,他主要就是讲到佛陀成佛之后,他宣讲了一种救护法的缘故,所以佛陀是导师。那么为什么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也称之为导师呢?这个方面就是说,所谓的导师就是,他的资粮圆满,他的学修圆满究竟,从这个侧面安立为导师。

所以既然已经圆满了,他就可以作为导师。虽然这个方面从讲的时候,他是属于因位的时候,一个是发心,一个是修行,所以修行圆满是安立为导师。但是他既然修行圆满,肯定可以作为导师的。他自己修行的时候也是为了引导众生而修行的,所以这个方面来讲,也可以安立为导师。把果的名字放在因位的修行圆满上面,完全可以安立。颂词当中讲:

为他利行智,彼者为导师。

为他利行智,就具有三种殊胜智慧的缘故,前面我们说善逝,所谓的善逝是具有三种殊胜智慧,因为佛陀具有三种殊胜智慧,所以就可以推知佛陀他在这个因地的时候,他就是为他利行智,因地的时候,一定是为了众生的利益,所有众生的利益而精进地修行这个智慧,主要是智慧,当然方便肯定要修的,为什么只是说行智呢?因为所修行的道的核心,前面讲了,他就是说,了知万法真如的这样一种本性的无我空性智,所以他是一种智慧资粮,就是无我,当然其他的一些方便肯定也修行,因为方便,他真正的方便发菩提心,他就是要第一个,发心方面就是具悲方面已经讲了,所以首先就是说,从他的最直接的近取因,善逝的直接近取因,善逝是安立什么呢?安立善逝呢?安立善逝是三种殊胜智慧安立为善逝。三种殊胜智安立为善逝。那么它的一种因位所修行的,这三种智慧的因,它也一定应该是最直接的因也应该是智慧,所以为他利行智。为了其他众生利益的缘故,修行这个最殊胜的智慧。因为这种殊胜的智慧而修行,所以就彼者为导师。第一个他突显了什么?他突显了他的一种在因位的时候,他修持最究竟的、最圆满的一种智慧。他的智慧是完全就是修行圆满的。还有一个就是他这个智慧,他是为他利行智的,为他利行智,所以这个里面其实也是有这样一种利益众生的心,因为这样一种既修行了圆满的智慧,也圆满了为了他利,就是圆满菩提心的这种,当然就称之为,可以作为领导众生的导师。因为他就致力于救护众生,他就可以去,最后成就之后一定可以利益众生。所以他的一种因位修行圆满的这个过程当中也可以称之为导师。所以彼者就是导师。

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想要成为这个导师的话,也是需要圆满为他利行智这个条件。这个一方面来讲,是根据,但一方面来讲,也就说明佛陀称之为导师,是因为他的学修圆满,他的一种修行是达到究竟了,福智都是圆满,尤其是智慧是圆满的。所以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真正要成佛的话,别的因素我们觉得有可能是成佛的方法,那不一定。

所以必须要通过这里面的一种经论当中,或者说这些圣者、大德们,他们通过清净的智慧所安立的这样一种成佛的因,这方面我们很认真地去了知,产生这样一种定解之后,我们也来行持,不单单是行持,而要把它行持圆满。必须要修行圆满,导师他是修行圆满的,他就叫导师。所以为他利行智,则为导师。通过善逝来安立佛陀导师,导师就是为他利行智的缘故,

45

所以我们自己在这个修行的过程中也应该,如是的了知,如是的修行,这方面和世间不一样,上师在讲记当中讲,虽然世间当中也有一些智慧,但是没有完完全全为了利益众生去运用他的智慧的,有些时候他的智慧也不圆满,虽然有一些世间的智慧,但是能不能够利他也不好说,而且如果有一些智慧,他也不一定愿意帮助所有的有情。我们现在的导师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他在学修的时候,第一个是为他利,第二个就是行持殊胜的智慧,他的三种智慧圆满,他已经有了三种智慧,就说明他在因地的时候是为了众生而修行这样一种智慧的。这个方面也是修行圆满的缘故才能达到自利圆满。所以说救护者,主要是他利圆满,善逝主要是侧面,也就是自利圆满。我们说救护者主要是利他,有了遍知的智慧之后,通过宣讲四谛的方式来救度众生,所以说它的侧面是利他。第四个救护者的侧面是利他。那么善逝的侧面就是自利,救护者是他利圆满,而善逝是自利圆满。这两个果位的方面一个是偏重于自力,一个是偏重于他利,而这两个果位的自利和他利圆满,它的因是什么呢?一个导师是它的因,具悲心就是欲利,想要利益众生是它的因。所以说在因地圆满的时候,就是说为他利行智。这方面就达到圆满了。既然是自利圆满,就说明他的修行达到了究竟。如果他的修行没有达到究竟不圆满,或者修行当中的因欠缺,他可不可以说自利圆满呢?自利圆满不了。所以说既然自利圆满了,也说明他在因地的时候所有的修行因素一个不缺。为什么有时候说菩萨需要听闻广大的法门?菩萨要修行很多很多的善法,就像一些经典当中所讲的那样,菩萨需要修行无量无边的善法,发无量无边的愿。就说明他自己在修行的时候,所有的要素他都修行圆满了。他的心量和修行方式特别特别广大。他的修行非常广大的缘故,他的果位在自利方面,就是说获得善逝的时候,方方面面都没有任何欠缺了。什么都是圆满的,什么都不欠缺,

如果说善逝三种智慧圆满的话,说明因地的时候他的福智也是圆满的。

法王如意宝经常告诉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对福德资粮非常有兴趣,要积累。同时智慧资粮也要有兴趣,也要去积累。有些时候我们对智慧很有兴趣,福德欠缺,这样也是不行的。有些人可能对福德方面很有兴趣,但是智慧方面没有兴趣,这样也是不行的。所以说两个方面都是需要具备的。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有些地方讲世俗谛或者胜义谛的修行都要圆满,就像鹅王的双翼一样,鹅王如果只有一个翅膀的话,没办法飞跃功德的大海,入中论的颂词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如果我们在集资净障的过程当中,只是侧重于世俗谛的善根,不侧重于胜义谛的善根,或者只是侧重于胜义谛的善根,不侧重于世俗谛的善根,这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

我们闻思之后,对于胜法听闻之后,我们就懂得了,怎么样修行的因素才是齐全的。然后怎么样把它修圆满,这方面就了知了,所以说为他利行智。

第四个问题是说由导师知具悲。因为导师已经成立了,导师的修行圆满了。既然导师已经成立了,就通过导师为根据推出他一定是具有悲心的。通过导师推出他一定有悲心。因为所谓的导师是为他利行智。所以说导师里面有智慧,也有大悲,就是说为他利行智,为什么他可以做到为他利行智呢?最早的时候,他是一定是发了或者具有最清净的慈悲心,他如果没有慈悲心,不可能做到第二步为他利行智,如果没有为他利行智,也没办法获得三种殊胜智慧,自利圆满。如果没有自利圆满的善逝也不可能为众生宣讲这么圆满的四谛法要。从这方面讲的时候,他在因地最早的时候一定是发了利他的心。

由彼即慈悲,他利前利成,

不舍事业故。

由彼即慈悲,由彼,因为证成了导师,就可以证成佛陀是具慈悲者,“彼”就是导师,因为就是说,因为他是导师的缘故就可以证明他是具慈悲者,一定是具有慈悲的。因为导师里面已经具备了为他利行智的这样一种功德。他的修行圆满了,所修行的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大悲,既然他的修行圆满,就可以推知他的相续中一定是具有慈悲的,由导师而推知他是慈悲者。

在这个科判当中所讲的根据是什么?他利前利成,他利前,当佛陀在做他利之前,他自己观待利他的时候,利成,他利前或者前利成。不管怎么样,在利他之前,他的自利已经成就了,如果他没有悲心,他的自利圆满的时候,不可能再去利他了。他的自利圆满了,因为他自己再也没什么欠缺了,如果他没有慈悲心,也不需要去奋斗了。因为他的自利已经圆满了,他利前利成,在利他之前,这是观待于佛陀利他。自己的利益虽然早就圆满了,已经成就了,但是他却没有舍弃利益众生的事业的缘故,所以说,就证明了他的相续当中具有慈悲心。

他自己通过我们前面讲的,救护者,或者善逝、导师等等一步步推下来的时候,尤其是导师,因为虽然我们讲导师,其实推导出导师的时候,已经从救护者推到善逝,再从善逝推到导师。再从导师推出他具悲这是有一个连贯性的,他如果没有悲心的话,自利圆满的时候,他就不一定再去帮助众生了,但是他的自利圆满了,还没有舍弃利益众生的事业,所以说这就说明他的相续当中具有慈悲而且这个慈悲心不是带有功利的,不是说为了我的事业能够圆满广大,所以说我必须要去做利他的事情,而当我的事业圆满之后,利他对我的事业而言没有什么帮助了,我就可以不做了。所以说我们的一种修行,或者世间当中的有些人,可能就是如果相续当中没有很清净广大的慈悲心,他可能也会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业,比如做一些慈善,甚至于现在我们说必须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我成不了佛,我必须要利益众生,否则成不了佛。我不利益众生,没办法圆满资粮,所以说必须要利益众生,如果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不调整的话,因为不利众生,我就成不了佛,潜台词就是如果我成佛了,利益众生就没有必要了。不利益众生我是成不了佛的,不利益众生我圆满不了资粮,按照这个套路走下去,如果你成佛了,还需要利他吗?不需要了。

为什么我们说必须要调整呢?修行佛法不是为了自己成佛,反过来讲,而是为了利他。为了利他,我才选择成佛。如果为了利他我才选择成佛的话,虽然我成佛了,但是众生还有啊,所以还要去不断地利益众生。

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众生,自己的利益圆满的时候,那就不一定去做帮助众生的事情了。为什么佛陀的自利圆满之后,还在不间断的做利他的事情呢?就是说明他的内心当中,具有没有条件的利他心。或者他就是为了利他而修自利的,他所有成佛的自利都是为了更好的利他。

他利前利成,不舍事业故。这是一个很好的根据,能够证明佛陀的相续中有大悲心,最早发了大悲心,然后在修行过程中,以大悲心作为修行的因素。不断修行智慧。然后这方面在成为善逝的时候,虽然说具有三种殊胜智慧,但是大悲心和他的智慧是无二无别的。体现在他的自利圆满之后,给众生宣讲了四谛法要。而且不是单单宣讲一两天,而是一直宣讲。虽然佛陀入灭了,但是还在不断示现化身。或者不断在其他刹土当中,给众生宣讲这样的利他法。原因就是在观待利他之前,佛陀的自利早就已经圆满了。没有什么了,该断的障碍已经断了,该证悟的功德已经证悟了,按理来讲,如果没有悲心的话。可以不做,他自己就安住在这种境界当中就可以了。但是他没有,他的自利圆满之后,还是不舍弃通过正法来利益众生。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说明,佛陀的相续中一定是具备圆满的慈悲,而且这种慈悲,刚开始就没有功利的思想。这一点特别重要。佛陀的智慧没有功利的思想,这方面来自于他在因地就没有功利的思想。因地修行不带功利的思想,就说明他刚开始发心的时候就注意调整自己的发心了。就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大乘经庄严论》当中也是讲了很多菩萨的发心就是他自己修布施,修持戒,修安忍等等,他所修的所有六度的修法当中,第一个并不是为了别人的回报,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做了善法,别人说谢谢你啊。好像别人说了谢谢我,我就觉得自己做对了;如果别人没有说,就觉得为什么,你看这个人,我帮了他,他连声谢谢都不说。好像我们就是为了等那一声谢谢一样,有些时候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有些时候就是说今天我帮助 了他,可能他发达之后,也会帮助我。带有这种想要别人报答的思想去做布施、持戒等等,都是为了今生当中别人的报答。还有一些人可能不需要别人的报答,他坚信因果,无论你报答不报答。我今天做的布施在后世自己会用的,这看起来高尚一点,实际上我做这个事情还是为了后世我自己获得这个善根。带了两种心态的缘故,他的布施并没有那么清净。

菩萨的布施持戒是怎样的呢?两种心态都没有。既不是今生当中别人会报答我,也不是后世当中我要去感受布施持戒的善果,都不想。真正是为了利他。我这个善根纯粹就是为了利他,我们在发心的时候也是要注意调整,一下子调整过来也不太容易。因为我们的思想当中太多太多这样一种习气了,不调整是不行的,困难是一方面,必须要调整。另外一方面也是决定性的,平时我们修行的时候,比如在打坐的时候,也要想我这个利他不能希望别人去报答。也不能为了后世的安乐。为了别人的报答,我这个善根就被局限在别人的报答上面了,本来这个善根可以很大很大,但是如果我只是追求别人的报答,也许别人报答你一下,你很希望别人说谢谢,也许别人说一声谢谢,你的善根就已经消耗殆尽了。因为你的愿望已经圆满了,再没有了,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要让你的善根局限在这个上面呢?没有必要局限在这上面,也没有必要期待别人以后会帮助你,也不用局限后世我要得到布施的善根,有很多钱。或者持戒的善根,我生到人天;安忍的善根,长得很漂亮很漂亮。如果我们的思想就是这样的,后世也就会朝这方面发展,所以说这个善根就被我们的思想牢牢束缚住了,没办法拓展了。如果我不需要,这些方面完全没有,我就是一心利他,这样就没有限制了,就会突飞猛进。根本没有被任何的不清净狭小的心所局限。没有。不是为了我,反而他的善根会无限的增长。无限的广大。菩萨修行的时候,他的心很不同。为什么这样讲呢?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我做这个事情千万不要希求别人报答我,别人报答不报答是他的事情,反正我不想。

别人要报答你,你也不要说不要报答,也不用这样。我心中不要想就行了,我下一世布施的善根成熟了,很担心,想完了完了。我的布施善根成熟了如何如何,不用想。如果我们不想这些,它自然而然就会成熟了。

如果不想这些它自然而然就会成熟,如果你想了,它就会局限在这了。所以说,我们现在,在修善法的时候,尽量要知道菩萨是怎么想的、菩萨和我们的差别在哪里?这就是之所以他成为菩萨,而我们成为凡夫的最重要的思考的方法。

如果我们经常想到别人的报答,那你就只能当一个凡夫人。心量就决定了你只能当这个凡夫人,你当不了科长,你的心量只能当一个小小的职员而已。如果我们自己是希求后世,你的这个心量也没有办法成为菩萨。真正要成为菩萨,必须要把你的心量量出来,你就是那样一种宽阔的胸怀,那你就可以当菩萨。所以说菩萨他不是说我去开一个后门、争取一个名额,必须你自己要达到那种状态,没有人给你发证书。你的内心达到了这种状态了,你就真正成为菩萨了。

所以,我们要训练。虽然很勉强、很痛苦,可能这个过程也很挣扎。但是我们还是要去训练、要习惯。习惯什么?习惯不要去希求、不要去希求别人的报答。我做这个事情我不要希求报答。有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带出来了,今天我帮这个人的时候,马上脑子里就开始链接:他以后怎么样报答我。我做这个布施的时候,脑子里马上链接后世怎么怎么样有钱等等,都是自动链接。但是我们要终止,不要再链接了。我们就要想:我就是利他的,不带任何的功利、没有任何的条件,我就是为利益众生。所以说,我的这个善根就是要利益所有众生的,我这个善根自己不受用,我要让所有众生来受用,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如果这样去训练,我们的心慢慢就变成菩萨心了。这就是真实的、货真价实的菩萨。而不打引号的菩萨了。

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慈悲心他一定是具备的,所以我们自己在修道的时候,也是是致力于具备这个。“他利前利成”,他因为没有带功利的思想的缘故,即便他的自利圆满了,他还是在不间断地做利他的事情。这就证明他相续当中具有慈悲心。

对这个推理我们要去思维,法称论师的智慧真的是很特殊、很殊胜,所以一想的时候就知道佛陀的相续当中真的是具有一种慈悲心。其实也是告诉我们,我们要成佛的话,也必须要具备这种和他相似的善因。然后我们再去看《入行论》、《修心八颂》、《修心七要》、《佛子行》等这些大乘的论典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菩萨的思想,看到《大乘经庄严论》的时候,就能够慢慢了解菩提心是怎么回事。所以,怎么样叫作一心利他不求自己的利益的很多很多的教义就能够了解。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摄集彼之一切义。前面把逆式的推理推完了,下面就是摄集前面的要义而宣讲:

依悲说善妙,依智说真谛,

具能立说彼,亦具正加行,

是故成量性。

这个就是归纳了,摄集彼之一切义,最后来讲,最后这一句“是故成量性”是重点,所以说,把佛陀成立为正量的本性。那么为什么、是什么样的原因“是故成量性”呢?“依悲说善妙,依智说真谛,具能立”。

首先来讲“依悲说善妙”,佛陀依靠他相续当中的大悲心,不间断地宣说善妙之道,佛陀就讲到了四谛、让众生得到暂时利益和究竟利益的方法,这是依靠悲心给众生宣讲了很多很多的善妙之道。所有的善妙之道首先在世俗谛中是符合于因果之道,胜义当中是符合于实相之道,这就叫做善妙之道。

佛陀所讲的佛法是非常朴实的,没有一个是故弄玄虚的。朴实一个方面来讲就是在世俗谛当中如是因如是果,没有什么什么恐吓我们,它就是如实地宣讲,无常就如实宣讲无常,空就如实宣讲空,不净就如实宣讲不净,如是因如是果,就如是如是地安立、如是如是地宣讲。一切万法的本性是空性的、无我的,如是安立、如是宣讲。每个众生具有佛性就如是宣讲。所以这个方面都叫做善妙之道。

依悲说善妙,佛陀有大悲心的缘故,因为他有大悲心所以不间断地说善妙的法。如果没有悲心不一定讲。虽然有些时候有些人有技能、有某种窍诀,他就是不说,没有想要利益众生的心他就不说。比如有些时候我们去吃饭的时候,你问他这个菜是怎么做的?他会说:这是我们商业的秘密,这个不能讲,如果讲了之后你去开个店,不是把我们生意挤垮了吗?所以有些时候他就不愿意讲这些东西。所以善妙的东西很多时候他会有所保留。在医术方面也是,师父传徒弟的时候留一手,徒弟再传他的徒弟的时候又留一手,最后慢慢慢慢就没有了。还有以前的说法就说师父传的时候留一个绝招,就怕徒弟学了绝招之后会胜过他、把他打败。所以他要留一手。徒弟再传的时候又要留一手。所以很多善妙的东西如果没有大悲心的话,可能就不一定讲。所以很多技艺、经验、方方面面的善妙之道,有的时候不愿意讲。

但是依悲说善妙,佛陀他老人家他在修学这些,在因地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做代价然后去求法,以所有的黄金、财富为代价去求法,有的时候求一个四句偈、一个偈颂,有的时候是求半个偈颂。他求这个法是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呢?他其实就是为了利他。所以他千辛万苦求到的法,最早的时候就是通过悲心引发去求法、修道的。所以说他自己获得一种证悟之后,他会毫无保留的。

我们说为什么有些人不讲密法?为什么怎么怎么样。其实有些是不到根基,根基不到给他宣讲是害他。并不是佛陀吝啬。而是说对方目前来讲条件还不够,所以佛陀会引导他、慢慢让他具足条件,一旦他具足了条件,一刹那都不会耽误,马上给他讲。佛陀就是很迫切、很迫切地想让所有众生都要获得最究竟的安乐。但是因为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福德智慧有限,所以这些最究竟的法、最直接证悟的法,也必须要让它的受众达到了能够接受这个法的程度才给他讲。如果他没达到这个程度而给他讲,会把他压死,或者他会崩溃掉,他没办法接受。

所以,佛陀他具有慈悲心,同时也具有善妙的智慧。他是智悲双运的。并不是说我很慈悲,作为亿万富翁的父亲就把所有的钱全都交给三岁的儿子,我很慈悲把这些全部给你。他根本不懂得怎么驾驭。这个是慈悲吗?看起来好像是,但是这样是缺少智慧的。所以佛陀也不可能因为对众生慈悲,所以一古脑地把所有的窍诀、秘诀都给他讲。众生根本就接受不了。这样也不是一种真慈悲。所以他这种慈悲,一定是愿意的,他没有一个真正要保留,他真的是愿意的。这就是通过悲心宣讲善妙之道,如果没有悲心,不一定宣讲。他可能会有所保留的。

“依智说真谛”,然后依靠智慧宣讲万法的真实、真谛。比如我们前面所讲的四谛。这里是依智,前面是依悲,善妙之道和真谛其实意义差不多。差别在哪里?关键字是悲和智。一个通过悲来说,一个通过智来说。如果你有悲心没有智慧也不行,我很想利他,但是我能力不够,我都不懂,我很想帮助你,但是这个问题我也不懂,不懂就没有办法通过智慧来给别人宣讲真谛。而佛陀两方面都有。

依悲说善妙之道、依智说真谛之道。真谛是万法的真实,他自己了知了。悲心就是他愿意说,他可以说善妙之道;然后他自己通达了,有智慧,所以就宣讲智慧之道。所以有时候我们说整个大乘佛法的核心:一个是大悲、一个是智慧。在佛陀的本意上面就完全的体现了。在修道的时候也是体现了。

现在我们在入道的时候,一个是致力于生起大悲心,通过方方面面地努力,一定要让我们生起真实无伪的大悲心。第二个要想方设法生起智慧。因为它就是核心,别的东西都是次要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主要的扔了,然后去抓次要的。如果没有福报的人,他就会觉得我这个是真的、我这个是最好的。虽然上师老人家一直在讲大悲、智慧,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很稀有的。如果没有福报的人就会觉得没有兴趣。有福报的人就会发现,这里面的确是大悲和智慧,所以我的精力、我的时间、我的资源都要用在追求和生起大悲和智慧上面。

具能立,这样一种安立佛陀以悲心说善妙、以智慧说真谛的果位、而且自利他利圆满,是具有能立的,是具有根据的。真正有根据来说佛陀由悲心说善妙、通过智慧而说真谛。前面通过宣讲四谛的法,或者前面说即便他自利圆满了也不间断佛法的事业,已经证成了他是具有能立的。这个能立是具有因的。不是说随随便便讲:我们的导师是悲心圆满、我们的导师智慧圆满。如果没有根据,那不行。所以这个方面具有能立。

而且他们的修行也可以成立。那怎么样在因地的时候修持了,果位功德也是圆满了,因位的时候也是圆满的。导师的自性和修持欲利他的自性其实是完全安立了。所以说他也是具有这样一种能立的因的。完完全全有这种安立佛陀为善逝、佛陀为救护者的一种量士夫的能立,这样都有。而且佛陀的智慧和大悲也不是无因而生。为什么不是无因而生呢?因为他前面在最早的时候发利他心,这个就是大悲心的一种因,然后他在导师位的时候,第二个的时候,他修了智慧,说它是智慧的因,这些方面都有能立。

我们也是再再地讲,我们要获得佛一样的智慧,我们也必须要具备成佛的因缘,我们也必须要修大悲、也必须要修无我空性。如果没有这个,我们现在所修的道,可能只是一个远道,而不是近道。我们现在的修的可能是间接因,而不是直接因。间接因就缓慢了,直接因就迅速。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信修道的核心、抓住修道的扼要,这个非常关键。

“说彼,亦具正加行”。说彼的彼字,就是说佛陀为了利益众生,自始自终都给众生宣讲真实之道,彼字就是真实之道。众生的根基不圆满的时候宣讲四谛,众生的根基圆满了,宣讲般若波罗蜜多,如果众生的根基究竟圆满了,宣讲如来藏。如果是超利根的人,宣讲密乘生圆次第、大圆满等等。如果连入道的根基都不够,就给他们宣讲十善业道。这些当中有些是最接近成佛的因,有些是暂时的、相当于阿罗汉一样得到化城休息的一种因,这些方面都有。所以说佛陀自始至终给众生宣讲真实之道。十善业也是符合世俗谛的真实之道,小乘的四谛法门当然是真实之道,般若波罗蜜多---真实之道,如来藏---真实之道,然后能够很迅速地证道的密乘教育也是真实之道。所以,这样来讲的时候,说彼就是自始至终地给众生宣讲真实之道。

这个也“亦具正加行”,也是说明:佛陀也是具备真实加行的精进、而且也达到了究竟。佛陀能够宣讲真实之道,说明他以前修过这个,而且为了这个道精进修持,修了之后达到圆满。这个方面完完全全都可以证成的。

“是故成量性”。所以就成立佛陀是正量之性。佛陀是正量之性这里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像有些时候所说佛陀是正量却没有根据。我们刚开始的时候说佛陀是正量,其实也是驳斥了外道所谓的自然量---自然的、不能观察的量。外道说他们的本师是量士夫,那量士夫有没有能够成立的根据呢?他们讲了一些禁不起观察的根据,而且他们说是自然量。自然量的意思就是说,天然就是量,而怎样成为量的过程一个都找不到。怎么样成量的?没有。找不到成量的过程。

但是这里安立佛陀是量士夫,完完全全一步一步最究竟量的每一个过程都清清楚楚。他先不是量,后来通过修行变成了量。这个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禁得起观察、都禁得起分析。

说彼亦具正加行。

成量品 第34课 75-90分钟

找不到他成量的过程是这样的,但佛陀我们说这里面佛陀安立佛陀为量士夫就是说完完全全他如何一步一步成为最究竟量的每个过程清清楚楚,他先不是量,后面通过修行变成量,像这样这个过程清清楚楚,每环节每过程都经得起观察,都经得起分析,你看就是说彼亦具正加行。至始至终地给众生宣讲真实之道,是他因为以前具备了真实的加行,而且这个精进地修持这个加行而且达到了圆满,这个方面就是讲亦具正加行,而且依悲说善妙,依智说真谛,这个佛陀的悲和智具能立,苦能立它是有根据的是有能立的对不对,所以说没有能立你说我们是量士夫,没有成为量士夫的每个根据如何服人,怎么样才能安立他是量士夫是这样的没办法,所以说佛陀是量士夫是故成量性,的的确确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安立佛陀是正量,每环节能让我们心悦诚服,那这种信心你怎么可能退失,这种信心是非常真实的信心,就把我们从迷信者逐渐逐渐地变成真正的自信者正信者,有质量的信心从这儿慢慢慢慢就是说修炼而得成的,所以说像这样就是说是这个非常殊胜。所以说大恩上师说有些大德对这个教言和很珍惜,很珍惜就是说舍不得传,太好了是这样的。他并不是说吝啬,他真得很珍惜这个教言, 所以说大恩上师给我们翻译了给我们讲了,像这样真正一步步学到今天学到现在的时候,真的发现这里有太多太多殊胜的智慧了,它成为五大论之一绝对不是说没有根据的,不是说脑袋一热一拍脑袋这个定为五大论,然后就是说过两天再换,它没有这样的,一定是大德们对这些里面是对我们的修行很多很多的很多很多大的必要,或者它的非常尖锐的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都有,而且对我们这些具有分别念的凡夫来讲,这东西很管用很管用是这样,所以说因为凡夫本来就有分别念也有怀疑,所以说这些怀疑怎么样消除,你把它压住你不能怀疑,怀疑有大过失,如果你怀疑了要堕地狱,他本来也会吓也可能因为害怕不能怀疑不能分别佛陀是对的对的,但内心当中这个种子还在这里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不能够老是这样的,有些时候这样说一下可能暂时来讲让他继续学下去有必要性,但是如果我们有根据有方法,那为什么不用,就应该学,学了之后如果我们学了这个道理自己内心当中的怀疑遣除了,也可以帮助别人一步一步去遣除这个怀疑,这个是可以操是可以掌控的,我们可以通过这方面去达成的目标,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而达成是这样。所以它的这样就体现这个论典的价值非凡,价值非常非常大是这样。 所以说这个是故成量性这摄一切义,这个摄一切义这个科判之下这几个颂词都是说怎么样安立佛陀成为正量 本性的根据,它是每个都有根据的,都是要不然就是说我成为量他有能立,有能立因,他就是说他修道的过程解释得很清楚,所以其实来讲佛陀就成为正量,而且这里面在解释过程当中也把我们是怎么修道成佛我们现在也不是正量对不对,也不是量士夫,但是我们通过这样78:24,通过这步骤步骤,佛陀成为量士夫的路我们也可以去走我们走完之后,我们走究竟了我们也成量士夫了是这样,所以说这个方面佛陀讲诸佛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是和佛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成佛的,而不是说只是可以成而且他把方法告诉我们了,他成佛的秘诀给我们讲了,那我们去修我们也可以成佛是这样。所以说这个就是讲就是说是这个佛陀的大悲心他的智慧都可以如理如实地安立。第三个大科判是

甲三、如是宣说之必要:

彼事赞导师,为证依彼经,

成立是正量。未遮比量故,

少生之本性,一切即灭法,

于此等多处,见此论式故。

那彼事赞导师这个彼事赞导师这个彼事就是讲到这个陈那论师他通过这种敬礼定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通过这个这样的偈颂来赞叹佛陀或者说通过佛陀讲的四谛佛陀是善逝这个过程,依靠佛陀成为量的这个根据来赞叹这个导师,或者尤其是宣讲四谛法要嘛他重点宣讲四谛法要,然后也是把他的这个佛陀是救护者佛陀是善逝佛陀是导师佛陀是欲利生的,像这样就是说通过这方面来赞叹导师,通过这方式来赞叹导师。所以说这个佛弟子为了感恩佛陀,或者说知道了佛陀的殊胜的功德之后也是由衷地造了很多很多赞颂文,很多赞颂文是这样的,所以说大恩上师也讲了,有些大德是为了忏悔造了《佛所行赞经》,有些时候是通过其他的方面佛陀的大悲等等,而造这些《胜出天神赞》《殊胜赞》等等,反正有些时候是通过六度来赞有些通过四摄来赞,通过很多很多来赞叹,还有一些比如说宗喀巴大师也是通过缘起来赞佛,就是说是这个陈那论师也是通过这个安立佛为量士夫的过程来赞佛是这样的。所以说这个赞叹的本身它也是学习佛法的过程,而且是有根有据的,有根有据。所以说一方面来讲这个《释量论·成量品》它也是安立佛陀为正量的它的根据的殊胜论典,其实换个角度来讲它也是赞佛论,也是佛陀赞颂文是这样,怎么样赞颂的,它里面并没有明显的说我礼赞你,你无与伦比我礼赞你,并没有这样词句,不明显,但是他的意义就是高度的赞叹是这样的, 所以他高明之处就是说他并没有出现我赞叹就是说这方面我赞叹那个方面我赞叹,没有,几乎看不到痕迹,但是如果深入学习之后你就发现这个就是至高无上的赞叹文,非常高明的赞叹文是这样,所以像这样他是通过宣讲佛陀成为量士夫的过程,或者说这个方面通过佛陀宣讲四谛的方式来赞叹的是这样的。彼事赞导师,为证依彼经。赞叹这样导师的必要性是什么?为了证明。为了证明依彼这个“彼”字就是佛陀,证明依靠佛陀所宣讲的经成立一切万法真实的这个实相是正量,就为了证明佛陀讲的这个是正量,佛陀在经典当中所讲的一切都是真实的都是讲万法的实相讲了世俗谛和胜义谛的实相,这些佛陀的经典全都是正量,为了证佛陀讲得正确无误,就为了证明这个,为什么要赞佛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赞佛,就为了证明佛经佛陀所讲的教言完全是正量的缘故,是这样所以说有这个必要来赞叹佛陀。就是说是下面也讲了就是说是这个佛陀在经典当中没有就是说是名字取了因明的经经典没有,但是佛陀在经典当中也有很多很多的一些道理,讲了很多道理,比如说《解义慧剑》当中也是全知麦彭仁波切就是说是这个也讲到了这个在佛经当中的作用理观待理,就由因生果的这种叫做作用理,如是的因产生如是的果这个也是推理的方式,这方面讲的就是作用理。观待理就是说由果而推因这方面就是观待理。法尔理就是就是因和果之间的关系它是法尔理,火和火的本性法尔理如是,一切万法的空性法尔理如是,怎么样才能够证明这一点,通过证成理,通过证成理如是如是来证明的是这样的,所以说这方面其实也是有很多的,比如说佛经当中有很多这方面的这个安立的理证,所以说其实也是讲到了,讲到了是这样的道理。然后未遮比量故,少生之本性,一切即灭法。下面这层意思就是说是这个佛陀就是说什么佛陀就是为了遮止这个叫“名起量”,佛陀为了就是说是遮止名言就是说是什么就是说是一些外道宣说“名起量”也是的83:35,这个名起量其实就是说通过名言而起的分别念,通过名言而起的这个分别念也是量,就反正它就是说通过这个名称通过这些总相通过这些而起的这些分别念他说这个也是标准这个也是量,为了遮破这个佛陀直接说名起量是虚妄的,通过名言而产生的这个不是真正的正量,它是属于分别念的虚妄法,它不是标准,只有我宣讲了万法的真如,我宣讲万法这个依靠应该依靠这个为量,这个是什么意思,这句话遮止名起量就是只有我宣讲是这个真如是量,佛陀讲这句话主要是说现量,主要是为了证明佛陀在这个经典当中讲到很多的现量,佛陀讲现量的时候有些时候是通过这些诠讲这个根现量,有的时候讲到义现量,有的时候讲自证现量,还有就是讲到了瑜伽现量,瑜伽现量,所以说很多时候就是说佛陀说我见到万法真如主要是说佛陀现见一切, 佛陀通过他智慧来现量见到一切这个是真实的,而就是说通过这个名言而生起的分别念这些不能作为真正的标准,这个不是真实的量是这样的,而且就是说我见到的这个真实量,而且在讲这个我见到宣说万法的真如的时候主要是瑜伽现量,主要依靠这个瑜伽现量,在讲现量的时候除瑜伽现量之外根现量义现量这些现量也讲了,是不是只是讲了现量,后面颂词当中讲,未遮比量故,从这儿就过渡过来了,否则未遮比量故,有的时候怎么突然出现未遮比量,因为前面一段话当中就已经讲了佛陀为了遮止名起量是量然后他说应该我宣讲我照见的这个真如我宣说的万法真如因为我照见万法真如,这个主要是佛陀的现量,但只是现量证成吗,比量,比量也没有遮,佛陀在经典当中主要是现量照见的这个讲的,但是是不是遮止了比量,不能用比量推,不是,未遮比量故。怎么未遮比量故,在佛经当中也讲了一些比量推理,比如说少生之本性,一切即灭法。少许产生的本性,少生就是说如果有少许产生的本性,这一切都是毁灭无常之法,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比量推理,这个就是推理,所有的这些产生的法都是毁灭的,或者一切这个灭法它是一切法都是会毁灭因为它是有生的缘故,这样也讲因为它生了所以会灭,所以这个方面有些时候来讲这些方面就是在因明当中归纳成了这些自性因或者果因或者这些方面的这个不可得因等等,这些方面因明当中把这些归纳成了归类之后总结成很多因。但是佛经当中已经讲了,少生之本性,一切即灭法,只要是少许产生的本性,只要有存在的本性,都是毁灭的,都是无常的这些其实也是讲到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这个比量的推理没有遮止,而且佛陀也是引导有些众生来宣讲了。后面为什么就是说比量的这些很多了,一方面来讲佛经当中已经讲了现量,还有说当时的时候当时就是说是佛陀在世的时候可能是佛陀的威德力,还是说是那些众生的根基比较利的缘故,所以有些时候就是说讲的时候很快就证悟了,有的时候就是说是这个颂词他就可能证悟这个圣果了,这个特别多,所以没有讲很多这个推理的方式。但是后来众生的根基可能越来越钝了而且对佛经当中所讲的的这个含义也没有办法完全理解所以说出世了很多龙树菩萨出世就解释《般若经》,解释《般若经》的正确的意趣是什么样,大多数众生可能如果不解释有可能慢慢慢慢就不知道佛陀的《般若经》当中讲的空性到底如何理解的,所以说佛陀授记龙树菩萨出来解释这个般若的意趣,他就出来解释了。还有授记无著菩萨等等,反正就是说后面慢慢这些都出来就开始解释佛经的意趣,佛经当中因明的推理像陈那论师法称论师他们出世之后把这些拿出来做解释,然后我们就知道,后面的众生通过这些论典逐渐逐渐可以悟入就真实的这个就是说修行之道。或者就是说佛经怎么样解释才是没有错误的,怎么样解释这个佛经才是正确的,所以留下了大量的论典,很多很多解释佛经的论典,我们依靠这些论典就相当于就是说是这种相当于就是说什么这个正确地打开方式,所以我们打开之后就知道佛经讲的这些空性是这个意思,因为学到《中论》之后我们知道佛经当中讲的般若空性这样理解,如果学了其他的唯识,佛经当中讲的唯识应该这样理解,他就不会就是说有偏差,不会有错误,然后如果不错误这个道传下去之后一代代传下来的时候众生就不会有分歧,你想我想,这个不会,因为都有这些可靠的论师作的注释作为依据,而且这个论师佛陀早就在经典当中早就提前授记了,所以说像这样就其实把这些都已经安排好了,安排好之后我们就依靠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逐渐就可以学习到非常的这个正确很正统的方法,所以一切即灭故,于此等多处,见此论式故。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在这个佛经当中也讲了很多推理的方式,比如说通过烟来推知火,通过这个水鸥来推附近有水,通过菩萨外在的显现,菩萨外在的显现来推知他内在是否具有不退转功德等等等等,也讲了很多很多这方面的这个由果推因、自性因、不可得因等等很多很多,所以以此等,此等有自性因,就是说以自性因就是说这个自性因等等的推理多处见此论式故,很多地方都能够见到论式,在佛经当中讲了很多这个论式确实也是见得到,所以说这些就讲一方面来讲就是说是这个为什么要宣讲就是为了说明佛经讲的是正量的缘故,佛陀在经典当中主要是现量,但是比量也没有遮止,比量这些方面就是说在佛经当中也有,后来就是说是这个陈那论师等把这些比量方式发扬光大90

然后以很详尽的推理来安立佛经的正确无误。

无不生相因,比量之所依,

说所立遍因,故亦有明说。

为什么通过推理的论式可以成立比量?比量的所依是什么?无不生相因,无不生就是无则不生,通过这样无则不生法相的因,无则不生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能立,所立也就无法产生,必须要有能立的根据,才能安立所立,如果没有能立,所立也就不成立。就没有办法安立真实的所立,因为所立就是要成立的观点,如果你要成立这个观点就必须要有能立,有了能立的根据就可以成立所立,此有故彼有,无不生,然后如果没有能立,所立也就安立不了,如果具备了无则不生这个法相之因,这个就是因的法相,像这样无则不生这个因的法相。如果具备了这个法相的因,因就是推理的意思。具有了这样的推理,就是比量之所依,这个就是比量的根本比量的所依。通过无则不生的法相可以安立的。

说所立遍因,如果我们自己要真实的安立,在所立什么一定要周遍它的因。就是说在所立上面这个因是一定要成立的,否则就是不行的。这里面打了比喻,一切有为法,是必定要毁灭的,有生之故。有为法都会毁灭,这是所立,我们说一切有为法都会毁灭,这是我们的观点,抛出了观点,这个观点如何证明?有生之故这就是他们的根据,能立就是有生之故。有生就有灭,如果你有生肯定就有灭,生是什么?因缘齐全就会有生,如果因缘不齐全,它就会灭,只要有生的法,就一定会有灭,因为生就是无常的缘故,既然是无常的缘故,所以说生了之后马上就会灭,生了不灭,这个是不可能的。

有生之故,生这个因一定要在所立上面成立。所以说,说所立遍因。一切有为法必定要毁灭,这个所立上面一定有生之故的因,所以说说所立遍因。他的所立上面一定要具有能够成立的因,能成立了,然后就可以安立,故亦有明说。这些方面的教言在佛经当中其实也是有明说的,所立必须要周遍于因要有正确的推理,要有正确的根据,这就说明是所立周遍于因。这方面用所立的因和所立之间的关系,然后相属和周遍或者因和所立之间的随存随灭。前面也讲了,随存随灭,就是说因如果成立了,所立也可以安立;如果因不成立,所立也就安立不了。这方面随存随灭的关系,在佛经中,也是很明确的宣说了的缘故,所以说通过理论的推理可以成立比量,其实佛经中,也有很多很多正确的比量可以安立的。

以上我们就辅导完了《成量品》,《成量品》特别殊胜,特别好,以前上师老人家他在家的时候,我在生病,基本上没有怎么学。这次也是一边讲,一边看上师老人家和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我相当于也是第一次学,和大家,对我而言有很大的收获。自己以前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在学习之后也是澄清了很多,然后对于佛陀的信心,也是有所增上,对于四谛体系的殊胜性,也是有了更深的感触。所以说感恩佛陀,法称论师和大恩上师,能够让我们学到这么殊胜的教言。

虽然已经学完了,但是我们以后还是要去再再的看,因为看一遍不一定懂,法称论师也是说了,这么殊胜的教言最后很有可能会回归他自己的智慧当中,就像河水是从大海当中出现的,最后又流归大海,这么殊胜的清净智慧,有可能又回归他的本性当中。这就说明这个不太容易懂,所以说我们学一次讲一次不一定能够通达。法称论师的大弟子,写释量论大概写了三遍,每次都不过关,写完之后,法称论师一看,这个还是烧了算了,就把它扔了,最后,说差不多吧!勉强,可以,这个弟子后来写这个注释也是有点伤心了,后来法称论师说将就吧!说明有解释,这个不是容易的,即便如此,我们学过一遍之后还是有很大的收获,如果完全通达了成量品,对于佛陀的信心是绝对不可能退失的。对我们所修的道是绝对不会退失的,因为在里面讲得实在是太清楚太殊胜了,但是我们智慧有限的缘故,可能连冰山一角都没有发掘出来,所以说我们还是要不断的祈祷,和传承上师、法称论师无二无别的大恩上师,加持我们,能够通达,最为殊胜的教义。

在整个成量品中,包括以前的课程在讲闻的过程当中,如果有过失,就在上师三宝面前诚心的忏悔,如果有功德,就祈愿上师诸佛善知识长久住世、常转法轮,祈愿清净的教法常住世间,也祈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暂时往生西方极乐,究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祈愿一切道友早日成佛利益众生。下面我们就安住在这样的正念当中回向善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